残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半渡
在这种背景下,汪克凡出任提督操江,加湖广巡按御史衔,还是引起了一场轰动。
和满清不同,大明的提督位高权重,汪克凡担任提督操江,升官速度远远超过大家的预料……在很多人想来,汪克凡大概会被提拔为总兵一类的实职,如果皇帝恩宠的话,顶天再赏个伯爵身份,没想到他一步迈入朝廷大员的行列,引得无数人羡慕妒忌。
何吾驺、吕大器等内阁大佬却都松了一口气。他们的地位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也就不同,汪克凡担任提督操江,就要带着恭义营回湖广,从隆武帝的身边离开,对他们来说,朝廷里就少了一个重要的政治对手,这当然是一件好事。
军阀反制朝廷的现象,从弘光朝就非常严重,史可法被排挤到扬州,马士英大权独揽,说到底都是因为江南四镇在支持马士英,东林党手里没有兵权,死活斗不过他们……福建的郑芝龙更不用说,嚣张跋扈,把文官压得抬不起头来,郑芝龙上朝的时候要站在百官之首,连当朝首辅的面子都不给。
把汪克凡赶到湖广去,既能抵挡清军,又能制衡何腾蛟,朝廷里又成了文官的天下,这真是一步明升暗降的好棋!
不论是何吾驺等人的南方派系,还是吕大器等人的东林党,都对隆武帝的政治智慧佩服不已……
除了汪克凡担任操江之外,苏观生被任命为两广总督,也是官场上非常重要的消息。
苏观生是东莞人,按地域来说,似乎也属于南方派系,但因为不是正统科举出身,不受文官们的待见,在朝廷里相对孤立,何吾驺等人和他之间也是若即若离。隆武帝汀州遇险的时候,他扶植唐王和桂王争位,很多人都以为他的仕途已经完蛋了,没想到的是,隆武帝竟然会提拔他担任两广总督。
汪克凡的提督操江是个大官,但和两广总督比起来,还是差了很多,两广总督是正儿八经的封疆大吏,而且有实实在在的地盘,不用去和清军拼命,当丁魁楚被搞下来之后,很多人都盯上了两广总督的位置。苏观生最后胜出,无意中已经得罪了很多人。
仔细一想,就会明白隆武帝的用意。
苏观生是东莞人,又是福建跟来的老人,在广州已经经营了几个月,手底下有一套现成的班子,由他出任两广总督,可以迅速安抚广东官员和士绅,尽量减少丁魁楚案子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苏观生不属于东林党,不属于南方派系,和汪克凡、傅冠也没什么关系,由他出任两广总督,不会打破朝局的平衡。
各方大佬对此不以为然。苏观生在朝廷里根基不深,未必能坐稳两广总督的位置,是打压排挤,还是拉拢联合,各种手段都可以随意施展……当然,朝廷里的权力划分还没有结束,现在顾不上苏观生。
随着隆武帝的一道道任命,朝廷的架子基本上又搭了起来,南方派系当了兵部尚书,东林党就要安排一个兵部侍郎,东林党筹备重开翰林院,南方派系就筹备国子监……所有的权力机构都要划分一下,大家都忙得四脚朝天,在不知情的外人看来,朝廷里颇有些百废待兴的意思。
汪克凡对这一切冷眼旁观,傅冠也只守着都察院的一亩三分地,不插手其他任何机构,这博得了东林党和南方派系的一致好评,都觉得汪克凡和其他的军阀不同,知进退,有分寸。
……
今明两天稍微休息一下,顺便理一下第四卷的章节细纲,一更保底了,节后恢复正常更新,请各位书友理解。(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阅读。)
残明 第五章 行在
;
在调整朝廷机构设置的同时,隆武帝又发布了一条重要命令,在年底增开一次恩科,本着战时一切从简的原则,各地的乡试和朝廷的会试同时举行,从已有的举人中选拔进士,并再次选拔一批秀才和举人。.
朝廷的官员如何调整,普通的士绅百姓根本看不明白,但增开恩科却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大明的科举已经断了好几年,读书人想要做官,想要报国抗清,却根本没有晋身的途径,听说增开恩科之后,无不欢欣雀跃。
离年底还有两个多月,时间是紧了一点,但大家都是一样的,所以还是公平的,南明就这么大的地盘了,除了偏远的云南之外,大多数地方的举人及时动身,都能赶上这次恩科。
由于大明正在对满清作战,这次恩科中还要开设武科,录取的名额大幅增加,为朝廷选拔一批武将,在隆武帝的诏书中说得很明白,这批武将是朝廷新军的基础,是光复大明的基石和栋梁……
隆武帝的行在一直没有确定,朝廷官员为此争论不休,拿掉丁魁楚之后,很多人以为隆武帝要留在广州,但随着苏观生被任命为两广总督,朝廷行在到底设在哪里,又成了一个争论的焦点。
就在这个时候,汪克凡和傅冠等人突然上疏,请求隆武帝移驾广西,把行在设在桂林。
汪克凡派系第一次在重大政治问题上表态,立刻引爆了整个朝局,文官们不约而同发起抵制,坚决反对隆武帝移驾广西。汪克凡和傅冠随即出手,接连向隆武帝保举了三个人,分别担任户部侍郎,吏部郎中和广东新安县令。
户部是东林党的地盘,吏部是南方派系的地盘,广东新安县令是苏观生的地盘,汪克凡派系突然四面出击,东林党、南方派系和苏观生都是措手不及。
不管东林党还是南方派系,在福建事变中都损失惨重,为了抢占朝廷里面各种重要的官职,可用的人都安排完了,一个进士就能当郎中和员外郎,一个举人就能当给事中,个萝卜要占十几个坑,面对汪克凡和傅冠的进攻,左右支拙,抵抗不住。
傅冠在组织赣州战役期间,拉起了自己的一套班子,其中很多人都是他的老下级,老部下,资历名望都不缺,这些人都在都察院,如果全撒出来的话,在朝廷里会抢到一大批实权官职。
东林党和南方派系这才明白,汪克凡派系不是有分寸,知进退,而是蓄力待发!
既然抵挡不住,只好谈判解决,文官们摆正了自己的态度,重新讨论行在到底该设在哪里。这天的早朝刚刚开始,就是一场唇枪舌剑。
“行在设于桂林,桂藩恐不利于陛下!”郭维经是南方派系的干将,南方派系的根基大都在广东,最希望隆武帝留在广州,他们也能跟着留在广州。
二百多年以来,大明的藩王都不能留在京城,就是为了防止他们突然搞政变。藩王过于接近权力中枢,如果在暗中联络朝廷官员,突然发难,搞不好哪天早上一觉醒来,皇宫里面的皇帝就换了人。
桂王朱由榔(永历帝)就在桂林,在明朝宗室中,他是最有资格和隆武帝争夺皇位的藩王,隆武帝如果移驾桂林,桂王就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陛下若移驾桂林,桂藩自当退避三舍,或柳州,或南宁,皆可就藩,桂藩离开桂林,宵小之辈也没了侥幸之心。”汪克凡早有考虑,隆武帝去了桂林,桂王就该挪地方,只要他离开桂林,翟式耜等拥戴桂王的势力就群龙无首。
“上若幸桂,则虏当聚力攻楚,恐未易支也。”大学士杨廷麟是东林党干将,一开口满嘴的之乎者也,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隆武帝要是去了桂林,满清肯定会猛攻湖广,何腾蛟恐怕坚持不住,紧挨湖广的桂林就危险了。
东林党曾经风光一时,现在却混得很惨,他们深刻认识到,没有军队支持的话,在朝廷里面说话就不管用……南明手握兵权的封疆大吏中,何腾蛟是比较同情东林党的,东林党也一直和何腾蛟眉来眼去,满清三顺王一顺公即将进攻湖广,东林党感到压力很大。
“湖广二十几万大军,必为朝廷干城!”汪克凡立刻反驳,湖广有忠贞营的十来万人马,何腾蛟手下还有十几万部队,在南明各省中实力最强,理应勇挑重担,抵抗清军。
“广东局面初创,若陛下去了桂林,恐怕前功尽弃,江西和福建也再无收复之曰。”何吾驺是南方派系的老大,希望隆武帝留在广东。
“率土之滨,莫非王土,陛下胸怀天下,岂能只看广东一省?桂林北控湖广,西接云贵四川,东临广东江西,纵横调度,阖各省之力,才可与满清一战……”
在南明剩下的地盘中,桂林位于中间地带,即可保证隆武帝的安全,又能全面控制各省,隆武帝是大明的皇帝,要考虑全局,不能只经营广东一个省。
“福建沦陷,广东危急,陛下当效仿烈皇帝驻于广州,以安天下之心。”吕大器最后一个出场,他的论调是,福建已经被清军占领,广东随时会遭到进攻,隆武帝应该像崇祯帝学习,天子守国门,坚守广州,不要向内地逃跑。
“守住赣州,自然就守住了广东,湖广若是丢了,两广失陷是迟早的事情,孰轻孰重,先自(吕大器号)先生当然应该明白。”说起军事上的问题,这些文官加起来也不是汪克凡的对手。
几位重要的文官都被驳倒,大家一起看向苏观生,苏观生是两广总督,在这件事上当然有很大的发言权,他原来也和大家一样,反对隆武帝去桂林。
出乎意料的是,苏观生鼻观口,口观心,低着头就是不说话。
汪克凡和傅冠对他比较客气,只抢走了一个新安县令,损失不大,警告姓却很强,苏观生这个两广总督当得不容易,早就下定决心不再搀和这件事……隆武帝爱去哪里去哪里,随便了。(未完待续。)
残明 第六章 商量余地很大
;
文官们从各种角度反对移驾桂林,却被汪克凡一个个驳倒,仗着人多要群起而攻之,傅冠等人就立刻下场帮忙,双方针锋相对吵了半天,文官们始终无法在辩论中占到上风,渐渐的,大殿里只剩下汪克凡一个人的声音。.
何吾驺和吕大器等人非常郁闷,他们能坐上现在的位置,政治眼光都不差,对移驾桂林的优劣得失都心知肚明,只是出于党派的利益才想留在广东。
“汪克凡这厮,难道是个傻瓜吗?”吕大器很不理解,隆武帝移驾桂林,对朝中各个派系都没好处,汪克凡派系也同样会受到影响,他这么做完全是在自找麻烦,损人不利己。
政治上的事情嘛,要考虑到方方面面,隆武帝移驾桂林,又要有一批广西官员得到重用,对大家都没好处,而广东又要脱离朝廷的直接控制,白白便宜了苏观生……,但这些理由没法拿到桌面上来说,何吾驺和吕大器虽然都是政坛大佬,却无法驳倒占着大义名分的汪克凡。
堂堂的首辅和次辅,就像两个一窍不通的官场新人,听汪克凡讲解着基本的政治常识,还无法出言驳斥,只能皱着眉头黑着脸,咬牙等他说完,偏偏汪克凡非常耐心,掰开揉碎了仔细剖析,语重心长地从头补课,越发显得何吾驺、吕大器目光短浅。
随着汪克凡的分析,隆武帝不停点头,局势眼看就要倒向汪克凡一方。
“行在设置事关重大,还是容后再议吧。”好容易找了个话缝,何吾驺挂出了免战牌。
“是啊,是啊,下次再议吧。”吕大器最擅长党争中的弯弯绕绕,既然吵不过汪克凡,也祭出了拖字诀……
早朝结束之后,汪克凡回到恭义营,李四和篆姬正等着他,见面之后一起跪下行礼。
“汪军门(军门也是**江的敬称),小女子有礼了。”篆姬的声音硬邦邦地,一副气鼓鼓的模样,看向汪克凡的目光也非常冷淡。
“快起来吧,咱们都是老朋友了,何必搞这些虚礼。”汪克凡伸手把李四扶了起来,又向篆姬虚扶了一下。
“不敢当!我兄妹只是军门手中的一枚棋子,哪敢高攀!”篆姬却更生气了。
“哎,你怎么说话的?能为军门出力,别人求还求不到呢!”李四被吓了一跳,他来的路上已经劝过篆姬,没想到篆姬还是爆发了,汪克凡如今是朝廷大员,巴结还来不及,篆姬这么发脾气,真要是把汪克凡惹恼了,抬手就能把他们的帮会灭了。
“呵呵,本官怎么得罪篆姬姑娘了?”汪克凡也很奇怪,他和篆姬之间一向处的不错,甚至还有些小暧昧,从没见过篆姬这副样子。
“汪军门要对付丁魁楚,何必利用我一个女人?我,我……”篆姬越说越委屈,眼圈竟然都红了。
在丁魁楚这件案子里面,李四兄妹都被牵扯进去了,而且被当做重要的证人。
丁魁楚再怎么贪赃枉法,多多少少都有些掩饰,比如他买官卖官是公开的秘密,但也需要中间人牵线搭桥,行贿的过程不会公开……隆武帝和汪克凡都是外来户,一时半会掌握不了太多的证据,仅凭捕风捉影很难对丁魁楚定罪,李四兄妹就成了重要的突破口。
李四兄妹和丁魁楚接触很多,又专门替广东官员干脏活,知道很多秘密,在丁魁楚案发之前,他们兄妹就被傅冠请进了都察院,在强大的压力下被迫合作。
傅冠一心办好丁魁楚的案子,把李四兄妹彻底给卖了,李四兄妹也因此受到牵连,不但各种买卖都停了,还被广东官场视为叛徒,要不是丁魁楚已经倒台,早有人会对他们兄妹下手。
“汪军门,我们兄妹给您办事不是一天两天了,现在生意都停了下来,好几千兄弟在广东混不下去,请汪军门指条明路。”李四虽然无奈,在汪克凡面前却不敢流露任何不满,他们无意中卷入了朝廷大佬间的斗争,被当做炮灰是很平常的事情,得罪了整个广东官场之后,现在只能投靠汪克凡,跟着他一条道走到黑。
篆姬在汪克凡面前发牢搔,李四在旁边被吓得不轻,汪克凡现在是皇上身边的红人,而且是正牌的提督**江,一方大员,和他们兄妹再不是平等的合作关系,被他当枪使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小妹一向精明,怎么在这件事上犯拧呢?
“篆姬姑娘,我当初向你打听丁魁楚,确实有不得已的苦衷,并不是利用你,这段时间事情太多,让你们兄妹受委屈了,我在这里赔个不是。”汪克凡躬身行礼,李四连忙躲开,口称不敢跪下还礼,篆姬却委屈地撇撇嘴,生生受了汪克凡一礼。
这是什么情况?李四看看篆姬,又看看汪克凡,这两个人之间好像有些不对呀!
“李四兄,你这是干什么?咱们都是老朋友,再向我磕头,我可不认你这个兄弟了!”
汪克凡身为穿越者,人人平等的观念对他影响很深,随着地位的升高,在他面前的磕头虫越来越多,刚开始还有些新鲜,但时间长了就觉得烦,像篆姬这样保持自己的真姓情的,反而让他觉得亲切。
“篆姬姑娘,别生气了,我今天找你们来,有一件大事要商量。”对于篆姬的小儿女心态,汪克凡也有所察觉,这件事不能再提了,否则越描越黑,就好像他是个阴险的家伙,利用了篆姬纯真的感情,去搞肮脏的政治斗争……
汪克凡觉得问心无愧。他和篆姬只是在瑞金街头散散步,两个人随便聊聊天,也许稍微有些亲近,气氛有些暧昧,但发乎情,止于礼,什么都没做,也什么都没说。
“这丫头好像有点喜欢我。”汪克凡的心里有些毛茸茸的感觉,如果放在后世,婚外恋无疑是不道德的,但在三妻四妾的大明朝,这里面商量的余地就很大了……(未完待续。)
残明 第七章 查盐政和建新港
;
“汪军门是做大事的,小女子当然不敢生气,但汪军门当初红口白牙答应下来的事情,也不能不算!”篆姬早就不生气了。.
汪克凡现在是什么身份?能对她再三行礼赔罪,已经非常有诚意了。篆姬并不是刁蛮任姓的小丫头,因为喜欢一个人才会患得患失,生气和失态,被汪克凡两句好话一哄,那点小小不快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
“什么事?”汪克凡笑着问道。
“我们要做官商!”篆姬和李四属于江湖势力,得罪了整个广东官场之后,所有的生意都做不下去了,急于和汪克凡合作。
“好啊,我也正有此意,不过要做就做个大的,小打小闹没有意思。”汪克凡插手广东,一是为了大明的国事,二是为了给恭义营打造一个安全的后方基地,在这个过程中,正需要李四兄妹帮忙。
“做大的?汪军门的意思是……?”李四的眼睛里闪着光,仿佛看到了一座金山就在眼前。
“朝廷很快就要对盐政进行整顿,两位有没有兴趣合作?”
大明朝的盐政基本上已经崩溃,因为中间层层盘剥,食盐的零售价远远超过合理的范围,私盐占据了整个市场,朝廷因此损失了大量的税收,百姓苦不堪言,只是喂饱了中间的权贵官吏。
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盐政的朝野皆知,无论文武官员还是士绅百姓,每个人都有切身体会,相比之下,从中收益的权贵官吏只是一小撮,整顿盐政会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
从整顿盐政入手,进而清理吏治,打击的范围是固定的,引起的反弹有限……隆武朝廷的力量有限,还没有能力对整个官场进行清理,先收拾那些贩卖私盐的官员,就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了。
通过整顿盐政,朝廷可以迅速得到税收,百姓也可以降低负担,汪克凡派系也可以获得实打实的利益,和那些侍郎、郎中的官位比起来,汪克凡更看重真金白银的收入。
“要选我们做盐商?和鞑子的徽商一样吗?”李四和篆姬又惊又喜。
他们帮会以前就是贩私盐的,这一行虽然利润丰厚,但其中的大头都被权贵拿走。从广东沿海把私盐运到湖广,一路上到处烧香拜佛,每斤盐的成本会翻上好几倍,当地官员收购之后,转手再以三四倍的价格卖给百姓,李四兄妹赚的钱并不太多。
除了到处上供之外,李四兄妹还要面对激烈的竞争,贩私盐好赚钱,大家都挤破头抢着干,李四兄妹有广东官场做后台,算是第一流的大盐枭,但是广西、福建和四川等地也有大盐枭,再加上大量的私盐贩子,规模虽小,人数却多,大家一起争抢这块大蛋糕。
如果朝廷真能禁止贩卖私盐,被选中合作的盐商就成了独家生意,赚的钱只会更多,多到不可想象。满清那边就是现成的例子,第一批徽商被选中担任盐商之后,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随便拉出来一家都赚了几万甚至十几万两银子。
“不错,是要选你们做盐商,但饭要一口一口吃,这件事急不得……”
整顿盐政是手段,清理吏治才是目的,最终是要争**力,这是一项大工程,第一期就在广东境内,隆武帝和汪克凡联手,要通过整顿盐政打开广东官场的缺口,把自己的势力安插进去。
但是,无论隆武帝还是汪克凡,都缺乏足够的人手,必须要等到第一次恩科结束,选拔一批年轻的少壮派官员,才能开始整顿盐政,否则的话,就成了为他人做嫁衣。
这是一环扣着一环的计划,开始的时候把准备工作做好,后面就会顺畅得多,隆武帝雄心勃勃,要打造一批直接对他效忠的少壮派官员,汪克凡派系负责具体执行,也会极大地扩展自身势力。
朝廷里那些大佬们还是老思维,为了侍郎、郎中等位置争得头破血流,汪克凡和隆武帝却另辟蹊径,把将来的发展都设计好了……盐政是第一步,广东是第一步,后面可做的文章还很多,只要把路子蹚开了,其他的省份可以仿照执行。
“放心吧,最多等上几个月,江西和湖广都会开始整顿盐政,到时候有你们忙的,可不要误了朝廷的大事……”汪克凡很快会回到湖广,江西的万元吉对隆武帝也比较忠诚,这两个省份的进展会快一些。
“汪军门,你的意思是说,朝廷不会选择其他的盐商?”篆姬反应快,立刻抓住了汪克凡话里隐藏的意思,如果朝廷不选别的盐商,那就彻底没了竞争对手,广东、江西和湖广这三个省就有做不完的生意,想不发财都难。
“短时间内不会,将来吗……看皇上的意思了。”汪克凡派系在朝争中低调退让,就是为了积攒力量,整顿盐政是都察院的自留地,其他的政治势力最多当个配角,别想分走多大的油水。
当然,隆武帝的态度也必须考虑,没有他的支持,整顿盐政就进行不下去。这其实也是个利益分配的问题,隆武帝现在盯着盐政税收这一块,合作的盐商就交给了汪克凡,在短期内没有汪克凡点头,其他的盐商肯定进不来。
随着整顿盐政的深入,合作盐商的利益会越来越大,如果整个南明都禁止贩卖私盐,李四兄妹一家独占市场,会成为众矢之的,那个时候,隆武帝肯定会插手的。
不过对汪克凡来说,有开头这几年就足够了,穿越者有超越时代的眼光,有贩盐得来的资金支持,还有强大的权力做后盾,几年后肯定会把经济发展起来,贩盐的利润只能占个小头。
正在这个时候,亲兵队长李玉石进来禀报,有两个人来求见汪克凡,一个是海盗罗明受,一个是新安县令陈兆安。
“来得正好,你去替我迎接,请他们二位进来。”汪克凡对李玉石吩咐一声,待他出门去了,又对李四兄妹说道:“走吧,咱们到门口接一下,今天给你们介绍两个人,以后在一起合作……”
汪克凡招呼一声,带着李四兄妹出门,就在屋檐下等候,时间不长,李玉石领着两个人走了进来。
这两个人一文一武,武将是海盗罗明受,他在赣州战役里立了大功,被授予二品武官和水师总兵,因为追随傅冠,算是汪克凡派系的人。
那个文官叫陈兆安,苏州人氏,官宦世家。他的父亲是傅冠的门生,他自己是个举人,也投在傅冠门下,颇有才干,在汪克凡派系里是年轻有为的代表……可惜的是,陈兆安不是进士出身,以前只当过一个八品小官,没有得到过实权官职,这次被保举为新安县令,对他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在汪克凡的介绍下,李四兄妹和他们两个互相见礼,大家客套几句,都围绕汪克凡坐下,互相打量着,心里暗暗奇怪——他们几个身份差别太大,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属于汪克凡派系,汪克凡把他们召集到一起,不知道要说什么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