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庆余年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猫腻
洪竹嘻嘻笑了两声,哄了两句,心想自己一个太监,也只好用眼睛手指头过过干瘾,值当吃醋?他并不以为意。只是忽然想到一件事情,好奇问道:“你到这儿来做什么?”
他忽然心头一惊,压低声音说道:“别是要你去各宫里送绣布?”
秀儿好奇看着他紧张的神情,微愕说道:“不是……不知道今儿怎么回事儿,娘娘忽然记起一件好久都没有用的小物件儿,要我进厢房找找。”
洪竹心情微松,小心问道:“是什么物件儿?”
“一块浅青的玉玦。”秀儿嘟着嘴说道:“也不知是谁多嘴,让娘娘想起这东西来……这都多少年没有用的东西。一时间怎么找地到?如果找不找。怎么向娘娘交代?”
洪竹心头大喜,知道自己先前说的话终于起了作用。皇后娘娘终于想起要找那块玉玦。
便在这时候,一位宫女掩嘴笑着从他二人身边走过。
秀儿恼火嗔道:“笑什么笑?”
那位宫女吐了吐舌头,说道:“就兴你们笑,我笑不得?”
庆国的皇国,其实并不如百姓们所想像的那样光明堂皇,但也并不如那些小说家所虚构地一般黑暗恐怖。尤其是东宫里,皇后心知肚明自己的弱势与无奈,所以刻意在这些细微处下功夫,对于宫女太监比较温和,御下并不如何严苛,存着个广结善缘的意思。
而洪竹也是个惯能小意谨慎的人物,哪怕如今成了首领太监,对于下面这些人也不怎么颐指气使,所以那位宫女才敢开他们二人的玩笑。
“这是去哪儿呢?”洪竹微笑看着那个宫女,以及宫女身后抱着两卷上好绣布的小太监。
宫女笑嘻嘻地行了一礼,说道:“这是送去广信宫的。”
洪竹笑着点点头,让她去了。
那名宫女叫王坠儿,能有姓氏,说明在东宫里还是比较受宠的人物。她带着两名小太监来到广信宫外,知道长公主殿下地习气,挥挥手便让两名小太监侯在外面,她一个辛苦地抱着绣布进去。
宫里自然有长公主的宫女们接了过去。既然是代表皇后过来的人,长公主自然也随意和那名宫女说了几句话。问皇后娘娘好,便打发她出去了。
广信宫里安静无人时,长公主才转到屏风后,看着那个满脸幸福神色的庆国太子,温和笑着说道:“治国三策背好了没有?”
太子痴迷地望着她,点了点头,轻轻地握住了长公主柔若无骨的手,就像捧着一方脆弱易碎地玉石那般。捧到了自己的脸旁,蹭了一蹭,轻声说道:“乾儿已经背好了。”
长公主轻轻用手指点了点他的眉间,看着太子眉宇间那抹熟悉地痕迹,不知怎地,心头一恸后复又一软,用双手捧着他地脸,眼波微动。柔声说道:“乖,好好背给姑姑听。”
东宫之中,皇后娘娘正在发脾气,因为宫女们找了许久,还是没有找到那块水青儿的玉玦。这让皇后地心情很不好。
秀儿胆颤心惊地站在皇后身边,心里想着,这位主子怎么今天偏要在那块玉玦上下功夫?她哪里知道,皇后是被洪竹的话语所触动。想觅些许多年前地光阴尾巴。
“给本宫仔细地找!”皇后十分生气,只是偶尔一动念想找个东西,结果却偏生找不到,自己御下宽厚,这些奴才们居然翻了天!她也隐约听说过,宫里有些手脚不干净的家伙,但是没想到居然有人敢胆大包天到在东宫里伸手。
想到自己在皇宫中孤立无援,现在居然被这些狗奴才们欺到头上来。皇后气的嘴唇直抖,对着面前跪了一排的太监宫女阴寒说道:“库房里找不到,就在各房里搜!”
底下跪着的那排人面色极其难看,纷纷在心里想着,这难道是准备抄宫。右下方的那三个小太监更是吓的脸色惨白,心里骇异无比,因为东宫里那些陈年不用的小物件儿基本上都是被他们偷出宫去卖了,先前皇后说地那块玉玦也在其中。
好在此时众人都被皇后尖锐阴厉的训斥吓的极惨。脸色都不怎么好。所以这三名小太监内心的小鼓并没有被旁人查觉。
皇后把右手重重地往案上一拍,右手中指上的那块祖母绿扳指啪地一声被摔碎了。大怒说道:“查出来是谁手脚不干净,也不用再回我,直接给我打死了去!”
洪竹低着头看着案上地上的那些祖母绿碎片,苦笑想着,这块扳指可比那玉玦值钱多了,但他清楚皇后是要偶一动念,内心恼火,借此立威清宫,也不好多说什么,微微欠身,领了命,便带着一些上等宫女太监在宫里搜了起来。
一时间东宫后方的厢院里脚步阵阵,翻箱倒柜声大起,就如同是抄家一般,令人说不出的令人心悸。
那些老老实实在门外等着命运吩咐地宫女太监们并不怎么担心,就连那三个经手的小太监也不害怕,因为这种事情做的多了,谁也不会傻到把那些犯忌讳的赃物藏在自己房里。
然而。
看来有人确实这么傻。
三个太小监傻了眼,而本来是带着骄横之色看着众人的那名宫女脸色倏地一声惨白了起来,尖声说道:“这不是我的!这不是我的!”
洪竹为了避嫌,没有亲自进去搜,但当看到一名太监从那宫女床下搜出那块玉玦来时,他忍不住叹了口气,望着那名宫女摇了摇头。
这名宫女,正是先前送绣布去广信宫的那位,她脸色惨白,眼神里一片迷乱,啪地一声跪到了洪竹的面前,抖着声音说道:“小洪公公……不关我的事,不关我的事……不关我的事……”
真正偷了这块玉玦的三名太监面面相觑,心想这块玉玦不是已经卖出宫了,怎么又会忽然出现在东宫里,出现在那位宫女的手中?三名太监后背一下就吓出汗来,因为赃物出现,谁知道呆会儿会审出什么问题来。
洪竹皱眉看着跪在自己身前的宫女,叹了口气,说道:“绑了。等着娘娘发落。”
几个壮实些地太监上前把那宫女掀翻在地,用麻绳结结实实地绑了起来,那宫女已经吓得人事不省,只能不停地凄声喊着冤枉,说自己从来没有见过这块玉玦。
洪竹摇摇头,往前宫去覆命,那三名太监对视一眼,由一位胆子大些地跟了上去。跟在洪竹的身后压低声音说道:“公公,娘娘先前地意思是找到东西就直接把那犯贱地打死……这时候和娘娘说,只怕娘娘心里会不痛快,连累了公公不好。”
洪竹停住脚步想了想,说道:“这事儿太大,还是等让主子们说话,咱们这些做奴才的,可别太多事儿。”
那太监的眼里闪过一道失望之色。他原本想着借洪竹的手,直接把那宫女杖杀,那不管那块玉玦是怎么再次进的宫,只要人已经死了,玉玦又回来了。怎么也不会查到自己身上,没有想到洪竹竟然还是要去请皇后的命。
“事情哪有这么简单。”洪竹冷笑着,寒寒地看着他一眼,说道:“她一个人哪里这么大的胆子偷宫中的东西。一定另有帮手帮她遮掩,就算没有帮手……但这东西从哪里来,呆会让内廷地人仔细审审,一定能审出源头。”
那太监心头大寒,心想这源头……如果真的审下去,还不是得把自己三人揪出来,可是他是无论如何也不敢向洪竹坦承此事,只是试探着问道:“不知道娘娘会怎么处置。”
“真正查到这宫里的祸害……乱杖打死是好的。就怕扔到天牢里去被监察院的那帮变态折腾。”洪竹叹了口气。
那太监眼珠子一转,吞了口恐惧的口水,说道:“毕竟是宫里的事情,如果让内廷和监察院的人查,只怕……娘娘也会没了脸面,要不……咱们自己先查一查?”
洪竹似乎被这话说地有些心动,用余光一瞥,恰好瞧见那太监眼中的一抹杀意。笑了笑。便点了点头,吩咐道:“用心审。”
而等到了前宫的寢殿。洪竹却是换了另一副嘴脸,先将已经查到的消息告诉了皇后,却又诚恳无比地劝说皇后以宽仁处置,毕竟太后这几日在吃素,如果出了人命,只怕老人家不喜。
皇后本来十分恼怒,但被洪竹劝说着,也渐渐消了气,手中拿着那块水青儿的玉玦缓缓抚摩,皱眉说道:“有道理,不过死罪可饶,活罪难免,吩咐下去,给我重重地打!”
洪竹领命正准备去后面,皇后却又唤住了他,说道:“你去做甚?交待下去就好……你留在本宫这里,向来听你自夸手巧,编个金丝络子,好把这玉块系起来。”
皇后地表情平静,听不出任何情绪。洪竹却是心头暗喜,心想如果让自己去主持审问,谁知道会不会把自己牵连进去。
不知又过了多久,一位太监面色难看地跪到了宫外,洪竹皱着眉头过去听他说了两声,脸色也难看起来。
他凑到皇后耳边轻声说了两句。
皇后的娥眉皱了起来,厌恶说道:“真不吉利……吃不住打也罢了,总算有两分羞耻心,晓得自杀求个干净……”这位国母随意说道:“让净乐堂拖去烧了。”
洪竹心头微颤,但他清楚,在这些贵人的眼中,自己这些奴才只是被指使玩弄的对象,人命不如蝼蚁,他沉默地欠身,然后去安排那名宫女地后事。
他知道宫女的死亡肯定不是自杀那么简单,一定是先前自己安排审她的太监……为了灭口,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生命财产而暗中下的毒手。
不过这本来就是洪竹安排的事情,所以他也并不如何吃惊,只是对那位无辜的宫女生起了一丝欠疚。
庆国皇宫极其阔大,占了京都四分之一的面积,里面住着天下最尊贵地男人女人,也生活着天底下最卑贱的女人、不男不女的人。在这座凉沁沁的宫里,每天不知道要发生多少故事,不知道有多少卑贱者会离奇或是无声地消失,死亡,而没有任何人记得她们曾经在皇宫中存在过。
虽然庆国的皇族并不以严苛闻名,然而这种阶层间的森严壁垒,注定了皇宫永远是一个人吃人的地方。
所以东宫里一名普通宫女的死亡,并没有引起什么人注意,只是净乐堂地烧场上多了一具尸体,绣衣局里有个丫头很幸运地得到了进入东宫服侍皇后娘娘地机会,皇后娘娘依然每天听着洪竹讲笑话,皇太后依然每天吃素,太子依然每天学习治国之道,再去广信宫里向长公主请教。
一切如常。
“但凡大族大户,若有人从外面攻来,总是一时不会覆灭,因为它的底子够厚……然而如果是家族内部出现问题,自己人开始动手,猜疑,倾轧这种事情形成风气,那离死亡地那天也就不远了。”
在颖州新修成的土石大堤上,范闲看着堤下的大江滚滚东去,若有所思说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千年之族,毀于一念。”
他回过头对一脸黝黑的杨万里说道:“我说的不仅仅是你修的江堤,也不仅仅是指明家,还包括这个天下。”
范闲没有把话说明白,他掐算着时间,今天应该就是那个宫女死亡的时间,再过些日子,等流言起来,皇帝注意到东宫宫女的离奇死亡,以他的猜疑心,一定会查觉到很多问题。
皇族表面上的平静与和睦,或者就会因为那名宫女的死亡,而产生人们意想不到的动荡。





庆余年 第六卷殿前欢 第八十章 大石压车谁能阻?
第八十章 大石压车谁能阻?
杨万里看了身旁的范闲一眼,说道:“老师,江南的事情已定,您也不要太操心了。”
他这话说的很真心,很诚恳,此时的杨万里,经由了大半年河堤上的风吹雨打,河运总督衙门里的扯皮推诿,早已渐渐摸清了做官的真谛,民生的艰难。
为官者,若想为百姓做事,替朝廷分忧,手中就一定要有权有钱,不然你什么事情都做不出来。杨万里因为有范闲做靠山,所以在工部没有哪个上司敢对他指手划脚,河运总督衙门里虽然依然一塌糊涂,可是他却有权力直接拔内库的银子,所以在这方面,没有人能够给他制造障碍。
他再不是当年那个一拂两袖清风,便敢对着门生大吵大嚷的纯洁青年,每念及此,对于门师当年在杭州西湖边里的教训深深佩服。
此时二人脚下连绵不尽的河岸长堤,便是这一年里杨万里的成就。每每看着那些方石黄土,看着堤下驯服的江水,他的心里总是充满了充实与骄傲,身上打着补丁的衣服,黝黑的面宠,都成了一种光荣的印记。
杨万里清楚,自己能够达成人生理想,所依靠的,便是老范尚书和小范大人父子二人无微不至的照顾和提携,所以他对于门师的到来,一则喜悦,一则担忧,说出了先前那句话。
天下人都知道范闲在回京的时候曾经遇袭,杨万里很担心门师的身体。
范闲摇摇头,望着脚下的江水说道:“无妨,你不要将我看的太高,我是个懒人,不会忙于政务而坏了自己的身体……至于江南的事情,明家地七寸早被捏住了。他们自然没有什么还手之力,只是如果想一口吃掉,其实还是有些困难。”
如今的杨万里,当然能听懂这话里的意思,吃掉明家不难,关键是明家背后的皇族成员们,如果范闲不用忌讳宫中的情况,明家早就已经被他吃掉了。
范闲笑了笑。没有详细地说具体情况,只是安慰说道:“此次回京,颇有收获,陛下顿整吏治的决心虽然没有下,但是朝堂之上的换血已经开始进行……你应该在邸报上看见了成佳林的名字。”
“是啊,佳林兄是我们四人当中第一个回朝任职地。”杨万里高兴说着,范闲遇刺的调查无疾而终,而庆国皇帝却借机赶走了一些老家伙。安插了许多新人入朝,范门四子中最没有名气的成佳林便恭逢其会,越级提拔,如今已经是礼部员外郎,是朝廷的重点培养对象。
范闲看了他一眼。笑道:“你们四人之中,佳林最是沉默中庸,也唯因此,他反而走的比季常更顺利一些……当然季常的问题也在我。如果不是我把他喊到胶州去,他也不会陷入此种僵局之中,只盼他不要怪我才是。”
杨万里摇头道:“老师这说的是什么话?胶州的事情,季常也来信与我说过,兹事体大,也只有季常才能处置。”
范闲点点头,既然四人知道自己地苦心,那也不用自己再多解释。
二人沿着长长的江堤往着下游的方向走去。一路散步,一路说着闲话。范闲提醒道:“你在河工衙门的事情我很清楚,朝廷也清楚,如今拼命万里的称谓也传入了宫中,这对你将来是大有好处……不过你还是要记住当年我说地那句话,修河工这种事情,你会的事情,就要努力去做。你不懂的东西。千万不要胡乱指挥。”
杨万里笑着应道:“在河堤上呆了一年,再不懂的东西。也了解了一些。”
范闲不赞同地看了他一眼,说道:“河工乃大事,甚至比西胡北齐边境上地战事更要紧,如果只是了解一些……这一些怎么足够支撑你说出如此信心十足的话来?”
杨万里马上听懂了,惭愧受教。
“区区一年的时间,当然不可能止住河患。”范闲忽然皱眉说道:“这是十年之工,甚至是百年之工,甚至是只要人们在这大江两岸生活多少年,就要修多少年,你要戒骄戒燥……甘心寂寞才是。”
“是,老师。”
“不过也要注意培养一些得力的下属和专才。”范闲诚恳说道:“虽说你有为万民造福之愿,可是长年风吹雨淋,身子骨也怕受不了,你培养出了得力的人,河工衙门就不要再呆了,给我回京认真做事去。”
杨万里一惊,赶紧分说道:“老师,我可不想回京,那京里比大堤上可麻烦多了……再说,我也不怕吃苦,早习惯了。”
“京里当然麻烦,但你要做事,就必须回京!”范闲斩钉截铁说道:“这和你能不能撑住这份苦无关,我还指望你多活几年……这么大年纪的人了,连媳妇儿都还没娶,传出去像什么话?”
杨万里苦恼不敢多言语。说来也奇妙,范闲的年龄比他四位门生都要小,可是这两年里偶尔碰在一处,范闲摆起门师的谱教训他们,竟是越来越习惯了,这大概便是所谓地居移体,养移气。
后几日范闲依旧是在颍州盘桓,大部分时间都在江堤上与杨万里指指点点,却也免不了要受河工总督衙门的宴请。一般的地方官员范闲可以推托,可这一次河工总督竟是亲自前来宴请,这等面子,实在是没辄。
总督请范闲的理由很简单,河工总督衙门缺的就是银子,而范闲主持内库有的就是银子,这一年河工总督衙门修河顺利,大受圣上嘉奖,就是因为范闲从明里暗里,对这个衙门投注了十分热情和无数银两。这种情份,由不得总督大人感激不已。
而让杨万里感到奇怪的是,门师一直停留在颍州究竟是为什么,行江南路钦差当然可以巡视大堤建设。可是看范闲的模样,竟是准备在这里呆半个月。
“老师,您难道不去苏州呢?”有一天,杨万里大着胆子问道。
“不着急,再等等。”
范闲笑了起来,庆国京都在北,苏州在东,他此时稳坐颍州。冷眼旁观着两地即将发生地事情,就如同一个挑夫挑了两担刺果,恰好将扁担挑在肩上承着力,却不担心被那些刺果刺痛自己地大腿。
他在等着苏州的事情先进入正题,然后等着京都地事情爆发,颍州是看戏最好地地方,因为虽然他这人在天下官员眼中十分犯嫌,但在这种敏感的时刻。他依然需要避嫌。
监察院启年小组在江南有两位领头人物,一位是在闽北三大坊统管内库出产事宜的苏文茂,一位是在苏州城内库转运司里盯着明家动静的洪常青。
针对明家的动作,其实早在一年前就布了局,而真正的动局也从半年前就开始。一面招商钱庄大力地向明家输银以支持对方的渠道和日常所需。又开始挑弄明兰石开拓新的商路,同时还对那位只喜欢相扑地明六爷下了手……那位糊涂的明六爷,只知道招商钱庄借了自己不少银子花,却根本没有想过。他自己在明家的股份,早已经成了招商钱庄里的几张契纸。
这一切都是明着进行的,因为招商钱庄就算此时逼债,以明家的雄厚实力,手中的货物抵押,日常的流水,太平钱庄地支持,依然可以应付。而不必被迫清盘,以商行股份和田产来清偿。
所以一直以来,摆在范闲面前的问题,便是如何让明家的流水急速缩价,让明家的周转发生严重的问题。
对付明家这么庞大地产业,就算再有钱,只怕都很难达成这个目标,但问题在于。范闲拥有内库的全权处置权。死死地掐住了货物的供应,也等若是扼住了明家的咽喉。
率先动手地是苏文茂。在内库转运副使,那位任少安堂兄弟的全力配合下,在庆余堂几位老叶掌柜的巧手安排下,从去年夏末时,内库三大坊的出产便开始逐步稳定地上升,质量也有了极大的提高。
出货多,吃的货必然就多,明家也不肯放过这个机会,加之这段时间内,监察院对明家的骚扰也放松了不少,所以明家的整个产业全部活了起来,一时间吞了无数货,向着东夷城和泉州方向运去。
如此大地一笔货物虽然耗去了明家大量银钱,但是明青达并不担心,因为这一转手便有回银进帐,这也正是他那段日子里感觉心情轻松的原因。如果一直这样下去,那该是多么美好的日子啊。
然而内库转运司三大坊忽然间不知道什么原因停工了!
停工的消息传到苏州后,明青达大发雷霆,让明兰石赶紧到内库转运司衙门,追问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洪青达很无耻地接下了他的质问,却只肯表示三大坊正在进行例常的设备检修,需要等一些时辰。
明家有发怒和咆哮的资格,因为他是内库召标出了无数万两银子的皇商,内库既然收了他地标银就要保证他地来货渠道,不然他可以去打御前官司。
但洪常青也有拖延的借口,因为三大坊在去年一年里地出货,已经完成了标书上的份额,就算停个十天半月,你明家该收的货已经收完了。
明青达无可奈何,只得运用官场中的力量打探闽初一地的真正消息,好不容易有了消息回来,听说是三大坊里又开始闹工潮,那位监察院的苏大人砍了二十几个人的脑袋,才勉强镇压住,只是却要误很多天的工。
得知是这个原因,明家才缓了一口气,只要不是范闲的阴谋就好,便开始等待着内库复工的那天。之所以明家会如此迫不及待,如此紧张……全是因为前两个月里一切风调雨顺,明家对于内库的出货能力渐渐认可,按照日常的数量。与东夷城和海外签订了大笔合同。
货单如今已经到期,明家需要大量的货物,商家需要的是信誉,明家宁肯赔钱,也不愿意没有货卖出去。
又过了数日,三大坊终于复工……然而生产出来地各式货物却没有多少,杯水车薪,不知何时才能回复去年的光景。明家一时陷入了小小的慌乱之中。为了完成货单,不得已开始四处调货,将家族存着最后备用的存货调光了不说,还迫不得已用高价在行北路和行南路的那几家中借了些货。
得了帐房先生的回报,衡估了一下如今族中可用的流水,明青达皱着眉头说道:“范闲究竟想做什么?难道收我几天货,就想把我打垮,这也太幼稚了。”
明兰石在一旁听着。嘴里有些发苦,这些天他暗中向招商钱庄调了一笔银子准备参手到私盐生意,他这次的合作对象,是江南最大地盐商杨继美,而且知道杨继美和总督大人薛清的关系极铁。所以明兰石并不担心什么……只是私盐的回利至少需要三个月……如果父亲知道他把家中的流水挪到了别的地方,会不会还像现在这样成竹成胸?
“我们明家别的没有,就是有银子。”明青达冷漠笑道:“范闲想操控市面上的货价,来吃我们家的银子。那就送给他吃,反正他将来还是要吐回来……必须把这次地货单完成。”
1...713714715716717...9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