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时代之金融之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范西屏
不过屏幕上的数字他倒是认识,看着动辄数万、数十万的数字跳动,而且计价单位是美元,他就觉得心脏一阵的猛跳,仿佛面前有条凶猛的野兽,正虎视眈眈地望着他一般。
对于自己老子的身家,他虽然没有问过,不过也在依稀间有个大致的概念,廖承德的所有财产折合成美元也不过几百万美元,要是按照眼前盘面的数字来说,也只不过只能买数百手之多。
这到底是什么?要是跳动的数字是真实的,那这笔钱岂不是有上亿之多?可远比他老子的身家要丰厚得多。廖小化一边静静地想着,一边盯着钟石、钟意的脸庞,想从中读懂些什么。
让钟意感到奇怪的是,自从多单抛出九千手大单后,就再没有动静了,任凭空头将指数价格打压到一个新低。
这时标普500的指数大约在365左右,经过这手空单的打压,很快就下降到360一个关键的位置,要是击穿了360这道防线,说不定多头就会丢盔卸甲,一败涂地了。
多头只是在362、363这些价位略微抵抗,就再没有下文了,眼睁睁地看着价位往下跌去,这很反常!
在十一月份的合约里,多头的头寸高达数亿美元,这五个点下去,至少要损失上百万美元,甚至更多。
“难道真是多头反手做空?”钟意喃喃自语道。
他的声音虽然小,可在这安静的交易室里,还是被众人清楚地捕捉到了。安德鲁望了钟意一眼,脸上露出赞许的神色,想来也是赞许他的观点。
至于廖承德,则眉头深锁,愣了半晌才说道:“如果要是多头的话,那何必抛出九千手的多单?不是多此一举吗?”
“或许他们想制造一个假象,就是多头资金不足,被一举击溃,那些跟在大资金后面的人就会转变风向,纷纷做空,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顺势而为了,事实上刚才那些多单恰恰被他们自己平掉了。”
钟意想了一会,这才小心地说道,对于这种可能性,他也是想了半天才意识到的。
“你们不要这么早下结论,还是先看看纽约道指那边的信息再说!”钟石嘿嘿一笑,就露出一副高深莫测的表情。
“对啊,怎么把这一茬给忘了?”
“是啊,股指和期指向来都是相辅相承的!”
众人恍然大悟,连忙切换到道指的界面,只见道指的数字飘红,比上一个交易日高开,而且还微微地上扬,显然有个不错的势头。
“这样情况下还这么大胆做空?要知道标普的一个点数可相当于道指的八九个点数,莫非他们想在道指上做些文章?”钟意的眉头深深皱起,这种局面他有些看不懂了。
“想拉动道指,不知道他们有多少资金?整个道琼斯的市值可是有几万亿美元!”钟石撇了撇嘴,不屑地说道。
事实上,在后世就发生过这种事情,在华夏的资本市场,某个大型的商业银行利用自营资金疯狂地拉升指数,而后又通过自家的期货公司大肆建立空仓,然后在市场上发表声明,说自己的交易系统出了问题,使大盘又重新回到正常的轨道。
就在这一升一跌之间,这家商业银行利用在股指上的下跌成功赚取了巨额的利润,在股票市场购入超过70亿的成分股下跌不过五个点,而相应的空头股指合约则高达7000张,其中表现的数字说明这家商业银行在此次“乌龙”事件中盈亏相当,但暗地里那些得了消息的空头可赚发了。
不过华夏证券的监管可比不了sec。这种情况下,sec可能会罚得这家商业破产,而在华夏,则只能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你错了,事实上这种情况只能是种试探,看着吧,过不了多久,多头就会进攻的,而且在数字上绝对不会是360,甚至不是359,可能在358或者更低!”钟石不再看盘,反倒是重新坐到桌子面前,捞起一块熟透的牛肉,大嚼起来。
“这是为什么呢?”钟意也重新坐下,只不过他拿起筷子,却没有心思再吃,一只眼睛还忍不住地瞄着不断滚动的屏幕。
看着钟石重新落座,众人虽然不解,但也重新坐回桌子面前,只是此时他们满腹的疑问,就等着钟石的解释。
只有廖小化,依然站在电子屏幕前,眼睛眨都不眨地盯着跳动的数字,想印证钟石的话到底是不是正确的。
“其实很简单,这算是双方打的一个招呼,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两方的人马应该相互之间非常熟悉,甚至可以说这一场变动是他们联手的。”钟石咽下嘴里的肉,手中的筷子又伸向一只翻滚不停的蟹足棒。
“什么?”众人听到这样的解释,不禁大吃一惊,纷纷变了脸色。
“跌了,跌了,果然破了360!”就在众人还疑惑不定的时候,廖小化突然大声地叫道,一群人赶紧围了上去,只见价格迅速地跌破了360,转瞬间就到了358,已经到了钟石预计的价位。
一时间空头来势汹汹,盘面上尽是几十手、几百手的空头抛单,眼看指数就要破356的时候,多头一方突然出现一笔一万手的买单,顿时将低价位的空单一扫而尽,还未等空头回过神来,又一笔一万手的多单砸了过来,瞬间就将价格拉到了360的价位。
总共两万手的多单,这下把低价位的空头砸惨了,还未等空头回过神来,指数已经一再飙升,再次回到了365的位置,甚至还有上升的势头。
空头这下真的是欲哭无泪了,想要平仓,就必须要忍着五个点以上的损失,若此时不平仓,恐怕会损失更多。
“真神了!”廖小化愣了半晌,这才朝钟石一竖大拇指,语气中尽是崇敬拜服。这走势和钟石分析的一般无二,就好像钟石看见了未来一样。
“其实期指就是人和人的博弈,打的是心理战!除了某些不可控的因素,嘿嘿!”钟石一抱拳,示意受了廖小化这一称赞。转过头来,看着张张尽是不可思议的脸庞,他摸了摸光滑的下巴,故作高深地说道。
“说说呗,到底是怎么回事?”钟意才不管这么多,他抓住钟石的肩膀,一个劲地晃动,将钟石好不容易摆出来的高深莫测的架势摇个支离破碎。
“其实很简单,就是先前的空头击退了多头,成功地将市场上的空头情绪调动起来,于是大家都来做空,结果就让最大的空头成功脱身。而这个时候,道指是上涨的,没理由标普500下跌啊,所以多头在一个较低的价位蓄势发力,又将空头打了个遍体鳞伤呗。”
“你们没有看到那两笔一万手的多单吗?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其中有一笔必然是先前的大空头,就不知道是哪笔了!”
“这就是兵法里的‘敌实我虚’‘敌进我退’‘瞒天过海’‘美人计’……”钟石一边啃着蟹足棒,一边大放厥词道。(希望大家多多推荐,多多收藏)
.全部章节





大时代之金融之子 第十一章 投行往事
. .
事实上现在对于股指期货做得最多的是对冲基金和各大投行自营部门,而交易的方式大多是程序化交易,即建立一个交易的模型,在市场价格波动的时候,自动触发命令,快速地进行交易,继而从中套取利润。
不过这年头对量化套利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最著名的套利模型“大奖章”还没有现世,而大多数的对冲基金也不可能把上亿的资金交给量化模型去管理,也没有太多的对冲基金有这么大的规模。
在期货市场上呼风唤雨的还是那些国际大投行和他们背后富可敌国的高净值大客户。这些人对程序的信任远远低于对大投行专门进行财富管理的人的信任。
即便如此,在市场上还是有为数不少程序化交易的存在,特别是在股市崩溃的时候,自动触发了模型中的某些条件,导致天量的抛单涌现,更加深了投资者的恐慌情绪,这也是后来被诟病的理由之一。
此时交易室内火锅香气四溢,各种食材都已经熟透,可众人都没有了食欲,只用古怪的眼神看向钟石。
察觉到众人看向自己的眼神中隐隐露出的复杂古怪的神色,钟石一边从火锅里夹出肥美的牛肉,一边笑着招呼众人道:“这个时候正是吃火锅的好时机,香味完全透了出来,你们看我干什么,还不过来继续吃?”
“之前在360的价位上,你是怎么知道多头的策略的,而且算得和事实一模一样,要不是你就站在我们面前,我都怀疑是你在操作!”安德鲁坐在桌子边,望着翻腾不止的火锅,若有所思地说道。
“不是都跟你们说清楚了吗?这是多空头长期拼搏出来的一种默契,其目的就是在波动之间把跟随在他们身后的入场者斩杀一遍。”
“事实上,要是先前那个多头没有快速下单的话,恐怕他们也是被斩杀的对象了。”
“据我所知,能在这种刀尖上跳舞的人,和有这么大资金量的人,怕是没有几个。只要把全球那些知名的财团数一数,那么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是谁?”
一听到这句,众人顿时起了兴趣,纷纷开口问道。
“莫非是那两家投行?”反倒是安德鲁若有所思地说道。他虽然对两家行事风格、操作手法、企业文化都不甚了解,但这两家大名鼎鼎,凡是干金融这一行的都对它们如雷贯耳一般。
“不错,就是他们!”
…………
纽约曼哈顿区,百老汇大街85号,这里是高盛的总部所在。穿着黑色套装,带着黑色公文包的男女或进或出,脚步永远都是那么的匆忙。
望着远处高耸入云端的双子塔,在这座褐色大楼中层的一个中年人,手里拿着一根粗大的古巴雪茄,英俊的脸庞在冉冉升起的青烟中有些扭曲,甚至是咬牙切齿。
“又是他们!难道他们真的比我们强?”他喃喃自语道。身边的人一看见他这种神情,莫不是纷纷绕道而行,就连脚步也轻了几分。
他是高盛的资深合伙人艾德布兰科,负责衍生品部门,刚才在十一月份的标普500的厮杀正是出自于他的策略。
就在他成功调动起空头的士气,趁机将自己手中的空单平掉的时候,大摩突然从斜处杀了出来,不仅将空头的士气沉重地打压下去,还借机推高了价位,想来他们趁低吸纳的多单一定赚了不少。
“就差了这么几秒,难道真的不可逾越吗?”想起刚才的场景,艾德就气不打一处来。事实上他们也下了多单,只不过在时间和价格上都稍逊一筹,被大摩抢了先机。
实际上,作为先前做空主力的一方,高盛也赚了不少,不过对于奉行贪婪是个好东西的华尔街来说,谁会嫌赚钱多呢!
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华尔街的投行就是摩根士丹利的代名词,高盛只是几大巨头之一,远远没有达到后世第一投行的地位,他们不止是落在大摩身后,也落在美林、雷曼兄弟、所罗门兄弟等这些投行的身后。
借助于欧洲私有化,高盛在兼并、新股发行这些方面才逐渐地赶了上来。事实上欧洲私有化也是由于某些国家开出的条件过于苛刻,而摩根士丹利基于风险的考虑而没有接下这些生意,才让高盛有了可乘之机。
“难道血统就真的这么重要?”艾德一想起这些往事,就恨得牙根痒痒。英国政府最初的考虑正是和他们有千丝万缕般联系的摩根财团,而不是也有百年历史的其他投行。
进入八十年代后,曾经有一度摩根士丹利的业务停滞不前,不得不放下自己的身段,改变其贵族特性,变成不择手段的赚钱工具,当他们为那些恶意兼并充当财务顾问的时候,整个华尔街都在高呼:“那个温文尔雅、充满自信的大摩变成了一个无所顾忌、冒犯冲撞的公司。”
在七九年ibm有一笔高达10亿美元的债券,在当时是历史上最大的一笔工业借款,ibm要求大摩接受和所罗门兄弟一起作为联合主承销商,不过在大摩的内部,所有合伙人都一致拒绝了这个要求,而ibm也不作丝毫让步,结果让所罗门兄弟牵头做了这次债券发行,这是华尔街历史的一个里程碑,摩根士丹利的黄金锁链就此被打破。
为了报复ibm,大摩把它的竞争对手苹果引入了股票市场。
除此之外,大摩一改以前保守的作风,以一种极为粗野的方式登堂入室,它在恶意兼并方面是老大,它使得垃圾债券登上大雅之堂,它甚至发行了杠杆收购基金,而且还不止一支,参与的机构包括通用汽车、日本信托基金公司和中东的财团。
而在之前声誉一直不佳的高盛,正是趁着大摩自毁名誉、充当恶意收购的急先锋的时候,开始建立起自己的名望。
1974年7月4日,当时摩根士丹利代表inco公司以每股20美元的价格恶意收购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电池制造商esb公司。esb公司的老板迫于无奈,紧急向高盛求教,在高盛的帮助下,最后inco以每股41美元的代价才收购成功。
随后高盛宣布,拒绝为恶意收购者提供服务,对于这起恶意收购和高盛的公开保证对高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那些害怕遭受恶意收购的公司纷纷将高盛当作自己的救命稻草。
发展势头强劲的高盛由此成为华尔街上说话分量十足的公司之一,甚至隐隐还超过其他投行几分。
不过在八十年代发展最快的固定收益证券、衍生金融工具业务上,高盛还是无法和其竞争对手相比,一方面是高盛未能预见而缺乏准备,另一方面是担心这种业务风险太大,因此没有积极地开发这些业务。
这也难怪他们会频繁地在期货市场上输给视为强劲竞争对手的大摩了。
而此时在世贸中心大厦里,摩根士丹利的衍生品部门正在欢欣鼓舞,拍手庆祝。利用在低位吸纳的多单,然后海量资金的拉升,等到一切都平定之后,大摩的账户上凭空添了数百万美元的利润。
最为重要的是,他们击败了市场上的另一个老对手——高盛。
同为金融行业链中的高阶层,摩根士丹利和发展势头强劲的高盛无疑是有种瑜亮情结,双方在各个领域都有或明或暗的竞争,不过在衍生品这方面,大摩的部门占有了绝对的优势。
“不对啊,他们一向投入到衍生品部门的资金不多,今天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手笔呢?”萨金特也同样点上一根雪茄,望着高盛总部的方向,自言自语地说道。
“难道是?”萨金特眉头一皱,就大声地朝着还在肆意庆祝的交易员喝道:“最近有人注意到日本财团的动向吗?”
“先生,日本财团在股市上的资金投入量有减少的趋势,而且在对冲方面加大了力度,看来他们也意识到了股市的泡沫,可惜抽身太晚了点!”一位戴着眼镜,表情有些呆滞的职员说道。
萨金特认识他,这个人叫马克鲁伦特,是今年刚进入衍生品部门的交易员,不过在他身上似乎有种天分,对数字的敏感性异于常人,这也让他在衍生品市场上如鱼得水一般。加入部门短短半年的时间,他就是创造利润最多的几位交易员之一了。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日本财团委托高盛,让他们帮着打理在期指上的资金,以此达到减低风险的目的?”萨金特眉头一皱,想到了一个可能性。
“这不大可能吧?日本财团都有专属的席位和通道,如果要假于他人之手,岂不是多此一举?再说,日本财团里的高手也不少,即便是委托高盛,也只能是一部分小财团。”
说话的人是一张东亚面孔,他刚来的时候,白人同事一般都把他当作日本人,不过他可是实实在在的华夏人,姓江名民,也是大摩衍生品部门最赚钱的交易员之一。
“继续减仓,目标看多,同时注意把资金慢慢转到十二月份的合约里去。”萨金特又想了半天,依然还是没有半点头绪,只能这么吩咐道。(求点击,求推荐,求收藏)
.全部章节




大时代之金融之子 第十二章 万事俱备
. .
进入八七年的十月,道指经过两个月的调整回调,已经降到2400点左右。对于这种下降回调,市场普遍认为这是对资本市场过热的一种反应,不少研究机构还给出了调整到位的信号,鼓励资金继续进场。
而在芝加哥方面,主力资金也都纷纷进入了十一月、十二月的期指市场,资金也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规模,据不完全统计,多空双方的资金各达到了五、六亿美元之多,整个参与到市场里的资金有数十亿美元。
这其中有美国本土财团,有日本财团,有来自欧洲的资金,有钟石这样的投机者,也有无数想在其中捞一笔的小散户。
“钟生,我们真的要投这么多的钱吗?不做些相反的方向对冲一部分风险吗?毕竟我们的头寸还是比较大的!”安德鲁忧心忡忡地望着屏幕上的数字,眉头高高皱起。
钟石的一般资产进入了十一、十二月份的期指市场,建立了一个足足有一亿美元的大头寸,另外还有二千万美元在账户做保证金之用,让安德鲁忧心的是,这些全部是沽空的空单。
通常来说,这种沽空要没有其他的目的,就是明显地不看好股票市场,可美国股市虽然最近略有波动,但整体走势依旧良好,这种满仓看空并无道理。
一般来说,即便是那些专门在期指市场上操作的资金,也要时刻关注与之挂钩的道指的动向,这种趋势性的操作是不可避免的。
而那些做对冲的资金,只需要和另一个市场上的方向相反就可以了。
期货和股票不同的是,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需要快速地进行交易,从波动中获取利润,这里的每个波动,就是空头和多头的每次厮杀。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对每个交易席位、交易账号都有明确的手数限制,这也是避免大资金疯狂砸盘,从而操控市场。这也是钟石极为头痛的一点,最后他只能在几家经纪行里开了几个不同的账户,这才勉强将庞大的头寸建立起来。
对于其他几个经纪行的交易策略,他只有一句话,就是持有的空头头寸原封不动,如果是账户里的维持保证金全部用光,就立刻给他打电话,至于什么时候有所行动要等他的电话,在这段时间要确保相互之间的通话保持畅通。
为此钟石还特意在半夜的时候给几个经纪打了电话,确定他们都是在认真地看盘这才放下心来。
这段时间陪在他身旁的只有陆虎,而钟意则忙于学校里的功课,不过到了不大忙的时候,他就会驾着那辆拉风的保时捷兴冲冲地过来。
而廖承德则在钟石的指点下,将自己的一小部分资产投入到恒生指数期货中,为此他还卖了不少“长江实业”的股份。这时李嘉诚已经成了香港的首富,而为了登上王座立下至伟功劳的就是“长江实业”。
八十年代后期香港的楼市复兴,各种大型建筑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让各个地产公司赚了个盆满钵溢,其中以长江实业、新鸿基、置地等地产公司最为受益。
初时廖承德还是雄心勃勃,想要在恒指市场上大有作为一番,可每天都是浮亏,让他的脸色一天比一天暗。要不是钟石的业绩摆在眼前,他恐怕就鸣金收兵了。
在钟石看盘的时候,廖承德和廖小化也专门来过几次,不过看到钟石一副不急不躁的架势,廖氏父子就升出一股莫名的信心。
恒指期货开盘和标普500是两个时间段,一个在白天,而另一个则在晚上,廖氏父子来过两三次,每次看着钟石似笑非笑的表情和稳如泰山的架势,都觉得无趣,就不再频繁地跑来等待半夜,而是隔上一个星期才相聚一次。
而这段时间的收益,也让廖承德极为眼红,在十月刚开始的两个星期,道琼斯工业指数一直在下跌,两周共跌去了近四百点,相应的标普500指数也跌去了四十多点,这让钟石账户上的浮盈多了好几千万美元。
自从八月以来,道指的指数一直在跌,可并没有十月的前两天跌得那么厉害,市场的参与者的心头都蒙上一层阴影,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钟先生,需要加仓吗?”就在钟石神情有些恍惚的时候,其中的一家经纪商打来电话,电话那头的年轻人语气中满是惊喜,甚至有些擅越的味道。
“什么?加仓?我警告你,千万不要对我的账户擅自做些什么,否则我就是拼着所有盈利不要,也要告到你倾家荡产!”钟石打了个激灵,头脑也有几分清醒。他最烦这种自以为是的经纪,仗着知道点金融知识就在客户面前指手画脚,还有某些不遵守规则的经纪,胆大到敢去动客户账户里的资金,这就是明显的违法违规行为了。
鉴于对经纪商的不信任,钟石在那家经纪商的账户里只开了区区五百万美元的头寸,如今这个账户的资金也快到了千万美元。
听到钟石充满警告的声音,那名头脑发热的经纪脑袋就是一凉,不明白为什么这位客户如此火冒三丈。在他看来,浮盈几乎超过一倍,这个时候还不乘胜追击,那还等什么时候?
虽然很是不解,但他也明白经纪的操守,只能低声下气地表示几句,这才闷闷不乐地挂了电话。
“最讨厌自作主张了!”钟石挂了电话,嘴里低声地嘟哝了一句。
受到纽约道琼斯指数的连累,全球各个主要的金融市场的指数也不约而同地下跌,不过各个市场的跌幅不同,而恒指也有一定程度的下跌。这几天廖承德的账户上也有了些浮盈。
“老廖,最近春风满面啊,是不是找了个新太太啊!”钟石看着满脸笑容的廖承德,不由得打趣道。
静静坐在一旁的廖小化瞳孔就是一缩,脸上满是疑问的神色,微不可察地望了廖承德一眼。这段时间廖承德回家的时间多了,和钟石在一起的时间少了,可前段时间老廖同志可是三步不离钟石身边,其贴身程度和陆虎都不相上下了。要是老廖同志有什么婚外情的话,钟石恐怕是最清楚不过了。
1...1920212223...4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