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娇蛮小医妃:王爷哪里逃?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非砂
“嗯,那我便带着这些丫头下去了。”杨嬷嬷说罢便带着那些丫头一起走了。
可怜的阿左那这里站着喂了一夜的蚊子,第二日一早眼看着时辰不早了,便敲了敲门:“郡王,咱们该去上朝了,去晚了皇上怕是又要说的。”
他才刚说完,便见着自家主子黑着脸打开了门。那个脸色叫阿左顿时闭上了嘴。唉!要不是杨嬷嬷提醒要他记着叫主子起来早朝,他才懒得多事呢,主子想来都是准时的,今日这不是怕主子昨日夜里耗太多力起不来嘛,看来到底还是他多此一举了。大清早的害他碰了一鼻子灰,今日也是难过的一天。
心里虽是这样想,面上却是十分狗腿的样子:“主子,属下服侍您更衣,昨日夜里想来是累坏了,要不要属下去小厨房端一碗粥来给主子先垫垫?”
瑾郡王越听越憋屈,想起来昨日夜里的事情。嗯,顾婳祎,你很不错,居然敢给本郡王下药,是相当的不错,他左怀瑾记下了。但是当着阿左的面他却是什么都不能说,难不成要叫自己的属下知道自己被新婚妻子冷落就算了,还以为不想被他碰而给他下药不成?
左怀瑾自然是不会愿意叫人知道这丢人的事情的当下也只能黑着脸,打碎了牙齿和血吞。瞪了一眼哪壶不开提哪壶的阿左,自己随便套上了朝服便去上朝了。
一路上他想着今日可能会遇上的情况,大抵不过是要指婚给他南疆的九公主罢了,他咬死了不同意就是了,他就不信这南疆九公主一点脸面都不要,被他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拒绝了还会非他不嫁。
这样打定了主意,他也就没什么慌的了。一路上遇到了不少的官员,左怀瑾也都只是点头表示打招呼了罢了,他实在是懒得跟那些虚伪的嘴脸虚与委蛇。
尘郡王见着左怀瑾来了,倒是上前来打招呼:“阿瑾从镇守关回来了?在那边可是一切都好?”
左怀瑾见是尘郡王,也不拿乔,上前答话道:“嗯,一切都好,只是我有些不明白,眼看着我们东临已经有了胜算了,为何陛下会突然下旨叫我们退兵,然后召唤我回京?”
尘皇叔摇了摇头:“这个我也不知道缘由,便是朝中其他大臣也是不知道缘由的,陛下如今做事是越发的没有章法了,也越发地按着他自己的心意来了,我们这些大臣也不能说上什么话了。”
左怀瑾见他也不知道,便也不再多问,反倒来安慰他:“皇叔不必多虑,横竖这江山还是他的江山,他爱怎么样便怎么样罢,我们也做不了他的主,若是他当真做得太过分了,那…”
说到这里,左怀瑾也没有再说下去了,只是他不说完,这尘郡王也是知道他的意思的,好歹这里是早朝的地方,耳目众多,人多口杂的,还是不要说太多来得好,言多必失啊。
二人正说着,便见着了素来宣布上朝的太监出来了,连忙站到了自己的地方,这样子是皇帝快要出来了。他们还是不要走太近的好,不然叫人抓住了把柄便是一顶结党营私的帽子,谁都受不起的。
果然,随着太监一声尖锐的:“上朝~”,皇帝缓缓地走出来坐到了龙椅上。





娇蛮小医妃:王爷哪里逃? 第207章 要金影羽兵符
众位大臣连忙跪下行礼,待皇上坐定以后,悠悠地道:“众卿家平身!”看了看底下大臣都在,没有告假的,皇帝心情很是不错,这样人员圆满的场合才适合宣布大事。
皇帝清了清嗓子开口道:“众位爱卿可有本启奏?”
有了昨天的敲打,自然有一堆的大臣要上奏了,一个个大臣站了出来:“臣有本启奏。”
“臣也有本要奏。”
“陛下,老臣亦有本启奏!”

瞧着这个阵势,且全是自己提拔上来的大臣,皇帝心里十分满意,忍不住暗暗点头。但是面上仍是一派威严:“一个一个来吧,凌王先说。”
凌王上前一步:“臣参奏瑾郡王目无尊长,僭越皇权。”
皇帝装作一副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问道:“哦?竟有此事?不知这从何说起啊。”
凌王便搬出来了他老早便准备好了的那套说辞来:“陛下,瑾郡王被贬以后不仅没有静思己过,反而大张旗鼓地去了江南地区治疗瘟疫。虽说去治疗瘟疫是好事,但是却事先没有跟陛下通报一声,名不正言不顺的,影响当地秩序不说,叫百姓如何想陛下?这还不算什么,去完了江南,瑾郡王没有回京城不说,又去了镇守关,还私自下达命令,指挥战事。实在是僭越!”
凌王说罢了退了回去,马上便有另一个大臣站了出来:“正所谓在其位谋其职,如今瑾郡王身为郡王不管自己的分内之事,却去管江南郡守和镇守关将军才该管的事情,实在是没有将陛下放在眼里,有以权谋私的嫌疑。请陛下治罪,不然以后所有大臣都学着瑾郡王的先例,怕是这东临便没了王法秩序了。”
说罢,一大堆大臣一起齐刷刷地跪到了地上,齐声高呼:“请陛下治瑾郡王的罪,以正纲纪!”
左怀瑾瞧着这阵势,若是还不明白怎么回事那便是有些傻了。只瞧一眼,他便知道了这大致又是他的好皇兄为他准备的了。这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更何况早在他在镇守关插手那里的战事的时候,他便知道会有这么一天的,心理准备也是有的,故而倒是算不上惊慌。
皇帝瞧着跪了一大片的大臣,对着左怀瑾故作为难道:“瑾郡王,你瞧这事应当怎么办?朕原也不想追究的,但是大臣们这样一说,朕若是不追究那岂不是带头破坏我东临的王法纲纪?怕是不利于以后的国家治理啊,瑾郡王你瞧着应该怎么处理才好?”
左怀瑾心里冷冷发笑:“这又何苦拿来问他呢,早在他布这个局,想要整出今天这一出的时候,他心里怕就已经想好了要怎么处置自己了,如今这样一问,不过是走一个过场,同时显得他宽厚大度罢了。”
但心里想得归心里想的,到底是不能说出来的。他看了看皇帝那为难的脸色,又看了一眼跪了一地的大臣,淡淡开口道:“想来皇上心里已经有所定夺了,即是这样,想来不论臣弟说什么都是多余的了,皇上便按着自己心里想的来处置便是了。”
皇帝一噎,一时间倒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他原想着不论怎么说,左怀瑾都是会为他自己辩解的,届时他也好发难,可是如今左怀瑾什么都不说,反倒叫他不好说什么了,现在说了什么太过分的话,倒是显得自己得理不饶人了,加上左怀瑾刚刚在江南平定了瘟疫又抢了南疆的粮草,怕是自己再有什么惩罚会引来众怒,更是容易叫一众大臣寒了心。
思及此,皇上便开口:“即是瑾郡王这样说,那不如这样吧,瑾郡王自己去领五十大板,算是为此次擅自做主承担责任,再禁足半年,没有朕的命令不得出府门半步,另外将金影羽的令牌交给朕来保管。如何?”
听罢了皇帝的话,左怀瑾心里忍不住冷笑。这个皇兄啊,便这样忍不住吗?就连忍耐几天也做不到,这样光明正大地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跟自己要金影羽的兵符,实在是叫他难以理解。看样子金影羽在自己手里的事情他多多少少是知道一点的,不过是不太确定,不然的话估计会直接动手抢,而不是这样来要了。
满朝大臣听了皇帝的话,一开始还觉着没什么,横竖现在不要瑾郡王的命的话,给什么惩罚都是无所谓的,瑾郡王总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罚俸他也不怕,禁足的话也没什么用,上次虽说是禁足了,他还不是大摇大摆地去了江南,又去了镇守关,绕了一圈又回到了京城,皇上不也是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只是皇上的最后一句话叫他们有些反应不过来,金影羽?那不是几年前还是先皇在位时候的一支神秘的军队吗?按说是一直在皇上的手上的,各朝各代都只有在位的君主才能使唤得动金影羽,为何瑾郡王能够使唤得动他们?这样重要的兵符又是如何落到了瑾郡王手里的?
信息量有点大,大臣们有些懵逼。
虽是前些日子他们有隐隐约约听到了金影羽在镇守关出没的消息,但是到底只是传闻,他们原以为是以讹传讹传出来的,谁都没有放在心上,毕竟这样捕风捉影的事情多了去了,最后是真实的却是没有几件,日子久了也就有了疫力了,对于这样的事情司空见惯了也就不放在心上了。
但是要是皇上开口了,那就不一样了,这件事就有了可信度了。难道那支神秘的队伍真的又出现了?还是在瑾郡王的手里出现的?这意味着什么?
左怀瑾却是懒得管他们心里那些弯弯绕绕的小心思,只是淡定地摇了摇头。
皇上当即便变了脸色:“怎么,你不同意?”
左怀瑾又摇了摇头,叹了口气:“不是我不同意,是我听不懂陛下在说什么。金影羽又怎么会在我手上?原谅我不能完成陛下的要求。”
皇帝见他这样,心里也有了几分疑惑,难不成这金影羽真的不在他手里?但是这又怎么解释金影羽在镇守关出现的事情?




娇蛮小医妃:王爷哪里逃? 第208章 早朝风云
他仍是有些不太相信左怀瑾,谁叫他总是有叫人不信服的理由呢?便仍是不死心地问:“这金影羽当真不在你手里?若是不在你手里,那金影羽为何会出现在镇守关的战场上?”
左怀瑾很是淡定:“自然是不在的,臣也不知这金影羽为何会出现在镇守关的战场上。若是陛下需要,臣可以一尽微薄之力帮陛下查一查。”
左怀瑾咬死了不松口,非要说是这金影羽不在自己手里,皇帝也没有办法,毕竟他也只是猜测,并没有确凿的证据。现如今他也不好摆明了逼迫左怀瑾,只得是暂且放过这件事,到时候暗地里再派人查了。到时候查出来了金影羽不在他手里还好说,若是金影羽最后查出来是在他手里的,那便怨不得自己翻脸不认人了。
皇帝心里恨恨地想着,脸上闪过了一抹阴厉之色,但到底是没有再说什么了。左怀瑾自然是瞧见了皇帝脸上一闪而过的阴厉,但他也没什么好怕的,反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见这该罚的也罚了,金影羽也一时半会儿的要不过来的,皇帝也不打算再跟左怀瑾墨迹了,便挥了挥手,叫他自己去领罚。
当下有些拥护左怀瑾的大臣站了出来:“陛下,瑾郡王虽是有过,但也是有功之臣啊。”
“对啊皇上,您不能只罚不赏,这怕是会叫将士们寒了心的。”
皇帝听见居然还有人为左怀瑾说话,当即便有些不高兴了,黑着脸道:“怎么?难不成要因为他有功于东临,便不论他做错了什么都可以谅解吗?这样一来难不成不会叫某些大臣恃宠而骄,居功自大?朕还怎么治理这东临?”
“皇上,这一码归一码。瑾郡王不光是原先有功于东临,便是此次离开京城去江南和镇守关,他都是有功之臣的。”
“那你们倒是说说瑾郡王的功臣吧。”皇帝百般不愿,却不得不听着大臣细数。
“皇上,这江南的瘟疫,来势汹汹,若不是瑾郡王带着左神医千里迢迢赶去江南,只怕是此时江南百姓死伤过半,今年的税也势必会受到影响的。”一个大臣开口道。
另一个大臣接口道:“若是任由瘟疫肆掠,怕是也会影响民心的。陛下不也受了瘟疫的荼毒吗?难不成陛下还不知道这瘟疫的可怕?”
皇帝听到了他们提起来自己得瘟疫的事情,便连忙想要止住话头:“朕知道了,江南的瘟疫一事,左神医是出了大力的,朕会封赏那左神医的。”
大臣们忍不住面面相觑,这是什么脑回路?他们不是在说左怀瑾的事情么?怎么陛下硬生生地扯到了左神医的身上?便是这左神医的确有功,他左神医也瑾郡王的门客啊,算起来还不是瑾郡王的功劳,皇上便是不想给瑾郡王功劳,也不能做得这么明显啊。
立即便有大臣站出来为左怀瑾说话:“陛下,这左神医是瑾郡王的门客,算起来也该是瑾郡王的功劳啊,这样只给左神医功劳,怕是有些不妥的。”
皇帝听罢,满脸不豫,也不说话。
又有一个大臣站出来:“瑾郡王去镇守关也是有功劳的,在镇守关的时候瑾郡王带着镇守关的将士抢了不少南疆的粮草,暂时地解决了镇守关粮食的危机。若不是因为这个,南疆怕是也没有那么容易答应我们签协议退兵的要求的。”
皇帝听了这话,嘟囔着:“便是他不去,我也是会跟南疆谈退兵协议的。”
虽是这样嘟囔着,但到底还是开口下旨:“即是如此,那便封瑾郡王为瑾王罢,算是嘉奖瑾郡王立下的功劳了。”
其他大臣听着,却是心里头明白了——这说是嘉奖,其实不过是一个名头罢了 这瑾郡王也不见得在乎。再说这皇上怎地说话如同儿戏一般,前些时候说贬瑾王为郡王便贬了,如今说是封为王爷便又封为王爷了,实在是叫人难以琢磨。
罢了,随他去吧,反正他才是皇上,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对于皇上的决定哪里敢多说什么呢?一个不小心脖子上的人头便要搬家了,说起来也是心酸。
左怀瑾听了皇上的话,也没什么反应,不管是瑾王还是瑾郡王,他都是无所谓的,不过一个称谓罢了,他是不在乎的,皇帝爱怎么折腾便怎么折腾就是了。想来他也只愿意给自己这个封赏了,对他来说没有任何损失,也算是堵住了要封赏自己的大臣的嘴了,算是两全其美之策。
顺公公见左怀瑾只是站着不说话,连忙提醒他:“瑾王爷,还不赶快谢主隆恩?”
左怀瑾反应过来,淡淡地说了一句:“左怀瑾谢主隆恩!”
皇上不情不愿地道:“平身吧,朕素来都是赏罚分明的,即是有赏,也自然有罚,不要以为你的惩罚便没有,那五十大板还得受着,禁足也要的。”
赏罚分明?左怀瑾忍不住在心里冷笑,自己这个皇兄还真是标榜自己都找不出来合适的词么?他有多徇私枉法,但凡是个不眼瞎的都能看出来的。实在是表面功夫也不会做,自己当真是有些怀疑自己这个皇兄是如何坐稳了皇帝的宝座的。罢了罢了,再过一些日子,这东临皇帝的宝座上坐的是谁也就不确定了。
皇帝说罢了这件事了,又想起来南疆的事情,想着一道在早朝上说了算了,便又开口:“方才众位爱卿提到了与南疆签署协议的事情,朕便顺带说说罢。”
左怀瑾想着罢了,也一起听听,倒是好奇自己这个皇兄要怎么处理南疆这个烂摊子了,明明自己已经安排的差不多了,他非要站出来,还上赶着去签订协议,如若不然,要不了多久便是南疆乖乖来求他们了。其他大臣也是好奇,便都安静地等着皇帝的下文。
“朕打算,还是跟南疆联姻,南疆将会把他们的九公主嫁给我们东临。”
听到这里,左怀瑾的心忍不住提了起来,到底还是要面对这个了么?正当他心里组织着语言想着去拒绝皇帝的时候,皇帝接下来说的话却是叫他大吃一惊。




娇蛮小医妃:王爷哪里逃? 第209章 破天荒的礼遇
“朕打算迎南疆的九公主入宫,这样一来我东临与南疆便是姻亲的关系了,便是南疆再怎么不乐意,也是要承认这件事的。日后谈判什么的,也多了一个把柄,说起来南疆还是九公主的外家。”皇帝慢悠悠地说道。
底下的一众大臣却是心里一震,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怎的皇上压根儿就没有跟他们商量过这件事?别说是商量,便是连提都不曾跟他们提过,这叫他们心里好生不是滋味儿。
陵王心里更是过不了这个坎儿,原本他提议叫左怀瑾来娶南疆九公主,皇上也没说什么,那意思大致是同意他的说法的,怎的皇上突然便又改了主意了呢?
旁人不知道,左怀瑾却是知道的,想来这里面还有不少自己不知道的弯弯绕绕罢,不然皇上又怎么会短短几日内便突然改了主意?他原先的打算可是想要死死压住自己,更要借着九公主嫁入王府的机会,将自己和南疆的人都渗透到王府里面才是。如今看来皇上怕是计划有变的,也不知道他又跟南疆达成了什么样的协议,横竖对于自己来说不会有什么好处就是了。
似是知道他们心中所想,皇帝继续道:“为了表示东临求娶南疆公主的诚意,朕决定在南疆使者离开的时候,赏给南疆一大批的珍贵药材和稀世之宝?南疆素来都是缺这些东西的,想来会十分稀罕这份聘礼。”
底下大臣听了更是忍不住面面相觑——聘礼?不过是南疆原来联姻的一个公主罢了,且只是入宫服侍皇上,并不是要封为皇后的,这哪里用得着聘礼?若是但凡送一个女子入宫服侍皇上便能有这样丰厚的聘礼,那想来不论是大臣还是平民百姓,都要削尖了脑袋也要多送几个女儿来公里了。
可是偏生他们东临女子入宫是没有这个待遇的,这个南疆的九公主一来便有这么大的排场,到底是叫大臣们心里有些膈应,特别是那些送了女儿入宫,到头来却什么都没捞着的大臣,对此更是意见颇多。然则,他们并不敢说什么,只生怕一不小心便惹怒了这个皇帝。
左怀瑾听了这件事倒是没有多大的反应,南疆愿意嫁个公主过来东临,那定是要坑一笔东西回去的。若是只是一些珍宝和药材,倒真是没什么的,毕竟只要是皇帝能拿出来的,便是不廉价,也不会太过价值连城。除了东临的江山城池,其他贵重的东西想来皇帝也是舍不得随随便便就送给南疆的。
而只要不是东临的国土城池,左怀瑾便无所谓皇上给了什么给南疆。皇帝见大臣们没有异议,心里自然高兴,感觉诸事顺遂。他才懒得管那些大臣们心里有没有什么想法呢,只要他们明面上不要说出来叫自己难看就好了。
“即是众位爱卿没有意见,那朕便回去应了南疆使臣,他们还等着朕回复了好好奇复命呢。众位爱卿若是无事的话,便退朝罢。”
大臣们禁不住暗自腹诽:“什么叫没有意见,我们敢有意见吗?你给我们有意见的机会了吗?你怕是巴不得我们都没有意见,你好跟南疆交代罢。”虽是这样想的,大臣们却是怎么也不会说出来的,只是整整齐齐地说着退朝,恭送皇帝,皇帝万寿无疆一类的话罢了。
皇帝回了自己的寝宫以后对于朝堂上大臣们都没有意见的事情感觉到十分满意,因此龙心大悦。倒是连带着对上边的太监宫女都和颜悦色了不少,叫太监宫女感觉日子似乎也不是那么难过了,但凡皇上多高兴高兴便是了。
皇帝回去没多久便拟下迎南疆九公主入宫的圣旨,叫顺公公去馆驿宣旨。顺公公乐颠颠地到了馆驿以后,说明了来意以后那些侍卫倒是也不难为他,让路叫他进去了。便是前两次来要么见不到要么等好久的南疆世子也顺顺当当地见着了。
见岁有人都在了,顺公公便开始宣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南疆九公主阿齐菱聪慧美貌,贤良淑德,故而依召入宫,封为菱妃,与南疆永结秦晋之好。赐南疆上好千年人参十支,雪莲四十支,血燕窝一百斤。东珠二十斛,夜明珠四十斛,蓝宝石十枚,红宝石十枚,绿宝石十枚,翡翠玉镯五对,黄金五十万两,狐皮一百张…钦此!”顺公公数了好半天的功夫总算是念完了这张密密麻麻的圣旨。
南疆世子和一众使臣,带着九公主一起谢恩:“多谢皇帝恩典,南疆接旨!”
顺公公笑眯眯地道:“说起来奴才传了这么多年的旨,倒是头一遭见着这么多的赏赐呢,真真是叫奴才大开眼界了,由此看来皇上对于菱妃娘娘是极为看重的。恭贺菱妃娘娘!”
阿齐菱对于自己是否嫁入皇宫倒是并不算多么在意,在来的时候她便知道自己要联姻,只要不是自己心里的人,那是谁都无所谓了。
南疆世子阿齐汤由于一早便知道了皇帝的赏赐是什么,便也没有多么吃惊,理所当然地接过了圣旨,淡淡道:“谢公公美言,有劳公公来跑一趟了。”
顺公公哪里敢因为南疆世子一句客套的话便当真?只是连连笑着道:“哪里哪里,不过是奴才的分内之事罢了,即是圣旨传到了,奴才便回宫复命去了。世子和九公主好生准备准备,想来明日接公主入宫的人便要到了,该准备的该是一样都不能少的,不然传出去了不只是皇上脸上不好看,这南疆脸上也不好看,不知道的只怕是会以为南疆与东临的联姻不是心甘情愿的呢。”
南疆世子点了点头:“本世子晓得轻重了,公公只管回去复命罢,说起来我们要准备的还不少呢,怕也没心思招待公公了,还望公公莫要见怪才是。”
顺公公哪里敢要他的招待:“世子说得哪里话,奴才可是担当不起的,即是完成了陛下布置的任务,奴才便告退了。”
南疆世子伸手:“公公慢走!”使了个眼色叫门口的侍卫稍微送一送顺公公,侍卫会意,连忙上前引路。




娇蛮小医妃:王爷哪里逃? 第210章 传旨
说起来这倒是顺公公来馆驿给南疆传旨一来头一回得到这样的礼遇呢,心里头忍不住的高兴,面上也是喜气洋洋的。回了宫里把今日在馆驿的事情跟皇帝交代了一番,皇帝听了面上也是好看的,只要南疆不落他面子,他便高兴。
那边左怀瑾回了王府之后不多久,顺公公也过来宣纸了。许是南疆世子给了顺公公几分好脸色,顺公公便有些得意忘形了,忘了这左怀瑾也是个不好招惹的人。到了王府大摇大摆地进来:“传皇上旨意,请左怀瑾接旨!”
左怀瑾便是不接也知道里头说得是什么,倒是顾婳祎不知道皇上又要下什么旨意了,有些担忧,见左怀瑾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她心里也放心不少。
左怀瑾听了顺公公的话,依旧是一副不大待见他的样子:“罢了,顺公公也不必念了,本王自己会看。”
1...5758596061...1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