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老二的悠闲生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幸运皮皮
这一等,就等了几日……
确实来了一个小伙子,十来岁的小伙子。
小伙子瘦瘦高高,看穿着走路姿势,总觉得不沉稳。
“叔,我叫高昌平,我来应聘司机。”
在建厂的工人看见,笑道:“娃娃你几岁了,成年了没有”
“没成年咋就不能开车了”小伙子目光炯炯。
“没成年真不能开这车。”唐浩总觉得这个小伙子在哪见过。
“凭啥不能开”小伙子稚气十足。
“我这车,跑长途的。”
“你是瞧不起我,我可以告你虐待未成年人。”
唐浩心中汗颜:“我怎么就虐待你了,不收。”
小伙子往唐浩临时搭建的厂房里一坐:“你今天不收我,我就不走了,你都没看过我开车,凭啥说我不行”
唐浩就烦这种撒泼的小屁孩,一点道理不讲,说好听了不懂事,说难听了爹妈没教育好。
前几天不是有个开拖拉机的小屁孩,把车开玉米地里去了。
唉,想起那天的事,这小屁孩这脸盘子,不正是那天的小屁孩嘛。
“滚蛋,拖拉机都开不利索,往我这撒泼来了,有本事把驾照考下来,拿着驾驶本再跟我这bb。”
第一百五十六章 秋收
很快,到了十月初,老唐头找到泡在饲料厂里的唐浩。
老唐头如今也是村里说得上话的人了,一板一眼颇有身份。
一双手背后,被人还在穿布鞋的时候,老唐头脚上一双小运动鞋穿着。
来到饲料厂,像个小老板巡查一样,在建设厂房的村民见到,还得打声招呼,人家要是没注意到他,他还得故意去人家眼跟前晃一晃。
这不,老唐头从建厂房附近看了看,又跑去了临时厂房里看一看,跟李桂兰说说话,鼓励两句。
转悠了一圈,才来找唐浩。
“浩子,明个收棒子了(玉米)。”老唐头如今话不说全,就让唐浩猜测。
“啊,我明早就下地干活。”唐浩回答道。
“收秋了,咱家牛不壮实了,怕是顶不住秋收了。”老唐头的意思是厂子里有车,闲着也是闲着,给他拉庄稼去。
唐浩偏偏是个死脑筋,以为老唐头要新牛呢:“那我给您买头牛”
老唐头砸了一嘴:“你这下小子,咋听不明白话呢”
唐浩纳闷:“到底啥意思啊,爹。”
“啥意思,意思就是你那车闲着也是闲着,给咱拉几天庄稼还不成嘛你还想让你老子求着你真是越大,越不明白事!”
唐浩轻笑了一声:“呵呵,早说啊,再去养猪场喊俩小工帮忙啊”
唐浩给着工资,养猪场的活计这些小工干起来越来越顺手了,抽出一两个人,养猪场有李大旺盯着,不会有问题。
“那也成,那咱家两天就能收完棒子地。”老唐头这次没拒绝,这个时候,家里的劳动力不够,大儿媳妇还做月子,老伴要伺候着月子,唐建国又一头扎进了饲料厂里,唐浩就更别提了,闲的时候是真闲,忙的时候连吃饭都顾不上,他还是心疼儿子的。
里里外外,就他一个老唐头闲着,十几亩地呢,他又不是个年轻小伙子了,吃力的很啊。
唐浩与司机打了个招呼,现在司机比所有小工都要闲着,每天上班就是在场子里一坐,可毕竟都是庄稼汉,怕自己会被辞,多少会帮着饲料厂的忙。
转天,一名司机开着大怪物车,载着老唐家三个大老爷们与两名小工去了老唐家的地里掰玉米。
地头上,老唐家的父子三人,家上一个司机两个小工,一共六个人,一人三条垄,走个来回,一亩地就收拾完了。
这次小工,唐浩特意喊了唐石岩过来,唐石岩是这群小工里,最喜欢偷懒的,自从李桂兰去了饲料厂,这小子得空就偷个懒,这次,在唐浩眼皮子底下,不敢偷懒了,生怕被扣工资,撵着另一个小工的进度走,奈何体型太胖,愣是被人落下一截。
唐石岩似乎是天生自带话题,在砍玉米秧的时候,周围收秋的农户都拿唐石岩打趣。
“石岩,收秋呢你咋不给自己家收秋啊”村民逗唐石岩。
唐石岩累的满脸通红,汗水打在脖子上,脖子褶皱的地方,汗水混杂着尘土,产生了一道道的黑线:“我这是上班时间,是拿工资的。”
“那你不会不拿工资,帮你爸妈收秋去”
“那不行,给我爸妈收秋,我就没工资拿了。”
“那你就忍心看你爸妈和你爷你奶收秋”
唐石岩停住了手中的活,想了一会:“赚钱不容易,家里头收秋可以等我下班再去收,先把工钱赚了再说。”
老唐头打岔:“你们别逗我们家石岩了,再把人逗哭了,你给我收秋来”
众人哄笑着,转移了话题:“老唐叔,先羡慕你啊,儿子出息了,顾着小工给你收秋,等过两年,你是不是也要搬去城里头住去了”
&nb
第一百五十七章 午夜人影
秋收时节,家家户户挑灯忙碌。
晚上回去,请帮忙吃了简单的饭菜,家中只剩下了老唐家的自己人。
吃过了饭,并不代表着一天的劳作结束了,家家户户的的院子里,都在剥着白天秋收回来的玉米。
唐浩在院子里坐着小板凳,将玉米叶剥开,留下两三柳玉米叶,将两个玉米系在一起,搭建起玉米垛。
每到秋收,家家户户的院子里,有的用木棍支起架子,有的在水泥地上围成一个护栏,唐浩家是前者,用木棍将搭出一个架子,将玉米摆在架子上晾晒,有些农户还放在窗台前面摞起来,老唐家没这么做,因为是新房子,怕把玻璃划破。
剥玉米剥到半夜十一点钟,村里的灯光渐渐熄灭,预示着这些农户家的玉米已经剥完了,可老唐家的玉米还有一大堆。
老唐头看看唐浩给他买的手表,眯着个眼睛,将表放的大老远,老眼昏花,看不清楚时间点啊。
唐浩看看自己的表:“十一点十五了。”
唐浩的反应引起了老唐头的不满:“我不知道十一点十五了,这么半天了,人家都剥完了,咱家还剩下这么多,生了俩不会干活的。”
唐浩扁扁嘴看向唐建国,唐建国无奈的耸耸肩,他现在的待遇与唐浩是一个样。
“你也不看看是多少人收回来的,能干这么多,孩子们也没闲着,就你心里心疼孩子,嘴上都没一句好话,这辈子也就我能跟你凑合着过,谁能受得了你这张嘴。”老妈似乎是脱离了任劳任怨以丈夫为天的妇女行列。
面对老妈,老唐头是一句话都讲不出来的。
老唐头跺跺因为长时间坐着而麻木的腿:“时候不早了,赶紧睡觉去,明天还有四亩地等着你们两个小兔崽子呢。”
唐浩从小板凳上起来,伸伸懒腰,每个关节都是响的。
农村有一点好处,就是忙个春种秋收,其他时间就是闲散时间,当然,也有每天早早的外出赚钱的。
唐浩坐起身,肚子里咕咕响了起来。
老妈听见道:“厨子里还有一盘饺子。”
老唐头则道:“活没干多少,倒是比谁都能吃。”
任由老唐头怎么说,唐浩进了堂屋,端着一盘饺子离开了老唐头家中。
临出门前,老唐头还说了句:“看着点路,别掉粪坑,这大半夜的没人捞你。”
明明是一颗好心肠,非要让这张嘴给败的精光。
一边用手捏着饺子,一边走在街道上,村里偶尔的一两家还在剥玉米,虽然到了半夜,剩下那么一小点玉米,都想着剥完了省点事。
唐浩走过,望着关了灯剥玉米的农户:“张大伯,省电费呢,黑灯瞎火的剥玉米”
院子里的张大伯拿起身边的手电,看见正在吃饺子的唐浩:“浩子啊,关了灯虫子少,你家玉米剥完了”
“那哪能剥完,还有一堆呢,明天还等着下地,我爹说先回家睡觉。”
“是,你们家收秋的人多。”
“张大伯,我先回家睡觉了。”
“去吧。”
唐浩溜溜达达的走回家,老张头家里已经关了灯。
唐浩回到小卖部里,从冰柜里拿出一瓶汽水,咕咚咕咚的喝了大半瓶。
隔着窗户,听到窗户外面有响动,是喘气声。
唐浩从小卖部里摸出手电筒,打开窗户,手电筒的一束光打过去,只见到了一个手推车,手推车的上面摞着三个大袋子,从袋子里凸起的形状来看,里面装的是玉米。
推车上装的东西太重,导致推车人歪歪斜斜,不好控制。
“谁啊”唐浩开口问道。
从推车前面探出一个短发小脑袋,胳膊肘的位置有一片猩红血迹。
“唐老板是我。”李桂兰依然漏出一脸的微笑。
“李桂
第一百五十八章 拉选票
这个年代农村人能有个工作不容易,唐浩也是十来岁进厂子里上班,每次到了秋收时节,都会被厂长或者某个领导拉到地里干活,都是拿工资的,在哪干都是干。
互帮互助,第一个当然是李大旺师傅,以此类推就是李桂兰、栓子、唐石岩……每个人都能轮到下地干活。
两三天时间,家家户户地里的玉米差不多都收回了家。
唐浩面对着跟小山丘一样高的玉米,心中犯难。
玉米收完了,又到了大豆花生,十月份这一整个月,都是在忙碌中度过的。
唐浩比唐建国轻松一点,干三天能休息一天,唐建国就没那么好的借口了,天天被老唐头揪到地里干活,整个人都晒黑了一圈。
在忙碌中的一个月里,养猪场里的小工家里的庄稼陆陆续续都收回了家,唐浩的饲料厂厂房也已经落成了,孙大全将地面找平才拿钱手工。
临时厂房的机器,在李桂兰指挥下陆陆续续搬进了新厂房里,对于新厂房来说,里面的机器还是太少了。
进入新厂房的第一天,唐浩召集所有员工开会,给员工们打鸡血。
“搬到了新厂房,看到了没有,厂房里空出这么多地方,这些地方可不是留着你们转圈圈的,这些地方是留着以后填补新机器的,能不能添补新机器,就看你们能不能生产出好产品来,产品生产的好,工资都不是问题,想不想涨工资”
“想。”
唐浩笑道:“那就把饲料给我生产好了,生产好了饲料,过了年,全部员工工资提高十块钱。”
这些小工们的工资也只有七八十,只有李桂兰的工资是一百块。
时间过的飞快,这一天已经是竞选村长的前一天。
作为竞选村长的张军来说,奔波于乡亲们的家中。
此时的张军在一家农户家中摘花生。
“叔婶子,想好了没有,明天村长选谁”
“明天再看看吧。”这话明显是不想选张军的。
张军从兜里掏出十块钱,放到农户的手中:“叔,这事还有啥好犹豫的,我要是能当上村长,以后您和婶子在村里,不都是说的上话的人咧”
这位农户是个老实人,将张军递过来的钱塞回了张军的手里:“我再琢磨琢磨。”
“这钱您就收着吧,买点好吃的,就当我一个晚辈孝敬你们的。”
“你是晚辈,我们也不是你爹妈,这钱你还自己拿着吧,新选村长这事,我再想想。”
张军实在找不到突破口了,要是能让对方松口,他也不至于到现在还不能让对方选自己。
老唐头那边也没闲着,依着自己在村里辈分大说事。
“柱子啊,你也喊我一声叔,你看叔都求上门来了,你怎么也得卖叔个面子不是,咱乡里乡亲的,总有用得着的时候,我跟你爹有交情,你不能因为在浩子那干活,就把咱两家这层交情给毁了不是,咱村里人,人情味越来越淡了,咱是有人情味的,以后军儿要是当上了村长,谁家还能不把你们当回事”
柱子点头说着:“我知道您跟我爹交情好,可我又在浩子厂子里工作,我寻思着我们家有两票,我跟媳妇一人一票,一票给您,一票给浩子,谁也不得罪。”
老张头贪心啊:“你还让叔跪下来求你咋,浩子是啥人,你还不知道哩打小就是个混球,他要是当上村长,还不把村里搜刮干净他还没当上村长,就把两座山占成了自己的,要是当上村长,他还不得把咱向亲们的地占成自己家的”
“叔,我也没
第一百五十九章 竞选当日乌龙
竞选村长这一天,村民们聚集到村委会前面的大场地上。
作为候选村长的张军,这给他忙活的,一脑门子的汗。
老张头难得的地方,从小卖部里搬了一箱汽水,每个人发了半截铅笔,一个小纸条。
张军站在前面,指挥着群众。
“大伙听我说一说,今天选村长按照不记名投票的方式,你们想选谁,直接把名字写下来就行了,为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现场唱票。”
人群中的大伙议论纷纷,老唐家因为唐浩的身份,被安排在了第一排,老张头在旁边坐着,看着唐浩的那张脸怎么看怎么来气。
“甭说那么多废话,赶紧投票吧,一个小年轻,比我们这些老头子都能磨磨唧唧的。”人群中有人不满张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