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唐老二的悠闲生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幸运皮皮

    孙王贵走后,没多大一会,来了十来个妇女,目的都是一样的,结伴来要猪粪施肥。

    老张头家里,躺在炕上的张军可是郁闷坏了,前两天跟媳妇回门,媳妇家最小的弟弟要结婚了,结婚的彩礼这些东西要家里这几个姐夫家帮衬着,张军结婚的时候,自家的彩礼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按理说,这些东西都应该放在夫家的,结果王招弟家里都扣下了,只给小两口打了几件家具。

    张军家里满打满算给了王招弟娘家有两千来块钱了,为这事,老张头还上了几天火。

    转眼,王招弟家里弟弟结婚,又开始问当姐的张嘴了,当姐的哪有钱,还不都要靠姐夫一家。

    这个年代的扶弟魔太多了,谁家也不比谁家过的好,都是靠着家里省吃俭用剩省下来的。

    张军躺在炕上,王招弟从堂屋的灶台里扒拉出一个烤红薯出来,拨了皮。

    “军,你吃不吃红薯”王招弟走到炕沿边上,拍打着张军。

    张军也是个怂人,在老爹面前说话硬气的不得了,在媳妇面前大气不敢出一声。

    “我不吃,我想睡会觉。”

    张军不吃,王招弟没客气,一口咬掉一半的烤红薯,边嚼着烤红薯边说道:“咱爹都跟姐夫说好了,明个你跟姐夫继续干。”

    “我不去。”张军越想越憋气,本来竞选不上村长就够憋屈的,结果还得给媳妇娘家拿钱,自己赚的每一分钱都不是自己的,辛辛苦苦的赚钱,结果还得拿到媳妇娘家去。

    王招弟叹了口气:“军儿,你是不是觉得我娘家要钱了,心里不痛快了”

    “没有,你娘家就是咱自己家,我现在就是在发愁这钱打哪来,你大姐二姐他们咋说的”

    王招弟又叹了口气,皱着眉:“我姐他们家里也不富裕,应该拿不出那么多钱来了,就我嫁得好点,大头还得咱家拿。”

    张军瞪着一双眼睛,看王招弟的面相憨厚老实,可这人是真不老实,好像张家就是她暂时的栖身之所,有啥好东西往娘家拿。

    这时候,从堂屋里传出老张头的声音:“军儿啊,你出来爹给你交代点事。”

    张军从炕上起身,走出屋外。

    老张头刻意提高嗓门:“军,你姐夫喊你过去一趟,爹把牛车套好了,咱爷俩一块去。”

    很明显,老张头就是说给王招弟听的。

    老张头赶着牛车,张军圪蹴在牛车上。

    “咋了,跟蔫黄瓜似的。”老张头问。

    张军:“你都知道还问,我现在不想说话。”

    “当村长的




第一百七十章 四百八十二块钱
    嗯,唐浩就是开小卖部的啊。

    “唐老板你尝尝。”

    唐浩犹豫了一下,李桂兰已经将茶缸子递到了唐浩面前。

    唐浩鬼使神差的喝了一口,就是普普通通的豆奶粉味,在唐浩看来没什么新奇的味道,在李桂兰眼中确实自己舍不得喝的东西。

    “好不好喝”李桂兰追问。

    唐浩喝了一半,留了一半:“你尝尝。”

    “我尝过了,上回你给我喝了半瓶汽水,这回我请你喝豆奶粉,咱俩也算是有交情了。”李桂兰呲着牙说道。

    这话把唐浩逗乐了,连连点头:“有交情有交情。”

    李桂兰笑着。

    门外,老唐头喊:“浩子,回家吃饭去了。”

    唐浩放下杯子:“好东西见面分一半,一半留给你。”然后朝着门外回答:“来了。”

    记得网络上有人说过,如果一个人有一百块钱,愿意给你花九十九块钱,那这个男人就是对这个女人是真心的。

    唐浩觉得,这特娘的就是扯淡。

    临走前,唐浩犹豫了一下,对李桂兰道:“如果你有一百块钱,你愿意借给我九十九块钱吗”

    李桂兰扑闪着眼睛,不答。

    事实证明,不可能嘛,钱财乃是身外物,谁人又怎舍得这身外物。

    唐浩已经走出了仓库,有说有笑的和王老板老唐头一同回家吃饭。

    在老唐家就有气氛多了,村民们知道城里来了老板,好多人聚在了老唐头家里巴望着,小屁孩们跟在王富身边。

    “你就是城里的大老板”小孩问。

    王富笑呵呵的道:“谁跟你说的啊”

    “我们村里人都这么说。”

    “我可不是什么老板,我就是做点小买卖,跟……”王富看看唐浩:“跟浩子是朋友。”

    浩子这个名头,男女老少都直呼唐浩的小名,唐浩是习惯了。

    小孩裹着大棉衣,问向唐浩:“浩子,你咋认识这么多城里人咧。”

    “你长大了,你也能认识这么多城里人,不光能认识城里人,还能认识黄毛的外国人。”唐浩笑着。

    小孩歪歪头:“我可不愿意认识他们,他们说啥我都听不懂。”

    王富与几名村民进了屋,农村人打嘴的零食最多的就是花生,老妈把炒熟的花生放在炕上,一堆人坐在炕上有说有笑的,这一幕,老妈肯定背地里说一句,又来家里蹭花生吃了。

    开着电视,一群人唠嗑,村民们都知道分寸的,都会捡着好听的夸唐浩。

    中午吃饭才散去。

    午饭,唐浩吃的正香,李桂兰呼哧带喘的跑了过来。

    一进屋,所有人都看着她,李桂兰的小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朵根。

    “唐老板,我……我……”李桂兰结结巴巴的。

    老唐头:“丫头慢点说说,出了啥事”

    李桂兰眼睛看向炕上的所有人:“我……我想买东西。”

    唐浩提着一颗心,放了下来:“买东西啊,我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

    老唐头道:“往后可不能大喘气了,看把我们吓的。”

    唐浩从炕上下来,蹬上大棉鞋,穿上棉衣:“走吧,买啥东西。”

    唐浩走在前面,李桂兰逃似的跟在唐浩屁股后面。

    唐浩来到小卖部里,李桂兰知道避讳,站在小卖部窗台前面。

    唐浩打开窗户:“买啥”

    李桂兰四下看看有没有人,从口袋里掏出一沓钱,放到唐浩的木制玻璃柜台上:“我这几个月的工资都在这,一



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桂兰到了嫁人的年纪
此章节?



第一百七十二章 老张头
此章节?



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桂兰有无数个
    王富从老张头院子里走出来,唐浩不急不缓的从木桩上站起身。

    老张头的一双小眼睛看到唐浩,眼神躲闪了一下,又马上换上了瞧不上的眼神。有种做了坏事怕被发现的小心思,转念一想,又不是他老张头把城里大老板请到自己的小院里的,是人家自己走进来,谁让你浩子没把人看住。

    “王老板,你走的时候言语一声,我们农村人没啥好东西,地里长的东西还是有的。”老张头热络着。

    在老张头的依依不舍之下,王富跟在唐浩的身边,往自家的方向走。

    路上,唐浩没话找话:“王老板,你看我的养猪场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吗你是专业搞养殖的,您的经验肯定比我们多。”

    王富没想到唐浩竟然只字不提老张头的事:“你们养猪场的主要问题就是猪种,我看了一下你们本地猪种,虽然长得健硕,也符合当地的饲养环境,可弊端是出栏慢,其中耗费的人力物力就多……”

    唐浩暗自记下王富给的建议。

    走到家门口,唐浩继续问:“王老板,以后有机会,我也想去参观一下你的养殖场,让你的师傅们别藏着啊,多给我们传授点经验,让我们少走点弯路。”

    “没问题,如果我们的合作促成了,让我派过来一个师傅教授你的工人都没问题,合作共赢。”

    “合作共赢,合作共赢。”

    唐浩打开大铁门,走近小卖部里,找出一包好烟出来递给王老板。

    王老板从兜里拿出在老张头小卖部里买的烟:“我已经买了。”

    唐浩送都送了,哪还有收回去的道理:“您买是您买的,我是待客的,怎么能没包烟呢。”

    王老板不推辞,接下烟,打开了唐浩给他的那包烟,叼在嘴里,递给唐浩一根,被唐浩拒绝了。

    王老板抽着烟:“你就不好奇,那户人家跟我说了什么”

    唐浩打开堂屋的门,走近屋里:“我大拇脚指头想就知道没好话,明明知道,我何必没事找气受呢。”

    “你们两家有仇”

    “仇倒不至于,一个村住着这么些年了,哪能没点摩擦,人活一世,哪有那么多放不下的仇。”

    王富点点头:“这话说的对,唉,我朝你打听个事。”

    “什么事”

    “那个叫李桂兰的小孩,我看她挺能干的,我听村里人说她没亲人了”

    唐浩还拿着炉钩的手停顿了一下,故作淡然道:“血缘关系没亲人了,一个小丫头听不容易的,养猪场的李大旺是她认的爷,平时爷俩就守着养猪场,你打听这干啥”

    “我觉得这个小姑娘挺可怜的,想资助她上学。”

    唐浩脑瓜子一转,继续问道:“上哪上学去”

    “湖南。”

    唐浩:“不成不成,传出来不好听,你要是资助她上学,给点钱就成了,这丫头要强,肯定不会跟你去的。”

    “我去做她的工作,我就是特意问问你。”

    “问我问我有啥用,我也不是她哥,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

    “那如果她和我走了,他认的干亲”

    “放心吧,李大旺是我的员工,只要他在养猪场干一天,我就给他发工资,干一辈子,我就给他送终,都是可怜人,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吧。”

    其实唐浩在心中早就把李大旺这一辈子给安排的明明



第一百七十四章 上学的事
    谁都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看待问题,就像吃饱穿暖的人,去看乞丐一样,嘴上说着垃圾桶里的东西脏,睡在外面会感冒,好心的会给点钱,或者一顿餐食,可是对乞丐来说,只是暂时过的好一些,自己的实际情况并没有任何改变。

    唐浩扒拉着炉灶里的灰,问道:“王老板想不想吃烤红薯”

    王老板被唐浩的话题转移的一愣。

    等炉子生好了,唐浩拍拍身上的灰尘:“王老板,我饲料厂有点事,一会我爹就过来了。”

    王老板:“你有事就先去忙吧。”

    唐浩离开家,心里头嘀咕着王富要资助李桂兰的事。

    唐浩先去了饲料厂,李桂兰有模有样的管理着小工们的生产问题。

    唐浩打着找唐建国的名义,随口对李桂兰问了一句:“桂兰,你想不想上学”

    李桂兰纳闷:“上学我还没上过学,不过我爷说,上学有出路,让我好好学写字。”

    唐浩眼中有几分失落,与唐建国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唐建国闺女的事情。

    离开了养猪场,唐浩回到家中,收拾东西准备去捞渔网,王富没在冰面上捞过鱼,非要跟着去,王富跟着去也就算了,老唐头似乎是黏上王富了,吵着要去,唐浩就相当于带了俩小孩去捞渔网了。

    两天没捞,渔网上挂着三条大鱼,四条小鱼,渔网还破了个大洞,树林下的套子,一个都没套上。

    回去的路上,王富说了告别的话。

    “我明天就要走了,我来了两天,麻烦你们照顾了。”

    身为农村人的老唐头,一定是要客气两句的:“才来两天就要走了,多住几天再走吧。”

    两个岁数差不多的老头,开始了劝说车轮战。

    老唐头是个热情好客的人,他认定了王富是他们的贵客,就按照他心目中贵客的标准来送礼。

    回去之后,在老唐头的安排下,老妈捞了半缸的咸菜与酸菜,给王老板带上,还带了小半袋的花生粒,老唐头还想去唐浩小卖部拿上两瓶罐头,被唐浩给制止了,城里什么没有,哪在乎两瓶罐头,老唐头只在唐浩的小卖部里拿了两袋面包给王富带上,留着路上吃。

    忙活完,天都黑透了,老妈在做饭,王富喊着唐浩去了养猪场。

    大概情况就是他想帮一帮李大旺和李桂兰,想让李桂兰去城里学校学习。

    李大旺听完,直接决绝:“那不成,城里头人生地不熟的,桂兰被欺负都没地方说去,我和浩子都不在身边,这丫头我不放心。”

    李桂兰被小工喊了过来,李桂兰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眼中闪了一下,而后拒绝:“我就去过一次城里,让我自己去我不敢。”

    王富倒是有心理准备,很平静的说:“那没事,你们先考虑考虑,如果我们两方签了合同,再考虑也不急,你先想想。”

    王富起身离开了,这是给李桂兰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

    唐浩与王富走后,李大旺与李桂兰坐在大锅房里,旁边还有个小工。

    李大旺犹豫的问向李桂兰:“丫头,想上学不”

    李桂兰低着头:“想。”
1...4647484950...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