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老二的悠闲生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幸运皮皮
“就你们几个”
乘客指指后面:“后面还有十几个。”
“你们中有没有一个叫王
第一百六十七章 好客的老唐头
唐浩没那么好的脾气:“爱做不做,不坐自己走回去,没人拦着呢,还把自己当个大爷了。”
“你什么态度。”
司机在旁边提醒道:“这不是我们公司的车,这是人人家来接人,顺便把车帮我拉回去。”
唐浩用眼睛夹了一下那人,那人依旧是我行我素:“虽然你是来帮忙的,可是你让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坐在后车斗里吹风,合适吗让一个年轻的坐在车头前面”
总是有死鸭子嘴硬的,一副虽然你的做不错,但是我就是要挑你的刺。
“你甭上车了。”
唐浩说着,帮着班车司机拴绳。
坐在车后斗里的乘客,纷纷朝唐浩倒了声谢。
“谢谢了小兄弟。”
“谢了小哥。”
“大哥,谢谢。”
唐浩摆摆手:“没事,谁还没个难事,咱都是一个镇子上住着,咱也是老乡,只要你们记着我个好就成,以后我要是落魄了,给我半拉饽饽。”
司机与售票员在班车上,其余的乘客都在唐浩货车的后车斗里。
马上到了开动的时候,后面班车不断的摁喇叭。
刚启动的车子,熄了火。
那名不懂事的乘客就站在两车中间。
这是个极其危险的举动,如果前车没听到喇叭,拉着后车走,他的小名很有可能就交代在这了。
“我给了车钱,凭啥不把我拉回去”乘客叫嚣着。
班车里的女收票员也不是个善茬,这年头能当上售票员的,都是个厉害的角色。
只见女收票员从包里掏出车费,下车走到那人身边,举着钱:“钱给你。”
那人不接。
女售票员把车费强塞给乘客:“钱给你了,还让你白做了这么远的车,我们已经够意思了,你麻溜走远点吧,你不回家我们还要回家呢。”
说着,女售票员揪着乘客的胳膊,就把乘客往一边拉拽。
唐浩货车后车斗上的乘客,纷纷倒戈:“你别耽误我们回家,你赶紧走远点吧。”
“你这个人,说句软话不会”
“滚犊子啊,别他娘的没事找事,被把老子整毛了,打你一顿。”
那人站在路旁的雪地上,没了方才的嚣张气焰,倒是看着有点可怜。
唐浩继续道:“跟我好好说话,咱就一块走了。”
那人头歪过一旁。
这世上总是会有这种人,只在乎自己的颜面,认为全世界都是围着他转的,丝毫不估计别人。
没有回应,女售票员已经回到了班车上。
唐浩在车前顶棚,拍打了一下,对司机高喊:“走了。”
司机再次启动车子,那乘客不敢再拦在中间了。
车子走出一段距离,接上了走在前面的乘客,两辆车慢慢吞吞的开走了。
落了单的乘客没有了车子的光亮,整个人沉浸在黑暗中,开始秉着一股不服的劲头,越走心里越毛,尤其是路两旁时不时传出来的奇怪声响,在夜里听着格外的寂静。
晚上九点多才到镇子上,镇子上等了一众亲属。
班车就停在了早餐铺的门口。
两位老人在人群里寻找:“有没有看见个二十来岁的一个小伙子,个子一米七多,跟你们一趟车回来的”
“是不是头发支棱起来的”
“对对对,就是他。”
“他没上车,还在半道上走着呢。”
“我儿子为啥不上车啊他连地都没下过,哪走过这么远的道。”
总算知道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根源在哪了。
老两口架着牛车找儿子去了。
李桂兰在车巴望着副驾驶位置,奈何副驾驶位置的窗户上起了霜花,根本看不见里面的情况。
回村的路上,唐浩裹着军大衣。
李桂兰在旁边问道:“唐老板,王老板长什么样子啊”
“年轻有为,风流倜傥。”
 
第一百六十七章 咸菜与酸菜
老妈把饭菜端到炕上的小桌子上,招呼的着众人。
“该吃饭了,别唠嗑了,都饿了。”
老唐头劝说着王富王老板上炕,王老板禁不住劝说,由着老唐头连拉带拽的上了炕,作为客人,家里人肯定把最暖和的地方让给客人来坐。
李桂兰见状,起身道别:“唐老板,我就回去了,我爷还等着我呢。”
唐浩赶忙拦下:“别走啊,一块吃。”
老唐头道:“一块吃一块吃,你是管饲料厂的,人家就是奔着饲料厂来的,你咋能走呢。”
坐在炕上的王富王老板看着李桂兰道:“这就是给我打电话的那个小丫头吧,比我想象中的小,多大了”
李桂兰笑出两个小酒窝:“十六了。”
“十六这岁数跟我儿子差不多,我儿子十八,但是没有你成熟,我儿子就会跟他那帮同学瞎玩,对了,你不上学了吗”
李桂兰眼神中闪过一抹失落。
唐浩替李桂兰开脱:“我们这里的老师都是小学毕业,你村里人对文化这一块没什么概念,大多数都是上个几年学,认识几个字就不上了。”
王富点点头:“这学习啊,一定要坚持住,想学习对你们来年轻人一代来说,就是唯一的出路。”
这话没有人会懂,唐浩对这话不赞同也不反驳,当下的村里是以吃饱为主。
农村有个陋习,妇女不上桌,李桂兰代表着饲料厂是可以上桌的,老妈怎么劝都不上桌吃饭,一个人在堂屋里添火,做棉鞋。
这是农村多少年的老观念,唐浩想要去改变,可真要去改变的时候,可给你的反馈感是无力的。
上了炕,喝上一两小白酒,身子都暖和了,酒就是拉近彼此关系最好的调和剂。
酒醉微微上头,量刚刚好。
唐浩打听出,这王富还真不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凭借着手里头有俩钱,在城镇周边开了几个牲畜场,聘请了几个农科毕业的学生,每天按照严格的喂养标准喂养,死了几波之后,也算是有经验的了。
科学喂养这东西,存在的很模糊,就好比人一样,每天摄取一个鸡蛋一个苹果的营养,可天天吃,心理上就形成了厌烦心理,牲畜也是有心情的,唐老二养猪场,没事就把猪撒出去溜溜腿,它开心了,吃的饲料就多了。
前几天养猪场还出过一件搞笑的事情,李桂兰兴冲冲的跑来告诉唐浩,被李桂兰命名为小草的小猪,被李大旺调到了小花的猪圈里,小蓝就失落了,连续两天都没怎么吃食儿,也不再给小花护食儿了。
猪的心思比人单纯。
凡是开养殖场,都会走几段弯路,除非像唐浩一样,有个整天猫猪圈里的张宝树,说起张宝树真是个猪精转世,猪哼唧两声,都能知道猪要干啥,观察细致程度,比女人还要细致。
这顿酒一直喝到了深夜,老妈从柜子里拿出被褥,放在炕上摊开。
唐浩虽然对这个王富持怀疑的态度,但来者即是客。
晚饭过后,李桂兰提着剩下的一盘红烧肉,去了养猪场里。
唐建国与唐浩留下来。
寒冷的一夜,早晨的窗户上呼着一层冰花。
天刚蒙蒙亮,唐浩的大铁门就从外面敲响了。
唐浩都不用去猜是谁,来人准定是小六子,打从前几天开始,一天比一天早,就为了上山捡套子。
唐浩刚从被窝里坐起来,小六子就在外面喊:“浩子开门买东西了。”
唐建国在被窝里打着哈欠:“这小子天天咋这么早,跟上了发条似的。”
王富也被吵醒了,睡眼惺忪道:“你们这里的人起
第一百六十八章 过去的苦日子
还别说,这些咸菜的味道,唐浩在未来还真没吃过,这都是几辈子妇女研究出来的吃食,农村妇女打都不关心国家大事,最关心的事就是下一顿吃什么,谁家老婆肉炖的好吃,那一定是个好婆娘。
老妈可是村里出了名的勤快人,地里庄稼拿手,谁家红白喜事都会被喊过去做饭,针线活也是一把好手。
可是又不得不说,这样的人是辛苦的,自打唐浩重生过来,就没见到老妈闲过,哪怕是一家人都让她歇一歇,他都闲不住,手里总得干点什么,避免心里空唠唠的。
吃过了饭,在唐浩与唐建国的带领下,带着王富来到了饲料厂,饲料厂外面,机器已经开工,李桂兰在清扫饲料厂地面的积雪。
李桂兰远远的看见唐浩,一手扶着扫把一手朝唐浩的方向摆手:“唐老板,王老板。”
走进饲料厂里。
唐浩介绍:“我们的饲料厂全部都是按照操作流程成走的。”唐浩拦住一个推车的小工:“这里面的料都是按照配方加工,可以到出料口看看,我自己生产的猪饲料,我自己的养猪场都在吃。”
王富皱皱眉,偌大的厂房里只有五台机器:“你场子里的机器是不是少了点,你如何保证出货不拖延”
“我可以签订合同,合同上都有标注,因为质量原因或者延期,我方赔偿您的损失。”唐浩说道,不管对方信不信,有书面合同就是有保障的,哪怕唐浩这边发不出货,对方也无需担心自己养的牲畜会饿死,因为有唐浩来赔偿。
王富点点头:“那我一会能去你的养猪场看看吗”
“可以,不过我养猪场的猪种都是本地猪。”
“没事,我只是说过去看一看。”
“好,您想什么时候去,随时恭候。”唐浩笑道。
王富可是不光是要看看这么简单,他还要参与整个生产过程的流程,还从自己的西装口袋里掏出了一个透明的塑料袋,里面放着几颗饲料颗粒做对比,把两者碾碎,竟然还拿出了放大镜。
这是不信任,但是能理解,这样彼此都方便,不用等到事后秋收算账。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王富身上,王富不断的在手里撵着饲料,最后满意的点点头:“差不多,就不知道微量元素怎么样,我还得拿回去化验化验。”
“微量元素是啥”李桂兰不懂,问向唐浩。
唐浩道:“就是从市里进来的东西。”
李桂兰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哦哦,没事,我都盯着呢,不多不少。”
李桂兰得意的对着唐浩一笑。
王富在唐浩的饲料厂里忙活了一个多小时,还特意拿了好几个袋子将唐浩的饲料分批装袋子,谁是要拿走,找专家查看。
甭管是不是真的,唐浩送他一袋都可以,也没什么损失。
在饲料厂忙活完,又去了养猪场。
养猪场里,李大旺正在往猪圈里扑干草。
自打王富进了养猪场,眼睛就被粘住了一样:“你们的猪都不怕冷吗”
“猪怕啥冷,猪皮厚,抵抗力比人好,猪这畜生不能跟宝贝似的捂着,忒宝贝了,抵抗力就会下降。”李大旺说道。
“你们这没有感冒的猪”王富问。
“有两头,在后面的猪圈里呢。”走到猪圈后面,张宝树正在抚摸着猪的头,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王富想走进去,刚打开猪圈的门,张宝树立马回头凶狠狠的看向王富,搞得王富进也不是,不进也不是。
唐浩在猪圈外面,解释道:“这是从城
第一百六十九章 扶弟魔上线
这边还在聊着,一户村民找到唐老二养猪场里来。
隔着养猪场的栏杆门。
“浩子。”村民朝着唐浩摆摆手。
村民名叫孙王贵,二十七八岁,穿着和唐浩差不多,笨重的大棉鞋,厚棉衣棉裤,耷拉耳朵的棉帽子。
唐浩伸手要打开门。
孙王贵赶忙拦下:“不用开门,我就跟你说两句话。”
唐浩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回答:“啥事啊”
“你们养猪场是不是在背面上山坡下边挖了个猪粪坑”孙王贵道。
唐浩承认:“是。”
为了避免影响到村民,唐浩特意嘱咐李大旺安排小工在山的背坡挖的坑,这大冬天的,不靠近基本是闻不到味的。
孙王贵憨厚的笑着:“来年地里施肥,看你们那么多猪粪,放着也是放着是吧。”
唐浩知道了此人的目的:“我当什么事呢,过了年就来收猪粪就成了。”
孙王贵一笑:“成,谢谢了浩子。”
“乡里乡亲的,有什么好谢的。”唐浩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