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着AK闯大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行者寒寒
刘鸿渐苦笑一声,挥手让小白退下。
他就知道,依孙秀秀外柔内刚的性子,自己今天的作为,她肯定会生气。
但他又有什么办法呢
这些事情实在诡异,怕是就算他说实话,孙秀秀也会觉得他是在骗人吧!
“二位老婆大人,为夫饿了,走跟为夫一起去吃饭。”刘鸿渐把茶碗放到桌子上,笑嘻嘻的道。
孙秀秀仍然自顾自的做着手里的女红,而杨雪则扭头看了看,见孙秀秀没动,自己也是吐了吐舌头继续逗弄小少爷。
“秀儿,为夫今天是不是吓着你了。”刘鸿渐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他走到孙秀秀身后,弯腰把孙秀秀揽进了怀里。
“夫君,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秀秀,秀秀见夫君今日那般着急的模样,定是遇到了极危险之事……”孙秀秀抬起头看着刘鸿渐,眼中已满是泪水。
“傻女子,哪里有什么危险,你看为夫不是好好的吗
乖,看你,又哭,难不成你上辈子也是绛珠仙子转世吗”刘鸿渐以手拭去孙秀秀眼角的泪水,轻轻的在她额头吻了一下。
“夫君若不肯说,秀秀也不是刨根问底的女子,只是夫君当知道,若夫君有任何三长两短,贱妾也不肯独活。”
孙秀秀一头扎进刘鸿渐怀里,双手抱住了刘鸿渐的腰。
“老爷,雪儿也是呢,等雪儿生下腹中的宝宝,也要去寻你。”杨雪性子活泼,心里根本就装不下事儿。
但刘鸿渐却知道,这妮子虽然说的轻巧,但这事儿她还真干得出来。
“哼!为夫还活的好好的,你看你们一个哭的稀里哗啦,一个还要去寻我,都是当了娘的人了,还跟个孩子似的。
真是岂有此理!”刘鸿渐佯装生气。
“夫君莫生气了,雪儿妹妹和我也是担心你呢!”孙秀秀自己擦了擦双眼,又反过来哄自家夫君。
“哼,为夫告诉你们,为夫很生气,除非你们答应为夫一件事!”刘鸿渐表情严肃,仿佛在说一件天大的事。
“老爷什么事这么严肃,雪儿和姐姐定然会答应老爷的。”杨雪轻柔的走到刘鸿渐身边,给他揉肩。
“今晚你们跟为夫一起睡!”
……
两天后,经过与内阁成员的反复商议,最终决定大军出征的日子定在五月十八。
大军将由两部分组成,其中五万京营,包括三千营、神机营,神机营又分为火枪兵、与为数五百人的加农炮兵,以及整个万岁山千户所。
其余三万则从九边重镇中挑选精锐,虽然明面上规定的是京营出兵五万,但其实际出动人数却足足有八万。
就这还是在刘鸿渐的一再干预下,把一些不必要的人员都给裁撤。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亘古不变的道理,早在定下计划的第三天,户部便开始张罗一应的粮草、器械。
从军械所购买更多的纸壳弹、米尼弹、手榴弹、加农炮弹……
这所有的一切肯定不能是士兵们亲自动手,胁从的民壮便有两三万。
而且这还不包括崇祯的侍卫、銮驾、行在、下人等,司礼监、御马监、司设监、内官监,加上尚膳监,足足有上万人。
为此刘鸿渐还专门找崇祯抱怨了一通,大呼他们是去打仗,而不是去观光旅游。
其实崇祯也知道这是去打仗,他已经把随行的人精简再精简,仍然有八千多人。
毕竟是皇帝嘛,并且明朝祖制有规定,皇帝出行仪仗、侍卫一应人等,规格起码要在两万人的,否则实在有损大明天子之威仪。
但刘鸿渐可不管那么多,不管大明军队士气如何强盛,都不能带上这么一万累赘。
土木堡之败何以被人一锅端,其中有一个原因便是累赘太多。
而且先乱阵脚的反而是这些累赘,战阵
第357章 复读机的呐喊(二合一大章,今天加班时间不足,望诸位海涵)
京城西郊西山大营巨大的校场上,五万大军早已列阵而立。
两万京营骑兵在两侧,一万五军营长矛手居前,两万神机营火枪兵居中,再之后是五百加农炮手。
骑兵一身暗色衣甲腰配战刀皆着铁盔,长矛手则着皮甲,最拉风的当属神机营的红裤子火枪兵。
神机营参将林河列队于火枪兵阵列队首,昂首挺胸,背后一杆新式线膛枪被擦的铮亮,这是林河依靠自己的脸皮从刘鸿渐的千户所里顺来的。
鲜艳的红色铺满整个校场中心,神机营的所有士兵都不再为大红的裤子感到羞愧,事实上经过三月来一系列的战斗,如今,他们为能穿上这身独特的军装深感骄傲。
已是农历的五月中旬,无风的天气下,五万人的校场人员密集一下格外的闷热。
但所有的士兵却不敢有任何的怨言,十天之前,他们接到命令,全军整军备战建虏,大多数士兵当晚兴奋的都睡不着觉。
因为上次与建虏的战斗待遇太丰厚了,只赏银便实打实的发下去两千余万两,据说最差劲的士兵也分到手差不多一百两。
一百两是什么概念,据说不少先前穷的娶不上媳妇的家伙,一回来便办了喜事……
这还不算,累积军功升旗官、升百户甚至千户的普通士兵也不是没有,每个军营里都有那么一两个传奇般的人物。
在这些大头兵眼里,封侯拜相他们或许不敢想,但是拼一把混个旗官赚点赏银娶个老婆,还是敢想的,因为这一切不少人都已经实现了。
现在,朝廷又要用兵!
所有上次没有机会参与这场战争的士兵都疯狂了,但是京营全军有十数万,而此番出征名额只有五万……
为了一个名额军营里前几日甚至大打出手,以至于现在,站在这校场的士兵还有不少人鼻青脸肿。
他们是优胜者,是京营军的至强者,是大明精锐中的精锐。
他们渴望战争,渴望建功,或者说是渴望银子,渴望过上好日子……
赏银或许令他们心动,而另一个消息则令他们兴奋了。
三天前,京营提督何国兴得令通报全军,此番北征,乃是大明天子御驾亲征。
此一消息传出,全军振动!
皇权至上的国度里,皇权在每个百姓心中敬若神明,对于这些士兵来说,皇帝跟他们一同去打仗,无疑是一个轰炸性质的消息。
这消息的重要性甚至凌驾于那些赏赐之上,不是每个士兵的军旅生涯都能得见天子,更不是每个士兵都有幸与天子共同参与一场战争。
这样当他们年老的时候,当儿孙绕膝缠着他们讲故事的时候,这些士兵可以光荣而骄傲的告诉这些孩子。
老子,曾经与大明的天子一起打过鞑子!
天气炎热又怎么了
他们在等待的,是大明的天子,大明的皇帝,对于他们来说,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但是崇祯并未让自己的士兵等待太久,辰时刚过,自京城方向,一条长龙逶迤而来。
“佑明,朕还是觉得有些不真实,朕自打承继了祖业,便是连这顺天府都未曾出过……”巨大的御辇内,崇祯与刘鸿渐相对而坐。
能与当朝天子同乘御辇,是所有朝臣一生不曾得到的恩宠。
崇祯看着御辇外,微微叹了口气,也不知是兴奋,还是迷惘。
御辇之外,明黄色的龙幡、锦杖,三千营的红盔将军,锦衣卫的大汉将军,御前带刀侍卫,紧紧的围在御辇周围。
在往后是太医院的诸多太医,由于崇祯身有隐疾,刘鸿渐大手一挥,把太医院的大多数太医,以及诸多药材、典籍全部打包带走。
烟尘滚滚,自打出了京城,崇祯便忧心忡忡。
“皇上,您是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天下都是您的,您却连这京城都不能出去,岂不是很可笑吗
那帮大臣们总是一堆的大道理,微臣骂不过他们,也不屑于跟他们吵架。
臣觉得那日您说的就很霸气,这天下皇上您大可去得,谁敢拦着,让他回家卖红薯便是!”
刘鸿渐一个葛优躺,双手放在软踏踏的明黄椅背握把上。
这玩意儿是比骑马、哦不,比坐马车都舒坦,但也仅此一次了,按照最初的计划,这次用这仪仗也只是做给京城的百姓们看。
待出了军营为了提升行军速度,崇祯将与刘鸿渐一起乘坐一辆豪华版的马车,直奔山海关。
“朕何尝不想如此,但先前,朕是真没办法,好在如今有了京营的新军,只不过恐怕日久朝臣会对朕产生间隙呀!”
崇祯的思维倒是很清晰,先前没办法,是因为即便如此说,朝臣们也不会同意他御驾亲征,朝臣不同意他便真的离不开,因为前些年,就连京营兵也掌握在那些朝臣手里。
武将地位低,为了自己的前程,纷纷拜到文臣门下,就连戚继光给张居正写信都要自称门下走狗。
但如今不一样了,新组建的京营兵经过自己的肱骨刘佑明的训导,以及在边军中的整顿。
按照刘鸿渐的话说,如今他只要看谁不顺眼,只需要一声令下,这些士兵砍人甚至都不会眨眼。
刘鸿渐确实也没说大话,以皇帝的身份,想取得这些连字都不认识的士兵们的衷心,简直不能再容易。
“皇上您太在意那些朝臣了,臣记得似乎有哪个什么宗说过,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才是您最应该看重的呀。
至于那些朝臣,臣觉得,皇上真该效仿一下太祖高皇帝。”
刘鸿渐大言不惭,也就是在这御辇之中,若是在朝堂之上,崇祯估计,那些朝臣当堂就得炸窝。
“朕明白,马上便要到西山大营了,慎言,慎言!”崇祯擦了擦额头的汗。
太祖高皇帝,朱重八先生,贪污六十两剥皮实草的主儿,而且还切切实实的实行了。
当初新官上任,总能在自己衙门外看到好几张人皮悬挂高杆,其间充稻草,风一吹呼啦呼啦响。
但贪官们该贪还是贪,朱重八大怒,把朝堂里的百官杀了一茬儿又一茬儿,只一个大案,便能一口气杀个万儿八千。
这可一点都不夸张,这事儿朱重八不止一次干,以至于特别是京官儿,上朝时都是一副如丧考妣的模样,出门前还要事先写好遗书。
高祖、成祖杀朝臣向来不手软,但也从未见哪里有人造反,而那些读书人也更是前仆后继的涌入朝堂,补充百官的新鲜血液……
崇祯想起自己祖上光荣传统,似乎觉得面前这个大言不惭的家伙,说的也不算错。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话糙理不糙呀,嗯……不对,这不是唐太宗说的,是魏征。
崇祯瞥了一眼刘鸿渐,发现这厮竟然闭着眼睡上了。
待到了西山大营校场之外,崇祯拍了拍刘鸿渐的肩膀,二人齐齐的出了御辇。
刘鸿渐一踏入军营便来了精神,这是个荷尔蒙肆虐的地方,这里全是血气方刚的壮男。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呼啦啦的一阵阵盔甲触地的声音,五万步、骑波浪般跪倒。
晴空万里,艳阳之下,粼粼闪耀的是盔甲的银光,以及铁盔之下滴答汗水仍然兴奋不已的士兵的脸。
刘鸿渐骑上一匹战马,指示台下的千军万马行礼,崇祯则在一众侍卫的护持下也上了校阅台。
“诸位将士平身!”崇祯身着明黄色常服,走到校阅台边,深吸了一口气浑然高喊。
&nb
第358章 绿帽王的妥协
盛京,崇政殿。
“范先生,鄂尔多斯、茂明安部还是执迷不悟吗”殿内传来一声沉闷的声音。
崇祯殿是螨清的常朝之地,与大明皇宫里的皇极殿一般,此时已过了早朝时间。
虽然螨清与大明一样,喜欢开完了大朝会,再搞个类似领导班子的小会,但螨清很明显太业余。
这个时候奴性昭著的军机处还未诞生,一帮子汉臣与三两个满洲大佬站在大殿,等候皇父摄政王多尔衮的指示。
“回禀摄政王殿下,礼部侍郎沈大人奏折上言,此二部的盟主骄纵无人,竟连大帐都未曾让大清的官员进入……”
“混账!这群贪生怕死的墙头草!当年归附我大清时,可不是如此说的!如今我大清只不过遇到一些波折,待本王整顿好满洲八旗,看本王如何收拾他们!”
多尔衮猛的一巴掌拍在椅背之上,把龙椅上无聊发呆的顺治帝福临吓的一个哆嗦。
“殿下,那翁牛特部倒是款待了我大清的官员,但他们要求必须扩大他们的牧场,才肯继续遵从先前的约定,乌拉特部、札赉特部也是……”
范文程说到此看了一眼多尔衮铁青的脸色,却是忍住不敢再说下去。
自三月出兵不利败退而回,大清如今的局势真叫个内忧外患,本就捉襟见肘的粮草,再回去的路上便被诸多蒙古部落瓜分了个干净。
而正蓝旗的豪格率领自己的部族一见到多尔衮便直直的冲杀过去,好在多尔衮亦是久经沙场之人。
加之其兄阿济格,兄弟俩统属正白旗一万余士兵,在海州城外大打出手。
一开始多尔衮还当是豪格这厮要造反,直到下人来报小玉儿在豪格军中,多尔衮才知道这个只长肌肉不长脑子的侄子发的什么疯。
豪格头上的青青草原虽然跑满了羊驼,但无奈还是被人家兄弟俩给打了个稀巴烂。
正蓝旗本来就势弱,否则他这黄台极长子何以连帝位都能丢了。
但豪格即便是势弱,其手下的牧场、牛羊包括士兵在整个草原上也是数一数二,而那些盟古部族也是看到两大实力派的不合,才决定先坐山观虎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