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着AK闯大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行者寒寒
一句这天下究竟是姓刘的还是姓朱的,便把你噎的没话说。
百姓呢那就更是悠悠众口了,全天下的笔杆子只要稍微一使坏,保准让你过街老鼠人人得而诛之。
里外不是人的事儿谁愿意干图个啥呀!
到时候一旦自己稍有不慎,那可是里里外外群起而攻之呀!
这个世界太可怕了!本官还是觉得当一条咸鱼就挺好。
毕竟郡王听着也还不错!逍遥王爷四处浪,还不用负责任!
“刘卿,勿要推辞,朕知你……不喜政务,然……咳咳——咳——我大明……你必须帮助慈烺……”崇祯说话断断续续,用了很大的气力想起身,但没有成功。
刘鸿渐赶忙往前挪了挪帮助崇祯靠在了床榻边儿。
殿内的众人有人松气、有人揪心,但如此重大之事,按照古人的优良传统,即便是想受,那也必须走流程。
必然是第一次劝进,受封人婉拒,第二次劝进,受封人再婉拒。
事不过三,等到第三次时,受封人往往仍需谦虚一番才受封,意思是,这位子可不是俺要当的,是你们非要俺来当,俺又不能总是弗了众意,只好委屈求全……
“黄鹤,旨意中写,那手术不论成功或者失败,若朕不测,与安国郡王无关,若众卿敢以此为由攻讦刘卿,死罪!”
崇祯不知道啥是手术,但他自然明白为何面前的所谓太医如此不堪,因为他们怕死!
若自己死了,他们也必须陪着,崇祯不在乎他们,可即便是刘卿真的出现了失误,他定然也要保其无罪。
反正自己活不久了,不能再将祖上降下给他大明的肱骨搭上,那是万万不能的。
他还以为刘鸿渐是因此心有芥蒂,便又是加了一条。
“皇上,臣不是推辞,臣真的不能受也不想受,太子殿下已然长大成人,也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殿下年少有为做事皆以皇上为标榜,定然可中兴大明。
况且……皇上,您就对臣这么没信心吗”
谁知道人家是不是在考验你呢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很多人就是太秀了、太浪了,把自个活活秀死、浪死。
“朕自己的儿子朕心里明白,慈烺他……刘卿……朕都是将死之人了,你当真想看着朕……死不瞑目、当真想看到大明垂暮吗”
“臣……自然不会,臣还是先给皇上做手术吧!”刘鸿渐觉得崇祯想的太多,也太不相信他的医术了。
自己怎么说也是给数十个小白鼠,哦不,伤兵营的大兵们做过不少外科手术。
像什么动动刀子、缝合个伤口什么的如今已经炉火纯青,那些个中了
第426章 骚操作
“啊督师大人有何吩咐”齐铭胤正打算依令跟同僚出去,便又被喊了回来。
“待会儿给本官打打下手!”刘鸿渐道。
天可怜见,院使可是太医院的老大,全天下医官的精神领袖,手底下只打下手的药童都有数百个。
让太医院的院使打下手全天下的医官、郎中有谁敢信
可齐铭胤却乖一副唯命是从的样子,乖的行礼留下候在了一旁,没有半分脾气,也不敢有一丁点儿的怨言。
齐铭胤近半年来没少跟刘鸿渐打交道,他知道面前这位年轻人向来说一不二,而且脾气不怎么稳定。
“把这瓶九四消毒液按比例稀释,喷洒在房间四处。”刘鸿渐转身取出一瓶子消毒液得给齐铭胤道。
“下官遵命!”齐铭胤头发都花白了,仍旧拱手行礼接过那不知是何材质制成的奇怪瓶子。
最好乖乖的听话,否则……他估计自己这院使估计干不长!
而且,身为皇帝身边的太医,他知道,面前这个年轻人也必然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毕竟如果陛下有不测,他将要面对的将是全天下朝臣的指责呀!
就算是陛下降了旨意,仅仅是群臣背后的臆测就够让人难受的了。
“齐大人莫要如此拘礼,安心行事便可。”刘鸿渐见齐铭胤十分拘谨,随口说了一句。
唉,这些老大爷,不说他吧一个个老神在在,说他两句吧,便又变得拘谨起来,没有一丝灵动,真是麻烦。
齐铭胤端着个盆子按照指示在屋子四处消毒,刘鸿渐则从戒指内掏出了全套的外科手术用具。
大大小小的手术刀、止血钳、纱布、缝合针线、医用酒精、碘伏、外用药物、内服药物……
等齐铭胤做完了屋子内的消毒工作,两只眼睛都瞪出来了。
天呐,督师大人是变魔术的吗这才一转身的功夫督师大人从何处取出来这么多东西他明明是空手前来的呀!
刘鸿渐可不管齐铭胤的震精,自顾自的取过吸入麻醉的七氟醚放在崇祯的鼻孔边,又取过一支静脉麻醉用的咪达唑仑和一次性注射器。
镇静、阵痛、肌松等各类药物也是分批次的给崇祯注射,毕竟是脖子,这些东西还是少不得,否则正在动刀子,崇祯大叔突然要是扭一下脖子。
那岂不是一失手成千古恨了。
“齐大人,本官要开始了,把这个戴上,待会儿本官要什么齐大人便帮本官取来,若本官手法不对,且温言提醒则个。”刘鸿渐取出两个白色口罩,把其中一个递给齐铭胤道。
他解下了崇祯的龙袍,露出脖颈处坚硬的肿块,又给手术刀消了毒道。
虽然在伤兵营里涨了些经验,但毕竟是给崇祯动刀子,相比于自己的资历,肯定是齐铭胤这等老中医经验更老道。
齐铭胤侯在一旁点头称是,他虽然不知道这白色的罩罩有何用,但此
刘鸿渐再不犹豫,先在患处反复擦拭碘伏消毒,而后以左手轻轻按压确定肿块具体位置,右手便动了刀子划开了患处。
黑色的淤血随即从崇祯的脖颈流出。
“把那袋消毒棉纱取来!”刘鸿渐手上戴着医用手套指着一个塑料袋道。
清理完了淤血,接下里便是把肿块从脖颈取出,刘鸿渐一时犯了愁。
脖颈处的经脉太多,取肿块又不是划开个口子便直接能取出来,肿块与周边的肌肉组织黏连,万一割错了,那就出大事了。
“大人,这肿块后方和左前方各有一条经脉,其他无妨,且小心些。”齐铭胤站在一旁观刘鸿渐有些为难赶忙出言提醒道。
刘鸿渐聚精会神,边清理流出的鲜血,边一点点的割开硬块与肌肉的黏连,额头不一会儿便见了汗。
好在有经验丰富的齐铭胤一旁轻声指导,最终把鸡蛋大小、结石般坚硬且散发着腥臭味儿的东西给取了出来。
小心的剥离了患处有病变迹象
第427章 大逆不道
“大人,下官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屋子内除却麻醉昏迷的崇祯外,只余齐铭胤刘鸿渐二人,齐铭胤眉头微蹙道。
“本官最烦你们这样,有何事说便是了,憋在心里头不难受吗”刘鸿渐在心里头默默清点着空间内的药品,发现存货不多了,有些心烦。
特别是外伤药消耗最为严重,他经常去伤兵营探视,不忍缺了胳膊断了腿儿的士兵们痛苦哀嚎时不时都要去发放些药品。
日子还长着呢,这才哪到哪儿
自己也算是冒着生命危险给大明皇帝看病,药品耗费不少,很可能还是亏本买卖,苦啊!
“大人,下官见陛下之病情,已然有侵入五脏六腑的征兆,此在失荣之症中已属中后期,如若用最名贵的药品调养,外加上清心寡欲,或许还能加以控制,但是……”齐铭胤欲言又止。
“但是啥这里就咱俩人,你便莫要有那般顾忌,本官要听实话。”说话说半句,还总是卡壳到关键位置,你说气人不气人。
“但是若陛下仍旧整日操劳国事勤勉劳神,会加速病情的恶化,实乃不可控之因也。”齐铭胤语速突然加快。
老齐也很蛋疼,若是放在平日里,他是断然不敢瞎说大实话的,因为这话若传到有心人耳中,少不得便是抄家灭族。
你不让陛下操劳国事到底是什么意思逼着陛下退位吗
也就是面前年轻的督师大人,老齐眼睛很毒,他敢断定这年轻人不会卖了他,处于医者之仁心,这些话还是说了出来。
也许,这年轻人能让这不可能的事情出现转机。
“你是说……皇上最好能远离国事,早睡早起,锻炼身体”刘鸿渐抚摸着下巴略做思考。
其实对于崇祯的身体,作为一个现代人的刘鸿渐是非常有发言权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夙兴夜寐、勤勉劳神,外加上不是这里战败、便是那里要钱,时不时还要与大臣吵架……
又不锻炼身体,吃的还不怎么好,谁受得了呀!
如果是他这么来玩,就那些天天扯皮的鸟大臣三个月估计都能把他气疯,不出半年痔疮都能把他打倒!
人家硬生生撑了十八年!
“回大人,这失荣之症内因为大,积劳忧思成疾为主,只要陛下能……”齐铭胤说到一半又停下了,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实际上齐铭胤心里还憋着几句话没敢说出来,那便是崇祯的脾气,毕竟侍候崇祯二十年,齐铭胤对崇祯的脾性还是很了解的。
处理些国事还不是什么大事,可陛下太容易动怒,太容易激动了,这是失荣之症的大忌。
其实他说的倒也没错,毕竟崇祯的脾气已经固化,如果想减少动怒,唯有远离国事。
“嗯,本官明白了,且去吩咐下人煮些米粥来。”两日没有进食,对身体是极大的消耗,说实在刘鸿渐还是很敬佩和怜悯这位可怜的大叔的。
时间慢慢过去,两个时辰后,崇祯悠悠醒来。
“刘卿,刘卿哎哟——”崇祯见刘鸿渐竟趴在床边睡着了,轻声呼唤了两声便挣扎着要起来,谁知竟扯动了脖颈处的伤口。
“皇上,您醒了臣来扶皇上。”刘鸿渐赶紧起身把枕头垫到了崇祯身后帮他坐起。
“皇上感觉如何”刘鸿渐从齐铭胤手中接过米粥,递给崇祯道。
“朕感觉呼吸顺畅多了,只是脖颈处疼痛难忍。”崇祯接过米粥,只喝了一口便不再动手。
两个是时辰过去,镇痛药已经没了效果,吞咽咀嚼均会扯动脖颈的伤口。
“无妨,皇上且把这药吃了能减轻疼
第428章 将了一军
“皇上可听说过太上皇吗”刘鸿渐语气尽量说的委婉。
无疑,直接劝人家下台是找死,没有几个帝王愿意放弃手中无上的权力。
历史上的太上皇更是屈指可数,还大多是被逼无奈,比如二流子皇帝刘邦他爹,刘邦扛起大旗时还彻彻底底是个农民。
再比如唐高祖李渊,这厮比较苦逼,是被儿子逼着下了台,还有野猪皮的玄孙那个号称十全老人的家伙,这厮倒是很美,当太上皇纯粹是为了给他爷爷面子,以及……装逼。
“刘卿此言,是让朕禅位吗”崇祯皱着眉头道。
大明三百年向来没有禅位的皇帝,若是其他任何人,崇祯绝对的要大发雷霆,并把这人株连九族永世不得翻身。
可说此话的乃是他最看重的臣子呀,崇祯看看刘鸿渐,发现刘鸿渐并未在开玩笑而是少有的凝重。
“皇上,非臣妄言呀,您的身子不允许您再在日夜操劳,若清心寡欲常常锻炼身体,尚且能暂时稳定住病情,倘若……皇上,难道您不想见见那大明的盛世吗”
刘鸿渐知道崇祯必然会十分纠结,这也是遇到自己,倘若是朝中那群大爷,崇祯此刻估计都吹胡子瞪眼睛跟朝臣开干了。
锦衣卫已经传来消息,北方山xi、陕xi、顺天府等地种植的土豆红薯已经丰收,只要有了足够的粮食,百姓必然不会跟着朝廷对着干。
那么接下来要做的事显而易见,让老百姓有饭吃,让朝廷有钱花!
只从农业和商业入手的话,刘鸿渐有把握在三年之内,让崇祯大叔见到他所以为的盛世!
崇祯所以为的盛世无非就是以上两条,虽然刘鸿渐觉得这算个球的盛世,但帝国太大了,一条政令若没有从上到下强有力的实施,改革就是个锤子。
万历年间的改革虽然被后世吹嘘良多,但却并未深入到底层太多,以至于效果其实甚微,只是相比原来,干巴巴的国库多了数百万两银子而已。
那算个毛线,如今直接听命于崇祯的军队有数十万,只要刘鸿渐敢下狠手,分分钟都能再搞来至少一千万两。
他太了解大明的银子都在哪了。
既然大叔想看盛世,那么自个便辛苦两三年罢了,反正自己也无事可做。
但在他的心里,百姓有饭吃,朝廷有钱花还远远不够。
对于一个伟大的帝国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第一,教育!
第二,科技!
二者缺一不可。
当然这都是后话,给崇祯的提议也只是出自关心,至于人家乐意不乐意,反正该说的咱也说了。
“朕且思量一番。”虽然刘鸿渐的言语过于劲爆,但崇祯也知道自己身体的状况,若以后病情加重于国于己皆是不利。
“皇上您辛劳半生,臣也是希望皇上能多多注意身体,毕竟那个孔夫子不是曰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而且呀皇上,这太上皇并非您所认为的禅位呀,若是您对太子殿下的政令不满,难不成太子殿下还能拗着您吗”
见崇祯有所松动,刘鸿渐赶紧见缝插针,他倒不是忽悠崇祯,瞎说的也都是大实话。
在这个年月,百姓最注重的便是礼仪尊卑,做儿子的向来不敢出言犯上,更别说朱慈烺那小子了。
在刘鸿渐看来,他这是教崇祯学当甩手掌柜,在这方面,他还是很有心得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