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扛着AK闯大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行者寒寒
    刘鸿渐无法做到如欧罗巴人一样明抢,而且这也不符合汉人的传统,资本积累的方式并不只有杀戮一途,他坚信如此。

    他并不打算靠压迫和杀戮来榨取利益,老话说的好,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华夏民族千年来的友善名声不能断送在大明和他的一念之间。

    或许这很妇人之仁,但谁让他是掌权者,这世界、这规则就得由他来定。

    “我想,这并无不妥之处。”阿拉贡想了一下答应了。

    橡胶树在墨利加不过是普通的植物,所产之物于他们族人来说并没有多大用处,当然,以他们的科技水平,根本不理解这其中的门道。

    “第三,凡大明商队到墨利加贸易,免征进出口税。”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刘鸿渐慎之又慎,说完还看了一眼阿拉贡的脸色,担心这厮会不同意。

    商税乃是一国税收之根本,也是商人贸易成本中很高的一笔支出,若是免税,大明可就赚大发了,因为这是单方面的,这笔费用最终会回流到大明户部。

    只是刘鸿渐的担心是多余的,阿拉贡接下来的话直接让刘鸿渐一脸黑线。

    “请问王爷,什么是关税”阿拉贡表情十分认真。

    他们回归部落制已经一百年,即便是印加帝国最强盛的时候,收税也只是按人头来算,更有甚者按部落实力来核算。

    刘鸿渐不得不向阿拉贡解释关税的含义,阿拉贡听后却并未当回事,直接一口就答应了。

    “还有其他吗”阿拉贡十分平静的问道。

    对于他们来说,只要能复国,能赶走惨无人道的侵略者,他们愿意付出生命的代价,而大明的条件并不苛刻,事实上阿拉贡觉得大明的条件都很温和。

    当然,这限于他的见识,以印加人的文明水平,他并不理解这些条件里究竟蕴含着多大的利益。

    “暂时就这些了,待本王面见了大明皇帝陛下,会有正式的公文签署,有任何的变动,可到时再商议。”刘鸿渐也很平静,这对于两国来说,是个互利的买卖。

    对于印加人来说这事关生存,只要能活下去就足够,但对于大明来说仅仅是利益。

    “阿拉贡再次拜谢大明王爷的帮助,印加人会永远铭记大明帝国的慷慨”

    阿拉贡说完又对刘鸿渐行了大礼,这一次,他是代表他的全体族人,此来大明,不虚此行。

    “只是王爷,大明的舰队什么时候可以出发。”阿拉贡起身道。

    他已经在大明呆了将近两个月,阿拉贡担心时间托的太久部落会出问题,毕竟即便舰队立即出发,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到达印加。

    “长则三年,短则两年。”刘鸿渐估摸了一下南洋和北洋水师的情况后道。

    “这太久了,我们的族人不希望等那么久,我”

    “印加人这是战争,战争你懂吗需要远渡重洋,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刘鸿渐直接打断了阿拉贡的话,他理解阿拉贡的心情。

    毕竟挣扎了一百年,大明如今就如同印加人救命的稻草,他们急于上岸。

    他的祖辈曾经求助过荷兰人、葡萄牙人,但是这些白人与弗朗机人一样的凶残,在大明呆的这两个月,让阿拉贡下定决心,将最后一次赌注压到了大明这里。

    亚马逊丛林中恶劣的生存环境在摧残着族人的身体,部落已经快支撑不住了。

    “印加人,本王理解你们的处境,不用担心,舰队或许需要等待,但大明的援助会立即兑现”刘鸿渐安慰道。

    “等明日,本王带你去大明的军营里看看,让你见识一下大明的军容”




第767章 大明的援助
    两到三年时间也是刘鸿渐给自己、给大明定的目标,他需要至少两年时间来搞定南洋的敌人。

    锦衣卫带来的最新消息,荷兰执政、奥兰治亲王、拿骚伯爵威廉二世得知南洋战事后震怒,并发誓要让大明付出代价。

    荷兰东印度公司每年向政府交纳巨额的税务,两位总督先后死于大明北洋水师之手,这让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以及荷兰属民感到耻辱。

    荷兰人自从击败了小弗朗机的无敌舰队,就自认为天下无敌,议会的议员、甚至普通民众大多都是东印度公司的股东。

    这家空前庞大的、富有的跨国公司,实际上与荷兰掌权者、议员与百姓紧密相连,两位总督的死,让荷兰民众群情激奋,大战或许已经不远。

    第二天,刘鸿渐如约带阿拉贡去禁卫军沙河大营参观。

    由于刘鸿渐并未提前告知李怀忠,一行人到达大营时士兵们都还在进行每日例行的训练,整齐划一的队列、精良的战刀、火枪,令阿拉贡及其部下眼花缭乱。

    尤其是大明的骑兵更是让阿拉贡眼热,因为墨利加没有战马,甚至没有可供骑乘的任何牲畜,他们大多数的族人并非死于火器,反而是死于骑兵的战刀之下,印加人对战马的渴望甚至超过对火器。

    “你们几个,给本王的客人展示一下手榴弹的威力”刘鸿渐对着正在训练的投掷手招呼道。

    “是,王爷,使用训练用弹还是”百户官请示道。

    “废话,当然要用真家伙”刘鸿渐直言道。

    “好咧王爷您稍候”百户官得了确切的命令也很兴奋,底下的部下已经半个多月没碰过真家伙了,每天用铁疙瘩训练哪里有真家伙令人振奋。

    少倾,两个士兵搬来一箱子手榴弹,百户官亲自带头将手榴弹远远抛向营地内的沙坑。

    轰轰轰霎时间数声沉闷的巨响响彻大营,沙坑内的沙粒石头飞出去老远,阿拉贡以及他的部下们都惊呆了。

    由于墨利加与欧罗巴距离遥远,弗朗机国内最新型的投掷火器还并未在印加境内的弗朗机士兵间广泛配备,阿拉贡压根没见过这么神奇的火器。

    与装弹复杂的火枪相比,手榴弹这等火器更适合山地作战,阿拉贡以及他的部下们都深悉这等火器的妙用,眼神瞬间炙热起来。

    “倘若合约签订顺利,大明朝廷将会给予印加人援助,包括但不限于火枪、火炮和手榴弹。”刘鸿渐平静的道。

    而且与察哈尔汗国不同,这援助是免费的,算是大明对墨利加的第一笔投资。

    刘鸿渐并不担心火器技术被印加人窃取,底火技术已经突破,大明的火器即将迎来新一轮的革新,以印加人目前连冶炼技术都不完善的科技水平,根本做不到。

    至于同在墨利加的弗朗机人、荷兰人刘鸿渐也不怕,手榴弹已经被欧洲人学会并逐渐装备,大明的火枪技术、炼钢技术也是早晚的事儿。

    想维持大国领先地位,技术保密是一条,加快科研速度是另一条,而刘鸿渐认为,后者更为重要。

    只要大明的匠人们不断保持技术的更新迭代,军械所不断的研制出更加精良的武器装备,大明的军队就能永远傲视天下。

    “此外,西山商合将以公司名义每年支援给你们族人米粮十万石。”刘鸿渐想了一下道。

    以西山商合的名义不过是临时起意,倘若以后跟墨利加人有贸易往来,这期间怎么能少得了西山商合,这份恩惠与其说是负担,倒不如说是投资。

    “阿拉贡代表印加族人谢过大明王爷恩典,我们将铭记此恩”算清楚了十万石是多少后,阿拉贡与其族人们对刘鸿渐深施一礼道。

    阿塔瓦尔帕刚被弗朗机人杀死时,印加帝国皇室及其部落族人有十数万人,但经历百年来的围剿和战争,只余下一万多人。

    日渐衰微的皇室部族迫不得已退入亚马逊丛林,靠着狩猎为生。

    更加恶劣的生存条件使得部落勇士寿命大为降低,而今全族人不过三千多,能上战场的勇士更少,十万石粮食够他们用很久了。

    “阿拉贡,你们在说什么”刘鸿渐看到一个印加族人嘀嘀咕咕的不知对阿拉贡说些什么,阿拉贡皱眉训斥了这部下几句,疑惑的问道。

    “没有,大明已经帮助我们很多,我们不能再提更多请求。”阿拉贡瞪了一眼那部下,十分歉疚的道。

    “呵呵,说说吧,力所能及之下,本王更希望墨利加成为黄种人的天下。”刘鸿渐也不管阿拉贡是否听懂,调侃道。

    “他们希望大明能赐予族人一些马”阿拉贡不好意思的道。

    “小事,只是你们部族所处的地形并不适合蒙古军马,这样,本王想办法给你们找一批滇马吧”

    滇马虽为矮脚马,但耐力稳健、且尤其适合山路、险路,是茶马古道上最重要的运输工具。

    印加皇室部落全族总共有只有千把士兵,三百匹滇马足够,这对大明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

    “明日本王就去请见大明皇帝陛下商议此事,若事情顺利,或许下午礼部的人便会寻你,你当准备好印信。”回去的路上,刘鸿渐对阿拉贡道。

    事实上,在外事上刘鸿渐几乎一把抓,朱慈压根很少插手,刘鸿渐与朝臣们也算有了最低限度的默契,除非国策出现了大的偏差,刘鸿渐也很少过问朝中之事。

    但是,令刘鸿渐始料未及的是,朱慈竟然对此事持否定意见。

    “刘卿,既然墨利加已经为欧罗巴人占据,我们为何要帮助弱小的皇室部落,出兵直接占据那片土地不是更好吗”

    朱慈对开疆拓土有着炙热的渴望,他不理解刘鸿渐为什么如此做派。

    “皇上,我问你,若是出兵墨利加,你能命令杀尽整片大陆的印第安人吗”

    他并未与朱慈讲太多什么华夏民族千年名声的大道理,而是直言道。

    “这”朱慈沉默了。

    他自己本身就受儒学浸染,灭全族之事向来不为守成之君所喜,毕竟这是要写进史书的,历朝历代没有任何一个皇帝不在乎自己的声誉。

    “如果不能毁灭一个文明,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与之合作实现共赢,皇上,这对双方都好。”

    当一个部落拥有了文明,就形成了民族,除非拥有文化认同,否则早晚会在压迫中奋起反抗,与其陷入无休止的平叛,还不如温和的处置。

    欧罗巴之所以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分裂成那么多的小国,就是因为民族问题,而华夏之所以能实现最终的大一统,儒学的文化认同居功甚伟。

    而且以如今的科技条件、通信水平,大明根本没有能力长期统领太平洋彼岸的疆土,那太遥远了。

    南洋几乎已经是大明的极限,既然分裂是早晚的事,又何苦去趟殖民的浑水。

    “好吧,就依刘卿之意,朕容后便给礼部下旨。”朱慈思虑了一会儿,最终妥协了。

    “朕听闻荷兰国意欲攻伐我大明,刘卿你可有把握应对”墨利加毕竟距离大明太过遥远,朱慈更担心的是不久之后无可避免的战争。



第768章 星星之火
    “当然,皇上勿需着急,臣心间已有计策,您只管看着便是。”刘鸿渐想了一下道。

    之所以没有将这计策说给朱慈烺听,是因为他这计策跟没有计策没什么差别,一个字守。

    北洋水师不是没有与荷兰国一战之力,但北洋水师的底子还是太薄,只南洋一途便损毁不少战船,余者也大都返厂维修。

    之所以守,是因为既然已经暂时放弃南洋,就没有必要再逞一时之爽,荷兰国敢不远万里来征伐大明,那便得做好漫长战线的补给。

    北洋水师或许在南洋捉襟见肘,但在大明海域,配合紧要关口修筑的众多炮台,刘鸿渐有把握让威廉二世把肠子悔青。

    第一批三十艘铁甲战舰已经交付给南洋水师,以天津、龙江两处宝船厂的建造速度,半年后南洋水师便可恢复郑家水师巅峰时期的一半战力。

    自皇宫回来后,刘鸿渐再次召见了阿拉贡,并给阿拉贡列出了大致的计划。

    大明支援的武器足够装备两千人的士兵,但印加皇室族裔人数实在是太少了,正因为实力不济,反而更应该韬光养晦,在大明舰队出发前不可显露于弗朗机面前。

    任务还是有的,在加紧训练的同时,要搜集南墨利加大小弗朗机以及荷兰国的一切情报,包括但不限于港口、军备、舰船、各城防卫力量。

    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条,皇室部落必须继续为大明收集橡胶树乳胶以及种子,西山商合会定期派船队过去贸易,顺便给印加人带去必要的补给。

    他们部落所居住的丛林中遍布着橡胶树,这个条件对于他们的族人来说根本不算条件,虽然阿拉贡不清楚大明王爷收集那黏糊糊的乳胶做什么,但对于大明为印加人所做的一切,他全都看在眼里。

    他空手而来,回去时却带着满载着粮食、武器的船队,甚至部落勇士梦寐以求的战马

    半个月后,天津大沽港。

    正是深秋时节,秋风瑟瑟西山商合船队整装待发,刘鸿渐背手站在码头上,阿拉贡则跟在刘鸿渐身后。

    “多余的话本王也不说了,你是明白人,到得那边后务必保护好你们的族人。

    且记住,等待虽然煎熬,但不是坏事,印加人曾有过辉煌的文明,作为后人,你们的担子很重,不可急于一时。”刘鸿渐意味深长的道。

    对于这个跟自己年纪相仿的印加人,刘鸿渐心中有种没来由的怜悯,他想起两百年后,华夏民族也一样遭受着欧罗巴人的奴役和压迫,看到印加人,就好像看到了华夏的近代史。

    阿拉贡是个十分勤学而刻苦的人,这一点从他仅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就可以使用简单的大明语交流就可以看出。

    这一段时间诸葛铁牛也一直向他汇报着阿拉贡的行踪,阿拉贡逛的最多的便是京城内的书铺,买的最多的也是市面上各类书籍,从儒学典籍到天工开物、从数术几何到唐诗宋词足足装了好几箱子。

    刘鸿渐并没有阻止印加人将这些东西带回去,相反还推荐给阿拉贡几本他认为比较优秀的书,像孙子兵法、三国演义,当然,看懂看不懂就不关他的事了。

    华夏民族就是这样,在文化上,向所有外来人敞开自己的大门,得其精髓者被其同化。

    当然,刘鸿渐之所以放心,还是因为如今大明最尖端的科技成果全都在军械所内,而市面上能买得到的都是大众化的科普读物异或。

    刘鸿渐说完忽听身后传来异响,却是阿拉贡带领七八个族人跪在了他的身前。

    “王爷,这些天我学到了大明的一个谚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王爷对我印加人有大恩,我却无以为报。

    今日我在此盟誓,不论以后如何,不论您在大明处于何种境地,印加部落门前的石柱永远是您的拴马桩”阿拉贡眼睛含着泪水起誓道。
1...246247248249250...3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