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扛着AK闯大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行者寒寒

第103章 敌军来袭(求推荐票)
    临县城墙。

    刘鸿渐身着银色轻甲站在城墙之上,身后则站着阎应元常钰等人,脸上皆有凝重之色。

    临县本就是一座小城,城墙也仅有丈余,皆部分城墙并非青石所铸,一想到匪军竟然携带佛郎机,刘鸿渐的眉头也是皱了起来。

    玩大发了!

    “宣府那边还是没消息吗”刘鸿渐对身后的常钰道。

    早在几天前,得知山西具体的布防情况后,刘鸿渐就对山西动了念头。

    刘鸿渐令常钰派出三队传令兵,一队直奔宣府镇,通知宣府镇总兵魏鹏鸿引所部助剿,一队带着刘鸿渐的奏疏直奔京城,把奏疏交于兵部尚书李邦华。

    另一队则去向最远的山海关,命山海关新任参将唐峯率两万辽东铁骑来援。

    征调军队是大事,虽然刘鸿渐自信就算不上报,崇祯也不会斥责于他,但难免会遭人诟病,他可是知道朝廷那些吃饱了饭没事干的御史言官的厉害的。

    御史言官在明朝可谓独树一帜,朱重八为了惩治贪污不法,专门给了这些言官风闻奏事之权。

    所谓风闻奏事,即以告状为业,看谁不顺眼了就打小报告,说对了老子有功,即使是说错了也没事,本来就是风闻奏事嘛,谁知道真的假的。

    这些人放在现在,就是典型的键盘侠,逞一时之快,唯恐别人不知道他的存在,见谁喷谁!

    但明朝的言官比后世的键盘侠更胜一筹,因为言官是有组织有纪律的,今天张三上奏疏说王二麻子图谋不法,皇上不相信。

    没关系,明天李四又上奏疏说王二麻子贪污受贿,皇上还是不相信,后天王五、赵六、马七又上阵。

    众口铄金,就算这王二麻子没有犯事儿,皇上心中也必然犯嘀咕,最后轻则罢官了事,重则去与阎王下棋。

    言官们获胜,大赞皇上圣明,大伙其乐融融,明天继续。

    后世有云,明亡于党争,亦有云,明亡于言官,如此可见一斑。

    刘鸿渐相信李邦华接到他的奏疏必定能直达圣听,只要崇祯皇上提前知道了此事,那么就算那些御史言官再咋呼,崇祯必然也不会相信。

    而且山西、陕西落入匪军手中已经好几年,以崇祯急功近利的性子,只要他说明这边的情况,崇祯必然无条件的支持他。

    经过山海关之战,刘鸿渐已经在辽东军中建立起了微信,山海关的调兵命令想来不会出什么问题。

    最重要也是最让刘鸿渐担心的反而是宣府总兵魏鹏鸿,倒不是说魏鹏鸿这人靠不住,事实上此人也是个狠人。

    去年李自成摧枯拉朽般打下大同府后,本想顺道把紧挨着大同的宣府重镇也拿下,宣府镇守军仅有一万余,李自成派了手下大将郝摇旗,带着四万人马猛攻宣府。

    郝摇旗原名郝永忠,因为举旗冲锋而得此外号,乃是李自成手下第二大猛将,但郝摇旗猛攻宣府五日,竟然连城墙都没上去,最后只得放弃。

    &n




第104章 厚颜无耻(求推荐票)
    临城五百米外,袁宗第的农民军在修整队形,盾牌兵、弓箭手、长枪兵依次排列……

    乌压压的阵型真叫个黑云压城城欲摧,日头初上,映照着城下贼将的盔甲,闪着寒光。

    兵临城下,这个词用在此处或许让人不爽,可事实就是如此,刘鸿渐抬手挡住日头往城下望了望。

    经过半年时间的修整,农民军们再不复之前的散漫,许是有富足的晋商们供养着,不用再为填饱肚子四处打劫,袁宗第明显对自己的部队加紧了训练。

    这一场仗不好打啊!

    五百米的距离,即使是akm也没什么准头,权衡了一下,刘鸿渐还是没有下开枪的命令,他本就没想着靠一百把枪能把袁宗第吓跑。

    过了约两刻钟,袁宗第的一万多士兵终于列队完毕,一声令下盾牌兵迈着整齐的军步扛着重盾向前进发。

    许是袁宗第早已知道他的对手是谁,甚至连对手手中的恐怖火器都考虑到了,所有的盾牌兵皆持方形重盾,且都把头埋于盾后。

    举盾的步兵扛着重盾吃力的向前移动。

    这些盾牌不是普通的盾牌,坚木为底,内着牛皮,外附一层铁,再外面则是浸透的棉被,显得鼓鼓囊囊格外笨重和滑稽。

    这是袁宗第手下的狗头军师赛诸葛绞尽脑汁想出的对策,据说用目前大明威力最大的双人火铳,也无法打破重盾的防御。

    刘鸿渐同样也看到了下方敌军那奇怪的重盾,从身旁一个守城的akm百户士兵手中夺过枪,刘鸿渐趴在垛口瞄向最靠前的一方重盾。

    砰——一声枪响,盾牌顿时冒出一股青烟,城头距离重盾兵还有三百多米,刘鸿渐这也不知是蒙的,还是下面重盾实在不少,竟然一枪打中。

    “好!”一声大喝,把刘鸿渐吓的一哆嗦,差点把枪撂城下。

    “大棒槌你瞎咋呼什么!”刘鸿渐一扭头,见牛大棒槌咧着嘴露着满口白牙,似乎是在夸赞他的‘好枪法’。

    “大人,你看,那盾牌兵似乎是受伤了!”常钰眼尖,他一直盯着那冒烟的盾牌,一开始还以为那盾牌真的能抵挡阿卡爱母的威力。

    可过了一会,那盾牌后的阵型竟然乱了片刻,两个兵士把举盾的盾牌兵扶到了后方,另一个士兵随即顶上。

    看来,这akm确实可以打穿重盾,但是威力却已经大打折扣了,竟然没把人打死!

    此是战场,防守士兵本来就少,本来以为靠着威力强大的akm,至少可以坚持到援军抵达,可……

    正思索间,敌军竟从后方赶出一辆奇怪的马车。

    马车以两匹战马为依,后方乃是一方比重盾更巨大的方形盾牌,盾牌外面竟然附着……两条棉被。

    马车驮着重盾走到距离城墙两百余米的地方停下。

    “城上可是伪明安国伯刘鸿渐”也不见有人露头,重盾后传来一个中年人浑厚的声音。

    “哈哈哈!没错,城下乃是山西老袁吧!久闻公之大名,今日有幸相会,不知为何要兴无名之师,犯我大明”

    刘鸿渐对袁宗第的轻蔑视而不见,反而跟老袁套起了近乎,顺便还不忘问一下,为啥来打俺

    此是缓兵之计,反正老子有城可守,先拖着再说。

    “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乃自然之理!大明气数已尽,留之荼毒,岂不闻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哎呀,这老袁不得了



第105章 背水一战(求推荐票)
    马车上的巨盾果然够坚固,akm那7.62mm的子弹穿过被水浸湿的棉被,打在铁皮上发出铛的一声闷响,很显然没打穿,但棉被却被打的冒出一股黑烟。

    虽然刘鸿渐一枪没有打中袁宗第,但仍是把袁宗第吓的头一缩,一屁股坐到了马车上,战马也受了惊吓,盾牌后的马夫好一阵忙活才让马重新安定了下来。

    “堂堂伯爵,竟行此卑劣手段,无耻!”袁宗第惊魂未定,躲在巨盾后再也不肯出来。

    “鼠目寸光之辈,安感谈无耻二字,我大明就是毁在尔等流民贼寇手中,听我一言,你若肯降了本官,本官可向圣上觐言,保你不死,可否”

    刘鸿渐学着刚才袁宗第的语气,也向城下抛起了橄榄枝。

    “哈哈哈,笑话,本王纵横陕北数十年,身经百战,又有精兵数万,竟敢让本王投降,小贼怕不是吓傻了吧!”

    “哼!藏头露尾之辈,也敢称王,真不怕闪了舌头,下面的那个什么王八,既然你那么厉害,可敢现身”

    玛德,刘鸿渐来到大明从未如此憋屈,akm也向来是无坚不摧,现在竟然让人把b都装到自己城下。

    “小贼你的计谋也太白痴了,你当本王是傻子吗”

    “嗯,本官一直把你当傻子来着,你这都看不出来,不是傻子是什么”

    “废话少说,既然你嘴硬,就让你尝尝本王的厉害,哼!回去!”

    似乎是觉得在这墨迹着没啥意思,这个b也没装成功,反而碰了一鼻子灰,袁宗第满脸的不爽,招呼马夫打算回军开战。

    “真是岂有此理,老方,你这临县咋的连个炮都木有!”刘鸿渐眼见城下那袁宗第有恃无恐的打算闪人,心中之火无处发泄,鸡蛋里挑骨头的说了句。

    “伯爷,俺们临县啊,穷!”老方也是实在人,只一句话,就让刘鸿渐无语。

    看到那破马车一摇一晃的转头,刘鸿渐突然想到了招。

    “城墙正面的兄弟,给我打那马车轮子、打战马,瞄准了打!”刘鸿渐说完夺过牛大棒槌手中的枪,架在垛口,砰——砰连开三枪。

    无奈距离两百多米,又是移动靶,本来枪法就靠运气的刘鸿渐一枪没中,全打在了地上。

    但接下来,城墙正面的二十多把akm,突突突的开始了点射,一把枪不行,但二十八枪同时打,那么大个木头轮子总能打中吧。

    枪声大作,仅两息时间,两匹马就成了筛子,马车左轮就歇了菜,右轮更是被打成了两半,马车随即倾倒。

    重达两百多斤的巨盾一下子就把马夫和假诸葛盖了帽。

    “保护大王!”军阵中袁宗第的亲兵扛着巨盾,顶着弹雨冲了上来,得亏马夫和假诸葛垫了背,袁宗第侥幸没受什么伤。

    “水上飘!本王命你部进攻东城,过江龙,你攻北城。”袁宗第一边在重盾护卫之下向后方逃窜,一边给身边的将领下令。

    本是匪寇出身,这些农民军虽然修整半年,装备什么的都算是精良,但将领之间的称呼却沿袭了老传统。

    什么水上飘、草上飞、过江龙,窜天猴,这些大大小小的头目几乎每个人都有‘响当当’的外号。

    “金眼彪,你攻南城,豹子头你攻西城!

    城中之人乃是崇祯狗皇帝的依仗,本王命你们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攻破此城,只要杀了城中这贼官,大明便再无敢战之人,吾等荣华富贵,皆在此战!”

    “得令!”众将应诺,每人带着三两个重盾兵向自己的部队挪去。

    这些将领大多听说过前闯王李自成的惨状,虽然已经跑到距离城墙四百余米,当仍是一个个躲在重盾之后,磨磨蹭蹭的挪向本部,看起来甚是滑稽。

    “玛德,这群鸟人都是属乌龟的吗!”刘鸿渐在城墙上干着急,却又没什么好办法。



第106章 守城神器(求推荐票)
    就在老方与阎应元回城中取金汁的空当,城墙上的千户所少年与农民军们打的不可开交,枪声、喊杀声、惨叫声,声声震天。

    原本以为到了城下就不必再受akm的肆虐,谁知到了城下枪声仍旧没停,虽然每面城墙都只有二十几支,但给众农民军造成的心理压力确是极大。

    如此近的距离,身旁刚才还好好的基友,片刻就被akm子弹削去半个脑袋,子弹打在胳膊之上,胳膊更是直接连骨头带肉飞出去好几米远。

    临城城墙是不高,但云梯刚架上去,就被膀大腰圆的前关宁军猛汉掀飞。

    这些蒙人汉子,左手持着小圆盾,右手持大刀,如砍白菜般,农民军从云梯上冒出来一个砍倒一个。

    这势头一直持续到农民军的弓弩手就位,农民军自从京城败退回老巢,已经修整了整整半年,袁宗第等将领也吸取了农民军装备落后、军纪散漫的教训。

    从山西晋商手中获取了大量来自明军的武器装备,严加训练几个月,否则就这阵势,到不得城下这些农夫们就撂挑子跑路了。

    弓弩手在重盾兵的掩护之下,在城墙下疯狂的向城墙射着弩箭、箭羽,霎时间便有不少士兵或胳膊、或肩膀中箭,被打的冒不出头。

    大战陷入胶着之中。

    在山海关大战之前,刘鸿渐的万岁山千户所一直以来还是一拨新兵蛋子,即使是刘鸿渐本人,也并非什么勇将、智将。

    更多的时候刘鸿渐是以一个略有些鲁莽、还爱感情用事的将军身份出现在大明的辽东军之中,单以性格沉稳、战局把控而言,刘鸿渐甚至远不如二十几岁的陈明遇。

    而阎应元在万岁山千户所中更是名不见经传,大明典史千千万,估计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何会单单被刘鸿渐召集到这天子亲军中,还授予了副千户的职位。

    从未入品级的典史,到从五品的副千户,阎应元似乎只是把感恩放到了心底,每日里勤勤恳恳的给刘鸿渐打下手。

    所有人都想不到,万岁山千户所第一次守城大战,就守出了一个守城大师级的人物。

    正在千户所士兵顶着箭羽,苦苦支撑的时候,阎应元带着一队壮男,挑着密封的大木桶喊着口号而来。

    阎应元示意这队壮汉们掀开木桶盖子,一股浓烈的龙涎香味道从城墙后面飘了起来,味道直刺入每个士兵的鼻子。

    刚才在两军厮杀的空当,阎应元已经把金汁煮沸,几口大铁锅瞬间被架起,开始生火烧水。

    金汁,本是一种药,每年冬天最冷的一天,取壮男粪便,加清水稀释,搅匀成汁,以棉纸纱布清滤,加入黄土少许,入瓮,粗碗覆盖密封,埋入地下至少一年,年久弥佳。

    其汁呈黄色(如浅茶色),黏稠绵延,极为挂勺,无毒无味,疗暑热湿毒极效。

    金汁后来被广泛用于守城,是因为几百年前的一次攻城战中,守城方的水源被断,不得已,埋在地下的数百个金汁大瓮被起出来,熬沸后用于防御。

    事实证明,效果极佳。

    与沸水相比,金汁黏稠挂勺、带有火碱的特性,遇到普通的皮甲,一滴金汁落上去,瞬间就能把皮甲侵蚀半层厚。

    金汁的沸点远高于水,一小滴金汁里所携带的热量都不是士兵皮肤可以承受的。

    阎应元成了城墙上



第107章 苦战(一)
    历时半个时辰,临城攻防战的第一波攻势以袁宗第的失败而告终。

    仅仅半个时辰,临城四周已经成为阿鼻地狱,中了子弹、缺胳膊少腿儿的尸体遍布城周,被金汁淋瞎眼睛来不及撤退的士兵,躺在地上撕心裂肺的哀嚎。

1...2829303132...3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