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着AK闯大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行者寒寒
哒——
嗖——嗖——
嗖——
二十米的距离,又是居高临下,城墙上的射击手一枪一个打气球般把城下的盾兵一个个爆头。
城头的弓箭手也是发挥出了应有的实力,把下方的贼军打的直来得及放了一波箭羽,便乱了
第111章 杀!杀!杀!
“伯爷,宣府镇总兵魏鹏鸿率军来援,请伯爷示下!”
城右侧冲出一队骑兵,径直朝城墙缺口处奔袭,到得城墙边,为首的一个虬髯壮汉下马拱手向刘鸿渐行礼。
“伯爷,下官……来晚了,真是抱歉!”
魏鹏鸿约莫四十岁,正值壮年,此番行军为了避开大同府刘宗敏的哨骑,魏鹏鸿绕了个远,以至于比预定时间晚了一天。
眼见临县的城墙都被打成这个样子,想必之前定经历过一番苦战,再观千户所的军士几乎近半人带着伤,魏鹏鸿面露惭愧。
趁着援军来临,袁宗第军败退的空当,千户所的大部士兵已经从城中取得战马,几百关宁铁骑终于可以丢掉盾牌,扛起心爱的三眼火铳。
刘鸿渐坐于马上面无表情,不管怎样,援军来了,他总算有了为死去的兄弟们报仇的资本。
“魏大人能来,本伯已十分欣慰,何来抱歉一说,事关紧急,请魏大人立刻随我追击匪军,我,要为死去的兄弟报仇!
此战,不要俘虏!”
刘鸿渐说完,最后检查了一遍装备。
魏鹏鸿眉头紧皱,他历经大小百战,还未有过杀俘的恶习,这伯爷怎年纪轻轻怎么如此……
“哼!且不说此战我的士兵损失惨重,这些流贼荼毒我大明几十载,屡次投降,又屡次反叛,端的是无耻至极。
此非我大明属民,皆可杀矣,魏大人莫要优柔寡断。”
刘鸿渐之所以如此客气,是因为从官职上将,二人皆是总兵,刘鸿渐虽为蓟辽督师,却根本与宣府镇没有从属关系。
此番能调动宣府镇的兵,已属不易,况且魏鹏鸿还有防卫宣府重镇的职责,若因为支援自己而被刘宗敏寻了空当,难免还要遭受惩罚。
刘鸿渐不知道这些将领们都在考量些什么,也不关心,他只知道自己的兄弟,死在这些强盗手中,现在,他要为他们报仇,不管有没有人帮他。
“本伯先去也!万岁山千户所的士兵,随我杀敌!”刘鸿渐拍马向溃军冲去。
“杀!”千户所的士兵紧随其上。
眼见万岁山千户所的士兵已然出击,魏鹏鸿眉头微皱,只犹豫了片刻,便翻身上马。
“不要俘虏,跟随伯爷,杀!”魏鹏鸿抽出战刀,身后数百亲卫骑兵也是个个抽出刀来,跟着刘鸿渐杀入惊慌失措的袁宗第军。
魏鹏鸿此番共带来骑兵五千,宣府镇经过几次大战损耗严重,这也是宣府镇仅有的一支骑兵,人虽不多,但已是尽力。
除却给阎应元留下数百人防守,刘鸿渐带着千余士兵奔袭在前。
魏鹏鸿深知穷寇莫追的道理,使用了围三缺一的战术,主力在左右两边,后方只是象征性的派了几百骑,算是留了个口子不至于使得农民军狗急跳墙。
“魏大人后方这些贼军就交给你了,本伯去追击贼首袁宗第!”
见魏鹏鸿终于是跟了上来,刘鸿渐才放下心,他的千户所虽然凶猛,但毕竟人少,想完全击溃这支武装,实属痴人说梦。
袁宗第和他的亲军皆骑着战马,虽然被无头苍蝇般四处乱跑的普通士兵阻碍了去路,但亲兵们为了夺路已然对自己人下了手,眼见已快冲出。
刘鸿渐回头对魏鹏鸿吩咐一声,带着千余人,猛虎捕食般以楔形军阵突入民军中。
霎时间枪声四起,所过之处只留下一片尸体。
数百扛着三眼火铳的关宁铁骑冲在最前,行的紧急,这些汉子根本没时间上火药,但三眼火铳从设计之初,便更多的是用于近战。
三十多斤重的大铁棒子抡圆了,一棒子便能隔着铁盔把脑袋打碎,数百大汉边砸边嗷嗷直叫,几个弓箭手边跑还不忘记向后方射箭。
当先一个汉子左胳膊中了一箭,却浑然不顾的冲上去一棒子把那士兵的右肩砸的凹陷,左手接过三眼火铳,右手没有丝毫的犹豫。
只一下便把带血的箭羽从左胳膊拔了出来,随后武器转手又拍马追了上去。
祖仇清、刑山四人带着所属的长枪骑兵也是斩获颇丰,这四人虽没有关宁铁骑般威猛,但论杀的人却不遑多让。
如果说关宁铁骑的战
第112章 你是老王吧(求推荐票)
袁宗第率军攻打临县,太原城几乎倾巢出动,只留有数百老弱守城,几个明显有些懒洋洋的老头站在城墙上打着盹儿。
“大顺王回驾,尔等快开城门!”
喊话者是万岁山千户所的一个小旗官,身后还跟着十数骑兵,皆是身着袁宗第亲军的衣服。
“小将军,大王出城时有命令,非他本人前来,不得开城!恕老朽不敬了!”
守城官也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身着制式军服,看起来颇为固执。
“忒!我奉大王之命,你竟敢抗命吗”小旗官虽然嗓门不小,但毕竟是不到二十岁年纪,气息有些不稳。
“小将军啊,不是我不开,我若开了城,大王回来怪罪在下可如何是好”
正思索间,又一骑从后方前来,马上坐了两个人。
“老头快开城来,大王受了重伤,已是昏迷,急需入城诊治,你若再墨迹,大王有个三长两短,老子第一个劈了你!”
老头眼神有些不太好,把手放在额头挡住阳光眨巴着眼睛细细看了一眼。
“哎呀,快,快开城门,真的是大王,大王回来了!”
咯吱——沉重的城门伴随着令人牙酸的声响,被城内的军士打开。
城门外当先的十几骑迅速的拍马入城,瞬时城门内便传来打斗的声响。
城外不远处早已等候多时的刘鸿渐随即带着大部队鱼贯而入,刚才眼见城门出了差错,刘鸿渐只得铤而走险把昏迷的袁宗第祭了出去。
“哎你们是谁的制下为何无故伤人大王呢”
老头刚从城门楼下来,准备向袁宗第邀功请赏,就见到十几个军士把守城门的两队步卒皆数斩杀,不由得眼睛直了。
“逆贼袁宗第已经伏诛,降者不杀,反抗者灭族!”
李百达没时间理会这些老头,刚才雷霆之势杀掉守城门的士兵,只是为了控制城门以让大部队进入。
袁宗第倾巢出动,留下的这些虽然也是穿着军服,但大多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头,估计前些日子还扛着锄头种地,让他去杀这些人,实在是下不得手。
千户所主力一千人打马进城,刘鸿渐扛着akm当前而行,命令几个百户迅速占领城墙,遇反抗者杀之。
城墙四周不时响起枪声,但只过了一会儿,见识了akm威力后,皆是放弃了抵抗,半个时辰过后,六百多守城的农夫被困成了一串串蚂蚱。
“大人,城北有异动,似乎是那些商人!”常钰拱手来报。
“王朗你负责看押这些俘虏,刑山、岳成泽城墙交给你二人了,在此等候魏鹏鸿前来,其余人随我去看看!”
三人拱手应诺,刘鸿渐带着剩下的几百人向城北行去。
整个山西就属太原城最为坚固,八大晋商除了梁家和黄家是土生土长的太原商人外,其余六家也皆在太原城内有豪宅。
八人眼见袁宗第败相已露,贼眉鼠眼了一番偷偷的跑回了太原城商议对策。
袁宗第是靠不住了,听闻大同府的刘宗敏更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主,时间紧迫,八人快刀斩乱麻,打算携家带口去往陕西。
可刚打算出城各回各家收拾行装,就被神速赶来的刘鸿渐堵在了城中,梁家和黄家世代在太原府经营,得知刘鸿渐此番只带来了约千人。
又要分守城中要处,便纠集了两家的家丁七百多人,打算强行出城。
他们的脑子并非秀逗,要知道他们供应整个大顺军的军需、粮草,自家所畜的家奴也不是善茬。
大战在即黄、梁二人不仅给每个人都发下昂贵的高级护甲,配备了大明最新的火铳,还给这些家丁许诺,一旦安全出城,每个人赏银五百两。
是以当刘鸿渐率领的五百多军士与之相遇
第113章 葵花宝典(求推荐票)
王登库闻声回头,见到一个年轻人端着一把奇怪的武器对着自己面露微笑。
“刘狗官,我王家与你什么仇什么怨,竟如此赶尽杀绝!”王登库腿上还带着伤,但失去爱子的愤怒令他恨不得活剥了眼前的小子。
“nonono,说实在的,本官与你还真没什么仇,也没什么怨!”刘鸿渐一点也不生气,轻声平静。
“既如此,为何偏要对我等赶尽杀绝!”能活着自然是好的,既然不能,当然要死的明白点。
“嗯,这是个问题,老王啊,这几年没少给女真鞑子通风报信吧!没少给鞑子运送物资吧,鞑子的银子好赚不
听闻尔等不仅给鞑子送粮草、送生铁,还帮他们兜售抢掠我大明百姓所得的赃物
啧啧啧——这生意做到尔等这份儿上,可真是财源滚滚啊!
不过”刘鸿渐话锋一转,冷厉起来。
“我是与你没什么仇,可大明死去的万千士兵与你有仇!大明的百姓与你有仇!”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你这狗官有何证据”其余几人皆是跪下乞降,只有王有才死到临头仍然嘴硬,足见此人对刘鸿渐恨意之深。
“哦你要证据啊!这好说,走,你领我去一趟你家里,我给你找找证据去!”
史书上所说当然是不会错的,刘鸿渐自信没有冤枉他们,至于证据,只要到得你家里,翻看下账本,还怕找不到吗
更何况,你个奸商,富可敌国的奸商,打你还需要理由吗需要吗
“大人,老夫已知罪,老夫愿意献出所有家产,只求大人能放过在下和在下的家人!”黄云发跪在地上乞求。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作为商人,黄云发如何看不出面前的将军是看上了他们的家产,于是咬咬牙打算交出家产保个平安。
其余几人也是忙着附和。
只是这平安有这么好保吗你逍遥大半辈子,到头来东窗事发,把家产一交就想活命如若真如此,那后世的人民公仆岂不是更加猖獗
反正被jingc蜀黍逮到银行卡一交,还能继续当个平头老百姓!
黄云发大抵上还是抱着个侥幸心理,因为他们这些豪商的家产肯定不会摆在明面上,大多都藏在隐秘之处。
如果这厮遇到个性贪的将领,或许真有可能被这厮的‘诚意’打动。
但刘鸿渐只是嗤之以鼻,玛德,喝多了吧,你就算不告诉本官,本官也能找着你丫藏的银子,不想想本官是靠什么起家的!
“哼!狗官!我王登库就是被你打死,死外边,变成孤魂野鬼,也不会给你一两银子!”
王登库似乎是看出了刘鸿渐的心思,知道就算自己忍辱献出家产,面前的刘鸿渐也不会放过他,状若疯狂的向刘鸿渐冲来。
哒哒——刘鸿渐安坐马背,枪口冒出一股青烟。
玛德,死到临头了还不忘装个逼,这逼王干脆让给你当得了,老杂毛!
“祖仇清!”
“属下在!”
“把这些人带下去严加看管,嗯!这些金甲、银甲看起来不错,本官喜欢,全扒拉下来!”
“属下领命!”常钰不疑有他,随即带着所属士兵而去。
“常钰!你负责审问这八个,哦不,七个老家伙,务必让他们把穿什么裤衩都要说出来!”
常钰在锦衣卫任镇抚使时,便是专门掌管刑罚,几个养尊处优半辈子的老家伙,不知能撑几个回合
 
第114章 一家人啊(第三更,求推荐票)
大同府是大明九边之一,地处山西以北,宣府以西,是历朝历代防范北方的桥头堡,自去年落入李自成手里后,便一直与边上的宣府镇对峙。
守大同府的乃是李自成手下第一大将刘宗敏,当然,如果这么说可能诸位印象不会多深刻。
在李自成军攻破北京城后,被崇祯大帝视为大明栋梁的东林党大佬们,随即拍马扎堆儿去了李自成大营投靠新主子。
本来嘛,他们身为东林党大佬,不惜屈尊来投靠李自成这个土匪头子,你李自成说什么不得礼贤下士,给他们个大官当当
不然,这天下谁给你治理
这些大儒们本来还想着给土匪头子示个好,然后回去吃个酒,庆祝一下有了新主子,新人新气象嘛!
可谁知进了民军大营,便再也没出来。
想法是好的,可李自成是谁土匪啊!
纵观他的一生,所带来的只是破坏、杀戮和劫掠,啥时候干过生产还治理去他nn个腿儿!
先把你们的银子交出来,再谈!
接下这差事的便是刘宗敏,这厮不仅整出了个什么助饷政策,还设立了比饷镇抚司,专门拷打明朝官员。
手段残酷的一批,听说还专门去找了个锦衣卫的老行刑官,什么酷刑狠,就上什么,惨无人道啊有木有。
东林党大佬哪儿受过这罪,于是乎,李自成发财了!
文武官员加勋戚共计得银七千八百万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