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着AK闯大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行者寒寒
大同一役,主攻的魏鹏鸿部近五千兵,斩杀民军两千余,俘虏八千余。
其中大部分民军都是在睡梦中成了俘虏的,少部分人衣着不整的冲出来成了宣府兵刀下之鬼。
如何处置八千余民军俘虏,成了几人商议的重点。
来自万岁山千户所的常钰、祖仇清等人皆有袍泽死于临县攻防战,建议杀俘以儆效尤。
身为宣府总兵,魏鹏鸿与民军交战最多,也最为痛恨民军,他建议所有俘虏押解京城,听凭朝廷处置。
其他人也多是围绕这两个方案发表意见,有建议就地处决的,有建议押解京城的。
然而刘鸿渐对着两个意见都不甚满意。
万岁山千户所皆是年轻人,还不知杀俘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且不说他们加上宣府兵目前的总兵力堪堪六千余人,还没有俘虏多。
万一被人走漏了消息,来个揭竿而起……又要掀起一阵血雨腥风。
而且你若有了杀俘的前科,以后谁还敢向你投降,怕是一见你来攻城,个个都拼死跟你干到底了,得不偿失!
最重要的一点,农民军即使再可恶,仍然是明人,确切的说,是吃不饱饭的明人,他们所做的一切,仅仅是想活下去,如果有饭吃,谁会吃饱了撑的去干这朝不保夕的勾当。
而魏鹏鸿为代表的传统军人所说的,把这些民军押解京城,看起来更合适,但押解八千余人去往京城,又需要多少人看守
一路上又要浪费多少粮食
况且,朝中一帮是从没打过仗、没见过百姓凄苦的大臣,一帮是只知道农民军四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却不知百姓为何不食肉糜的勋贵。
以朝廷对待农民军的态度,无疑,这些民军的结局仍然是处斩,只不过多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上承天命,以惩不法而已。
这样稀里糊涂的死去,不仅劳民伤财,而且毫无任何意义,在刘鸿渐看来,简直是太浪费了。
八千多人,不是八千多只羊,他们不就是想吃饱饭吗,给他就是了。
“安静!”刘鸿渐摆摆手让众人停下来。
包括魏鹏鸿在内所有人立即都停止了讨论,是啊,这里是伯爷说了
第119章 打土豪分田地(一)
啥发财了伯爵大人怕不是失心疯了众人看着刚才还一本正经有条有理发布命令的伯爷,突然乐的茶杯都端不稳了,都吓了一跳。
额,刘鸿渐也是有点尴尬,跟这些武人谈谈杀敌经验还行,若是谈政治,谈经济,谈发展,还不如对牛弹琴。
大明养他们自然要给你们发军饷,派粮草,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谁也无法否认,可极少有人去想,朝廷为啥总是那么穷
朝廷不是有税收吗为啥连他们的那点军饷都发不起还要拖欠一年之久
所有人,包括崇祯大帝都不知道,大明从来不缺银子,即使是海禁政策下行了将近两百年。
于整个欧洲、西亚来说,大明有三宝,瓷器、丝绸和茶叶,这是奢侈品,也是硬通货,你大明不让卖,那就走私呗,反正还省了交税。
无论是长鼻怪来买,还是以郑氏集团为首的亦商亦盗的明人派商船去西边卖,皆是十倍以上的收益,可以说鸦片战争以前,白银皆是哗哗的往我中华流入。
即使海禁期间也是如此,非我族类,休想拿走我大明的银子!
大明的银子越来越多,可为啥大明的国库越来越空,到最后连耗子都不待见
如果崇祯大帝知道原因,怕不是又要猛拍大腿,大喊一声:‘诸臣误我矣!’。
众所周知,以经济学最基础的观点来说,钱,只有流通起来,才能发挥其效用,放在家中有个毛用,钱,就是银子,堆在家里不花,就是一堆金属。
明末时绝大多数银子都藏于贪官豪绅,尤其以后者为重,导致银子没有流通起来,明朝财政崩溃,遂灭之。
我中华泱泱大国,传承的美德数不胜数,喜欢把钱藏起来便是‘其中之一’。
你去找朋友借钱,对不起,真没有,你看卡里只剩个生活费,唉,真的是穷嘛没骗你。
然后呢,只要看到房子限购了、降价了,人家立马十万二十万的弄上一套坐等涨价收钱,眼睛都不带眨的。
毕竟财不露白嘛,这点上明末时崇祯朝的肱骨们也很优秀,出门的衣服往往是打了补丁的,乘的娇子也往往是最简陋的两抬破娇,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穷,不知道他们两袖清风。
可真实情况呢就说前吏部右侍郎李建泰,崇祯让捐银子给辽东发军饷,这厮穿着打补丁的官服扣扣索索的捐了三百两,恨不得把裤兜掏出来让人知道他有多穷。
然而这厮可是只小妾就纳了五十多个,你没钱谁跟你个糟老头子暖炕!
咳咳跑题了!
刘鸿渐咳嗽两声掩饰尴尬以及心中的兴奋。
“诸位猜猜,那八个奸商有多少家产”
去大同前,刘鸿渐已着魏鹏鸿派兵分别包围了八大奸商的府宅,现在山西光复,到了薅羊毛的时候了。
原来大人打的是那几个老杂毛的主意啊!魏鹏鸿搓了搓手略有所悟。
“伯爷,听说那八人家里很有钱啊,怕不是得有上百万两!”魏鹏鸿伸出一个手指头,瞪大眼睛为自己大胆的猜测感到吃惊。
魏鹏鸿一介武夫,虽然因守城有功升到了总兵,但除了知道为将者要忠于朝廷外,对其他杂事是一概不知,也不关心。
他只知道每个月可以领到朝廷发放的赏银约七十二两,一百万两不敢想,不敢想,是不是说重了魏鹏鸿又想了一下为自己的草率懊恼了一下。
“哈哈哈,魏大人,你也太小看他们了,你可知咱们伯爷在京中抄那些贪官的家,抄出多少银子吗”
祖仇清大笑一声说道,虽然从军职商看,他还只是个百户,但却有了男爵的爵位,从品阶上只是略比总兵低一点。
“多少”魏鹏鸿问道。
祖仇清也
第120章 飞翔的米田共
商议结束,由魏鹏鸿坐镇大同府,负责甄别民军将官,以及向普通民军做心理工作。
其实无非是给人两个选择嘛,要么吓唬人说把他们送到京城,听说朝廷对他们的脑袋很有兴趣,想要摘下来研究研究。
要么就说,伯爷知道他们也是迫不得已,没得饭吃才走了歪路,伯爷可怜他们,故冒天下之大不韪保得他们性命。
希望他们能痛定思痛,悔悟旧错,感念伯爷以及朝廷的好生之德,最重要的一点,跟着伯爷,跟着大明,有饭吃。
民军们又不傻,这是送分题嘛,他们的要求是如此的简单,为了混口饭吃,为了活下去。
在这一刻,刘鸿渐的光辉形象充斥着整个战俘营,许多上了年纪的老兵希望能继续留在军营混饭吃。
一个脸黑的家伙估计是知道廉颇尚能饭否的典故,腆着脸说自己能吃五碗饭。
魏鹏鸿是啥人,大老粗!你丫的一顿要吃五碗饭,这不是饭桶吗要是你们都这么能吃,估计不用多久伯爷就得去当裤衩。
那不是给伯爷找事吗,给伯爷找事就是给自己找事,不行,挖矿去吧,也有饭吃!
魏鹏鸿突然想明白了,他现在对伯爷乃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两座坚城说打下来就打下来了,不仅没什么损伤,还俘虏了这么多的民军。
关键是这些被俘虏的士兵,不仅不对伯爷感到愤恨,反而是感恩戴德的把伯爷当活菩萨。
高人呐,俺老魏这趟来的值!
话分两头,且说商议好了接下来的对策,刘鸿渐便带着千户所以及两千宣府兵赶赴太原城。
老毕和小毕自然是摆好了庆功酒,打算为刘鸿渐庆功,但刘鸿渐现在满心思都在惦记八大豪商的家底,哪有心思。
于是乎饭也不吃了,让老毕以知府的身份,写了个征车布告,对,你没看错是征车布告。
宣府兵挨家挨户的把太原府所有的马车、手推车、独轮车,一切能拉东西的车子全部征用。
然后兵分七路,常钰、小祖、王朗、岳成泽,还有从临县赶来的老阎和老陈,每路三百士兵,其中包括一个万岁山千户所的一个百户,外加十把。
没得办法,老魏的宣府兵虽然表现还不赖,但谁知道会不会见钱眼开,还是要派些人监督。
八大豪商除却黄云发和粱嘉宾主宅在太原府外,其余六家皆在附近州县,六路士兵各自拉着车子、扛着锄头从太原府大街向四面八方行去。
车琳琳,马萧萧,士兵锄头各在腰!
啥为啥还要扛锄头当然是挖银子喽,你还真以为银子就在屋子里摆着等着你去搬啊!
第七路当然是刘鸿渐亲自操刀了!作为老一辈的炒家干部,秉承着挖地三尺的优良传统,刘鸿渐是两面开工,骑着高头大马来回往返于黄家和粱家。
八个老杂毛的府宅两天前已经被老魏派人监视起来,其家人奴仆也皆已驱逐的驱逐,关押的关押。
黄府内士兵们扛着锄头干的热火朝天,一箱箱银子、玉器被喊着口号的士兵吃力的搬到车子上。
然后早有士兵护送着推到太原府府衙后院清理出的巨大空地上。
一箱箱蒙着银锈的陈年老银呼啦一声倒在地上,差点闪瞎了老毕的一双老眼。
“我的娘咧,这老家伙竟然如此有钱,前些日老夫派人去催银这老家伙还说周转不开,我的娘咧,挨千刀啊!”
老毕不顾侄子小毕的劝告,大吼一声扑向了面前的银山,看守的千户所少年知道这老头乃是锦衣卫,算是一家人,也没阻拦少见多怪的老毕。
只是眼神都盯着这个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老头,生怕这厮偷拿了伯爷的财产。
同样的一幕也同时在附近的州县上演着,但没了刘鸿渐亲自坐镇,难免出了些纰漏。
比如王朗负责查抄的范家,一个宣府士兵抬着箱子正走着,忽然箱子往地上一撂,躺在地上打滚喊肚子疼。
王朗不知就里,赶
第121章 震精!老朱发财了
几个士兵扭扭捏捏的走到副千户身前,然后磨磨唧唧的掏出两块金子,交于副千户后跪下认罪。
真是给我长脸啊!副千户气的胡子都快翘起来。
一排亲兵跑过来就要带走这几个不争气的士兵去行刑。
王朗看了半天,觉得这副千户处理事情不偏不倚人也不错,正打算上去攀谈两句。
“等会儿,滚过来!干了这碗孟婆汤!”副千户端起身后箱子上的汤药递过来。
刚才老郎中担心药力不够,特意多配了一碗,副千户瞅了瞅万岁山千户所这边,眉头一皱向着那几个倒霉蛋走去。
“大人饶命!小的没有乱吞东西呀!小的只是踹兜里而已,没有吞……”
刚才满菊花喷翔的老哥那个惨样,这几个士兵可是亲眼所见,士兵也要脸面啊,这真的要是喝了,以后岂不是要天天被袍泽嘲笑。
“少废话,不喝的话老子马上着人把你们送于魏总兵,什么后果你们自己应该知道!”
魏鹏鸿脾气拧,这几人到了老魏手里,让老魏知道他们给宣府兵丢了脸,不死也要脱层皮。
几个人苦着脸互相看了看,仿佛一去不返的壮士般,接过了那碗号称可解忧消愁的菊花汤,哦不,孟婆汤。
“行了这位副千户大人,不是多大点事,犯不着这般折磨这些个兄弟!”
王朗心里明白,这位副千户就是在等着他的态度,此事可大可小,若真的惊动了刘鸿渐和魏鹏鸿,自然不少人要挨板子,但免不得军中要怨声载道。
毕竟他们远道而来,是为客军,帮了伯爷如此大的忙,现在捞点油水都不让捞
可若不加以惩治,必然又会造成不良影响,到时候无法跟伯爷交代。
“王大人,这些屁股痒的糙汉子不打不行啊,怎能纵容他们,若伯爷知道……”
王朗虽然只是百户,论军职比副千户低了一级,但是这副千户可不敢大意,毕竟这万岁山千户所乃是天子亲军,又屡立奇功,前程自不是他这个边关的副千户能比的。
能混到副千户的人,除却武力不谈,情商也必然有两把刷子,说到底还是怕担责任,这在后世太常见了。
“嗯,本官只是说没有必要逼着他们喝那什么孟婆汤,大人是想让这深宅大院变成大粪厂吗”
官场上的交谈大多只说浅层次的话,至于听者能否明白,全靠自己悟,悟不出来自然有人把你踢下去。
王朗见这副千户还在踢皮球,有些不愉道。
“那王大人以为此事当如何处置”
得,皮球又踢回来了。
“哼,犯事的人板子少不了,下工前所有人不得私自离开府宅,下工时所有人统一接受检查。
接受检查的士兵必须张开嘴原地跳三跳,再有伪匿者,军棍加倍!此事当立即通知其他几只队伍!”
既然主力部队都是宣府兵,那么其他六只抄家军团当然也会是一个尿性,王朗并不想让这些小事打扰到伯爷,所以打算把事情压下去。
张开嘴原地跳三跳,乃是锦衣卫查抄犯官时预防缇骑们监守自盗的既定流程。
“嗯,王大人言之有理,你们几个还不快押下去打板子!”不管怎样,台阶是有了,宣府兵的副千户随即又派出六人分别向其他几处队伍传达指令。
八大晋商府宅的查抄一直进行了三天,没办法,虽然刘鸿渐本人抄家经验丰富,但无论是千户所的少年,还是宣府兵都是新手。
在人家宅院里一顿乱刨,做了许多无用功。
然后就是八个老杂毛的府宅太大了,而且狡兔三窟,有的地洞都打到了府宅几十米以外,若不是常钰紧急拷问了几个府宅的管家,查获了账本,估计再给一倍的时间也不可能完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