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着AK闯大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行者寒寒
太原府府衙后院的金山、银山、翡翠人已堆起来老高。
&n
第122章 穿不逢时(求推荐票)
“大人,下官可没敢偷懒,可是一直在亲自看管着这些财宝,不瞒大人说,下官昨晚可是一夜没睡踏实!”
老毕见刘鸿渐一脸土色,连忙起身拱手行礼。
至于老毕说的这些话几分真几分假,刘鸿渐心里自然有数,老毕这人,也算是装逼界的一股清流。
“少废话,赶快着人发布告,就说本官明日要处决匪贼首领,太原府周围三十里内的州县都要通知到。”
刘鸿渐忙的水都没顾上喝,一屁股坐在老毕的位子上,端起茶杯咕咚咕咚喝了个干净,取了筷子夹了一筷子卖相不错的菜品塞入口中。
“呸呸呸怎的如此咸这是那御厨做的”刘鸿渐只吃了一口便吐了出来,这厨子,怕不是把卖盐的打死了吧!
“大人,下官也是觉得这厨子不咋的,要不大人就把他赐给下官吧!”老毕嘿嘿一笑,拱了拱手。
嗯这是什么话风刘鸿渐一脸黑线,这老毕的脸皮怕是得有城墙般厚实了吧,但刘鸿渐可没空搭理这些破事,不就一个老御厨吗
不知道是真是假不说,还这么重口,你喜欢给你便是,本伯可不稀罕,本伯若想吃御菜,直接去宫里就成,或者跟老朱商量商量,讨个厨子想来也不是难事。
虽然菜有点咸,但老毕可是识货的,这厨子除了爱多放盐外,其实手艺还是不错的,比那些个酒楼做的菜可美味多了。
再者说,老厨子人也老实只要管吃住就成,还不要月银,去哪找去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不知道吗
老毕得了刘鸿渐的首肯,一脸欣喜的退下写布告去了,嗯,先去训一顿那厨子再说,让他下次放更多的盐,以防伯爷反悔,嘿嘿!
……
一日后,太原府。
大街上围满了四面八方赶来的衣衫褴褛的百姓,老毕虽然爱占个小便宜,但大事上从来是不遗余力,昨日更是奋笔疾书,一口气写了五六七八张布告,用快马以最快速度送往附近数个州县。
刘鸿渐重新穿起了御赐的四爪蟒袍,牛壮受伤,李百达客串了执剑官。
身后毕自恭、魏鹏鸿、常钰诸人,就连临县的老方也赶了过来,杨雪也是一身紫色长袍站于刘鸿渐身后。
衣衫褴褛的百姓交头接耳,讨论着近日山西发生的战事,他们都已知道是明军打过来了。
从根上说,不论是山西还是陕西,百姓们心中大多还是认同大明的,毕竟大明传承了两百多年了,乃是正统。
数十代子孙都生活在这片叫大明的土地上,认同感自然是一伙土匪强盗不能比的,若不是不跟着李自成就要饿死,没人会想到去造反。
“肃静!”老毕面容肃穆,手执惊堂木猛的拍到刑案之上,大喊了一声,那一刻好似王霸之气外泄。
但,没人鸟他!
没办法,人太多了,刑场选在太原府中街,也就是所谓的十字路口,聚集的民众高高低低,后面的人压根看不到老毕的举动。
老毕惊堂木拍的手都要麻了,方才令众多百姓安静下来,随即请示刘鸿渐,是否可以开始。
“带犯人!”得了刘鸿渐的命令,老毕高喊!
不一会儿,刑场前巨大的空地上便跪满了一排排犯人,有农民军的几十个首领,以及八大晋商极其妻妾子嗣。
不得不说,八个老杂毛的人丁倒是挺兴亡的,加上匪军首领,足足将近三百号人,排了好几排。
农民军的大小首领不必说了,贪婪已然蒙蔽他们的眼睛,每个手中都沾满了血腥!
&
第123章 土改宣言(一)
所有的百姓在刘鸿渐站起的那一刻,都不约而同的静了下来,抱着孩子的妇人哄着哭泣的孩子,以期许能听到案台之上刘鸿渐的讲话。
刘鸿渐从案台下拿出昨夜命木匠赶制出的土质扩音器——一个用纸板弯曲成弧形的奇怪物件。
“喂喂——能听到吧!”刘鸿渐嗷了一嗓子,看来效果还不错,把站在前面的几个大叔级的百姓吓了一跳。
“自我介绍一下,我呢,乃是大明安国伯、当今太子的老师(虽然木有教过他啥东西)、锦衣卫指挥使、蓟辽督师刘鸿渐。”
这倒不是刘鸿渐想装十三,这些平头百姓没啥见识,你若想让他们相信你说的话,必须把自己包装一下,否则你啥都不讲,直接跳出来给他们画饼,鬼才信你。
效果确实是有的,大多数百姓开始交头接耳,询问朝廷是不是有这号人,毕竟这四个官职随便拿出来一个都是让他们仰望的存在。
但百姓并未显露出喜大普奔的样子,毕竟你官儿再大与我何干,你是给我粮食了,还是给我银子了,他们只关心今天吃啥,明天吃啥,后天会不会饿死。
效果达到了,刘鸿渐挥挥手让众人安静下来。
“山西被匪贼占据已经一年有余,想来诸位已经得知近日咱们山西的变故,没错,山西在我大明士兵的英勇作战下,已经光复了!
你们面前的这些将官模样的人,便是匪贼军的首领,十几年来这些匪贼在我大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简直是恶贯满盈!”
刘鸿渐满心期待百姓义愤填膺斥责匪军的画面并未出现,事实上刘鸿渐把这些百姓想的还是太高了。
大多数百姓都面无表情的看着这位朝廷的大官儿,不知道这位大官儿召集他们前来到底有什么大事,难道就是这个
匪军统治山西时,他们没饭吃,难道大明统治时,他们就有饭吃了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万千宫阙诉却真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刘鸿渐心塞,士兵当兵不是为了保家卫国,士子做官不是为了造福百姓,百姓种地只是为了吃饱饭,教育啊,没有教育国家哪里有希望!
“这些匪军头领的身后……乃是霸占整个山西近六成耕地的八个奸商家族!”
刘鸿渐顿了顿决定来点实在的,话一说完果然是有些效果,不少百姓无神的眼睛终于闪亮了一下。
大明两百年以来统治者几乎都与士绅穿一条裤子,很少无故对地主阶级下手,原因很简单,老朱家厚待文臣武将,大多土地都直接或间接的掌握在他们手里。
只要有人触动他们的利益,马上便是所有官僚集团的联合镇压,然后再口诛笔伐一般,保管你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这些奸商吃里扒外,资助匪军、勾结鞑子侵扰我大明,巧取豪夺、霸占本该属于你们的土地,以至于让诸位妻离子散、饿殍遍地。
这些奸商抢走你们的土地,不仅让你们继续为他们卖力气,还想让你们感恩戴德,美其名曰是他们养活了你们!
累死累活忙碌一年,到头来仍是吃不饱穿不暖,这些奸商呢拿着你们用汗水种出的粮食,再高价卖给你们!世上还有比这更无耻、更卑劣的人吗凭什么
那些土地本就是你们祖祖辈辈传承下来养育子孙的,我只问一句。
你们恨吗”
一说到土地,许多百姓都是全神贯注的打起了精神,土地啊,
第124章 土改宣言(二)
在刘鸿渐的想法中,山西将作为土改的一个试点,等以后这边有了成效,必然要推而广之。
当官的就应该去思索如何治理政事,经商的就应该老老实实的经商,武将就应该想着如何上阵杀敌保家卫国。
有了政绩朝廷自然给你发俸禄,老实经商自然也饿不着,武将为大明开疆拓土有了战绩朝廷自然不会坐视不管,现在呢
商人与老百姓抢地,当官的与老百姓抢地,你个当兵的也去与老百姓抢地那百姓呢
贪心不足蛇吞象,都去死吧!
啥朝廷给的俸禄不够花这是个问题,不过还是去死吧!不能忍一时之难而乱天下者,都得去死!
死一人而安一方百姓,这生意,就值!
此番从奸商手中抄没的将近一亿两银子,刘鸿渐的初步想法,一方面用于征兵,一方面用于兴修水利,适当的给官员们加点工资。
一亿两银子,足够大明浪好几年了。
大明若想长治久安,从根源上解决土地问题,在这一点上,崇祯必须答应他。
否则土地必定仍旧会不断激化矛盾,民变必然四起,他可没空一直当这救火队员。
按理说崇祯应该跟他站在同一阵线,毕竟土地被掌控在官僚士绅手中,又没人给你交税,你还老哭穷!
现在老子给你指出一条好路,你不走
哼!后果自己想吧!老子不陪你玩了!
呼啦——街上的百姓不知从哪边开始跪倒了一片,随即所有的百姓都跪了下来。
“青天大老爷啊!”
“皇恩浩荡,吾皇万岁!”
“小的感谢大人八辈祖宗……”
……
不论政令能否行得通,这些百姓们已然感觉到,面前这个年纪轻轻的大官儿,是真心的想给他们饭吃,至少是给了他们希望!
魏鹏鸿、毕自恭等人面面相觑不发一语,就算朝廷怪罪,自然不是他们的锅,天大的事有伯爷扛着,与他们无关。
刘鸿渐看着众多的百姓跪倒在地,这次他心中没有任何的愧疚,这并不是他应该做的,但他做了!
“毕自恭!行刑吧!”该说的都说了,见时间差不多,刘鸿渐转头对边上的毕自恭说道。
“伯爷,吉时还未到呢!”古人迷信,就算砍人也非要等到午时三刻。
“少废话,本伯砍头不信这个,本伯觉得现在就挺吉利的!”刘鸿渐惊堂木一拍瞪了毕自恭一眼。
“那伯爷至少应该问话吧!”行刑之前监斩官当询问犯人是否知罪,此是礼节。
毕自恭读了一辈子圣贤书,诗书礼仪也是恪守了半辈子,一时无法适应刘鸿渐的雷厉风行。
“再废话信不信……”
“来人,行刑!”刘鸿渐惊堂木都扔了,老毕顿时怂了,这……大人不讲理啊!
“雪儿,你一个女孩儿家不宜看这等场面,退下吧!去老毕的府衙。”刘鸿渐见老毕乖乖的去下面安排行刑才消了气,转身对一直平静的站在他身后的杨雪轻声说道。
杨雪其实心中一直不曾平静,特别是刘鸿渐刚才的那一番话,在她看来,这天下,这大明,唯有面前的大人方是真正的为百姓着想,即使是遭受全天下读书人的口诛笔伐,也在所不惜。
在这一刻,她才真正觉得面前的大人,是个顶天立地的男人,是个真正值得她付出一生去侍奉去爱的人,即使以后可能会被朝廷怪罪,被朝臣污蔑,被世人唾弃。
 
第125章 血祭
当刘鸿渐一行快马赶到临县时,临县的城墙已基本修复,听说是老方为此发动了县里全部的壮劳力。
“老方干的不错!”刘鸿渐先下了马,又把杨雪扶了下来。
“哪里哪里!都是伯爷的功劳。”方县令赶忙谦虚道。
临县的百姓听闻刘鸿渐守城的事迹也是个个十分卖力,才在几天之内便恢复了临县残缺的城墙。
留守的几百千户所士兵听闻刘鸿渐前来,也是呼啦一声从城中冲了出来,不少人身上还裹着包扎伤口的白布。
“大家都辛苦了!”
一排排少年看着刘鸿渐,眼里充斥着重逢的喜悦,刘鸿渐只一句话,不少少年眼中已溢出泪水。
此番去太原和大同,千户所又有二十几个士兵战死,这段时间毫无节制的使用akm,已经有六把枪枪口承受不住高强度的射击而损毁。
这些都是硬伤,刘鸿渐不得不拿出六把崭新的akm以作补充,戒指里只剩下十三把备用枪械。
大规模作战仅仅靠着这点枪械根本不够,近距离冷兵器作战伤亡又太大,看来军工厂的建立势在必行了,刘鸿渐心道。
“老阎,去把兄弟们的尸首取出来吧,在这城外火化,等回京时本伯要将他们全部带回京城。”
想起那些少年,刘鸿渐心情沉重。
临城城外,柴堆起的高高的,柴草之上,是码的整整齐齐的千户所战死的士兵,整整一百八十人,分成十个方队。
已是黄昏,夕阳西下,城外千户所全体官兵两千零四十八人均整齐的站在尸首旁。
牛壮以及几十个伤势重的士兵是被人抬着过来的,经过几天的修养,牛壮的伤口已经结了痂,脸上和背上都包裹着厚厚的纱布。
牛壮背部有伤穿衣麻烦,干脆光着膀子出了城来,就算是躺在地上,他们也要看着自己的兄弟走。
“带刘宗敏,袁宗第过来!”刘鸿渐沉声道。
常钰随即把捆绑的结结实实,嘴里塞着破布的二人带过来,袁宗第个字不高却很敦实,刘宗敏身材高挑却是独臂,二人经过几天牢狱生活,已变的憔悴不堪。
士兵把他们二人绑在千户所战死士兵旁边栽好的十字木桩上,刘鸿渐命令士兵取下二人口中的破布,他想听听这两个恶贯满盈的人想说些什么。
袁宗第双腿颤抖显然已是认怂。
“狗官!给那大明的狗皇帝当狗可舒坦吗哈哈哈哈!”唯有独臂的刘宗敏破口大骂。
刘鸿渐转身从身后一个少年腰间抽出一把战刀。
“大明气数已尽,待我大顺国振臂一呼,必然将你这狗官碎尸万……啊——”
刘宗敏话还没说完,刘鸿渐便一刀刺入袁宗第左臂,刘宗敏随即疼的高喊。
“你继续说,本伯听着呢!”刘鸿渐在刘宗敏耳朵旁轻声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