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扛着AK闯大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行者寒寒

    李云魁一副秉公奏报的表情,但他的心思可并不是如此。

    在他看来,这个安国候入宫而不见皇上,反而去见一个太监,只此一条,便可以治他个死罪了。

    “嗯,二人有过袍泽的情义,如今王大伴儿身染重疾,这竖子也算是个重情义的家伙!”崇祯丝毫没感觉到李云魁的言外之意,反而自顾自的夸起了安国候。

    “皇上所言极是!”李云魁站在崇祯的身侧,嘴角有些抽搐。

    这…这也太……

    “李云魁,摆驾王承恩府宅!”崇祯突然说道。

    这天下不止你安国候重情义,朕也不会让有功之人落寞而去,崇祯心里想道。

    “诺!老奴这便去安排。”李云魁收起思绪应声道。

    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大伴儿,而万岁爷的大伴儿便是王承恩,他若想顶替掉这个位置,除了更加小心的伺候外,剩下的便是时间。

    是啊,时间真是个残酷的东西,它可以把很多事和人变得面目全非。

    岁月是把杀猪刀,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黑了木耳。

    这王承恩也会被慢慢淡忘吧,李云魁边走边想道。

    “陛下驾到!”李云魁当先走到王承恩的府宅前通报。

    崇祯身着常服,在诸多侍卫、太监们的簇拥下,进入了王承恩的府宅。

    “万岁爷!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早得了信儿的王承恩,身着一身崭新的四爪蟒袍,头戴三山帽,匍匐在地老泪纵横。

    在明朝,皇帝若亲自摆驾朝臣府宅,便是对朝臣莫大的恩赏,事实上有明一朝三百年,皇上能屈尊去臣子家的,也是屈指可数。

    更别提他王承恩还是个太监了。

    “大伴儿身子不好,快平身吧!”崇祯微微笑道。

    早有一个小黄门去搀扶起王承恩,王承恩缠绵病榻多时,身子虚弱的只动了这么几下便出了一身的虚汗。

    “大伴儿当好生将养身子,朕给你带来些御用的老山参,听说是前些年朝鲜国进贡来的高丽参。

    另外大伴儿若身子有任何不适,可马上着人传太医,朕已经给太医院打了招呼了!”

    太医院的太医只负责给皇家的人治病抓药,若没有圣旨,其他人是没这个资格的。

    “万岁爷,老奴这辈子没白活,老奴就算身死也没有任何遗憾了!”王承恩再度落泪,他只不过是个将死的太监,能如此得皇上器重本已是难得。

    如今皇上不仅对他嘘寒问暖,还专门亲自来探望,就算是去了下面,王承恩也足以向泉下的二老交代了。

    “大伴儿休要说这些丧气话,好生养病即可,你可有什么对朕说的”崇祯心里也清楚,这王大伴儿怕是撑不了多久了。

    屋子里除了王承恩和崇祯,还站着一个小黄门,以及司礼监新任秉笔太监李云魁。

    王承恩对着身边的小黄门




第213章 蛇鼠一窝
    王承恩的府宅就在乾清宫的侧后方,崇祯回了乾清宫便传召了嘉定伯等人。

    事实上崇祯隐约知道这些人来所为何事,最近一段时间朝廷无论是征兵、练兵,所选部将皆是没有爵位在身的普通武官。

    就算是领兵征战一方,朝廷也极少从都督府里寻觅将官,这让都督府的诸位勋贵到处吐酸水儿,崇祯自然也听到过一些。

    只是他不明白的是,嘉定伯来瞎掺和什么

    从乾清宫外呼啦啦进来一大彪子大明勋贵,把崇祯吓了一跳,这是要造反吗

    “微臣魏国公徐允爵叩见陛下!”

    “微臣灵璧侯汤国祚叩见陛下!”

    “微臣隆平候张拱日叩见陛下!”

    “微臣嘉定伯周奎叩见陛下!”

    ……

    “诸位爱卿平身!”崇祯冷冷的道。

    一帮子人足足有十几个,行了礼后起身站成了两排,魏国公徐允爵当先站在最前列。

    他是前些日子从南jing而来,到京城处理些生意事,正好碰上灵璧侯,于是乎一顿饭的工夫,灵璧侯一帮子同仇敌忾者便有了领头人。

    本来他们打算找嘉定伯出这个头,嘉定伯虽然爵位不高,但身份在那儿摆着,就算出了什么事,皇上还能把自己老丈人怎么样吗

    可嘉定伯实在太不靠谱,那天晚上在嘉定伯府吃的所谓晚宴,也算是让几位勋贵领略了当朝国丈的风采。

    小炒白菜、小炒大萝卜、小炒菠菜,一帮子人看着端上来的伯爵家的晚宴,脸都绿了。

    周奎不仅没有觉得不好意思,甚至以为他们都占了他家的便宜。

    还是他的儿子国舅爷周狗蛋儿忍不住了说了声:“还有一个荤菜、一个汤!”

    于是乎众人看着青菜等那个荤菜,想着吃完了肉就走,谁停留谁是孙子。

    结果荤菜上来所有人都傻了眼,所谓的荤菜便是每桌上了一盘煮鸡蛋,鸡蛋估计也是按照每桌的人数来定的,每人一个,多了没有!

    而汤更是奇葩,竟然是桌子上所有菜的集合,众人不知道这个汤是不是嘉定伯厨房把择菜剩下的白菜帮子、萝卜叶子废物利用了。

    于是乎集体败下阵来,在嘉定伯一家又省了一桌饭钱的欢呼声中离去。

    但嘉定伯今日还是来了,因为他听说这次的事有魏国公打头,魏国公是谁,开国元勋徐达的后人,而徐家更是一门双国公,这在大明、哦不在整个华夏都是绝无仅有的荣耀。

    这事儿如果成了,全天下的勋贵都得记着他们的好!是以嘉定伯屁颠屁颠的腆着脸也来了。

    魏国公本来没想出这个头的,他一家子都在南京发展,京城太远,发生什么事都与他不相干。

    可灵璧侯汤国祚只三言两语便说服了徐允爵,原因无他,商税!

    早在半年多以前,安国候那个歹人还是安国伯时,就差点怂恿圣上征收商税,如今他生了侯爵手握军权,还能有他们的好日子吗

    “不知是生了何等大事,竟让得诸位爱卿联袂来找朕,魏国公,你来说说吧!”崇祯指了指最前头明显是一帮人头领的徐允爵。

    “皇上,臣等此次前来是为我大明社稷、弹劾佞臣的!”徐允爵说话瓮声瓮气的,他跟崇祯差不多年纪,但吃的却比崇祯胖的不是一星半点。

    “哦徐爱卿要弹劾谁”崇祯道。

    “臣等要弹劾那安国候刘鸿渐!”徐允爵从怀里掏出昨晚一大帮子人绞尽脑汁写就的一封联明信,当庭宣读。

    “臣例数了安国候的七宗罪。

    其一,欺君罔上,据闻贼首李自成根本不是安国候刘鸿渐所杀。

    其二,其在辽东在没有查明真相的情况下,冒领军功,冤死了辽东总兵吴三桂。

    其三,在陕xi、山xi,纵容士兵荼毒商贾,致使两地行商、士绅死伤殆尽。

    其四,贪墨不法,据闻其从陕xi两地共搜刮到银两器物与入国库时的账目对不上。

    其五,私造、私藏军械。

    其六……”

    “够了!”徐允爵的七宗罪还没读完,崇祯便发飙了,怒气冲冲的打断了魏国公。

    “尔等皆是大明勋贵,与大明共



第214章 太子来了(为盟主 听叶飘雪 加更4/5)
    四十廷杖已经是相当严苛的重则了,事实上只要崇祯想让某个大臣死,莫说四十杖,也许十杖都用不了。

    可见这些勋贵让崇祯有多么生气,你们不是要死谏吗

    那就看看你们的嘴硬,还是屁股硬!

    李云魁当然知道崇祯的真实想法,无非是要教训教训这些不知朝廷危难胡作非为的勋贵。

    事实上身为皇帝身边的太监,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要摸清皇帝的真实想法。

    就说刚才崇祯的命令,如果会错意的太监真的实打实的给每个人来四个廷杖,估计这十几号勋贵当天就得全部下去见太祖皇帝。

    而一下子打死十几个勋贵,还有一个世袭的国公,崇祯肯定又要背上一个滥杀功臣的罪名,但先死的,肯定是监刑的太监。

    可就算再放水,这四十廷杖下来,估计这些勋贵们也得在家里趴个十天半个月。

    赶走了一群讨人厌的咸鱼,崇祯再没心思批阅奏疏。

    干脆让人传了膳,坐在煤球炉子便喝起闷酒来。

    第二天,安国候刘鸿渐依然没有来上朝,崇祯坐在御座上时不时的往武臣的末尾处瞄。

    安国候上朝经常迟到,崇祯心里是有数的,可足足等到早朝结束,刘鸿渐也没来。

    这个竖子,还跟朕摆起了脾气,不就是说了你两句吗又没有冤枉你!

    崇祯想起这一年来,他为安国候背的各种锅,顿时觉得自己也很冤枉。

    从狙杀李自成到、拿下吴三桂、血战山海关、以至于荡平山、陕、大规模征兵、推广新作物。

    哪一个举动不是他在朝里承受着诸多文武的指责、谩骂和不满

    如果没有崇祯在朝廷里撑着、为安国候做主、撑腰,安国候根本活不过三章。

    这大概是崇祯自己的想法,他觉得自己很委屈。

    而安国候刘鸿渐呢,更是觉得自己天南地北折腾了一年,为谁辛苦为谁忙

    结果还被大骂一通,也是后世来的小伙子,如果是明人,被皇帝骂两句又能如何多大的事

    可刘鸿渐却不这么认为,如果没有崇祯,他本可以买一块地,蓄几十个家奴,娶三两个老婆,安安稳稳的当他的逍遥小地主。

    有领先这个世界三个多世纪的akm在手,谁敢来找他的茬儿

    可自从给崇祯当了打工崽,每隔两天还得起个大早,天寒地冻的跑老远去宫里开会。

    这还不说,动不动还要给他肩头压担子,一开始是辽东、辽东完事是山、陕,现在他又兼职种地、还提领京营。

    每天忙忙活活的不说,都没时间陪老婆孩子!

    现在还要被人嫌弃,世界上最憋屈、最委屈的便是自己了吧!

    是以刘鸿渐这两天朝也不去上了,皆已抱病在身为由着下人报于吏部,说起来,这理由还是崇祯帮他想的。

    不去上朝归不去上朝,刘鸿渐并没有在家里醉生梦死,事实上也不是什么大事,只不过心里赌气而已。

    为了发泄,刘鸿渐干脆去了千户所的军营,每日里跟着一群小伙子一起练习火枪方阵。

    为了对抗关外的骑兵,刘鸿渐与卡尔商议改良了现有的方形阵列,改为了环形阵列。

    两军对抗时,火枪兵以环形队列列队在中央,身后是步军,两边则是友军骑兵。

    敌军骑兵首先要冲入火枪兵方阵,经受火枪兵的若干轮齐射,之后才是与骑兵、弓弩手对拼。

    定装纸壳弹大大提高了原有装弹方式的效率,宋大爷更是突发奇想专门为千户所定制了子弹带。

    出战时,



第215章 三棱军刺(为盟主 听叶飘雪 加更5/5)
    常钰便跑边大喊着,把正在训练的千户所士兵吓了一跳。

    啥太子殿下当今大明储君

    除了千户所的几位百户官在除夕公祭时见过皇上外,其余诸多士兵更是连皇上什么样都没见过。

    更别说从来不出皇宫的太子殿下了。

    “殿下,您怎么跑这里来了”刘鸿渐跟千户所的士兵一样,身穿着粗布棉袍,手里拿着一杆遂发枪。

    “刘师傅!本宫去你府上寻你,你家管家说你在这里,本宫就来了!”朱慈烺已经记不起上次出皇城是什么时候了。

    又是十几岁的年纪,是以一路上对所有的人都十分新奇。

    朱慈烺心情不错,因为今日他的父皇专门恩准他出宫去探望他的老师安国候,据闻,安国候已经‘病了’好几日了。

    “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不用刘鸿渐言语,千户所诸多士兵自行的下跪行礼。

    “诸位大明的勇士,平身!”朱慈烺高声道,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大明的火枪兵。

    “都瞅啥赶紧给老子训练去!今天成绩最差的一百人,晚上没饭吃!”

    刘鸿渐见一堆人行了礼后也不离去,只是盯着太子朱慈烺,像看稀罕物似的死命看,不禁怒道!

    一群士兵嘿嘿笑着一哄而散,在常钰的吆喝下重又返回靶场。

    “慈烺,此番前来所为何事”赶走了一群士兵,身边也没了外人,刘鸿渐便又开始作死。

    “父皇说你都病了好几日了,着我来探望你,刘……刘兄,本宫看你根本就没病,你是装的!”逃出了深宫高墙,来到了嘈杂的军营,朱慈烺瞬间觉得心胸激荡了不少。

    是以,平日里根本不敢说、说不惯的词儿,现在也能借着这环境喊出来。

    “哪里哪里,本官是真病了,一进宫里就头痛欲裂,走咱俩去喝点!”刘鸿渐哈哈大笑,带着朱慈烺出了军营。

    “宋老宋老你看谁来了”刘鸿渐带着朱慈烺直接来到了宋大爷的住处,因为只有这里还最有个家的样子。

    老宋一家子都已经来了京城,两个儿子负责皇庄里土豆、番薯的试种事项,而他则专职负责军械所。

    宋应星闻声从屋子里出来,但见一个头戴黑色翼善冠、身着红色五爪蟒龙袍的少年,身后还簇拥着一干太监、侍卫。
1...6061626364...3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