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着AK闯大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行者寒寒
“我想诸位就算大字不识,也当知道这些恩赏都不是白来的,军队乃国之重器,而你们便是大明的战刀,大明的血刃,大明的脸面,陛下的倚重!”
简单,粗暴,直白,之乎者也在这里行不通,也没有用,刘鸿渐就是要以朴实的言辞,以大明朝廷代言人的身份,让这些刚刚入伍一个月的士兵感到自豪,感到自己受到重视。
事实上,大明帝国的皇帝就站在他们面前,他们本就激动的不行。
外加上听到提督大人说,皇帝陛下为了给他们筹措军粮,都已经到了不惜去向士绅向沿海的奸商低头的地步。
不少士兵不知如何发泄心中的感激、怒火,憋的满面通红,也有不少将官眼中起了雾。
“可是就在一天前,朝廷接到辽东传来的军情!
一群粗鄙、野蛮、凶残的外藩人侵袭了我大明的国土,杀死
第222章 我带你们去战斗
“不,绝不!”刘鸿渐还没出声,底下的士兵们已经嗷嗷叫的嘶嚎起来。
是啊,如果可以,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过的比自己好呢
即使他们大字不识、一无所有,但每个人向往自由、向往美好生活的信念却与富人们一样高贵。
“战,你们可能会死,逃,至少还能多活一会儿,年复一年,直到寿终正寝,你们愿不愿意用这么多苟活的日子,去换一个机会——就一个机会!
告诉那些野蛮人,他们或许能夺走我们的生命,但永远夺不走我们的尊严!”刘鸿渐声色俱厉,他死死的盯着面前的这些将士。
“战斗!战斗!战斗!”数万士兵手持着长矛用力的杵着大地,发出咚咚咚沉闷的巨响。
“我们将在辽东与他们战斗!
我们将在沈阳与他们战斗!
我们将在海岛上与他们战斗!(毛帅!皮岛!)
我们将在更北的北方与他们战斗!
直到大明的铁骑饮马黑龙jiang、饮马兴安岭!
直到所有被他们奴役的汉人重获自由!
直到极北的寒天再也见不到通古斯人!”
刘鸿渐额头青筋暴起,几乎是嘶吼着把胸中的愤怒吼出。
如果说他的梦想是做个逍遥小地主,那么也肯定不是梳着个铜钱般大小的鼠尾辫当地主!
事实上,如果那些汉奸们知道,迎新主人入门后要剃掉自己的头发,要留一个丑到天际的大光头,不知那些所谓的官老爷们作何感想。
但刘鸿渐心里的想法很明确,头可断,发型不可换!
“杀!杀!杀!”所有的士兵都被刘鸿渐极具感染力的演讲所影响、所刺激,恨不得马上拎着战刀去与野蛮人拼上个你死我活。
“说的好!”崇祯也终于感觉,自己就这么站着好像不是那么回事,这是他的兵啊!
所有的士兵见他们的皇帝嘴嘟囔了一句,但离得太远也听不清,大汉将军们压根也没听到,但所有士兵都不约而同的安静了下来,以示对大明皇帝的尊敬。
崇祯也是被刘鸿渐的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说的热血沸腾,他原本还以为这个小子真的怕死呢,听着听着才发现,原来相对于死亡,还有更可怕的东西。
民族大义、气节、忠诚,想来那些宁折不弯的先贤、英雄们,应该也是如此吧!
“将士们!朕为拥有你们这样的士兵而感到欣慰,朕为大明能拥有你们这样的士兵而感到骄傲!”崇祯有点激动。
这跟上次在京营发言还不一样,上次至少有安国候给他的稿子,但这次没有!
“十年前,朕为了给辽东军筹措军饷,不惜缩减皇宫用度,不惜去向朝臣们借银子。
十年过去了,没有人怀疑朕对赢得这场战争胜利的决心,现在朕还是那句话,朕是你们永远的后盾!
有功者赏,有过者罚,朕也定会不吝赏赐!
不幸战死的士兵,朕也必然会给予抚恤,你的父母也将享受永久免除税赋直至故去!
你们的花名册,也会第一时间呈交到朕的手里,所有不幸战死的士兵,都将入大明忠烈碑,他们的作为,值得整个大明的百姓、包括朕在内的敬仰!
至于军饷、抚恤等,朝廷也必将如数、如期发放,凡是有任何拖欠、克扣等事,尔等皆可到任何一个衙门去举报!只要朕得知,必斩其头颅以儆效尤。
如果战争真的到了那个地步,朕仍愿意缩减用度,以让朕的将士们能不用饿着肚子上战场!
总之,朕将与将士们一起共同见证。
见证大明的中兴!也见证野蛮人的覆灭!
朕为你们骄傲!”
崇祯讲完,才发现下面的将士们都呆立在当场,是不是自己讲的太差劲了
崇祯不仅有些尴尬。
但这种沉默只持续了半息。
&n
第223章 海盗王的馈赠
不论是朝臣,还是崇祯本人,都感觉此番真是不虚此行。
有了这许多枕戈待旦的士兵,崇祯瞬间觉得安全感爆棚。
而恰恰相反,督察院和六科言官互相瞅着,瞬间感觉毫无安全感,并发誓以后再也不给崇祯上眼药。
天色已不早,从西山大营回来,刘鸿渐跟崇祯道了别,直接向着侯府赶去。
没白跑啊,总算让崇祯大叔找回点自信了,大明的依仗可不是言官文臣的唾沫星子,而是边关将士手里的大刀长矛。
回了府上,前院中厅,老爹刘德隆和牛大年围着个煤球炉子在下棋。
“爹,这大冷的天,您该早点休息啊!”刘鸿渐走到炉子边伸出手烤着火。
“是啊,爹,恁也得早点休息。”牛壮站在刘鸿渐身后,也对着自己的老爹牛大年说道。
“我儿回来了累了吧,快去后院吃些饭菜吧,我吩咐后厨给你留着呢!”刘德隆微眯着眼笑着说道,说完便又紧紧盯着面前的棋盘。
最近刘德隆又开始痴迷象棋,同样是新手,与管家牛大年的水平不相上下,二人也是下的不可开交。
“老爷回来了!大棒槌,你有没有好好伺候老爷”牛大年也是跟刘德隆正打在节骨眼上,起身行了个礼马上把眼神放在了棋盘山上。
此番做派,若在其他府上,早被扫地出门了。
但刘鸿渐不以为意,老爹年纪大了,这年月又没有其他的娱乐项目,能找到个乐趣也挺好的。
“爹,那还用说谁敢欺负老爷俺一巴掌拍死他!”牛大棒槌嘿嘿的道。
在这安国候府,牛大年和牛大棒槌相对于刘德隆和刘鸿渐,与其说是主仆,更像是一对无所不谈的邻居。
而牛大年和牛大棒槌虽然一脉相承的有点大大咧咧,但同样的知恩、知足也是难能的品质,这一点没有任何人怀疑。
“老爷,外面有人前来拜访,说是南方来的!”一个下人进屋来报。
“得,老牛,走,咱俩去我屋下!”刘德隆见有客人来,忙招呼牛管家转移阵地。
谁会在大晚上来找他呢,他跟朝臣的关系一向不好,不少人甚至对他恨之入骨,刘鸿渐皱了皱眉。
南方莫非又是哪个在南京当差的闲官来找他打通关系
虽然他没少给朝臣穿小鞋子,但自从他从山xi立了大功回来,还是有不少人来攀交情。
这其中自然少不了那些被排挤到南京的不得志的官员。
但刘鸿渐一般都连见都不见,原因无他,他不缺银子,又掌管大明京军,最被忌讳的便是结交官员。
而且,刘鸿渐打心眼里看不上这些个只会勾心斗角的鸟人。
“不见!”刘鸿渐想了一下道。
“老爷,那人说,他是福jian郑家的。”仆人重复道。
“靠,你这小子,怎的说话说半句,以后再如此,月银减半!”刘鸿渐被气坏了,这特么的大喘气。
“让他进来吧!”
“是,老爷!”这下人也是被吓得不清,小跑着出了中厅。
郑家,福jian,还能有谁
只是刘鸿渐有点不明白,这老郑突然造访,所为何来
锦衣卫的奏报里,这老郑好像是个混不吝,对于他来说大明和大清都是一回事,无非是换个主子而已。
片刻从外边进来一个中年人,这中年人头戴方顶硬壳幞头,一身紫褐色绸缎长袍,剑眉冷目。
“等等!”这中年人进了中厅刚拱起了手笑呵呵的准备见礼,便被牛大棒槌粗鲁的打断了。
“搜身!举起手来!”牛大棒槌不由分说,在这中年人身上一顿乱摸。
没有刘鸿渐的命令牛大棒槌当然不敢如此放纵。
郑家盘踞福jian,经营南中国海已经数十年,刘鸿渐对这些海盗印象不咋地,但却留了个心眼。
“这是啥”还别说,牛大棒槌在人家身上上下翻腾,还真的摸出来个奇怪的玩意儿。
“大人!在下自江南而来,山高路远,这是在下防身的家伙,还望大人包涵!”
中年人一点也不慌乱,反而边整理了一下被牛大棒槌弄乱的衣衫,边平淡的道。
牛大棒槌把那奇怪东西递给刘鸿渐,刘鸿渐只看了一眼便清楚是个啥玩意儿。
这特么不就是短柄火铳嘛,通俗点来讲,就是手枪!
看这燧石装置,竟然还是燧发
第224章 海盗王的图谋
“啥没有”刘鸿渐直接傻了眼,莫非小郑还没出生
不能啊,这都啥时候了,再不出生,台湾岛谁去收啊
但刘鸿渐看这个叫张瑾的,也不像在故意说谎,而且,就特么问你个名字而已,他也没啥好隐瞒的。
不服气的刘鸿渐趴在桌前低着头,眼睛一闭便钻到戒指里去翻书。
郑成功,本名森,幼名福松,字明俨、大木,擦这么多名儿母亲还是日本人
“大人,大人”张瑾见面前的侯爷手搭在桌子上低着头没了动静,不禁有些诧异。
“哦,我是说有没有一个叫郑森的,福松、福松大木”刘鸿渐一股脑的说出来好几个。
看来得抽空得把通史读完了,不然每次都这么玩儿,别人还以为他有癔症的毛病,刘鸿渐看张瑾盯着他像看怪物似的,心中暗暗的想。
“大人是说我家大公子福松啊!他跟您差不多年纪,不过这功名成就跟大人您可就差的太远啦!”
张瑾虽然心中奇怪,但也没太当回事。
福松是郑家大公子的小名儿,张瑾很早就跟着郑芝龙闯荡,是以都是以小名儿称呼家里的大公子。
“对对,就是他,本候对他甚感兴趣,你可详细说说!”刘鸿渐一听跟自己年纪差不多,心思顿时便活络起来。
郑成功大名,后世谁人不知
就算不知道鞑子有几个皇帝,也知道收复台湾的是郑成功!
而郑成功还有个外号叫国姓爷,此是明亡后小郑拥护隆武政权坚持扛清而得到的皇家最高赏赐。
事实上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不止如此,他把占据台湾近百年的荷兰殖民者打败并赶出了台湾岛,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捍卫了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这可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郑公一名由此名扬千古。
而当时荷兰人的军事实力可是排的进前三的,其海军军舰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更是全球第一。
也正因为如此,之后的很久远的一段时间,欧洲列强不敢在南中国海放肆,就算来贸易也是老老实实的交保护费。
更有甚者,在后世一个叫倭国的无耻小国,竟然把中华的民族英雄说成是他们的国人,不仅如此,还把小郑收复台湾岛,当做是倭人给中华的馈赠。
这特么的简直是岂有此理,莫说当时的明朝是重男轻女,在当时倭国刚刚结束所谓的‘战国’时期,女人连附庸都算不上。
还不是嫁给谁算谁老郑可是名副其实的汉人,祖籍河nan,小郑从小也在福jian长大,吃的是汉家粮,读的是汉家书,流的是汉家血。
倭人向全世界证明什么是无耻之尤,也诠释了如何合理的意yin!
当然这都是后话,现在的小郑,既不是国姓爷,也不叫郑成功,更没有收复台湾岛,他叫郑森,字大木,是个秀才!
“我家大少爷目前在南京国子监读书深造,如今已经是秀才公了呢!”张瑾说起郑森来一脸的温和,可以看出这个家伙很喜欢小郑。
“嗯,不错不错,小郑不错,本候看好他!”刘鸿渐没口子的夸赞,秀才公好啊,还没入仕,还没被官场这个大染缸染色,好拉拢!
事实上对于海盗王郑芝龙,刘鸿渐也拿他没法子,大明的水师只有几条不像样的渔船,整个南中国海都指望着老郑的船队过活这样子。
不然老朱家也不会去招降一伙儿海盗,那不是给自己丢面子
但是老郑不好搞,可以搞小郑啊!
据说老郑一辈子吃了没文化的苦,专门给小郑找了大儒接受爱国教育,结果老郑要去投野猪皮,小郑誓死不同意,老郑只好只身去投野猪皮,结果再也没能回来……
这说明啥
第225章 如火如荼
但着急也没用,老郑在朝廷认识的最大的官是前福jian巡抚熊文灿,老郑也是受了这厮的感(忽)化(悠)降的大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