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盼鸾归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东篱
“她是功臣,更是先帝亲封的一品诰命夫人!先帝在世,都未曾轻视了祖母,特赦了她入宫行跪拜请安之礼,便是见到现今的陛下,也是可以不用行跪拜之礼的。”
“本将军就想问一问太后,你又是何德何能,敢强逼着本将军的祖母向你行跪拜之礼我祖母一拜,你承受得起难道你身份贵重的,还能越得过先帝和陛下去而今日,你又是凭什么断了我祖母双腿你问过本将军、问过我三十万镇北军没有”
沈鸣鸾的剑,又一次指在了苏太后的心口。
龙有逆鳞,触者杀之!
沈鸣鸾才不管,苏媚是不是太后。
今日,她既然敢动老夫人,沈鸣鸾就敢杀了她,永绝后患!
而沈鸣鸾掷地有声的话,让原本还气愤填膺的朝臣,脸色都几不可见的变了变,一个个的,神色有些许的恍惚了。
似乎才想起了,沈老夫人这一生汗马功绩,是当朝武将说及都忍不住心生钦佩的巾帼英雄。
可今日,苏太后不仅折辱了沈老夫人,还断了她双腿。187小说
堂堂的一国太后,如此对待忠臣良将,传出去了,不仅那些出生入死的将士会心寒,就是这天下的百姓,也会鸣不平。
难怪了镇北将军,会有雷霆之怒!
今日的事情,根本就不是他们这些朝臣可以掺和的。
思及此,一众朝臣就纷纷噤了声,往后连连退了好几步。
唯有韩柏,还站在原地,不过却没再说话。
将在场的朝臣的神色变化,尽收眼底,苏太后就明白了,他们是想置身事外,当即心里就急了,可偏生又找不出辩驳的话,只能将求救的目光望向了七杀。
她知道,此时站在大殿上的陛下,并不是楚天霖,而是当年她送出宫的那个孩子。
春猎行刺之事,不仅苏锗参与了,还有她。
接收到苏太后的目光,七杀唇角勾了勾,狭长的凤眸里,划过了一丝冷笑,却还是出声道,“鸣鸾,你且将剑放下。”
“怎么,你想阻止我”沈鸣鸾转过身,对上七杀,脸上露出了嘲讽的笑。
她倒是忘了,眼前的这个苏太后,还是七杀的亲生母亲。
杀了苏太后,沈鸣鸾并不担心,楚天霖会对她生出不满。
但是她还真是好奇,她若执意要了苏太后的命,七杀会是何种反应
“并没有。”七杀笑了笑,否决了。
触及沈鸣鸾目光的那一瞬间,七杀心底就有一道声音在告诉他,一定不能阻止她,否则他一定会后悔,他们日后也只会是敌对。
一想到,与沈鸣鸾只是敌对的关系,七杀心里就很不舒服,他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亲生母亲而已。
当年,她都可以为了荣华富贵,抛弃了他,他对她又有什么可在乎的
七杀毫不在意的态度,刺痛了苏太后,她神色一怔又猛然回过神,看着七杀怒声咆哮道,“哀家是你的母亲!”
七杀唇角的冷笑就更甚了,凉凉的目光,看着苏太后,阴冷着声音道,“你配吗”
不配!
七杀和楚天霖,同时在心里回应着。
她不仅不配是七杀的母亲,也不配是楚天霖的母亲!
他们都不需要,凤座上,那个神情狰狞的女人做母亲。
没有她,他们只会过得更好……
第169章 送太后去见先帝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帝盼鸾归 ”查找最新章节!
七杀的话,让在场的人,神色皆是一怔。
那些个朝臣,不禁在心底暗暗庆幸,幸亏刚刚是没有和镇北将军唱反调。
原来,陛下都根本不在意太后的死活。
果然,镇北将军才是陛下最在意的。
哪怕她做出了,要弑杀太后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情,陛下都站在她这一边,他们这些臣子,又掺和什么
就连韩柏,也是心有余悸的后退了一步。
看沈鸣鸾的眼神,又隐隐的带着些不甘。
韩柏也意识到了,无论换了哪个做陛下,他们都对沈鸣鸾极为宽容,宽容的他都有些不敢再与沈鸣鸾争锋相对了。
即便七杀坐在这个位子上只有几日的时间,韩柏还是能从他身上,意识到了君心难测。
沈鸣鸾自是不知众人的心思。
对七杀的回答,她还是微微有些诧异了。
却也并没有因此,而对苏太后心软。
她扬了扬唇,低声冷笑了一声,抬眼直直的望向七杀,又道,“陛下,昨夜先帝托梦于微臣,念叨着皇陵苦冷,身边没有一个知冷知热的贴心人,与微臣叨唠了很久苏太后往昔的事情,想来先帝是十分的想念苏太后!”
先帝托梦
七杀唇角抽搐,心道,这信口胡说的话,也只有沈鸣鸾敢说。
她此时说这话,是何意
莫不是,要他将苏太后又送回皇陵去
七杀还有些没明白沈鸣鸾话中的意思,苏太后却是心头一慌,抬眼不敢置信的望向沈鸣鸾,神情癫狂的怒吼道,“沈鸣鸾,先帝怎么会托梦于你你信口雌黄,你是想活埋了哀家!”
“活埋”沈鸣鸾轻啧了一声,眉眼含笑的看着苏太后,森冷着声音道,“原来,先帝托梦给微臣是这意思,是想太后去陪他啊果然,还是太后最知先帝的心意。”
“陛下,既然太后都这般说了,微臣就恳请陛下送太后去与先帝作伴!”沈鸣鸾转身就朝七杀拱了拱手,平淡无奇的话里,却带着森森杀气。
活埋!
可不就是一个好主意!
还是苏媚自己挑的……
乍然听到沈鸣鸾要活埋了苏太后的话,在场所有的人,皆是满脸的惊愕。
他们双目瞪得浑圆,不敢置信的看着沈鸣鸾,难以相信,她怎么敢提出这样的要求。
古往今来,有哪个臣子,敢提出活埋太后的要求
沈鸣鸾这是当真恼恨极了苏太后!
一众朝臣,心里只觉着发寒。
以前,他们只以为,沈鸣鸾是个性情淡漠、杀伐果决的人,今日他们才真正意识到,她更是一个手段狠辣的人!
苏太后得罪了她,她便要活埋了人家。
这……
众人可真不知该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但都有了一个共同的认知,得罪谁,也不要轻易的得罪镇北将军沈鸣鸾!
沈鸣鸾可是从尸山血海里走出来的人,又岂会是心慈手软之辈。西施文学
七杀的瞳孔缩了缩,看着眼前芝兰玉树般的人,心里的震惊让他久久回不过神。
“沈鸣鸾,你敢哀家是太后,是太后……”
苏太后尖锐又惶恐的声音,响彻整个大殿,她颠颠撞撞的从凤座上,冲了下来,冲到了七杀的面前,扯着他的衣袖疯狂的叫嚣着,“你不可以答应,不可以答应,哀家是你的母后,是你的母后……”
俨然,苏太后,是被沈鸣鸾的话快逼疯了。
七杀回过神,眼底闪过厌恶,迅速的避开了苏太后的动作,当即楚风霁就上前挡在了七杀的身前。
七杀这闪避的动作,无疑就是在告诉苏太后,他同意了沈鸣鸾的提议。
他不会救她!
这个认知,让苏太后脸色煞白,重重的跌坐在大殿上,目光凄然又惶恐的望着一众置身之外的人,当目光扫过沈鸣鸾身侧的楚天霖时,她身体猛然一僵,又迅速的跌撞着站起身,冲到楚天霖的脚边,扯着他袍角痛哭流涕道,“霖儿,母后错了。你原谅母后,放过母后好不好,求你了,求求你了……”
被她扯住袍角的楚天霖,心头一颤,僵在了原地,他深邃的眸子里闪过一丝诧异,他没想到,这个冷血又自私的女人,竟然会一眼认出了他。
楚天霖心头又是一阵冷笑,只觉着十分的嘲讽。
这个一而再,再而三背弃他的女人,多少年没有唤他一声“霖儿”,今日临死了,竟然会悔悟了。
可迟了!
早在十八年前,他与她的母子之情,就彻底的断了。
他绝不可能原谅她!
在场,除了几个知道楚天霖身份的知情人,对苏太后扑到出题那里脚边求原谅的行为有些诧异外,其他人皆以为,太后是疯了。
竟然当着陛下的面,抱着一个陌生人求原谅,可不就是疯了。
“贺副将,还不速速准备,送太后去陪先帝!”
沈鸣鸾伸手将楚天霖拉到了身后,冷眼凝视着苏太后,一个对自己孩子,都可以冷血背叛的人,有什么资格求原谅。
贺梵听到沈鸣鸾的话,神色微微一怔,有些迟疑的看了眼七杀,见他只是冷着脸,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当即就转身出了宁寿宫。
“不,我不要,你们不可以这样对我……”
“我是太后,我是太后……”
“沈鸣鸾,你这个逆臣贼子,我诅咒你不得好死……”
大势已去,苏太后深知死期已到,便开始口不择言的破口大骂了起来,坐在大殿上,疯疯癫癫的,再无往昔的风光华丽。
贺梵的动作很快,还没半个时辰,他就又返回来了。
紧跟在他身后的,是铁骑营的几个将士抬着一方灵柩,来势汹汹的踏进了宁寿宫。
砰的一声,灵柩落地。
那漆黑的灵柩,阴森森的,宁寿宫里,站着的所有人,只觉得心头一寒,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
尤其是一众朝臣,都目瞪口呆了。
原来,不仅镇北将军是个狠人,她的副将、下属,也都是狠人!
竟然,如此明目张胆又大摇大摆的抬着一方灵柩就直接进了宁寿宫。
这真的是要活埋当朝太后!
“将军,一切都准备妥当了,请将军指示!”贺梵粗着嗓门,大声说道,心里别提有多解气。
第170章 天道好轮回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帝盼鸾归 ”查找最新章节!
今日,苏太后的行为,不说触到了沈鸣鸾的逆鳞,也是让贺梵这些镇北军的将士,都大为恼火。
所以,这方灵柩才会来得如此之快。
“动手!”
冰冷的一句话,沈鸣鸾连七杀都不请示,直接做出了决定。
贺梵挥手,他带来的几个将士,当即就冲到了疯癫的苏太后跟前,不顾挣扎,将她强制的推进了灵柩中。
声嘶力竭的哀求声,响彻整个宁寿宫。
沈鸣鸾冷着脸,无动于衷,其他更是无人敢出声多说一句。
生怕沈鸣鸾的怒火,烧到了他们自个的身上,也会被她活生生的推进灵柩中。
苏太后的垂死挣扎,在盖棺的瞬间,都变成了徒劳。
哀嚎声,渐消。
砰砰砰……封棺凿钉的声音,此起彼伏。
当最后一根钉子凿进了棺盖中,事情尘埃落定了。
偌大的宁寿宫,只有灵柩里,闷重的砸棺声,若有似无的传出来。
就像是砸在了一众人的心里,闷重的让他们喘不上气了。
亲眼目睹了沈鸣鸾活埋当朝太后,在场的,除了沈鸣鸾这边的人,其他的朝臣、宫女太监,都只觉着,他们的项上人头可能有些不牢固了。
看了不该看的事情,他们都暗暗惶恐着,镇北将军会不会灭了他们的口。
灵柩中的苏太后,似乎也已经明白,今日她是在劫难逃了,最终是放弃了挣扎。
狰狞扭曲的面容,逐渐露出了哀伤悲戚之色,那双总是充满了野心和狠厉的眸子,腾起了水雾,眼泪从眼角滑落。
她神思恍惚了起来。
眼前,不由浮现出二十多年前她生产的那一晚。
偌大的霜云殿,清清冷冷的。
内殿里,生产的她,痛苦哀嚎着。
因为不受宠,身边只有一起进宫丫头和孙嬷嬷两个人陪着她,其他的是连产婆和太医都不在。
她整整的生了近三个时辰,才听到了婴儿生。
第一个落地的,是楚天霖。
得知是个皇子的时候,她高兴得喜极而泣,顾不得生产的虚弱都要抱一抱他,只以为有了皇子,她就苦尽甘来了。
谁知,孙嬷嬷的一句,肚子里还有一个,让她的心一下子慌了。
在东启国,诞下双生子向来是不吉之兆。
她只能惶恐的祈祷着,第二个孩子,是个公主。
偏生,他就是个皇子。
知道是双生子,她的脸色都变了,就连一旁的孙嬷嬷,都惨白了脸,神情慌乱道,“娘娘,这该如何是好啊是两个皇子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