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钉子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老刘,根据夜不收报告,两路奴骑汇合,人马过十万,席卷辽东之势已经不可阻挡,我们唯有撤退,留着有用之身,日后给死去的将士复仇!”
刘希伟急忙点头:“张大人,我都听您的,可是眼下奉集堡有六七千人,恐怕逃跑不易啊!”
逃跑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锅碗瓢盆,拖家带口,学刘皇叔携民渡江,阿猫阿狗都带着,纯粹找死。
奉集堡的士兵相比张恪手下的精锐,差得太多了,他们没有本事逃出生天……那就让他们发挥最后一点余热吧!
慈不掌兵,到了此时张恪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对敌人狠非常容易,对自己狠,或许咬咬牙就能做到,但是对一群无辜的人,甚至曾经并肩战斗的兄弟,那就要承受难以想象的良心和道德的考验……
所有人把目光都落在了张恪的身上,等待着他的决断。
“老刘,你去传令,告诉所有弟兄,立刻南下,李秉诚朱万良两位总兵正在等着他们!”
那两位早就跑了,哪里会等着他们,分明就是一张大饼而已。可以想见,这些士兵的下场非常糟糕,他们唯一的作用就是能吸引建奴的目光,给张恪争取逃跑的时间。
事实的确如此,刘希伟只留下了三百家丁,其余人马全数南下,总数正好六千多人。
奴骑探听到了消息,他们估算好人数,立刻认定是浑河跑出去的漏网之鱼。皇太极亲自带着手下杀来,阿敏也一路追击。
两位贝勒将这些人马围困在太子河边,一场血战之下,他们不是被消灭,就是成了建奴的仆人,鲜有人跑出去……
就是这个误会,让张恪从容踏上了前往朝鲜的道路。
但是并不意味着他的道路就畅通无阻了,漫漫长白山脉挡在面前,眼下可不比后世,到处都是原始深林,猛兽啸聚山林,刚刚苏醒的毒蛇露出嗜血的獠牙……
每走一步。都是机关重重,踏错一步,就有丧命的危险。尤其是为了不暴露行踪。他们必须走深山老林,甚至昼伏夜出。好在眼下还不是蚊虫肆虐的季节,不然大家伙非被吸成人干不可。
不过就算这样,麻烦也接二连三。
走出来第五天,部队的干粮吃光了,饮水也没有了。
张恪简直头皮发麻,好不容易带出来的人马,要是饿死渴死在深山之中,简直欲哭无泪……
“大人。末将或许有办法!”
说话的正是秦民屏,自从离开浑河之后,他的眼前全都是大哥的影子,每到休息的时候,他就撕心裂肺的疼,痛彻肺腑的疼!
几天下来,折磨得他形销骨立,身上的盔甲变得松松垮垮,张恪都怀疑沉重的盔甲会压垮他的身体。
“秦将军,你还是消息吧。我会想到办法的,大不了我们抢几个营寨城堡就是了。”
“哈哈哈,张大人。您忘了吗,我们四川土司兵从小就生活在深山之中,靠着打猎为生。辽东的山和东川固然不同,但是也难不住我们。”
秦民屏突然笑起来,从容而又自信,他说道:“大人,兄长走了,我需要替他撑起家业,保护好这些弟兄。您就相信我们的本事吧!”
或许是被秦民屏的自信感染了,一贯精明的张恪竟然昏了头。同意让白杆兵找吃的。
结果摆在张大人面前的第一顿饭竟然是十几段血红色不断蠕动的肉。
张恪可以说杀人如麻了,可是他绝对不敢想把这些东西吃进肚子里。会有什么下场。
“秦,秦老兄,这,这是什么东西啊?”张恪艰难地咽着口水。
秦民屏满不在乎抓起一块,扔进了嘴里,一边吃着,一边说道:“大人,这是蛇肉啊,我和你说,蛇就是小龙,吃多了能延年益寿,强壮身体。您看,这是蛇胆,吃了能清心明目,你们汉人不是都拿着蛇胆入药吗?”
入药是入药,可是看着鲜血淋漓的蛇胆,张恪五官扭曲,实在是鼓不起勇气。
“秦老哥,还有没有别的玩意。”
“有啊!”
“那好,拿过来!”张恪满怀欣喜向着秦民屏的头盔看去,只见里面有一堆指头粗细,白色的虫子,在不停蠕动!
“哇!”
张恪头皮发麻,胃酸再也止不住了,白杆兵隐藏的技能终于释放出来,敢情这帮人都有贝爷的能耐,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男人。
正在张恪不知道如何下口的时候,吴伯岩乐颠颠跑了过来,手里捧着一大堆绿色野菜。
“嘿嘿,大人您吃这个吧,小的亲手采的,山沟里面正好有温泉水,把野菜都涮熟了,您尝尝!”
张恪如蒙大赦,至少还是能吃的东西,他抓起来就往嘴里塞……
同样行进在山中的还有一伙人,他们比起义州兵少了很多,只有五六十个,为首的是一位四五十岁的武将,一身盔甲破破烂烂,上面还有斑驳血迹。
他正是叆阳守备毛文龙,辽沈失陷之后,驻扎宽甸等地的建奴猛攻明军,毛文龙不敌,只能带着手下远走山中,他在两年前去过朝鲜,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毛文龙选择了和张恪一样的路线。
“守备大人,前面二十里就是镇江堡了!”
毛文龙眉头紧锁,捏了捏干瘪的口袋,一拳打在身旁的树上。
“镇江堡怎么样了,有没有下手的机会?”
“启禀大人,听说镇江堡的游击跑了,城里有一帮青皮无赖打着旗号要投降建奴,只是建奴大军还没有来!”
“那就好!”毛文龙犀利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大声说道:“弟兄们,有胆子跟我袭击镇江堡吗?”(未完待续)r580
.全部章节
辽东钉子户 第二百六十一章 天启震怒
. .
不得不说,运气来了谁都挡不住,一直做官不顺利,又丢了城池的毛守备竟然转运了。他带着五十几个人来到了镇江堡外。守城的明军星落云散,此时在城外看着的不过是一群地皮恶棍,流氓无赖。
虽然披着当兵的衣服,却丝毫没有军人的觉悟,只知道吃拿卡要。
看到了毛文龙一干人等,还只当是落难的叫花子,拿着枪棒上前驱赶。
毛文龙这时候突然亮出怀里的短刀,干净利索快,一连杀了三个人,所有人都被吓住,手足颤抖,竟然不知如何是好。毛文龙踏着尸体,撕开了外面的乞丐服,露出了明盔亮甲。
“尔等听着,我那是大明东,东江镇总兵毛文龙,奉命诛杀投递叛国的汉奸,不想死的都闪开!”
毛大帅还没有未卜先知的本事,更不是穿越者,他只觉得守备不够威风,可是要报总兵号,必须有个地方吧!情急之下,他想起两年前去朝鲜的时候,在离镇江堡不远的皮岛逗留过半个多月。
大明的地方没有毛总兵,镇朝鲜总没问题吧!皮岛正好又叫东江,索性毛大帅就提前打出了东江镇总兵的旗号。
他的一嗓子,的确吓住了不少乱兵,难道朝廷真的派兵过来了?他们只知道女真似乎打赢@ 了,可是明朝那么大,能善罢甘休吗!
这不是派来一个总兵吗,有些人吓得往后面跑了,毛文龙二话不说,领着手下弟兄冲进了城门,杀得乱兵人仰马翻,狼狈不已。
偏偏乱兵欺压百姓,搜刮无度,民众苦不堪言。听说天朝王师回来了。老百姓们再也压制不住心头的兴奋,抄起菜刀铁锹,木棒门闩,直接杀了出来,帮着毛文龙他们大杀大砍。
小半天的时间,只有五十多人的毛文龙竟然夺下了镇江堡,完成了一个不可思议的任务。
一秒钟前他们还是朝不保夕的溃兵,转眼就有了一座城池,镇江堡内有两万石的存粮,白银一万八千多两。其余物资无算,毛文龙是陡然而富。
就在他得意洋洋的时候,突然手下人跑了进来。
“大人,不好了,建奴的人马杀来了!”
“什么?”
毛文龙吓得浑身哆嗦,幸福来得太短暂了,没等回味就飞了。
“还愣着干什么,装银子粮食,上船。去朝鲜!”
毛文龙抓起几个金元宝,塞在怀里,提着腰刀就往外面跑。这位“毛总兵”来得快,跑的也快。弄得大家是瞠目结舌。
“大,大人,好像不用跑了!”
毛文龙生生止住了脚步,怒目而视自己的部下:“什么好像。你拿老子当猴耍啊?”
“不,不是,大人。城外来的好像是大明的军队!”
毛文龙一听顿时一蹦三尺高,他兵微将寡,连出路都没有,能来人帮忙,那是求之不得。他领着部下撒腿往外面跑,来到城外,果然见到一支上千人的部队。
凭着他带兵多年的经验,这些人虽然狼狈,但是绝对是一等一的精锐,身上剽悍的煞气是怎么也隐藏不了的。
毛文龙想到这里,急忙上前行礼。
“末将叆阳守备毛文龙,拜见大人!”这回他也不敢充大尾巴狼了,老老实实报出了官职。
毛文龙!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张恪顿时就瞪大了眼睛,这可是后世争议极大的人物,竟然能在这里碰上,实在是缘分!
“快,扶我下来!”
几个士兵急忙扶住张恪的胳膊,把这位张大人从马上半扶半抱,放了下来。
能统领这么强大的一支部队,绝对是英雄人物,毛文龙忍不住偷眼看去,可是这一看,他实在是失望透顶。
对方看起来才二十左右,十足的小白脸。而且最要命的是这位弯着腰,两边有人扶着,简直就是痨病鬼,一张笑脸都绿了,演恐怖片根本不用化妆。
毛文龙的错愕都被张恪看在眼里,他更加咬牙切齿,恨不得把吴伯岩给撕了!
那小子献宝一样,给张恪送来了野菜,张恪也没啥怀疑,直接吃了。结果当天下午肚子就打了架,不停鸣叫,好像打雷一样,卫兵急忙叫来军医诊治。
军医看过之后,结论很简单,就是误食有毒野菜。在山野之中行军,他们手边也没有对症解毒的药,只能开一些人参之类的补药调养。
咱们的张大人这下子可苦了,一个时辰如厕三两回,深山老林到处都能做茅房,可是俗话说好汉子架不住三泡稀,半天时间,折腾得张恪就瘫了,伏在马背上,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
在他旁边的马背上也躺着一个人,正是吴伯岩,张恪没力气打他,别人可不会放过,张峰领着头,把吴伯岩揍得鼻青脸肿,和张恪做了伴!
好不容易从山中出来,张恪大有往事不堪回首的感叹。到了毛文龙的面前,张恪用力挺直腰杆,仔细看了看。毛文龙四十出头,皮肤白皙,眉目清秀,弯弯的细目,带着机敏狡黠。
是个人物!
难怪日后能够屯兵皮岛,成为抵在建奴身上的一柄利刃,若非那位“诸葛再世,孙武重生”的袁都督自毁长城,恐怕建奴也没有机会入寇中原……数百年之后,一群遗老遗少把祸国殃民的罪臣变成了英雄,把为国杀敌的勇士骂成了国贼。颠倒黑白的功夫,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张恪在心中暗自感叹,他甩甩头,笑道:“毛将军,你可知我是何人?”
“正想请教大人。”
“哈哈哈,本官是广宁总兵张恪,我身后的几位有辽东总兵贺世贤,奉集堡参将刘希伟,副总兵于伟良……”
张恪挨个介绍,毛文龙的眼睛瞪得像是牛一样。
这几位他都不陌生,全都是辽东的名将,尤其是眼前这个年轻人。他竟然就是张恪!毛大帅只觉得脑袋晕晕的,有些不够用了。
“张。张大人,下官不是做梦吧?”
贺世贤大步走了过来,一拍毛文龙的肩膀,责备道:“大白天做什么梦,还不赶快带我们进城,有什么好吃的都拿出来。”
“是,下官这就去办!”
进了城池,毛文龙急忙安排,大排筵宴。张恪也不客气,恨不得把今天的饭都补回来。忙着填饱了肚子,张恪才把毛文龙叫过来,仔细将经过说了一遍。
毛文龙这才如梦方醒,难怪张恪会这么狼狈,知道了前因后果,毛文龙更加惊恐。
“张大人,按照您所说,建奴应该很快就杀过来?”
“没错!”张恪十分笃定说道:“我虽然走深山老林。可是也没法不留痕迹。建奴一定会随之而来。当务之急,就是赶快找到足够的船只,到了海上,建奴就没有办法了!”
毛文龙了解了事情的严重。急忙说道:“大人,我大明境内是断然没法凑齐几千人需要的海船,为今之计只有去朝鲜借船。”
“能借到吗?”
放在后世国家之间还是麻烦一堆,眼下只怕也不会那么容易。张恪当初要走朝鲜的时候。已经做好了打算,就算朝鲜不借,他就动手抢。反正柿子捡软的捏。
“张大人,你若是信得过下官,文龙愿意去朝鲜,五天之内,保证把船只借来。”
张恪寻思一会儿,说道:“毛将军,放手去做,出了什么事情我兜着!”
一句话毛文龙心头暖暖的,怪不得人家能成大事呢,肩膀真有担当!
“末将一定办成!”
……
京城,内阁。
首辅叶向高,次辅顾秉谦,大学士韩爌,并六部九卿,悉数在列。
大家伙愁眉苦脸,简直比死了亲娘还难受。
实际上糟糕的程度要差不多,就在昨天,辽沈失陷的急递终于送到了京城,宛如一颗超级炸弹,在京城的文武头顶炸开。
嘉靖和隆庆的重臣,军事干才王崇古曾经说过,有四个关乎大明生死的地方,必须守住,宣府、大同、蓟州、辽东!
大明历朝历代都把上述四个地方视作门户要地,如今辽东失守,等于是摘掉了一扇门,局势的危急自然不用说,文武高官,个个却道天凉好个秋,从里往外都冷透了。
谁都不说话,叶向高咳嗽了一声,正要发言,突然外面传来一声尖利的叫喊。
“圣上驾到!”
寻声看去,来的正是小皇帝天启,身旁跟着的大太监是魏忠贤。
小皇帝脸黑的吓人,他刚刚还在作坊里弄最心爱的木匠活,两天前他设计制作的一把红木圈椅卖了三百两。小皇帝对银子没有太大的感觉,但是他也知道价钱不算低。顿时兴高采烈起来,发誓要做出更好的椅子。身背后的太监忍不住脸上的肉抽搐一下,那三百两可是他掏的腰包……皇上做的东西岂能随便给人,但是又不能扫了皇上的兴趣,只能由几个大太监轮流出钱了。
“我的小祖宗啊,千万别多做啊!”大太监心里都在流血。
不过很快他就知道世上还有更可怕的事情……魏忠贤亲自找来,哭诉辽沈失陷,小皇帝手里的锤子正好砸在了指头上,顿时指甲变得青紫色。
“哎呦,主子万岁爷,快让老奴看看吧!”
“不必了,朕的江山都要没了!”小皇帝豁然站起,叫上魏忠贤,一溜烟到了内阁值房。
“诸位公卿,朕信任你们,重用你们,把朝廷大事都托付给你们!换来的是什么?丧城失地,丢盔弃甲,你们竟敢瞒着朕,说!你们到底想做什么!”
皇帝虽小,可是一发怒也是天地变色,叶向高战战兢兢跪在地上,迎接着天启的滔天怒火……(未完待续……)r1292
.全部章节
辽东钉子户 第二百六十二章 朕信他
. .
看着一般大臣跪在地上请罪,魏忠贤鼻子里微不可查地哼了一声。△↗頂頂點小說,
一个个都是两榜进士出身,学富五车,整日里喊着忠君爱国,可是真到了关键时候,一点担当都没有,还不如挨了一刀的人呢!
魏忠贤冷冷说道:“主子万岁爷,眼下不是请罪的时候,辽东乱成一团,十多万大军灰飞烟灭,上百万的黎民走死逃亡。建奴重兵会不会乘机攻击辽西,会不会进犯山海关,朝廷该拿出个办法才是。”
“对!”
天启如梦方醒,他也顾不得发怒了,急忙说道:“叶首辅,你是硕德老臣,朝廷逢此危难,你可有对策?”
叶向高对军事七窍通了六窍,哪有什么办法,可是皇上问了,他不能不说。
“圣上,老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收拾人心,重整辽东的官吏。臣听闻辽东经略袁应泰,巡抚杨涟已经为国殉难,堪称人臣表率,臣请圣上下旨褒奖二人,振奋民心,恢弘士气!”
“哦!”小皇帝顿时皱起了眉头,喃喃说道:“袁杨二人都死了?”
“没错!”叶向高眼圈发红,说道:“圣上,杨巡抚戍守沈阳,力战被俘,咬牙痛斥老奴,被乱刃分尸。袁经略在辽阳城头举火焚身,部下将士多有投火死者,壮烈无比,倘若辽东官吏都能向二公一般,老奴又哪有荼毒的机会。”
天启不由得眼圈发红,叹道:“我大明还是有忠臣的,叶首辅,你马上拟旨,追赠袁应泰兵部尚书,杨涟右都御史,各荫一子为锦衣卫千户。”
“慢!”
老魏突然站了出来,东林的一帮人眼中满是荼毒的神色。这个死太监真是多事,奉赠两个死人他也管,真是吃饱了撑的!
魏忠贤不管他们的看法,对天启说道:“启奏陛下,老奴在半月前呈送一份张恪张大人的奏折,在奏折中张大人说杨涟胡乱指挥,致使于伟良部中了建奴之计,身陷抚顺。接着又不顾劝阻,派遣两位贺世贤和朱万良两位总兵援救,导致沈阳空虚。老奴以为张大人所说或许是辽沈失陷的原因所在。杨涟和袁应泰都是一介文人,不通兵法,倘若辽沈真是丢在二人的手里,急着奉赠他们,岂不是打了朝廷的脸面!”
叶向高急着让天启追封袁应泰和杨涟,就是想替辽东战败定调子,至少两个人成了英雄,火就不会烧到东林身上。当然抬高两人,正好能给东林的光辉形象添砖加瓦。
利用死人显的不够光明磊落。可是辽东惨败,天下震动,肯定有人倒霉,敏感如东林。不能不想办法自保。
魏忠贤戳破了他们的打算,大学士韩爌首先受不住了,就要反击。
这时候小皇帝天启听到张恪的名字,突然来了兴趣。急忙问道:“魏大伴,张恪也在辽东?”
老魏对天启的记性也是一阵无语,急忙说道:“主子。张大人特请领兵参战,还是您准许他便宜行事的权力呢!”
“哦!”
天启似乎想起来了,显得十分痛苦纠结,说道:“张恪领兵有方,屡战屡胜,有他在辽东,怎么会打不过老奴呢?
眼下张恪生死不知,恐怕已经遭了不幸,天妒英才,坏我栋梁,叫朕好生伤心啊!”小皇帝对张恪的印象的确不错,年纪比他大不了多少,但是英武帅气,天启幼小的心灵里竟然有几分羡慕。
广宁大捷之后,天启更是把张恪当成了辽东的屏障,亲自下旨赐婚,恩遇有加。算起来也不过两三个月的时间,骤然大变,实在是让他措手不及,没法接受!
老魏冷笑一声道:“主子万岁爷,老奴以为没有什么难解释的,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张大人最后一封密报是在三月五号,算起来正是沈阳失落前两天。他是准备解围抚顺之后,结合奉集堡等处的人马,增员沈阳。老奴这几天得到锦衣卫的零星奏报,抚顺解围的确成功,张大人领着川浙的援兵到了浑河。不幸的是老奴已经打下了沈阳,张大人同老奴浴血奋战,浑河染血,尸体淤塞,断绝河流,死伤建奴数以万计!”
“当真?”天启忍不住蹿了起来,激动说道:“朕就知道张卿不会辜负希望,对了……那为何辽阳又丢了?”
“老奴也不知,主子您该问问首辅大人才是,袁应泰究竟是怎么守城的?十几万精兵交到他们的手里,几天时间就丢城失地,如此无能之人竟然有脸要朝廷奉赠,老奴读书少,实在是不知道廉耻两个字怎么写!”
“住口!”
韩爌再也忍不住了,他瞪着眼睛,冲到了老魏的面前,脸对着脸,吐沫星子满天飞。
“魏公公,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袁大人乃是朝廷封疆大吏,为官清廉,百姓赞颂。他如今为国捐躯,身死沙场,如此忠良却死后蒙冤,被人肆意诋毁,伤损名节!魏公公,你扪心自问,不觉得愧疚吗?”
魏忠贤身为厂公,岂会在乎一个连次辅都不是的大学士,他冷笑道:“咱家头一次听说丧师丢城还能成为英雄,是咱家见识太少,还是你们巧言狡辩?”
两个人针尖对了麦芒,在场的重臣纷纷跃跃欲试,大明的文官别的不行,打仗绝对是一流的,撸胳膊挽袖子,眼看着上演全武行,次辅顾秉谦急忙出来,一面拉住韩爌,一面说道:“韩阁老,魏公公也没说袁经略和杨巡抚就是祸首,如今辽东局势混沌不清,流言蜚语不断,我看还是等有了确实消息,再考虑追封两位大人。”
顾秉谦这么说搅黄了追封的事情,等于是站在老魏一边,东林党的人大大不快,可是眼下一团乱麻,他们也没有精力继续纠缠。
所有人的目光还是落在叶向高的身上,希望老首辅能拿出一个办法。
“次辅说的有理,正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拿着一个人的奏折就妄论朝廷大事,难道忘了祖制吗?”
叶向高这句话可够狠的,朱元璋老先生可是规定了宦官不得干政,虽然经过王振、刘瑾等前辈的不懈努力,早就把祖训抛在九霄云外,但是老朱的话还是紧箍咒。
被当面揶揄,魏忠贤怒气冲冲,却不知道怎么发作,他毕竟比不得文官伶牙俐齿,憋得老脸通红。
好在天启疼惜老魏,说道:“首辅,魏大伴也是替朕问话,你们还是赶快拿出对策才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