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钉子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侯恂巴拉巴拉倒苦水。张恪不置可否,倒是杜擎不屑地笑道:“侯大人,你要是真厌弃崇祯小儿,就和我们一起造反。要是忠于皇帝就不要在这里废话。别以为谁都是三岁孩子,凭着你的几句话,就能把人忽悠住了。”
“岂敢岂敢”侯恂的确是想和张恪拉近关系,被杜擎戳破,顿时老脸通红。咳嗽两声,缓解了一下尴尬,然后说道:“王爷,下官奉了首辅之命前来,斗胆请问一句,王爷究竟想要做什么,是匡正社稷,还是取而代之”
简单说,侯恂就是在问,你老兄是真的清君侧。还是自己要当皇帝。
张恪轻笑一声:“侯大人,你开门见山,本王也不能遮遮掩掩。我自从万历四十七年开始投笔从戎,一路走来,坐到了王爵。有人以为我还想往上走一步,坐上金銮殿。平心而论,历代帝王,能在史册彪炳的有几人能被万世歌颂的又有几个从古以来,没有千年的朝廷,唯有那些开疆拓地。抵御外辱的真英雄,大豪杰方能永远被百姓铭记。张恪不才,若是醉心皇位,早就可以起兵造反。断然不会拖延到今天。
侯大人,本王再告诉你一事,西洋人开启大航海时代,在大明之外,还有广阔十倍百倍的土地,还有无计其数的财富。执着于区区大明的皇帝。不过是坐井观天,故步自封而已。本王已经在海外开始了拓展,移民超过两百万。只要假以时日,移民千万,抢占比大明更广阔的土地,完全手到擒来。如此开疆拓地的好时机,在座的诸将,都有机会超越卫青霍去病,干出一番大事业,留名史册。可以说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不是朝廷非要和张恪过不去,我没必要麻烦。”
这一番说辞彻底让侯恂惊呆了,他真想不到,这世上难道还有比皇位更诱人的东西吗听起来实在是有些不敢相信,张恪一招手,有人捧来了图册,送到了侯恂的面前,张恪示意让侯恂看看。
侯恂急忙翻开,这么一看可不得了,只见上面绘制了南海开拓的成果。
经过张恪的努力,先是抢占了琉球和九州岛,接着是台湾,在往下是爪哇岛,逼迫葡萄人松口,将澳门拿回来,重新开辟为商业港口。对马尼拉发动攻击,抢下菲律宾全境。
另有探险船队沿着爪哇岛出发,向东发现了大量的岛屿,多数都土地肥沃,雨水充足,偏偏岛上只有一些又黑又瘦的土著,把那么好的地方留给他们,简直是暴殄天物。
船队继续向东,竟然发现了一块巨大无比的大陆,论起面积,绝对不在大明朝之下。只是陆地上气候干燥,并不适合种植业,只能养殖牛羊,可即便如此,也是一块超级宝藏。
在图册上详细标注了先发现陆地的面积,人口,特产等等情况,看得侯恂眼珠子瞪得老大,对他来说,简直就像是山海经一样,光怪陆离,难以置信。
“王爷,这,这些土地都是大明的”
“准确说是本王的”张恪冷笑道:“侯大人熟读经史,相比知道庄子讲过一个故事,他说fènghuáng从南海飞到北海,非是梧桐树不休息,非是竹子的果子不吃,非是甜美的泉水不喝。有只猫头鹰刚刚抓了一只死老鼠,见fènghuáng飞过,就仰天长嚎:不要抢走我的死老鼠。”
张恪哂笑道:“本王不敢说自比fènghuáng,但是有些人视为性命一般的东西,本王却未必在乎。海外世界天高地阔,大丈夫当征服四海,与群雄争霸,真正站在时代的浪头,独领,方不负一生壮志。侯大人,你把本王的话告诉陛下,也告诉首辅大人,只要能让本王过得去,我绝不会为难他。”
侯恂听着张恪的话,再看看手中的图册,竟然真有些热血沸腾的感觉。
那些面积惊人的岛屿可不是他想象中的不毛之地,有的标注着盛产香料,每年可获利二百万两。有的写着金银矿藏众多,可开垦上百年。还有则是写到土地广阔,堪比江浙两省,一年三熟,不知饥馑
侯恂不由得在脑中生出念头,若是他能得到一个岛屿,哪怕是最小的,当一个土皇帝也比现在这个大臣要风光得多。
难怪张恪不在意皇帝的位置,敢情是有更好的选择。
不是他有多少忠心,而是根本不屑一顾。
虽然这个结果很糟心,很伤自尊,很挫折,可是侯恂却捕捉到了关键的一点,那就是事情还有可为,或许能和平化解危局。
想到这里,他也没必要留下来,急匆匆告辞,又回到了京城。
送走了侯恂,张恪手下的人都炸锅了,张峰,杜擎乔福乔桂岳子轩纷纷围拢上来。
张峰先说道:“永贞,你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皇位不抢了可别忘了,杀人不死反成仇,不趁着现在弄死崇祯,一旦他缓过手,我们可就没好日子了”
乔桂更是难得反驳张恪,说道:“永贞,你想着跑到海外当天子,可是想过没有,海外气候迥异,瘴气遍地,不是没有出路的难民,谁愿意放弃花花世界啊”
大家七嘴八舌头的说着,张恪突然一脸坏笑地说道:“你们不要那么天真好不,我给侯恂灌汤,他不知道醉没醉,你们倒是醉了”
张峰和众人面面相觑,忍不住一拍脑门。
“永贞啊,你说的那么真,我们都被你骗了”
“呵呵,高明的骗术十分之中有九分是真的,只有那一点假,才能骗得了聪明人。本王要开辟海外不假,可是必须以大明作为根基。你们放心吧,这次我不会放过崇祯,只是我要用最小的代价,把江山拿过来。”
张恪说着站起身,活动一下胳膊,骨节噼里啪啦的作响。
“乱局快点结束吧,趁着咱们都年轻,养精蓄锐,打出一个万世不拔的太平盛世,把地球抱回家”
当张恪做着“球长”美梦的时候,崇祯却陷入了彻底的失眠,对着红烛,枯坐了两个时辰,一动不动,就仿佛一个雕塑般。若不是偶尔起伏的胸膛,还有眨动的眼皮,这就是一个死人。
老太监王承恩一动不动站在崇祯的身旁,低垂双眼,一言不发。自从挨打之后,他已经学会了沉默,他只管伺候崇祯,其余的话一句不说,一点不管。
崇祯一直枯坐着,突然西洋座钟响了起来,已经到了深夜零点。崇祯缓缓起身,到了殿门口,似乎隐约能听到乱糟糟的声音。自从张恪的大军杀来,宫里就不稳当了,几乎每天都有太监和宫女悄悄溜出去,再也不回来了。
舍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不可留啊
“传旨,把曹化淳带过来。”
“启禀王爷,侯恂又来了,他还带来一个人。”杜擎大声说道。
“谁”
“是个太监,听说叫曹化淳。”
“哦”张恪的双眼立刻缩成精芒,嘴角挂起了招牌的笑容。崇祯还真没让自己失望,又一次充当了猪队友的角色,出卖了自己的人。
了解崇祯性格的人都会知道,这位亡国之君一直被称道的就是勤快,殊不知一个傻乎乎的人,越是勤快,造成的后果就越糟糕,崇祯迷信权术,没有起码的担当。送曹化淳过来,肯定是想让他ding罪,充当被舍弃的棋子。
“人终究不是棋子啊”张恪笑道:“杜擎,你去告诉曹化淳,他还想活着,就按照本王吩咐的招认。说天启皇帝之死是崇祯暗中下手所致,崇祯弑兄篡位,罪恶滔天,人人得而诛之”未完待续。
...
.
辽东钉子户 第六百一十五章 纷纷来投
.
在皇权至高无上的时代,朝政出了问题,那是臣子不忠,天下安宁,是天子圣明。.篮。色。书。巴,..崇祯比起其他皇帝至少有两大优点,第一是勤政,按时早朝,每天批阅奏折到深夜,算到了年节也不休息,二三十岁的人,弄得像小老头一样。第二点是简朴,他不像其他皇帝有众多烧钱的好,不喜欢奢华,甚至不贪图美色,一年到头,也做不了几件新衣服,甚至还穿打补丁的。勤俭的劲头,连张恪都比不了。
想要取代这位苦行僧皇帝,难度并不小,尤其是还想要尽量付出少的代价,张恪只能选择泼脏水了,打破大家对崇祯的幻想。
曹化淳被关在了牢房之中,房间干净整洁,有一张舒服的床,一应用品,什么都不缺。对于犯人来说,简直是天堂般的待遇。可是曹化淳却丝毫都生不出感激的念头,从隔壁的牢房,一声声凄厉的叫声传来。
好像置身屠宰场,声音满是绝望恐惧,撕心裂肺,痛到了极致而且更令人愤怒的是每用一种刑具,对面会高声喊出来,让他听得清清楚楚。
“曹公公,上烙铁了”
一句话说完,听到:“啊”惨叫声超出了人类的极限,可以想象,对方是何等痛苦。曹化淳用力攥着拳头,指甲深深插进肉里,一滴一滴的血液顺着掌心流下来。
在隔壁的房间,正在遭受酷刑的是他的儿子,更准确的说是侄子
曹化淳早年入宫做了太监,一直默默无闻,好不容易等到崇祯登基,他咸鱼翻身,升到了御马监掌印的位置。手握大权之后,曹化淳立刻下令寻找他的家人。
经过一年多的找寻,终于找到了当初的曹家,他的父母早死于饥荒。大哥被征了民夫,五年之前也死了,只给曹化淳留下了两个二十出头的侄子。
作为曹家最后的希望,曹化淳对两个侄子绝对是宠有加。他向崇祯请旨,册封两个侄子为指挥佥事,说白了是只拿俸禄不干活儿的官。
他又拿出大笔的银子,在天津重修老宅,给父母重建坟墓。又命人找到了大哥的骸骨,更是把当初征用害死大哥的官吏杀得一个不剩。
按照曹化淳的设计,两个侄子一个过继到他的名下,一个留给大哥传宗接代,他们曹家两兄弟都有了后人了。
设计的不能不说完美,只是张恪起兵之后,天津的驻军立刻封锁了往来的道路,他的两个侄子被困到了天津。他万万想不到,再度和侄子见面,竟然是如此的场面。
一墙之隔。两个侄子正在受刑,曹化淳的心像是刀子扎的一样,他被送出京城,做好了送死的准备,哪怕是刀斧加身,千刀万剐,这位见惯了生死的老太监也不会在乎,他豁出去了
可是万万想不到,张恪对他好吃好喝好招待,却拿着他的侄子动手。简直不当人子,不当人子
曹化淳的心被一声声的惨叫戳的千疮百孔,他疯了一般,跑到墙壁前面。用力的拳打脚底,歇斯底里地咆哮。
伸出双手,猛地抓着墙壁,仿佛要抓透一般,顺着他的指甲流出鲜红的液体。曹化淳不知疲惫,不在乎疼痛。不多一时,墙壁上是一片暗红。
他身上没有一丝的力气,软软地坐在墙角,泪水噼里啪啦地落下来。
“何必呢”牢门外面响起一声叹息,张恪让人把牢门打开,他缓缓走了进来,看了一眼瘫痪在地的曹化淳。
“曹公公,文死谏,武死战,那说的是朝臣,你一个太监何必还死撑着呢”
曹化淳翻翻眼皮,喘着粗气,冷笑道:“张恪,乱臣贼子咱家落到你的手里,有死而已,何必祸及家人,不是英雄所为,小人,十足的小人”
张恪身后的护卫一听,唰地抽出佩刀,指向了曹化淳。
“本王如何,不是曹公公能置喙的,倒是曹公公你,本王可没想抓你,而是崇祯把你送到我的手上,他的目的想必你十分清楚吧”
曹化淳鼻子里哼了一声,怒道:“张恪,你到底想说什么咱家告诉你,算是掉了人头,流干了鲜血,咱家也不会帮着你污蔑皇爷的。”
“好硬的骨气。”张恪忍不住笑道:“曹公公,你可别忘了,两个侄子都在本王手里,你舍得他们的性命吗”
伤痕累累的心又被刺了一刀,曹化淳身躯晃动,差点扑在地上。他用力捂住胸口,勉强撑着,轻蔑地笑道:“咱家不过是一阉竖,竟然让东王用如此下作手段对付,咱家是不是该庆幸啊”
突然曹化淳的目光变得犀利起来,咬着牙说道:“咱家能有今天,全靠着皇爷的恩赐,这条贱命早是皇爷的,能为皇爷去死,是咱家求之不得的。算你用谁威胁咱家,咱家也不会给你办事的。”
老太监说到最后,须发皆乍,恨不得要吃了张恪一般。
“还真没想到,崇祯把你都卖了,你还能如此忠于他,看起来崇祯做人还不算太失败。”
曹化淳冷哼了一声,显然不屑于回答这种大逆不道的问题。
孙嘉闻站在张恪的背后,看得怒火中烧,说道:“王爷,阉竖宁顽不灵,卑职把她万剐凌迟,切成了片儿,看他还敢不敢犟嘴”
曹化淳身躯一震,缓缓把眼睛闭上了,一副引颈受戮的模样,毫不畏惧。
“倒真是一条汉子。”张恪道:“传我的命令,停止对曹公公两位侄子的刑罚,请军医给他们治病。把曹公公带出来吧。”
有人不由分说,把曹化淳扔到了麻袋里,提着麻袋紧跟在张恪的身后。出了牢房,张恪找了处临时的军营,他在中军帐升座,曹化淳被安排在了旁边的小帐篷里,有士兵看守着他。
没有多大时间,外面脚步声音响动,一前一后,走进两个人。全都是文官打扮。前面的有五十出头,个头不高,精气神十足。后面的身量高大,颇有些威严。见到了张恪,全都抢步跪倒。
“臣钱谦益阮大铖拜见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张恪扫了一眼跪着的两个人,钱谦益在明亡的时候,竟然不如有气节。一句“水太凉”成了千古笑柄,投降满清,卖国求荣,更是无耻之尤。
至于阮大铖,他出身东林,背叛东林,辅佐南明,又背叛南明。十足赤金的小人一枚。
这两位能能排进明末无耻榜前十的家伙,齐刷刷跪在了张恪面前,实在是有些怪异。却又在情理之中。
他们两个都是政治斗争的失败者,都在南方蛰伏,张恪兵围京城,他们竟然不约而同,跑到了军中,想要替未来的皇帝陛下效力。
“两位先生请起。”
“多谢殿下。”
两个人从地上爬起来,乖觉地站在一边。
“两位先生,本王听说一件事情,想请两位先生赐教。”
“不敢,王爷只管说是。我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钱谦益抢先说道。
“好,前几日有人向孤王说不该只是清君侧,因为陛下不是身边出了奸佞,而是陛下自己是弑兄夺位的小人。孤王不知真假,还请两位先生指教。”
弑兄夺位崇祯杀了天启,虽然崇祯巴不得自己的哥哥挂了,可是他只是一个藩王,有本事把手伸到内廷吗能躲过魏忠贤的眼线,对天启下手。怎么听着都不像是真的。
钱谦益还在犹豫,阮大铖却福至心灵,急忙说道:“王爷所说在理,世人皆说先帝死于客氏之手,试问客氏乃是先帝母,尊贵至极,何来暗害先帝的动机尤其是卑职听说当年客氏是从宫外弄到了什么灵丹,进献先帝,先帝才死于非命。试问这灵丹从何处来当今皇帝恐怕难以洗脱干系。”
“什么皇帝”
钱谦益怒喝道:“弑君杀兄,罪恶滔天,罄竹难书,如此罪人尚且统治大明多年,臣以为实在是我大明之耻,王爷兴起大军,铲除奸佞,匡正社稷,正是当时王爷圣明啊”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历史是任凭打扮的小姑娘,显然张恪手里握着历史的打扮权,他要打击崇祯的形象,肯定有人会跳出来。
这不钱谦益和阮大铖已经争抢起来。一个说早有耳闻,另一个说恍然大悟,一个说要给先帝报仇,一个说应该撤换皇帝。一唱一和,简直比对口相声还要好听。
旁边的帐篷里,曹化淳听得一清二楚,他眼角都瞪裂了,血液混着眼泪流下。他真想大哭一场,天底下怎么会有如此无耻之徒
他们平日里不是理学心学,孔孟门徒,满嘴里仁义道德诗书礼义。难见的人竟然是肮脏龌龊,都在肚子里装。可惜了一张人皮披在他们的身上,一个个忘恩负义,无耻透ding
曹化淳挣扎着要冲进大帐,当面质问两个人,一旁的士兵却牢牢按住他,嘴里的嚼子也不准拿下来,只能听到曹化淳发出呜呜的声音,脖子脸涨得紫红。
“两位先生明察秋毫,孤王吊民伐罪,正需要有两位这样的名臣相助,还请你们尽快把崇祯的罪孽弄清楚,也好决定是该如何处置。”
“遵命”
两个人欣然领命,能帮着张恪干掉崇祯,他们是从龙功臣,实打实的功劳,日后入阁拜相,也不是没有机会。
怀着激动地心情,两个人立刻请令,下去撰写文章,全然没有发觉张恪嘴角的冷笑。
把他们带下去之后,孙嘉闻让人把曹化淳拖了上来,此时老太监倍受打击。不停喃喃自语,说道:“无耻,无耻之尤”
“呵呵,曹公公,文臣无耻,你也见得多了,本王也不想废话。你不愿意做的事情,他们可求之不得。本王最后问你一句,想继续效忠崇祯,还是反戈一击”
事到如今,还有的选择吗曹化淳也不想和那两位比什么气节了,连以名节自诩的文人都能如此,他一个老太监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
“王爷,老奴会听从安排的。”
曹化淳加上阮大铖和钱谦益,做成了强悍的铁三角,三个小人,两个文笔出众,一肚子坏水,另一个对崇祯了解颇深,宫廷秘辛信手捏来。
他们三个在一起,很快煞有介事地编出了一大堆的段子。不光把天启的死推给了崇祯,还曝光说內帑存银两千万两,崇祯穿着补丁衣服,是惺惺作态,欺骗天下人而已。甚至把张皇后一拿了出来,说崇祯行如狗彘,禽兽不如
凡此种种,段子写出来,立刻被印刷成千上万份,通过商人送进了京城,很快传得大街小巷,到处都是。
没有经过信息时代的洗礼,人们还比较天真,面对着铺天盖地的消息,里面总有一点是真的吧
有更多的人对当今的朝廷早不满,看到了这些东西之后,立刻把矛头指向了崇祯,到处宣传,没有几天的功夫,差不多弄得人尽皆知。
军心,民心,士气,在这种不休止的轰炸之中,渐渐瓦解。
比起大炮火铳,舆论的攻势看不见硝烟,杀伤力却更加惊人。
在舆论攻势开始的第三天,夜半时分,从高大的京城城墙上,系下来一个箩筐,里面坐着一个人,到了地上之后,他立刻跑向了张恪的大营。
此人没跑出多远,被暗哨抓捕,搜查身体,找出了一封密信,还有一张城防图。询问之下,他很快招人了,原来他是奉了兵部尚书陈新甲的密令,出城报告东王殿下城中的虚实。
消息传到了张恪的帐篷,他正和杜擎下象棋。噼里啪啦,两个人杀得你来我往,不亦乐乎。
“启禀王爷,有陈新甲的使者来了。”
张恪听在耳朵里,只是笑着点头,“来了第一个,第二个不远了。哈哈,吃你的炮。”杜擎瞪大了眼睛,满棋盘乱找。
“王爷,你的车什么时候过来了”
“早来了,你趁早认输吧”
“我看你是作弊,咱们继续来”
渐渐地夜静更深,两个人已经杀到了第七局,杜擎脸上贴了五个纸条,张恪脸上也有两条,他们玩得酣然,外面的消息却不断传来。
有人派出专门的使者,有的则是把书信放在商队里面带出城,总而言之,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一天晚上,足有十几位大员向张恪送来了投诚文书,情愿意充当内应,迎接大军入城未完待续。搜搜篮色,即可全文阅读后面章节
...
.
辽东钉子户 第六百一十六章 禅位
.
ds_d_x();
ds_d2_x();
小说软件已经开发完毕,请大家访问..网站底部就可下载安装安卓以及苹果的
自从张恪起兵清君侧,天下就呈现一幅诡异的状态,从九边到东南,没有一处勤王人马,没人声讨张恪这个逆贼,同样,也没人帮着崇祯说话。
对于天下人来说,就仿佛是一场拳击比赛,他们都是观众,只要等着胜利者产生,他们就跑过去,献上花环,送去无数的赞美,至于失败者,则是不屑一顾!
要说起来,也并非没有忠臣,比如石柱土司左都督秦良玉,听闻张恪造反之后,当即下令,调动一万白杆兵,老夫人亲自披挂上阵,准备北上勤王。
就在起兵的前一天晚上,万万料想不到的一幕出现了。
弟弟秦民屏,儿子马祥麟带头,秦马两家,几十口子跪在老太太面前,黑压压的一大片。在院子里,府门外,还跪着更多的白杆兵士兵。
马祥麟眼含痛泪,跪爬了半步,抱着母亲的大腿,痛哭流涕。
“娘,您从小就教导孩儿要讲究仁义,要知恩图报,东王殿下在浑河一战,救下了好几千白杆兵,更是帮着咱们重建新军,一直杀到了沈阳,报了血海深仇,这时候让孩儿拿着 ,和义州兵拼命,孩儿万难从命!”
看着第一次忤逆自己的儿子,秦良玉简直惊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一旁的秦民屏只当姐姐默认了,他大声说道“姐姐,远的不说,这些年西南叛乱不断,咱们白杆兵每逢战事,从不落后。朝廷除了给了虚名之外。没给咱们一钱粮。要不是有东王殿下接济,给咱们武器,送咱们粮食,弟兄们早就撑不住了。我就是不明白,让东王登基难道不好吗?”
“住嘴!”
秦良玉浑身哆嗦地站起,看着兄弟和儿子,猛地抽出了肋下的佩剑。
“秦马两家。世代忠良,一心一意辅佐大明皇帝,自古以来,忠臣不事二主,张恪虽然英雄了得,可惜他做了逆贼,就是我们的仇敌。秦良玉不才,纵然不敌身死,把一腔热血流干净。也绝不做附逆投降的无耻之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