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曲封
4千斤松树子装袋过完秤后,肖远航算完帐从背包里拿出11捆十元的钞票,然后又拿出一捆拆开,点出400元钱,把剩余的600递给了张大山说:“你数数”
张大山一家满脸笑容数钱的时候,汪大海带着一辆解放牌汽车赶了回来,李逸风也随车一起过来了,汽车的车箱里座着两只草绿色涂着白色号码的1吨集装箱,看到院子里堆放着一袋一袋松树子,李逸风的心里也十分兴奋,这意味着这100元钱他挣到手了
数完钱收好,张大山乐呵呵带着两个儿子往汽车上扛松树子,赵炳南和汪大海给李逸风打下手,按照他的指挥往集装箱里装,张得像麻杆似的李彬根本就是不干活的人,一见这情况就溜到屋子里喝水去了。
趁这机会,肖远航拉着张大山说:“张叔,我听说你家今年能打好几万斤松树子”
张大山说:“是啊,愁人,这山不可包就好了。”
肖远航说:“这可是一座金山啊,你愁啥啊”
张大山说:“再有一个多月贷款就到期了,算是卖给你的这些,手头还差将近3万元钱呢,贷款不不上,银行明年就不给贷了,我这山还有5年才到期呢,让我上哪找钱去啊。”
肖远航说:“张叔这个你不用急,我过段时间还来,要的量会更大,你就抓紧时间给我打子吧”
张大山一听十分高兴的说:“那你可帮了我的大忙了,你放心吧,今天我就开始加快速度打子,保证你下次再来的时候给你准备足。”
肖远航笑着说:“好的,咱们就这么说定了”
集装箱很快就装完了,在李逸风的指挥下,4千斤松树子正好装了满满两箱,李逸风关上箱门,叫紧门插,拿出钳子用铁丝拧好,直接打上铅封,跳下车关上车箱板。冲屋子大喊道:“李彬,走了”
李彬听到喊声,从屋子里跑了过来,因为驶室里除了司机外最多能坐两个人,肖远航就让李逸风和李彬坐在里面,他和赵炳南、汪大海爬到车厢里,司机启动汽车,向林泉站货场方向而去……
ps:老曲悄悄的提醒一下兄弟们,那个看完书别忘了给老曲投一下三江票啊
()p
()s
重任 第065章 意外的惊喜
汽车开到林泉站货场大门设置的横杆前停了下来,门卫见有车来从门卫室里走出来想要询问情况,李逸风从汽车驾驶室伸出头一挥手,门卫见是李逸风立即抬起横杆放行。汽车开到零但车的货位前打开右侧车箱板,对上货位,李逸风找来一辆正在作业的叉车,直接从汽车上叉起集装箱先后运到了大库之中。
肖远航从车箱上跳了下来,从背包中摸出两盒良友烟从车窗递给了汽车司机,车虽然是李逸风求的,但人情不能还让人家承着,汽车是为自己运货,给两盒烟表示一感谢是应该的。司机推托了一番后收下了烟。
肖远航又拿出两盒递给李逸风让他给叉车司机,此时叉车运完集装箱已经到那边的作业区干活去了,李逸风说:“开叉车的是我小老弟,你不用管他。”
肖远航说:“李哥,都是帮我的忙,既然是你的小老弟我就更不能差事了,两盒烟没几个钱,你就给他送过去吧。”
李逸风接了烟向作业区那边望了一眼,没看到刚才那个叉车司机,对肖远航说:“没看到他的车开哪去了,走,到货运室先给你办理运输手续,然后我再找他。”
在货运室,李逸风直接为肖远航填写了货票,发货人和收货人以及单位地址需要肖远航自己填写,他想了一下就填上了汪大海的名字和地址。到那边收款处交以运费,手续就算办理完了,肖远航请赵炳南和李逸风吃了中午饭,一起回到旅店后,肖远航点出200块钱分别给了他们一人100,两人推托了一番后才收下。
因为林泉每天只有上午10点35分一趟直达古河的列车,下午有一趟去桐水的列车,但是到桐水就晚上5点半了,晚上桐水没有去古河的列车,就算他和汪大海去了桐水,也得等到第二天早上才有去古河的列车,而赵炳南和李逸风又一再挽留,肖远航便又在林泉住了一天,第二天上午才和汪大海一起登上了开往古河的列车。
列车到达古河已经晚上5点半了,下了车,随便找了一个小饭店两人吃了点饭。据李逸风说,这两箱货快则5天,慢则7、8天就能到货,这么多松树子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卖出去的,必须得找个存放的地方,肖远航给汪大海拿了1千块钱,让他这几天租个仓库,最好和仓库一起再租一间办公室,对外出售松树子像那么回事,对内,1万多块钱的松树子也需要人看守,在办公室里搭一张床,晚上看守的人员可以在这休息。因为他明天再休息一天,后天又得走车了。
汪大海见肖远航这么信任他十分的高兴,满口答应了下来。肖远航一回到家,父亲肖启良听到开门的声音后,立即从大屋里走出来对他说:“小航,今天你们段的人来家里找了你三四次,我问他们什么事也没说,只说等你一回来就立即到段里去,可能是有什么急事”
段里能有什么事找自己这么急呢,肖远航想想上个班除了抢救那生产的孕妇就没有什么特别的事了,而抢救孕妇的事情自己已经跟党委办公室汇报了,不应该是这个事情,难道是别的班组缺人找自己替班很有可能可现在都快8点了,自己去了段里也没人,只能明天再去了。
想到这里肖远航说:“可能是找我替班吧,现在段里都没人了,明天早上我再去。”说完,拿着背包进了自己的小屋,把外衣脱下就到厨房洗漱了一番,然后上炕倒头便睡,这几天虽然没干什么活,但是很乏,晚上又喝了点酒,躺下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肖远航吃了饭就来到了段里,先去了车队,一进车队办公室的门,车队长林艳一看他就十分惊叹的说:“肖远航你可算回来了,昨天从铁路局到分局,找你都找疯了”
“铁路局和分局找我”肖远航听林艳这么说根本摸不着头脑,疑惑的问道:“铁路局和分局找我干什么啊”
“这么大的事儿你还不知道啊”林艳一想到去找肖远航的人回来说他去了林泉,还真就不一定知道这个事情,立即解释说:“是这么回事,你们班抢救孕妇的事迹上了《r民日报》,据说是部政治部主任看到报纸后亲自过问了此事,铁路局党委办公室和分局党委办公室把电话直接打到马书记那了,要了解情况,找你你不在家,找张亚萍她还说不明白,上面急着要情况,你赶紧去党办一趟。”
肖远航一时间有些不敢相信,《r民日报》那是什么报啊那可是全国最具权威性的党报,它的报道方向就是中国政治的风向标在车上抢救一个孕妇这么点小事能上《r民日报》总有点不真实的感觉
“你还在这儿楞着干什么赶紧去啊”林艳见肖远航楞楞不出声,有些恨铁不成钢的叫了他一声。
“好,好我马上就去”肖远航反应过来连声答应,出了车队一路小跑直奔党办而去……
宣传助理武月一看到肖远航惊喜的说:“肖远航,你回来啦,太好了”说着,一把拉过肖远航把他按到自己的座位上,急急的说:“你就坐我这儿,把那天抢救孕妇的事情写一个详细的经过,分局党委让段里10点钟之前电话报过去。”
肖远航此时还是有点不敢相信,望着武月问道:“武姐,刚才听我们林队长说这个事情上了r民日报”
“是的,是的”武月连连点头说:“是前天的r民日报,昨天才到的,你看……”说着拿过r民日报的报刊夹,翻到第6版社会新闻,指着右下角说:“你看,在这儿了”
肖远航顺便着武月的手指便看到这篇报道,题目是:292次列车乘务员积极求助临产孕妇,报道不篇幅不大,大约能有3、4百字,还配了一张肖远航和王克勤、赵宝成等人往救护车上抬人的照片
一看到这张照片肖远航就想起了那个记者唐婉君,不由得向报道的署名望去,上面的署名是:新华.社记者唐婉君
原来她是新华.社记者啊
ps:郁闷中.................
()p
()s
重任 第066章 报道背后的反响
肖远航给新华.社驻辽东记者唐婉君的印象不错,那天半夜她下车走到出口前时回头一望,发现肖远航还站在那里目送着她,心里突然就升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高层正在提倡建设社会主义新风尚,抢救孕妇这个事情正合拍,第二天她就写了一个300多字报道,又挑了一幅照片,电传给了《r民日报》,做为一个整天和高层领导打交道的记者,她知道《r民日报》对这个挺能干的小车长意味着什么
郝连江看到这篇报道后眼睛就是一亮,做为政治.部的主任,他的政治敏感性非常强,铁路上经常发生孕妇在列车上生孩子的事情,每年都有那么几起,但《r民日报》报道出来就不一样了,这就再不是一件普通的为旅客服务的好事,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风尚的一个典型事例,必须进行大力宣传和提倡。
郝连江一个电话打给了《r民铁道》报的主编,要求报社对这个典型事例进行深度的挖掘和报道。部领导交待下来的任务主编汪海山不敢怠慢,立即亲自给松江铁路局党委书记程志民打电话了解情况。这时候当天的报纸还没有发送到松江,程书记还不知道这个事情,详细打听之下,才知道古河列车段292次列车乘务员积极救助孕妇的事迹上了《r民日报》,心中十分的高兴,他来松江铁路局当党委书记两年,松江铁路局还从没上过《r民日报》呢
程志民有些歉意的对汪海山说:“汪主编,现在这个情况下面还没报上来,我尽快的了解一下,在最短的时间内报给你。”
汪海山也知道像这样的事情每年都在列车上发生,在下面人看来这就是普通的事情,铁路局一级的不可能掌握,只是部领导关注了才变成大事,只好说:“程书记请你多费心,这是郝主任交待给我的任务,越快越好,报纸的版面我都留出来了,稿子一出来就立即送厂英”
程志民当然是满口答应,和汪海山通完话立即给桐水铁路分局党委书记罗致远打电话部署了这个任务。罗致远则立即给古河列车段党委书马德志打电话了解情况,马书记根本不知道这个事情,放下电话到党办一问。宣传助理武月说:“这件事情我知道,那天肖远航回来还写了一篇报道,是我到邮局帮他邮给报社的。”
马德志说:“赶紧派人把肖远航找来了解一下详细的情况,分局罗书记等着要情况呢。”
一连派人去了几次肖远航的家,他父亲说他去了林泉,都走了两天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分局罗书记等着要情况,把马德志和武月急得团团直转,只好派人把正班车长张亚萍叫了过来,一问之下她知道这个事情,但具体的细节由于她当时不执乘根本不知道。
党委书记马德志当时大为光火,你身为一个正班车长,车上发生了这么大事情你居然不知道,你说你当时不执乘可以理解,但事后为什么不调查了解,为什么不把详细的情况上报段里,你这是严重的不负责任,是失职
张亚萍被马书记骂了狗血喷头,却一声都不敢出,甚至连解释一下都不敢,马书记正在气头上,一解释很容易被认为是推脱责任,他一怒之下都容易给她撤了。心里更是后悔当时没有到场帮助肖远航处理,谁知道那个赤脚医生居然是新华.社记者啊,肖远航的运气也太好了吧,随便处理一件突发事件都能上《r民日报》早知道这样,自己也能在《r民日报》上露个脸,这回全完了,和自己没啥关系不说,还得承担责任
事情传到车队长林艳那里,林艳对此十分的气愤,马书记不是客运出身不清楚其中的关节,可林艳是从列车员、业务员、列车长一步一步干上来的,车上那点事情她十分的清楚,我特意找你谈话,让你带一带肖远航,可车上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你却装作不知道,让第一个班当车长的肖远航自己处理,你安的是什么心你这是品质有问题
林艳把张亚萍叫过来是一顿臭训,训得她哑口无言,如果不是肖远航刚走了一个班的车长,林艳都想调整她正班车长的位置。张亚萍一看事情不好,哭天抹泪的又是认错又是保证的,林艳的怒火才稍稍平息了一些,暂时没有动她,以观后效。
林艳安排人把当班的软卧列车员单晓玲、餐车长杨大力、以及乘警长王克勤和检车长赵宝成都找了过来,才把事情大概细节了解清楚。党委书记马德志打电话亲自向分局党委书记罗致远做了汇报,并把向《松铁工人报》投稿的事情也汇报了。
松江铁路局党委书记程志民得到情况汇报后,立即用铁路电报把情况发给了《r民铁道》报的主编汪海山,同时打电话给《松铁工人报》主编梁世信了解那篇稿件的情况。梁世信急忙向运经部的主任了解情况,情况一反馈上来,又出了差头。
运经部的编辑接到肖远航的稿件后,觉得事情比较突出,文笔也不错,可以留用。但一看作者的属名不熟悉,就放到了一边,想等哪期报纸有版面了就登一下,可是一连几天下来,关系稿件很多,就把这篇稿件给忘到了一边,前天收拾办公桌时,连同废弃的稿件一起给丢到废纸娄里,当垃圾扔掉了,这篇稿件根本找不到了
梁世信把这个编辑叫到办公室大骂了一顿,都上了《r民日报》的稿子你却当垃圾丢掉了你有没有一点政治敏感性,有没有一点职业操守气愤之下决定让他立即停职反省,然后安排运经部主任向古河列车了解情况,在最短的时间内写出一篇有份量的报道。
武月还让肖远航写事情经过,是因为《r民铁道》报的主编汪海山接到电报发来的情况后,有一些细节的地方有些不通,要求补充,他所的说细节之外就是林家台站是如何得知车上有孕妇而提前叫的救护车,唐婉君的报道中没提,车班人提供的情况中也没提,这个他必须搞清楚,因为这期报纸下午就要送厂英,他要求中午12点前把情况报上来,到了铁路局就变成了11点前,而到了分局这一层就变成了10点前,好在肖远航来得比较早,时间还来得及。
ps:感谢书友“133325477”、“吨级兔爷”的打赏,祝兄弟们周末愉快
()p
()s
重任 第067章 市领导乘车
肖远航很快就把详细的事情经过写好了,武月看了一下便给分局党办打电话,那边开电话录音,武月直接给念了过去,想到是《r民铁道》要对这个事情进行专题报道,肖远航又给提供了一个消息,让武月告诉分局党办的人,新华.社驻辽东记者唐婉君当时拍了不少照片,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和她联系一下。
汪海山得到松江铁路局报上来的情况后,本来还觉得只是文字报道感染力不够,急忙打电话联系了唐婉君,唐婉君选了5张照片给他传了过来,他如获至宝,立即撤掉了这期报纸的几篇稿子,把5张照片排了上去,并派人送往英厂。
肖远航被马书记叫过去谈了一下当时的情况,毕竟是古河列车段的好事上了《r民日报》,马德志的脸也有光,鼓励了他一番后就让他回家休息,后续事情得等铁路局和分局的反应而定。
肖远航到车队向队长林艳汇报了一下情况,客运一队的事迹不但上了《r民日报》而且马上还要上《r民铁道》,林艳对于肖远航在这个事情的处理上十分的赞赏,第一个班当车长,就能独自把这样的突发事件处理得如此妥当,让林艳这个老车长也十分欣慰,鼓励了一番后,就让他回去了。
肖远航出了列车段的大门还不到11点,想了一下便向古河车站而去。明天就要走车了,他要去车站售票室了解一下明天的292次列车车票售出的情况,一是了解一下列车的超员情况,更主要的是了解软卧车票的情况。
在这个时代,软卧车还没有完全对外开放,不是有钱就能坐的,乘坐软卧车必须得县团级及以上干部,也就是处级及以上的人员才能乘坐,到车站购买软卧车票必须持有单位的介绍信,否则不予办理。这也给肖远航提供了查询领导乘车的便利,有相当级别的领导乘车,他可以提前做好接待的准备工作。
由于古河铁路各个站段归桐水铁路分局直接领导,和地方政府没有隶属关系,多少年来形成了铁路地方壁垒森严,地方政府的政令根本进不了铁路领域,有什么事情,对不起,你找铁路分局去协商,我们基层站段没有这个权力,很有一点老死不相往来的味道儿,地方领导乘车,只有达到省部级的,铁路才会专门安排接待,地市级的领导乘车,对不起,你乘你的车,我干我的工作,一切按铁路的规定来,最多也就态度上能好一些。
在古河列车段多年也形成了这样一种风气,有地方领导乘车,基本上不予理会,反正你也管不着我,就算古河市长乘车也是这样。有着后世那么年经验的肖远航可不这么想,他深知与地方政府领导搞好关系的重要性,你生活在这个城市,就要受各种各样的约束,肖远航想大展拳脚做一番事业,没有政府领导的支持不现实,现在做松树子生意算是刚刚起步,以后做强做大,甚至向其它领域发展,如果在地方政府里没有人那是不可能的。
进了车站售票室,肖远航往几个售票窗口里望了一下,见第三个窗口里面坐着的是自己的高中同学吴玉娟,她和自己是一年接班参加工作的,分配到了古河车站客处车间,干了一年客运员后转为售票员,走过去敲了敲窗口的玻璃,说:“老同学,你顶班啊”
吴玉娟抬头一看是肖远航,笑着说:“是啊,肖远航你来干什么,要买票啊”
肖远航说:“不是,我是想打听一下明天的292次的售票情况。”
吴玉娟说:“肖远航,你管得太宽了吧,列车段的都管到我们售票室了”
肖远航一笑说:“那怎么敢,我走明天的292次列车,想提前打听一下是否超员,超员多少,心里好有个数,可以提前把工作安排好。”
吴玉娟说:“肖远航,你是列车长咋的,怎么啥事儿都管呢”
肖远航笑着说:“我要不是车长才不管这事呢”
“啊”吴玉娟望着肖远航惊讶的说:“肖远航,你真当上列车长啦”
肖远航说:“是的,刚提车长没多长时间,我这不是想把工作做在前面么,所以只能麻烦老同学你了,黄海那边有什么事情你尽管说。”
吴玉娟十分感叹的说:“肖远航,你真厉害,参加工作才两年就当上列车长了,而且还是大线列车长,我就是想熬一个售票组长最少也得三四年”
吴玉娟很快的查了一遍售票记录,抬起头说:“明天的292次卧铺票全部售完,硬座票也全部售完,无座的售出80多张,这还有一天的时间,估计无座的还能售出100张多张,超员不是太多。”
肖远航点点头说:“老同学,你再给我看看软卧票售出多少”
吴玉娟查了一下说:“软卧票售出一个包房,其余两个包房预留给辽城站了。”
292次列车软卧车一共9间包房,除9号包房留给列车专用外,对外出售的一共8个包房,古河站的软卧票额是3个包房12张票,其余5个包房预留给沿途的几个大站了。
肖远航说:“能给我查一下这个软卧包房是哪个部门领导不”
吴玉娟看了一下说:“上面登记是古河市委组织部徐部长一行4人”
“嗯,知道了,谢谢你老同学”肖远航心里清楚,组织部长的位置有多么重要,在古河市那可是排得上号的人物古河市是县级市,只有市委书记、市长、人大主任和政协主席是正处级干部,像副书记、组织部长、宣传部长、副市长都是副处级,既然徐部长买的是软卧票,那一定是正职部长,因为副部长的级别不够。
肖远航打听软卧车的售票情况,心里也有和地方领导拉拉关系的意思,致于能不得到人家的认可,那就得看机遇了,有市领导乘车你不去靠近人家,人家根本不可靠近你。机会都是人创造的,机会也是留给有准备人的。
吴班娟笑着说:“都是老同学,你客气啥,以后有事尽管来找我。”
肖远航笑着说:“以后一定少不了麻烦你”
告别了吴玉娟,肖远航一边走着一边考虑着明天如何接待徐部长一行,平平常常的接待肯定不行,必须给他留下一个特别的印象
ps:感谢书友“雾里看花花非花”和“总有重名”的打赏,感谢兄弟们的大力支持
()p
()s
重任 第068章 根据地
肖远航从一条小胡同穿过,远远的就看到汪大海坐在他家楼头黄土堆的石头上,东张西望的,显然是在等他。当看到他从胡同里穿过来,便站起身大喊道:“二哥,你可回来了”
肖远航快走几步来到汪大海的面前问道:“大海,有什么事么”
汪大海说:“二哥,你不是让我租一个仓库最好带一间办公室么,今天上午我在铁东这一片转了一圈,看中了原来铁东街道工厂的仓库和办公室,价钱还挺便宜,就来找你去看看,如果你觉得行就租下来。”
肖远航知道铁东街道工厂已经黄了好几年了,以前是为了安置残疾人而办起来的,不生产什么产品,主要是糊糊火柴盒和药盒以及扎扎纸箱什么的。由于那厂房不临街,地理位置又不好,在居民区里,厂房已经废弃了好几年无人过问,街道办事处对此也十分头痛。
肖远航一挥手说:“走,去看看。”
到了铁东街道办事处已经是中午时分,除了传达室有人值班外其它的都下班了,好在传达室的老头儿上午见到过汪大海,拿了钥匙带着他们到了街道办工厂的大门前,打开大门让他们自己进去看。
其实街道办工厂和街道办事处是一趟长长的平房,办工厂的时候,街道办事处把西侧的两大一小两间房划给了工厂,小的一间做为办公室,大的两间做为厂房,并将前面的院套划给工厂一部分,砌了一道墙隔开,工厂单独开门,并有自己的小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