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清之祸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允锋
匆忙乘坐蒸汽船赶回来的驻高丽总理大臣严奎说道。
“高丽完全是国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国,李家和那些大臣们只需要老百姓听话,安安稳稳维持他们的锦衣玉食就行,根本不管老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高丽绝大多数都是赤贫,老百姓也根本不关心谁侵略他们,因为就算清军入侵他们的日子也不会更坏。就算清军不入侵他们也照样挣扎在死亡线上,清军入侵了,他们还是挣扎在死亡线上,实际上据臣所知高丽百姓甚至对鞑子还有一定期待。”
他接着说道。
他实际没敢说,除了李焞和手下大臣们,那些敲骨吸髓的大明商人同样扮演了不光彩角色。
这些年因为贸易垄断权,再加上高丽官方对大明的天然畏惧尤其是治外法权,那些明商在高丽做得已经很有些过分了,什么巧取豪夺,什么官商勾结,什么放高利贷,总之在高丽人民身上充分展现了资本主义的原罪。据说还有和土匪勾结绑票敲诈的,反正有治外法权护着,这些混蛋在国内不敢无下限,但跑高丽去立刻一个个原形毕露了。原本就在封建主义这座沉重大山压迫下的高丽人民,现在头上又压了一座资本主义大山,不说是民不聊生反正也都卖儿卖女了,这一从大明境内高丽j女的泛滥就可以知道了。
话说这些高丽j女背后也都是那斑斑血泪啊!
“这是为何?”
杨丰明知故问地说道。
他当然知道这些,那锦衣卫有一个高丽指挥使司,一千多情报人员专门负责高丽,说实话就连李焞对自己国家基层情况都不如杨丰了解。
“鞑子虽然掳掠,但被掳去的高丽人并不会受待,胤禛那里缺人口,东北地方广袤土壤肥沃和人多地少的高丽不同,所以被掳去的高丽人都会得到足够衣食无忧的土地。那里物产实在太富饶了,用他们的说法叫棒打的狍子瓢舀的鱼,再加上胤禛这个人治国还有几分本事,他们处境危险也不敢过分压榨百姓,所以在他的治下生活绝对比在李焞统治下要好得多。
正是因为如此高丽百姓心向鞑子。
老百姓都心向鞑子了那当兵的怎么会真心抵抗?实际上臣估计,鞑子此次入寇高丽的目的很可能并不是抢夺高丽的土地,他们并不缺土地,那东北真要开发起来,就是全高丽的人都能养活,他们的目标很可能就是大规模掠夺人口,而那些高丽的贫民说不定还很乐意跟着他们去。”
严奎说道。
“这些刁民!”
杨皇帝无语地说。
“陛下,臣以为高丽之事绝非单纯出兵可以解决,纵然没有鞑子入侵,民怨积聚下去,高丽也必然会乱,最好的方式就是以李氏治国无方,不能保境安民,收回其治之国权,由朝廷直辖高丽划分府县,依照国内标准,对高丽进行土地改革,为高丽百姓开办学校,那时候不用朝廷出一兵一卒,高丽之民自然群起逐寇。”
严奎很坦诚地说道。
很显然他这个驻高丽大臣还是很负责的,基本上这是最好的处理方式了,这时候高丽君臣对大明都怕到了骨子里,杨丰要是直接吞并,就连李焞都没胆量反抗。反正就算吞并,也少不了他一个世袭郡王,那些大臣和地方官员也照样当官,然后给老百姓分土地,给他们办义务教育,那高丽老百姓会感恩戴德,根本不需要明军出兵,以这种方式鼓舞起高丽人的士气,绝对能轻松把清军打回去。
而且从此高丽变成大明的省府。
然而计划虽好,奈何皇帝陛下是不会听的。
“此事万万不可,那李氏世代忠贞,岂能以小错废之?鞑子入寇,灭之即可,传高丽使者!”
杨丰断然说道。
高丽当然是要吞的,但却不是现在就吞,原因很简单,他们的人口太多了,这时候高丽的总人口超过六百万,大明才不到七千万呢,给华夏血统里掺进十分之一的棒子也未免太狠了,更何况大明的七千万人口里面还有一大堆乱七八糟民族的,怎么着也得让高丽人口减少个两百万最好三百万,那时候也就索性捏着鼻子认了。
而这场战争就是最好的机会。
紧接着高丽使者,也是高丽领议政崔锡县被叫进奉天殿,后者诚惶诚恐地趴在地上山呼万岁。
“平身,高丽王近日可安好?”
杨丰带着他那个十二旒的大帽子摆出帝王威严说道。
“臣高丽王焞安好!”
崔锡县赶紧爬起来再磕一次头。
“尔使者远来辛苦了!”
杨丰说道。
“陪臣得睹天颜虽死无憾。”
崔锡县趴在地上捧着求救书,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接着说道“陛下天命所归,宇内所仰,万民所依,陪臣得睹天颜如冬虫沐日月之辉,然胡虏祸乱,三韩之地无辜罹难,敝国君臣亦如冬虫以待陛下之辉,臣焞泣血上奏,恳请陛下发兵,拯民于水火,救高丽于危亡。”
一名侍从赶紧接过李焞的求救书送到杨丰面前。
“此事朕已知晓,尔等既为朕之臣民,朕自然不会坐视。”
杨丰看了看求救书说道。
“传旨,以陆军第七军军长于钦为高丽经略使,帅第七军即刻入朝,废高丽镇守使,以原高丽镇守使陈柏为第七军参谋长,原高丽驻屯军划入第七军,高丽王国地方防卫军亦划归经略使府指挥,务必扫荡鞑虏,还高丽以安宁。”
紧接着他说道。
旁边侍从赶紧记下。
“尔速归国晓喻高丽王,朕既为天下之主,亦为高丽之主,高丽之民与中国之民无异,皆为朕之子民,断不会坐视,朝廷大军不日可到,可坚守以待,大军未到之前,高丽驻屯军将先行北上以保平壤。”
然后杨丰又对崔锡县说道。
“臣焞谢主隆恩!”
崔锡县激动地趴在地上高喊道。
他是真没想到杨丰居然这么爽快,没有丝毫犹豫地就答应发兵了,而且直接派了一个军,要知道明军一个军足有三万人,再加上实际一个半旅的高丽驻屯军,明军将出接近四万大军,而东北的胤禛总共才不过四万多新军,真正能用于高丽的不过两万,以明军的战斗力四万对两万,那还不是摧枯拉朽一样,可以说只要明军到达就能轻松把清军打出去。
然而他却不知道,这时候第七军正在广西剿匪呢!
把这家伙打发走后,杨丰也是很满意地笑了,第七军接到命令再从遥远的广西各地一批批撤出然后完成集结,再装船运到高丽同时换上冬季作战的装备,这可是要到盖马高原,志愿军入朝冻死冻伤几十万的事情绝对不能重演,这样基本上拖拖拉拉俩月估计就过去了。然后这段时间里高丽驻屯军那一个旅加一个平壤守备队肯定要指挥不力,再加上天寒地冻打一场败仗丢掉平壤的,这样第七军到达正好也就三八线了,接下来就慢慢再向北推吧!
那么冷的天明军怎么打仗?
要知道直到现在明军还是以南方兵为主,尤其是军官更绝大多数是南方的,让他们在零下十几几十度环境作战,能发挥一半战斗力就不错了,更何况接下来高丽北方港口都是要封冻的,再下几场大雪,物资供应不上,总之到明年春天之前,这场战争是不会结束的。
就这样慢慢打吧!
打他一年死上百十万人再说。
不过计划虽然是这样,但戏还是要演得足一些,紧接着大明各地报纸就开始大肆宣传,号召老百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帮助高丽的兄弟姐妹保卫家园。话说这时候大明百姓对高丽还是有一定感情的,尤其是一些当年逃到高丽的遗民逐渐返回,他们再一宣传当年高丽人保护他们,就更容易让老百姓感动了。以至于很快南京街头就出现了为高丽募捐的,而且还真有不少捐钱的,由此可见大明百姓对高丽人民的深情厚谊。
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嫖那些高丽j女嫖出来的深情厚谊。
但不管怎么说,当募捐的上百万龙元巨款交到崔锡县手中的时候,还是把这家伙感动得热泪盈眶,紧接着他就擦去激动的泪水带着用捐款购买的大批武器弹药和严奎一起返回汉城,然后向李焞及其大臣宣读了杨皇帝同样充满深情的圣旨,紧接着驻扎在汉城的高丽驻屯军就在高丽人的锣鼓声中,迅速北上增援平壤去了。
然而他们刚过开城呢,就得到消息清军突破安州包围平壤。(未完待续。)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来/,..





大清之祸害 第三四三章 猪队友
平壤。
“玛的,这帮废物!”
明军平壤守备队队长秦毓一手开击锤,一手扣扳机,以极快的速度接连打空左轮手枪弹巢,同时看着那些扔掉武器四散奔逃的高丽士兵恨恨骂道。
在他面前两名正举起步枪的清军几乎同时倒下。
但也就是在这时候,大批清军士兵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汹涌而至,他已经顾不上装弹了,紧接着拔出军刀,侧身让过了一支刺向胸前的刺刀,顺势一刀劈下了那名清军士兵的胳膊,然而却没注意到一支刺刀正凶狠地刺向他肋下,就在几乎触及他身体的一刻,砰得一声枪响,偷袭者惨叫一声倒下,秦毓头顺势又在这家伙胸前补了一刀。
“黄大人过桥了吗?”
他这才问那名刚刚救了自己的军官。
在一万五千清军的进攻下,平壤的防御仅仅不到二十四小时就彻底崩溃,清军再次用人体z弹炸开玄武门后,守城的高丽军立刻弃城而逃,结果把原本分散在各门帮助他们的明军全给坑了,平壤守备队的一千多官兵只好也跟着撤退,但他们和抛弃一切的高丽军不一样,他们得保护着城内的帮办大臣衙门和那些大明侨民先撤,而大同江上唯一南下的通道只有大同门外的一座浮桥。
为了给侨民撤退争取足够时间,秦毓也只能暂时在大同门坚守了。
“黄大人已经过去,大部分侨民也已经过桥,还有不少兄弟直接游过了大同江,就是炮队还被堵在城里。”
那军官一边用左轮手枪不断开火打倒清军士兵一边说道。
这时候双方已经用刺刀混战在一起,狭窄的街道上两军士兵不停吼叫咒骂着,用刺刀进行着血腥的肉搏,到处都是流淌的鲜血和不断倒下的死尸,这两支军队完全可以用不共戴天来形容了,尤其是那些清军,可以说没有哪个不有一大堆亲人死在明军手中,这时候属于仇人见面,那完全是以命换命的打法,很多清军哪怕被打倒在地了也要抱住明军的腿,给自己同伴创造机会。
不过相比起来还是明军更占优势,胸甲,更好的刺刀和更加科学的拼刺训练,让那些清军士兵不断被钉死在地上,要知道明军的拼刺技术那都是跟后世日军学的。
但和明军不同的是,清军的后方增援正在不断赶到,秦毓很清楚自己撑不了多久,可想撤他同样撤不下去,双方已经完全搅在了一起,除非杀退眼前这批清军,否则是没法撤的。而且他可以看到大同门边实际上还有不少侨民正在等着过桥,这座狭窄的浮桥上挤满了人,甚至都有不堪重负了,占领了牡丹台的清军也正在不断向浮桥开炮,虽然距离太远但炮弹激起的水柱仍旧不断在浮桥附近升起。
“玛的,拼了,死在这儿也算是为皇上尽忠了!”
他挥刀砍倒一名清军同时吼道。
“为皇上尽忠了!”
那些正在和清军拼杀的明军士兵立刻吼道。
“鞑子骑兵!”
就在同时一声惊叫。
上百名清军骑兵正沿着狭窄的街道疾驰而来,一个个挥舞着马刀吼叫着,就像一道倾泻而下的山洪,马蹄践踏街道释放着骇人的气势。
正在和明军拼杀的清军步兵急忙向两旁分开,而那些明军士兵同样以最快速度收缩集结,最前面的端着步枪斜支在地上亮出刺刀锋刃以求阻挡住第一波冲击,而在他们后面的士兵则忙不迭为步枪装弹,就连秦毓也匆忙为他的左轮装弹,不过他也很清楚这没什么用了。
“这是真要为皇上尽忠了。”
他不由得苦笑一下。
但也就是在这时候,从清军骑兵旁边那些低矮的墙壁后面猛然飞出一颗颗黑色圆球,紧接着砸在清军中间,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骤然间整个街道就被爆炸的火光淹没,猝不及防的清军骑兵被炸得一片血肉横飞,原本气势汹汹地冲击戛然而止,转眼变成了人仰马翻,而就在同时那些圆球还在不断飞出,甚至就连那些低矮的土墙都被炸塌,一下子露出里面的一百多名明军士兵。
“是炮队!”
秦毓身旁军官兴奋地喊道。
秦毓立刻明白他们扔出的东西是什么了,那是七斤半炮的开花弹,这东西使用的是圆盘引信,一个薄金属盒里面密封着的是螺旋型药道,正常使用前根据距离,在对应刻度上打孔,开火时候由发射高温同时燃导火索顺着螺旋药道燃烧,但如果当手榴弹使的话直接打孔拿根烧着的烟卷上就行,不过扔这东西那可是玩命的活儿。
炮队的突然出现,立刻拯救了秦毓他们,趁着清军被炸懵了的机会,两下迅速会和在一起。
“炮炸了没有?”
秦毓朝炮队队长喊道。
“炸了!”
后者说道。
“立刻撤退!”
紧接着秦毓喊道。
这样他就放心了,那可是四门七斤半线膛炮,这东西落到清军手里会造成大烦的,实际上这段时间高丽人已经丢弃了太多武器给清军,光各种口径滑膛炮就得上百门,尤其是还有大量的弹药,甚至包括开花弹,至于枪械就更不用说了。
恐怕高丽军遗弃的军火都够武装两个旅了。
“这些废物!”
秦毓又恨恨地骂了一句。
随即他带领部下迅速撤出大同门,但紧接着又有一队清军大同江岸杀过来,还没等秦毓这边开火,对岸四道火箭就射过来,装了白磷的轻型火箭瞬间在清军中炸开,趁他们一片混乱时候,秦毓赶紧带着部下过江,然后和东岸的火箭炮队会和,又收拢一下已经过了江的残兵,这才向黄州方向撤退,就在他们到达黄州的时候,原高丽镇守使,现在的第七军参谋长陈柏也率军到达了这座小城。
接下来陈柏倒也没继续向前。
很显然清军的战斗力已经可以说今非昔比,虽然巷战本身就不利于明军,但秦毓所部居然损失近三分之一,这仍旧是一个很令人意外的结果,要知道如果是过去的话,平壤守备队这一千人守城就足够挡住一万清军了,可现在不但没挡住,居然还损失这么大就足以证明东北的清军这些年没白活。
这样的话,他仅仅一个步兵旅就想反攻的话还是有冒险了,反正第七军很快就到,那就在黄州暂时守着吧!
同样,平壤之战的结果也很快传到了南京,这时候南京到威海之间已经有了有线电报,而且北洋舰队的小型通讯船也可以直接开进大同江,高丽和南京之间的联络已经很畅通。而清军战斗力的变化,让明军总参谋部也很是意外,哪怕是在巷战中,一千明军死了近三百也是很恐怖的,更何况秦毓的平壤守备队也是完成换装的。
“也并不完全是因为清军战斗力提升,很大程度上还是被那些高丽兵给坑了。”
陈烈说道“秦毓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就是把守备队分开,以哨为单位在各门帮助高丽人,他是想均匀分配力量,增强高丽军的防御能力,结果高丽军一溃把咱们的人也裹挟下去了,就算还有坚守的,仅仅两百人也不足以改变什么,反而会很快陷入清军的包围之中,牡丹台的守军就是因为高丽军溃败,结果被清军包围最后只有不到一百人突围出来游过大同江。”
“陛下,干脆把高丽军解散算了。”
陆军参谋长杜佑说道。
“确实,如果咱们把第七军调到高丽的话,那就没必要再保留高丽军了,这些家伙打仗没用反而添乱,尤其是经常抛弃军火白白便宜了鞑子,这样的军队有还不如没有,干脆直接解散算了,以后高丽也不用什么军队了,由朝廷派军驻守保护他们就行。
陈烈说道。
很显然军方将领在这个问题上意见统一了,毕竟他们都是战场上打出来的,谁都明白把自己的侧翼交给一群废物是多么危险,尤其还是一群喜欢给敌人充当运输队长的废物。
但这很显然也是杨皇帝不能同意的。
“此事就不必再提了,高丽王国防卫军不能打就好好训练,爱逃跑就严明纪律,不能因为这个问题就把人家解散了,毕竟他们是高丽王国自己的军队。给陈柏发电报,让他暂时先不要进攻平壤,先把那些高丽的溃兵收拢整顿好,该杀就杀,既然高丽王国防卫军已经划归高丽经略使府指挥,在于钦没到之前,他就暂时代理经略使,他有权执行军法,尤其是那些逃跑的,抓起来直接枪毙,有一个枪毙一个,毙他一千人估计也就没有再逃跑的了。”
杨丰说道。
他当然不能解散高丽王国防卫军,这些人解散了,谁去给他当炮灰呢?不但不能解散,还必须得扩编,两万怎么够?至少得十万二十万才行,要不然他怎么把高丽的青壮年消耗干净?
既然他这么说,那陈烈等人也就闭嘴了,说到底现在那里也就是明军太少了,等第七军加入战场清军就算玩出花来也没什么卵用了。
“陛下,南洋大捷!”
这时候一名军官拿着电报走到杨丰身旁说道。(未完待续。)
无弹窗小说,百度搜索([来]),里面小说更新速度快、广告少、章节完整、破防盗




大清之祸害 第三四四章 上帝大联盟
南洋大捷的消息,很快出现在全国主要报纸头条。
自从有了有线电报后,各地终于不用担心出现信息严重滞后的问题了,虽然全国只有三条民用线路完工开通,但仍旧可以使南京到北京,到西安,到福州这三条线上的几座省会城市,可以在一天时间内分享到同一个重要的信息,然后加急的邮递员会骑着驿马通过一座座驿站接力,在最多不超过两天时间里,把这个消息传递到省内其他城市。
而报纸,负责将这些需要公开的信息传递到民间。
这场辉煌胜利的喜讯,就以这种方式迅速传遍全国,然后将大明百姓心头对高丽兄弟姐妹的牵挂一扫而光……
呃,实际上也没有太多牵挂。
毕竟平壤失陷只不过是一场不值一提的小败仗,谁都明白只要明军大举增援,鞑子的失败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然而大明老百姓倒是欢庆胜利了,有一个人却傻了眼……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徐日升愕然地说。
“主教,这不会错的,这是那恶魔正式昭告全国的,他不可能在这个问题上撒谎!”
隆科多语气沉痛地说。
“这怎么可能?他们有三十八艘战列舰,他们还有四艘二级战列舰,他们的实力几乎就是明军三倍,班克上将是当年和鲁伊特和小特龙普并肩作战的,他在海上打了一辈子仗,而明军将领根本没打过真正的海战,三倍的强大实力,可以去给明军当老师的名将,这怎么可能会战败?而且还败得这么惨!”
徐日升抓狂一样说道。
“唉,当年我们难道不是这样吗?”
隆科多忧伤地说。
“好了,如今讨论此事已经毫无意义,我们需要关心的是,接下来我们怎么办?荷兰人既然战败,也就意味着那恶魔不会再有后顾之忧,而且他的铁路已经修通不需要担心后勤供应,那么北京的贼军还会坐视我们继续攻打高丽吗?”
胤禛有些不耐烦地说。
他之所以敢出兵高丽,就是因为荷兰人打来了,只要荷兰舰队打败杨丰的海军继续北上,那么杨丰就必须以重兵防御沿海各省以防荷兰人登陆,这种情况下明军是不可能在辽西发起大规模进攻的,明军毕竟不过就才那几十万人马,而海上攻击谁也不敢保证是以哪儿为目标,甚至荷兰人不需要真正进攻,只是像倭寇一样沿海袭扰就能让杨丰的精锐陆军寸步难移。
这样清军就可以心无旁骛地经略高丽了。
可现在这还玩个屁!
胤禛就那么不足一百万人口,总共四万新军,就算再扩充能扩充到十万已经是天了,明军不用多了,就直隶的两个军大举北上,再往高丽放一个军从东向西挤压,灭他就可以说毫无压力。
甚至都不需要特别调兵。
兵力都是现成的。
可以说荷兰人这一次把公元皇帝陛下可坑苦了!
徐日升也傻了眼,他当然也明白这一,如果荷兰人在南洋战胜,他们进攻高丽的行动那完全可以说一次成功的战略出击,但现在荷兰人惨败,那他们这就完全可以说是作死了,那杨丰的老虎股可不是随便摸的。既然敢对他的地盘下手,那就要做好承受他怒火的准备,明军整整两个军屯兵山海关南边呢,增兵高丽需要时间,但直接进攻辽西可不需要任何调兵时间,哪怕北京的驻军装上火车有一天工夫也到山海关了。
“陛下,我们该怎么办?”
主教大人一下子慌了神。
“主教下,咱们信主,那俄国人也信主,虽然他们在信仰上走了岔路,但毕竟那也一样是主的子民,而那个恶魔才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像这种为主而战的伟大荣誉我们不应该独享,这一个是所有主的子民的义务,我觉得你应该去大同,去和那里的神职人员沟通一下。”
隆科多说道。
好吧,他们其实是想把乾隆陛下也拉下水,后者同样已经正式皈依了上帝,只不过他皈依的是东正教,现在太原就有一个新建的东正教大教堂,由彼得派来的大祭祀列扎伊斯基主持。因为杨丰已经明确了要夺回远东的广袤土地,再加上查理向大明派遣使者的消息也被彼得知道,沙皇陛下也已经没有了别的选择,他必须得扶持一个能在东方帮自己牵制杨丰的人,这样乾隆陛下就成了他的不二选择。
1...99100101102103...2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