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之祸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允锋
而这时候胤褆的眼睛还依旧没有闭上,他的头颅被那名骑兵拎在手里,在晃动中看着自己的部下,被汹涌而至的明军淹没,看着马刀的寒光不断在空气中划过,看着一颗颗熟悉的头颅不断被砍下,看着他的梦想就这样化为泡影。
然后他终于闭上了眼。(未完待续。)
看无弹窗小说,百度搜索 来 ,里面小说更新速度快、广告少、章节完整、破防盗
大清之祸害 第三五九章 善良的皇帝陛下
当胤褆的脑袋装在盒子里送到北京城的时候,已经是两天以后了。
再看了一遍经典电视剧,又听了一遍再活五百年充充电的皇帝陛下,在略微唏嘘了一下之后,紧接着就下令把这位曾经的大清乾隆皇帝陛下挂在了正阳门上。而且还别出心裁地挂在了门洞北边,让他闲着无聊也好欣赏欣赏对面的紫禁城,反正这零下十度天寒地冻的一时半会儿也坏不了,也算是对这位就算原本历史上也没能成功入主这座皇宫的阿哥的一安慰了。
唉,杨皇帝总是这么善良。
不过胤褆死了并不意味着山西的战事结束,还有数万清军和俄国雇佣兵躲进了太行山区,太岳山区,吕梁山区这些乱七八糟的崇山峻岭间,所以明军第一军和第五军北上各部短时间内还不能离开,他们还得负责给郭洪爽的这一把擦股。原本按照计划杨丰是要逐步推进给清军一个撤退的时间,然后把他们一步步赶进太原城聚歼的,但却被郭洪的贪功冒进给搅乱了,哪怕他把胤褆的脑袋砍了,也不能弥补他的罪责。
“把那个混蛋给朕叫来!”
杨丰阴沉着脸说道。
说话间他还拎着一根后世新加坡人抽鞭刑的鞭子掂量,他准备把郭洪叫来后就拿这东西抽。
不过这也正合适。
接下来明军正好以山区的剿匪为主,这样的季节那些清军和俄国雇佣兵在山里撑不了太久,天寒地冻连野兽都不出来,几万人在山里找不到吃的不饿死才怪呢,同时再将大同,归化城,乃至五原这些地方全部拿下,等这些都做完也就基本上到开春了。
然后转回头来解决四阿哥。
而那时候四阿哥基本上也就失去利用价值了,这段时间清军趁着明军因为兵力不足只能保住汉城一带的有利时机,正在高丽境内大肆攻城略地,最远都已经打到洛东江上游了,所过之处洗劫一空,就连老百姓都驱赶着北上,照这个速度他能从高丽划拉走至少一百五十甚至两百万人口。
而这些人从性质上说是附逆的,无论他们是主动还是被迫,那都是和鞑子同流合污的。
也就是说等明军打下东北后那都是要按照逆党处置……
或者简单说男为奴女为婢。
为妓就不需要了。
但高丽婢在大明可是很流行,尤其是按照大明法律严禁以汉人为奴,可以是雇佣关系,发工资雇佣男女为仆人,但在身份上所有人都是完全平等的,谁敢打伤仆人那也是要吃官司的,杀了仆人那也是要偿命的,哪怕睡了个丫鬟只要人家上告那也是以q奸论处的,这样一来养奴仆的成本就相当令人发指了。
除非奴仆不是汉人。
但即便不是汉人,这个也依然有来源地限制,男的没有限制,反正都是割了蛋蛋的,女的目前来讲大明只开放了高丽,另外还有直属领地上的其他民族这两个选项,因为只有这两个选项的女人和汉人生下孩子可以入汉籍,其他的生下来也是奴籍,话说谁买小女仆还不想着暖床呀!
所以高丽婢现在是大明最流行的选择。
“陛下,对关外各部如何处置?”
高淮问道。
现在明军已经正式出塞了,昨天骑兵三旅攻克宣化,正在沿着通往归化城的大路向西进攻,这样就必须面临塞外这些乱七八糟部落的问题了。
“那些王公什么的就不要留下了,这都是逆党,该杀就杀不要心慈手软,至于普通老百姓,我们还是要以兄弟相待的,毕竟他们现在被奴逆祸害得人口也没有多少了,我们要帮助他们。他们在草原上忍受风沙干旱放羊也挺辛苦的,接下来朕还要修通往北海的铁路,他们可以到铁路上干活儿以赎罪,毕竟从理论上讲他们还都属于逆民,这算是咱们宽大为怀了,留下女人继续放羊牧马,男人只要身高超过车轱辘的都必须到铁路上干活,朕会给他们发工钱的。”
杨皇帝说道。
他的风格转换让高淮一下子没反应过来,不过仔细一想就明白了。
这时候漠南草原上实际已经没有多少人口了,要知道清军现在主力实际上就是那些藩王们所出的,光直隶一战就葬送了十几万精锐,这可全都是青壮年,唯一一个幸免于难的车臣汗还把精锐全给了胤褆,后者八万大军里面至少四万都是这些王爷们给他硬挤出来的,而战前他们也不过是总共百多万人口,现在可以说青壮年几乎扫荡干净了。
但如果他们反抗的话,仍旧可以给明军造成不小的麻烦。
毕竟草原太广袤了,如果采取游击战术不断袭扰明军的话,还真就不好对付,他们就是习惯游牧生活的天生适合游击,既然这样那就不能把他们一直逼到走投无路的地步。而接下来杨皇帝是要把铁路从北京一直修到北海的,三千多里的漫长铁路修筑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那就让他们以干活儿来赎罪吧,给他们工钱,给他们希望,让他们为大明铁路建设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至于以后……
铁路建设的死亡率可是相当高的。
陇海铁路光从洛阳还没修过崤山去,就已经死了好几千奴隶了,几乎每天都得死好几个,这都堪比打仗了,京山铁路属于好修的,修起来还死了一千多奴隶呢,这北海大铁路可比京山铁路难修多了,别的不说光过这八达岭估计就得几千条人命往里填。
如果再爆发个瘟疫……
哎呀,这人少了真不够折腾。
这样就可以了,现在杨丰的确很缺劳动力,他不但要修北海大铁路,还要继续修陇海路,还要修京汉铁路,还要修正太铁路,还要修两京铁路……
总之他还要修一堆铁路。
就这年代的施工条件和医疗水平,基本上可以说每一条铁路都得拿尸骨来铺,美国人修太平洋大铁路几乎是用死人铺成,而他现在的条件远不如一八六零年代的美国,他死的人只会更多,这些年大明的奴隶贩子正拼了命搜罗奴隶,倭国人,吕宋人,马来人,爪哇人,白人,甚至都从天竺开始收购,但即便是这样仍旧无法满足要求。
原本因为价格问题基本停滞的黑奴贸易甚至都又开始了。
不仅仅是铁路,包括那些矿山工厂各种建设工地,也同样在争夺奴隶资源,根据统计到今年为止大明境内已经有超过两百万奴隶,在各地忍受各种形式的压榨然后推动着大明的工业化列车隆隆向前,所以现在有些人能不杀还是不杀吧!毕竟这也是很好的劳动力啊!至于那些留下来放羊牧马的女人和小孩儿……
那个走南闯北的大明商队会好好照顾她们的。
回头再开发开发金矿铜矿,估计很快草原上就会热闹起来的。黄金从来都是吸引移民的好东西,未来他准备把大明由银本位改成金银复本位,然后铸造龙元金币,这些年随着海外贸易的拓展白银正大量涌入,而金州的黄金很显然干不过这个,有必要再增加黄金数量了,而无论内外蒙古都是淘金的好地方。
把王公全杀光,上层一个不留。
这样就打破了原有的部落体系,让大明可以在草原上直接划分府县,比如中,五原,开平这些古老的地名也都可以重新拿出来了。
把剩下的男人全部送到铁路建设工地上。
这样就可以用温水煮青蛙来解决掉,必要的话可以给他们一定的好处比如给工钱,这个没什么大不了,那工钱最后肯定还是会回来的,他们不会拒绝的,反正如果不同意那就得面对明军的刺刀了,这时候的草原各部已经没有反抗的能力了,能够吃饱饭还可以获得工钱喝酒,他们还有什么不满的呢?再把大同那些旗人家属送过去,连精神生活都照顾好了,至于修铁路死人,那个不值一提,放羊牧马平日不也一样出各种意外死人吗?
然后剩下女人和小孩继续放羊牧马。
当金矿的消息放出去后,那些大量涌去的关内淘金者,会让她们忘记烦恼的。
至于移民垦荒……
这个根本不需要,第一远远没有人口压力,第二有的是地方可以选择,四川,东北哪儿不比塞外强啊,杨丰也不想把草原变成良田然后用不了多少年,他再没事坐城楼的时候就该一张嘴满口沙子了,那里需要环境保护的,开矿当然可以了,但垦荒还是省省吧!就连放羊他都不怎么支持,羊这东西还是去殖民地养最好,北方草原养牛牧马更加合适,虽然现在让内地老百姓喝上放心奶还为时过早,但奶酪黄油牛肉干什么的还是可以的,而且明年橡胶树开始下刀之后皮鞋之类也该普及了。
总得来说,他的草原战略就是这个样子了。
应该说已经风格大变了,毕竟之前皇帝陛下一直习惯的都是杀杀杀,现在法外开恩已经属于难能可贵了,估计草原上的人民会感激他的仁慈。
说到底皇帝陛下还是太善良了。(未完待续。)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来/,..
大清之祸害 第三六零章 打土豪了
“李营长,旅部命令!”
茫茫塞外草原上,伴着马蹄扬起的尘沙,一匹快马迅速冲到明军步兵九旅一营营长李瀚身旁,马上骑兵勒住战马,在嘶鸣声中抱拳行礼,然后将一份公文递给他。
李瀚接过看完,然后面无表情地向前一挥手说道“进!”
紧接着他催动了战马。
在他身后一匹匹骏马同样迈开了步子,这些两两一组的阿拉伯马后面拖着的,是一辆辆反射着金属幽光的四轮马车,两名车夫高踞在驾驶座位上,后面是两旁带护墙的方形车厢,八名士兵背靠背坐在车厢正中的长凳上,手中端着他们的步枪,枪口全部冲外搭在护墙的射口上,而在马车部还有薄铁皮制成的弧形棚。
好吧,这是明军的军用马车。
新一代武刚车。
钢木混合结构,整体设计类似于二战时候德国的f系列军用马车,最新式带炭黑花纹外胎的橡胶充气车轮,最新式轴承和转向系统,最新式由三角铁和皮带铁链制成的挽马系统,总之这是一款终极版马车,而且还是一个很大的系列,包括了运兵车,炮车,炊事车,物资运输车,伤员救护车等等,既有双马的也有四马的重载型号,还有一匹马拉的轻型车。
至于那些护墙则是由木板贴铁皮制成。
当然,不防弹。
但可以防弓箭。
一百多辆各式的马车满载着一个步兵营的士兵,拖着四门七斤半线膛炮和弹药补给,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就像一条蜿蜒的长龙般随着车轮滚滚不断向前,两旁骑兵侦查队的战马不断奔驰而过,很快前面的小河畔就出现了一大片牧民的帐篷。
紧接着一名军官拿着刚刚收到的文件上前。
就在同时车队急速奔驰,很快成环形包围了这片营地,车上那些明军士兵迅速下来以马车为依托,将枪口对准了一片鸡飞狗跳的牧民们,甚至就连那四门七斤半炮都架好瞄准后者。后者很显然被吓坏了,他们总共也就两千多口人,绝大多数都是老弱妇孺,青壮年估计也就两三百,在一个身穿熊皮袍子的中年人带领下,拿着各种武器用警惕而又恐惧的目光看着明军。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查有察哈尔部酋长苏日勒,不思大明累世之恩,忘林丹汗之血海深仇,与奴逆狼狈为奸抗拒天命,实属罪不容诛,今判处其死刑并处满门抄斩,此乃其一人之罪,与其部百姓无关,若有包庇者当与同罪,另其资财皆为剥削百姓所得,可分予其部百姓以做补偿。”
那名军官走到他们跟前大声读道。
就在同时一名翻译也给他重复。
“狗皇帝,欺人太甚!”
那个穿熊皮袍子的中年人脸色巨变,怒不可遏地大声吼道“来人,跟他们拼了!”
说话间他拔出弯刀。
然而他这时候才发现周围超过一多半人都没动,而那些听从命令举起手中武器的,也明显目光有些游移不定。
“混蛋,你们要造反吗?”
他摆出首领威严愤怒地咆哮着。
“圣上有旨,只诛苏日勒一家,与其他人无关,但若有包庇者与其同罪。”
那军官面无表情地重复着。
他身后上千名士兵同时举起了手中步枪,而那四门大炮的黑洞洞炮口更是指向人群。
人群中那些举着武器的开始放下了。
这些牧民又不傻,真打肯定会整个部落被团灭的,那大炮和火枪可不是他们能招惹的,那些煞神一样的明军士兵更是杀人不眨眼的,如果真是来灭族的他们当然要拼一把了,可既然只是杀苏日勒一家,那好像就没必要搀和了,虽然他是头领,但这个混蛋这些年跟着旗人,把整个部落青壮年折腾进去了一多半,算起来也是死不足惜的,为了保他一家搭进去整个部落,那就完全没有必要了。
苏日勒傻了。
他站在那里拼命朝那些牧民吼叫着,试图鼓舞起他们的勇气,但却发现越来越多的牧民放下了武器,他崩溃一样咒骂着转过头,和十几个忠心耿耿的部署发疯般冲向那军官,试图以实际行动来感召他们,然后就听见一连串密集的枪声,这位据说还是贝勒爷就像风中树叶般抖动着,带着一身血窟窿颓然倒在了那军官脚下。
“不自量力。”
那军官踢了他一脚鄙夷地说。
“你们还在等什么?他的家产都是你们的了!”
紧接着他似笑非笑地对那些牧民说道。
“将军,您不是开玩笑?”
那些牧民愕然了半天,才有一个小心翼翼地问道。
“这是圣旨,圣旨哪有开玩笑的,皇上的旨意,这些逆党家产全部赏给那么,难道你们不自己去拿还要我们给你们送到手里?”
军官无语地说。
轰一下子那些牧民全跑了,紧接着他们的前首领那座巨大的帐篷就被淹没了,然后里面立刻响起了女人的哭喊咒骂,没过多久就有人抱着各种器皿衣服兴高采烈地跑出来了,甚至还有人扛着女人的,这美好的场面看得那军官笑容无比灿烂,同样这种类似的美好场面,也在草原上一个个小部落中不断上演,草原就这样回归了和谐。
“和谈?”
就在草原上展开轰轰烈烈的打土豪运动时,杨丰正坐在北京紫禁城的金銮殿里,看着趴在自己面前的荷兰特使,似笑非笑地说道“那么你们准备拿出什么东西来体现你们恢复和平的诚意呢?”
荷兰人求饶了。
他们打不下去了。
或者也可以说他们没有能力再打下去了,倒不是说他们没有军队了,实际上荷兰海军的那损失并没有伤筋动骨,他们依然还有一支足够强大的海军,至少在欧洲仍然是前三的,至于陆军一万多人的损失对他们来说同样算不上什么。
但……
但他们还有一个一百公里外的敌人啊!
他们不能不管一百公里外的敌人,而去跟一个一万公里外的敌人拼命啊!路易十四虽然被反法同盟打得都一直退到法国境内了,但并不代表他已经彻底输掉了欧洲的战争,相反凭借着上千万人口的数量优势,他仍然随时可以绝地反击然后再让荷兰重演一次灾难年,上一次威廉三世用掘开海堤淹没自己国土才阻挡住法国大军,荷兰可不想再经历一次这样的灾难。
既然不能打,那就只有求和了。
再不求和恢复东方的贸易估计不用路易十四打,荷兰自己就崩溃了,这个国家完全靠着海上贸易支撑经济,当年英荷战争时候英国人封锁港口就让鹿特丹遍地乞丐,现在的鹿特丹比起当年有过之而无不及。公司破产,商船在港口等待朽烂,老百姓买不起面包,曾经打着小花伞每天喝着咖啡读小说的仕女,现在只能跑去当j女才能换来果腹的食物,再这样下去荷兰就垮了。
现在他们别的不想,只想着重新恢复贸易,毕竟他们的商船还是最多的。
“陛下,我们愿意向贵国割让除了开普敦以外印度洋上的所有殖民地,包括科罗曼德尔海岸,马尔巴拉海岸,毛里求斯,以表示我们对您和贵国人民的歉意。”
荷兰使者趴在地上说道。
他们很清楚这些地方肯定都保不住,只要杨丰想抢无非就是把舰队开过去登陆而已,明军都占领锡兰了,剩下也不过是抬抬手而已,至于毛里求斯他们原本就已经不想要了,既然如此索性痛快交出来,否则明军打下这些地方那里的荷兰人还少不了被当作战俘扔去当奴隶,以这种方式交出还能保住他们。
“不赔款?”
杨丰表情夸张地说。
“呃,陛下,如果割地仍然无法平息您的怒火,我们愿意再支付两百万盾的赔款。”
荷兰使者忧伤地说。
“两百万盾?你知道朕因为你们的无礼挑衅,一共花掉了多少军费吗?两千万龙元,基本上也就相当于你们的两千多万盾了!这是你们的责任,所以你们必须赔偿朕的军费,另外还有一千万盾的罚款,所以你们需要总共向朕支付三千万盾,而不是两百万盾。”
杨丰说道。
两百万打发他那简直笑话了,三千万还马马虎虎。
荷兰使者被这个数字都惊呆了,三千万荷兰盾,那特么是将近一千吨白银啊,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时候总股本才两百五十万盾,之前在东印度群岛上辛辛苦苦一年连贸易加抢劫,也总共不过才收入两三百万,虽然知道杨丰肯定狮子大开口,但这三千万的数字也还是太恐怖了,更何况这时候荷兰都快破产了,就连两百万都得咬着牙才能凑出来,这三千万是无论如何都掏不出来的。
他抬起头刚想说话,但却被杨丰止住了。
“你们没有讨价还价的权力。”
杨丰一脸高傲地说“朕说的话就是法律,朕说的话任何人都只有遵从的义务,没有讨价还价的权力,朕提出的要求你们只准说两个词,允或者不允,允,支付三千万盾的赔款,割让科罗曼德尔海岸,马尔巴拉海岸,毛里求斯给大明,不允那么就继续我们之间的战争。“(未完待续。)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来/,..
大清之祸害 第三六一章 朕的江山
“朕给你足够的时间考虑,来人,带他下去!”
杨丰看着荷兰使者,高傲地说道
紧接着一名侍从上前,和外交部的一名侍郎一起把荷兰使者带出去考虑了。
实际上就是进行下一步的谈判了,但既然皇帝陛下说了三千万盾的赔款,那么这个数字就是绝对不允许更改的了,什么叫金口玉言,皇上说的话哪能更改,这个荷兰蠢货如果是跟外交部的人谈判还有可能讨价还价,但既然是跟他谈,那就没有讨价还价的权力了,不过这时候荷兰也的确掏不出三千万盾,但这并非不能谈判,因为还可以谈支付期限,毕竟对杨丰来说,重要的是得收到赔款。
而且他现在也需要荷兰人的商船帮助他向欧洲倾销商品,否则只有英国东印度公司这一个合作伙伴终究是不行的,至于他跟瑞典人的环球公司……
瑞典的商船太少了。
查理十二世虽然雄心勃勃地加入海上贸易行列,但他毕竟还是一个新人,更何况正在忙于同彼得战争的他实际上也没有太多的资金。
即便加上大明的远洋商船,这个环球公司船队规模,也还是远远无法跟荷兰相提并论。
海上马车夫可不是吹的,这时候海上跑的差不多一半商船都是荷兰的,真正加起来得数以万记,至少在十年内还没有谁能撼动他们的地位,即便是飞速发展的大明也不行,这个是需要时间积累的。
更何况这时候的海上贸易几乎都是脑袋别裤腰带上的,杨丰派往欧洲的天朝号到达欧洲时候,就已经死了十分之一的人,而像逐远号那样的死亡率一都不需要大惊小怪。至少在新式螺旋桨商船推广开,沿线的贸易据建立起来之前,大明商人对于跑欧洲还是很难有太大兴趣,毕竟他们有东南亚印度和中东东部非洲市场,没必要非得往欧洲跑。
既然这样,最好还是重新建立起这条贸易线。
至于荷兰人会不会答应……
他们没有讨价还价的权力。
东方贸易的几乎所有源头全都控制在大明手里,从中国的丝绸茶叶工业品到东南亚的香料,乃至于锡兰的咖啡通通都是大明说了算的,大明说不卖给荷兰人,他们就别想沾这些东西,而没有他们的商船对大明来说并没什么大不了,无非就是少赚,但没有这些贸易对他们来说就是生死存亡的大事。
三千万盾实际上并不多。
荷兰东印度公司之前最多十几年的利润而已,而他们已经经营了一百年,光在台湾期间鼎盛时候每年通过各种转口贸易赚取的利润就不下百万。
而现在不过是让他们吐出一部分而已。
杨丰猜的不错。
很快大明外交部侍郎和荷兰特使进行了单独的谈判,告诉他三千万盾是不可能更改,因为这是皇上的金口玉言,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改,唯一能够谈判的就是支付这笔赔款的时间,后者这才明白自己犯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他不应该直接和杨丰研究这个问题,既然这样那也就只有谈判支付的时间了。
他希望是分三十年,第一批支付两百万,但不能算利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