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清之祸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允锋
他看了看四周,就像个庄稼被铲了的老农般绝望地哀叹一声。
在他周围那些溃败的蒙古兵填充了哥萨克骑兵附近的每一空隙,而且还在和哥萨克骑兵们互相厮打着,不时有哥萨克被刺刀从马上捅下来,也不时有蒙古兵被马刀砍死,让他无语的是很多人居然都好像忘了那毒雾正在接近一样。此时的整个山谷就像那些汉人的集市一样人挤人马挤马,死尸被踏在脚下,咒骂,惨叫,枪声,马刀与步枪的碰撞声,战马的悲鸣声,乱七八糟的声音混在在一起,完全就是一场灾难。
跑?
怎么跑?
别说跑了,他就是往前走都走不动。
卡列金绝望地吼叫着,拿着短枪对准了旁边一名蒙古兵扣动扳机,就在对方倒下的时候,他也干脆舍弃了战马,凭借着人高马大的体型优势,挥舞着马刀不断砍翻一个个挡路的蒙古兵,甚至包括同样挡路的哥萨克最终砍开血路,拼命向着旁边的山林跑去。
不管这雾气是什么,但只要是雾就不会往山飘。
他的经验很正确。
但可惜……
骤然间一道刺耳的呼啸从头掠过,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十米外一道黑影砸落,紧接着轰得一声爆炸火光闪耀,但爆炸的威力却并不大,除了最近两名士兵被炸翻之外,其他人并没有受到波及,他甚至可以看到一片巴掌大的弹片,拖着一道黄绿色烟迹飞过来正砸在他的战马上,但却没有造成什么伤害,随后就被弹落在地上。
他茫然了一下。
但那弹片上不断冒出的黄绿色雾气瞬间让他清醒过来。
“该死的!”
卡列金惊叫一声急忙捂着鼻子继续跑路。
然而就在这时候,头天空中同样的呼啸密密麻麻划过,同样的爆炸接连不断响起,黄绿色毒雾就像清晨贝加尔湖的浓雾般肆无忌惮地弥漫开,毒雾中惨叫声咳嗽声立刻密集响起,那些正在纠缠不清的蒙古兵和哥萨克们纷纷倒下。就连卡列金都被毒雾笼罩,尽管他用衣服掩住了口鼻,但这明显没什么卵用,紧接着他就嗅到了一股辛辣刺鼻的味道,同时眼睛里也像被溅了辣椒水般疼痛难耐,他惨叫了一声,但又吸入更多的毒雾,那火辣辣的烧灼感瞬间就从他的肺部开始蔓延。
他发疯一样咳嗽着,流着眼泪跪在地上,鼻涕不断流淌,同时不断吐出带着血水的粉红色泡沫痰。
那是他的内脏在被盐酸和次氯酸腐蚀。
而在他头,装满液v的火箭弹还在不断砸下,毒雾在超过三千蒙古兵和一千哥萨克骑兵中间弥漫,同时在风的吹动下顺着这条山谷不断向北推移,将越来越多的哥萨克骑兵吞噬。而后面那些哥萨克也都被吓坏了,这些在战场上无比悍勇的野蛮人对这种超乎他们理解的东西,可以说有着天然的恐惧,看着那些在毒雾中不断倒下的同伴,他们毫不犹豫地掉头就跑。但五千骑兵拖出的可是很长队伍,最后面的甚至根本不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他们依然在保持着正常的节奏向前行进,和那些匆忙往回跑的同伴一下子撞在一起,混就这样从前向后不断蔓延开。
这时候哥萨克实际上已经崩溃了。
他们这一次吃亏就吃亏在被挤在一条山谷里,如果是在平原这些毒气不会让他们乱成这样,但在环境的限制下,这条山谷就成了他们的地狱。
“可惜了,要是这时候杀过去估计全歼没问题。”
徐明多少有些遗憾地说。
明军并没有配防毒面具,这种东西得耗费大量橡胶,现在还不具备这种条件,只能使用碱水毛巾做一些初级防护,所以毒雾浓度高时候是绝对不敢进去的,反正这是氯气又不是j子气,碱水毛巾对于低浓度氯气防护还是可以的,这样在这种情况下杀进去打落水狗就不行了。
“没什么大不了,等d气散了一样。”
郭洪说道。
的确,等d气散了一样。
半个小时后,那些明军士兵已经可以悠闲地拎着马刀过去挨个捅了,从南关开始,绵延近三里路长的山谷内,遍地都是奄奄一息的蒙古兵和哥萨克,看着那叫一个触目惊心。这里面被熏死的倒不算太多,毕竟氯气的致死率没那么恐怖,但没熏死不代表他们还能动,总共包括五千蒙古兵和一千多哥萨克在内,超过六千人倒在这片区域里。他们跑不动,他们站不起来,他们更拿不动武器,再勇猛的战士,这时候也只能躺在自己痰液和鼻涕眼泪里,绝望地挣扎着,眼看那一把把马刀捅进自己的心脏。
六千人,无一幸免,全部变成了明军骑兵的刀下亡魂。
“走,接着杀鞑子去!”
清理完战场后,郭洪立刻上马拔出军刀向前一指说道。
在他身后四千明军骑兵立刻催动了战马,踏着遍地的死尸继续前进,这支铁蹄的洪流很快就到达北关。
这里也叫金锁关,和南关组成南北关,晋中盆地通上党的咽喉,过北关出子洪口就是以太原为核心的晋中盆地,但这道最后的防线已经空无一人。原本这就是给南关守军预备的二道防线,结果南关守军全军覆没,被d气熏得溃败下来的哥萨克把仅有的几百守军也带跑了。骑兵一旅兵就这样不血刃地过了北关,很快就追着溃败的哥萨克冲出了子洪口,正式杀进了晋中盆地。
紧接着郭洪的兵锋直指祁县。
而就在这时候,他冒险出击或者也可以说贪功冒进的消息也传到了沁州,留守沁州的步兵十七旅副旅长陈升毫不犹豫地下令驻沁州的一个步兵营立刻北上增援,同时派人火速通知临汾的旅部和广平府的电报站,由他们分别向第一军军部和西北经略使府报告。因为距离关系,最先得到消息的肯定是第十七旅旅部,而那里刚刚架设了通往西安的有线电报,很快这个消息就通过电流传递到了西安的西北经略使府。
结果把西北经略使贺锦直接搞得火冒三丈。
虽然进攻太原并不是他的活儿,而且骑兵一旅也不是他的部下,但这时候也顾不上管责任划分了,反正吕毅那里也没有多余兵力增援郭洪,更何况太行山以西本来就是他的辖区,真要是骑兵一旅出事他的责任也是跑不了的。
于是紧接着在他命令下原本在西安准备西进的步兵十五旅便北上增援,同时命令步兵十七旅立刻向北进攻以牵制清军,而辽州,霍州,平阳的三个守备队也加入向北进攻的行列,以迫使清军无法集中兵力对付骑兵一旅,甚至原本以剿匪为主的泽州,潞安,浦州等守备队,也接到了北上增援的命令,这样原本不是主要进攻方向的南线,立刻燃起了熊熊战火。
而这时候,骑兵一旅所属第一,二两个骑兵营已经分两路杀进了晋中腹地。
郭洪又不傻,他就一个骑兵旅而且后面还不知道有没有援军过来,全旅杀出去等于自杀,他留下两个营在子洪口挖战壕筑垒防守,将另外两个营放出去,晋中盆地就那么不到一百里宽,骑兵跑快一上午到头了,就让这两个营玩袭扰,也不要攻城,就四处转悠,将明军打过来的消息传遍整个晋中盆地,那些这段时间被胤褆压榨的汉人老百姓能忍住才怪呢。
说白了他就是放火,让整个晋中盆地燃烧起反抗的怒火。
而他的部下负责搅乱胤褆的军队调动,让整个晋中盆地南部的交通完全瘫痪,这边各地老百姓造反,那边z压的清军调不过去,用不了多久这一带就彻底乱套了,而这边一乱南线与明军在汾河河谷对峙的两万满蒙联军就完了,他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后背着火的情况下,还能挡住前面的强敌,这样步兵十七旅和霍州,平阳的守备队就可以杀进来了。
“然后,我们就可以去直捣太原了。”
郭洪手拄着军刀得意地说道。(未完待续。)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来/,..





大清之祸害 第三五五章 我喜欢大炮
“打过长城去!”
得知骑兵一旅违令冒进攻入晋中盆地后,杨皇帝立刻下达了命令。
很显然他的部下已经不满足于他的风格了,或者说明军将领们渴望建功立业的心理已经过于强烈都有失控了,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坏事,至少证明这支军队的野性也正在向着他所期待的方向发展,杨皇帝喜欢一支充满野性的或者也可以说侵略性军队。
当然,郭洪回来他还是会抽这家伙鞭子。
而且还要亲自抽这家伙鞭子,抽得他皮开肉绽才行。
不过在这之前,他还是要跟着这家伙的节奏,南线的大规模进攻肯定不是胤褆能够抵挡的,太原将很快光复,这一已经没有任何悬念了,而胤褆也同样不可能留在太原坐以待毙,这样他最有可能的就是向北撤往大同继续苟延残喘,或者实在没办法还可以从大同继续往北逃往草原或者干脆跑到库伦去,甚至于跑到贝加尔湖西岸去找他干爹。
但这一次杨皇帝不准备让他跑了。
因为他的价值已经被压榨干净了。
他的历史使命就是把北方的俄国移民吸引过来,然后方便杨皇帝一网打尽,免得在好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找虱子一样一往外扒拉,这一他做得很好,两万多俄国雇佣军,一万多随之而来的家属,加起来三万多近四万俄国人在他手下混呢!
整个贝加尔湖以东才多少俄国人?
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俄国远东地区也才不过一百五十万人口而已,这还是多亏了铁路建成后移民数量暴增,但现在这时候估计就连十万都没有,至于原本主要的城市诸如海参崴,伯力,双城子,赤塔之类都还没有呢,真正的城市实际上只有雅库茨克,就连乌兰乌德也仅仅是哥萨克人的一个定居,不过现在那里的哥萨克人都被胤褆邀请过来住在太原呢!
毕竟和那些亘古的蛮荒相比,真正的人类世界更有吸引力。
现在整个贝加尔湖以东,也就只剩下雅库茨克的总督府还有人口,但凡能划拉的都被胤褆划拉来了,据说就连俄国的远东总督府都准备向南迁到雅克萨城,雅库茨克那鬼地方根本不是人呆的。
既然这样那还留着他干什么?
“打过长城去,然后扫荡蒙古各部!”
杨丰说道。
“臣尊旨!”
高淮急忙行礼说道。
他们等这一天也是很久了。
“不过这样的话兵力就有些不足了。”
紧接着他又说道。
“没事,把第二,六两军的骑兵旅挑出来,正好扩编一个骑兵军,回头全部调来加强到北方。”
杨丰说道。
向蒙古各部进攻,那必须是要玩骑兵的,骑兵军是必须得有了,二,六两军在南方,基本上用不着骑兵,正好挑出来作为骨干,再从北方各守备队抽调一批骑兵,再招一批预备役,基本上一个骑兵军很快就出来了。
“还有,把咱们的新武器拉到前线试验一下。”
紧接着他又补充道。
十分钟后,丰台。
原清军丰台大营内,一间新建的库房前汽笛鸣响,一台蒸汽机车沿着铁轨缓缓开动,将一头恐怖的钢铁巨兽从库房内拖了出来,后者全部钢铁打造,浑身黑沉沉透着一种x恶的机械美感,就像后世苏联的那些战争机器,当然,这同样也是一台战争机器,因为在它的身上,最醒目的部件是一根粗如水桶的炮管,就像蛰伏的黑龙般平伸向后面。
“大,真大!”
高淮由衷地感慨道。
“我就喜欢大炮!”
紧接着他补充道。
好吧,这是列车炮!
实际上就是海军最新的八十斤舰炮,但像这种连战列舰都不敢往上装的恐怖巨兽,肯定也不是陆军可以拿战马拖着在陆地上机动的,所以干脆装在火车上变成列车炮,应该说这种武器在这个时代更像是一种战略威慑,因为根本没有值得它炮轰的目标,就那八十斤重的巨大炮弹基本陆地上还没有什么堡垒能承受。
但谁让杨皇帝和他手下都喜欢大炮呢!
紧接着这门测试版八十斤列车炮就在蒸汽机车拖拽下,沿着铁路隆隆驶向居庸关。
而同样一列列满载步兵的火车也奔驰在这条铁路上,接下来他们将像他们的皇帝所说的,打过长城去,扫荡整个草原,把大明的旗帜插到漠南蒙古,插到锡林郭勒大草原,插到********大草原,插到遥远的库伦,插到乌里雅苏台,插到阳光照耀下的每一片土地上。
而就在这时候,子洪口的郭洪也等来了自己的援军。
他把这里的防御交给新到的步兵十七旅第三营之后,率领着剩余两个骑兵营立刻杀出了子洪口,但刚出去不久就迎头撞上了反击的清军。
这时候胤褆同样快疯了,明军骑兵在晋中盆地肆无忌惮地横冲直撞不但切断了南线的补给,而且让各地老百姓都蠢蠢欲动,根本还没用明军打过去,平遥的老百姓就主动造了反,驻守那里的一个牛录清军在数万老百姓围殴下坚持了不到半小时全军覆没,就连他任命的县令都被老百姓挂在了城门上。
这才仅仅是第一天,再继续下去还不知道会怎样呢!
他紧接着就派出驻太原的一万满蒙联军南下,撞上溃败的哥萨克后一块儿南下,直扑子洪口试图消灭这支明军。
“一营跟我走,二营向北!”
郭洪吼道。
近一万四千骑兵,也不是他这两个营能够硬拼的,不能硬拼却有另一种办法对付。
战马速度更快的两个营明军骑兵立刻分开。
同样对面如怒涛般冲来的清军也一分为三,三千多哥萨克追郭洪,另外三千蒙古骑兵追骑兵二营,剩余旗军强攻子洪口,很快就在骑兵追逐着跑远的同时,七千旗军就撞进子洪口守军火炮射程,紧接着骑兵一旅所属炮营和步兵营的炮队加起来,二十门七斤半线膛炮立刻就喷射出火焰,密集的炮弹在清军中炸开,那些全速冲锋的八旗精兵被炸得血肉横飞。
不过这并不能阻挡他们,对明军充满刻骨仇恨的八旗精兵们前赴后继,七千匹战马踏着地动山摇的马蹄声疯狂冲锋。
但紧接着明军的步枪射击声也响起。
那些趴在战壕里的明军步兵不停重复着拉枪栓装子弹扣扳机的动作,密集的子弹以每分钟超过十轮的速度不断呼啸着撞在清军中,冲锋的清军骑兵一片片倒下,紧接着在身后同伴的马蹄下踏为肉泥,不过明军那狂暴的火力依旧无法阻挡清军,一匹匹矮小的蒙古马上,恢复了祖上那种悍勇的八旗精兵们就像他们的祖辈一样,呐喊着挥动手中马刀等待复仇的一刻。
近了,近了,明军的防线越来越近了!
密密麻麻的爆炸声骤然在他们脚下响起,就像掉进陷阱里一样正在冲锋的清军前锋瞬间塌下去了一大片。
好吧,这是地雷。
但地雷也阻挡不住清军,后面的八旗精兵依旧在向前冲。
从杨丰起兵到现在都已经整整七年了,七年里他和明军的手上沾满了旗人的鲜血,可怜曾经的统治者沦为了丧家犬,无数八旗精兵家破人亡,他们的兄弟被明军砍下脑袋,他们的父母被践踏成泥,他们的妻子姐妹沦为万人骑,仇恨,屈辱无时无刻不在他们心中烧灼,现在终于到了复仇的时刻,尽管他们的脚下铺满同伴的死尸,尽管他们身旁炮弹在不停爆炸,子弹在不断呼啸,但他们依然没有人退缩。
所有人都在冲,不停地冲,全速地冲!
呃,可惜他们还是没冲过去。
铁丝网横在前面呢!
顽强的意志撞上柔韧的铁丝网之后终究还是没什么卵用的。
那些狂奔的战马在一道道铁丝网的限制下,不得不悲鸣着停下来挣扎着试图摆脱那些恶毒的铁刺,但却越缠越多,越缠越紧,马背上八旗精兵们绝望地挥舞着马刀,俯下身子不停砍着柔韧的铁丝网,结果却无济于事,砍断一根还有一根,就仿佛无穷无尽一样,而他们身后那些冲锋的八旗精兵依然在不断地撞上来,看似好像没有阻碍的冬日原野上就像一道无形的水坝般,将铁骑的洪流牢牢阻挡住。
然后炮弹不停在他们中间炸开。
子弹不断穿过他们的身体。
在他们对面,仅仅不过二十多丈外的战壕内,那些明军士兵依然不停地完成着机械的动作,拉枪栓,推进子弹,瞄准,扣动扳机,拉枪栓,推进子弹,瞄准,扣动扳机……
八旗精兵们的生命就这样不断地消逝。
七千骑兵,冲不开不到两千步兵和炮兵的防线。
这就是技术的差距,指挥官的头脑和士兵的意志在这里都失去了作用,一旦技术形成了代差,基本上战争就变成了单方面的杀,拿着一七零零年武器的清军在原本一百五十年后才能出现的武器,和原本两百年后才能出现的防御战术面前,能做的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来为明军续写不败的辉煌。(未完待续。)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来/,..




大清之祸害 第三五六章 炸药登场
“停,跟这帮哥萨克较量较量!”
已经封冻的汾河岸边,郭洪勒住了战马看着远处正在追来的哥萨克,然后伸手摘下自己的长矛喊道。
这时候的哥萨克还没有顿河马可以骑,他们的马实际上来源混乱,本身这时候他们也并不是正规化的骑兵,中亚马,卡巴金马,甚至蒙古马,在这时候的哥萨克人中都能够看到,和清一色阿拉伯马的明军速度比赛的结果,就是战马水平不够的被远远甩在了后面,真正能够撵着明军的只有一千多马好的。
而明军一个骑兵营是一千零二十四人。
“对,列阵,验验哥萨克的成色!”
郭洪身旁骑兵一营营长同样摘下长矛高喊。
紧接着那些明军骑兵纷纷摘下长矛掉转了马头,以最惯用的战术分成两列横队队前后密集排列,然后端平了手中长矛,随着郭洪的吼声迎着追击而来的哥萨克开始小步慢跑。骑兵的对冲中步枪没什么卵用,狂奔的战马上开火基本上打不中什么目标,相对冲锋的速度可以达到每秒几十米,也不会让骑兵有足够时间在开火后换上长矛,这样的作战就是最简单的方式端着长矛以最快速度撞,实际上近代骑兵对冲中通常是禁止用马枪的。
就在同时追击而来的哥萨克也在狂奔中整队。
他们的队形很乱。
没有经过常年严格训练的武装浪人,不可能做到明军骑兵的紧密队形,但他们手中同样换上了一支支长矛,只不过长度仍旧比明军的要短许多,只能算是半长矛,实际上这时候哥萨克还喜欢用投枪。而且他们不同于密集排列的明军,后者都是双手持矛,因为常年严格的训练让他们的战马早习惯了紧贴在一起奔跑,根本不需要额外控制,互相带着就能保持节奏,但哥萨克做不到这一,他们必须一手拉住缰绳将长矛夹在另一边的腋下。
两支铁骑的洪流,以每秒钟超过二十米的速度,在一片冬日里空旷的麦田中拉近着距离。
几百米距离转瞬即逝。
依然保持密集队形的明军,就像一把重锤般凶猛地砸在哥萨克中间,在一片长矛折断的响声中瞬间撞穿了单薄的阵型,无数哥萨克带着折断的长矛,在撞击的巨大力量下惨叫着跌落,然后紧接着被狂奔的马蹄踏成肉泥。
而明军……
无一落马。
这样的对冲中一寸长一寸强。
躲过第一排长矛的哥萨克,也躲不过第二排的长矛,空心木杆的丈八长矛长度接近六米,第二排的长矛仍然有近一半长度在第一排骑兵前面,完全组成一道密集的长矛墙,撞上的结果只有死亡。
在这样的战斗中长矛的长度就是公理。
撞穿了哥萨克的明军骑兵紧接着在阵型后面掉头重新列阵。
“大明骑兵,进攻!”
郭洪拔出军刀大吼一声。
“大明骑兵,进攻!”
重新列阵的明军骑兵同样拔出军刀吼道。
或者不能称为军刀。
而是刺剑。
明军都是双刀,骑兵对骑兵用直刃刺剑,砍步兵时候换弧刃弯刀。
依然密集横队的明军骑兵,以还有长矛的三百人为前排负责冲击,没有长矛的以两排横队跟在后面,同时手举着刺剑探身向前以最大限度伸出,就像一片明亮的银色长刺般再次撞向哥萨克。而后者同样重新整队发起了冲锋,转眼之间两支骑兵再次相撞,结果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密集阵型带来的强大冲击力对于散乱的哥萨克完全是致命的,凶猛的战马在长矛的折断声中轻松撞穿哥萨克,就像无数狂奔的猛兽般把那些身上插着长矛的哥萨克踏在蹄下。
而接下来……
哥萨克毫无悬念地溃败了。
“玛的,不过如此!”
郭洪啐了口唾沫鄙夷地说道。
不过也就是在这时候,后续的哥萨克开始赶到了,但他们根本无法集中起来列阵,因为战马的素质问题,这些哥萨克实际上被拖成了很长的队伍,一看这种情况,郭洪毫不犹豫地再次下达了进攻的命令,不过这一次明军骑兵不需要密集阵型了,而是迅速分成一个个小队,小队间仍旧采取密集队形,就像一个个小型的骑兵阵般举着剑刺迎头撞向哥萨克。
但在撞上的瞬间最先响起的却是密集的枪声。
左轮手枪。
一手剑刺一手左轮。
冲锋的同时首先一轮玩一轮近距离射击,不管打中打不中吓一吓对手也是好的,而就在哥萨克在枪声中分神的时候明军的剑刺在就到他们身上了,直刃剑刺与弧刃弯刀的最大不同就是前者可以起到长矛的效果,近一米长的剑刺加上向前探出的臂长,实际上并不比哥萨克的半长矛短,唯一的问题是对骑兵要求比较高,因为同样冲击时承受的力量也不是普通人能对付。
1...104105106107108...2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