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清之祸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允锋
难道我们还要无动于衷吗?
在南方之南。
在我们的金州,那些茹毛饮血的土人,同样在无视我们的善意,我们为他们派去教化使,教他们读书识字,教他们知识摆脱愚昧,甚至给他们带去种子和农具,但他们却丝毫不领情,不但拒绝华夏礼仪,拒绝文明,拒绝善良,反而不断杀害我们的教化使,袭击我们的金矿工人,抢夺我们的粮食牲畜,甚至残忍地将他们当成食物!
难道我们还要容忍下去吗?
在西方之西。
在遥远的欧洲,那里愚昧的人们相信他们的伪神,相信他们的所谓天主,甚至还试图让我们也相信,而且和鞑虏勾结起来企图在我们的土地上建立所谓的东方天国,当皇帝陛下识破他们的野心后居然还无耻地把我们的皇帝陛下称为邪魔,还组建什么十字军来侵略我们的土地,来挑衅我们的皇帝,妄图以武力来逼迫我们相信他们的伪神,以枪炮来奴役我们的人民。
难道我们不应该给他一记耳光吗?
我们是上天选定的民族,诸神共同赋予我们伟大的使命,由我们来拯救这个世界,由我们来传播真理,由我们来教化万国万民,我们才是这个世界的真正主宰者,我们的皇帝陛下才是真正这个世界的君主,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坐在这里?
我们为什么不去惩罚那些罪民?
教化那些愚民?
扫荡那些伪神?
布皇威于四海,宣教化于万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们要让大明的旗帜在这世界的每一个经度和纬度升起,我们要让大明的旗帜永远沐浴在阳光下,我们要让大明的太阳永远不会落下。
大明。
日不落!”
顺天大学的操场上,一个年轻的男子站在高台上,挥舞着拳头手拿一个铁皮喇叭筒子声嘶力竭地吼叫着,在他面前是数百名亢奋的大学生同样挥舞拳头高喊,周围还有一些老百姓在议论纷纷,甚至还有一个报社采访正拿着铅笔趴在本子上奋笔疾书。虽然钢笔因为橡胶树还在生长中橡胶价格昂贵,所以还属于高档品,但铅笔已经完全普及开,石墨又不是什么神奇东西,大明直到现在还依旧大量向瑞典和英国出售石墨制的炼钢坩埚呢!
“这个人是谁?”
距离不远的一栋中式三层飞檐楼上,杨皇帝看着这一幕问道。
“启奏陛下,此人叫李卫,是本校商学院三年级的学生,乃徐州富商子,平常就喜欢搞些哗众取宠的言论,陛下说过大学之内不禁言论,任何想法都可以公开宣讲,所以臣也就没有干涉,实际上这地方经常有像这样宣讲些言论的,甚至还有拿一些新发明出来的东西做展示的,有时候还会有互相辩论。”
他身旁的顺天大学总监,也就是常务副校长小心翼翼地说道。
“朕喜欢这样有个性的年轻人。”
杨丰了头说。
“回头给这地方搭个棚子,这连个遮风挡雨的都没有,另外拿水泥把地铺铺。”
紧接着他说道。
“是不是给他们弄些座位?”
总监问道。
这座大学是私立,和应天大学,杭州大学等等一样那都是皇帝陛下出钱所办的,就连校长都是杨皇帝亲自来担任,所以这里的学生都得算天子门生,那绝对是天之骄子,能从这里毕业的那都是精英人才,实际上这时候大明超过一半的大学都是杨丰办的,甚至他还办了一所女子学院,而且发出号召要在所有大学都单独开办女子学院。
“不,坐着像什么,就让他们站着!”
杨丰说道。
总监赶紧闭嘴了。
杨皇帝继续站在那里欣赏李卫的演讲,当然,这个名字对他来说也只是有意外而已,这时候已经不是大清朝了,现在的李卫也不是原本历史上靠买官和雍正赏识起家的能臣了,他只是大明顺天大学一名普通学生,但看着他面前那些年轻学生们跟着高喊口号的场面,杨皇帝还是真正感受到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一个他所期待的时代。
就像他一直所说的,环境会改变一切,中国人不是没有进取的雄心,而是太久的奴化教育,让他们需要一时间来改变,当大明具备对外碾压的实力,当中国人可以随意把异族当作自己脚下蝼蚁,当他们家中可以任意将异族当成奴隶的时候,雄汉盛唐的霸气也就开始逐渐形成了,同样当海外的财富源源不断涌入的时候,开疆拓土出去殖民的心思也就逐渐诞生了。
他的宗教化并不是多么的高明,而这个世界的人也不都是傻子,但他迎合了这个时代,他给了这个时代需要的东西,他给了那些渴望建功立业开疆拓土的人一个可以拿来使用的口号。
这就足够了。
布皇威于四海,宣教化于万国!
一个响亮的口号。
但口号只是口号,口号下面抢夺更多的土地,更多的奴隶,更多资源,更广阔的市场才是真正的东西,而这一在商人中尤为突出,所以徐州富商子弟的李卫出现这种思想也就很正常了,要知道商人才是大明对外掠夺的主力。新兴的资产阶级迫需要一个雄心勃勃的领袖,杨皇帝加杨神仙的组合,对他们来说那是最完美的,一手拿着剑一手拿着经书才是开疆拓土的最好方式,杨皇帝恰恰就是两者兼备的,最完美无缺的代言人。至于国内对他们控制严一这个没什么大不了,他们的确不能在国内敲骨吸髓,但那大不了到国外就是了,到可以尽情展现资本主义原罪的地方去就是了。
“陛下,紧急军务!”
这时候一名侍从走到他身旁小心翼翼地说道。
“知道了。”
杨丰看了看外面依然在演讲的李卫,然后转过头又对另一名侍从说道“等休沐日把这个人邀请到第三军的军营里,多给那些当兵的讲讲这些东西,另外再告诉顺天日报和应天日报的主笔,以后多登一些这种东西,不要老是光登些花团锦簇的数字来玩什么盛世游戏,咱们大明周围一圈儿野心勃勃的虎豹豺狼都在虎视眈眈地盯着呢!这算什么盛世?”
那侍从赶紧记下来。
大明的休沐日制度类似欧洲的星期天,只不过是五日一休,而且只有学校和政府机构有。
紧接着杨丰就登上了他那辆蒸汽动力的汽车,然后在龙骑兵护卫下向皇宫驶去。(未完待续。)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来/,..





大清之祸害 第三五零章 胤禛是个好同志
杨丰的紧急军务是黄州的明军被包围了。
因为清军攻陷了元山,然后向西在开城北部山区切断了黄州明军的后勤线。
而且一个更加令人无语的消息是,攻陷元山的敌军里面不光是清军,还有胤禛任命的高丽国王所属军队,足足有一万大军呢,也就是说公元皇帝陛下已经开始使用伪军了,还有就是这支伪军是原来李焞的军队叛变的,至于他们的统帅,也就是胤禛任命的高丽国王,居然也是李焞的一个同族,据说是他曽曾祖父李昖之后……
李昖足有十三个儿子呢!
这个叫李杕,算起来还是李焞叔叔辈的,这种遥远的宗亲估计就连李焞都快忘了,他的封地在北边一个穷山沟里,被清军抓住后威逼利诱一下脑子再一热,就干脆投入公元皇帝陛下的怀抱了,反正不答应就是死路一条,答应了至少还能多活几年,再说万一撞了大运呢。
“简直是莫名其妙!”
杨丰愕然地说道。
“陛下,根据情报鞑子正大量从高丽向东北移民,这段时间至少抓走了数十万人,胤禛给他们的条件是不当奴隶,抓到东北后给他们种子,给他们农具,甚至给他们一些牲畜,让他们到松花江一带开荒种地,无论开多少荒最后都是他们自己的,所以这些高丽人并没有反抗,高丽北部山区山多地少,而且气候和松花江一带也差不多,那些给地主种田的高丽贫民也乐意跟他们走。”
高淮说道。
事实上这时候敌占区的高丽百姓对此不仅仅是乐意那么简单,应该说他们是欢呼雀跃的,毕竟高丽北部那些穷山沟是真吃不饱饭,尤其是这些年在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座大山压迫下,高丽北部日子过得很苦的,尤其是盖马高原上几乎都是赤贫。
现在让他们去富饶的松嫩平原上生活,他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呢?
更何况那些贫民还可以拥有自己的土地,这可是他们梦寐以求的,至于开荒那个不值一提,盖马高原上想开荒都没地方开呢!
“不管这个,海上能给陈柏提供补给吗?”
杨丰说道。
“不行,镇南浦和大同江都已经封冻,那里沿海没有港口,于钦只是率领军部到达,但并没有真正的作战部队,如果北上的话也很难在山区打通后勤线,现在最好的选择就是让陈柏向南到海州固守,那里的海岸一般不会封冻的。”
高淮说道。
“那就让他去海州,还有告诉于钦和陈柏,再有高丽军不战而逃的直接杀无赦,战场上设立督战队,敢跑的就地处决,无论多少人都就地处决,无论什么官职都杀无赦,朕还就不信刹不住他们这股歪风。”
杨丰冷笑着说。
当然,这也并不是什么真正的大事,就清军的那本事,想吃掉一个旅的明军,那也未免太夸张了,多也就是搞出一个长津湖而已,实际上这也正符合他的心意,在他设计中就是要玩三八线的,陈柏撤退到海州后,正好把战线退到了开城。于钦虽然不是主力作战部队,但加上李焞的御营和陈柏的侧翼配合守住开城还是没什么问题,至于其他地方没必要管,只要把开城和汉城这一带保住了,其他地方胤禛全占领了都无所谓,哪怕他打到釜山也随便,正好反攻时候再好好地拉锯一下解决高丽人口。
同样,如果胤禛继续大规模抓高丽人去东北开荒,这个也是他求之不得的。
这样以后直接过去接收就行。
实际上这时候胤禛在他看来完全是一个好同志,给他清理高丽的人口,给他开发东北,给他吸引外来投资,这些年教会光在东北投入的人力物力完全堪称是下血本了,而这一切最后都是在为他做嫁衣裳。可以说胤禛现在做的越多,给他留下的遗产也就越多,比如说鞍山的铁矿和抚顺的煤矿,据说还在辽西一带淘金子,还有辛辛苦苦修筑的公路网,胤禛要开发东北,修路那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就连原本属于不毛之地的大庆那一带,现在都已经通了官道出现了定居者,连大明都感受到了东北开发的成果,比如那些老财主们喜欢的人参虎鞭鹿茸这些年的价格就在持续下降,这得省了杨丰以后多少麻烦啊,这样的好同志可不能让他死得太早了。
但对另一个就不妨来狠的了。
“第一军动手了吗?”
杨丰问高淮。
“吕毅刚刚发来的电报,进攻已经开始了。”
高淮说道。
“那就可以了,胤禛不是跟他大哥联合吗?要他大哥出兵牵制咱们吗?朕倒要看看接下来他怎么应付他大哥的怒火。”
杨丰阴险地说。
好吧,他要进攻太原。
胤禛和乾隆陛下联系这种事情当然瞒不过锦衣卫,而且胤褆也已经答应了,很显然这家伙也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一旦明军灭了胤禛接下来肯定就轮到他了,所以这种时候必须搁置两人谁才是皇帝的问题。不过杨丰一直没有在辽西发起进攻,胤褆自然也没必要来主动招惹明军,但现在杨丰就是要去打他的地盘,向北进攻东北这时候天气太冷不合适,但沿着井陉道打太原的话气候还是比较合适的。
那么接下来胤禛会不会出兵救他大哥呢?
出兵就是找死。
他和他大哥还不一样,他大哥有的是方向进攻,向临汾,向潞安,北线八达岭,甚至还可以出井陉攻河北,哪儿都行,而他就只能去撞那铁打的山海关了。
那真是找死。
但如果他不救他大哥……
那就很不够意思了,毕竟他大哥已经答应了,明军进攻辽西的话就出兵帮助他,可明军进攻太原了他却按兵不动了,那可就真让他大哥伤心了,再以后明军真要进攻东北,他大哥的表现就很值得期待了。
一想到这里,杨丰就立刻露出了阴险的笑容。
“联盟什么的,最好瓦解了!”
这家伙自言自语道。
“这就是娘子关?”
六百里外太行的崇山峻岭间,明军第三旅旅长马兴站在一条也就只有马车宽的石头路上,望着对面灰色的巍峨雄关说道,在他右边是一座高耸的山峰,在他左边是断崖式山涧,至于山涧另一边当然还是山,山上隐约可以看到绵延的城墙向南延伸,从小在太湖边长大的他,实在无法想象古时候的人是如何在这鬼地方修出这样一座要塞的。
“旅长,南边还有旧关。”
他身旁一名军官说道。
“什么雄关都一样。”
马兴冷笑着说道“开火!”
他身后配属作战的军属重炮旅所辖重火箭炮一营的二十门重火箭炮立刻喷出火焰,数百斤重的巨大炮弹拖着明亮的尾迹冲天而起,在燃料耗尽最终到达弹道后,骤然间带着刺耳的呼啸声如流星般砸下来,紧接着消失在娘子关城内,不到一秒中后爆炸的恐怖烈焰接连不断在这座雄关升起。
是的,什么雄关都一样。
和这时候的要塞攻击战主流不同的是,明军一般很少使用臼炮轰击,那东西太重了,根本无法在山路上运输,尤其是最有效的大口径臼炮更是得以吨计,想在这些古老的驿道上行进根本就是天方夜谭。而明军从来都是习惯于使用火箭炮,那怕重火箭炮连炮弹带发射管,加起来也不会超过一千斤,还没一门七斤半炮重呢,而且还是可以分开的,除了太重的炮弹,单纯发射管和发射架甚至分解开都能由士兵抬着走。
这就不需要在乎运输问题了。
马兴的战术很简单,他就是要拿重火箭轰碎这娘子关,最大射程近四里的重火箭甚至超过娘子关上清军火炮射程,足以在安全距离上碾压了,至于那装八十斤火药的弹头威力,更是堪比现代的重型火炮,这时候还没有什么是它轰不碎的。
第一轮炮弹发射之后,紧接着一门门重火箭炮旁边那些士兵操作龙门架上的倒链吊起旁边马车上备用的炮弹,小心翼翼地装入发射管,然后燃导火索,第二轮炮弹喷射着火焰飞出。
而在这些火箭炮后面,一辆辆满载炮弹的四轮马车,在崎岖的山路上排成长龙静静等待。
在这条长龙后面,更多的马车还在绵延不断地沿着山路从百里之外的正定驶来,在一队队明军士兵的保护下,将更多的炮弹运输到娘子关,而同样在正定到北京的公路上源源不断的四轮马车也在不停行驶着,将新出厂的炮弹送到正定,而在六百里外的北京兵工厂内,无数的工人也在忙碌着操作他们的机器生产出各种零部件然后组装成炮弹。
这是纯粹实力的较量,没有任何诡计花巧的堂堂之战。
工业化的碾压。
随着炮弹的不断落下,娘子关和驻守这里的近万清军就这样不断地粉碎着。
而就在这时候,娘子关以东十几里外的山林中,一群蓝眼睛红头发的士兵也已经做好了出击的准备。(未完待续。)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来/,..




大清之祸害 第三五一章 俄国人也白搭
“玛的,这是什么鬼东西!”
崎岖狭窄的山间小路上,明军第四旅第二营第一哨哨长杨虎惊悚地说道。
在他身旁那些匆忙下车寻找隐蔽的士兵们,也在用同样的表情看着他们对面,至于后面运输队的那些民夫,早就抱着脑袋吓得尖叫了,因为从他们对面山林中冲出的敌人完全可以用恶鬼来形容,一个个红胡子蓝眼睛身材高大身上斜披着兽皮头上带着皮帽子,端着一支支上了刺刀的步枪就像野兽般嚎叫着,在密林与乱石中冲出来。
还有人手里居然拎着酒瓶子边喝边跑。
好吧,这是胤褆的俄国佣兵。
由娘子关,旧关,固关组成的要塞群是井陉道咽喉,一旦这里失守明军就直扑太原了,胤褆不但在这里常驻两万精锐而且还有三千俄国佣兵,但仅仅固守是没有用的,明军攻击力胤褆当然非常清楚,想要守住这里最好的办法放明军过来攻,然后依靠山区复杂的环境切断其后勤供应,最终等明军弹药耗尽再发起反击,而断明军后勤这种最艰巨任务当然是要交给最能打的俄国佣兵。
三千俄国佣兵分三队,就在周围群山之间的秘密据,随时等待着从山中杀出。
而这只是其中一队。
“开火!”
杨虎吼道。
就在同时他举起左轮手枪瞄准最近一名俄国雇佣兵扣动扳机,而就在同时后者也在举枪扣扳机,两人的枪几乎同时响起,那名俄国雇佣兵猛得晃了一下,紧接着仰面栽倒,但就在同时一颗子弹也正打在杨虎前面的石头上,碎屑崩起打得他脸上立刻一阵疼痛。
而这时候其他明军士兵也纷纷扣动扳机。
密集的枪声骤然响起。
而对面的俄国雇佣兵们同样在冲锋中开火。
但结果却截然不同。
因为距离近,明军射出的子弹几乎没有多少落空的,冲锋中的俄国雇佣兵们成片倒下,但他们射出去的子弹却可以说是毫无收获,因为明军开火时候并不是像过去一样站着,而是全部跪在石头后面或者干脆趴在地上。俄国人的滑膛枪本来就没有什么真正的精度,战场上排枪靠密度来解决精度问题,这种乱糟糟地状态射出子弹,打一群躲在石头后面树后面趴在土堆后面的目标能命中那真是奇迹了。
好在俄国雇佣兵们从来不靠这种战术取胜,他们最喜欢的就是近距离搏杀,哪怕被明军射出的子弹打得死了一地,剩下的仍旧端着上刺刀的步枪直撞过去。
他们都是纯粹的亡命徒,绝大多数都是被俄国政府流放到远东的各种罪犯,在山林里跟虎豹豺狼为伍惯了的,他们也根本没有什么未来需要考虑,只要有酒喝有女人有肉吃其他什么都可以忽略,而胤褆恰恰给了他们所有的。这些俄国雇佣兵对于乾隆皇帝陛下那是真心爱戴,现在正是他们报效鞑靼皇帝陛下的时候了,那些冲锋的俄国雇佣兵高喊着乌拉的口号声,就像一群抢食的饿狼般撞向明军。
他们对面的明军士兵并没有表现出慌乱。
就在那些军官不断用左轮手枪开火同时,士兵们以最快速度拉开枪栓放入子弹用手指推入枪膛,紧接着推上枪栓瞄准敌人扣动扳机,然后甚至顾不上看一眼,就再次低头拉开枪栓掏出子弹放入枪膛第三次开火,不到二十秒时间,两百明军士兵打出了三轮子弹,俄国雇佣兵的冲锋道路上留下了一地的死尸。
但他们终究还是冲过来了。
“杀!”
杨虎一把扔掉打空了的左轮手枪,紧接着拔出了自己的军刀吼道。
就在同时,他部下的士兵们也端着上刺刀的步枪跃起,转眼间和俄国人撞在一起,在一片混乱的撞击声中,被刺刀捅穿身体的惨叫声接连不断响起,人高马大悍不畏死的老子和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明军,在这种最惨烈的肉搏战中反而打了一个旗鼓相当。两两一组的明军士兵背靠着背在数量更多的俄国雇佣兵围攻下毫不畏惧,吼叫声中三棱锥的刺刀不断刺出,血光飞溅中刺穿一个个敌人的身体,同样也在不断承受着俄国雇佣兵们的圆锥型刺刀的攻击。
不过……
明军有胸甲。
这种合金钢板冲压的胸甲成了这种战斗的决胜武器,俄国人的刺刀因为炼钢技术太差,实际上是灌钢法锻造的,本质上应该说是铁而不是钢,这种东西硬度还不如明军的胸甲,虽然凭借俄国雇佣兵们的力量倒也不是不能刺穿,但在多数情况下却很容易被滑开,而拼刺的时候出现这种情况就等于自杀了,明军士兵是不会给他们二次机会的。
“玛的,除了长得吓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嘛!”
杨虎一刀劈断了和自己对战的俄国人胳膊,看着这个在地上惨叫的家伙冷笑道。
但就在同时一股巨大的力量撞在他的后背上,把他撞得差趴下,他急忙顺势向前跑了两步紧接着转身,后面一名俄国雇佣兵端着步枪吼叫着又冲过来,但那根实际上更像一根铁条的刺刀却明显看出来有弯了。
杨虎顾不上多想,就在刺刀刺过来的瞬间一错身,那刺刀擦着他肋下,带着和胸甲摩擦的声音刺过,但就在同时杨虎的军刀也捅进了俄国雇佣兵的胸口,在后者惨叫声中他很恶意地搅动了一下,向下拖着拔出,就在拔出同时鲜血喷了他一身,紧接着那俄国人抽搐着倒下。
“快,快帮官军杀罗刹鬼!”
这时候那些民夫终于清醒了过来,一个中年人立刻喊道。
紧接着他抄起一把同样上刺刀的前装滑膛枪,瞄准了一名最近的俄国雇佣兵扣动扳机,在黑火药喷射的火光中,圆形铅弹正打在后者身上,就在俄国雇佣兵倒下的同时,他也端着这支步枪就像耍小花枪一样刺向另外一名俄国雇佣兵,而在他身后那些民夫也纷纷举起了自己的滑膛枪瞄准开火,在枪声中俄国雇佣兵们纷纷倒下。
杨丰是允许民间持有枪械的,只是不准有线膛枪,但滑膛枪随便,反正民间就是打猎而已,这种枪的性能足够了。
而这些民夫绝大多数都是预备役和后备役,都有一定军事基础,他们的加入立刻让胜利的天平直接倒向了明军,一看情况不妙,正在和明军博斗的俄国雇佣兵们终于失去了继续下去的勇气。紧接着随着一连串惊慌的喊声纷纷向着密林中败退,好在这地方的地形太有利于他们撤退了,就像来时候一样残余俄国雇佣兵转眼间消失在了山林当中,只留下了遍地的死尸和哀嚎的伤兵。
1...102103104105106...2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