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之祸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允锋
然而他却不知道,自己又犯了一个此前很多试图挑战杨丰的人都犯过的错误,他又低估了明军的堡垒防御能力,他又落入了明军最喜欢的绞肉机陷阱,很多年前康麻子犯过这个错误,然后荷兰人犯过这个错误,后来英国人和他们的盟友爪哇人也犯过这个错误,然后……
“让他们把血流干吧!”
秦旭淡淡的说道。
紧接着他很随意地挥了挥手。
暗堡外面,这座英国人修筑的棱堡上,绵延的一米厚钢筋混凝土护墙后面,一门门大炮骤然喷射出了烈焰,各种口径的炮弹呼啸着划破天空,紧接着砸落在那些刚刚靠岸的莫卧儿战船上,瞬间爆炸的火光淹没了这片相距足有七里的简易码头。
可怜那些莫卧儿士兵,还没等踏上河岸,就在这恐怖的炮击下粉身碎骨。
而这仅仅是开始。(未完待续。)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来/,..
大清之祸害 第四零二章 杨皇帝下南洋
玄策城下,欧洲式棱堡和大明式堑壕铁丝网,再加后膛枪炮再一次完美演绎了什么叫铜墙铁壁。
可怜的莫卧儿人!
尽管他们有五万大军,而且都是z主最虔诚的勇士,他们前赴后继,他们浴血奋战,他们勇往直前,但却依然攻不破一座只有三千多人,而且还有部分是民兵守卫的城堡。钢筋混凝土的护墙后面,大炮与步枪疯狂地向外喷射着钢铁的火雨,他们在这钢铁的火雨中一片片倒下,绝望地无奈地倒下,他们的鲜血汇入身后的河水,他们的骨肉化做泥土的肥料,他们的生命卑微如草芥。
在这里神灵也没什么卵用。
呃,或许他们的神灵本来就没什么卵用。
玄策城外那在血火地狱中挣扎的莫卧儿人,无不在心中生出无限的茫然。
他们的神灵在哪儿?
此时矗立在他们面前的仿佛不是一座城堡,而是一尊吞噬生命的魔怪,它巨大,黑沉沉,在漆黑如墨的阴下接天连地,无数或明或暗的火光在它身上诡异地不停闪烁着,大地上回荡着它的吼叫咆哮或者怪笑。
得意的吼叫,猖狂的咆哮,渎神者的怪笑!
然后莫卧儿人的死尸在它周围不断堆积。
然后莫卧儿人的勇气在它周围不断消逝。
取而代之的是……
绝望。
当然,这已经不是很重要了,重要的是明军根本就没有分兵去增援玄策城,王松甚至根本就没想过这个问题,要是秦旭的玄策府守备队连区区五万莫卧儿军都不住,那还不如自己找块石头撞死好了。更何况那地方是可以开进大型海船的,实际上玄策府是重要海港,而不是河港,那里哪还需要什么陆军过去增援,海军随便过去几艘巡洋舰就能碾死莫卧儿人了。
就连他的军部,也开始从达卡登船北上。
实际上随着明军越过贾木纳河交汇口,浅水重炮舰队已经无法再继续前进,恒河虽然算是一条大河,但因为含沙量仅次于黄河,所以下游淤沙问题也相当的严重,虽然下游河道宽阔,甚至宽达几千米十几千米,可淤沙让河水都并不深,吃水普遍在两米左右的浅水重炮舰是无法在恒河上航行的。明军已经登岸并且在库什蒂亚停下,等待正在赶来增援的内河第一舰队,全部由川江炮舰组成的内河第一舰队甚至能够直接开到德里去。但因为不适合远洋航行,这支舰队只能紧贴海岸线一站站缓慢驶来,速度不会比古代帆船快多少,而明军进展实在太快,所以至少还得在库什蒂亚等一个月时间。
而且他们还得等一个重要人物。
他们的皇帝陛下。
好吧,杨皇帝又要御驾亲征了。
最近杨皇帝在宫里闲得都快蛋疼了,迫切地需要出去找个地方放松一下,胤礽好歹跟他也是老熟人了,像这种接乾隆皇帝回来跟亲人团聚的事情,他还是很愿意亲自出马的,当然,主要是他对祸害印度人民充满了难以抑制的热情。反正现在朝政基本上没他什么事儿,事实上大明内政上现在根本不需要皇帝陛下来操心,当然,他其实本来也就很少操心,所有事务内基本全都办了,也就是在一些大事上请示他一下。
现在的皇帝陛下颇有几分神宗万历皇帝风格。
内政全扔给内首相,也就是皇后的爷爷,而且连下一任首相都定好了,也就是和皇上一直私交很好的邵廷采,后者作为大明学术界领袖,也算是众望所归的,毕竟论科学那是大明著名科学家,论儒学人家是当年的姚江书院掌院,大明还真就没有他这种两全其美的首相选择,无论新派还是旧派都服他。总之现在内政完全交给这两人和内的各部尚书们,而军队有总参谋部的将领们负责,地方上都是老百姓自己选地方官,而且有督察院在明锦衣卫在暗盯着,实际上大明的政体在经过了超过十年的运行之后,已经磨合得很好了,皇上完全可以躲在后过荒无度的生活了。
所以杨皇帝去年一年就增添了六个皇子七个公主,目前子女数量都直逼五十了,而他目前实际年龄也就不到四十,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百子千孙不是梦啊。
但总是泡在后当播种机也挺无聊的,毕竟他后都算是老熟人了,那些佳丽们再漂亮多看几年也都有些审美疲劳了,所以现在皇帝陛下也迫切需要一娱乐活动。
比如说跑到属国装个逼什么的。
顺化。
“臣阮福淍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阮福淍诚惶诚恐地趴在杨丰面前山呼万岁,在他身后安南各级官员都同样趴在那里诚惶诚恐地高喊着,这里面还包括同样受召见跑来的老挝四国国王,大明驻这五国的大臣,明军驻军将领等等,总之皇帝陛下面前跪了一大片,再加上周围跪拜的安南老百姓能就可以完全用壮观这个词来形容了。
“诸位爱卿平身!”
杨皇帝和蔼可亲地说道。
就在这时候,一阵风刮过,身后一艘艘战舰的烟囱上浓烟立刻飘了过来,一下子将整个码头几乎淹没,但在这烟雾中可以很明显看出皇帝陛下所在位置是一烟都没有的,反而一条十丈高的盘卧巨龙轮廓清晰可辩,尤其是在他头,四轮武刚车般巨大的龙首狰狞地晃动着。
“万岁万岁万万岁!”
看到这一幕的阮福淍和安南人全都以更大的声音高喊。
在码头完美装了个逼的皇帝陛下紧接着登上他的汽车,在龙骑兵护卫下,沿着阮福淍为迎接他到来而耗巨资修筑的沥青路缓缓驶往顺化行宫。
这座行宫也是新建的。
实际上不仅仅是安南,所有大明属国的都城都有大明皇帝陛下的行宫,当然都是由属国自己掏钱建设,这是他们孝心的体现,而且这些行宫都设有宫监,这个是由南京皇宫司礼监直接派人担任的,实际某种程度上就是大明特务机构在属国的总部,锦衣卫在各属国的人员,都是受这些宫监节制的。
当然这些宫监不一定是太监。
实际上大明的太监制度已经半终结了,皇宫已经很多年没招新太监,现在的太监都是康麻子留下的,至于这些都老死之后怎么办,这个皇上还没明确表态,其实连宫女也很多年没招了,当然这个主要是因为那些属国每年都会选年轻漂亮的少女,送进皇宫以备洒扫,另外军队在外面劫掠到了漂亮的少女,也会送进宫里,谁都知道皇上就这么爱好,所以皇宫里面宫女是不缺的。
顺化行宫也并不仅仅是一座行宫,实际上是一座新城,一座完全新建的皇城,一座五角的花状棱堡,和顺化城紧挨着,跨香河而建,除了作为行宫之外,还是大明驻安南大臣驻地,顺化明军的军营,另外更重要的一是它在顺化城北,所有船只必须先通过这座城堡才能进顺化,而护卫杨丰的舰队就停在这座城堡内的码头上。
同样,其他属国的行宫,也都是类似情况,只是根据属国穷富大小不同而已。
实际上这东西就是杨丰用来消耗属国财力,顺便让那些大明商人跟着发财的,比如阮福淍为了修建顺化皇城和行宫,就花掉了整整三年的财政收入,而他花的钱全都落到那些大明的原料供应商口袋里,也就是安南算是一个大国,还能承受得了,像万象国王为了给杨皇帝修建行宫,都不得不把境内矿产勘探开采权打包出售给一家大明财团,才最终凑出修皇城和行宫的资金。
钱都花在这上面了,当然也就没能力干别的了。
而且因为有大明保护,这些国家也不用担心安全问题,甚至有杨皇帝这个仲裁者,互相之间也不打仗了,所以这些属国都在向着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方向发展,除了穷,还有经常发生个饥荒瘟疫,总得来说日子过得都还算凑合,至于饥荒瘟疫这属于天灾,哪怕真腊因为前年大米出口太多,今年遇上洪水大幅减产饿死好几万人……
那也是天灾,与那些肆无忌惮收购大米的明商无关。
“这,这好像还缺什么!”
杨皇帝站在堪称金碧辉煌的行宫门前,很是随意地说了一句。
当然,他也没再多说。
但这句话却让阮福淍小心肝儿怦怦的,在皇上进去后,他悄悄拉住了随行的桂公公,连同顺化宫监也擦着冷汗向这位据说是皇上最亲信的太监咨询,他们到底还有什么做得不够的呀?这皇上为什么那么说呀?尤其是皇上会不会为此生气呀?
“这天威难测呀!”
桂公公看着手中阮福淍递过来的十万龙元支票,有些不好意思地皱着眉头说道“不过我记得南京皇宫这地方,还竖着一个日月徽的,一个很大的,一丈半高,全都是用黄金和白银制作而成的日月徽。”
“做,马上做,传本王命令,以最快速度做出来,明天早晨皇上出来时候必须立在这儿!”
阮福淍毫不犹豫地对手下说道。
“别一丈半,一丈就行!”
桂公公说道。
“对,对,不能比南京的大了,多亏桂公公提醒。”
阮福淍说道。
说着话他又把一张同样的支票悄悄塞到桂公公手中,然后朝顺化宫监使了个眼色,后者心领神会地对桂公公说道“桂公公,安南王有个女儿,年方十六,模样那是真如仙女下凡般,这一次也送入了行宫中以备伺候皇上,您看这晚上能否安排一下,毕竟这也是安南王对皇上的一片忠心,万一能得着皇上雨露恩泽,安南王将铭感公公大恩。”
“这个倒是举手之劳,不过圣上的眼光可不是咱们这些凡俗之人能比的,要是小郡主不能得圣上垂青,我也就没什么办法了,所以这事情也不能说是定了。”
桂公公笑着说道。
“那是,那是,这个都得看本王那孩子的福分。”
阮福淍忙说道。
桂公公刚准备走呢,后面琅勃拉邦国王就匆忙追过来,然后也堆着笑脸把一张支票塞到他的手里,同样旁边顺化宫监紧接着也给做解释,好吧,这位国王陛下的一个孙女也送到了顺化行宫中,他也知道自己那地方太偏远估计杨皇帝这辈子不会去的,这样也就只好借阮福淍的地盘来表现自己孝心了。
桂公公自然来者不拒,该收的礼毫不客气。
“这就是阮福淍的女儿?”
俩小时后,杨看着手中的照片说道。
现在大明翻牌子的规矩也变成直接翻照片了,而且还是找林倩买数码相机拍的,看着照片上一身长裙明眸皓齿的小高中生,再想想阮福淍那模样,杨皇帝有难以置信地说道。
“陛下,还有更离谱的呢,您看琅勃拉邦王的孙女。”
桂公公很开心地把另一张照片递给他。
“这就是那黑猴子的孙女?”
杨丰无语地看着手中照片上,另一个肌肤如雪浅笑嫣然的小美女说道。
当然,这种事情大家都明白的,至于到底是不是他们的女儿孙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孝心,既然这样,那就不要辜负他们的一番拳拳之心了。
“今晚就她俩侍寝吧!”
皇帝陛下放下照片说道。
而他喜欢行宫门前立一个大日月徽的事情,也迅速传开,还没等他离开顺化呢,曼谷,文莱,金边等等各属国都城的行宫门前,也都纷纷以最快速度立起了日月徽。可怜的万象国王,只好又把湄公河上的航运专营权卖给一家大明航运公司,然后换来资金也同样给万象行宫门前立了一个。要知道这东西可全都是黄金白银,虽然镀金镀银也能达到效果,但谁知道会不会有人跑去告自己拿赝品糊弄皇上,所以哪怕薄,也得必须用纯金纯银制造,要知道这些属国里,觊觎国王位置的可都大有人在。
至于造价问题……
为了让杨皇帝看到咱们的忠心和孝心,就咬咬牙坚持一下吧!
这是做臣子的本分!(未完待续。)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来/,..
大清之祸害 第四零三章 现世神
就这样,在南洋各属国一片鸡飞狗跳中,杨皇帝的舰队慢悠悠一站站驶向孟加拉。
他在顺化住了五天,然后南下到达西贡,真腊国王早率领着自己的大臣们等候在这里,另外还有陈上川和莫玖这两个世袭的爵臣,虽然他们都已经上表辞去各自担任的经略使,但他们两家的下一代仍旧被任命为占城省的地方高官,尤其是是陈上川的儿子,也是莫玖的女婿陈大定,这时候是占城巡抚,而莫玖的儿子莫天赐则是驻真腊总理大臣。
这两家至少三代人的富贵荣华是稳稳的了,也算对他们孤忠一片的奖励。
当然,在西贡杨皇帝也免不了收几个小美女什么的,这都可以说是惯例了,谁都知道圣上就这小爱好,像什么真腊美女,占城美女,还有当地华人美女这个都收几个,实际上无论真腊国王还是陈上川和莫玖这些人也都早给他准备好了。虽然那些真腊占城美女离美女这两个字其实还有一定距离,尤其是颜色黑了,但毕竟也是这些臣子们一番孝心,杨皇帝自然也就不好拒绝了,总之他这一趟是走一路收一路的,他那艘皇家游艇五千吨排水量呢,不在乎多装几个。
甚至昌国造船厂里,还有一艘按照大明标准,高达三万吨排水量的巨型游轮在建造中,一旦建成将作为大明工业实力的颠峰标志……
实际上就是杨丰版大东方。
这艘欧洲标准近两万吨排水量,拥有六根纵帆桅杆,两具明轮和一具螺旋桨,总共三套推进系统的巨轮,主要是为了以后皇帝陛下去欧洲收美女准备的,那艘船如果装满的话,可以最多容纳上万人。甚至就连专用的美女船员都在培训当中,这要是建成了,哪天有兴趣杨皇帝就可以乘坐这艘除了自己,不会再有一个男人的巨轮,出海去乘风破浪了,话说想想他就感觉到无比的荒无度。
但现在他也就只好用一艘只有六分之一排水量的小船凑合了。
离开西贡后,紧接着他跨海远征到了文莱。
文莱国王为了庆祝自己通过改邪归正,摒弃x教的方式,被正式纳入了大明藩王行列,特意在自己都城耗费巨资,为皇帝陛下修建了行宫和皇城,最重要的是,还有整个南洋地区最大的圣祠,也就是供奉杨皇帝的神庙。而且还建造了据说世界上最大的杨皇帝塑像,光黄金用了六万斤,各种玉石珠宝无数,反正他有油田的分成,哪怕以大明帝国石油的黑心,也不好一不分给他,毕竟这时候帝国石油每年从他的领地上抽出的石油价值都超过五千万了。
而按照当初合同,虽然帝国石油在文莱免税,但却必须拿出十分之一利润给他的。
这也是文莱国王迫不及待改变信仰的原因,他要是不改变信仰,那明军接着就该找借口灭掉文莱了,但他改变信仰,成为大明的藩王,那么这每年数百万龙元的收入就稳了,和这个相比信仰什么的不值一提。
他的忠诚也得到了回报。
“这,这,太让你破费了!”
杨丰看着面前金碧辉煌的圣祠,尤其是那尊高达七丈,据说全部用铜浇筑,而且通体贴满金箔的自己塑像说道。
看着这尊左手背后面,右手向上抬起,目光凝视前方的二十多米高巨人,他仿佛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总感觉好像在哪儿看见过,尤其是太阳下一片金灿灿的,还有身后那垂落的斗篷,不知道为什么,他忽然感觉如果换上大衣的话会更协调。
“这都是微臣的一心意。”
文莱国王躬着腰,满脸堆笑地说道。
在他身后是不计其数跪拜在地的臣民。
“传旨,文莱国王忠心可鉴,赐亲王仪仗,赏九章衮衣九旒冕!”
杨皇帝说道。
“臣谢主隆恩!”
文莱国王激动地趴下叩拜。
大明这方面制度基本上延续之前,只不过重新修订藩属国国王爵位明确为郡王,之前很多其实没有爵位,就是个土著酋长级别,但现在都明确了爵位。
而郡王是五章衮衣七旒冕,九章衮衣和九旒冕是亲王级别的,而皇室之外是不能封亲王的,实际上因为杨皇帝没有亲属,再加上他最大的儿子也才不过七岁还没封爵,所以大明目前也没有亲王。唯一例外的是高丽王李焞,他是可以穿亲王衮冕的,虽然他仍旧是郡王的爵位,但享受亲王待遇,这还是当年建文帝赐给他的特例,而杨皇帝为表示对前代大明皇帝的尊重,也把这一延续下来,毕竟高丽也是第一个回归大明怀抱的藩属。
而现在,文莱国王也获得了这项荣耀。
“这是你忠心应得的。”
杨丰拍着他肩膀说道。
好吧,他就是要以此来鼓励这些藩属国搞这个,让他们在互相攀比中大搞他的个r崇拜,同时不断把财富耗费在这些东西上。
他对属国的原则其实很简单。
扶持上层。
给国王,给王国大臣稳定的权力,让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剥削自己国民直接敲骨吸髓,只要他们对大明恭顺,可以说对自己老百姓想怎么压榨都可以,就是抓自己老百姓卖给大明奴隶贩子都行。
然后再以各种方式,比如搞大工程,比如奢侈品,比如朝贡,比如让他们购买大明国债,总之种种方式再把他们压榨的老百姓血汗钱吸到大明的国家建设中。而就在同时那些拥有特权的大明商人,通过这些特权,尤其是免税权和治外法权垄断这些属国工商业,这一没什么难度,原本历史上后期南洋华人本来已经做到了,但只是被***摧毁了而已,而现在有着大明的后盾他们做起来会更简单。
同时不断人为制造饥荒之类灾祸让这些属国人口减少。
这同样没什么难度。
他有很多教科书可以借鉴,比如说英国人,十八世纪一场英国人为制造的孟加拉大饥荒,就轻松干掉了一千万人,孟加拉一下子损失三分之一的人口,同样十九世纪也是英国人为的一场爱尔兰大饥荒,也让爱尔兰在五年时间里人口锐减四分之一,英国人能做到的,他同样也可以做到。
甚至他还可以用更狠的。
诸如散播小瘟疫。
总之想干这个,他有的是办法。
而这样的结果,就会把这些属国变成类似欧洲殖民者后期的南洋诸国,封建君主依然在世世代代延续,并且在他们的王宫被当猪养,财富阶层全部变成华人,他们掌控这些国家所有工商业,他们都是大地主,大资本家,他们是上等人,他们居住在美丽的花园洋房里享受佣人服侍下的美好生活,至于这些国家的最底层就是那些土人,而他们过什么日子就没人关心了,继续在最污浊的贫民窟里一代代腐烂吧!
而原本历史上,会有一场***来改变这一切,但现在……
现在杨皇帝其实也想不了那么遥远,反正他只负责构筑起这座帝国的大厦,并且尽可能地让它牢固一些,但真就有后世子孙不肖,让这一切轰然崩塌,那个他也就没有办法了,他也不可能再从坟墓里爬出来。
带着一份对未来的怅惘,皇帝陛下离开了文莱,他的下一站是暹罗,当然,这时候的暹罗都城还不是曼谷,而是北边的大城。
不过曼谷也同样发展起来。
作为明军基地发展起来。
和南洋其他各国不同,暹罗这个国家身上华人烙印极深,实际上这个国家人口里面有很大的比例是华人,原本历史上缅甸攻陷大城时候,十几万华人为保卫暹罗而战,甚至到暹罗灭国后,还是华人领导着重新复国,当然以后他们肯定不会有郑信了,但这时候的暹罗国王也已经把华人任命为他的昭披耶,而指挥暹罗军队的同样是一名大明陆军的退役上校。
这个结果令杨皇帝非常欣慰。
在曼谷皇城的行宫里,召见勉励了一下暹罗国王,顺便又品尝了一下暹罗小姑娘之后,皇帝陛下启程继续前行,下一站是镇南府,也就是新加坡,这时候的镇南府已经初具规模,包括大明镇南省的各级机构也已经在这座城市运行。
当然,最重要的是……
“朕就喜欢这个!”
龙牙门北侧一座小岛上,杨皇帝抚摸着身旁的大炮说道。
这门大炮太大了。
前细后粗的炮管黑沉沉,如一头沉默巨龙般,从钢筋混凝土的暗堡中探出头去,俯瞰着龙牙门的辽阔海面,炮口内径粗得甚至都能钻进一个成年人的脑袋,在炮身后面,那些炮手正在用吊臂吊起一枚差不多有水桶粗的炮弹,小心的放到供弹槽上,然后迅速推入炮膛,紧接着开始放入一个个药包。
好吧,这是大明新一代岸防炮。
七寸炮。
也就是二百二十四毫米。
炮弹重量三百斤,最大射程二十里,实际上这样一门大炮,就可以覆盖整个龙牙门航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