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之祸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允锋
毕竟汉志依然战火纷飞,明军舰队炮轰港口,飞艇轰炸各处内陆城市,步兵在南线逐步向北推进,总之汉志人民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而且他们的和平也没有任何希望,因为大明帝国以赛义德二世亵渎杨皇帝为理由,拒绝了后者屈辱地提出的和谈请求,除非汉志各地拆庙烧书砍长老们的头,然后主动皈依王化,否则明军就会在汉志一直打下去直到……
直到消灭一切异端!
这样汉志人民也就没有别的选择了,只能誓死不屈用生命来保卫他们的信仰。
呃,他们会如愿以偿的。
剩下还有莫卧儿帝国依然在和马拉塔人,另外还有造反的锡克教徒们进行着混乱的战争。
这场战争已经打了很久了,实际上在明军撤军后,他们就已经开始了混战,毕竟在被明军暴打一顿,而且洗劫了德里和阿格拉之后,那些乱臣贼子乱党b民们统统都看清了莫卧儿帝国的虚弱,他们不趁此机会玩一把逐鹿天下就是傻子了,然后再加上那些大明军火商在后面煽风火挑拨教唆,这场印度的大混战不但没有结束迹象,反而正在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地方总督和土王被卷入战争。
去年一年大明军火商们就向交战各方出售了五十万支滑膛燧发枪,由此可见战争的火热程度了。
当然,这是印度内战。
这个与世界大局无关,总得来说世界依然是和平的。
连精力过剩的欧洲君主们都不打仗了,无论查理十二世,查理六世还是路易十四,甚至奥斯曼的艾哈迈德三世,统统都对战争失去了兴趣,转而全力以赴投入到了扩军和攀科技树的伟大事业中,一边继续大肆购买大明产军火一边拼命研究如何仿造,就连奥斯曼人都不例外,他们都很清楚,这是他们最后的机会,如果不抓紧的话,那么以后会付出灭亡的代价。
而也就是在这时候,牛大神终于结束了在大明的考察,然后乘船返回欧洲。
“简直难以置信!”
杨丰愤怒地咆哮着。
“朕以为他是一位科学家,一位值得尊敬的长者,同样朕的臣民也是如此认为,所以他们热情地欢迎他,用掌声和鲜花来接待他,他在大明受到的礼遇,可以说是从未有过任何一个外国人能够享受的。
可他回报的是什么?”
杨丰扔出报纸咆哮着祸!这就是他对大明人民热情迎接的回报,他对得起车站上那些向他献花的孩子吗?”
牛大神在亚历山大港登船后没有去英国,而是直奔罗马,在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和铎罗大主教一起,向广场上数万信徒发表演讲,公然喊出了祸的口号,并且明确指出,大明是整个世界的威胁,大明皇帝是撒旦在人世间的化身,最多十年,明军必将如同当年的蒙古大军一样兵临欧洲,然后摧毁欧洲人民的信仰,摧毁欧洲的文明,让黑暗的魔雾笼罩欧洲。
然后他的演讲,在欧洲引起轩然**,甚至堪称地震一样。
他和铎罗不一样,欧洲就不缺主教,哪怕红衣主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就算有知名度也仅限于教会和各国上层,老百姓没几个知道的,然而牛顿这时候在欧洲俨然一代宗师,科学巨人,那是圣贤级别,老百姓可能不知道神罗那些乱七八糟君主名字,但却不会不知道他,而他和铎罗一起喊出祸这个词,那就很有用处了。
紧接着从罗马开始,在一家家报纸宣传下祸论就如同震波般向整个欧洲不断扩散。
现在这震波传到大明了。
“陛下,牛頓爵士的言论只是他的个人观,或许他对贵国产生了一误会,但绝对不代表我国国王陛下,国王陛下对您和贵国人民的友谊是不会改变的。”
英国公使林顿尴尬地说。
这时候安妮女王已经死了,她表姐的儿子,神罗的汉诺威选帝侯路德维希继位,也就是乔治一世,英国正式进入了汉诺威王朝时代,这位不会说英语的英国国王对英国没什么兴趣,他绝大多数时间都在自己的汉诺威,这也让英国的内制度进一步得到了完善。
不得不说英国人玩得真好。
宁可要一个不懂英语的英国国王也不要詹姆斯二世的余孽,明明斯图亚特家族直系男性一大堆,偏偏跑去把詹姆斯二世的妹妹的女儿的儿子弄来,可怜詹姆斯二世的儿子和孙子还都在呢!就像他们当年把詹姆斯二世踢出去,却把他女婿,荷兰执政威廉三世弄来当国王一样,估计至今流亡法国的詹姆斯弗朗西斯爱德华斯图亚特该仰天长叹了!
但就是这一个个外国国王,让英国议会可以自由掌控国家,并且逐步完善着这种制度,最终把国王变成了虚君,甚至于变成了吉祥物。
“个人观?”
杨丰冷笑着说“个人观就可以罔顾事实吗?个人观就可以随意诽谤一个视他如朋友的国家吗?个人观就可以诋毁一个国家的君主吗?朕现在终于见识到了什么叫忘恩负义,连一个著名的学者都是这种素质,朕不得不重新审视大明同英国的关系,既然牛顿都可以做出这种卑劣的行为,那么贵国难道不会有更多的人跟他一样吗?”
“呃,陛下,绝对不会的!”
林顿赶紧说道。
什么重新审视两国关系,不就是威胁抡起制裁大棒吗?禁止对英国出口军火,禁止那些英国商船到大明采购货物,这些都是惯用手段,不过这些手段也的确凶残,前者倒好说,目前无论线膛枪炮还是弹药,英国都已经能够自己制造,只是产量小价格过于昂贵,但并不是不能造。
可后者就很恐怖了。
要知道英国从大明采购的很多都是生活不可缺少的,更何况有多少英国商人依靠这条贸易线为生,一旦大明开始制裁,那就立刻回到当年战争时期整个英国一片哀鸿的景象了。
“不会?你拿什么保证?”
杨丰说道。
“那个,我们会采取措施杜绝。”
林顿说道。
“措施?你们采取什么措施?”
杨丰逼问。
“呃?!”
林頓茫然了。
采取什么措施呢?
“他对朕的诋毁,已经属于犯罪了,同样,他对大明帝国人民的诽谤也已经属于犯罪了,更是在破坏明英友谊,如果再深入地想一下,既然大明与英国是友好国家,那么他挑拨明英关系是为了什么呢?很明显是置英国,置英国国王和人民与危险中,从这种意义上说,难道这不是一种叛国行为吗?很明显他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目标就是让大明和英国发生战争,让无数的英国年轻人流血,这绝对是叛国罪,我怀疑他背后有一个x恶势力,在处心积虑地挑起战争,对于这样的人绝对不能手软,必须以雷霆手段让他知道正义的力量。”
杨皇帝咆哮着。
这样也可以?
林顿直接傻了。
这样都能扯到叛国上去,杨皇帝罗织罪名的能力,也的确堪称强大了,不过他也明白,杨丰这就是在威胁,英国要是不把牛顿给弄成叛国罪,那么他就得重新审视两国关系了,如果英国把牛顿变成叛国者,那么明英两国就继续做朋友。
“陛下,您的话令鄙人简直茅塞顿开,的确,牛顿爵士的行为很有叛国嫌疑,鄙人这就回去写信回国揭发检举他。”
林顿正义凛然地说。
“很好,相信贵国法院一定会做出公正地裁决。”
杨丰满意地说道。
当然,这还远远不够,因为这时候牛顿的言论,正在大明各地引起民众极大的愤慨,就像前一阵子拼命宣传大明热情欢迎牛顿的访问一样,这时候大明各地报纸也在拼命渲染牛顿的是如何诋毁诽谤皇帝陛下和大明人民。然后大明百姓就愤怒了,紧接着各地大批抗议民众出现在英国使领馆外,甚至还有朝里面扔臭鸡蛋的,包括各处港口的码头工人也拒绝为英国商船装船卸货,就连东印度公司辛辛苦苦运来的奴隶也被以携带未知病毒为理由,滞留在海上不准进港。
英国人这下子傻眼了。
为了使这件事情能够得到尽快解决,在大明官方帮助下,林顿公使的检举信以最快速度送往欧洲,在明军巡洋舰和埃及邮政系统接力下,仅仅不到二十天就把这封信送到了亚历山大港,然后由那里一艘环球公司的纵帆商船花了半个月时间,再将这封信送到了伦敦。在看了信里林顿公使所渲染的牛頓爵士言论,对大明人民感情造成的伤害,尤其是目前大明各地正在发生的针对此事的抗议活动后,英国政府同样毫不犹豫地做出了选择。
星法院缺席审判迅速做出裁决。
牛顿爵士叛国罪名成立,剥夺爵士头衔,并判处终身监禁,一发现入境立刻逮捕。
正在维也纳宣传祸论的牛大神傻了眼。(未完待续。)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来/,..
大清之祸害 第四七二章 造舰狂潮
可怜的牛大神,很快就知道自己已经不仅仅是有家难回这么简单了。
他直接就是无处容身。
在知道杨丰被祸论激怒之后,查理六世立刻就跟他划清了界限,原本在奥地利被视若上宾的他迅被奥地利驱逐,但原本作为他下一站的法国同样拒绝他入境,路易十四这时候可不想招惹杨丰,法国东印度公司全靠地方的贸易支撑呢,同样法国从大明订购的五十万支线膛枪,到现在还没完成交付呢,于是可怜的牛大神只能在巴伐利亚的一座教堂里暂时容身。
而且不只如此,紧接着他和胡克,莱布尼茨甚至哈雷等人的陈年旧帐,也被以人民日报为的报纸翻出来,在欧洲各国大肆进行炒作。
尤其是人民日报。
这家报纸直接把他定性为欺世盗名的学术骗子,忘恩负义的道德小人,而且还渲染他身后很可能有着某个满怀阴暗的x恶组织,这个组织在处心积虑让世界陷入战乱,总之在极短时间内,牛大神就声名狼藉了,这里面甚至一些欧洲国家的君主,也开始对他的个人品格问题产生怀疑,种种不知道真假的小道消息,比如私生活混乱了之类的,也开始在欧洲各地流传开。
总之大神就这样陨落了。
“跟我玩这个,没找几个小乞丐抱着腿叫爸爸已经是对你够尊重了。”
杨皇帝看着报告自言自语。
牛大神的结局已经注定,他已经没有价值了,对欧洲君主们来说这是一个弃子了,而对他来说也无非就是培训锦衣卫玩舆论战的小白鼠,接下来几年里大明和欧洲会维持一段时间和平,在铁路修到欧洲,苏伊士运河建成之前他不会对欧洲动手的,也就是说双方在未来将主要是经济和外交上的交往,舆论战那是必不可少的。
“陛下,根据情报,这个人造成的影响依然不小,欧洲民间跟着散播咱们威胁论的越来越多。”
6佑说道。
“那个不值一提。”
杨丰说道。
这是必然的结果,欧洲各国君主们要的也是这种结果,牛顿把祸论喊出来,他们拿牛顿做牺牲品撇清自己的关系,然后在后面再推动这种观逐渐扩散开,以此转移内部矛盾,这都是套路,就像他扶持伏尔泰这些人给他们激化内部矛盾一样,无非就是你来我往的暗战而已,不值得大惊小怪,反正只要铁路修通运河开通,明军的庞大舰队驶入地中海,6地上大军开进东欧平原,一切都是螳臂当车。
“船还是太少了。”
杨丰拿起另一份报告说道。
平常觉得大明船真多,但这一次万里大换防,他才现大明的船还是太少了,如果未来入侵欧洲的话,通过苏伊士运河的海运将是最主要物资补给,同样也是最主要的兵力运输方式,这样的话商船吨位就是胜利的关键。
“目前欧洲总人口一亿左右,但素质相对较高,各国加起来能够动员起接近一千万军队,而且一旦我们进攻欧洲,那么肯定不存在各个击破的可能,欧洲人不会蠢到这种地步,一旦开战就是我们对整个欧洲。这样算即便我们的装备水平更高,士兵战斗力更强,五百万6军也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少于这个数字就无法保证对整个欧洲的占领。扩军对我们来说不是问题,实际上我们的预备役战斗力也比欧洲现役要强得多,而我们还有三千万随时能够加入军队的后备役。
但物资运输能力的确不够。
就算不可能五百万同时投入到战场上,两百万6军的前线作战也是底线,目前我们的运力别说两百万,二十万人在中东的作战都已经是极限了,这还是低烈度的作战,如果是真正的大战,就是二十万人都供应得有些紧张。”
罗璋说道。
“那就造船,造更大的船!”
杨丰说道。
“最迟十五年内,大明的海运吨位必须提高十倍,可以采用统一船型建造,预制标准件,然后船厂只是最后组装,还有尽量减少在船坞里的建造时间,差不多了就直接下水,后续在船坞外建造,就像目前工厂开始出现的流水线般制造商船。”
紧接着他又说道。
说白了他就是学自由轮,虽然焊接技术肯定不行,但这也没什么大不了,无非就是周期稍微长一些,再说他也不是说像美国那么着急,美国人四天下水,他四个月下水也无所谓,反正十五年内只要把吨位扩大十倍,那么基本上就够了,而就算不加快度,大明的商船吨位也是以接近一年翻一翻的度在增加,现在最大的商船吨位已经过两万吨了,也就是欧洲标准的一万两千多吨。
“还有军舰数量也不足。”
罗璋说道。
明军目前第二批定远级铁甲舰已经服役,使这种战舰总数达到了六艘,而巡洋舰的数量已经突破了四十,但即便是如此,战舰数量依然不足,主要是明军控制的海洋面积太广了。红海,波斯湾,好望角,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尤其是还有遥远的殷洲也就是美洲,这些海域都必须维持大量的军舰,虽然海上没有与之匹敌的,但就算巡逻吓唬人也不能太少了,要是再向欧洲进攻的话可真要打大规模海战了。
“那就再继续造,造更新,更大,更快的巡洋舰。”
杨丰说道。
他目前的巡洋舰其实都是一个类型,吨位三千露头,也就是欧洲标准的两千左右,蒸汽加风帆动力,最快十七八节,尾单装五寸炮,侧舷一边五座双联的四寸耳台炮,火力凶猛,但续航力就马马虎虎了,虽然有风帆辅助,但真要使风帆了,那这种战舰也就没什么意思了,尤其是还没有装甲防护,远征欧洲的话在地中海还行,跑北海去作战就很吃力了。
所以他需要更大型的巡洋舰。
最好还有装甲。
这样大型防护巡洋舰就该登场了。
“续航力一万海里,双联五寸炮,航不低于二十海里,内部装穹甲,另外火炮改用炮塔,至于吨位不限,只要能满足一万海里的续航距离,哪怕过一万吨也无所谓。”
杨丰说道。
罗璋赶紧记下来,大明海军的新一代巡洋舰就按照这标准了。
明军如果向欧洲进攻,那么主要的前进基地肯定是埃及,也就是亚历山大港,这座港口目前也正在扩建,准备未来作为大明地中海舰队的母港,那么这款巡洋舰就必须拥有从亚历山大港起航,然后进入波罗的海作战的续航能力,一万海里是底线,从亚历山大港到赫尔辛基就得八千公里距离,往返加起来一万六,一万海里续航距离,也不过是才多出两千多来。
这活儿可不轻松。
要知道他这不是汽轮机,而是使用三胀蒸汽机的,哪怕他使用燃油锅炉,而不是像原本历史上的防护巡洋舰一样使用燃煤,想要达到这样航程,这款巡洋舰吨位恐怕也得大明标准的一万五千吨以上,甚至要过定远级战列舰的吨位,弄不好还得到两万吨的排水量,也就是说达到二战时候,那些条约型轻巡洋舰的吨位,比如南安普顿,布鲁克林之类的。
这就很恐怖了,但这也是必须的。
没有这样的航程,他很难有效在欧洲进行作战,这个时代可不会出现夺取一座港口,然后获得补给的情况,这时候除了大明其他是没有任何港口可以储备燃油的,当然,如果是烧煤的话倒是可以获得补给,但燃煤的战舰就算他造得和定远级一样大,续航力也不可能过五千,这续航力他连出地中海作战都是不可能的。
出不了地中海,他又上哪儿去补充煤炭?
欧洲这时候煤炭主要也就是英国使用比较广泛,法国和意大利在地中海上的港口,想要搞到哪怕装满一艘巡洋舰的煤炭都几乎是不可能的,他的战舰只能玩大续航距离,在亚历山大港补充够燃料然后作战半径能够直达波罗的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确保他对整个欧洲沿海的控制。至于说造一万海里航程的战列舰,这个倒不用说太急,实际上防护巡洋舰在这个时代就已经无敌了,铁甲舰基本上也就是个威慑,有这样一款万吨巡洋舰就足够扫荡欧洲各国海军。
话说就这吨位,对上那些风帆战列舰,就是不带大炮让他们拿大炮轰,也得让他们一直轰到绝望。
庞大的体型和内部的穹甲可不是那些比酒瓶子大有限的实心炮弹所能对付,到了这种吨位级别的船,那块头本身就已经是防护能力了,如果里面多设计几个水密舱之类的,妥妥让风帆战列舰们轰到绝望的。再带上不用多了,和定远级一样的武器,也就是八门五寸炮,那简直就是海上霸主级别的,话说这样也别再叫巡洋舰了,干脆就叫战列巡洋舰吧!
好吧,大明新一代战列巡洋舰计划正式启动。(未完待续。)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来/,..
大清之祸害 第四七三章 号角
大明的新一轮造舰狂潮就此正式展开。
而且不仅仅是战列巡洋舰。
在杨丰把权力扔给海军的那些将领们,后者又从内阁争取到了足够的预算之后,新一代的战列舰计划也开始付诸实施,定远级将建造十艘,已经有了六艘,而目前船厂有四艘正在建造,完成之后就停止这款战列舰的建造,转而建造新一代更大型的,同样拥有一万海里续航距离的战列舰,而且不再以五寸炮为主炮,直接使用最新的七寸炮。
也就是二二四毫米口径。
同样是以龙牙门的那款岸防炮为基础开发。
而新一代的战列舰,将拥有三万吨的恐怖排水量,也就是欧洲标准的一万八千吨,火炮布局类似定远级,只不过变成八门七寸炮,而且将首尾轴线炮廓炮变成了炮塔炮,得益于大明水压技术的飞速发展,这时候水压驱动几百吨重炮塔已经很轻松了,除此之外原本的侧舷四寸炮也都变成了五寸炮。
这个倒依然是炮廓炮。
至于装甲还是和定远级一样的钢面锻铁,甚至厚度都一样,反正这个厚度也没人能击穿。
这款战列舰命名为洪武级,全部以大明年号命名,未来准备把大明的年号建齐再说,这款战列舰并非无的放矢的,因为这时候英国人也已经开始自己制造大口径线膛炮了。在没有炼钢炉的情况下,他们使用的是以大型坩埚熔化从大明购买的廉价钢制枪管,大明至今仍然禁止可用于武器制造的钢铁出口,欧洲各国在坩埚钢产量有限情况下,都是以大量购买廉价滑膛枪熔融来获得优质的炮管钢,或者直接拉膛线造线膛枪,这也让那些大明民营军火厂赚得盆满钵满。用这些熔融后的枪管铸造成薄壁炮管,然后以简陋的拉膛线技术拉出炮膛来,外面则一圈圈箍熟铁,最后制造出完整的大炮。根据情报最大的炮弹重量已经达到了六十八磅,目前正在攀一百磅级别的,至于威力就不得而知了,而且因为实在太沉无法用在战舰上,只能用来充当岸防炮。
不过这种大炮还是很惊人,毕竟单纯从炮弹重量来讲,都已经赶上明军四寸炮了。
这样的实心弹,打穿巡洋舰外面的钢板还是没什么压力,至于里面的穹甲,这个那就真不好说了,毕竟明军的穹甲还没进化到哈维渗碳钢板,设计中的战列巡洋舰穹甲,只不过是一层并不厚的镍钢板而已,四寸炮实心弹如果是钢制,那么到底能不能击穿得以后测试再说,但仍旧可以说英国人有能力威胁到了。
尤其是他们的一百磅炮造出来的话,那就绝对很有威胁了。
这样还是战列舰保险。
除了洪武级战列舰,还有以大明古代名将命名的戚继光级战列巡洋舰之外,再就是专门用于两栖作战的大型登陆舰,这个同样是不可或缺,毕竟以后大明海军实际上主要工作就是干这个的,打海战只是副业,哪怕英国人这时候也开始造初级版的蒸汽机了,也不可能进化到钢铁战舰的时代,就他们那些木制风帆战列舰对明军来说,也就是个打着玩的靶子而已。
登陆作战才是主业。
这款登陆舰,就是杨皇帝提出概念,然后手下给他实现的。
不过这款登陆舰和真正意义上的登陆舰也不一样,后者的难度实在太高了,尤其是他没有大功率柴油机,在只能使用活塞蒸汽机的情况下,很难把那套复杂的注水后退装置加上去。所以杨丰的登陆舰只是款平底运输船,排水量一千多吨而已,吃水不到一米,类似大型内河炮舰,能够抵近到没有码头的海岸,但冲滩是肯定不行,不过在船首开有可以关闭的舱门,另外有专用的木制跳板,可以让步兵冲出去然后涉水登岸以避免划小艇吃子弹。
当然,这款登陆舰速度慢适航性能差,不可能进行远洋的登陆作战,也就是从亚历山大港起航可以在地中海沿岸玩一下。
不过这也足够了。
拿登陆舰跑到北海沿岸登陆本身就是很夸张的,哪怕现代登陆舰玩这个都不是那么简单,杨丰要的也就是跨过地中海,然后登陆意大利或者马赛,去登陆鹿特丹这种事情,根本没在计划范围内,欧洲就那点纵深,在马赛登陆然后打出法国去还能花多大点时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