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之祸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允锋
欧洲工人吃不饱饭的问题在大明是不会发生的,那些资本家从来不计较奴隶吃得多,甚至偶尔心情高兴了还赏他们鱼肉吃,就像自己家养的牲口从来不会饿着一样,这些奴隶毕竟是完完全全属于他们的,就像美国奴隶制下的南方黑奴在生活上,要超过北方工厂里的同胞一样,大明工厂里的奴隶,在生活水平上也要超过遥远的欧洲那些自由民工人。
当然,这并不影响成本。
因为欧洲工人必须要靠自己的收入养活家人,而大明工厂里的奴隶根本不需要养活任何人,这样算起来,大明资本家在这方面需要付出的甚至比欧洲资本家还要更低。
作为他们的老大,杨丰需要做的就是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奴隶。
而真正的大明百姓,他们需要的是成为官员,资本家,科学家,工程师,艺术家,教授,庄园主,军人,最次也得是自耕农或者工厂里面的监工,总之他们要成为这个国家的精英,用奴隶们的血汗来托起他们的锦衣玉食。实际上这就像古罗马的奴隶制共和国一样,更确切说像是斯巴达一样,至少杨丰在培养下一代的问题上很像斯巴达,那些每隔十天进行一天军事训练的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可以证明这一。
当然,也不是什么工厂都能使用奴隶。
实际上任何军火工厂都严禁使用奴隶,甚至杨皇帝明确规定任何奴隶敢触碰枪炮者都直接剁手,至于使用奴隶作战,那简直就是大逆不道一样,而且这条命令后世无论哪届政府都不允许更改或者废除,不仅仅是军火工厂不能使用奴隶,那些高技术企业同样严禁使用,至于什么样的企业算高技术,这个由杨皇帝直接钦定名单。
他可不想像罗马帝国一样,最后被一群奴隶搞得灰头土脸。(未完待续。)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来,..』
大清之祸害 第二二三章 进军西南
荆州。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明西南经略使杜佑,第四军军长孙升率领经略使府,还有荆州府,江陵等各县的所有将领和官员以及十余万士兵和百姓,一块儿跪倒在长江岸边齐声山呼万岁。
而在他们前方的长江航道上一支庞大的船队正缓缓驶来,只不过看不到一面白帆,取而代之的是一根根喷吐着滚滚浓烟的黑色烟囱,蒸汽机驱动着巨大的明轮在一艘艘内河平底船两侧不停转动着,推开江水的同时推动着数百吨重的木船不断向前。而在这支船队最前方,已经靠上码头的是一艘被漆成金色的大船,船上雕梁画栋透着无比的尊贵与奢华,恍如一座移动的宫殿,而在甲板上一名名锦衣卫挎着军刀背着步枪,腰上插着双左轮手枪,正杀气腾腾走向码头。
而在他们后面,一柄黄曲盖伞下杨丰一身红色龙袍,头上带着黑色翼善冠,嘴上三绺小胡子,手中拿一把折扇,带着满面春风向前一指说道“都起来吧!”
“谢陛下!”
杜佑带头喊道。
紧接着和那些官员将领赶紧上前伺候着皇帝陛下。
“哪位是荆州府都察院正卿啊?”
杨丰问道。
“臣荆州府都察院正卿陈宁叩见陛下!”
一个半老头赶紧上前跪倒说。
“陈公请起,您是这荆州府数十万百姓所选,在朕面前无需行此大礼,倒是朕要仰仗您老,以后这地方官员就靠您和诸位人民代表看着了,若是有那些胡作非为,扰民害民,贪财纳贿的,您可以直接给朕上奏折,尤其是这荆江大堤,更是关系两岸数百万民众,容不得半闪失,朕不能在这里一直盯着施工,这可就全交给您和荆州的人民代表了!”
杨丰扶起他说道。
“臣,臣定当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陈宁哽咽着说。
现在杨丰到一个地方,都是玩这个套路,他强制性地提升地方都察院的特殊性,让地方上老百姓逐渐清楚这个机构的权力,同样也都逐渐清楚他们自己手中的权力,这样维持个几十年,看看差不多了,就可以真正转入立宪制了。说到底他也不指望自己的后代都能英明神武,他死后洪水滔天这种事情,还是尽量要想办法避免的,这样纯粹的君主制就肯定不行了。共和制就更扯淡了,他的庞大帝国那是要征服世界的,一个辣么庞大帝国玩共和制跟作死没什么区别,用不了几年就得散伙,也就君主立宪制还能凑合着用一下。
话说凭借他的神格,估计老杨家还能混个几代人。
至于再遥远的事情……
那个就听天由命吧,帝国总会灭亡的,千秋万代都不过是做梦而已。
当然,他这次来也不是为了什么荆江大堤,尽管项工程也的确很重要,但后世长江那一次次恐怖的大洪水,说白了就是被人逼出来的,人口增长必然会出现人进江退的结果,当滚滚长江东逝水被压迫到极限的时候,那自然是要发怒的。而在这时候还远没到那种程度,估计这时候整个江汉平原上的人口还没现代一个武汉市多,广袤的土地上到处都是海绵一样的湖泊来吸收多余的江水,光一个洞庭湖面积就是现代的两倍多,说到底这些才是真正解决长江洪水的东西。
至于他大老远跑这儿,当然是另有目的。
紧接着在官员和将领陪同下杨皇帝视察了一下荆江大堤,汛期马上就到了,这座大堤可是江汉平原的长城,用钢筋水泥加固一下这都是少不了的,当然,他是肯定不允许用竹筋了。然后顺便和民工一块儿抱着粗瓷大碗,吃顿加满了辣椒青菜豆腐肥肉片的糙米饭,又顺便斥责一下负责官员对民工伙食不够好,钦定每天工钱再加两成,收获一顿激动的泪水,这就算结束了视察。紧接着被送进行宫,然后吃鱼糕和龙凤配去了,因为听说他对白鳍豚比较感兴趣,荆州府还给他进贡了一对,话说这东西现在属于烂大街的东西。
“你说胤礽获得了藏兵?”
杨丰趴在水池边,一边逗着池子里的两头白鳍豚,一边对杜佑说道。
“是的,打箭炉营官昌侧集烈带着数千人在成都,他原本是白教僧人,后来被和硕特部固始汗收为干儿子并任命为营官,前段时间趁着康麻子无暇顾及杀了长河土司,吞并了打箭炉等地,胤礽入川时就已经到了大渡河。胤礽和拉萨关系密切,据说上次甚至去参拜过,而他手下只有五千清军,连地方上老百姓都z压不了,所以干脆封了昌侧集烈一个藩王,然后在大渡河上修了铁索桥引他的兵入川,两家合伙儿控制四川。”
杜佑说道。
杨丰此行目的就是率军亲征一举平定西南,而第四军就是负责这次战役的,当然他们的敌人实际上只有一个三峡,只要过了三峡就胤礽那残兵败将根本不值一提,至于贵两省,他们是不会抵抗的,只要明军过去肯定就会投降,甚至现在贵更害怕的是胤礽过去,所以南绿营数万人堵在昭通。
“哼,什么乱七八糟的阿猫阿狗也都跑出来了,既然他们那么愿意送死,就成全他们好了。”
杨丰冷笑着说。
的确,如果这些家伙躲在打箭炉,这地方也就是康定,那么他进攻的话还稍微麻烦,但跑到成都平原上,那就完全是给明军送人头刷战绩的了,实际上到了现在,胤礽无论再拉谁当帮手,对他来说都是浮了。之所以他仍旧要御驾亲征,真正的目标并不是这位大清雍正皇帝陛下和那几千清军,而是如何解决那些乱七八糟的民族问题,贵川三省最麻烦的就是这个,甚至现在他就已经需要面对这个问题了。
“镇竿情况怎么样了?”
杨丰问道。
“已经派了一个营过去,那些红苗没什么本事,就是仗着地方险恶而已,平定很简单,但要想彻底解决他们就很难了,那地方到处都是深山密林,他们随便找个大山一钻,咱们别说一个营,就是一个旅都找不出来,但只要咱们一撤军,他们就会接着钻出来杀人,更何况一旦在山林里待久了咱们的士兵也受不了,光瘟疫就能拖死咱们。”
杜佑说道。
他们说的是镇竿红苗造反,康麻子和杨丰单挑的时候,清军对这些偏远地区完全失控,各地有不少这样情况出现,甚至还有那些乱七八糟教派造反的,至于各地土匪更是多如牛毛,杨丰接手地盘也接手了麻烦,现在整整两个军正在两广江西等地清理这些垃圾,而这仅仅是进入这些乱七八糟民族的边缘地区,再向前贵川边情况更加复杂,这就是杨丰必须亲征的原因。
对于这些人,自然不能和对付鞑子一样,虽说历史上双方你杀我我杀你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但这种杀的性质和鞑子不一样,而且很多时候也是因为地方官员过于贪暴了,总得来说他对这些苗彝民没什么恶感,还是很愿意和他们亲如兄弟的。
至于他们杨丰也有着儿对付。
“先平定了再说,实在不行先安抚一下那些土司,让他们归顺了就行,他们的问题急不得只能靠时间来解决。”
杨丰说道。
他的方式就是用时间来磨平这些民族的爪牙,更简单说就是用优越的生活条件把他们从山里吸引出来,再简单说就是邀请他们出山居住,没有人会喜欢在那些深山密林里生活,如果有更好选择他们都会走出来的。尤其是那些年轻人们,多安排些人以各种身份进入他们的寨子,告诉他们山外世界的美好,给他们多看新奇事物,甚至可以邀请那些上层的子女下山上学,让他们到那些大城市见识一下,让那些下层百姓知道在外面他们可以获得良田,可以进工厂,可以享受汉人享受的一切,他们肯定会被吸引出来的。
然后模糊他们的身份,让他们忘记大山。
这样用不了多少年,这些民族也就彻底融入社会了。
对杨丰来说这些人同样有很大的用处,因为他们可以为他增加劳动力,大明人口还是太少了,才不过是几千万而已,清朝中期人口的暴涨,并不完全是生育出来的,很多实际上是凭空多出来的,而多出来的那部分,很大一部分就是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后统计上去的这些乱七八糟民族,在以前无论那个朝代,这些人都是不统计入人口数字的。
不仅仅是苗彝这些民族,雍正之前的统计中,即便逃入山中躲避苛捐杂税的汉人贫民,也就是所谓棚民和寮民,这些也是不在人口统计之中,还有沿海疍民,西北民,江浙堕民,丐户也都统统不在统计范围,正是因为统计方式的不同,才出现乾隆三十九年人口两亿二,乾隆四十年人口吹气球一样到了两亿六的恐怖增长率,说白了就是造出来的。
但这时候单纯论汉人,真得并不算多,甚至都不一定赶得上现代的南棒子。(未完待续。)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来,..』
大清之祸害 第二二四章 鬼门关
“陛下宗庙社稷所系,万万不可以身犯险啊!”
彝陵知府抱着杨丰的腿哭喊着。
“何知府,朕又不是去闯那鬼门关,你何必如此,这成何体统,还不快赶紧起来!”
杨丰哭笑不得地说。
“陛下,那就是鬼门关啊!”
何知府继续哭喊。
好吧,杨丰要乘坐他的座船进三峡,而这时候的三峡可不是修了三峡大坝后的三峡,甚至不是修之前疏通了航道的三峡,这时候完全就是原生态的,沿线水流湍急险滩暗礁密布,过三峡那纯粹是脑袋别裤腰带上的活儿,至于轮船什么的……
那玩意儿并没什么卵用。
第一道关崆岭滩的大珠石梁上四十七年撞沉六艘搁浅十一艘轮船,那还是使用水下螺旋桨的,那还是钢铁制的,至于在那上面撞碎的木船就不计其数了,正对水道的向我来三个大字可纯粹是船工们用血泪写成的,行船进峡必须将船头直对这这块两百多米长的巨石正撞过去,在撞上前最后一刻乘着回旋的水流转向,才能最终避开后面的另外几块暗礁,那就跟自杀般纯粹玩心跳的感觉。
而这只是一道关。
再向上还有青滩和泄滩同样跟鬼门关一样,青滩附近的白骨塔就是标志。
继续向上游,还有另外一道天险,被两扇几乎陡立的崖壁束缚的不足百米宽江水,以最高时候每秒六万立方米的恐怖速度滚滚向东流,两旁风景在四季轮回中美如仙境,在这仙境间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名字……
滟滪堆。
滟滪大如狗,瞿塘不可走。
滟滪大如牛,瞿塘不可留。
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
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
滟滪大如狗,瞿塘行舟绝。
一块随着四季水位变化同样不断在大小间轮回的岩石横断在江心,然后让这片仙境有了一个相当霸气的名字……
夔门。
而杨丰就是要亲自带领他的船队去闯这一道道鬼门关,这也难怪何知府有如此表现,万一这皇帝陛下有个意外,这大明江山可就危险了,好歹他对这个大明朝还是很喜欢的。
然而他却忘了皇帝陛下的另一个身份。
“朕乃天命所归,岂同凡俗之人!”
杨丰板着脸说道。
“呃?!”
何知府不哭了。
对呀,他是神仙,他是神仙欸!
那还怕个毛呀!
“陛下,是臣唐突了。”
何知府赶紧站起身诚惶诚恐地说道。
“你也是一片忠心。”
杨丰拍了拍他肩膀说道,说完向身后一招手,对着后面的孙升和第四军将领说道“走,朕今天就带你们走这鬼门关!”
紧接着他登上座船,锅炉烟囱立刻冒出滚滚浓烟,巨大的明轮缓慢转动,随着转动速度的加快这艘数百吨平底木船驶离彝陵码头,驶入长江航道,而在它后面庞大的船队中,一艘艘同样的内河平底船烟囱喷吐浓烟,在同样的明轮驱动下,沿着长江逆流而上直奔第一道鬼门关……
崆岭滩。
杨丰说归说,真要过去也没那么简单,那地方必须得是经验丰富的老手才能过去,但他的船队中那些船长绝大多数都没走过三峡,这时候四川人口稀少,又不是后世主要粮食产区加盐产区,每年大量船只上下行,这时候就四川那几十万人口一年能有几艘船走这条航线?更何况就算走过的,也没有驾驶轮船通过的经验,至今还没有任何一艘轮船走过三峡呢!他如果想要带着船队安全通过,那就必须采取另外一种方法。
“这崆岭滩最大的问题就是这块石头了!”
他对着手中一幅图说道。
“万岁爷,确实如此,就是这大珠石梁锁住了崆岭峡,若没有这大珠石梁,其它后面的礁石都不足为虑,大珠石梁把江水分成了两股,一股乱石丛生船是绝对过不去的,最后只能被逼着走另外一道,而其它几个礁石又让这一道无比凶险,一旦没了大珠石梁正中大路就通开,剩下那些就都不足为虑了。至于青滩因为连日大雨,江水上涨水位增高已经不足为虑,而泄滩相比起来还是比较容易过的,当然这些地方也都得靠纤夫,不过那滟滪堆就真不好过了。”
他身旁一个老者毕恭毕敬地说道。
这是何知府给杨皇帝找来的向导,一个跑了几十年三峡的老船工,实际上不只这一个,几乎每艘船上都有向导,但这些向导根本不懂得如何驾驶轮船,他们甚至都没怎么见过轮船,所以能给他起到的帮助有限。
“那朕就给你们清理掉它!”
杨丰一巴掌拍在纸上说道。
纵然逆流而上,他的船队从彝陵到崆岭滩也不过几个小时航程而已,很快这三峡上头号天险就出现在了他面前,不过杨丰并没有直闯,而是发出靠岸命令,庞大的船队立刻靠岸。这些内河平底船吃水只有不足一米,实际上外形仿后世川江炮舰,可以说靠岸非常方便,这主要就是为了川江航运设计,靠岸后船上装载的第四军军部和所属两个步兵旅的士兵下船登岸。
这一次就两个旅进攻四川,就胤礽那人马也不需要太多兵力。
就在同时,一直跟随在他头的那艘御用飞艇降落。
杨丰拎着一根绳子上了飞艇,这根绳子还连着下面一艘小木船,然后飞艇飞到了大珠石上空,调整好了位置后,杨皇帝直接从飞艇上顺着绳索滑下去,身上还依然带着那根绳索,上了大珠石后立刻开始拽这根绳索,或者说拽那艘小木船,很快小船在激流中被硬拽了过去,拽到大珠石梁边时,杨丰一用力直接拽到了这块两百多米长的巨石上,然后从里面拿出一个巨大的镐头。
这镐头可不是普通材料的。
杨丰计划中就是炸开崆岭滩这块巨石,但炸开这么大一块石头需要的炸药也是巨量的,更重要的是这巨量炸药得需要一直安放到岩石深处,否则炸掉大珠石却搞出暗礁就更麻烦了,这样就必须开凿爆破孔。
这活儿很麻烦的,而且很费时间,还不如他亲自上阵,这个总重量超过两吨的合金钢镐头就是他的工具。
在岸边一片瞠目结舌的目光中杨皇帝抡起了镐头,就像辛勤的矿工般站在大珠石部,狠狠一镐头凿下去,在一片火星飞溅中随着一声巨响,瞬间那岩石就被刨飞了一米多深,碎石就像炮弹般打在他身上,然后被护体的金龙挡了下来,等他第二镐头刨下去的时候,就已经可以站在自己刨出的坑里了,第三镐头下去后,就只剩下肩膀和脑袋露在外面。
岸边那些船工和纤夫们这才清醒过来,一个个惊得全趴在地上膜拜神灵。
至于那些明军士兵,倒是一个个见惯不怪了,和皇帝陛下拎着大炮当棍子使的雄姿比起来这算什么呀!也就是这些土包子们才少见多怪,皇上本来就是神仙,他就是一个人把大珠石梁刨了都不值得惊讶,在皇上面前什么天险鬼门关都不过是笑话而已。这时候明军上下早就已经完全把杨皇帝当神仙供奉了,包括民间也都大量出现供奉他的生祠,甚至现在绝大多数士兵脖子上都挂着白日黄月的日月符,就像基督徒脖子上挂十字架一样,虽然杨丰并没有特意创立什么宗教,但实际上他已经在逐渐被作为神灵偶像化。
两吨重的镐头不断挥动,坚固的岩石如泥土般被轻松刨开,紧接着那艘飞艇又运过去了十几名士兵,为杨丰清理出刨开的碎石。
这项工作进展极快,不到半个小时后,一个直径三米,深度超过二十米的圆形竖井就在大珠梁上出现,紧接着杨丰又不辞辛苦的在这块巨石上另外刨出了九个,以第一个为中心,总共十个圆形竖井一直深入江水下四五米深。当然,这只是第一步,杨丰也不会自己这样一把大珠石刨去的,这东西必须得炸,随后一箱箱威力巨大的梯嗯锑炸药被装上一艘木船,由杨丰直接拖到了大珠石上,然后紧接着被填到了那些竖井里,十个竖井一共装填进去了整整四船一百吨炸药。
杨丰这一次拉来了两百多吨炸药,都是找林倩直接购买的现代货,为的就是解决三峡航道。
“会不会少?”
杨丰看着脚下的炸药问道。
“陛下,要是这种火药威力超过咱们所用火药五到十倍的话,臣担心的不是能不炸碎这块石头,而是爆炸的威力产生的震波会不会造成两边的山岩塌落。”
第四军军事工兵营营长说道。
“呃,那再减?”
杨丰问道。
“最好别减,万一炸不彻底变成暗礁还麻烦,这边山体坡度缓绝对没问题,这边倒是峭壁,不过和江水之间距离足够,就算有小的崩塌也影响不到航道。”
那工兵营长拿本子和铅笔又计算了一下数据说道。
“好吧,装起爆器,通知岸边所有人员和船只全部撤离,至少后撤五里,还有避开主航道,等会儿肯定有大量碎石被冲下去!”
杨丰立刻说道。(未完待续。)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来,..』
大清之祸害 第二二五章 杨皇帝微服私访记
天崩地裂的爆炸声骤然响起,在那些船工和纤夫们惊恐欲绝的尖叫声中,江心一条白色巨龙冲天而起,爆炸的威力推动江水向着四周凶猛地撞击,两侧江滩瞬间被巨浪吞噬,滔天白浪甚至如海啸般撞击陡立的岩壁。
同样撞击岩壁的还有无形气浪。
一百吨锑嗯梯释放的力量让空气变成了怒涛,那岩壁上千百年积攒的泥土和植被就像被扫过般轰然塌落,甚至一些并不坚固的岩石也同样塌落。
好在杨丰担心的事情并没发生。
无论泥土还是岩石,都没有落在江心的航道上,但原本矗立在航道上的大珠石梁却同样在爆炸的瞬间无影无踪了,只有天空中如雨般落下的碎石证明着它曾经的存在,而这些碎石很快就消失在滔滔江水中,还有一些则如炮弹般击打着两岸。当爆炸激起的怒涛逐渐平静,依然在激荡的江水中甚至大珠石梁附近的几块暗礁都消失了,原本堪称鬼门关的崆岭滩,随着这一百吨锑嗯梯的爆炸,彻底变成了逝去的记忆。
“快,叫一艘船开上去!”
飞艇上的杨丰说道。
身旁传令兵挥动令旗,下游江面上,正在波浪中起伏的船队中,一艘明轮船立刻驶出沿着航道缓缓向前,在随船向导的指引下小心翼翼驶向崆岭滩,很快就顺利越过了原本大珠石梁所在的位置,紧接着下游各船全部开动起来鱼贯驶入崆岭峡。
杨丰乘坐的飞艇在天空跟随,很快预先到达了下一站青滩。
这里也叫新滩,是明初山体垮塌堵塞航道形成的浅滩,曾经堵塞长江水运达八十二年,直到万历年间才因为江水冲刷而恢复通航,但却在水下形成一道暗梁,导致江水在这里形成一道落差三米的瀑布,而且还是一个弯道,想炸开这里至少目前杨丰是做不到的,好在这里还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解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