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清之祸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允锋
于是数千狂热的夷人挥舞着砍刀冲向自己之前的首领。
那胖土司尖叫着掉头就跑,他身后那些卫兵犹犹豫豫抵抗了几下,在神灵的威严目光下一哄而散,然后转眼间那些夷人就淹没了胖土司,一阵乱刀砍下去后者很快变成了一堆烂肉。
“召集你们的所有战士,下山去救汉人兄弟,然后一起杀向成都!”
杨丰很满意地吼道。
这就可以了,清理掉土司之后这些黑夷为首的村寨,基本上也就和汉人的乡村没什么区别,反正汉人乡村也都是大姓族长管着,至于奴隶制更不值一提,这时候整个大明还都奴隶制合法呢!然后改土归流,在这里设立府县,开办义务教育,教他们下一代说汉语写汉字读汉书,把青壮年吸引到内地大城市打工,或者开开攀枝花让他们挖矿,再过个几十年时间基本上就一样了,在户籍登记上也不要加以区分,这样有五十年时间完全就可以没有分别了。
但前提是必须把土司全解决,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带着他们搞一次神战,把所有土司全杀了,没有土司的夷人也就不可能抱成团了。
贵川边对于历朝历代始终就像盲肠般,不是心腹大患,但一有病变也会让人奄奄一息,如果碰上特殊时候,说不定就会变成要人命的,明末永宁和水西两家土司造反,十七年间耗费多少财力物力,死伤了多少将领士兵,光巡抚就死了两个,名将鲁钦兵败自杀,如果这些士兵和钱粮挪到辽东战场,说不定崇祯还不至于上煤山呢!
所以这些土司必须一劳永逸的解决。
否则杨丰不可能真正心无旁骛地跑出去开疆拓土。
刚刚砍死土司的夷人怀抱着神赐的衣服和糖果,带着满腔狂热迅速分散开,去更多关系好的寨子召集更多战士,同时传达夷人不需要土司的神谕,至于杨丰的飞艇则被栓在六头耕牛的背上,他继续端坐里面,在两千多留下来的夷人簇拥着下山,前往叙州去解决汉人兄弟。虽然说实话这时候两族关系并不算好,夷人也经常出去搞个掳掠,但现在既然神灵说了是兄弟,那就必须是兄弟了,再说在对付清军和番兵这一上双方的确算兄弟。
叙州是府,府城就是宜宾,因为地处三江口交通贸易枢纽,北边还有井盐产区,这里是这时候四川少有的大城市。
胤礽进川之后,大批汉人百姓不愿意跟他,但分散在外又无法对抗,所以就在知府叶宏绶率领下以宜宾为核心据城自保,一开始还多少给胤礽钱算是买个相安无事。后来胤礽胃口越来越大,叶宏绶和城里士绅一商量,干脆把辫子一割插上大明旗帜老子不跟你混了,就这样清军和番兵开始围攻宜宾。但城里老百姓齐心协力,再加上长江,岷江,金沙江三江护翼,再加上川东重庆泸州汉人提供帮助,所以清军始终也没能打开。
不过杨丰并没有直奔叙州,而是先去雷波,指挥着已经多达五千人的大军,另外再加上他的神威和那挺马克沁机枪,迅速攻破雷波,将刚刚被砍死的雷波土司家洗劫一空。
当他在雷波城内,从对面某港口的货轮上,就像开闸泄洪一样,放出数百吨散装玉米后,雷波土司的名字也就彻底被雷波人民抛弃了,然后当他离开雷波时候,他的大军中又加上了原雷波土司手下百分之九十的士兵,还有一大批自带干粮的夷人战士,总兵力直接突破了一万。
这一万大军乘坐着上千具竹筏和木筏,在金沙江顺流而下直奔宜宾。(未完待续。)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来/,..





大清之祸害 第二二八章 美洲的问候
杨丰的神军到达宜宾时候,清军已经跑了。
负责进攻这里的,是康亲王巴尔图,也就是在大沽口被打死的椿泰的哥哥,他那也是从头败到尾的,当然明白杨丰的凶残,可以说在这妖人面前,任何挣扎都是徒劳的,最好的选择就是有多远跑多远,所以在得到从夷寨逃回来的清军残兵报告后,两千清军没有任何犹豫地通过长江上浮桥撤到北岸,然后直奔北边的富顺席卷了城里所有值钱东西继续往成都跑。
他跑了,和他一起的藏兵当然不会独自留下。
扑空了的杨丰,紧接着调头沿岷江而上,但最终他还是晚了一步,因为得到他到来的消息后,胤礽跑得也很痛快。
大清雍正皇帝陛下早就被他吓成惊弓之鸟了,包括那些清军同样如此,甚至都没顾上等巴尔图就提前逃离成都,杨丰前面还挡着个嘉定州,也就是乐山,那里的藏兵因为不明底细,还傻乎乎跟他打了一仗,结果等他打下嘉定州的时候,别说胤礽了,就连巴尔图都过了泸定桥,这些没良心的家伙,也不管后面的昌侧集烈还没到了,直接拆了泸定桥逃往打箭炉。
再次扑空了的杨丰,指挥神军士兵乱刀砍死了昌侧集烈后,憋着的一腔火还是无处发泄,干脆在大军到达前,带着他那帮信徒们,开始打土司分家产了。
可怜那些夷人土司也算无事家中坐,祸从天上来了,短短不到一个月工夫,被他彻底扫荡干净,不仅仅是大凉山的,就连永宁和水西的土司他都没放过,打土司分家产这种快乐的事情谁不爱呀?更何况还是一个所向无敌,随时可以召唤各种好东西,但除了需要几个美女伺候之外其他一无所求的神领带着大家。可以说他就像一股瘟疫般席卷贵川边,等他的大军到达时候,盘踞西南最鼎盛时候甚至围攻成都贵阳的各大土司们永远成了历史,取而代之的是杨丰以神灵名义划分的一个个府县。
孙升的大军到达后,迅速完成对这片土地的控制。
得知自己的神居然是汉人皇帝后,尤其是得到杨丰一大堆诸如永远不再收田赋,而且还给他们建学校的承诺之后,那些夷人也快快乐乐地接受了新主人的统治,甚至很多人还颇为自豪,当然他们也知道,自己是不可能对抗神灵的,在和杨丰并肩作战这么久之后这一他们还是确认的,再说他们就算想反抗也不可能了?
谁来带领他们?
原本他们有土司,虽然内部也经常互相杀杀,但对外的时候土司一召集,他们还是迅速调转枪口的,可现在土司都被他们给杀干净了,哪还有什么带领的,那些村寨间首领是不可能听别的村寨首领话的,如果说他们原本算一个整体的话,现在就彻底成一盘散沙了。
而就在明军到达四川后,南贵州两省巡抚也很干脆地宣布归顺,就这样杨丰彻底平定西南,至于接下来继续追击胤礽的问题,这个就交给孙升了。
宜将剩勇追穷寇!
接着追,他不是跑打箭炉了吗?那就再追到打箭炉,他要是再跑就再追,跑昌都就追到昌都,跑拉萨就追到拉萨,跑天竺就追到天竺,看他到底能跑到哪儿去!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就给我追,沿途敢不听话的就杀,全不听话就灭族!
至于杨皇帝……
他拉着新收的一船神奴,当然是女,另外还有数百名夷人村寨代表匆忙东归。
回程就很简单了。
原本需要半个月才能走过的三峡就像李白诗里说的,千里江陵一日还,尤其是炸掉了滟滪堆和崆岭滩大珠石梁后,原本进出的两个咽喉也畅通,他的明轮船甚至根本不需要动力,只需顺着航道往下冲就行,早晨从奉节起程不用天黑就到达彝陵,然后沿长江顺流开足马力向着南京狂飙,不到三千里航程,加上中途加煤日夜不停五天后也跑完了。
南京下关码头。
两艘饱经沧桑的大型帆船在晨光中静静停靠,一艘双层炮门的战列舰,一艘单层炮门的武装商船,两艘船都是恍如腐朽般的苍灰色,就连那些收起的巨大船帆也同样破败不堪,但船上所有人却都精神十足,一个个背着手肃立在甲板边缘,皮肤晒成黑红色肌肉虬结看着充满随时可以爆发的力量,不过甲板边缘并不只有他们,在这些人身旁,不时可以看到一个写着姓名的牌位。
而在这两艘船的旁边,杨丰的小火轮缓缓驶过,而他始终保持着正对那些船员鞠躬的姿势。
好吧,这是远航美洲回来的逐远号。
三级战列舰逐远号,大型武装商船盛华号,用了近三年时间两次横跨太平洋,航行了超过五万里,最终为他们的皇帝陛下带回了那片遥远大陆的问候,虽然这问候很寒酸,最值钱的东西也不过是一些檀香木,其它也多数是些兽皮之类,但这趟远航的代价却是沉重的,两艘船上一共六百人回来了不到四百五,其它都变成了那些水手脚边的牌位。
“朕带他们回家!”
杨丰站在舷梯旁表情沉痛地说。
他的心情的确沉痛,当然他不是因为死了一百多水手,这死人数字在他眼里不值一提,哥德堡号死了三分之一呢!他担心的是这样的死亡比例,会严重影响人们对开拓北美的信心,毕竟对这时候的大明百姓来说,完全没有必要跑到那片遥远的大陆上去搞什么殖民,自己家多少好地方还没人呢!更何况南边还有辽阔的南洋还有更远的金州,哪儿不比这个莫名其妙的北美有诱惑力?
那些牌位被一一捧下来,由杨丰亲自接过,然后庄严地放上他的皇家马车。
紧接着他身后列队的龙骑兵手中步枪对着天空鸣响,每送下来一个牌位鸣枪一次,算是迎接这些英灵回家了,接下来将由龙骑兵和皇家侍从将这些牌位和他们的遗物送回家乡,海上死的人那都是直接扔海里的,只能以这种方式让他们回家了,另外他们每人都将获得一块御赐的墓碑,他们的家人也将获得一笔不菲的补偿。
“陛下,臣无能,没能把兄弟们都活着带回来。”
这支编队指挥官杨淮,跪倒在杨丰面前哽咽着说。
“回来就好,其他就都不要说了!”
杨丰拍着他肩膀说。
“都起来吧!都去皇宫,朕为你们洗尘!”
紧接着他对同样跪在自己面前的剩余四百多名水兵说道。
“怎么会死这么多人!”
在回皇宫的路上,杨丰对同坐一辆马车的杨淮说道,按理说他都做好各项准备了,船上药品带了也不少,而且有全套的海图,沿途哪儿有岛屿,哪儿能提供补给都标得很清楚,另外船上的物资也都足够,不至于出现饿死人的情况,最多也就是病死,可以船上的药品保障,不可能死接近三分之一的人。
“陛下,实不相瞒,一半是自杀,还有一些是疯了杀人被臣下令击毙。”
杨淮苦笑着说。
“陛下,您不知道那茫茫大海上漂泊半年后,人都会变成什么样子,哪怕再老实的人,也都会随时变成疯子,然后做所有想都想象不出的事情,自杀很普遍,尤其是在往那边途中,过了琉球之后上万里看不到一块陆地,几乎每天都有自杀的。而一些没有自杀的也发了疯,拿着刀胡乱杀人,甚至还有过一次哗变,要不是还有陛下威名,说不定臣这两艘船就毁了,距离实在太远了,臣因为风向错过了鸟岛,结果只能直奔中途岛,几个月时间看不到一陆地,全是无边无际的大海,那时候连臣都差一疯掉。”
杨淮心有余悸地说。
“距离,关键还是距离啊!”
杨丰感慨道。
“光距离还好,咱们的船远航非洲也很平常,但那是因为沿途都是陆地,随时都能看到人,但去新大陆的航行全是海,几万里的海,就像无穷无尽的海,这种航程会让人绝望的。”
杨淮说道。
“这个问题会解决的,帆船太慢了咱们就造轮船,走东海太空旷了咱们就走南线。”
杨丰说道。
他面临的问题,说白了就是航行的速度问题,帆船航行要么靠风要么靠洋流,但无论哪一种,都很难保证持续的高速,风力自不必说,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一风没有了,逆风还得走之子,洋流倒是可以乘黑潮或者赤道逆流,但这两个一个北一个南,前者得从倭国北部,后者得奔南美,而且速度同样很慢,一昼夜最多一百多里,所以真正有效的只有轮船。
明轮船很难横渡太平洋,这种东西效率低,耗煤量巨大,如果靠这种船远涉重洋,那么他必须得在沿途设置大量补给,但问题是这些补给的煤从哪儿来?
佩里当年是走大西洋和印度洋过来的,但他只能走太平洋。
这样算来,真想大规模向美洲进军,首先就得把水下螺旋桨这个问题搞定了,只有水下螺旋桨的轮船,才能真正实现他大规模殖民美洲的梦想,否则光距离的阻隔就足够让老百姓望而却步,有黄金也没用,这时候大明百姓还没穷到不要命的地步。(未完待续。)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来/,..




大清之祸害 第二二九章 救救亲人
螺旋桨轮船并没有什么太大技术难度,这东西是一八四几年开始在船上应用的,比明轮晚,但却并没有晚太长时间。
首先黄铜螺旋桨铸造并没什么难度。
大明机械工厂内,失蜡法铸造异型件早就是很平常东西,实际上这种技术还是从古代延续下来的,只不过主要用来铸造青铜礼器而已,现在青铜换成黄铜也只是很简单的事,连礼器上那些精密花纹都能铸造,何况是一个黄铜螺旋桨,至于铸造出来后无非就是再进行纯手工打磨而已。
轴承同样不稀罕。
滚柱的推力轴承早就在机械上大规模应用。
剩下最重要的还有密封。
密封圈同样早就发明。
橡胶密封圈是很多机械传动系统必备的,而天然橡胶的耐海水腐蚀性的确比较差一些,但却并不是不能使用,只是因为里面含有蛋白质所以没有合成橡胶寿命长,但用一年时间还是完全没问题的。
另外这样的船最好使用钢制。
而大明第一艘钢壳船也已经在昌国建成,这东西难度无非就是铆接而已,铆钉又不是什么高科技,目前这艘船正在试航中,只不过吨位不到一百,直航美洲的船恐怕少不了几千吨,毕竟需要带很多煤炭和淡水。但这也只是建造的问题,更何况木船也不是不能使用,最初的螺旋桨船实际上都是木制的,只不过都是以螺旋桨和船帆共同驱动的机帆船而已,比如说拿破仑号,比如说倭国首航美国的那艘小破船,另外还有铁肋木船也可以造。
这样算算就没什么其他的了。
不过加煤补给问题依然存在,哪怕螺旋桨机帆船也很难靠自身煤炭和淡水航行两万里,从昌国起航的话首先琉球一站,小笠原群岛,也就是大明地图上标注的鸟岛是一个,再向前威克岛一个,中途岛一个,最后一个就是檀香山了,在檀香山装满煤炭和淡水的话应该足够驶往旧金山了。这样只需要派出海军提前占领这些地方并设立补给站就行,现在这些都是无人荒岛,也不存在抢不抢的问题,只有小笠原群岛被倭国画在地图上了,但德川纲吉有个屁资格跟大明争这地方。
还反了他了!
可以说在这硬件上就没有任何难度了,可在这软件上,或者说怎么忽悠老百姓去的问题上就不好办了。
的确,现在对于杨丰来说,最重要的问题,并不是如何出去抢殖民地。
抢殖民地很简单。
他就是现在把舰队开出马六甲海峡到锡兰去,到加尔各答去,到孟买去,把那里所有欧洲殖民者轰成渣渣也不过就是一时间问题而已,这时候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实力也就跟荷兰东印度公司半斤八两,荷兰人都被他轰得毫无还手之力,英国人也不会比他们表现更好,也就是说至少在中国周边,无论哪儿都是随便他抢的。
可问题是他抢下来没用。
国内老百姓不去殖民他抢来有何用?
现在大明老百姓有什么出去的动力?
土地不足?
现代养活着十几亿人口的土地,现在养活着……
大明第一次人口普查刚刚结束,除了新归顺的贵川,还有其他依然在大清旗帜下的那些省份没纳入统计外,剩下单纯明军控制下的两广,闽浙,两江,两湖,豫皖,直鲁,半个山陕,一共十四个省总人口六千五百三十二万八千八百四十六人,男女老幼全算上,再加绝大多数其他民族,加起来就这几个鸟人。
国内荒山野岭待开发的土地一大堆。
又不存在大规模土地兼并,又不收田赋,地租还低得令人发指,还正大肆推广高产种子,还正开始卖化肥,粮食产量逐年增长,老百姓根本不存在饥寒交迫的问题。实际上大批原本居住山区的棚民,也就是因为在平原被苛捐杂税逼得跑到山林,开一贫瘠山地苟延残喘的贫苦山民,正把他们的那些山区土地抛弃然后到平原上租公田或者现在说法皇田。
至于缺钱……
那些工厂矿山商号敞开了大门,只要愿意进工厂就行,甚至连女工都招收,而且工资都不低,识字懂技术的更不用说,家里只要有一个识字的,基本上就能养活一家人衣食无忧,不愁吃不愁穿,生活在一个日益繁荣的国度,享受着日益美好的生活,谁还愿意去那些蛮荒之地?
哪怕他是皇帝,也不能逼着人家去殖民啊!
更何况还是去几万里外!
我们又没犯罪,你干嘛把我们流放啊!
就算流放也没有流放两万里那么丧心病狂的。
“陛下,那美洲土人,倒是长得与咱们差不多,就是黑了,而且什么也不知道,甚至还跟野人一样,连铁器都没有,绝大多数都用石头,骨头,木头棒子狩猎。”
杨淮小心翼翼地说道。
杨丰忽然笑了笑,这好像就可以算一个理由了。
他换上一本正经地表情说道“不是差不多,那些就是咱们一样的人,这些土人是当年殷商时候漂流过去的,记得牧野之战前,商军主力都在东方征讨东夷吗?商纣王死后这十几万大军去哪儿了?历史上没有任何记载吧?实际上他们乘船出海了,后来随着黑潮漂流一直漂到了美洲,然后沿美洲海岸线南下,最终发展到整个美洲全是他们的人,他们的族名印第安人是欧洲人给音译的,实际上准确说应该是殷人。”
“那他们为什么到现在成了那样子?”
杨淮难以置信地说。
“那么长时间海上漂泊,你们都死了快三分之一,他们最后得死多少?恐怕到达美洲的连十分之一都没有,本来殷商也就会用青铜,如果那些懂技艺的工匠再都死在中途,剩下都是一些什么也不懂的,连如何冶炼青铜都不懂了,时间久了自然也就变成现在的样子了。”
杨丰说道。
“那咱们得帮他们呀,臣听说他们可是被鬼佬杀得很惨,尤其是西班牙人刚过去时候,据说得死了上千万的,直到现在东部的白人还在杀他们。”
杨淮说道。
“对,是得帮帮他们!”
杨丰一脸庄严地说。
这的确也是一个理由,至少这是一个可以拿出来的理由,最近在他的努力下,大明境内狭隘的民族主义正越发时髦,原本老百姓对于民族概念很模糊,但经历甲申国难和大明中兴之后,民族国家的概念逐渐明确,包括学校里的教育也正在强调这一,尤其是大量异族被当成奴隶,在大明各地随处可见,更是让民间民族优越感滋生,这种情况下如果强调印第安人是殷商之后,现在正遭受鬼佬杀,作为同胞应该去拯救他们,这至少是一个可以拿来使用的理由。
要不然其他理由都很苍白。
为了钱?
死了三分之一的水手就拉来一船檀香木,虽然檀香木挺值钱,但南洋那边也有的是,干嘛有几千里的不去砍非得砍那几万里外的?
为了地?
大明自己境内的大片土地还没光复呢,跑去两万里抢地那不是扯淡嘛!
为了称霸世界?
大明皇帝陛下中二病发作,大明老百姓可没中二病发作!
但救援同胞……
这个勉勉强强倒是还可以,好歹也是亲戚,虽然这个亲戚太远了,远到上百辈以前了,但至少也是亲戚,穷亲戚都混成那样了,拉一把也不为过,反正顺便也能做做生意,等实实在在的贸易展开,有巨额利润可图自然去的人就会多了。只不过这样的话以后剥头皮就没法玩了,没法玩就没法玩吧,大不了鼓励印第安人去剥白人头皮,话说如果大明在后面驱赶怂恿武装着,让印第安人去向东收复失地驱逐白鬼,应该也是一件很值得期待的事情。
反正这些印第安人也不可能成功的。
让他们向东,大明移民在后面搞开发,顺便以殷人东渡的传说来同化印第安人,教他们重新学会母国语言,重新学会母国礼仪,对了,可以把孔家和教化司那些士子们送过去,让他们担负起教化印第安人的重任,反正他们在澳大利亚也是浪费,就那几十万土著干脆都杀光好了。
杨丰现在急于殖民美洲,主要就是为了抢在白人前面,但真要说他想移民过去多少人这是不太现实的,至少目前大明人口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去不了多少人,所以这是一项长期工作,至少五十年内那里不会有太多华人。欧洲向北美殖民,发展到现在一百多年过去了,也才不过仅仅发展到了百十万人口,他们那还是被穷逼着有足够压力,而大明这种状态五十年能发展到一百万恐怕就已经是极限了,所以驱虎吞狼让印第安人和白人厮杀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反正他们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而战争结果无非就是印第安人被白人杀光,或者白人被印第安人杀光,而无论哪一个结果对于华人都是最好不过了。
当然,他们要是一块儿死光就更好了。(未完待续。)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来/,..




大清之祸害 第二三零章 圣战
1...9394959697...2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