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奋斗在红楼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九悟
湘肤色白皙,她这时并无往日的开朗,心中默念着:“阿弥陀佛,保佑环哥儿平安归来。”


外面花厅中,赵姨娘一边哭一边唠叨着。清丽娴静的苏诗诗柔声安慰着她。俏脸带泪痕。
雍治十三年冬,贾府被围。几乎被打破,贾环的美妾们并没有经历过。今晚贾府所遭受的声势,比当日要小得多。让人揪心!而前头的消息传来,贾环弑君,她们每日读书看报,对这些事,何其的敏感啊!忧心忡忡!
林千薇身姿高挑,名模般的身材,容颜明丽、高贵。此刻,俏丽的鹅蛋脸上布满着泪水。她在无声的哭泣。
石玉华一身绿裙,丽质天成,纯净妩媚抱着林千薇,轻轻的拍着她的背,“师父,没事,会没事的。”
她在西域,经历过更多为凶险的处境。贾府今夜,锦衣卫并没有攻进来。她承受的住!然而,她并非政治白痴!弑君啊!相公所面临的局面,何其的艰难。
林芝韵扶着雨儿,眼睛红红的,心乱如麻。年底时,相公还和她说,要孩子…,如今…


三间瓦屋中,妙玉一身道袍,在堂中,看着夜空中被火焰映红,古井无波。
而坐着的秦可卿,已经是泪流满面,低声吟诵着佛经,“救苦救难大慈大悲观音菩萨,求你保佑环叔…”


二十二日,零时三十分,张四水率疏勒军炮轰皇城。随后,一路攻克宫中各处关口,打到杨皇后所在的永寿宫。
一时许,贾环在亲卫们的簇拥下,走进永寿宫中。





奋斗在红楼 第九百四十五章 杨皇后
京师皇城,即今故宫。乾清宫出宫门往西行,西六宫的第一座宫殿便是永寿宫。
杨皇后自得宠后,便一直住在这里。以她的宫斗水准,即便得封皇后,亦没有住到乾清宫中。她知道,前皇后在雍治天子心中的地位。
大批精锐的士卒穿过永寿门,涌入永寿宫中。夜空阴暗,火把点点,照映着巍峨、华美的殿宇、重檐翘角。
不同于雍治十三年前太子政变时,贾环起兵很突然!雍治皇帝谕令各处守军坚守关隘、城墙,意图调京营入城平叛。而皇城中各处关卡、宫门,只有常备的兵力驻守。这根本无法抵挡疏勒军的进攻!
贾环在亲卫们的簇拥下,穿过宫殿前的小广场,直趋宫中。
永寿宫中,墙角几盏宫灯昏暗。几十名太监、宫女在永寿宫的殿中跪伏着,瑟瑟发抖,寂静无声!往日,永寿宫中的太监和宫女们自是高人一等。然而,在此时,旧有的权力秩序已经崩溃!在新的秩序中,贾环无疑是站在最顶端的人!
西侧的寝宫中灯火通明。杨皇后坐在宽大的塌椅中,一身湖绿色的长裙。三十七岁的美妇,如若三十出头的女人,容颜精致无瑕,肌肤雪白。身姿丰盈,雪峰挺拔,雍容而美丽。她搂着雍王抽泣,四名宫女侍奉在一旁。
“贾使君,渊儿他对燕王没有威胁!不要…”
杨皇后轻轻的松开雍王,从塌椅上起身,走上前两步,跪在地上,说道。眼泪止不住的顺着她美丽的娇靥流下来。她很清楚贾环来意。
贾环今夜起兵的口号是:清君侧,立燕王!那她的儿子呢?西苑的消息已经传来:贾环率军攻破西苑。天子的情况可想而知。
四名宫女,齐刷刷的跪下来。亲卫们迅速的散开搜索、控制寝宫。
贾环看着两米开外,跪在地毯上的杨皇后。这是他第一次见到杨皇后的真容!
鹅蛋脸白皙柔美,五官精致。冰清玉润。绝代美妇!容颜比西域的王妃乌尼日还胜一筹。堪称尤物!
难怪,雍治天子会不顾舆论、物议,将她收入后宫,并最终立她为皇后!
贾环平静的看着杨皇后。他已经派人去元春的凤藻宫请人来确认杨皇后搂着的男孩,是否是雍王宁渊!李代桃僵,赵氏孤儿,这种事不会出现在他这里!
有些事情,无可避免的!
其一,若雍王不死。在周朝的皇位继承顺序中高于燕王。朝臣们会怎么选?雍王会成为汇聚人心的一面旗帜!京中,往往是能人辈出!大意的,最终都会败走麦城。只有死掉的人是无法复活的!他要对他的追随者、家人负责!
其二,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贾皇子死,杨皇后是要负责任的!他大姐姐那痛彻心扉的苦,终日只能在佛堂中求得片刻安宁,谁体会得到?
杨皇后抽泣着,膝行到贾环面前,仰着玉容,软语恳求道:“使君,求你…,放过渊儿吧!天子既死,妾身为皇后,愿意配合你拥立燕王!求你。”
一月份,工部尚书张安博入狱后,蜀王曾转达贾环的请求:待天子驾崩,贾环派人刺杀晋王,雍王登基。换取她在天子面前保张安博、贾环。
她最终听取了渊儿的老师,礼部郎中尹言的建议,违背协议。并没有在天子面前为张安博求情。张安博最终被杀!天子亦对贾环表露杀意。
谁想得到,贾环竟然今夜起兵造反?若早知道贾环有这样的力量,她何苦呢?依着和贾环达成的协议,渊儿登上帝位,有何阻力?此时,她心中非常的后悔!
贾环不置可否。
杨皇后再向膝前两步,拉着贾环的衣角,柔声轻泣道:“使君,渊儿可以离开京城,使君可以确保他不会对皇位有威胁。贱妾薄柳之姿,若使君有意,贱妾愿为使君奉茶。”
讲道理,加献身。
贾环看着跪在他脚边的杨燕燕。以他角度,俯视着她,可以窥见她领口下雪白的肌肤,还有以这个角度看起来颤巍巍,挺拔的雪峰。可以想象,湖绿色的长裙下的风光,何其迷人!
杨皇后说奉茶,其实就是侍奉他的意思。只要他愿意,他现在就可以对这位母仪天下的皇后,为所欲为!享受雍容端庄、风华绝代的成熟美妇的风情。
以杨皇后的地位、身份,天下有几个男人能拒绝?
贾环轻轻的抿抿嘴,拒绝道:“皇后娘娘忘了贾皇子是怎么死的吗?我是他舅舅!”
杨皇后愣住。陈年旧事,从心头浮起。


这时,贾元春身边的大太监黎威,快步从永寿宫外进来,跪在贾环身后,叩拜道:“奴婢参见三爷。”声音充满着亲切,惶恐和激动!
惶恐,因为贾环造反,前途未卜。激动则是因为这六年来,主子的屈辱、恨意,终于可以洗尽!当日,贾皇子幼年夭折,虽然三爷自江南回来,砍掉了刘国忠!
但幕后黑手,他和主子都认定是眼前的美妇!没有人是傻子!
贾环站立在富丽堂皇的寝宫正中,身姿挺拔。脚边是出神的杨皇后,他没有回头,神情平静,道:“起来吧!”
黎威起身,上前认出是雍王。贾环做个手势。高子重带两名亲兵上前将雍王带走。杨皇后失声痛哭,“渊儿…”
贾环留下亲卫看住杨皇后。转身离开永寿宫,前往凤藻宫,见贾元春!
雍治十五年三月十六日,四个月大的贾皇子夭折于凤藻宫中。幕后者:杨皇后!
而今,他了结这桩成年旧事!将往告知大姐姐元春。


凤藻宫位于东六宫。夜晚凌晨,宫中灯火通明。事实上,自贾环杀进宫中,整个后宫中的妃嫔们,都起身,忐忑的等待,最终的结果。
自贾皇子死后,贾元春在凤藻宫中设了一处佛堂。此刻,她正在佛堂中,跪在佛像前的蒲团上,默诵着《心经》、《金刚经》。
她穿着月白色的宫装,将近三十岁的年纪,依旧是花容月貌,带着百年世族浸润出的雍容华贵。只是她神情清冷,那是极度痛苦后的麻木感。
贾环横穿乾清宫,到凤藻宫里,在佛堂门口看着元春的背影,心情激荡,怜惜,克制,道:“大姐姐…”




奋斗在红楼 第九百四十六章 杨皇后(完)
宫门幽深!
贾环于此时,站在后宫深处,外臣绝迹之地,时隔多年,再见到贾元春,心中难言的情绪,骤然涌起。
二十一日的最后时刻,他在西苑手刃雍治皇帝,将心中激荡着的愤恨的情绪,如同翻滚的巨浪达到顶点后,宣泄出来。而此时,他心中激荡的情绪,是另一起陈年旧事!
他今夜起事,杀雍王,掌控杨皇后,是计划内的事。然而,有些事,有些情感,埋藏在心底,如何能忘却?
贾元春牺牲青春年华,在雍治十五年之前的日子里,保护着贾府,他作为贾府的执掌者,不能忘记!元春视他如弟,在雍治十三年省亲大观园时,称赞他:吾弟有公卿之才!几次为他出头,在天子面前求情,他不能忘记!
因而,在此时,当他看到元春独自跪在古佛前,他心中充满了怜惜。她才二十八岁!正在一个女人最美好的年龄段中。这样凄苦、伤愁的日子,她过了多久?有五六年吧?她的生活,应该充满着阳光,花朵,笑声。
因而,他心中深深的记着贾皇子的死!事关杨皇后!他甚至为此拒绝了三姐姐探春和蜀王的婚事。就是因为,他知道,有朝一日,他会为那个小不点,讨回一个公道!
就在今日!公理不会缺席,只是迟到!
然而,贾环克制他内心里的情绪,他是一个情绪内敛的人。性情稳重。


听到声音,元春回头,看着门口身姿挺拔的青年,她有着一种熟悉的陌生感。
她于雍治十三年回贾府省亲,初见贾环。他那时才只有十二岁多。声名鹊起!
她最近一次见贾环,是在燕王宁淅的婚礼上。那是雍治十七年四月二十六。今年正月里三妹妹的婚事,她没有回贾府,只是派小黎子送了厚礼。
差不多四年过去了啊!
物是人非!老太太去世。妹妹们出嫁。父亲回金陵丁忧守孝。环弟远走西域征战、避祸。往昔熟悉的种种,变得何其的遥远啊!都快要让她不认识!
贾元春缓缓的,柔声问道:“环弟,是你吗?”声音清澈似水。
“嗯!”贾环轻轻的点头,“大姐姐,我刚从永寿宫中过来。雍王已死。”
贾元春起身,走向贾环,眼泪就在行走间,滚落下来。西苑的喊杀声,消息早就传到宫中来。杨皇后还派人来看住她,因为:贾环起兵造反!
而环弟现在站在这里,说明什么,不言而喻!她的环弟,此刻正站在权力的巅峰!
她听到的是什么?雍王已死!那潜藏在她内心深处的仇恨,她以为终生都无法讨回的公道,就此实现!她如何能不哭?
“呜呜…”
贾元春一身月白色的宫装,杏目桃腮,美丽的女子,此刻哭的痛快,欢畅!走到贾环面前,轻轻的抚着他的脸庞,带着泪,道:“环弟,好!好!”
她从来就不是一个恶毒的妇人。然而,她是一个母亲!她的儿子,在四个月时,被人毒杀!
贴身的丫鬟抱琴在走廊里看着哭泣的贵妃,心中感触,眼泪跟着流下来,跪下来,哭着道:“婢子恭喜娘娘,得报大仇!她也有今日!”宫女们、太监们,在走廊、花厅中跪了一地。
当日,贾皇子身死,宫中没有去查。推给天花。连日照料贾皇子的周贵妃:燕王的母亲,都染病而死。这件事,凤藻宫、咸福宫中的人,谁心里没数?
“你们都起来!”贾元春泪如泉涌,泣不成声。贾环扶着元春的手臂。有一种肆意的喜悦,充盈在凤藻宫中!


皇城的殿宇中,最新的消息、一道道命令,不断的从凤藻宫中传出。凤藻宫的太监、宫女们,分头到后宫各处传递信息。贾元春正在帮贾环稳定
虽然,这做不到让妃嫔们归心,但确实令后宫中惶恐氛围,随着夜色渐渐的消失不少。她们至少知道,现在谁在掌握后宫。主事者:贾贵妃!
皇后之下,地位最高的妃子!在宫城中,不断的有喊杀声,炮声的情况下,宫中再铁杆的杨皇后支持者,都得听令。
贾环并没有在凤藻宫中待多久。他探望元春,告诉她“好消息”,请元春帮忙安抚后宫,便离开!在今夜,在造反的下半场,他还有太多的事、准备工作要做!
贾环杀雍治,杀晋王,杀雍王,都有必杀的理由。而没杀杨皇后,则是因为他不希望当前京中的局势变成无序状态!失控。
杨皇后在名义上可以决定皇帝的人选。史书上,太后的懿旨决定大位归属很常见。当然,基本都是名义上。比如,霍光废立汉帝。比如,杨廷和迎立嘉靖帝。
私下里,早就定好。只是借太后名号一用而已。
同时,活着,对杨皇后而言,是更痛苦的惩罚。
杨皇后、雍王的事,就此结束。她依旧是明日黄花!在燕王登基后,可尊元春为太后。她将彻底的淡出周王朝的政治舞台。


深沉的夜色中,火光映红着大半片天!贾环的命令,正在由西华门内的武英殿中不断的发出。
他并没有将指挥所设立在皇极殿中。哪里除了可以过一过皇位的瘾,没有任何用处,非常不利于消息的传递。而时间,往往就意味着生命!
三千多疏勒军加上俘虏中挑出的投靠者,兵分多路。第一,派兵持杨皇后懿旨,劝降、攻占驻守在皇城内的金吾卫、羽林卫。皇后的宝玺加盖,这并不需要杨皇后操作。
意图打通皇宫各处宫门,搜罗兵力。最终,在太阳升起前控制整个皇宫。
第二,派人寻找锦衣卫指挥使邢佑,张辂等人。要终止锦衣卫截断贾环的信使的行为。保证消息传递通畅。要将锦衣卫收归为己用。
贾环虽然杀雍治天子,但这只是一起政变,并非改朝换代!锦衣卫继续给新帝效力,有何不可?现在代表宁氏皇族的,不是雍治,可以是宁淅!
第三,派人持杨皇后懿旨,向京师九门各处的上十二卫,说明情况。尽量保证他们采取中立的态度。雍治已死,该考虑为新帝效力的事!如果有要给雍治报仇的,欢迎!
第四,派兵围杀华墨、宋溥两府。谈判要谈,血亦要流!其一,贾环和华墨、宋溥已经是不死不休!不可能留手!其二,杀鸡儆猴!
第五,派人将华墨、宋溥的人头送到妙峰山下东庄镇闻道书院的灵堂中。这是祭品!同时,调书院的精英弟子们继续入城,协助他掌控京中局面。
还有一些细微末节的事情,比如搜捕雍王的老师尹言,比如给城北京营中沈迁传递消息,让他做京营的工作。比如,收罗俘虏后,控制这些军队,挑选支持者。比如,武器,粮食!
这些都在武英殿中忙碌着。时间,缓缓的过去。贾环在书案前,看了看怀表。
他在等待着。
政变,说到底要先解决京中的军队!这分三个部分:京营(8万)、上十二卫(除锦衣卫,旗手卫,各卫兵力约12万)、殿前侍卫司(4000人)。
得京营者,得京城!
只有弄清楚、解决军队的问题后,才能去考虑人心、大义名分!顺序,千万错不得。他会在天明前,亲自和齐驰、北静王、吴王他们谈一谈!




奋斗在红楼 第九百四十七章 京中画卷,待明日(上)
暗沉的夜空,漆黑如墨。几许血红色映照在天际边。那是西苑烈火的余晖。
西苑里的太监、宫女们在大学士卫弘的调度、指挥下,西苑里熊熊的烈火,正陆续的被扑灭。
此时,政变至此的确切消息:雍治、晋王、雍王、华墨、宋溥被杀,正如同龙卷风般席卷京师各处。在皇族、百官、勋贵、武将们中,掀起巨大的波澜!
每一个人都需要在此时作出选择了!是惩罚弑君者贾环,或者参与拥立新君,或者中立?
此时,一队队的人马正在执行着贾环的指令,并带回最新的反馈。时间在夜里两点许,还未至黎明前!


约夜里两点许时,皇宫内的火炮轰炸声,正在逐步的减少。金吾卫、羽林卫驻守皇宫约一万六千人,正在陆续的向贾环投降,或者被杀!带队清剿的是大将张四水!
投降的一万多人,都汇聚在武英殿外的广场上,不断的有士卒被挑选出来,整编,投入到新的任务中。疏勒军虽然精锐,但要控制京城,人数太少!
转化敌军,当年在碎叶川中早就积累了一批行之有效的办法。大箱的银元,承诺的前程(低于疏勒军赏赐的标准),晓之以利害,反复宣讲,制造气氛。
贾环亲自出面,和中低级将领们交谈。招降高级将领,不合算。张四水在武英殿前配合着贾环整编军队。这只是简单的整编,只需要起到辅兵的作用即可。作战还是得依靠疏勒军!
银元是贾环动用了他自己的家底,包括黛玉那增值后一百多万两的私房钱。晋王府、华、宋两府银钱的抄没,将在之后进行。此时,贾环手中可用的人还是太少,他正在等待妙峰山下,书院的精英弟子入京。
转化的效率并不算太高。当兵吃粮,皇帝都死了。打不过投降很正常。但要跟着“叛军”,跟着贾环干革命,很多人要想想。即便如此,贾环的实力确实在缓慢的增长着。
武英殿后,内务府后的住处,六宫都太监夏守忠在沉思数小时后,听到武英殿前的消息,长叹一口气,对跟着他的四五小太监道:“唉…,走吧!”
这名皇宫中太监总管许彦之下最大的太监,决定向贾环投诚。
一名十五岁的小太监问道:“干爹,去前面见贾使君?”贾使君未必看得上他们啊。
夏守忠摇摇头,道:“不,我们去凤藻宫,向贵妃娘娘表忠心。这些年,咱家可没有得罪贵妃娘娘。”
一行人匆匆走出内务府。


小时雍坊,齐府。小楼中的灯光在夜色中依旧通明。齐驰在走廊上,拿着千里镜,巡梭着西苑、皇宫等处。
身后,跟着他多年的老仆,转述着贾环派来的信使带来的消息。
胡炽喝着酒,神情感慨难言!竟然让贾环做成了啊!天子死,晋王死,雍王死,杨皇后被控制。或许,此刻有人在想抵抗,抵制贾环这个弑君者。
但,不出重大的变故,贾环兵权在手,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他对贾环有信心。
试想,贾环早前面对的是何等强大的压力?他面对的是天子!而今,武勋、皇族、文官、各卫,未必听贾环的命令,但是,他们却是分裂为数个团体了!
老仆汇报完后,告辞离开。齐驰从走廊里走进来,坐到八仙桌边,大口喝着酒,叹口气,“兴斋,结束了。看明日子玉的打算。他若想将燕王当傀儡,我绝不同意。”
他不介意宝座上坐着的是那个皇子。但贾环要当摄政王、权相,他是不会同意的。他是大周的臣子。不是贾环的臣子。
胡炽点点头。


北静王府中。
自贾环造反的消息传来,北静王水溶就传令府中的家将集合。同时,给西平郡王、都督佥事石光珠传信,商议对策。这两人都是旧武勋集团的中坚。
水溶二十多岁,头戴洁白簪缨银翅王帽,人物出众,在府中前院花厅中听信使说明西苑、皇宫中的情况,忍不住苦笑涟涟,打发信使回去复命。
“今晚不用出府了。等明日。”北静王吩咐了家将首领一声,在花厅中喝着茶,沉思。
他和贾环的私交不错。贾环几乎是他看着一步步成长到如此地步。贾环起兵,他内心里可以理解!不起兵,就是等死。旧武勋集团的勋贵们不可能搭上自己,去救贾环。
弑君,杀皇子,胁迫皇后,确实是大逆不道。但他不觉得贾环面目可憎。但是,这是因为他和贾环的私交。可以想象,百官们听到这个消息,会是何等情形?
绝对是群情汹涌!
旧武勋集团,该何去何从?


宗人令,汉王府中。
汉王老朽,年事已高,在隔壁的小厅中休息。长子宁镀正召集着弟弟们,慷慨激昂的陈词。汉王府,和贾环并不对付。
消息刚刚传到。宁镀怒声道:“贾环这个目无君父的乱臣贼子,一定要清算!就算现在他势大,但日后我们宁家也一定要清算他。灭他三族。这一点,你们明日出府,和宋王、卫王他们这些皇子说清楚。”
宋王、卫王等人的年纪比燕王宁淅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岂能由着贾环胡来?


咸宜坊,吴王府。
吴王府后花园二楼的小楼中,吴王、宁潇父女喝着温酒,吃着点心。夜已深。贾环的信使刚刚到来。
在西苑被贾环打破后,吴王确定不会出府。独孤王妃在后花园旁的一处上房里休息。她有些犯困。
吴王喝着酒,心中烦闷,温声道:“潇儿,今夜结果出来,你早点休息吧。皇位之事,等明日再说。”
虽然,他无法指责贾环起兵。但,他是雍治天子一手扶起来的。心中对天子有深厚的感情。而今,贾环弑君,他心中非常不满。然而,他杀得了贾环吗?
京中如此情形,贾环握有兵权!而且,他的女儿、儿子和贾环关系很好。宁澄现在就在贾府中。这让他感觉到很痛苦。对不起天子的厚恩。
这种痛苦,令他都没有安慰宁潇,别管驸马都尉傅正蒙逃到华墨府上的事。
宁潇螓首微点,“是,父亲。”
1...389390391392393...4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