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九悟
“锵!”徐伯等亲卫愤然的拔刀,指着费京。
费京对沈迁冷笑,道:“我振威营上下俱受皇恩。你杀死我又如何?只要天子的死讯传开,振威营必定会为天子,为我们讨一个公道!”
振威营的张游击,林游击高声附和,轻蔑的冲徐伯等人骂道:“来啊!往这里戳。劳资皱下眉头就是狗娘养的。”
议事大厅中的氛围变得微妙起来。京营重建后,战斗力很烂。充满着世家、勋贵子弟。做事都要考虑人情、关系、家族等,瞻前顾后。这时,一干将领们看沈迁的眼神有些不对。
沈迁抬手,制止了徐伯等,神情淡然,道:“我沈家世受皇恩,与国同休!今夜贾环起兵,若是改朝换代,我当然不会同意。但,他是复仇!
以贾环在西域的功绩,当今天子不封赏他,反而要杀他。你们看不到不久前疏勒军的反应吗?何以服众?
不错,雍治天子于我有恩。但,那是我在西域立下军功之后。雍治天子倒行逆施,杀张尚书,杀公孙亮,你们听不到刑场上的哭声吗?士之怒,血溅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京营诸将的眼神,再微微变化。
沈迁并非天子提拔的。天子只是在他立下不世之功后施恩。这份恩情,比之贾环在西域的重用,自然是不如的!他追随贾环起兵,情有可原。
沈迁挥手命令道:“带下去!”
他不仅仅是两榜进士,同样是沙场名将。绝不会优柔寡断。
…
…
在沈迁处理完费京三人,要求京营诸将配合,招降营中的千总、把总。相比于上半夜时,贾环因保密需要,粗暴的夺取兵权。沈迁采取的是说服将官,自上而下的掌握京营。
沈迁正有条不紊的处理着京营之事时,五军都督府右都督魏其候带着百余名家将冲至城北京营驻地。
京营大营门口早就摆放拒马等物,营门紧闭。没有沈迁的允许,内外消息隔绝。
“什么人?口令?”小校在拒马后,问道。
魏其候在马上一鞭子甩过去,高举着一卷黄色的转轴,怒道:“瞎了你的狗眼,连本都督都不认识?本都督奉皇后懿旨而来,要见骠骑将军。让开!”
小校脸上被打的一道血痕,颇为迟疑。骠骑将军的命令是任何人都不得未经允许进入京营。这种情况要汇不汇报?魏其候,皇后,这都是大人物。
魏其候先声夺人,半哄骗、恫吓,半强迫的带着百余名亲卫们穿过京营门口。刚过门口,立即纵马往振威营的营区而去,振臂高呼道:“贾环弑君,众将士随本都督杀贼!”
他身后,百余人齐声高呼。
振威营八千人,有两千人在西苑中驻守。京营驻地里还有六千人。他们都是天子的嫡系!城中打的稀里哗啦,动静那么大,他们又不是聋子。
沈迁只是勉强安抚着他们。这是魏其候到来,顿时就像是火药桶里点燃火星,瞬间爆炸开!
代表沈迁维持秩序的亲卫、将校,被暴怒的振威营士卒杀死。联络的叫喊声,此起彼伏!振威营在千总、把总们的组织下,迅速的调动起来。
展露出极高的军事素养。在魏其候展示的杨皇后懿旨后,确认贾环弑君,由魏其候指挥,攻向数百米的议事大厅。
京营的调动,必须要圣旨。魏其候程哲等了大半晚上,终于等到一个契机!一个翻盘的契机!用杨皇后的懿旨,向振威营将士确认天子已死,无须再等圣旨,点燃振威营的仇恨,掌握兵权。
他是带过兵的将军。深知国朝的政变,得京营者,得京城!
驻守京师九门的上十二卫中虽然有他的嫡系,但在京营面前,只有被吊打的份。他要扑灭贾环的叛乱,必须要拿到京营,确切的说是振威营的兵权!
他没有擅动,只到此刻,他把握住机会,发起致命一击!
同时,上十二卫会配合他行事。局势在陡然间,对贾环而言,变得凶险起来!
若是京营控制权易手,外加十万卫所军进逼,他手中四千人,耗都要被耗死。
…
…
沈迁虽然为名将,但以五百对六千,被愤怒的振威营打的节节败退,议事大厅丢失,亲卫死伤惨重。他退守到炮兵营,两千耀武营的阵地中才稍稍稳定下来。
他早就将京营中的火炮全部控制起来,由手中的耀武营士卒看管。而随着议事大厅被攻陷,数名京营参将、游击,见机逃走。约七万京营就此大乱!
“杀贾环!杀沈迁!”
沈迁紧锁着眉头,在壕沟里,拿着千里镜,看着营区东侧沸腾的口号声,面沉如水。振威营声势更加浩大了。
沈澄在儿子身边,看着呼啸着的声浪,忧心忡忡的道:“是果勇营。”果勇营参将为一等伯乌永通。他和魏其候同属于新武勋集团。魏其候是这支力量的旗手!
沈迁没说话,半响,沉声吩咐道:“派人!向子玉求援。”
…
…
“砰!”“砰!”
密集的枪声,如同抄豆子般回荡在城北的夜空中。同时,数不清的信使往京师内城、外城传信,要求各卫所军起兵,听魏其候调令,攻西苑、皇宫,扑灭贾环叛乱。
还有信使往北直隶的两大巡抚衙门:顺天巡抚(驻遵化)、保定巡抚(驻保定)而去,要求北直隶的两个巡抚调兵入京师勤王!
局势在短短数小时内,风变幻。如果从高空中俯瞰,贾环以精兵据有西苑、皇宫。而四周则是数不清的军队围困,徐徐的行动着。
夜晚中的形势,在凌晨四点许,急转直下。魏其候掀起的惊涛骇浪,以雷霆万钧之势,扑向贾环!若是应对不慎,就是身死族灭的结局。
武英殿外广场上,汇聚着的、已经投降的虎贲卫、羽林卫士卒们张望着,场面微微有些骚动。他们看着在附近休息的疏勒军主力三千人紧急整队。
此时,京师九门,除了被贾环控制的德胜门,经过串联后的指挥使们,在魏其候的命令下,调动起军队,开始向城中进逼。十万大军的动静,在这内城方圆数里地内,如何感受不到?
肃杀的气氛弥漫着。
贾环和已经抵达京城的罗向阳、纪澄交接后,带着秦弘图、易俊杰、亲卫们登上西华门,北望京营。他和京营驻地里的沈迁联络通畅,已经收到沈迁的求援。
贾环轻叹道:“恭斋、老易,看来咱们起兵不得人心啊!”京营里,魏其候一呼百应。沈迁大半夜的安抚、分化白费。忠君思想,深入人心。
或许,身居高位者要考虑利益得失,而对于低层的士卒们而言,得知他杀雍治皇帝后,第一反应当然是杀掉他这个弑君者。后面的事,肉食者谋之。
秦弘图、易俊杰两人正要劝贾环。这时,一名信使快奔而来,行礼道:“使君,驻扎在阜成门的府军后卫出动,贾府、四时坊的联络被切断。”
危急的局势上再加一颗砝码。
贾环微愣了下。
“啊…!”钱槐、胡小四两人惊呼出声,呼吸都变得急促几分,口干舌燥。府军后卫至少可以出动一万人,贾府破府在即!而偏偏此时京营又不稳。三爷手中的兵力有限。
易俊杰建议道:“使君,先调兵解贾府之围吧!”人生若如后周太祖郭威那样,家人死光,就算为天子,又有什么意思?
秦弘图欲言又止。这种事,他如何劝?
贾环轻轻的摇头,压着心中的情绪,命令道:“令伯仁率军救援京营!老易,你代表我往府军后卫走一趟,告知祈指挥使:我已经调兵去京营。当前局势还未明朗。让他悠着点。”
易俊杰微怔,作揖行礼,领命而去。
秦弘图心中轻吐一口气。
贾环扶着城墙,眺望着贾府所在。他内心中如何不但心?那里有他挚爱的妻子们。若她们有损伤,他百死莫赎其罪。且燕王亦在府中。但,事有轻重急缓,在如今的局面下,他必须要抓住主要矛盾!
否则,他不仅无法解贾府之围,今夜起兵亦会失败。
…
…
阜成门大街北,便是四时坊、贾府所在。
在和其余六个指挥使沟通后,府军后卫祈指挥使调动八千人,如潮水般的涌过阜成门大街,控制咸宜坊,四时坊等各坊要道。抵近西四楼牌。
这里距离西苑已不远。大批的疏勒军正由小时雍坊,通过西四楼牌,往北出城。府军后卫不敢挡其锋芒,退后半里。
四时坊的主街口,祈指挥使和心腹主薄赵位在麻袋后的火炮旁商议着,“季卿,你觉得要不要立即攻占贾府?”
祈指挥使并非魏其候心腹,这时串联后出兵,他并非想当急先锋,攻打西苑、皇宫。所以,疏勒军北上救援,他立即指挥退避三舍。
赵位笑着捻须,一副智珠在握的神情,低声道:“大人,咱们先把贾府围起来。这可以是看押,也可是保护。再等等看。”
祈指挥使微微一笑,“呵呵,正合我意。”
说话间,一名小校来报,“大人,贾环派信使前来。”
祈指挥使和赵位对视一眼,同时哈哈大笑起来。
这时,贾府处突然爆发出激烈的喊杀声。祈指挥使和赵位两人的笑容僵住。
这是哪个混蛋不听命令?
…
…
宁荣街荣国府前,数不清的府军后卫士卒围困着贾府。张千户指挥着麾下,试图攻入贾府。为天子报仇这种理由冠冕堂皇。他真正看重的是贾府里的美人,财富!
兵过如篦,这并非说说而已,而是确实存在。京中每逢秩序崩溃,便会有良善之家遭到洗劫。流氓地痞,打手恶霸,还有溃兵等等。
“杀!”
“杀贾环!”
喊杀声从四面八方传来。荣国府中,向南大厅里,贾政、贾琏,贾蓉,贾兰等脸色慢慢如土。杀身之祸来了。
东跨院中,平静了大半夜的贾府,在此时竟然被围住。女眷们的哭泣、惶恐,可以想象!王夫人、薛姨妈、宝玉、宝钗、黛玉、宝琴、湘等人在哭。贾环的妾室,林千薇,苏诗诗,林芝韵,石玉华受到惊吓。还有丫鬟们。
氛围惨淡。
贾府前院,杨大眼披挂厚甲,准备出府冲杀。负责后勤供应的贾蔷、贾芸两人拉着杨大眼的马绳,苦口婆心的劝道:“官兵势大,将军不要浪战啊!”
府墙处,双方已经在接战,形势岌岌可危!
杨大眼年纪不大,身经百战。他没读个兵书,但对战场形势自有判断,瞪着大眼,不屑的道:“一群乌合之众,算什么势大?你们让开。”回身往后喊道:“兄弟们,随我冲阵!”
回应他的是气冲霄的声音:“万胜!”
贾环出府时,留一百亲卫给杨大眼。打下西苑后,再派了三百亲卫回援。贾府中有约四百老兵。
“咯吱…”
贾府的大门,徐徐的大开。正在攻打贾府的千户所爆出剧烈的欢呼声,“哦…”,“杀啊!”,“嗷…”
“杀!”
杨大眼催动骏马加速,身后是三百骑兵。全部都是大宛良马。雄壮的马匹在瞬间飙起速度,如同坦克般,碾压而出。“啊…”刚举着兵器,狂呼着冲进贾府的“匪兵”,被杀的鬼哭狼嚎,仓惶的往后逃。
杨大眼挥舞着狼牙棒,横冲直撞。沾着就死,挨着就伤。狼牙棒上挂满白色的脑浆、鲜红的血。待凿穿匪兵数百人,将之如潮水般驱赶后退后,他将狼牙棒挂在马背上,一箭射中在宁荣街街口指挥的张千户。
杨大眼,出身疏勒军,在西域,号万人敌。
“杀!”三百老兵齐声大喝。宛若旋风般,又若铁锤,恨恨的砸进宁荣借的府军后卫中,侵略如火,如猛虎入羊群,尽展贾使君亲兵的风采!
他们随贾使君在西域纵横万里,趟过尸山血海时,尔等在京中有操练否?
…
…
城北京营驻地。
数不清的士卒,攻向位于驻地西南角的炮兵营地中。魏其候是带兵的将军,他深知,若没有炮兵,就杀进城中,只是给贾环送菜。
沈迁沉着的指挥。打退一次进攻后,派人高喊道:“魏其候,有话好好谈。请出来一见。”
他只是收罗了京营中的火炮,但并没有弄到足够的炮弹。搬运弹药,需要人手和时间。否则,此时火炮齐射,他这里固若金汤。
跋忽勒隐藏在沈迁身侧的黑暗中。
对面阵中,一人露头,高喊道:“沈迁,你现在还有什么话要说?刚才何其嚣张,拿枪指着我们…”
“嗖!”
一只铁箭迅疾的射去。果勇营参将一等伯乌永通得瑟的话,就像是电影给人按了静音,戛然而止!跋忽勒一箭立功。
沈迁“呸”了一声,“晦气!”他本想是诱杀魏其候的。
对面军阵中,响起一阵嘶哑的哭声。随后,又发动猛攻。黎明前最黑暗的夜色中,不知道有多少京营士兵再给魏其候效力。攻势如潮。沈迁压力大增。
就在这时,熟悉的军乐声在京营驻地外响起。张四水率领着三千疏勒军从侧面加入战场。当即杀得进攻的营兵溃散而逃。
“轰!”携带来的轻便火炮,开始延伸射击。
西域军采取的是燧发枪战术。而振威营虽说精锐,但采取的还是火绳枪战术。在张四水及时的率三千援兵抵达后,又有沈迁、张四水两名名将指挥。战局可想而知。
…
…
“咯…咯咯--!”
西华门的城楼上,贾环伫立着,将他所有的情绪内敛着。比如:担忧、烦躁、等待、焦虑等等。
不知道哪里忽而传来公鸡的打鸣声。引吭高歌!天际边,此时泛着鱼肚白。黎明来临了!
两名不同方向而来的信使遇到一起,快步跑上城楼。一人道:“使君,贾府无事!”另一名信使跟着汇报道:“使君,沈骠骑和张判官已经压服京营。”
贾环身边,秦弘图、钱槐、胡小四、高子重并十几名亲卫们全部都长舒一口气,脸上浮起笑容。
贾环徐徐的点头,重重的说出一个字,“好!”似乎将他心中所有的情绪都灌注到这一个字中。
雄鸡一唱天下白!
奋斗在红楼 第九百五十一章 谈判(上)
京中的长夜渐渐的逝去,黎明已至。新的一页翻开。今日京城无君。见群龙无首,吉。
贾环杀雍治后,他的计划顺利,正徐徐的掌握京城。然而,就在黎明前,最深沉的黑暗中,五军都督府魏其候奋力一击,发起反扑。城北京营沸腾如潮。九门卫所出兵进逼。
贾环决断无误,迅速增援京营。至黎明的一缕阳光出现时,这惊涛骇浪终于徐徐的平息。
而京中反对贾环的人,仿佛因这一击,耗掉了所有的精气神,他们在浪潮的低谷中积累、酝酿着情绪、力量、反击!
时机,就在今日的大朝上。
京中各衙门大小官员约千余人。其中,有常朝资格的朝官约两百余人。拥有廷议资格的四十多人。分别是:大学士,九卿,六部侍郎,国子监祭酒,翰林掌院学士,十三道掌道御史,六科都给事中,五军都督府都督、同知、皇族代表。
没有人串联,今日拥有廷议资格肯上朝参加燕王登基仪式的官员,约等于零。
这就是他们对弑君者贾环的反抗:非暴力不合作。若缺少这些朝臣,那登基仪式还张罗的起来吗?燕王登基,天下会承认吗?答案不问可知。
…
…
武英殿内,罗向阳、纪澄、乔如松三人在清理出来的书桌边喝着茶,快速的吃着早餐,简单的探讨着现在的局面、形势。
殿中,闻道书院的弟子和军中的书吏一起组成此时兵变后的中枢。处理着各种琐事:军队的后勤,伤兵医治,调配人员、物资,信息传递等。
工部主事乔如松自锦衣卫的诏狱里放出来,在西苑里略作治疗后,拖着病躯于凌晨五点许到武英殿中帮忙。
他这七天在诏狱中被锦衣卫严刑拷打。但,并不认罪。他认为他奏章上罗列的雍治皇帝五大罪,全部都是真话、实话!
罗向阳还穿戴着白色孝服,手里拿着包子,说着他的判断,道:“今日考验才刚开始,但接下来,应该会顺利。”
纪澄点点头。最艰难的时刻已经渡过。院首手中握有兵权。接下来是政治交锋。
就在几人说话时,京师九门的卫所兵们正在徐徐的退却,返回驻地。京营平定后,张四水率两千疏勒军再入京师。对忠于魏其候的府军前卫、燕山卫迎头痛击,打得其丢盔弃甲,降者无数。
同时,易俊杰带着人马,一个个的谈判。先易后难。京营里的消息已经传出:魏其候被斩!人头就挂在德胜门上。
贾府外,京城日报已经印刷完毕,开始运输,准备售卖。正阳门外的真理报早被锦衣卫千户张辂派人控制住。住在城内的总编周慎行被秦弘图控制。
在收拢兵权后,局面正走向对贾环有利,贾环此刻正在和朝中重臣谈话。
…
…
城西,北静王府中。这是贾环谈判的第一站。
静谧的小花厅中,清晨的阳光照射进来。西平郡王、五军都督府同知石光珠在座,沉吟着喝茶。
贾环口号是清君侧,也确实是政变,推燕王上位嘛!但他毕竟是将雍治皇帝给杀了。雍治天子这些年对他们有施恩。比如,北静王就很受天子信重。以弱冠之年,参与国事。
虽说,他们和贾环私交不错,知道、理解贾环起兵的苦衷。但就这么表态支持贾环,还是略尴尬!
北静王水溶头戴洁白簪缨银翅王帽,身穿白蟒袍,坐在主位上,感叹着道:“子玉啊,这叫本王怎么说?”他性情温和,和贾府是百年世交。
贾环坐在椅中,一身水蓝色的长衫,头戴唐巾,身姿挺拔,自辩道:“王爷,天子杀我师友,又欲杀我。我不得不起兵!”
再道:“天子龙体现由卫大学士在西苑守着。我特来请王爷、郡王、都督去西苑,将天子龙体移至乾清宫***朝臣、皇子们祭拜。望王爷、郡王、都督看在世交,同属旧武勋一脉的份上助我一臂之力。”
贾环的理由给非常不错。
北静王他们出府,并非支持他造反,而是料理天子后事。往日受天子恩惠,岂能让他身后事凄凉?
西平郡王和北静王对视一眼,缓缓的道:“子玉,若是有人要严惩弑君的凶手呢?再一个,就算晋王、雍王已死,燕王并没有绝对的优势。比如:宋王、卫王比燕王年长。”
贾环不疾不徐的道:“舆论之事,我自会引导。而哪个皇子登位,可由众大臣商议。由太后下懿旨昭告天下。”
西平郡王看贾环一眼,轻轻点头。贾环这句,里面的门道非常多。大臣?哪些大臣?怎么商议?
石光珠插一句,道:“若燕王登基,兵部侵夺五军都督府升迁、考核之权是否可以还回来?”他是征战沙场的武将,说话非常直白。
京中的局势很明显。旧武勋集团和贾环合作,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若贾环能解决舆论问题:不用背负反贼之名,而是如唐朝时的政变,胜者为王,那他并无多大心里负担。直接问他所关心的条件。
贾环应诺道:“可以。”
宋、明两朝以文驭武,非常误事。真正的文武全才毕竟是少数。当然,在防止武将叛乱上,确实做的比唐、五代时要好。这是历史演变的必然。
他若掌权,军制当然是要参考近现代的军制。而非开历史倒车。
石光珠放下茶碗,爽朗的笑道:“好。子玉爽快!”看向北静王,“王爷…”
旧武勋集团最大政治诉求是:打掉魏其候为首的新武勋集团。双方争斗许多年。而贾环已经杀魏其候、京营参将乌永通。新武勋集团再难成气候。
贾环合作的条件,必然是保证旧武勋集团在军中一家独大。至于各勋贵家的名爵,那就要靠上战场去搏得。当然,北静王、西平郡王、石光珠的爵位肯定要加封。
贾环和北静王他们肯定不会谈的这么直白、仔细。这份默契,双方还是有的。
北静王对石光珠、西平郡王点点头,道:“好。我们会为子玉联络其他勋贵,支持燕王。”
他说的是支持燕王,而不是支持贾环。若贾环无法压服舆论,天下群情汹涌而要杀弑君者,他们不会管。这要看贾环如何去运作。自古政变者不少。
贾环起身,作揖行礼,“谢王爷。”
首战告捷。
奋斗在红楼 第九百五十二章 谈判(下)
贾环自城西的北静王府出来,并没有就近去吴王府中,而是转道去小时雍坊的齐总督府上。
他先和北静王他们谈,是先易后难。贾府本身就是旧武勋集团的核心世家,山头之一;和北静王他们关系盘根错节。比如,耀武营参将杨纪、西南的参将谢琼,都是一个阵营内。
而他将齐总督排在吴王前面,是因为齐总督可以影响军队。京营内还有耀武营两千士卒。在当前来说,他先重军权,再重政治影响。
吴王是雍治天子的心腹,若吴王是偏中立立场,或者不带头攻击他,那他面对舆论时,回旋余地就大得多。
二十二日清晨六点多,大街之上,空无人影。贾环下令,用上十二卫保持宵禁。
马蹄声疾驰而过。
吴王府中,宁潇坐在交椅中,一身粉色的宫装遮着她美丽无瑕的修长双腿,听着消息,美丽的丹凤眼注目着面前小桌上精美的汝窑茶碗,微微沉吟,“贾先生这是何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