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六月浩雪
月环羡慕嫉妒恨了,难怪这姐姐会说她不缺钱,不会去做生意,也难免莫氏会死盯这她了。这么多的钱谁不心动啊月环想到自己每个月四两银子的月例,真心想哭。不带这样的,太悲催了,有钱的要撑死,没钱的要穷死了。
苏姨娘以为女儿又想着要亲近了:姑娘,你千万不要卷入到里面去,现在有老夫人在夫人肯定不敢有什么动作,等老夫人过了,到时候会如何谁也说不准。
月环没吭声,她本来想劝说苏姨娘一二。但是想想最后还是放弃了,姨娘自小受的那些教育不是她三言两语就能掰正过来的。不过莫氏跟月瑶相斗,开玩笑,人家是开了外挂的重生女,若是夫人还能斗得过那这个重生女可就得找块豆腐撞死了。
月环这回倒是真想讨好这个身怀巨款的姐姐了,月瑶出手大方跟着她肯定有好处,瞧着那刘二一家一转眼就脱贫就可以看出。可想到莫氏的手段还有苏姨娘的劝告,月环还是放弃了。
月瑶其实在知道赚钱就知道这事要泄露看,不仅是要让老夫人知道莫氏的心怀不轨,还要通过这件事让众人知道给她办事,绝对亏不了。而如今连月环都心动不已,下面的人可想而知了。
苏姨娘左思右想问了一下月环:姑娘,是不是三姑娘自己提的嫁妆若是三姑娘已经盯上了二夫人的嫁妆了,就算老夫人过世,二夫人的嫁妆,大夫人可能也碰不上了,她得跟夫人提个醒。
月环摇头:没有,三姐姐只说钱够用就成,是红衣跟我说的。
苏姨娘却是陷入了沉思之中。月环不知道的是,苏姨娘第二天去请安的时候,将这个消息告诉了莫氏。
莫氏听了早上的好心情一下破坏掉了:你说什么那丫头说她娘的嫁妆就够用她一辈子马氏的嫁妆,田产铺子这些契约都在老夫人手里,陪嫁的固定东西也都存放在兰溪院。莫氏知道里面有不少的好东西,眼馋了许多。
而这大半年她也没闲着,打听到马氏陪嫁碉产都是地段极好的上等水田,水源充足就是干旱期间都不用太担心。这样的水田有钱都买不来,别的不说,就这两千多亩田产每年就有三四千两的收息。
另外四个铺子有两个都处在京城最繁华的地段,不说做生意,四个铺面光每年收租就有四五千两。她还想着等老夫人走了有了这些收入,府邸的日子好过。若是这个丫头存了这样的心思,那可真是大麻烦了。
苏姨娘走后,莫氏有些烦躁了。花婆子安抚道:夫人别急,三姑娘现在才九岁什么都不懂,哪里能打理这么大笔的嫁妆,到时候还不是让夫人代为管理。老夫人有这个心,也得看三姑娘有没有这个本事将嫁妆接手了。
莫氏却是摇头:我现在担心到时候马家会插手,那就是大难题了。马氏的嫁妆最有话柄权的就是马家,若是三丫头打定主意要将这些东西要走,马家再支持,她是无论如何争不过的。
马家现在处于上升期,就是老爷都得让三分。
莫氏越想越急躁:死了都不能安生。好好的托什么梦给三丫头,存心给她添置麻烦。现在三丫头是越来越精,越来越难笼络了。莫氏想到老夫人什么都依着那个丫头,面上怒意就掩饰不住。若是老夫人不是这么宠着那个丫头,也不会让这个丫头肆无忌惮,在连府内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莫氏觉得前所未有的憋屈,恨不得明天就让老夫人殡天。
.
世家 第84章 赵春
.
马家送了请帖过来,婚期定在了四月二十六日。
月瑶听了消息,笑着说道:再有大半个月,就是大表哥的好日子了,等大表嫂过门马府一切就都好了。有这么一个表嫂,以后她有请教的对象了。
邓妈妈也是连连点头:等大少夫人过门,马府的规矩也立起来,到时候姑娘也能常去舅家走动了。现在老夫人嫌马家没规矩,等以后马府内的规矩立起来,去马家小住几日,老夫人也不会阻拦的。
月瑶点头,对于是否能与庄若兰打好关系,月瑶是一点不担心。庄若兰是聪明人,从她从与继母斗个平手就知道。而她与庄若兰又没有利益冲突,看在舅舅跟表哥疼着她的份上也会照佛一二的。
花蕾出去一趟以后,眼睛都红肿的,一看就是受了委屈。
月瑶看着也没问是什么事,花蕾很忠心,但是也有弱点,这个弱点就是家人。上辈子因为她不管事,也就不存在牵连,这辈子不一样了,她要脱离莫氏的掌控肯定会有一番相争。莫氏肯定会朝她身边的人下手,花蕾跟巧兰是首当其冲的。巧兰还好,至少没有家人;而花蕾不一样,所以这次未尝没有磨练花蕾之意。
邓妈妈也没开口帮忙说情,这件事完全就是刘二一家办事不利引起来的,姑娘没迁怒已经不错了。
月瑶望着邓妈妈说道:这件事只是一个引子,让祖母知道,不管我做什么大伯母了如指掌。月瑶知道要想轻松地拿回娘的嫁妆,就得让老夫人点头。若是老夫人过逝之前没将娘的嫁妆交还给她,到时候肯定要有一番纠葛。
当然,若真是如此,就是麻烦这些嫁妆她也要拿回。她跟廷正的花费其实都不低,公中吃穿用度都是有定额的,定额以外得自己掏钱,像她现在的小厨房其实都不从公中出,要自己掏钱,而现在都是祖母在贴补,等祖母没了就要自己掏钱了。
当然,月瑶自己的吃用走祖母的私账用起来坦荡荡;她爹将四分之一家产的给了祖母其实就是等于交到了公中,她表面上是花祖母的钱,实际上不过是在花爹娘的钱。
邓妈妈小声说道:姑娘,我得了话,老夫人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了,估计最多能熬到年底。夫人的嫁妆跟那些人的身契,到时候姑娘一定要拿回来。月瑶只掌握了花蕾跟暮秋这几个贴身身丫鬟的身契,其他人的身契都在老夫人手里,就连邓妈妈的身契都在老夫人手里。
月瑶并不担心:妈妈不用担心这些,就算祖母没主动给,我也能要回来。邓妈妈等人都是娘陪嫁过来的,身契她是一定可以要回来的,至于其他人,到时候再说不迟。
邓妈妈不能不担心:姑娘,就算嫁妆拿回来,可是这么大笔嫁妆姑娘能打理好吗姑娘才九岁,哪里能打理这么多嫁妆,真接手也会被人坑。
月瑶早就有打算,让她做生意,那是肯定不成:田庄的庄头对娘忠心吗若是忠心,那也没什么好发愁的。若是不忠心就换一个忠心的,有舅舅跟大表哥再她也不担心。
邓妈妈忙点头:庄头是个老实人,另外田产大概出产多少我心里也有数,但是夫人开在闹市的两个商铺就有点悬,两个大掌柜都是精明能干的人,一两年自然无事,时间长了就难说了。做生意不比坐在家里收租子,做生意可以有各种的理由说亏本,这里门道很多姑娘肯定是不懂的。夫人在能镇得住,老夫人也能镇得住,可若是姑娘那就一定镇不住。
月瑶笑道:这个问题我也想过了,我是不会开店做生意的,等我接手了,我想将这些旺铺租出去,我只收租金。这些铺子在闹市不担心店铺租不出去,至于宅子更好租出去了。她不会做生意,但不妨碍她坐着收租。
邓妈妈有些舍不得:做生意每年赚的是租金的五六倍,这生意就这么罢手有些可惜。邓妈妈是马氏的心腹,知道这些嫁妆的收入。一个店铺租金一年也就两千来两银子,可开店铺若是行情好每年有上万两的结余,行情一般也有五六七千两的收入。
月瑶倒不知道两家店铺这么赚钱:妈妈,我对做生意一窍不通,到时候这些掌柜的欺瞒于我,我也无法。既然没这个本事赚钱,与其被他们欺瞒,还不若收租金保险。妈妈,有舍有得,只有舍下以后的路才宽。
邓妈妈有些惭愧:亏得老奴活了这么多年,还没姑娘看得开。确实,钱财多了对于姑娘来说未必是好事。
月瑶内心苦笑,她其实内里的年龄跟妈妈也相差无几的。
花蕾没将刘二的事告诉月瑶,不代表邓妈不会问。邓妈妈得了消息,面色有些不好看。
月瑶看着邓妈妈进了卧房,一副有话要说的样子。月瑶摇头:妈妈,等我练完这张纸再说。月瑶练字作画的时候不喜欢被外事打扰,扰乱心神效果就大打折扣。
月瑶练完字,丫鬟将字铺开。月瑶则是净了手:刘二怎么了看妈妈这神色,代表着刘二又犯了什么让妈妈忌讳的事。
邓妈妈将刘二夫妇的事情说了,押注的事老夫人只是责罚两人,也没将他们放到庄子上去,之前做什么现在还做什么。
月瑶有些意外:你说刘二对他媳妇依然如初。本来以为刘二会拿她媳妇出气,却没想到仍然如往常一般对他媳妇。这可就难得了,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这个刘二是个难得的厚道人。只不过,再厚道也没有用,有这样一个藏不住事的老婆,做做无关紧要的事还成,重要的事是决计不能托付给这些人。
邓妈妈也认同月瑶的话:姑娘,其实外院也不是没人可用。老爷的长随赵春跟马三对老爷也是忠心耿耿的。赵春在府邸里的人脉,可比刘二强多了。马三放在庄子上,用起来倒是有些麻烦。
月瑶想了下后道:他在账房做得如何
邓妈妈微微叹气:不好。放在账房里明摆着是冷落起来了,而账房的人又排斥他,哪里能好得起来。
月瑶想了下:妈妈,廷正现在年龄小接人待物这些还需要有经验的人指点。若是赵春是个靠得住的,我觉得可以。不知道他能不能胜任不仅要忠心,还要品性好,缺一不可。
邓妈妈很肯定地说道:姑娘放心,赵春从五岁就跟了老爷,若不是个忠心品性好的,老夫人也不会放他在老爷身边。老爷也不会用这么多年。这可是死忠。
月瑶对此并不意外,之前问了郝妈妈,对于赵春跟马三的情况大致心里有数了:那妈妈也同意让他伺候廷正了。
邓妈妈自然同意了:姑娘,再没有比赵春更合适的人了。之前忠心的人很多,可是现在投奔了大房的也不少。邓妈妈没将这些话告诉月瑶,怕月瑶担心,可是赵春却没投诚大房。
月瑶也没多想:那就让他跟着廷正吧廷正也六岁了,要撑起二房该学的东西很多。有赵春在身边提点,相信能少走很多弯路。她虽然多活了二十年,但是对接人待物她很差,更不要说对外面的事她也是两眼抹黑,也在摸索着。
这件事月瑶自然要先跟老夫人说,得老夫人同意。廷正现身边只有小厮阿海,随从一个没配。老夫人之前也没提,由着月瑶去安排。老夫人倒是没想到月瑶竟然安排赵春当长随:怎么会想着赵春赵春是小儿子身边得力的助手,但是回来后却被放到账房,她知道后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因为赵春是小儿子的心腹,方儿是肯定不会重用的。现在月瑶用起来,倒也合适,只是老夫人隐隐有些担心。
月瑶笑着说道:邓妈妈跟我说,赵春跟在爹身边二十多年,不仅忠心耿耿,而且见识多广,我想给廷正正好。
老夫人自然应了月瑶,不过等月瑶走后,心里却犯了嘀咕:这个丫头,也不知道暗里做了多少的事。开始月瑶用花蕾的叔叔,而不用儿子儿媳用过的人,她当时感叹月瑶到底年纪小,不知道用人当用那些经验老道能放心的。没想到,这件事让这个丫头一下又开窍了。
廷正觉得有阿海就够了,但是姐姐说这个赵春以后有大用,可以帮他们姐弟做很多事,也就答应了,反正姐姐不会害他就够了。
既然给廷正当长随,自然是要先问一下了,省得到时候都不认识,主要是廷正不认识赵春。
月瑶看着跪在地上穿着一身青色衣裳的赵春,年龄大概在三十岁左右,皮肤有些黑。见他们姐弟整个人很平静,没一点紧张:奴才赵春见过三姑娘,四少爷。赵春对于丫鬟传话,说三姑娘要见他,非常的惊讶,惊讶的同时心里头也涌现出期盼。他跟在二老爷身边二十多年早就烙上了二房的印记了,大房是决计不用他的。
月瑶看了赵春的表现就很满意的:赵叔叔请起。
赵春听了月瑶的称呼,浑身一震:奴才担不得姑娘这样的称呼。一个称呼可以判断出很多事情,赵春可以断定姑娘是准备用自己了。
月瑶也没绕弯,直接说了自己的打算:爹娘都过逝了,二房如今只剩下我跟廷正了。廷正以后要支撑起二房的门户,但是他现在年纪小什么都不懂,需要一个人在旁边指点他的人。不知道赵叔叔你愿意不愿意跟在廷正身边,提点教导他。
赵春想也不想道:小的一定会尽所能护好少爷的。大房肯定没他的立身支出,二房才是他的出路。现在三姑娘愿意用他,对他来说这就是一个机会。
月瑶对于赵春的表现很满意:明日开始,你就跟在廷正身边多指点他一下,若是他有做得不当的地方还需要赵叔叔劳神了。
赵春自然应了。
月瑶点头对着廷正道:廷正,听到姐姐的话没以后有不懂不会的,多问问赵叔叔,知道吗
廷正点头:姐姐,我知道了。
月瑶望着赵春的背影,就算邓妈妈说他是忠心可靠的,但还需要时间来验证。经过古妈妈的背叛,月瑶不再轻易相信人,只有经过考验才能知道一个人是否真的忠诚。
赵春回到家里,跟自己媳妇说了这件事。赵春媳妇很担心:孩子他爹,大夫人的打算你又不是不知道。若是跟了三姑娘跟四少爷,我们以后等于是跟大夫人作对了
本来花婆子跟古妈妈接触的事情算是的,可是月瑶暗地里让人将这件事传扬出去了,精明的人自然嗅到了其中的猫腻。赵春媳妇自然也知道大夫人做的什么打算了。
赵春回想起三姑娘波澜不惊的模样,跟一年多以前回来三姑娘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不会有事的。三姑娘聪慧过人,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从今天这情形判断,三姑娘不会被大夫人哄骗到的,这也是他想也不想答应的原因。
赵春媳妇对月瑶就没这么放心了,之前月瑶的名声太大了:孩子他爹,三姑娘聪慧是聪慧;但是你也知道三姑娘从来不管庶务,我担心担心什么不用说丈夫也知道。
赵春以前也有这样的担心,之前月瑶日日抄写经书,四少爷放在角落里无人照看,他忧心不已;但是现在他放心了:你放心,我见过姑娘,姑娘跟以前不一样了。
赵春媳妇有些不相信:有什么不一样
赵春笑道:三姑娘变精明了,你以后见了姑娘就知道了。
赵春媳妇缠这丈夫说:在我面前还拐这弯呀,赶紧跟我说说三姑娘跟以前有什么不一样了
赵春笑道:三姑娘没再埋头抄写经书,如今跟着嬷嬷与先生一起学习,又频繁跟马家走动。我听说马家大少爷能中举、中进士也是姑娘出了力的,所以马家老爷跟大少爷都特别帝姑娘,而今马家大少爷中了进士又得了这么一门好亲,姑娘以后有马家撑腰也不怕大夫人的算计。老爷夫人在天有灵也能瞑目了。
赵春媳妇听这好像是这么回事:我是听说三姑娘变了许多,好像自从接了四少爷到身边亲自教导就开始变了。
赵春笑着点头:是啊,三姑娘以前不知事那是有老爷夫人护着,现在不一样了,三姑娘得靠自己。你也别总想着三姑娘以前如何,你看看三姑娘现在做下的事,接了四少爷到身边教导,然后送走了不忠心的古婆子,接着送了四少爷到李家跟着先生学习,还让四少爷记在了夫人名下成为嫡子。这一桩桩一件件不可能是巧合的,我猜测都是三姑娘做的。我可不相信天底下这么多的巧合。赵春跟在二老爷身边,又是得力的帮手,攒下了一笔丰厚的家资。可是他跟在连栋博身边这么多年,知道的事太多。虽然连栋博已经死了但是连家也不会放他走的。若是他得了自由,以后被人利用反咬连家一口,到时候连家后悔莫及了。
大元朝有过真实的事例,就是有心腹后来放出去勾搭外人谋算了以前的主子。当时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这件事以后一般主子的心腹谋臣都不会随意放出去,为的是防备万一。
赵春媳妇觉得这说得在理:也是,不过三姑娘自从变了以后,出手就特别大方。当初听到兰溪院缺丫鬟,不知道多少人想送了家里的女儿到三姑娘身边当差。赵春媳妇认为三姑娘太大方了,不知道外面世道的艰辛。
赵春笑道:三姑娘手头宽裕,大方一点得个好名声有什么不好的。媳妇,你也知道我情况特殊,老夫人跟大老爷是不会放我离开的。若是不跟着二房,我们现在的积蓄也早晚要用光,与其如此还不若跟着三姑娘跟四少爷博个前程。
赵春媳妇忧愁了:跟着四少爷哪里有什么前程赵春媳妇对廷正不放心,想想四少爷之前的绰号就让人着急。
赵春笑了下,对于这点他也反驳不得。四少爷教导好了只能守成,其他就不要多想了。
赵春媳妇叹口气自说道:老夫人安排的,也只能听从了。这就是做人奴婢的可怜之处,没有给你选择的权利。
赵春失笑:老夫人若是想安排哪里还要等现在,当日去李家的时候就会安排好贴身的仆从跟着。四姑娘做这些太隐蔽,让人以为是老夫人安排的。赵春之所以认定是月瑶安排的,是因为他觉得老夫人真有心,从江南回来就该安排好三姑娘跟四少爷一起,而不是让他们姐弟分开。老夫人,其实并不大看中三姑娘跟四少爷,老夫人最看重的还是大房,毕竟大房才是连家的未来。老夫人对于大老爷跟大夫人做的事都是睁只眼闭只眼。不过三姑娘自己能立起来,老夫人在不损害大少爷跟二少爷的前提下也愿意帮衬三姑娘。
赵春媳妇是相信自己丈夫的:若是这样,可以叫苗儿去姑娘院子里当差了,姑娘院子里还缺几个使唤丫头。既然他们一家准备跟二房绑到一起,那就将女儿送到姑娘院子里这样让姑娘放心。
赵春摇头:别急,等姑娘挑人的时候再说。姑娘院子里缺少了数个丫鬟,四少爷身边也缺少了不少的丫鬟,一直没添置上去肯定是有原因的。若是姑娘开口要人他们到时候定然将女儿的名字也写上去。现在贸然送上去,赵春认为不妥当。
赵春媳妇忙点头,他们家里都是丈夫做主,丈夫定了方向,她听从就是了。
赵春想到刘二的事:你得将嘴巴封紧了,刘二的事我们都吸取教训,千万别让人钻了空子。对于月瑶用刘二不用他,赵春也没什么好介意的。
赵春媳妇听到刘二,有些担心:我们是连府的家生子,若是老夫人过了,我们的身契在大夫人手上那该怎么办
赵春笑起来:这些不用担心,我相信三姑娘会比我们考虑的更加周全。若是没有他们的身契,那他们的命掌握在大房的手里,三姑娘有如何能放心得下。
赵春媳妇还是有些担心:也只能这样了。再担心又如何,走到这一步也没有他们的退路,只能继续走下去。
赵春点头,说了这么多,其实最终都不是他们自己所能选择的,命运操控在主子的手里,主子让做什么他们只有听从。
.
世家 第85章 缎子
.
莫氏得了老夫人的吩咐,很快给廷正收拾了院舍出来。院子是不错,可是月瑶听到廷正的院子跟廷晁相隔脸色就不好看了。
月瑶也不多废话,直接去找莫氏。老夫人现在精神越来越不济,府邸里的事已经管不上了。月瑶也不愿意拿这些事再去叨唠老夫人。
莫氏已经猜测到月瑶不满意,本来以为会去跟老夫人告状却没想到月瑶直接找上了自己。月瑶黑着一张脸道:伯母,哪怕院子再偏僻一点都好,我不想让廷正跟三少爷住在一起。虽然一个月只有两天,但是月瑶想着廷晁那个模样,她就全身不舒坦。
莫氏摇头:三姑娘,前院就只剩下这个院子了,若是不住这个再没其他院子住。
月瑶面色很平静:去年正哥儿上族谱的时候,晁哥儿就辱骂正哥儿说正哥儿是妓女生的,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学来的下流肮脏话。伯母,晁哥儿这样的品性我不放心,若是真没空置的院子那不搬了,让正哥儿照样住在兰溪院。我就这么一个亲弟弟,以后二房还要指靠着他,若是他被人带坏了,爹娘在九泉之下都不能瞑目。月瑶这话说得毫不留情面。一来说莫氏没教导好晁哥儿;二来指责莫氏心怀不轨。
月瑶之前从没跟莫氏正面起冲突,但是这次莫氏的作为实在是让月瑶极为恶心。
莫氏柔声说道:连家的子嗣到了五岁必须住到前院去,这是规矩,可现在前院就剩下这一空置的院子,我也没办法。你放心,我会让人好好管教三少爷的。
月瑶面色不虞:七岁男女不同席,那还是等廷正满了七岁再搬出兰溪院,这两年还是住在兰溪院了。
莫氏倒是没有生气:月瑶,这是连家的老祖宗定下的规矩,不是你说不搬就不搬的。规矩在哪里,谁也不能违背。
月瑶面色很平静:这么说廷正必须搬离兰溪院,而前院除了这个院子没地方可住了。
莫氏就是这个意思。
月瑶站起来,不愿意再跟莫氏说话了:大伯母的意思月瑶明白了。再掰扯下去也是浪费时间。
月瑶福了一礼,就出了正房。
莫氏气得手指头泛白,这个臭丫头,她劳心劳力的安排竟然敢来指责她,实在是可恨。
月瑶回兰溪院的路上没有一点愤怒的模样,面色很平静,其实她也早知道这个结果,莫氏还真是居心叵测。
邓妈妈知道以后问道:姑娘,就这样算了吗若是让少爷住到那去,肯定会跟三少爷起冲突的,时间长了少爷也会受影响。
月瑶心头也是一窝火:莫氏说了就剩下这一院子,那肯定早就算计好了。莫氏又是长辈,我若是闹于情于理我都处于下风,这口气只能忍着了。
邓妈妈气得手都发抖了:可恶,实在是可恶。这明显是打着让三少爷带坏四少爷的主意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