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六月浩雪
花蕾撇嘴:那些人也就仗着是侯府的人,真是太嚣张。
邓妈妈摇头:姑娘,我听说侯府的人找来,那三少爷是从窗户上跳下去逃走的。这家里呆着好好的,跑出去做什么。
花蕾有些吃惊:离家出走
邓妈妈正待要说,月瑶却是摇头制止了两人继续八卦:别人家的事不要管这么多。妈妈,大哥怎么说
邓妈妈摇头道:大少爷说随侯府的人去,与我们没干系的。说起来他也奇怪,为什么这三公子会离家出走呢甚至府邸里的人来找也要躲藏起来。
第二天一大早一行人用过早膳就上路了。在路上碰到一群骑着马横冲直撞往回赶的人。幸好大道上没什么人,若不然肯定要踩着人了。
花蕾看着那群人嘀咕着:这些人真是没王法了,官府的人也不管管。万一真撞到人不死也得残废。
月瑶也不在意:随他们去吧对于别人家的闲事她是向来不管的。人家嚣张肯定是有依仗的,这个世界就是这么不公平的。
走了大半天又来到了一个小镇,随从说这小镇上有一家面馆非常有。据说里面的面吃了会让你回味无穷,下次路过决计还要再去。可等进了面馆上了楼,邓妈妈看着那些沾染了油啧的桌子直皱眉头。就这水平还是最好的。
月瑶跟廷正两人的面条还是有料的,放了两个鸡蛋跟青菜。月瑶吃了一口就吐了:廷正,不能吃。
廷正正张口吃,听到月瑶的话立即放下筷子:姐姐,怎么了
廷礼见着月瑶这样,忙问道:三妹妹,怎么不能吃了就算难吃自己吃不下也不该让廷正也不吃。
月瑶摇头:这是用牛肉骨头熬道,我跟廷正现在不能。守孝期间是不能沾荤的,月瑶将这个记得瓷实。
廷礼吃了一口后察觉确实是用肉汤做的,忙叫来小二换过两晚素面。至于月瑶跟廷正的两碗面也没倒掉,直接给了跟随来的仆从吃了。
月瑶感觉有一道目光扫向自己。不由自主回望过去,就看见楼下角落里坐着一个少年。那少爷穿着一身灰色的长袍,长得很魁梧,浓眉大眼,不过显眼的是这少爷脸上有着两道狰狞的疤痕。
那少爷直直地回视着月瑶,眼里有着冷意。全身泛发出来的冷意再配着那两道狰狞的疤痕,样子实在可怖。一般人都得被吓着。
月瑶淡定地收回了目光,正好小二送上了素面,她吃了一口:嗯,真的很不错。这面比她的厨娘做的好吃多了。这手艺没的说了,不愧是这么又名望的面店。
月瑶正吃着面,听到角落有喧哗声。抬眼望去见着店小二正站在刚才望着她的那个少年。
少爷此事面色非常难看。
月瑶从小二的言语之中听到原来这个少年是没钱付账。小二说话很不中听:我们店是小本经营,若是客观真没银钱付,那就留下东西抵押吧至少这套青衫还是可以值个几十文钱的。
月瑶皱了下眉头却没吭声。
那少爷却是望向蒙着面纱的月瑶道:你放心,有人会给我付账的。说完指了一下月瑶。
月瑶很奇怪,不过想了下后对着站在身边的彭春道:你跟小二说这个公子的账我们付。月瑶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少年寻上她,不过几碗面的钱她还付得起。
廷礼看着那少年一眼后皱着眉头道:三妹妹,这种人不该相帮。他既然没有钱就不该进面馆吃。没钱就该随便买两个馒头充饥,打肿脸充胖子。
月瑶笑了下:也就几十文钱。其实不在意钱多不多,主要是月瑶想结下这份善缘。
彭春听了月瑶的话,就走过去跟那个小二说了一通话,小二这才罢休。却不知道,这个少年竟然还点了不少的干粮。这个少年的行为有些无赖,透露出来的意思可不就反正有人付账,干脆就多蹭点。
廷礼面色非常难看。
月瑶却是轻轻一笑,对着彭春说道:算上他带的那些吃食,也没多少的银钱。你去帮他付。几两银子的东西她还是帮衬得起。
廷礼微微叹气:这不是几两银子的事情。见着月瑶笑着的模样,廷礼也没在说了。这个堂妹还小不知道世道的险恶,这不是几两银子的问题,而是这种人不值得相帮。
用完膳食,一行人继续赶路。马车刚出了小镇,就听到彭春走到月瑶的马车边上说道:姑娘,刚才的那小子过来说要跟姑娘道谢,被大少爷拦住了。
月瑶轻轻一笑,没再吭声。月瑶不相信这样一个人会因为一顿饭来跟她道谢,肯定是还有事了。
廷礼身边的随从阿贵说道:大少爷,要不要出面将这个人赶走。
廷礼望着那少年走路虎虎如风,想着刚才少年的行为却是摇头:让他过来,看看他要做什么。
廷礼听到这个少年是向月瑶借钱,当下无语:你走吧,我们没钱借给你。还没见过这么脸皮厚的人。蹭吃就算了,还来蹭钱,真没见过这么脸皮厚重的人。
少年冷冷地说道:我没找你借,我是找那个姑娘借。我相信那个姑娘会借钱给我。
廷礼嘴角直抽搐:做人不要得寸进尺。这人想要讹诈,竟然还这么理直气壮半点不丢人,现在的讹诈犯都这么嚣张。世道变得这么坏了吗
少年望了一眼廷礼:你去问问那个姑娘,若是她说不借我马上就走。
廷正有些无奈:成,阿贵,你去问问姑娘。他有心将人打发走,但是人家已经言明若是月瑶不借就走人,不起冲突自然最好。
花蕾听了气得鼻子都歪了:你这人不要得寸进尺,我家姑娘帮他付账没让店家打他一顿就已经发了善心,竟然还要跟我家姑娘借钱,真是岂有此理。她还从没见过这样的无赖。
廷正却是摇头道:花蕾姐姐,人家肯定也是走投无路了。若不然也不会找姐姐借钱,姐姐若是我们有钱就借点给人家。
月瑶摸着廷正的额头:我家廷正真是善心的孩子。不过不能对谁都这么善心的。有些人,不能对她好,对她好反倒会咬死你。
.
世家 第88章 安之琛(下)
.
阿贵看着月瑶的马车,小声地问道:少爷,你说三姑娘会不会借钱给这个少年我觉得后面的话在触碰到那少年的冷冷的眼神之后,立即缩回去了。
花蕾看着月瑶找装钱的袋子,震惊的没法说话。
邓妈妈唬了一跳:姑娘,真借钱给他这种人不用理会的。对于这样蹬鼻子上脸的人,就不能理会。
月瑶摆摆手:不用多说,我心里有数。
这次出门她们并没有带多少的现银,只带了三十多两的碎银子。当然,月瑶随身带了银票。月瑶拿了花蕾的荷包装了二两银子,然后再往里塞了一张银票。
邓妈妈瞪大着眼睛:姑娘,你不仅给银子,还给银票,姑娘这是魔怔了。
花蕾也觉得自家姑娘不可思议,难道姑娘觉得自己钱多了烧手,当习惯了散财童女,别人借钱就给了。
月瑶却没理会邓妈妈跟花蕾的反应,将荷包交给彭春后压低了声音道:待会你私底下跟他说我不用他还我银子,不过得记住他欠了我一个人情,以后要还的。银子不在月瑶的眼里,关键是能得这个人的一个人情,也许以后对她大有用处。
彭春面色狐疑:姑娘认识此人
月瑶摇头:不认识。她是不认识此人,但是却猜测到这个人的身份,以此人的身份若不是落到现在这个处境也不会找她借钱。
彭春很无语,不认识让别人欠你一个人情,以后去找什么人还。不过见着月瑶的样子他也没再多问,拿了银子过去对着廷礼说道:大少爷,姑娘说愿意借银子给这个人。
廷礼无语地望着月瑶的马车。
阿贵直接想着这三姑娘钱多的烧手了。别人跑上来借银子就借,虽然钱不多,看着只有几两银子的样,但阿贵还是觉得这三姑娘是个二百五,也不知道他去借钱三姑娘借不借。
廷礼实在是不想再说什么了:既然你借到了银子就走吧我们还要赶路。月瑶都说借银子,难道他还能说不借。钱不是他的,他无权说什么。
彭春送了少年离开了队伍,走之前转述了月瑶的话:公子,我家姑娘说银子不用你还,但是你欠我家姑娘一个人情,以后要还。至于说姑娘要这个人情做什么,他就不知道了。
少年看了一眼月瑶的那辆马车,点了下头道:你告诉你家姑娘,这个人情我以后定然还她。虽然钱少了点,但确实是欠了人情。
少年等彭春走后本来准备将荷包放入怀里,不过触摸以后感觉到里面有张纸,打开荷包取出来一看,除了二两银子以外还有一张银票,一张两百两的银票。
少年看着这张两百两的银票,望着离去的车队轻轻面露怪异。其实刚才面馆他也是在没情况之下寻的这个姑娘,一般姑娘家都很好说话又同情心,就是刚才借钱二两银子对于这个姑娘来说可能也是举手之劳。但是两百两,那就不是小事了。这让少年真的好奇了:连家三姑娘,有点意思。放心,欠你的人情我以后一定会还的。
邓妈妈实在忍不住:姑娘,你给了这个人多少银子
月瑶也没多说:加上银票,一共五十五两银子。要说两百两,估计邓妈妈得骂人了。其实月瑶手里都没有五十两银票最少的也是一百两的银票。
邓妈妈这才松了一口气:姑娘,以后万万不可再做这样的事。姑娘真是不将银子放钱用呀
月瑶轻轻一笑,不是谁都能让她拿出这么多银子的。能让她拿出这么多银子,自然是有原因的。
廷正嘟囔着道:姐姐,我困了。廷正有睡午觉的习惯,到点了就要睡觉。
月瑶哄了廷正睡下以后,自己也眯了眼睛。也不知道睡了多长的时间突然听到外面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若是直接过去也就罢了,却没想到这些人停下问廷礼:请问你们有没有看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大概这么高此人跟廷礼描绘了一下这个少年的长相跟特征。
廷礼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起刚才的这个少年。但是想着少年脸上那道狰狞的疤痕还有浑身的戾气摇头道:没有,没有看到。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过后,扬起的是一道灰尘。彭春走过来对着月瑶说道:姑娘,刚才威远侯府的人在问我们是否见过威远侯府的三少爷。其实彭春觉得刚才的少年就是他们要找的人,但是他也没证据。不过因为有这个猜测,彭春特意告诉月瑶。
月瑶诧异地看了一眼彭春:侯府的人找人,你过来告诉我做何她是惊讶于彭春惮度。
彭春看着月瑶那怪异的眼神,觉得自己肯定多想了,姑娘只是发了善心,哪里会猜测到刚才的少年很可能就是侯府的三公子。
邓妈妈想了一下后说道:刚才那少年会不会是侯府的三公子想了下自言自语道:不会的,没听说过三公子毁容。那两道疤痕看着就吓人,当然,最重要的是外面没流传出三公子毁容了。
月瑶没说话,其实她刚才就猜测到刚才找她借钱的人就是威远侯府的三少爷。她对这个人不是很熟,因为在她离开京城的时候也没怎么听说过此人,但是看着这个人冷冰冰没有一丝温度的眼睛却是让月瑶很难受。那双眼睛让她回想起自己的遭遇。
花蕾有兴趣了:巧兰,这个三公子是什么人为什么要逃出侯府难道侯府不好吗
巧兰面色有些犹豫,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月瑶笑道:有什么不能说的,就当听听八卦了。她们一行人一直在江南,只有巧兰在京城这么多年,对京城的事比她们熟悉。
巧兰见月瑶没介意也就说了:威远侯夫人十一年前生了一对双胞胎,一个是二少爷,另外一个就是他们在找的三少爷。不过两兄弟长得不像,二少爷长相俊朗,这三少爷长相得高大魁梧,我听闻三少爷十一岁看着跟十五六岁的大人似的联想在面馆遇见的少年,巧兰总感觉这个少年跟侯府的三少爷有莫大的干系。
月瑶见着巧兰停顿不说了:继续说她也很想知道为什么这个三公子会离家出走,而且还是那样一个冷冰冰的人。
月瑶听完巧兰说的侯府三公子的遭遇,她只能说一声这真是一倒霉孩子。
威远侯府的三少爷叫安之琛,与二少爷安之孝本来是双生子,上面有嫡长子,不存在继承人会混乱的问题,所以双生子在其他人家该是大喜事的。可是当时还是世子夫人的方氏非常厌恶这个儿子,从生下来就不闻不问,反而将二儿子当成宝贝疙瘩一般宠着。后来外面传闻说这个三少爷不是世子夫人生的,而是世子爷的宠妾柳姨娘生的。为了给儿子一个好的出生,威远侯世子将刚出生的三少爷放在了方氏的名下,充当嫡子。
传出来的小道消息有鼻子有眼睛,说当日的大夫并没有诊断出侯夫人方氏怀的是双生子,而且双生子一般都会早产,安夫人却是足月生产。重重迹象都表明,这事十有八九是真的。
这样的事本来时间长了也就下去了。毕竟京城怪事很多。人家世子夫人都没闹出来,旁边看热闹的人说什么。不过这个三少爷五岁的时候又遇到了一劫难,十五看灯火节的时候丢了,被拐子拐走了。
十五灯火节热闹非常,丢孩子的事时常发生,因为这个时候是拐子下手的好时候。只是这样的事情一般出现在平民家里,出在四大侯府之一的威远侯府还真是稀罕事。
这件事在当时闹得沸沸扬扬,官府抓了很多的拐子,但是丢失的孩子十有八九是找不回来了,所以威远侯府的三少爷也没找回来。
可是让人掉了一地眼的是半年以后这个孩子自己回家了。据说回家的时候穿得破破烂烂,瘦得身上没一两肉,被门房当成乞丐轰走了。好在这个孩子很聪慧,一直守在门口等到当时的老侯爷出来的时候,冲上去叫祖父。
丢了时间也不算长,只有半年,再瘦骨嶙嶙还是被老侯爷认出来了。这件事当时也在京城又是一个热门话题。所以巧兰不想知道都难。只是当时都很好奇,这个三少爷是怎么回到京城,这半年又经历了什么事可惜到现在还是一个谜。
月瑶面色很古怪:好好的怎么会被拐子拐走了别说侯府家的公子,就是廷正身边就有一个贴身小厮跟两个长随寸步不离地跟着。而一般在赶集或者什么热闹的地方更是要加一倍的人手护着。所以这个所谓的被拐走,非常可疑。再对照那少年冷冷的神情,怕事情不会这么简单了。
月瑶能猜测出那是少爷是威远侯府邸的三少爷还是那两道疤痕。要知道上辈子她可是满脸的疤痕,对疤痕再熟悉不过。那两道疤痕看着狰狞恐怖,但是月瑶看得出来是假的,就好比她一眼就看出月环是装失忆一般。也在那时候她就知道,少年很可能就是威远侯府在找的三公子。
巧兰摇头:不知道。不过在他回来以后,就被老侯爷接到身边亲自教养了。据说老侯爷从带侯府任何一个人在身边教养,威远侯府的世子爷都没有。可以说是因祸得福了。这确实是因祸得福,能让侯府的掌权人亲自教导的孩子,肯定受益无穷。其他不说,光眼界跟见识就受益无穷,还不要说接触到的人了。这些东西不是钱能衡量得出来的,学到真本事了可比得到多少钱都实用。
月瑶有些怪异,既然是庶出的就算挂在嫡出的名下,但是身为一家之主的侯爷就算不讨厌庶孙,也不该厚此薄彼了:后来呢高门大户的是非可真多。
巧兰顿了一下后说道:九个月前老侯爷过逝了。不过听说老侯爷过逝之前分了家。众人本以为三少爷这么得老侯爷的宠爱,肯定能得到一笔丰厚的家资,却没想到老侯爷只给了三少爷三百亩碉产,据说还是下等田。
月瑶却是颔首,老侯爷这样做其实是真疼孙子。三百亩碉产,又是下等田,一年收息也就两三百两银子,这点钱财自然不会惹人眼红,三少爷安安然然地得了这田产也不招恨。若是给了大笔的钱财肯定惹得儿孙不满,而不喜儿子的世子夫人是第一个不爽快的。而得了丰厚钱财的安之琛肯定让众人嫉恨,没有安宁日子过。对安之琛来说绝对不是好事:老侯爷倒是难得的清明。
巧兰听了月瑶的话先是一愣,接着笑道:还是姑娘通透。她开始也以为老侯爷是嫡庶有别,没想过这里面的弯弯绕绕。
月瑶轻轻一笑,没再说话。其实得再丰厚的钱财又如何。最重要的是靠自己,自己有本事,钱财总会有的。若是自己没本事,不仅守不住钱财,还会招惹来祸患。
花蕾禁不住插话:那老侯爷其他的私房呢都放到公中还是分了对此不得不好奇呀
巧兰面露怪异:说起来这才是真正的怪异之处,我听说老侯爷将他私房都给了嫡长孙,也就是现在威远侯府的世子;二公子只得了一些笔墨字画,不过那些笔墨字画怎么着也比三少爷的值钱。这些东西随便一件就是几百上千两。
月瑶有些诧异:有什么原因
巧兰笑道:姑娘,奴婢也是听说威远侯府老侯爷很疼这个孙子,请了名师授课,可惜那位先生却说三少爷朽木不可雕,最后这个先生教了二公子安之孝。
月瑶面上划过疑惑:先生说三少爷朽木不可雕
巧兰点头:是,不过听说老侯爷又给三少爷请了师傅教他武功骑射,据说学得很不错。具体的就不清楚了。
月瑶点头:难怪了。难怪这个少年能得祖父这么疼爱。威远侯府以军功得世袭罔替的爵位,根基在军中,孙子有武学天份自然是好事了。月瑶甚至猜测这所谓的朽木不可雕都是障眼法。没见着人也就罢了,见着人,月瑶不觉得这个少年是个只知道学武的莽夫。从他能避开家族拿到路引三番四次逃脱侯府的追踪这两点就知道此子就不简单,没有足够的谋略是做不到的。
花蕾没想那么多,只是好奇地说道:这三少爷只得祖母疼爱,那威远侯呢还有柳姨娘呢威远侯夫人不喜欢可以理解,毕竟不是自己生下来的,而且还一庶充嫡。但是威远侯跟柳姨娘肯定很疼爱了,可是听了巧兰的话,却好像并非如此。
巧兰想了下后说道:威远侯不喜欢这个儿子,说跟他长得不像。威远侯是京城里有名的美男子,但是三少爷却长得高大魁梧。
月瑶摇头,果然是爹不疼:那柳姨娘呢没道理柳姨娘
巧兰细细思索了一下后说道:听说柳姨娘身体一直都不好,去了乡下庄子上静养了一段时间,病好了又回了侯府。不过传闻三少爷并不与她亲近,再有的就不知道了。其实巧兰觉得这样将人放到夫人名下嫡不嫡庶不庶的,处境反而更尴尬。
月瑶轻笑:那威远侯的世子如何呢
巧兰想了下后说道:姑娘,威远侯的世子文采与武功都平平,没什么名声,倒是威远侯府的二公子文采出众,十一岁的年龄就考中了秀才功名;因此不管是威远侯还是威远侯夫人,都特别宠爱这个二儿子。都成宝贝疙瘩了。
月瑶摇了下头,也许事情不会这么简单的。不过不管简单不简单都与她无关,她只是花钱买下安之琛一个人情。瞧着安之琛也不会是个简单的人,这个人情以后也许会派上大用场:威远侯府里的人有没有掌管兵权的人月瑶觉得安之琛掏出侯府肯定是要去投奔什么人,而安之琛在外名声是武功,那肯定不是文官一定是武官了。因为参军的话没到年龄进不去,他十一岁要进军营定然得通过特殊渠道,这个非族人莫属。
巧兰想了下后摇头:这我就不清楚了。说一下威远侯府里的八卦没问题,毕竟当年闹得也很大,京城的人都听说过来,但是要说威远侯府的亲戚有谁在外面当大官,巧兰就真不知道了。
月瑶笑了下:希望如我所愿。
巧兰听了这句话若有所思。
.
世家 第89章 祁县
.
月瑶他们不赶时间,走得又比较慢,三天的路程走了遂。一直到第五天临近中午才到,幸运的是这遂都没下雨,除了头一天出了大太阳,其他三日都是阴天。
月瑶下马车的时候,望着大门口挂着的牌匾:连府。两个字笔力厚重,一看就是有几十年的功力。
廷礼在边上笑着说道:三妹妹,这两个字是老太爷写的。已经有几十年年头了。当年想求太爷的字的人很多,可惜就是出到万金,都买不着的。
连家是在太爷手上达到辉煌的。也因为太爷本事过硬,所以才敢跟本家闹分开。只是要再创辉煌就要靠后辈的努力了。
月瑶跟着仆从进了庭院,一层一层的院落,一道一道的门槛,越往内走庭院越发的幽深。
宅子也因为久不住人,就算得了消息仆从打扫干净还是有一股淡淡的味,这股味让月瑶很不舒服。邓妈妈到了房间立即拿出香来熏屋子,倒腾了大半天才入住。
月瑶在庵堂的时候,洗衣缝衣打扫卫生都是自己做的。只是现在不一样,她是不沾阳水的千金大,这种粗活不可能让她做的。她要是坚持只会越帮越乱。
月瑶很自觉地拿了一本书坐在院子里去,今天是个阴天,在院子里看书不怕阳光刺眼。
巧兰端来了茶水。
廷礼过来的时候,就看见月瑶正在认真地看书,旁边茶香袅袅,雾气氤氲。廷礼看着心里真不是滋味了,这么勤奋好学的妹妹,为什么就偏偏不是个男儿:妹妹在看什么书
月瑶看资治通鉴只会在自己屋子里看,这种书适合男子看不适合女子看。就是医书月瑶也没带出来,要人看到她在钻研医书也不妥当;所以她现在看的是大元地质图。
廷礼很惊讶,他以为月瑶会看诗词歌赋之类的书,竟然不知道月瑶在看这本书。大元地质图主要是描绘大元朝的疆域,主要是详细介绍省州县的地理面貌、人口与土地等。一般女子很少看这样的书,至少廷礼是第一次见到有女子看这样的书。
月瑶会看这本书也是巧合,之前看介绍各处的水土风情的游记,说到了州县月瑶都不熟悉,所以拿出这地质图来对照。可是几回下来后月瑶发现自己见识太浅薄,连自己所处的国家都不清楚,于是闲下来都会认真看,认真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