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六月浩雪
莫氏暗恨不已经,她没想到老婆子临死了还要给她出一个大难题,不仅将马氏的嫁妆给了三丫头,还将自己压箱底的首饰也全都给了三丫头,都不给她留下一些。
莫氏在外应酬这么多年,很清楚很多精致的首饰有钱都买不上;就算有那么一件两件也是价格高得让人咂舌。可是出门在外应酬又不能穿得寒酸,而且着装配饰都是极为讲究。若是穿着太寒酸无人理你;可是你若穿金戴银也一样让你鄙视,觉得你没品位是暴发户,到时候连带家族也跟着丢人。可是莫氏压箱底的首饰也就两三样好的。莫氏一直都恨着老夫人明知道她没有好首饰却从不帮衬她,而现在老妇人的那些好东西也一件都不留给她。
莫氏不住咒骂道:临死了还这么偏心。
其实老夫人也没有太偏心。月瑶除了得到的那几样极品玉饰,其他东西都跟月冰差不多的。只是莫氏认为这些东西应该都留给她跟她的儿女,其他人是没资格得这些东西的。
说起来也是月盈的幸运,月盈身边有莫氏的人,她得了什么东西莫氏很清楚。好在月盈听了老夫人的话,老夫人背着人给她贴补的东西她并没有让身边的人知道,就是贴身丫鬟也不知道。
至于月环,莫氏那就再清楚不过了。四个姑娘之中月环得到的东西最少,也是最差的。不过月环并不清楚,就算清楚她也不会在意。
莫氏想了下问道:三丫头最近都在做什么等忙过了这一阵,她有的是时间来跟月瑶磨。
刘婆子道: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听说三姑娘每日抄写经书抄写到很晚。
莫氏冷笑道:普安师傅让她抄写一千卷经书,她却打了一个对折只抄写了五百多卷。现在又来表什么孝心。如果月瑶一直按照普安师傅的话做,哪里有这么多的事。
莫氏收拾完东西回了自己的屋舍。她现在还不能搬到老夫人的屋舍里,没有丈夫的发话她不敢搬,更不敢主动提。
花婆子急匆匆地走进来对着莫氏说道:夫人,也不知道这么的,流言流出府邸去了。现在外面的人都知道三姑娘是个克星了。
莫氏皱了眉头,谣言怎么会散布的这么快,问道:怎么回事她当日只是吩咐花婆子在小范围内传播,然后寻一个合适的机会让月瑶听到。莫氏真没想到在这么短的时间就散播到外面去。莫氏隐隐有一种不好的感觉,事情好像超越了她的掌控了。
花婆子摇头道:不知道,这个谣言一下就传扬出去了。夫人,我觉得有人故意将谣言散播出去,此人在推波助澜,其目的何在
莫氏头一个想到的就是陈姨娘。
花婆子想来想去除了陈姨娘再找不着第二个了,道:夫人,应该就是陈姨娘,府邸除了陈姨娘再无其他人与三姑娘有嫌隙。花婆子认为是上次陈姨娘寻月瑶的事未果,结果陈姨娘怀恨在心,这会自然在后面使坏
莫氏点头:你知道怎么做了这件事到时候被老爷知道总要找一个人出来顶罪了。正好她也厌烦了陈姨娘,将陈姨娘推出来正好。至于月瑶的扫把星谣言,传出去就传出去。若是让马家的人相信了更好,这样没了马府的靠山,以后行事更方便。
马家很快就听到这个传闻。
彩云将这个传闻告诉了庄若兰,古代人对这个都很迷信,彩衣也有些担忧,道:姑娘,若是这表姑娘真是命中带煞,你说是不是该若是真这样,那就该让自家姑娘离那位表姑娘远些的好。
若兰无奈地说道:你怎么也相信这个了。若是当年没有外祖母强硬的手段,我跟昌赫也会被按了一个克母的名声。若兰根本就不相信这些传闻。再者月瑶的母亲是难产死的,当时月瑶都七岁了,要克也不用等七年以后再来相克。至于老夫人,完全是因为老人家丧子哀痛过度,加上本身就年老多病,哪里能将这些怪罪到月瑶身上。
彩衣是理智型的姑娘,道:姑娘,我看传出这则谣言的人居心叵测。表姑娘至孝,若是听到这则传闻该多悲痛。姑娘,要不要我们派个人去提醒一下表姑娘。
若兰想着月瑶插手丈夫的诸多事宜,每一件都帮到实处却也不落在明处;若不是柳妈妈说她都不知道。这么聪慧的人,怎么可能猜测不到幕后的人的险恶用心,道:不用,相信表姑娘心里有数。
彩衣想了下后说道:姑娘,那是否要告诉老爷跟姑爷呢彩云觉得应该告诉老爷跟大少爷。
若兰摇头道:不用,早晚都会听到这个谣言的。现在告诉公公跟丈夫无非是给他们添堵。若兰不觉得月瑶会束手待毙,到了最后关头月瑶肯定会向公公跟丈夫求助,到时候让他们知道不迟。
彩衣摇头道:总是有那么多人在闹腾,也不知道闹腾什么彩衣真不明白,这月瑶妨碍了背后的人什么事。一个孤女,有什么好算计的,要用这么下作的手段。
若兰轻笑道:没人会无缘无故地做这些事,必定是有所图了。至于图什么,到时候自然就知道了。
.
世家 第105章 廷正发烧
.
老夫人过逝,先生跟汪嬷嬷都辞退了。
月瑶开始听到汪嬷嬷被辞退还有些奇怪,她可是记得汪嬷嬷后来成为月冰的心腹嬷嬷。不过很多事情都发生改变,汪嬷嬷不再作为月冰的心腹嬷嬷也不奇怪。
麻绣娘走的时候,给了月瑶讲了顾绣的精髓,还将一副精美的绣品给月瑶,这幅绣品就是用顾绣的绣法绣的。
月瑶心存感激,走的时候送上了一份谢礼。月瑶在麻绣娘走的时候说道:先生,以后有事的话,只要我帮得上忙绝对不会推辞。若是帮不上,不在自己范围之内的事那就没办法了。
月瑶不是一个会轻易许诺的人,但是这段时间麻绣娘对她真的很好,麻绣娘是真的倾囊相授,没半点藏私,这让月瑶很感动。这等同于是授业恩师呢
麻绣娘只是听听,并没有放在心上。月瑶自己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女,还要依赖伯父伯母过活,她怎么能来麻烦月瑶呢就算有事也不会找月瑶。
麻绣娘回到住宅打开几个姑娘送的谢礼,其中月瑶的谢礼是最重的,因为里面夹杂了一张两百两的银票。麻绣娘在连府十个月的报酬也只有三百两银子。
麻绣娘身边的小丫鬟看着那张银票轻声说道:连府内的人都说三姑娘出手大方,这一送就是两百两银子,三姑娘果然大方。不是谁都有这么大的手笔。
麻绣娘轻轻说道:三姑娘也不容易。麻绣娘也是经了很多事的人。月瑶身上有这么多的银钱肯定会引人觊觎,不过这个孩子也聪慧,知道撒钱收买人心,希望她能顺顺利利的。
月瑶也不可能对几个人都这么大方,给云先生送了十两银子的谢礼;至于齐先生,她没跟齐先生学这谢礼自然也就免了。
先生跟嬷嬷都走了,月瑶也不用上课了,因此月瑶的作息时间又更改了。月瑶现在改为早上锻炼身体,用过早膳再练字,然后刺绣,累了就在后院里转转,休息够了就开始看书,完了再练半个时辰字;晚上看半个时辰书,到点了就开始抄写经书。
唯一不同的是,月瑶现在睡觉的时间比以前了两刻钟,算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吧。
郝妈妈见着忙碌的月瑶心里也浮生出佩服。从她来到兰溪院开始,她就看到姑娘一直都在学习,一分钟都不停歇,更没有玩过一天。到这时候郝妈妈真的非常惋惜,若姑娘是个男子,以姑娘的悟性跟天资,加上这学习的劲头,状元郎绝对不在话下。
月瑶抄得手有些酸,放下毛笔活动了一下,姿势有些不雅。不过书房内也没其他人不担心被人看着。
花蕾走进来说道:姑娘,该歇息了。
花蕾跟巧兰有分工,花蕾是贴身服侍月瑶的;巧兰是管着屋子里的首饰跟衣服等物,顺便协助郝妈妈管一下丫鬟;郝妈妈主要是负责兰溪院大大小小琐碎的事情,另外还要打听消息掌握府邸的动向的。
月瑶抬头看着从透过窗户钻进来的月光,转头问着正在整理经书的花蕾:现在什么时辰了
花蕾顿了下后说道:亥时二刻。姑娘,该睡了。明儿个还要早起呢月瑶每天晚作息时间非常固定,跟在庵堂的作息时间差不多。当然在庵堂是抄写经书或者画佛像,在这里做什么都是随她的意。
月瑶刚出了小佛堂就听见外面急促的敲门声,敲门声很大,很急促,可见是大事了。
月瑶心头闪过不妙,忙吩咐道:开门,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进来的是一个小丫头,道:姑娘,四少爷发高烧了,外门锁了请不到大夫。让姑娘想办法,若不然四少爷就危险了。这也是邓妈妈之前花钱买通人显出来的效果了。要不然,这个消息也传不进来。
月瑶心一下沉了,道:我去看看。上辈子廷正是因为发烧耽误才没的,现在她却不能确定到底是不是人为。不过不管廷正发烧是否人为,关着门不让请大夫就是故意谋杀
花蕾从袖子里掏出一个荷包塞给丫鬟。
小丫鬟得了红包就跑了,一直窜到暗处没人看得到的地方才打开荷包,看到里面有五两银子笑得裂开了嘴,将荷包重新塞回到袖子里急急回去了。她这可是冒着风险过来送信,不能让人发现了。
月瑶带着一干婆子丫鬟急匆匆地出去,可是到了二门的时候,守门的婆子不放行。
婆子也是有理有据地反驳道:姑娘,这大晚上的,外院还住了不少的宾客。姑娘若是出去出了什么差池我们可担待不起。外院住着不少的外男,除了连栋方跟两个幕僚,另外还有莫家的人。
这婆子态度这么傲慢,也不管月瑶说的理由,死活不放行,就是因为现在后院已经变天了。莫氏之前已经下了令,到了点就要锁门,谁若是不遵守规矩,重罚。现在老夫人没了内院就是夫人奠下,莫氏的吩咐他们自然不敢含糊。
月瑶全身都冒着寒气,这寒气能冻死人,怒道:你开是不开
那老婆子哪里会怕月瑶一个小丫头。没了老夫人撑腰,三姑娘不过是个没牙齿的娃娃,道:三姑娘不要让我们为难,夫人有令,过了亥时二刻就要锁门,若是违反规矩奴才要被重罚,还请姑娘不要让老奴为难。正常情况下看着月瑶带了婆子丫鬟的,肯定知道是大事会放行的,就算开始不放行,听到月瑶说的理由也会通融的。再如何,月瑶也不是一个人去前院,带了那么多的丫鬟婆子哪里就会出事,只是婆子就是不放行。
多耽搁一会廷正就多一份危险。月瑶也不说废话,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道:从她身上取了钥匙,开门。
月瑶出来的时候将能带的人都带了,除了郝妈妈跟花蕾、巧兰,连细娟、细雨、冬云、冬香都带上了。月瑶将没睡的丫鬟全部都叫上,黑灯瞎火的身边人多能壮胆。月瑶每天睡得很晚,主子没睡身边服侍的丫鬟自然不可能先睡,所以月瑶一叫唤所有的人都出来了。
那守门的婆子没想到月瑶竟然来横的,当下傻眼了。这事若是发生在二姑娘身上倒是有可能,发生在三姑娘身上实在让人无法相信。要知道三姑娘在府邸是处了名的娴静端庄。
另外一个婆子看着满身杀气的月瑶哪里还敢跑上来,为了不被连累,她非常有眼色的站着没出声,就看着花蕾跟巧兰她们将婆子按在地上一顿揉搓,然后从那婆子身上搜出了钥匙开了门出去。
被花蕾她们搜身的婆子鬼哭狼嚎,另外的那个婆子淡定地走上前去将门又重新上锁,道:走,将这件事禀报夫人。
廷正住的院子取名叫长青院。
月瑶一到长青院看见里面灯火通明。月瑶急匆匆地走进了院子,冲进了卧房。
邓妈妈此时正从廷正的额头取下一条折叠的毛巾,正准备换一条新的。廷正已经烧的昏迷过去了,邓妈妈也不懂,只有用土办法,用冷毛巾敷额头给廷正降温。
邓妈妈见到月瑶过来忙站起来说道:姑娘,你来了。
月瑶看着廷正红通通的脸,冷声说道:廷正是什么时候发烧的肯定不是下午,若是下午邓妈妈应该早就发现了。她再三叮嘱邓妈妈照看好廷正,邓妈妈不会掉以轻心的。
邓妈妈照顾廷正确实很尽心,下午的时候廷正好好的,晚上廷正还练了会字,练好字后才上床睡觉。不过今天比昨天提前半个时辰睡觉的。邓妈妈以为廷正是累着,伺候着廷正睡下。
廷正睡下的的时候邓妈妈还摸了一下额头,没觉得发烧;等邓妈妈自己要去睡觉,习惯性地摸看廷正是否瞪了被子,这才发现廷正呼吸不顺畅。当下赶紧摸了下廷正的额头,这才知道廷正发烧了。
邓妈妈一边派了冬雪去给月瑶送信,一边派了冬晴去请大夫。邓妈妈没想到的是,冬雪那边送不了消息,冬晴也出不去。外院她是没撤了只能让姑娘过来想办法了。
邓妈妈之前买通了一个守门的婆子,也就是之前月瑶见着的那个特别淡定的婆子。邓妈妈让冬晴重新去送信,而且告诉了她窍门,这也才让消息顺利传达。
月瑶此时有杀人的冲动,道:外门上锁了上锁不会让他们开门吗莫不是府邸里主子病死了也不开门
邓妈妈忙点头答道:外门的人不开门,二门进不去,所以我只能用这样的法子给四少爷降温。
月瑶冷冷地说道:大伯不在府邸但是大哥在,你去找大哥,请大哥派人去请大夫,我就不相信大哥知道廷正发高烧请不到大夫还能置之不理。廷礼若是知道了廷正发高烧他却袖手不管,若是廷正有个三长两短廷礼就会被按上一个不顾兄弟死活的名声,这个名声一旦传扬出去,廷礼这辈子也就废了。不要怪她算计,而是只要捏了莫氏的痛脚才会让她以后行事有所顾忌。
当然,月瑶相信廷礼一定会去请大夫的,之前回老家的时候,她感觉这个大堂哥还可以。当然,这些都是面上的,一旦有利益纷争到时候廷礼铁定是站到莫氏那边去的;再亲亲不过母子,所以月瑶对连府内的所有人都从没抱一分的期望。
邓妈妈恍然道:是呀,我怎么没想到姑娘,我这就派人去跟大少爷说一声。
月瑶点头。
等冬雪到门口,月瑶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忙说道:冬雪,你等一下。月瑶说完认真看了廷正的状态,然后去了书房急匆匆地写了几行字。
月瑶将写了字的字条交给冬雪道:将这个交给去请大夫的人,跟他说将这个转交给大夫。
月瑶看着小脸越来越通红的廷正,心里一颤。不成,不成,不能这样等下去。若是这样等下去说不定就跟上辈子一样又延迟了治疗,廷正又要没有了。月瑶拳头握得紧紧的,该死的莫氏,就没见过这么心狠手辣的毒妇。
邓妈妈见着月瑶的模样忙说道:姑娘别急,冬晴去找大少爷了。姑娘,大夫很快就来了。姑娘千万可不能自乱了手脚。院子内还需要靠姑娘坐镇呢
月瑶告诉自己不能慌要冷静,一定不能慌,只有冷静下来才能帮到廷正。她看了那么多的医书,还特意询问了大夫关于孩子发烧如何降温,一定有办法的。
月瑶默默地在脑海里念起了心经,念了三遍以后终于平静下来了,等脑子冷静下来后月瑶立即问道:院子里有没有冰块将冰取出来。现在八月奠,院子里肯定有冰块的。
邓妈妈摇头道:没有冰块,刚好白天用完了。管事的说今日已经没有冰块,明日去买了再送过来。
月瑶一滞,前两天月瑶还问了人,管事的说廷正一应用品跟大少爷跟二少爷是一样的,没想到今天晚上就没有冰块了,是不是也太巧合了,问道:那酒呢别告诉她连酒都没有了。
邓妈妈道:姑娘,有酒。之前月瑶吩咐了邓妈妈在院子了储存一些酒。邓妈妈不知道月瑶要做什么,但是听了月瑶的话存了一些在库房里。
月瑶立即说道:赶紧去取。完了又指着细娟跟细雨道:你们立即去大厨房取了热水过来。
月瑶以前看医书特别注意关于高烧降温的法子。后来还真让她看到了,医书上面提到了两种降温的方法,一种是酒精散热,一种是冰块散热。她当时怕有差错为了防备万一特意问了唐大夫。唐大夫证明书上说的两种方法都是对的,另外还给她补充了一种方法,温敷。
唐大夫当时说的很详细,说温敷就是用高于体温的湿毛巾放在前胸、四肢等部位敷,两到三分钟更换一次,这样勤于更换毛巾是为了保证温度持续高于体温。唐大夫说,坚持两刻钟就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月瑶当时怕忘记,特意将三种降温的法子都记下来,过程都写的很详细,月瑶记性很好,这里面的每一步都记得瓷实。
细娟跟细雨没两分钟就过来,尾随她们的还有暮秋。暮秋说道:姑娘,大厨房那边没有人了,都上锁了。长青院里没有厨房,不可能烧热水。大厨房又指靠不上,那能指靠的就是自己了。
月瑶面色黑黑地吩咐道:就是将门拆下来当柴烧也立即给我烧出热水来,再没有柴火了拿衣服去给我烧。
邓妈妈看着月瑶,不是应该用冷水为什么反而要用热水。邓妈妈提醒月瑶道:姑娘,应该用冷水降温,不能用热水,用热水越来越热了。这是违反常理的。
月瑶忙说道:妈妈赶紧让她们烧了热水过来,我待会就要用。妈妈,等事后我再给你解释为什么要用热水。现在时间就是金钱,哪里有时间去说这些。
邓妈妈虽然有疑问,但是想了下姑娘见识多广比她知道的多,也就将这个疑问放下了;随即吩咐了人用铜盆当锅来烧水。因为院子没有锅,只能用铜盆当锅了。
冬雪很快取来了酒,月瑶按照书上说的步骤,先取了棉花蘸了酒在廷正身上擦。月瑶对位不大明白,只有从上脖颈初开始擦了。擦了一刻钟不到,月瑶就满头的汗。
这时候冬晴也回来了,对着忙碌的月瑶说道:姑娘,大少爷亲自去请大夫了。
廷礼听到廷正发高烧,前院锁了不放人出去当下大怒,穿了衣服亲自去请大夫了。外院的人不将长青院的人放在眼里,却不代表敢阻拦廷礼。
月瑶点头,可是手却没停,一直在给廷正擦酒精
邓妈妈看着廷正面色没有刚开始那么红了,眼中有着惊喜道:姑娘,你歇一歇,我来。刚才全程观看她知道怎么做。
月瑶也没推辞,再这样下去她会脱力的,道:好。妈妈做跟她做是一样的,而她还要养足了精神应付快要过来的莫氏。
月瑶料到莫氏会出面的,莫氏定不会因为这件事损了她多年辛苦建立起来的好名声,虽然这好名声很快就会没了。
月瑶连守门的婆子都揍了,闹了这么大的动静半个府邸都给惊动。莫氏得了消息恨不能掐死月瑶,月瑶闹这么一出将她的脸面往地上踩了。但是再愤怒莫氏当下知道,若是这个时候她再不出面还不知道会如何编排她呢当下忍了气,带了丫鬟婆子赶往长青院。
莫氏到了长青院,见着院子竟然架起了一个铜盆在烧水,而用的竟然还是木板,莫氏当时气得差点晕倒过去。
刘婆子厉声问道:你们在做什么这是要造反了。
廷正院子里的人全都是月瑶挑选出来的,她们的身契都捏在月瑶手里,自然以月瑶的话为准了。暮秋站起来说道:夫人,姑娘让人去厨房提开水,但是大厨房已经上锁,我们找不着人。姑娘要用热水,所以我们只能自己想办法。
刘婆子忙叫道:赶紧将火熄灭了。
暮秋却是没答应,说道:姑娘还等着用热水呢
月瑶听到莫氏过来,从屋子里出去见着莫氏面色冷冷的道:伯母。连称呼都带着一股让人不能忽视的冷意。
莫氏见月瑶这神情越发的恼怒,道:廷正发烧你要到前院来,就算婆子不开门你为什么不过来回禀我我自然会吩咐婆子给你开门,也户派人去请大夫。
月瑶的声音一如刚开始一般的清冷,道:我怕等伯母请来了大夫,我弟弟已经去见了阎王。以前月瑶一直用理智压制住那股愤怒与怨恨,让自己保持冷静。但是经历了谣言跟廷正发烧却找不着大夫两件事,月瑶再也维持不了冷静。反正与莫氏早晚要撕破脸,早一日晚一日又有什么区别
莫氏面色青了又紫,紫了又青。月瑶这话就差没说这是她下的暗手,要置廷正于死地了。
刘婆子也没料到三姑娘竟然如此的不留情面,大声道:三姑娘,你怎么能说这样的话,夫人是不知道。若是夫人知道肯定早就吩咐人去请了代付可是她后面的话被月瑶打断了。
月瑶眼里布满了戾气,怒道:你算个什么东西,什么时候轮得到你来教训我了祖母走了,一个奴才也敢来训斥她,真当她是泥捏的。
刘婆子被月瑶的样子给吓住了,不敢再开口说话。
花蕾见着仿若变了一个人似的姑娘心下难过。她知道姑娘这是愤怒到了极点才会发火的,这是花蕾第一次见月瑶发火。
莫氏怒骂道:三丫头,你今天在发什么疯。打了婆子,如今还拿了木板在院子里烧水,你到底要做什么
月瑶冷哼一声,声音都提高了不少,道:我在做什么我在救我的弟弟。别人不在乎她的死活,我在乎。为了救他,别说烧两块木板,杀人防火我都敢做。
月瑶这全身的戾气将莫氏给吓着了。
正在这个时候,暮秋端了一盆热腾腾的水进来:姑娘,水好了。
月瑶理也不理气得发青的莫氏,转头吩咐花蕾再去打来一盆冷水。月瑶走到床边摸着廷正的额头试了试温度,然后取了热水跟冷水调和,摸着感觉差不多,就开始给廷正温敷。
书上说酒精散热以后最好用温敷,这样效果会特别的好。虽然月瑶不知道这个特别在哪里,但是有了唐大夫的肯定,她就按照这个做。
莫氏见着月瑶将廷正脱得就就剩下一条小裤衩,面色有些不好看了;但是她也知道,她若是再说什么,月瑶肯定能不顾颜面将她赶出去。刚才月瑶的神色真将她吓住了,之前一直以为月瑶唯唯弱弱好拿捏,今天她算知道这个丫鬟一直都是在装,在老夫人面前装可怜,其实内里凶悍无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