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六月浩雪
唐大夫很快过来了,廷礼也跟在后面。廷礼对于她娘在长青院一点都不意外,看到她娘面色难看以为是为廷正担心。
唐大夫看了月瑶带给他的纸,唐大夫三岁学医,从医四十多年,见着纸上清楚地描述了廷正的症状,唐大夫心里大致就有数。他过来的时候带了几味退烧药过去。
唐大夫望闻切诊,频频点头,然后都没开方子直接从药箱里取了一包药,道:拿去煎药跟他预料的病症是一样的。
邓妈妈有些担心地问道:大夫,我家少爷如何了有没有很严重这都不开方子,邓妈妈以为是很严重,要急救。
唐大夫摇头道:没事,你们做得很好。四少爷的烧已经退了不少,等吃了这剂药就能退烧了。为了保险起见,肯定不止吃一剂药的。
邓妈妈放心地接了药准备去煎服,唐大夫是府邸的专用大夫,邓妈妈也很相信他。暮秋这时候弱弱地说道:妈妈,大厨房没人,还上锁了,我们进不去。可是我们没有药钵,在院子里煎不了药
莫氏恶狠狠地盯着暮秋,当着唐大夫这个外人的面这么说可是裸地打了她的脸。莫氏心里恨极,面上却没敢表露太多,当下吩咐刘妈妈带了她们去煎药。
唐大夫眼观鼻鼻观心,好像没听到暮秋的话,倒是一切妥当以后看着月瑶倒是问道:三姑娘学过医术吗不怪唐大夫疑惑,月瑶写给她的纸上用上了两个专业术语。
月瑶摇头答道:没有。看了几本医书的事就不需要给唐大夫说了,再者月瑶也不想让莫氏知道。
唐大夫刚才只是惊讶过度才失了分寸,问出这句话以后就发现这话问得唐突,三姑娘是大家闺秀怎么会学医术艺术呢唐大夫也不想因为自己的过失给月瑶带去麻烦,所以赶紧补救道:我看姑娘给四少爷用温敷降温,以为三姑娘学过医。
月瑶摇头道:唐大夫不记得了,我当时问了你万一孩子高烧,那该如何降温当时唐大夫给我说了法子,我怕忘记还特意用纸笔给记下来了。
唐大夫是医者,记性还没这么差。他自然记得三姑娘特意问他发烧的时候大夫没到如何做。只是唐大夫没戳穿月瑶,而是面带赞叹地说道:没想到三姑娘的记性这么好。三姑娘放心,四少爷已经退了烧,只要再吃了两剂药就不会有事的。发烧最怕的是没及时发现然后耽搁了,只要及时发现及时诊治就不会有事。
月瑶得了唐大夫这话,心头放松了。廷正没事就好,若是有事她都不知道该如何了。月瑶想到上辈子廷正就这么被烧没了,月瑶全身泛着冷意。
唐大夫感觉到月瑶的冷意,再联想刚才的事情心里大致也有数。唐大夫心里有些怜惜,三姑娘没了父母又是个柔弱温顺的性子,处于这样的位置很可能会被啃得骨头渣都没有了。
唐大夫想是这么想,但是他是决计不会卷入到连家的内务。唐大夫出了卧房就领着药童去厨房。
一般大夫都是开了药就走,唐大夫是连家多年大大夫,得看着廷正平安才能放心。
月瑶等唐大夫出去以后,这才看着莫氏,当着廷礼的面说道:大伯母,大哥,廷正半夜发高烧邓妈妈发现以后派人去找管事,本想让管事去请大夫,可是外门锁了不让人出去。邓妈妈没办法派了个丫鬟去给我送信,结果却被二门的婆子给阻拦了,也幸亏有个婆子好心给我送了消息,却不知道我到了二门,婆子还是死活不开门,哪怕我跟她说是廷正发烧快要死了,她们还是不开门。顿了一下后说道:我当时只想着要救廷正,所以一怒之下让人将婆子按住搜了钥匙。
廷礼听了这话怒了,问道:是谁阻了消息不让人通知管事去请大夫的人命关天的大事竟然能如此玩忽职守;若是廷正有个万一,传扬出去还以为他们虐待了叔父留下的儿女。
莫氏冷声说道:礼儿放心,我会重处她们。就算廷礼不说她也要重重惩处几个,原因很简单,为了不落人口舌。
月瑶不是很满意,但是也没再多说什么,今天晚上她是怒火过头。不过她并不后悔,翻脸就翻脸,反正迟早要翻脸。月瑶当着廷礼的面也不会再多跟莫氏说什么。
药很快就煎好了端进来,月瑶一勺一勺地给廷正喂药,好在廷正虽然烧得有些迷糊,但是神智还在,在月瑶好言哄劝喝下了大半碗的药。唐大夫点头说道:姑娘,四少爷喝了药,醒来就没事了。
莫氏准备留下来照顾廷正。
月瑶想着当年她生病时候莫氏靛贴关心心下一阵恶寒。算了,她宁愿自己累点也要让她离廷正她远一点。当下没留情面地拒绝道:不用了,我会照看好廷正的。
婉转的话,莫氏会顺杆子爬。对于面皮厚的人,直截了当是最好的法子。
莫氏今天受了一肚子的气,月瑶这样直截了当的拒绝,她自然不可能再留下来了。回去到院子里,莫氏恶狠狠地说道:这个死丫头,一直都在装,现在终于露出了本来的面目。
刘婆子不敢应声,今天的三姑娘真的将她吓住了。那模样仿若能吃人,她活了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被一个孩子给吓住了,道:夫人,那以后怎么办
莫氏冷哼:怎么办她以为现在还是老夫人掌家跟我来横的,成,我就看看她怎么在府邸里横莫氏心里很恼火,本来以为老夫人过了,后院再没跟压制她了,没想到月瑶却蹦跶了起来。闹了这么大的事,看以后怎么收拾她。
.
世家 第106章 悲凉
.
月瑶趴在廷正的床头睡着了。
邓妈妈也没吵醒月瑶,而是取了一条毯子给月瑶披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守着月瑶跟廷正。邓妈妈看着睡觉也皱眉的月瑶非常难过,姑娘不仅要照顾自己,还要照顾好少爷,真是太累了。若是老爷夫人还在,不知道得雄成什么样子。
天蒙蒙亮的时候廷正就醒了,廷正一睁开眼睛就见着月瑶睡在旁边。廷正奇怪道:姐姐。姐姐怎么会在他的床边呢,眼花了吧
月瑶被廷正的这一叫声给惊醒了,见着廷正醒过来看着她,月瑶紧紧地抱着廷正,眼中泛起了泪珠。弟弟被她救活了,弟弟没出意外,真好,真的很好。
邓妈妈擦了一把眼泪,柔声说道:姑娘,四少爷应该饿了,得吃早膳了。不仅四少爷要用早膳,就是姑娘也得用呢
月瑶忙说道:想吃什么跟姐姐说,姐姐让他们去做
廷正想了下后说道:牛鸡蛋羹。
月瑶笑着让暮秋吩咐大厨房的人去做:若是大厨房的人不做,就回兰溪院让厨娘做。
大厨房的人没说不做,但是动作非常的慢,廷正都吃完了兰溪院送来的牛鸡蛋羹,大厨房的牛鸡蛋羹才送来。
月瑶直接对着送牛鸡蛋羹的厨娘道:这牛鸡蛋羹是哪个大厨做的,跟她说太辛苦她,这羹汤就赏赐给她吃了。说完转身回了屋子,跟这样的人计较不值当。
月瑶一直陪着廷正,一直到唐大夫过来给廷正复诊。唐大夫摸着胡须说道:姑娘别担心,四少爷只要再休息两天就好了。
月瑶想让廷正去兰溪院养病,邓妈妈拒绝道:姑娘放心,我会照看好少爷的。邓妈妈不是不愿意陪着廷正回兰溪院调养,而是四少爷已经搬出兰溪院没有因为生病又回去养病的道理。
月瑶也没坚持,她相信廷正这次是意外,莫氏只是稍微使了一点手段,而不会下手对付廷正。因为就算廷正出事,她还好好的,那莫氏就得不到一分的好处。
廷正小大人似的拉着月瑶的手说道:姐姐,你也去休息吧姐姐,你最近瘦了好多,可不能也跟我一样生病了。
月瑶摸着廷正的额头笑道:好,姐姐听你的话,这就回去好好休息。然后问了廷正中午想吃什么,准备让厨娘做好送过来。
月瑶回去的时候已经临近中午了。
太阳高高地挂着,天空里没有一片云,也没有一点风,就连旁边的花草树木都没精打采地,知了也嫌太热不叫了。
月瑶走了一会走累了,就算巧兰在旁边举着伞遮着也热得满头大汗。月瑶见到前面一个拐弯处有阴,指着那地方道:我们去那边歇会吧兰溪院离前院确实有点远,也不知道当年太爷为什么建得那么偏僻。
月瑶想着昨天的事脸色很难看,这会坐在石头上又在想事。旁边的丫鬟也不敢打扰,都收敛了声息,非常的安静。
这会远处有脚步声,脚步声越来越近,同时还伴随着说话声。听着说话是两个丫鬟,两个丫鬟边走边说话。一个丫鬟道:你知道吗之前府邸就在传三姑娘是克星,克死了二老爷二夫人。现在瞧来传闻不是虚的,如今三姑娘差点都将四少爷克死了。府邸里的人都在说谁沾着三姑娘谁就得倒霉呢
郝妈妈还没出言训斥,月瑶一头栽倒在地。郝妈妈愣了三秒钟,结果哭天抢地地叫着,巧兰跟花蕾被吓傻了。
两个丫鬟吓得腿脚发软,面色发青。只是此时已经没人顾得上这两罪魁祸首了。
郝妈妈立即背了月瑶回兰溪院,花蕾则是急匆匆地跟莫氏报备说要请大夫,一边派了人去请唐大夫。
莫氏听到月瑶听到谣言晕倒了,嘴角划过一丝冷笑道:就这点道行就敢跟我耍横,你还嫩了一点。
彭春听到这个消息,脸色有些复杂,不过很快出了连府。他去了一个低矮坑洼的巷子,塞一袋子给一个人道:办得干净,不要留下尾巴。他不知道三姑娘到底是真晕还是假晕,但是这个时机是最好的。
彭春回去的时候自言自语道:应该是装晕的。之前都已经知道了,再听到这样的话应该不会悲愤地晕倒。
月瑶的晕倒是真的,只是不是因为谣言,而是因为太累了,一个晚上没睡觉又晒了那么久但阳,借了机会晕倒。
月瑶醒过来望着熟悉的幔帐一点都不意外,转身看着身侧的郝妈妈道:什么时辰了
郝妈妈轻声说道:亥时初。
月瑶轻笑一下,没想到一睡就睡了三个时辰,好久没睡过这么好的一个觉了,睡懒觉的味道真好。
郝妈妈望着突然发笑的三姑娘心里有些惊惧,她之前就觉得三姑娘太沉得住气,不符合常理。而现在的晕倒也不符合常理,问道:姑娘,大夫说你受刺激过度,加上太过操劳没休息好所以才晕倒的。唐大夫说你需要好好休息。其实唐大夫是知道月瑶不是受刺激过度,而是太过疲劳没休息好才晕倒的,只是这句话唐大夫没说出来。唐大夫先是瞧着廷正发高烧没人管,转眼月瑶又给晕倒,唐大夫也起了怜惜之意。主要是月瑶在老夫人那边表现得非常孝顺,给唐大夫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唐大夫所以说半句留半句。
月瑶轻轻一笑道:妈妈应该是在奇怪,我明明知道这件事为什么还会晕倒
郝妈妈没吭声,她确实心存疑问。
月瑶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试探郝妈妈的机会,问道:妈妈,先前府邸都在传闻我是扫把星,我现在请妈妈做一件事。
郝妈妈望着月瑶,她可以肯定绝对不是好事。
月瑶轻笑,那笑容满是讥讽还有愤恨,道:谣言只有前半段多不好,再加上一段才会更精彩。
郝妈妈盯着月瑶,她现在终于明白过来三姑娘到底是在打什么主意了。原来所谓的不在意根本就是在等机会,等到寻了机会就给大夫人沉重的一击。
月瑶也不在郝妈妈面前伪装,直接道:说吧,祖母生前交代了你什么话月瑶很肯定,祖母生前一定是交代了郝妈妈一些事,而这些事一定是为了防备她。
郝妈妈沉声道:姑娘,老夫人很疼你,是真雄爱你。
月瑶轻轻一笑,笑容之中充满了苦涩,说道:我知道祖母是真雄爱我,但是我也清楚在连家跟我之间祖母一定选连家。虽然残酷,但这就是现实。
郝妈妈震惊地看着月瑶,最终说道:姑娘,我不明白,二夫人到底托了什么梦给你让你一夜之间性情大变。不仅是老夫人不明白,就是她也不明白。
月瑶露出一抹惨淡的笑容:你想知道郝妈妈会问这个问题都在月瑶意料之中,但是她不会说的。
郝妈妈望着月瑶的神色,摇头道:姑娘当时没告诉老夫人,我想姑娘也不会告诉我的。她有自知之明,看着月瑶的神情她能猜测到定然是极为不好的结果。
月瑶笑得很苦涩,真是一个聪明人呀比邓妈妈聪慧太多,难怪祖母会放她在身边。可是为什么上辈子就那么悄无声息地走了,是了,定然是看到她无药可救所以干脆放手。所以说,所谓的忠诚都是有个底线的,超越了底线什么恩德什么情谊都可以抛却。
月瑶想到这里意识到一件事,也就是说,只要法子应用得当,她一样可以收郝妈妈为己用。
郝妈妈看着月瑶的神色心中也闪现过一抹怜惜,最后还是问了月瑶:姑娘,我想知道你到底要做什么老夫人的底线是不能让月瑶伤害了连家,只要没过了底线姑娘做什么都成。
月瑶淡淡地说道:我什么都不想做,我只想跟廷正活着,好好地活着。若是有人不想让我好活我也不会让她好过。月瑶言语之中没有任何的怒气,好像在说今天奠色不错。可是就是这样惮度,却让郝妈妈心里发凉。
郝妈妈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只是嗫嗫地叫了一声:姑娘说起来三姑娘真不错,但是她也有她的无奈。
月瑶摇了摇头道:不要跟我说那些大道理,总不能莫氏想要我跟廷正的命,我们姐弟还要伸长了脖子让她来杀。郝妈妈,我让你自己选择。若是你不愿意我也不勉强,等过些日子我就放了你的身契。聪明人固然难得,但是前提得对她忠心,别有异心的人就是再能干也不能用。
郝妈妈没吭声。
月瑶没逼郝妈妈表态,却好似讲故事一般讲道:我听过妈妈的一些事迹。若是妈妈认命今天就不会站在这里,我也一样,我无意伤害任何人,但是别人要伤害我要让我生不如死,我定然要让她们生不如死。她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只是时辰未到。莫氏做下这么多的恶事肯定也有一日会得到应有的报应。若是等她有能力的时候莫氏还没得到应有的报应,到时候她就自己来报复。
郝妈妈震惊地抬头,看着月瑶眼底的恨意,那是不共戴天的恨意。弱弱的说道:姑娘为什么姑娘会有这样的恨意,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月瑶也不再多说:你好好想想,我不逼迫你。
月瑶说完这句话,就进了书房练字。练好了字,月瑶将一封写好的信交给花蕾,嘱咐道:让你叔叔将这封信送出去。天时地利就差人和了。
花蕾一惊:姑娘她以为姑娘再不会用自家叔叔了,没想到姑娘还会用她叔叔。
月瑶笑道:让你去送就去送,等时机成熟我会让你爹娘去我娘碉庄上。刘大一家的身契在手,就能让花蕾没有后顾之忧,而刘大一家子都是厚道人;花蕾虽然有点小私心但不影响花蕾的忠心,小私心很正常,是人都有私心,只要忠心就好。
花蕾连连点头。
郝妈妈第二天知道了花蕾送信出去,不用想郝妈妈也知道了月瑶是送信去了马家。
月瑶招了郝妈妈过去,语气有些冷淡,今天可没昨天的热络了,说道:一个晚上了,该给我答复了。
郝妈妈想了一个晚上,最后深呼吸一口气答道:姑娘有没有想过这样做的后果。一旦谣言传播出去姑娘一辈子就要背负这样的名声,沈家也可能因为这个传闻退亲。谁家敢娶一个克父克母的扫把星,沈家十有八九是要退亲的。
月瑶讥笑道:你放心,沈家不会退亲的。至少他们不敢明面上退亲的,否则沈迁无法在官场立足。月瑶虽然想过要退亲,但是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退亲,有这么一门亲事挡着可以省了她不少的事,至于将来,将来这门亲事肯定要退的,她是不会嫁到沈家去受罪。
郝妈妈不明白为什么月瑶能这么肯定沈家不退亲,但是她还是重复了一件事,说道:姑娘,你这样做两败俱伤的。
月瑶冷嘲道:两败俱伤总比我一个人受伤的好,不要说那么多了,我没这么多时间跟你耗,是走是留你自己决定。
郝妈妈点头道:我做。郝妈妈的意思是她留下了。
月瑶面色仍是淡淡的,说道:郝妈妈,你得告诉我祖母对你最后的嘱托是什么放一个这样的人在身边是非常危险的。她好不容易重新活一次,不想再稀里糊涂地又死了。
郝妈妈过了好半天才说道:姑娘,老夫人什么都没跟我说。老夫人嘱咐她的话,她是决计不会告诉月瑶的。
月瑶却是淡淡地说道:我昨天晚上在想,若是祖母在世看到我做了危害到连家连累到了大伯父跟大堂哥他们的事,祖母会如何处置我其实根本就不用想,一个孙女跟儿孙的前程相比孰轻孰重,很容易选择。孙女嘛,没了就没了。不是月瑶这么恶意揣测老夫人,而是老夫人明知道莫氏是条毒蛇,却因为怕连累两个堂哥而放任着。想得深了,祖母明明知道莫氏的性情,上辈子却是由着莫氏折腾她。月瑶清楚地知道,在祖母眼里儿孙才是最重要的。
郝妈妈面色大变道:姑娘,你怎么能这么郝妈妈在月瑶满是嘲弄的眼神之下,只有苦笑道:姑娘,老夫人确实留下了话。郝妈妈清楚地记得老夫人临终的话,老夫人对她说,若是三姑娘做了伤害连家的事,就让大老爷送三姑娘去庵堂,在庵堂过一辈子。其实郝妈妈认为这比直接要了三姑娘的命更残忍。青灯古佛相伴一生,可不比死了更受罪。
月瑶听了郝妈妈的话,翻江倒海一般的难受。原来,原来不管上辈子还是这辈子都是被抛弃的人。好在她这辈子寻了舅舅家做靠山,否则祖母也不可能那么痛快地将她娘的嫁妆给她了。
月瑶心里在滴血,但是在郝妈妈面前还要装成没事的样。月瑶淡淡地说道:等过段时间风声过去后,我就放了你的身契,你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吧
郝妈妈有一阵的茫然,她已经没了家,一双儿女也伤透了她的心,所以她从没想过去找他们,在郝妈妈的心里就当他们死了。
其实,郝妈妈是在怕,怕她去找他们而他们却不会认她这个亲娘,所以一旦离了连家,她不知道能去哪里
郝妈妈看着沉浸在痛苦之中的月瑶,其实她跟姑娘还有一个相同之处,都是被最亲最爱的人抛弃。郝妈妈对着月瑶直直地说道:姑娘,我已经无家可归。若是姑娘愿意,我想一直跟在姑娘身边。她是月瑶身边的管事妈妈就是月瑶的人,若是离开月瑶不离开连家,连家也没她的立足之地。
月瑶却是直勾勾地说道:你要我如何信你
郝妈妈苦笑道:姑娘,虽然老夫人交代了那些话,但是我却从没有想过要去执行老夫人的话。我很清楚三姑娘你是个心思纯良的人,除非莫氏逼得你走投无路,否则不会去做伤连家的事。郝妈妈这是肺腑之言,虽然老夫人临终的托付了她这件事,但是她真没准备去执行。当刀架在脖子上还不去反抗,只能说这个人该死,那她只会看着不会说什么。
没人不珍惜自己的性命,她当年也是这么走过来,又怎么会下手杀同样不认命反抗的三姑娘。
月瑶没有吭声,好听的话谁都会说。
郝妈妈咬了咬牙后说道:姑娘,我在府邸二十多年,结下了不少的善缘,这些姑娘以后肯定能用到。这二十多年,郝妈妈帮了不少的人,这些人以后肯定能帮她做不少的事。
月瑶听了这个有些心动,在连府她孤掌难鸣;单靠邓妈妈收买的那些人不成,因为从那些人嘴里打探消息,都只能打探到面上的消息,深一点的事情都挖不到,说道:若是你能将这些人都告诉我,并且注明如何结下的善缘,我就相信。要投靠也得交投名状。
郝妈妈之所以跟月瑶说这些也是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郝妈妈很肯定月瑶内里是一个很善良的人。看看月瑶对身边的丫鬟,对老夫人,还有对教导她的绣娘,只要对她好的人她都赤城以对;就算对她不好,频频算计她的人,她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也会相帮。比如大姑娘,若是三姑娘当时没提醒老夫人,大姑娘肯定已经陷在火坑里了。三姑娘很善良,若不是莫氏太过狠辣,相信三姑娘也不会与她作对。
月瑶看着手里的清单,若是这些都是真的,以后她在府邸就会好过许多。她也不要这些人为她做什么拼命的事,她只要得到消息有个准备就行,而不是成为聋子瞎子,然后成为被人宰割的鱼肉。月瑶望着郝妈妈轻声说道:妈妈有什么未完成的心愿
郝妈妈摇头道:没什么心愿
月瑶想了下后说道:我听说你有一双儿女,如是你不想见他们也无妨,儿女不成孙子孙女也是成的。这样郝妈妈老了也有一个依靠。倒不是月瑶要拿了郝妈妈的孙女或者孙子来做威胁,只是月瑶手里没有郝妈妈的把柄,她就无法相信郝妈妈真正对她投诚的,这是上辈子留下来的后患。
郝妈妈浑身一震,儿女伤透了她的心,她不想也不敢去找他们;但是若是能养个孙女或者孙女在身边对她来说也是一个慰藉,而且有个孩子咋身边,也不用害怕老了孤苦无依。
月瑶看着郝妈妈眼底的亮光,微微叹一口气,都是可怜的人。月瑶朝着郝妈妈点了下头道:我会尽快让人去做的。
月瑶再回到小佛堂,拿着笔却无法下笔。她刚才只是猜测,想诈一诈郝妈妈,却没想到她的猜测是真的。
墨汁一滴一滴低落在雪白的纸上,随同墨汁低落的还有一滴一滴的眼泪。月瑶喃喃地说道:爹,娘,我很想你们,真的很想你们。她终于明白为什么爹临终之前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李伯父身上,那个匣子的事连祖母都瞒着。可惜上辈子爹还对祖母跟大伯父保留了最后一分期盼,所以没将对他们的怀疑告诉她;也正因为这一分的期盼,导致她上辈子的悲惨。
月瑶也不怨恨连老夫人,她确实没法跟大伯父还有两个堂哥相比。一个是亲生儿子,两个孙子是连家的未来,跟这些比起来她算什么她什么都不算,所以老夫人这么做无可厚非,月瑶并不觉得有什么,只是那份儒慕之情也烟消云散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