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大魔王娇养指南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风行水云间
来者正是柱国颜焘。
他负手进厅,目光从众人脸上扫过,望见燕三郎也是一怔:“你怎么在这里?”
他下意识往少年身边看去,只见到了傅小义。
西城通判和官差首领上前一步行礼,后者不待上司发问,赶紧将抓捕嫌犯的过程说了。
颜焘已经大马金刀坐下,越听越是脸色阴沉:“不过是抓个人,这点事儿都办不好?”
两人一起低下头去。
颜焘这才转向燕三郎:“嫌犯为什么跑去你那?”
“方才我已经说与通判。”燕三郎道,“这人被官差追赶才躲进明月楼……”
“通判听了我没听,你就得再说一遍。”颜焘打断他,很不耐烦,“你亲眼见到他被官差追赶了么,否则怎知他是为躲官差才进明月楼?”
这是鸡蛋里面挑骨头,燕三郎对原因心知肚明,也不动气,将早晨这段经过又说一遍。千岁不在,颜焘对他可是一点儿都不客气。
颜焘问了几个细节,燕三郎一一回答。前者忽然道:“你夫人呢?事发时,她怎么不在明月楼?”
“她起得早,去西郊狸子林玩耍。”燕三郎面不改色,“晚上才回来。”
“那么屋子里发生的事,现在只有你一个人知道了?”
少年耸了耸肩:“还有我的猫。”
颜焘呵呵一笑:“照你所说,你被迫服毒,那就应该按他所说照办才是,为什么又向官差揭发?”
他凝视燕三郎:“你不怕事后毒发?”
“我就算助他躲过搜查,他也未必会守诺给我解药。何况我也不一定能瞒得过官差,那还落一个窝藏要犯的罪名。”燕三郎答道,“还是供出他更划算,若他有解药,官差搜出来也会替我解毒。”
说到这里,他苦笑一声:“万万没想到,他居然服毒自尽了。”
“清乐伯。”颜焘身体前倾,意味深长,“你是真机灵。”
“过奖。”燕三郎就当没听出他的语意双关,“现在,是不是该帮我搜一搜解药了?”
他运气不错,通判找来的大夫这时也上门了。
“查一查。”颜焘往燕三郎一指,对大夫道,“看看他有什么毛病。”
燕三郎就当没听见他的一语双关。
这大夫专攻草膏,在西城区也是鼎鼎大名。今天被通判从药堂里请来,又听闻柱国也在,哪里敢有怨言,赶紧去搭燕三郎的腕脉。
慎重起见,他多号脉十息才道:“这位小哥的确中毒了,奇怪的是毒性不强。”说罢要了嫌犯的随身之物过来,一一检查。
伙计递药给燕三郎,后者吃下后顺手把药瓶放在桌上,后来也被官差当证物收集起来。大夫取出这只瓶子,从里面倒出残余的药液仔细试验,而后才道:“就是这一瓶了,这是水毒芹混入鬼笔,一刻钟内能要人命。”
一刻钟?难怪他要说奇怪了。余人目光都放到燕三郎身上,这小子服毒到现在有半个时辰了,还好端端坐在这里,也没见毒发呢。
燕三郎不慌不忙:“我有心疾,始终服药。或许药物中和了毒性。”
大夫伸手:“我看看你平时用的药物?”
燕三郎递过一枚药丸,大夫接过,滴了不少药剂在上头,最后甚至取银刀切了一小块来尝。
“好药!”他竖起拇指,“这调配手段可太高明了,堪称宗师级别。未知出自哪一位名家之手?”
“见笑了,这是内人所制。”燕三郎谦虚一句,结果千岁很是不满,“喂,见什么笑!”
颜焘打断两人:“说结论!他拿出来的药,能不能解嫌犯的毒?”
通判在一边听着,也佩服这话问得实在有水平。若这位清乐伯身上备的药,刚好能解嫌犯的毒,那他的嫌疑瞬间就很大了。
大夫迟疑一下才道:“这个么……”
“能,还是不能?”通判赶紧道,“你给个准信儿!”
“不、不能。”大夫只得道,“但有中和延缓之效,能把毒发时间往后推上个把时辰。”他一口气往下说,“这是温补之药,药性调和分明,本来也不是解毒用的。我方才号脉,察出这位小哥心脉滞堵气弱,的确患有心疾,这药也的确对症。”
燕三郎点了点头。他的心疾非常明显,只要是个合格的大夫都能诊出。
旁人听明白了,这小子治心疾的药物刚好能够抵冲嫌犯的毒剂,所以到现在也还未毒发。





大魔王娇养指南 第1082章 十万火急
大夫在嫌犯的遗物中翻找几下,找出个纸包,里面是黄色的粉末:“这应该就是解药了。”
燕三郎伸手:“我现在可以服用解药了吧?”
颜焘也没理由拦着了,做了个自便的手势。燕三郎于是拿过药粉,温水送服。
“臭小子,满身都是心眼儿。”千岁轻轻切了一声,燕三郎就当是夸奖听了。
就算没有解药,这毒他自然也有办法解开。但在官家面前,在颜焘面前,他偏偏就不能自己解。
省得惹来一身腥。
颜焘点了点那只装有绿色液体的瓶子,问大夫:“这又是什么毒?”
大夫小心翼翼取了两滴出来,只来得及用银针试毒,它就挥发不见。
银针亮闪如新,没有变黑。
可是燕三郎是亲眼见到它毒死人都不必十几息。
“这?”他也没见过这样的,一时怔忡,“容小人再试。”
他还想再取点出来,颜焘一摆手:“算了,不用你!”瓶子里的药都见底了儿,这庸医左倒两滴,右倒两滴,把赃物都倒没了。
他亲自收好瓶子,准备带回去给御医看看,目光扫过站在一边的燕三郎,见他面色淡定,心中更是不喜,于是指着他对西城通判道:“押去衙堂,我要亲自审问。”
傅小义横跨一步,挡在燕三郎面前。少年皱眉:“为何?我又不是嫌犯。”
“谁说你不是?”颜焘一声冷笑,“我们原本要跟踪他,让他带我们去找上家。结果呢,他哪里也不去,偏偏去了明月楼,偏偏死在你身边。”偏偏这小子还安然无恙。
傅小义怒道:“明明是摄政王要求,让我家少爷不得离开明月楼!”
“那又如何?”颜焘微微昂首,“作为一个外来客,你在安涞未免也太活跃了。你说自己清白无嫌疑,可有证据?”
千岁都想给他鼓掌了。由被诉人举证,这厮强词夺理的本事当真了得。
燕三郎却不动气:“你们既然追踪他一晚上,想来知道他住在哪里,以何营生。为什么不去找他东家盘问?”
“你知道他东家是谁,嗯?”颜焘拍了拍巴掌,露出恍然之色,“哦对了,吉利商会发卖宝物那一天,你就跟这伙计站在一起,说了好久的话,对吧?短短十天之内,你们就有两次接触。”
“他领我上二楼包厢罢了。”燕三郎啼笑皆非。那只是个巧合,居然也能加重他的嫌疑。
颜焘捏了捏指关节,发出一连串清脆的喀啦声:“好极,希望一刻钟之后你还能坚持这么说。”
“当”一声清响,傅小义拔刀以对。
这还了得?其他官差同样武器出鞘,一下将他二人围在中间。
燕三郎依旧镇定:“颜焘,我乃外宾。你敢对我动粗,大卫必然要替我讨回公道。”
“勾结叛党反宣,这是凌迟之罪。”颜焘冷笑,“卫国敢给你讨什么公道?”
看出他要强行定罪,少年目光微动,也不再辩驳。既然自证清白无用,燕三郎心里就活动开了。反正也跟柱国撕破脸,不若趁此机会弄走玉太妃算了。
他做事顾大局、识大体,力求稳妥,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敢孤注一掷。
事实上,他和千岁历尽艰险,其中哪有几次当真是做足了万全的准备?
尽人事,听天命而已。
他看了傅小义一眼。自己平时控缓心跳,但并非没有一搏之力。
傅小义与他同行一路,也养出不少默契,当即领会他的意图,握刀的手不由得一紧:
今次要杀出安涞城吗?
他不怕事儿大,但不知燕三郎如何才能带玉太妃出宫、出城。
看出这两人打算拒捕,颜焘眉头一皱,身上杀气凛然。
战机一触即发。
燕三郎掌心一动,赤鹄宝刀的刀尖已经滑到袖口。
偏就在此时,门外响起脚步声,而后有个侍卫大步奔了进来,打乱场中凝滞的气氛:
“柱国,十万火急!摄政王有令,召您立刻进宫!”
颜焘目光一凝:“什么事?”
他们手足情深,兄弟俩三天两头都见面,现在颜烈却用了“召”字,还称十万火急!
难道?
侍卫看了看其他人。
颜焘当即将他带过一边,随手布个结界:“说。”
侍卫小声说了一句。
燕三郎即看见颜焘面色骤变,转身就往外道:“走!”
但他没走出两步,就回身指着燕三郎,对那侍卫下令:“邱林你留下,盯紧这名嫌犯,不可让他有一刻离开视线。”而后对西城通判道,“他还有十七个手下,全带回衙里看管,一个都不能少!”
两人应是,颜焘即转身离去,头也不回。
看他走得脚不沾地的模样,也称得上是十万火急了。
他一走,这里剑拔弩张的局势立刻缓和,只有侍卫对二人虎视眈眈。
西城通判咳嗽一声,对燕三郎道:“公子就在这里候着吧。来人,看茶!”
他久混官场,也是个人精,虽然柱国对这少年很不客气,但对方好歹有爵位在身,又是外宾,不能像草头百姓那么随杀随剐。他旁听了这么久,也发现柱国并没有真正拿到对方什么把柄,因此打定主意,对燕三郎还是客客气气。
柱国能得罪的人,不代表他就能得罪。
燕三郎很礼貌地道了谢,又问:“您不是童渊人吧?”
西城通判一怔:“哦,我是奚人。”他不好与燕三郎多说,再寒暄两句就离开了。
这时傅小义面有愧色,低声对他道:“小人失职,请少爷降责。”
霍东进出门前,派他护卫燕三郎的安全。方才那假伙计去收残羹,傅小义见他手里端着碗盘,也没细究,哪知居然是伪铎国的奸细!
傅小义那时就惊出一身冷汗,现在少爷又失陷在署衙,他心里头着实不安。
燕三郎点了点头:“罚薪三个月。”
为人上者讲究赏罚分明。即便他不在意,但傅小义犯了错就该受罚,这是规矩所在。
颜焘的侍从邱林立在门边,双手抱臂盯着他,果然忠实覆行看押之职。
燕三郎也不理会,背对着他悄声道:“方才他们说什么了?”




大魔王娇养指南 第1083章 隔壁就是铁府
他问的是千岁。
颜焘虽然布下结界,但和邱林还在偏厅内谈话,仍在阿修罗的神念扩展范围之内。
千岁就等着他提问呢:“看他口型,仿佛是个惊天消息。”
“嗯?”知道她喜欢卖关子,燕三郎很配合地应了一声。
“这侍卫说,‘王上病危了’。”
燕三郎悚然动容:“当真?”
这消息堪称石破天惊。
“我说过了,只能看口型!”千岁哧了一声,“你觉得,我看错的几率有多大?”
很小。
燕三郎立刻想起半个月前与少年天子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见面。
那时,他就看出宣王顽疾在身,很难根除。“他的病情应该进展缓慢才是,怎会突然恶化?”
“维持慢性,还是由慢转快,这都因人而异。”千岁并不在意,“你也知道的,这种病人最后往往是死于并发。”
燕三郎默然。宣天子与他同龄,过年才到十七岁,还未识尽人间烟火呢。他病了这么久,摄政王今日却急召颜焘回宫,那就说明宣王怕是撑不过这一关了。
“宣国又要变天了。”燕三郎轻声道,“青芝镇叛乱,莫不与之有关?”
他心思灵巧,瞬间就将这二者联想到了一起。
千岁赞他一句:“极是可能!”
或许铎人已经知道宣天子病危,这才在宣国腹地突然举事?
那么,这时机得掐得多么精准?
对宣王廷这个庞然大物而言,区区一个作乱的小镇就像牛身上的虱子,早几天或者晚几天,它都能抽出手来,直接扑灭动乱。
偏在这当口儿,它是焦头烂额的。
¥¥¥¥¥
很快就到午时,谭培设丰盛酒席,两人小酌。酒意方酣,端方才问谭培:“融绘堂隔壁就是太傅府吧?”
“是啊。”谭培得意道,“站在我这角楼的西窗边,还能看见他家的园子呢。”说到这里却转而叹了口气,“可怜太傅府最近办丧事,庭院都无人精心打理,看起来冷森森地。”
“铁太傅好大的面子,居然能劳动玉太妃上门。”端方继续试探。
“你不常住安涞,不知这里的情况。玉太妃从来深居简出,也没去过哪个大臣家里作客。”谭培笑道,“不过铁太傅的原配木夫人是她的手帕之交,玉太妃还是玉妃的时候,铁家替她出头两次,挡去不少灾祸,王廷上下都知道她和木夫人交情深厚。现在铁赫将军不幸过世,玉太妃前来探望也在情理之中。”
他压低了声音:“这或许也出自摄政王授意。因为铁赫之死还未查出结果,铁太傅的怨气很大,摄政王的安抚或许不如玉太妃亲自上门慰问木夫人管用。”
端方露出恍然之色:“是啊,我说这些前朝的妃子怎么能大张旗鼓出宫,原来是摄政王派出来的。这么年轻的太妃,我还是第一次见,当年很得宠么?”
“她是梁人,传说曾是梁都第一美人,其父就是梁王的亲叔得胜王。当年先王花了好大力气,才从梁国把她纳过来,哪有不宠爱的道理?不过我听说这位玉太妃性子平和软弱,就算得宠也在后宫中吃了点亏。”
谭培顿了顿:“太祖仁慈,临死前下令,嫔妃可以发回原藉地,不必守陵或者陪葬。玉太妃原本也要被送回梁国,结果次月就发现——”
端方接了下去:“有孕?”
“是啊,三个月大了,只是不显怀,于是她立刻升格为太妃。这对玉太妃来说倒是件好事,那时得胜王已经兵败身亡,她若被遣送回国,恐怕也是死路一条。”
说到这里,谭培又露出神秘笑容,现在端方知道这是他八卦的前奏。
果然谭培小声道:“其实王宫里私下还有一个传言……”
他说到这里就住嘴了,端方轻咳一声:“你放心,我不传第二人。”他知道谭培也是喝大了,否则平时嘴巴没有这么不牢靠。
谭培这才接着往下:“传言说,玉太妃的儿子恐怕不是先王的遗腹子。”
端方挑起眉头:“那是谁的?”
谭培不说了,只是笑。
有些话,他就算醉到没边儿了也不敢说出口。
他又啜了一口酒,“不过安涞还为铎国都城时,先王曾经盗走神庙中的宝物。此事你可知晓?”
“听说过。”端方今趟出门之前,特地研究过宣国和安涞城历史,对于那个故事印象深刻,“宝物上附有诅咒,盗走它的人必会断子绝孙。我以为只是野史轶闻,作不得真。”
“这事儿谁说得准?”谭培摇头,“不过先王的三个儿子的确都没了。”
“那也不能说明诅咒成真。”端方本着做学问的严谨态度反驳他,“帝王子嗣易夭折,死亡率本就远远高过了平民百姓。”
这不是他一家之言,而是公认之理。
“的确,先王请来大能鉴定宝物,只知道那上头的确有古怪力量,却不一定就是诅咒。”谭培夹了颗话梅芸豆,慢慢尝味儿,“但谣言早就传开了。”
端方摇头:“不对罢,当今宣王是颜枭第四子,他不也仍然健在?”
“王有血症,御医只能拖延,却无法根治。”谭培的声音更小了,“你也知道,最近宫廷上下人心惶惶,王的身体越发不好了。”
“听说了。”出身拢沙宗的官员在宣王廷里是一大势力,端方从他们那里听到不少风声。
其中就有最糟糕的推断:
怕是就在这几日了。
“就有人说,好像诅咒又要生效了。”谭培喃喃道,“其实就算王上身体康态,民间也隐隐有些议论。”
“我知道。”端方往太傅府又瞥去一眼,这都午时了,玉太妃还会在铁家待上多久呢?他随口道,“这流言也早就在宗门传开了,说当今宣王不是真正的颜同烨,只不过是摄政王扶起的一个傀儡。”
“这就真是廷上的忌讳了。”谭培说到这里,好像一下子就酒醒三分,“当年四王子从梁国被找回时,就有臣子提出异议。”




大魔王娇养指南 第1084章 薨
“但是四王子顺利通过了血脉验证,太祖暴怒之下,将质疑者五马分尸。后来,这事情就再也没人敢提了。”
至少明面儿上不能再提。
“那就不提了。”端方笑着举杯,心中却暗暗想道,应该会一会这位玉太妃,“来,吃菜。”
后头端方拿出师门酿造的好酒,谭培已经多年不曾喝到,一举起酒杯就停不下来了。
这种酒的酒劲儿很大,连异士都扛不住。
又过小半时辰,端方往窗外看了一眼,恰好见到一个身材高大的老人从铁府大步奔出,在门口骑上高头大马,飞奔而去。
那是……太傅铁师宁?端方眼力好,看出他满面凝重,又是往王宫方向疾驰,身后还跟着两名护卫。
安涞城禁骑行,违者获罪,除非手握上敕。铁师宁贵为太傅,平时也要遵守律令,这是发生什么十万火急之事?
难道?
端方眼珠子一转,看谭培喝得迷迷登登,于是站起身道:“你先喝,我去走一趟五谷轮回。”
他要蹲茅厕,谭培怎么会拦着,只来得及挥挥手,就半眯着眼歪在榻上了。
端方往茅楼方向走,一路上遇见谭府几个下人,都向他行礼。
他转去一丛假山后头,瞅着四下里无人,于是悄悄折返往西,而后接连翻过两道高墙,跳进隔壁铁家的院子里去了。
¥¥¥¥¥
颜焘飞马进宫,一路上蹄声得得,清脆又急促。
无人敢拦。
他一直骑到昭明殿,才翻身下马。
这里是宣王的寝宫。
侍卫让开,颜焘长驱直入,见到床前已经站着四、五名大臣,都是德高望重,其中两人身负先王留下的诰命。
气氛凝重。
颜烈就立在床头,听闻背后传来的脚步声也不回头,只道:“王上病危,群医束手。”
他的声音,就和众御医脸上的神情一样沉重。
偏在这时,宣王偏偏就在这时病重!
颜焘往前走上几步,才看清宣王病状,不由得大吃一惊:
这少年原本清秀的脸庞已经肿胀,青筋和血管高高浮起,眼睛却被挤得只剩一条缝,露在外的脖颈也是如此——他看起来就像个膨胀的气球,针一扎就能爆。
但他还活着,呼吸微弱而断续,嘴角不停流出涎水。
绿色的涎水。
这颜色看起来好生眼熟!颜焘瞳孔骤缩,下意识去看宣王的手。
少年的手放在被里。
颜焘肘部一动,想伸手,下一秒却又缩回,只对御医道:“把王上的手扶出来。”
御医微一犹豫,颜焘即怒吼一声:“快点!”
哪怕挤入这么多人,寝殿也依旧显得大而空旷,这一声就在殿内迭荡,搅出许多回声。
御医不敢耽搁,轻轻将宣王的手从被子里扶了出来。
颜焘当即倒抽一口气:“果然!”
宣王从肘部到手指同样浮肿,但指甲却是暗红色的,像是血液凝固于其中。
这个症状,他今天看见第二次了。
他即对颜烈道:“哥哥,今天自尽的铎人奸细,毒发的症状与王上如出一辙!”
群臣动容,颜烈也是嚯然抬头:“你说什么!”
颜焘从怀里掏出那只药瓶:“他吞下瓶中药立刻毒发,不治而亡。观其形状,同样口流绿涎、指甲泛红。对了,眼睑也是绿的,并且耳后还有绿点。”
眼睑?耳后?
颜烈看了御医一眼,后者不待他吩咐就已经动手,轻轻掰开宣王下眼睑。
于是,所有人都看见了绿色的血丝。
御医再翻看宣王耳后,果然皮肤上有一块绿斑,蚕豆那么大。
“喀啦”,颜烈捏碎了椅背,后方有一老臣恨恨道:“果然是铎人所为!”
“看看能否解毒。”颜焘补充,“对了,这东西挥发极快,并且银针探测不出。”接着他又说了几种药物,都是先前西城署衙请来的大夫验过无效的。
“是。”御医接过颜焘递来的药瓶,小心取两滴药液在钵中,飞快放入试剂。
他的动作比起民间大夫,不知道要迅捷和灵巧多少倍,一眨眼的功夫就试过了四种药剂,并且还能保证相互之间并不干扰、抵消。
饶是如此,瓶中取出来的墨绿药液还是没有改变,并且在十几息之后就挥发掉了。
御医又试了两滴,无果。
再试两滴……
众御医都围了上来,献言献策,中途换了三个人出来试验。
1...353354355356357...5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