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第二帝国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幽泠秋月
在这海啸山崩的炮火天罚中,“富兰克林”号航母最先不支,它的倾斜角度渐渐超过了45度,而后便像死鱼一样急剧倾覆。当它的舰体横翻过来的那一刻,德国战列舰上爆发出了巨大的欢呼;如果将来有人问起战列舰在这场战争中有什么表现,他们只需回答用舰炮击沉过敌军航母,这便够了!(未完待续。。)
s感谢书友雨12344、失绎的石头的月票支持,和袁1234567、z1976的打赏~~~
近日订阅量极为悲催,作者心中冰凉如冬啊
重生之第二帝国 第766章 无奈幕谢
海风呼啸,涛声卷舞,灰黑色的乌云沉甸甸地笼罩在海面上空,雷声隆隆。几座大若宫城的烈焰废墟,相继在不断迸爆的猛烈爆炸中徐徐沉没,天空中下起了由万千钢铁和杂物碎段所组成的短促骤雨,其在海面上溅起的大量水花势若暴雨敲荷。不过很快,海面上就随着那些巨型漂浮物的没入水中而重新沉寂了下来,只有一些幸运儿在巨浪当中随波跌宕,并竭力扬起水花以吸引救援人员的目光。
“传令,各分舰队收拢队形,以战列舰为核心重新恢复正常的巡航阵列。”舍尔呼出一口气,语气轻松的开口说道。在自己的大口径舰炮轰击下,装甲薄弱的美军航母几乎不堪一击,不到20分钟,这些作恶多端的异端就都被炸成了支离破碎的海底礁群。如此胜利也让传统海军出身的舍尔的内心长出了一口恶气,被那些异端航母骑在自己头上这许多年,如今战列舰也迎来了一次华丽的逆袭!
当前,美军舰队已经有4艘大型航母被击沉,另外还搭上了2艘快速战列舰,考虑到自家舰队所蒙受的不痛不痒的损伤,舍尔无疑已经确信自己取得了这场海战的胜利——毕竟在数量和性能上,自己这支舰队都拥有压倒性优势,用经过全面开挂之后的2艘威廉大帝级和5艘俾斯麦级战列舰去对抗敌方3∠◆艘战列舰,显然有杀鸡用牛刀的巨大威力。这种实力上的碾压也正是战争中最乐意见到的理想局面。实际上,除了曼施坦因计划等单手可数的特例之外,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的战争都是靠拼硬实力来鼎定胜负。即便是德国孤身独斗英法俄三大列强的上一次大战。也与德国那钢产量超过了英法俄三国之和的澎湃工业密切相关。
随着舍尔命令的下达。这支炮击舰队开始重新收拢了编队;在之前的战斗中,为了阻止美军驱逐舰对己方战列舰发起的鱼雷突袭,德军的辅助舰艇也和对方搅在了一处,此刻早已经因为各种机动而散落得遍海漂浮。对于那些仓促逃离的残余美军舰艇,舍尔并没有要将其一网打尽的意愿:那些驱逐舰的航速丝毫不比自己的同类型舰艇来得更慢,主力舰更是追之不及。与其花费过多的精力来消灭这些意义不大的小船,倒不如集结舰队以备再战之需。相比于这支已经主力丧尽的舰队,舍尔显然更关注另外一支敌方舰队的位置。如果自己能再将另一支美军航母舰队一锅端掉的话,那么不仅能让同盟国掌握大西洋海权,具有光荣传统的战列舰,也能在自己的历史上谱写出一曲消灭异端的不朽诗篇。
“元帅,我们截获到一条电报,那支拥有5艘航母的美军舰队出现在14号海域,航向西北偏北,速度20节,距离我们270海里!”过不多时,一名副官快速走进了航海室。向舍尔大声报告道。额上皱纹横生的老将绽放出与他的年龄毫不相符的明锐目光,当即抓起桌上的圆规直尺和红蓝铅笔进行紧张的放样计算;在得到各支分舰队上报而来的战斗损伤和油料剩余情况之后。舍尔便极为熟稔地下达了相应的指令。驱逐舰和巡洋舰们或先行撤退,或继续跟随,而舰队行进的速度和航向也维持在了一个较佳的情况,不会因对方的机动而予以大幅的应对。
不过这一次,舍尔想要让战列舰再创新功的愿想却是落空了。在刚才的那场战斗中,他所对美军航母取得的酣畅淋漓的歼灭是由着诸多前提条件的:美军航母不仅因受伤跑不出高速,用于保命的烟雾也在之前的战斗中使用殆尽,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在躲避德军航空力量的打击时,与对方的重炮集群在风雨区内结结实实的撞在了一处,事先没能获得任何的远程预警,这才被舍尔的战列舰队所乘。如果这三个因素有一个未能具备,战列舰想要痛歼蛮夷都是无法做到的;而这也正是这种熔铸了艺术与武力、人类所建造出的最庞大最复杂的战争机器无奈而又悲情的被航母替代的一个核心原因。二维模式下的慢节奏海战已经不再符合当前突飞猛进的时代科技,舍尔舰队所获得的这次胜利已是可遇不可求的极大幸运。
发现另一支美军航母编队的,是由胡戈中将指挥的第8航空战斗群。5艘齐柏林级航母和7艘防空巡洋舰组成了舰队的核心,另有2艘奥匈的“道恩”级战列舰拱卫伴随。与舍尔一样,接到卡尔斯舰队遇敌报告的胡戈从昨日上午就开始进行机动,并终于通过大范围撒出的空中侦察部队,在当前确定了那支对卡尔斯舰队发起猛烈攻击的美军航母的方位。十几分钟后,由200余架战机组成的攻击波便开始接连升空,并在20分钟出头的时间里放飞殆尽:这批机群当中的攻击机都是德国航母在夜间便整备完成的,只等发现敌方航母之后,便装上炸弹和鱼雷实施出击。凭借载机量和大甲板所带来的航空优势,德军航母舰队完全有资本采用这种激进奔放的策略来应对每一场海战;条约期间建造的齐柏林级航母虽然不如兴登堡级那般完善而强悍,但清英以历史上大凤号为蓝本设计的这款舰艇,在攻防领域同样是渣渣埃塞克斯所无法匹敌的存在。
由于这支美军舰队将绝大部分力量都投入到了对卡尔斯舰队的攻击中去,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处在青黄不接的空中薄弱状态,德军派去进行侦察和引导攻击机群的分队便没有受到强烈的抵抗,并通过不断发出的无线电信号出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当德军战斗机发现美军舰队之后的两个小时,一片铺天盖地的飞蝗就径直杀到了美军舰队的上空。刚刚收容完第一波攻击机群的美军舰队只来得及放出寥寥几个中队的战斗机,便被迫再度通过烟雾来干扰对方的攻击;然而很快,悲剧的情况就出现了。
3艘埃塞克斯级航母由于是从另一支舰队机动而来,昨天未逢交战的它们的发烟罐存货相当丰厚,但另2艘黄蜂级却是打满全场,此刻已经无法拉起将自己尽数笼罩其中的浓密烟雾。护卫驱逐舰所拉起的烟雾只能在航母周边形成雾墙,在一定程度上干扰鱼雷机的低空投射,对从高空发起俯冲攻击的轰炸机却是很难起到理想的成效。从高空向下俯瞰,2艘排水量1.4万吨的黄蜂级航母的身影在烟幕中清晰可见,正苦于难以捕捉那几艘大型航母轮廓的德军飞行员,自然便将全部的愤怒都倾泻到了它们的身上。
在ju-87轰炸机凄厉的尖啸声中,2艘黄蜂级航母在短短5分钟内就变成了一片燃烧的浮岛,入目所及,完全看不到一丝原有的甲板和舰体。该型航母原本就是低吨位的试验型产物,装甲防护仅仅是本国轻巡洋舰的水平,一发250kg高爆弹就能让其受到重创,当前弹如雨下的重磅炸弹更是对其直接下达了最终判决。很快,这两艘航母就走完了它们的服役历程,相继断裂沉入海中。而即便是那3艘躲藏在烟雾中的大型航母,也没能在德军的这波攻击之下全身而退:埃塞克斯号的机库被命中,一场大火烧掉了内部的大半舰载机。由于航空燃油也被引燃,这艘航母即便是能够被抢救下来,也至少要在船台上待大半年的时间。
最终,这批德军攻击机带着击沉敌方2艘轻型航母、疑似击沉2艘大型航母的核心战绩无奈返回。早早释放烟雾的美军航母不仅难以发现其具体方位,就连辨认目标受创情况也变得极为困难。遭到一波猛攻的美军舰队再不敢恋战,当即在收回飞机之后快速撤退:此时的他们已经通过无线电得知了另一支友军舰队的惨剧,如何逃回母港,乃是阵容同样残缺不去的他们当前所面临的核心挑战。
为了避开德国舰队的空中侦察,带有伤舰的美军舰队便没有选择径直朝西北方向撤退,而是转向了大洋深处的东北竭力逃窜。这个时候,运气也终于站在了美国人一边,当他们在亡命开始后没多久,一片浓密的积雨云就从天边飘卷而来,并笼罩在了仅有上千米的空中。被这道厚重的云层所遮挡,从高空飞掠而过的战斗机就几乎必然会与这支舰队失之交臂:因为在看到有大片乌云的情况下,飞行员的第一反应都是拉起机头进入高空,这些云层之下可能蕴含着的狂风、暴雨、和闪电,随时都能对脆弱的飞机构成致命的破坏。美军舰队提心吊胆的过了好几个小时,终于捱到了天幕黯淡的夜晚,对于他们而言,最危险的时段已经过去,接下来就是在茫茫大海中绕一个大圈,从北部海域向南回归。(未完待续。。)
ps:感谢书友苍白流星的月票支持,和zccharles、回归1m、吹牛不脸红、zhouyu1976的打赏~~~订阅持续悲剧中....
重生之第二帝国 第767章 两线烽火
火色夕阳斜斜沉落,将漫天晚霞都映照进了一片姹紫嫣红的壮丽色彩。
时值五月,柏林已经感受到了夏日的炎意,晚风吹卷间,在清新凉爽之中也带来了一丝燥热的感觉。不过在绿荫成林的城郊夏洛腾堡宫内,气温却仍是宛若春季一般的惬意怡情。作为德国皇室的御用避暑庄园,夏洛腾堡宫每年都会在夏季成为德国平行于柏林的又一个政治中心,虽然以首相为首的各级官僚们已经可以处理所有的日常事务,但那些关键性的决策,却仍旧需要皇帝来予以圣裁。
“笃笃。”清脆的敲门声低低响起,在宽阔的大厅中显得格外清晰,片刻之后,一身正装的首相埃克曼便现出了他那腰细如蜂的瘦弱身形。看到站在主座跟前的那个高大的身影,埃克曼恭敬地行了一礼,道:“陛下,海军刚刚从大西洋前线传回电报,他们重创了进入大西洋的美军舰队,确认有4艘大型和2艘小型共6艘美国航母被击沉。我军的里希特霍芬号航母不幸沉没,官兵死伤总计2700余人。详细战报会通过随后的一份备忘录向您展示出来。”
清英微微点了点头,算是回应了埃克曼的@话语。对于当前德国海军所具备的优势,没有谁能比一手缔造了舰队的他更为清楚和明白: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当前德国海军的单舰性能都在他的多重开挂增幅下而变得极为恐怖,就算是美国人能占得一些便宜,也绝不可能在阵容也居于绝对劣势的当前时段扭转局面。现在除了空军不能碾压对手之外。陆海军都已形成了足够锁定胜局的绝对优势。如果一切顺利。这场对美战争甚至有可能在今年圣诞节来临之前就宣告结束。
似是看出了清英所想,埃克曼再度开口道:“来自海上的威胁被消除之后,陆空两军的后顾之忧也随之不复存在。我们运输补给的船只能够更加频繁的航行在大洋之上,陆空两军的兵锋威力还将得到进一步的释放。在今后的一个月,我们向美洲前线的货物装运量有望较正常情况提升10%,足可满足70个师的陆军部队和5个航空舰队的战斗需求。现在唯一制约我们在美国南部发起攻势的因素,就是墨西哥国内的铁路运输能力了。这个国家的铁路情况比起半个世纪前的德意志都颇显不如,根据陆军发回的报告。墨西哥境内的铁路不仅设备老化、保养不力,就连火车头和车厢总数也相当匮缺,以至于大量从东部海港卸载的物资都需要靠马拉大车运抵前线,总路程达到400至700公里,效率大打折扣。实际上,这还是我军从墨西哥东北部港口坦皮科卸货所能实现的最短运输路程,由于这座小型港口的吞吐能力有限,大多数物资都要在更后方的维拉克鲁斯港进行卸载,而从这里转运的距离,还要比前者多出整整400公里之遥。”
“这个倒不是什么难以解决的事情。墨西哥的基础设施虽然简陋落后。但美国人的港口道路却是高效先进,足堪大用。只要我军能够在美国南部打开局面。占领他们的一些沿海港口,那么满载各种补给的运输船队就能直接到前线卸下装载,再由他们的道路运送到各作战部队的手中。”清英微微一笑,话语中流露出胸有成竹的轻松之意,“无论是吞吐货物的码头,还是中继运输的道路,美国人的设施都比那帮空有一腔复仇憎恨、却无任何实际准备的墨西哥人要高上太多,这些曾经拉动了美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道路设施,如今也该被我们所用上一用了。”
对于工业化时代的战争而言,后勤补给的地位几乎称得上是至关重要:攻击中的一个步兵师每天至少要消耗200吨物资,大量机动车辆和火炮运作起来所对燃油和弹药的吞噬都将是惊人的数字。至于飙起车来的机械化装甲师、和翱翔天穹的航空军,其对物资的挥霍能力则更是不必提了。一旦后勤不济,轻则进攻势头顿失,重则葬送掉整支军队,另一个位面中的苏德战争便有着无数典型的案例。德军之所以会在攻取莫斯科的台风行动中折戟,一个决定性的原因还是苏联人那糟糕的道路救了自己:慈父执政下的苏联片面追求重工业,导致关系民生的大量道路都是泥土夯成的残次品,当东欧的9月雨季来临之后,这些道路便登时成为了噩梦般的烂泥塘,人马车辆甚至能陷进去半米。在西欧的宽阔道路上纵横千里的德军何曾遇到过这种阵仗,当即就宛若被一双无形的大手给拖住了脚步,后勤保障变得举步维艰;最终苏联人得以在对方的兵锋面前撑到了那个数十年一遇的寒冬,并首次扭转了军队一溃千里的灾难局面。
不过在有着灯塔国之称的美利坚,如苏德战争一般的悲剧道路情况则完全不会在德军身上再度上演了。现在被糟糕道路所阻的,只可能是正在大举向北进攻的南俄军队:这一位面的苏俄更是不可能有精力来完善国内的基础设施,四周虎狼环伺的处境使得他们几乎将所有可用的力量都投入在了军工领域中去。而对于那名克里姆林宫的独裁者而言,即便是撑到雨季来临的中秋都成为了一件奢求:经历肃反之后的红色军队败退得宛若山崩浪决,接踵而来的大量灾难性消息,让意志力如其名字一样的他也忍不住感到惊惧惶乱起来。
“东方的战局进行的怎么样了?”一念至此,清英忍不住开口询问道。盘踞顿河的南俄势力虽然只是德国的一个附庸,但其在德国的东方策略中所扮演的角色却是无可替代的,更何况嫁给阿列克谢的艾琳娜正是清英所最为钟爱的明珠,而即便是阿列克谢本人也早已被清英视为己出。若非从童年时期就带在身边悉心调教,彼此间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清英也不会将女儿托付给阿列克谢照料。
“请陛下放心,俄罗斯沙皇的军队一直都在获得胜利。”埃克曼自是明白眼前君主与罗曼诺夫皇族独裔之间的特殊关系,随即将近期发生在俄国大地上的战事向清英娓娓道来。虽然他并非军队出身,但毕竟在中枢工作了十余年之久;耳濡目染之下,也能通过备忘录,将战场的整体局面描绘得清晰明确了。
经过三个多月的战斗,南俄白军已经向前推进了500公里,凭借着空中战机的扫射支援和陆地坦克的咆哮冲卷,他们共完成了两次大规模的包围歼灭,总计歼敌超过60万人。由于部队素质和武器装备都远远胜于对手,他们的自身伤亡极为轻微,总计损失人数不足敌军的零头。而由于苏俄在掌权之后所建立的一系列高压恐怖统治,使得以“建立国家杜马,将土地重新分给农民”为纲领的俄罗斯帝**,俨然成为了饱受布尔什维克残酷镇压的民众的拯救者,双方所扮演的角色正好较25年前掉了个个!南方王师所至,民众无不箪食壶浆夹道欢迎,就连在红俄所控制的后方,也发生了多起有组织的起义,各种游击队和破坏分子更是层出不穷,阻碍着红俄战争机器的正常运转。相比于历史上抵抗德军入侵的一致团结,内战当中的俄国民众在选择阵营时不会有任何民族上的思想包袱;一时间苏俄政权处处烽火,内外交困,已是一片大厦将倾的末世场景。
“罗曼诺夫的帝国将得到恢复,而霍亨索伦的皇权将辐射整个欧洲。”听得埃克曼将东方局势简单叙述了一遍之后,清英无不欣然的开口说道。当苏俄覆灭的那一刻,就是德国将势力延伸到西伯利亚的开端;战后的俄国需要进行广泛而漫长的国家重建,而唯一有能力提供资本来完成的,便只有德国一家了。如此一来,整个新生的罗曼诺夫帝国必将被德国的经济所完全融合,斯拉夫这个战斗民族也将永远无法成为那个曾经俯视欧洲的压路机巨熊。
“陛下,还有一件事情我需要向您禀报。由哈恩、海森堡两位博士负责的‘神陨’项目进入了收尾阶段,第一枚特型炸弹已经被制造出来。在投入实战使用之前,科学工作者们都希望先进行一次试验,以便获得爆炸时的相关数据和对目标的破坏情况,以便确定能将其威力最大化发挥的最佳用途。毕竟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任何现有武器的全新兵器,而我们对它的全部威力预估都还只停留在纸面计算。”埃克曼定了定神,用压低了的声音对清英说道。在这间只有他们二人的房间中,他仿佛仍旧在担心这一绝对机密会被敌对势力窃听。
“终于完成了么?”听得埃克曼的报告,了解一切内情的清英心中猛然一喜,在这件大杀器的辅助下,这场战争估计很快就能迎来终结。(未完待续。。)
ps:感谢书友龙城晓一、袁yh1234567、和zhouyu1976的打赏~~~
重生之第二帝国 第768章 潘多拉魔盒
一轮炽烈的骄阳高高悬挂天际,将炙热炎辣的光热洒向下方的每一寸大地。空气中几乎没有丝毫的水汽,仿佛干旱是这里的永恒主旋律。千里荒原黄沙漫漫,如同谷壑山岳起伏绵延,极目远眺,竟丝毫不能看见这片沙海的尽头所在。偶有狂风吹过,无数细沙登时宛若漫天飞絮一般冲扬纷卷,而那片一望无际的沙漠也像海浪似的波荡推移,最终呈现出完全不同于风起之前的外观场景。
这里是德属西非的一片荒漠,正处于横贯非洲的撒哈拉沙漠的纵深地区。由于环境极为恶劣,即便是最具忍耐力的沙漠植物也在这片地区中绝迹,日升月落间,仿佛已经被上帝所遗弃。然而在1938年的5月20日,这里却迎来了数十年来第一批访客的身影。一支人数庞大的团队在距离沙漠中心数十公里的外围搭建起了驻扎营地,各种车辆的轰鸣声彻夜不绝,而星罗棋布的岗哨和观测站也被陆续建立起来,并一直深入到不毛之地的沙漠腹心。连日来,相关工作人员频繁进入沙漠深处,趁着温度凉爽的暗夜在预定地点布设各种测量仪器;月光和星辉的笼罩下,随处可见他们忙碌的身影。
一周之前,当埃克曼报告“神陨”工程已经取得了决定性成果的时候,心中振奋之下的清英,当即下达了进行第一,次核试验的命令。虽然这会使得德国浪费掉一枚宝贵的核弹,但这种国之重器的投入实战却也必须以稳健为先:一旦因某种技术上的差错导致爆炸失败,其所造成的损失无疑是德国所不可接受的。此外。德国科学家们也需要通过试验来测量一些至关重要的数据。以便对这种武器不断加以改进。在另一个位面中。坐拥核武器的大国们在前期探索中都进行了次数频多的核爆试验,那枚5000万吨tnt当量的“大伊万”的爆炸更是登峰造极;若非一纸禁止核试验条约的束缚,他们也都不会停止这种行为。
为了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清英专程乘坐四发运输机飞行了8个小时,方才抵达这片位于西非的试验场附近。刚走出机舱,炽烈的温度就宛若浪涛一般扑面而来,让在夏洛腾堡宫中呆惯了的清英感到极不适应。不过,他的全部心思已经根本不在这恶劣的气候上了。当一枚硕大圆胖的炸弹在平板卡车的装载下出现在清英眼前的时候。他的心神也忍不住为之轻微颤动:5年的光阴等待和40亿马克的巨额投入,如今终于在这个重达4吨的巨物身上熔铸体现了出来。
“陛下,这枚代号为恶龙的炸弹是我们造出的首件核子武器,而它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继太阳能之后所真正掌握的第一种能源。”一名面容端正的男子站在清英面前,满脸自豪之色的向眼前的君主介绍说道,“它采用内爆式结构,32块质量相等的高浓缩铀235,连同高爆炸药一道被均匀布置在中央腔室四周;只要同步雷管引信被启动,数十块高浓缩铀235就会在炸药爆炸所产生的强烈冲击下向中心聚合,并在瞬间大大超过临界质量。引发链式反应。而为了增加核燃料的利用率,我们除了在核燃料周围采用反射层之外。还在腔室旁边设置了一个中子发射器:它能够在铀235被压缩到中心的同时发射出大量慢中子,促使链式反应的进一步加剧。如此一来,即便是融合成一团的核燃料因为链式反应所释放的巨大能量而被重新冲散,这个中子发射器所提供的慢中子,也能让部分四散迸裂的高浓缩铀235的中子增值系数超过1,从而让这一部分核燃料重返临界状态。”
清英满意地点了点头,眼眸中所流露出的满是不加掩饰的欣喜之色。相比于另一位面中美国在日本广岛所投掷的那颗“小男孩”铀弹,当前德国所造出的“恶龙”在起爆手法上足足高了一个档次:小男孩那种将一块铀压缩到另一块铀上的枪式起爆不仅融合时间较长,核燃料周围也没有任何补充中子的反射层和慢中子发射器,这都致使两块高浓缩铀一触即分,燃料利用率不足2。而在自己的推动下,德国的核弹从一开始就采用了更为合理的起爆方法和结构,这必将使得在同等装药下的威力远远超过另一位面的美国同行。
“海森堡博士,这枚炸弹的装药量是多少千克,预计燃料利用率和当量威力又能达到多少”清英直视面前男子的双目,询声问道。
被称作海森堡的俊朗男子不敢怠慢,当即恭声回答道:“陛下,我们为这枚核弹配备了30kg的高浓缩铀235,这主要是由于这种物质的临界质量较大,即便是我们已经在弹内设置了中子反射层,也必须要有足够的原料来确保其链式反应的规模。据估计,这枚核弹的燃料利用率有望达到10,爆炸当量为4.5万吨tnt,如果它被投放到慕尼黑或者是法兰克福这种级别的城市上空起爆,那么整座城市都将会从地球上被抹去。”说到这里,这位在31岁之龄就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并开创了量子力学领域的超级天才,其内心深处也不禁对面前的君主产生出了由衷的敬佩之情。即便是在这等至为艰深的第一线科学领域,皇帝都依旧能够拥有紧跟潮流的认识和造诣,并根据自己的专业讲解提出针对性的询问,这对于统御整个帝国、日理万般戎机的他而言已经是极为夸张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