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材料帝国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齐橙
说到这里,他从怀里掏出一叠美元,递到李林广的手里,说道:“这些钱就是你们这几天的花费,既然出来了,二位就别显得太寒酸了,太寒酸可是有辱国格的事情哦。”
作为出国代表团,每名团员每天能够领到几美元的零花钱,这点钱也就够在街头买个汉堡包,想干点别的是完全不可能的。有些惦记着出国来购物的人,会在国内通过各种手段换一些美元,带在身边。李林广和岳昆都是象牙塔里的书生,哪会去做这样的勾当,所以他们手里是没有任何外汇的。
秦海知道无钱寸步难行的道理,在国内出之前,他就联系了西班牙的莱昂纳多,让他帮忙换了一些外汇,借着代表团在马德里转机的机会,送到了秦海的手里。这笔外汇数额不小,足够秦海用来办各种事情了。
“这怎么合适……”李林广有些窘迫地接过那叠美元,略略一数,不由吓了一跳:“这是2ooo美元!小秦,我和老岳怎么用得了这么多钱?”
“李老师,你和岳老师好歹也都是大学者了,身上带2ooo美元还算多吗?你们这几天的任务,就是充分地开展学术交流,多交几个朋友,以后说不定都是用得着的。”秦海帮着李林广把钱塞进了兜里,然后笑呵呵地叮嘱着。
经受不住学术交流机会的诱惑,李林广和岳昆终于半推半就地上了大使馆安排的车。秦海通过崔洪春向田玉中说了两位教授想去大学进行学术交流的事情,田玉中果然满口答应帮他们进行联系。出国来玩的人他见得太多了,抓住机会去学校进行学术活动的却很少,田玉中是乐于去促成这件事情的。
送走李林广和岳昆,秦海把自己这边余下的人带到了崔洪春的面前,听候崔洪春的差遣。





材料帝国 第二百六十六章 没见过敢吹得这么狠的
博览会主办方安排给中国代表团的场地位于整个展区的一个角落里,200平米的场地听起来不少,但等崔洪春带着一干手下来到展区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场地原来是最小的。那些外国大公司租下的展位动辄上千平米,有两三个篮球场大小。也难怪,因为这是一次农机展会,一些公司带来的拖拉机等设备都是很占地方的。主办方把展会安排在这样一个农场里举行,也是考虑到了场地的需要。
“哇,人家的拖拉机真漂亮!”
“这个是用来耕田的吗?我怎么觉得比咱们在京城坐的汽车还干净啊……”
宁静和秦珊一走进展区,就被满眼的先进机械给亮瞎了。两个小姑娘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些西方厂商的展位,脚都迈不动了。
与宁静她们有相同感觉的,还有代表团里其他企业里的人,甚至还包括了农机司的王长松、程锋等官员。不过,他们想的问题比宁静她们又更远了一步,他们觉得,农业部这次组团来参展,实在是有些自己找虐的意味了。
“差距很大啊!”崔洪春心里也是老大不痛快,但作为领队,他还不能把这种沮丧的情绪表现出来。他沉着脸对跟在自己身边的秦海说道:“小秦,咱们这一次是载誉而归,还是蒙羞而走,就全看你的了。”
“崔部长,这些差距咱们不是早就知道了吗?咱们原本也不是来和他们比机械的。”秦海倒是心里没有任何压力,作为一个穿越者,他知道中国迟早也能够造出这些看起来无比高大上的设备,而他们这一次来,主要展示的是基础件,经过三个月的准备,秦海有足够的信心在这次展会上大出风头。
“小静,小珊,别瞎看了。过来干活!”秦海对着看花了眼的宁静和秦珊喊了一声。
两个女孩子这才回过神来,连忙羞涩地笑着跑到秦海身边,等着听他的吩咐。
“来,咱们开始布展,你们俩帮着冷科长和刘大哥他们,把台子搭起来……”秦海开始比划着安排开了。跟在他身后的刘硕和黄燕玲都是工人出身,干这种活丝毫不在话下。当下把袖子一挽,就开始收拾场地了。
他们这里一动手,其他人也都跟着动了,一个个拆箱子的拆箱子、搬道具的搬道具,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不过,这一大帮人里。在企业当领导的居多,热情固然是够了,力气和技能却不给力。只有秦海这边的几个人还算是干惯了体力活的,把整个布展的工作承担了一大半。
“嗯,下次再有这样的展会,还真得带几个年轻人过来,哪怕像小宁、小秦这样的女孩子也行。”崔洪春一边亲自下场干活。一边对王长松嘀咕道。
“部长,您歇着吧,我和小程多干点就行了。”王长松脑门顶上滴着汗,咬着牙对崔洪春说道。
崔洪春哼了一声,道:“我看你干活还不如我呢,我好歹当年下放的时候还干过一些体力活。”
“是啊是啊,其实我过去在农村也干过体力活,就是这些年坐办公室坐的。劳动能力退化了……”王长松惭愧地应道,心里则在骂着下属企业的那些人:尼玛,知道出来布展,你们也不安排几个年轻点的人过来,这一次要不是秦海带的几个人还挺得力,老子这腰可就交代在这了。
那些西方公司布展,都是在当地请工人帮忙的。看到中国代表团里一群官员模样的中年人在挥汗如雨地干活,那些闲着没事的参展商便围过来了,操着各国语言,对中国代表团的展位指指点点。
“小静。过去跟他们聊几句。”秦海一边用扳手拧着支架上的万向接头,一边对正与秦珊一起摆放设备的宁静喊道。
“你说什么?”宁静凑过来,瞪大了眼睛低声问道。
“我叫你去和那些外国人聊聊。”秦海笑道。
“我可不敢!”宁静嘟着嘴道,“还有,为什么要跟他们聊啊?”
秦海假意板着脸斥道:“我带你们出来是干什么的,不和外国人聊天,你们出国干什么?出门之前,我不是给你们强化了英语口语吗?去,看到那个穿红衣服的外国姐姐没有,去跟她说一句welcome。”
“我就说这一句吗?”宁静有些心动了。她原本就是一个大胆的姑娘,如果没有人怂恿她,她自然不敢随便去和那些陌生的外国人搭腔,可现在有秦海的吩咐,她忍不住真想去试试了。
“先说一句吧,对了,拉上小珊一起去。”秦海笑着交代道。他让宁静去找外国人聊天,而不是让秦珊去,自然是因为知道秦珊的胆子不如宁静大。而宁静一旦要去,肯定是会拉上秦珊作伴的。
果然,宁静听到这话,蹦蹦跳跳地就跑到了秦珊的身边。秦海看到她对着秦珊耳语了一番,秦珊的脸上现出恐惧和紧张的表情,连连地摆着手。但宁静岂是好打发的人,她不容分说便拉着秦珊来到了一位围观的金发美女面前。
“he……hello,how_are_you?”宁静磕磕巴巴地对那外国女郎问候道。
那外国女郎见两个漂亮的中国女孩子跑到她面前,而且主动向她问候,不由得格格笑了起来,答道:“im_fine,how_are_you?”
“im_fine_too!”宁静流利地答道,那年月小县城里的高中生口语基本上就是渣,幸好秦海花了半个月时间给她和秦珊进行了口语强化,这种简单的会话她还是能够应付下来的。
“珊儿,接着咱们该说啥了?”宁静回答完对方的问候,脑子里就空了,赶紧向秦珊问计。
秦珊胆子没宁静大,不过倒是更沉稳一些,心情虽然紧张,但脑子还是够用的。她鼓了鼓勇气,对那女郎问道:“where_are_you_from?”
“oh,i_come_from_scotland。have_you_heard_of_scotland?”外国女郎更开心,嘻嘻笑着便与宁静、秦珊二人聊开了。
对方的话一复杂,两个女孩子就有些反应不过来了,她们下意识地回头去看秦海,却见秦海已经扔下扳手,笑吟吟地走过来了。
“怎么不聊了?”秦海问道。
“我们不知道该怎么说……”秦珊的脸红得都快出血了。
秦海笑道:“好好想想,这个问题你能够答得上的。别紧张。人家不会在意你发音是不是准确,因为英语对于她来说是母语,对于你来说是外语,你好歹还能说几句英语,她连一句汉语都不会,所以她很佩服你呢。”
“其实我们也就会几句……”秦珊低声说道。心里的底气倒是多了几分。她认真地组织了一下语言,然后便开始生硬地与对方聊起自己对苏格兰的认识了。她一稳下来,宁静也跟着进入了状态,时不时也插进几句。那个苏格兰姑娘从来没有与中国人聊过天,觉得好生新鲜,于是也努力地找着简单的问题与宁静、秦珊二人交流,三个人越说越投机。不一会就嘻嘻哈哈地笑成一团了。
众人看着这三个女孩子在一起聊天,都觉得很有趣,再看秦海站在一旁,便有人试探着与秦海搭讪起来。一开始,大家觉得秦海的英语估计和那两个姑娘差不多,只限于能够进行日常会话,一聊起来才发现,秦海使用英语简直像母语一样熟练。于是凑上前来与他说话的便越来越多了。
“据我的印象,你们中国人好像是第一次参加这项博览会吧?”
“先生,你们打算展出一些什么产品呢,说实话,我真有些好奇了。”
“在那边干活的,真的是你们的部长吗?卖糕的,我一直以为中国的官员都是非常严厉的。想不到一个部长竟然会和你们一起干这种粗活……”
秦海笑呵呵地回答着众人的问题,同时了解着众人所代表的公司。展会上的这些参展商,相互之间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互相混个脸熟是非常有必要的。秦海这一次带来的产品主要是耕作机械上使用的基础件,如果能够得到国外耕作机械厂商的认同,那就意味着能够轻而易举地进入国际市场。
“因为距离太远的缘故,我们这一次没有带大型机具前来参展,主要是带来了一些基础件,包括犁铧、耙片和旋耕刀片等等,我们非常希望能够在基础件方面与你们各家进行合作与交流。”秦海对众人说道。
“你们生产的基础件,现在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技术水平?”有一位参展商随口问道。
秦海笑道:“我们带来了几种不同档次的基础件,中等档次的,基本上能够达到当前的国际平均水平。至于高档次的,目前还找不到参照物,据我猜测,应当是国际上90年代初期才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平。”
“你说什么?”
秦海这一句话,像石块扔进了池塘,顿时就引起了一阵波澜。众人都瞪大眼睛看着秦海,还有人怀疑眼前这个小伙子是不是英语水平不高,把意思给表达错了。大家对中国的了解都不算多,但一些基本判断还是有的。要说中国能够拿出个别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产品,大家还勉强能够相信,现在秦海居然说自己的产品能够达到国际上90年代初期的水准,这岂不是说在场的各家厂商技术上都不如中国了?
见过吹牛的,没见过敢吹得这么狠的,这是所有人在这一刹那共同的念头。




材料帝国 第二百六十七章 同台较量
“先生,我想你是不是对全球农机具的技术现状了解得不够清楚,最起码你肯定不了解法国的农机基础件是什么水平。”一位中年白人冷冷地呛了秦海一句。
秦海笑着问道:“请问先生怎么称呼?”
“希布斯,法国托尔夫森公司销售总监。”对方傲气地回答道。
“失敬。”秦海微微地向希布斯躬了躬身子,以示客气。这个托尔夫森公司,秦海还真听说过,知道它是法国赫赫有名的一家农机具制造商,尤其以割草机上的圆盘耙片等基础件最为擅长。
“请教一下,贵公司生产的圆盘耙片,目前使用寿命大概是多少?”秦海问道。
“不少于1oo公顷。”希布斯答道。
“我们这次带来了三种不同材质的圆盘耙片,一种和贵公司的产品质量差不多,也是1oo公顷左右;一种至少可以达到3oo公顷;还有一种……很抱歉,我们还没有测试出它的使用极限……”秦海说道,他脸上始终带着笑意,但说出来的话却让希布斯几乎气得要暴走了。
“秦先生,我不觉得你这种玩笑有多幽默,在场的各位都是业内人士,对你这种拙劣的玩笑,他们只会觉得无聊。”希布斯黑着脸说道。他原本是过来看热闹的,对于中国代表团既谈不上有什么好感,也没什么恶感。但这一回,他对眼前这个中国人已经有些愤怒的感觉了。
秦海要的就是对方这种感觉,如果不让对方受到强烈的刺激,又如何能够把他手里这些产品的名气传出去呢?他看着希布斯,装出一副无辜的样子,耸了耸肩膀说道:“我说的是实话,希布斯先生,你从哪觉得我是开玩笑呢?”
“没有任何一种材料能够达到3oo公顷的使用寿命,金属的耐磨强度决定了3oo公顷是一个不可能达到的目标。如果你能够使用陶瓷作为耙片材料,我还能够相信。不过,耙片是需要开刃的,它不是犁铧。”希布斯说道。
犁铧、耙片等基础件,都是直接用来耕田的,作业时需要与土壤进行长时间的摩擦,这些基础件的寿命主要取决于材料的耐磨性。为了提高耐磨性能,一些企业已经在尝试用陶瓷作为基础件材料。这一点并不是什么新闻。
托尔夫森公司生产的割草机耙片,要同时承担割草与松土两项任务,为了能够切割坚韧的草茎,就必须使耙片的刃口像普通的刀子一样锋利,这就是希布斯说的“开刃”的概念。因为涉及到开刃,所以这种耙片就无法用陶瓷来制作。以当前的陶瓷技术,如果把刃口开得很薄的话,基本就是一磕即碎的。
除了这类耙片之外,其他的基础件倒是勉强可以使用陶瓷来制造。比如青锋厂生产的那种旋耕机刀片,名义上叫刀片,但其实刀口是有一定厚度的,更像是一块薄钢板。如果用陶瓷来制作这种刀片。刀头就能够保证有一定的强度。
希布斯虽然是搞销售的,但对于产品的性能与技术还是非常了解的。他几句话就把各种可能性都给否决掉了,没有这些可能性,秦海的话就只能是毫无根据的吹牛了。
秦海当然知道希布斯所言非虚,以当前世界各国的技术,的确无法制造出耐用寿命达到3oo公顷以上的耙片。但问题在于,秦海自己的技术已经前于这个世界了,别人造不出来的。他却能够造得出来。如果没有这样的逆天货色,他怎么敢让崔洪春带着一个代表团到巴西来呢?
“希布斯先生,中国有句古话,叫作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的产品情况怎么样,完全可以测试一下嘛。我听说这次博览会专门安排了基础件的耐用性竞赛环节,不知道报名方面有什么要求没有。”秦海悠悠地说道。
“秦先生。中国代表团也打算参加这项竞赛吗?其实,现在竞赛已经开始了,你们如果有兴趣,随时可以去报名参赛。一切都是免费的。”旁边的人纷纷说道,这就叫看热闹的不嫌事大,他们可不会在乎秦海或者希布斯谁会丢面子,大家只想看场免费的戏而已。
原来,基础件耐用性的测试,是很费时间的事情,而竞赛结果又是大家所关注的,所以组委会索性提前开始了测试,所有抵达圣保罗的参展商都可以先把自己准备参加竞赛的基础件样品送到组委会那里去,随到随测,一有结果即行公布。
听说有这样的政策,秦海也就顾不上与众人贫嘴了,他回到自己人中间,把这个情况向众人通报了一遍。
“这么快……”众人的第一个反应都是这样,虽然到这里就是奔着竞赛而来的,但听说现在就可以送样品去测试,大家还是莫名地紧张了一下。
“小秦,你有把握吗?”崔洪春认真地向秦海问道,众人也都把目光对准了秦海。
这一次前来参展的有国内十几家农机企业,分别生产不同的基础件。例如青锋厂生产的是传统产品旋耕刀片,圆盘耙片这种产品则是由北方农机厂生产的。
虽然基础件的生产厂商不同,但材料处理工艺却都是出自于秦海之手。各家企业使用的处理工艺包括两项,一项是由青锋厂转让的高频堆焊技术,另一项则是李林广和岳昆刚刚研究出来的热喷涂技术。由于热喷涂设备不足,各企业只是送了一些产品到青锋厂去,由青锋厂代为做热喷涂处理。要大规模推广热喷涂工艺,还需要一段时间。
堆焊技术和热喷涂技术都是秦海搞出来的,到底效果如何,在与国际巨头同台较量的过程中能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个问题只有秦海能够回答得上。
“出国之前,咱们不是已经做过测试了吗?咱们的工艺是经得起考验的。”秦海看着大家灼热的目光,颇有一些无奈的感觉,都是一帮有头有脸的领导了,居然还指着他这个2o岁的小年轻当主心骨,说起来真是让人汗颜啊。
“好吧,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既然来了,丑媳妇也总得见公婆的嘛。大家把带来的样品都准备好,长松、小程,你们陪着小秦一起,把样品送到组委会去。”崔洪春一咬牙,下定了决心。
看着中国人从各种简陋不堪的包装箱里取出测试用的样品,堆到小推车上,围观的外国人都躁动起来。从常识上说,他们根本不相信中国人拿出来的这些产品有什么测试的价值,但刚才秦海放出的大话,又让他们有些怀疑,莫非中国人真的搞了什么黑科技,拿出足以震惊世界的东西了。
刘硕、黄燕玲也拆开了他们带来的箱子,从里面拿出两件用麻布包着的物件,交到了秦海的手上。秦海呵呵笑着,指着那麻布包,对希布斯说道:“希布斯先生,我说的尚未测试出极限寿命的产品,就在这里,我马上就要送到组委会去,你有兴趣一块去看看吗?”
“当然,我也非常想知道,你们到底明了什么技术,能够造出没有极限寿命的产品来。”希布斯带着几分嘲讽的语气应道。
秦海和王长松、程锋三人推着车向组委会测试基础件的场地走去,一干外国企业的代表全都乌泱乌泱地跟在后面,想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一支奇怪的小队伍立即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那些人上前一打听,才知道是中国人放出了豪言,号称能够拿出达到9o年代技术的产品。大家全都带着七分鄙夷三分怀疑,那些手头临时没事的人,也都跟进了前去看热闹的行列。
“这是我们准备参加竞赛的三种圆盘耙片。”秦海来到测试点,开始向工作人员提交测试样品。他递过去三个不同的耙片,最后一个正是从刘硕给他的麻布包里取出来的。
“这个耙片应当是碳素钢作为基体,刃口经过了堆焊工艺处理的。”希布斯站在一旁,轻声地评论着秦海拿出的第一个耙片。
“希布斯先生果然是行家。”秦海微笑道,堆焊工艺是处理基础件刃口最常用的工艺,各家企业都在使用,差异只在于堆焊材料的不同而已。希布斯能够认得出这项工艺,并不奇怪。
“这个耙片也是碳素钢基体,表面处理……似乎有些奇怪……”看到第二个耙片的时候,希布斯就已经有些懵了。这个耙片正是秦海用热喷涂工艺处理过的,刃口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氮化钛颗粒,摸上去有些轻微的硌手的感觉。由于看不到任何焊料的痕迹,所以希布斯知道,这绝对不是用堆焊工艺处理出来的。
“呵呵,这是我们开的新工艺,目前还是保密的哦。”秦海笑着,把耙片交给组委会的工作人员。
“这个……咝,居然是陶瓷的!”看到从麻布包里拿出来的那个耙片时,不仅仅是希布斯,在场所有的人眼睛都瞪圆了。这个耙片的色泽是灰白的,完全没有金属的质感,一看就知道是陶瓷的质地。让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它完全打破了陶瓷无法开刃的定论,它的刃口看起来像一张纸一样薄,几乎达到了金属刀片刃口的锋利程度。




材料帝国 第二百六十八章 开刃的奥妙
“我可以试试这个刃口吗?”希布斯再也装不出矜持的模样了,他迫不及待地对秦海问道。
秦海笑道:“请便,不过你要小……”
没等他把“心”字说出来,就见希布斯的手指头上绽出一抹红色,这个不信邪的家伙居然真的用手去试了一下耙片的刃口,结果干净利索地被划开了一道口子。
“这不可能!”希布斯失态地大喊起来,“你们是怎么解决陶瓷开刃的问题的!”
谁都知道陶瓷是一种高耐磨的材料,托尔夫森公司也有一个团队在努力想解决陶瓷基础件开刃的问题。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要研究如何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把陶瓷器具做得更薄。
陶瓷是用瓷土烧制出来的,瓷土本身没有太强的粘性,如果做得太薄,就很容易破损。为了提高瓷土的粘性,陶瓷学家们尝试着在瓷土中混入胶质物,把瓷土变成粘性较大的胶泥,然后再用挤压或者锻压的方法制作成较薄的器具。
器具成型之后,就要进行烧结,这是陶瓷生产不可或缺的一道工序。在烧结过程中,瓷土中的胶质物会因高温而蒸,只留下瓷土经窑变而成为陶瓷。问题就出在胶质物蒸的环节上,这些胶质物蒸之后,会在瓷土中留下无数细微的孔洞,这会降低陶瓷制品的强度,甚至有可能会留下异物渗透的隐患。
在无法解决上述技术难题的情况下,托尔夫森的工程师们始终不能制造出足够薄的陶瓷耙片,更不用说对陶瓷耙片进行开刃处理。然而,秦海拿出来的陶瓷耙片却是实实在在开了刃口的,而且希布斯用血的代价证明了几点:第一,刀刃足够薄;第二,刀口的表面十分光滑;第三,材料足够致密,希布斯手上流的血没有一丝渗透到陶瓷之中去。从后面两条可以看出。中国人已经解决了凝胶蒸后的细微孔洞问题。
1...107108109110111...3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