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材料帝国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齐橙
选择代理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双方需要就各种细节进行反复的谈判,并把谈判结果落实到协议上。刘硕带着厂里几名干部夜以继日地与各路客商洽谈,谈完之后还要把有关的情况通过电话、传真等方式向远在安河的秦海通报,听取秦海对于一些重要问题的考虑。照理说。这样大的事情,秦海是应当亲自在场的,但此时的秦海正在忙着青锋厂转制的事情,自己也是焦头烂额、分身乏术。
好不容易,第一家代理商终于谈下来了。这是一家美国的经销商,他们实力不太强,并不要求拥有在美国的独家代理权,只签下了西海岸的几个州,承诺一年至少保证10万套的销量。按照秦海事先给定原则。刘硕同意了与这家经销商的合作,并且在莫孔朝的主持下,签订了代理协议。
“祝贺你啊,小刘。”
在庆祝晚宴结束之后,带着微醺的莫孔朝拉着刘硕,满脸笑容地向他祝贺着。虽然只是一个年销售10万套的合同,但总标的也已经达到了2000多万美元。如果这家经销商做得更努力一些,超过合同上规定的最低销售量也是大有可能的。那就意味着销售额将会突破2000多万的数字,达到3000万甚至更多。
在以往。曲武只有煤炭出口能够换取一些外汇,总数也无法达到2000万这样的规模。而现在,仅仅是一些不起眼的土,就换到了这么多外汇,这让莫孔朝如何能够不开心。
“这都是莫市长关怀的结果。”刘硕说着所有下属都会说的恭维话,“没有莫市长给我们批的土地。哪有我们兄弟陶瓷厂的今天。”
莫孔朝笑道:“哈哈,小刘,你这就是太谦虚了。曲武这么多家陶瓷厂,而且多数都是国营老厂,就没有一家能够搞得像你们厂这样出色。今年市里要评选杰出人才。我已经跟书记说了,有你一个名额,这是谁也抢不走的。”
“多谢莫市长。”刘硕赶紧答道。
“小刘啊,你们现在正在谈的还有几家啊?”莫孔朝问道。
刘硕道:“目前还有五家,包括罗恩公司在内。麦克卢尔先生前天已经又到曲武来了,他们目前答应年销售量至少达到30万套,我和燕玲想再抻一抻他,最少要他承诺到40万套,否则我们就另外找人了。”
“对,应该抻一抻他!”莫孔朝赞同道,“这样算下来,你们最终能够达到多大的销售规模?”
刘硕道:“我们粗算了一下,最保守的估计,应当能够做到年销售120万套的样子。如果乐观一些,150万也是有可能的。”
“120万,那是……多少钱来着?”莫孔朝掰着手指头,有些算不过来了。
“2亿零8800万。”刘硕答道,这个数字是他这些天反反复复计算过的,一开始,连他自己都觉得不敢相信。
莫孔朝夸张地惊呼了一声,道:“嚯!快3个亿了,而且还是美元,这算是放了一颗卫星了吧?对了,这么大的销售量,你们的产量能跟得上吗?要不要市里给你们一些扶持?”
“太需要了!”刘硕说道,“这些天我忙着和外商谈判,一直抽不出时间向您汇报这件事情。要达到年产120万套的规模,我们需要把现有的厂区扩大三倍,还需要新增一大批设备。因为货款还没有收到,购买这些设备的资金需要从银行贷款,这一点也是需要市里帮我们协调的。”
“土地没有问题,我明天就把土地局的老郭找来,让他给你们解决土地问题。至于贷款,也没有问题,你们是有偿还能力的,这样的贷款银行不可能拒绝。你告诉我一个大概的贷款数字,我亲自去几家银行帮你们联系。”莫孔朝大包大揽地说道。
一年近3亿美元出口创汇的项目,搁在省里也是万众瞩目的,莫孔朝岂能不上心。土地在当年不算过于稀缺,但贷款的难度是比较大的。不过,再大的难度,在出口创汇的任务面前也得广开绿灯,莫孔朝对此有充分的信心。
刘硕连声地称着谢,心里却在暗笑。事情果如秦海预言的那样,只要他敢开口,市里就绝无二话。原因也很简单,政府官员从来都只喜欢锦上添花,不喜欢雪中送炭。如果兄弟陶瓷厂经营不善,想让市里帮忙,市里的官员肯定是互相推诿,无人愿意上前。但反过来,兄弟陶瓷厂经营形势一片大好,成为利税和创汇的大户,别说普通干部,就连市领导都会上赶着过来表示关心。
“土地和资金的问题,都还好办。还有一个问题是大麻烦,那就是人的问题。”刘硕装出为难的样子,对莫孔朝说道。
“人有什么问题?”莫孔朝一下子没明白过来。
刘硕道:“我们的生产规模要扩大将近10倍,工人和技术人员都面临着严重的短缺。没有人,再多的设备也开不动,产品还是生产不出来啊。”
莫孔朝想当然地说道:“招工啊!现在社会上还有这么多待业青年,实在不行,到周围农村招一些青年农民进厂来工作,也不是不可以嘛。你们是私营企业,也不存在什么编制限制,只要敞开口子招工就行了。”
刘硕拼命地摇头道:“莫市长,这事可没那么简单的。我们需要的是熟练工人,普通的待业青年和农民招起来,只能先当学徒或者普工,技术工人还是不够啊。”
“这可就难办了……”莫孔朝犯愁了,他刚才说话的时候没有过脑子,忘了工厂里的工人是需要技术的,并非从市上随便找几个就能够适应。可是,要找到几倍于兄弟陶瓷厂现有规模的技术工人,谈何容易呢?
刘硕愁眉苦脸地说道:“是啊,这些天,我想到这件事就犯愁,晚上都睡不着觉。莫市长,不怕您笑话,我今天早上路过曲武二陶门口,看到他们的工人上班,我都恨不得把这些人抢过来,充实到我们兄弟陶瓷厂去。”
“曲武二陶?”莫孔朝眼前一亮。曲武二陶的全称是曲武市第二陶瓷厂,是当地一家老牌国营陶瓷企业,有400多名职工,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熟练的陶瓷技工。如果能够把这些人弄到兄弟陶瓷厂去,刘硕说的人手不足的问题,不就有了眉目了吗?
看着莫孔朝脸上露出笑容,刘硕知道自己的暗示起作用了。他当然不是随口说出曲武二陶的名字的,实在是他惦记这家厂子好长时间了,好不容易有了这样一个机会,他当然会紧紧地抓住。
“小刘,你刚才说到曲武二陶,我倒有一个主意。”莫孔朝没有意识到刘硕此前是挖了一个坑等着他跳,他还沉浸在自己的发现之中,并且想向刘硕卖卖关子。
“您有什么好主意,快说来听听。”刘硕如果不知道在这个时候应当如何说,那也枉做一回厂长了。
莫孔朝道:“我的主意是,你们可以从二陶那边借一批工人过去。二陶现在业务也不饱和,工人没那么多事情做,借给你们用正合适。”
“借?”刘硕嘟囔了一声,“莫市长,我们的生产技术是保密的,如果从二陶借人,恐怕不太合适,万一他们以后把技术带回二陶怎么办?我的意思是,要么就把这些人直接调到我们厂来,要么我们就只能继续从社会上招人了。”(未完待续。。)





材料帝国 第二百九十一章 阴魂不散的库塞拉
“把这些人调到你们厂……这可能有点不太现实啊。”莫孔朝迟疑着说道,“你们厂名义上是集体企业,实际上就是你们几个人合股的私营企业。二陶是国营企业,哪有工人愿意往私营企业里调的。”
“当然有。”刘硕说道,“莫市长,您记得我跟您说起过我们厂的名誉厂长秦海吧?他现在在安河正在做一件事情,就是把他原来所在的一家国营企业,也就是青锋农机厂,给兼并掉了。”
“兼并?”莫孔朝诧异道,“你是说,秦海的私人企业把一家国营企业兼并了?”
刘硕道:“正是如此。我听说,这是农业部点过头的,安河省也同意,结果秦厂长就把青锋农机厂兼并了,全厂工人原来是国营企业职工,现在都变成了私营企业的职工。我和秦厂长通电话的时候,他告诉我说,青锋农机厂里原来的职工绝大多数都接受了这种变化,没有担心铁饭碗的问题。”
刘硕这番介绍,其实有些断章取义。秦海在兼并青锋厂的时候,担心职工情绪波动,也担心一部分官员出于意识形态的考虑而反对,因此刻意保留了5%的国家股。这样一来,改制后的青锋厂就不是单纯的私营企业,而是有国有股份的合股企业。这其中的细节,秦海没有向刘硕说得太明白,刘硕也不愿意向莫孔朝说得太明白,所以才有这样一番似是而非的解释。
“安河省的步子,迈得真够大的。”莫孔朝不无羡慕地赞道。作为一名地方官员。他并不觉得私营企业兼并国有企业有什么不对,只要这家私营企业能够给地方创造更多的利税。不过,他也知道,如果没有部里、省里的领导支持,他是不能在曲武照搬这种模式的。关于国企改革的探索很多,但所有制问题一直都是雷区,轻易不能触动。
“小刘,咱们曲武的情况,和安河省可能还些不同。不过,你说的这种情况倒也有一些启。你觉得。如果你们公开招聘技工,会有工人愿意抛下铁饭碗到你们那里去吗?”莫孔朝问道。
刘硕坚定地点了点头,说道:“一定会有的。照现在的形势来看,我们的陶瓷刀在世界范围内热卖已经是定局了。有这么大的销售额。我们完全可以把职工的工资提高一倍甚至更多。古人不是说吗。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相信只要我们把这个待遇公布出来,就肯定会有人愿意过来。”
“这么说,你们是考虑过这个问题的?”莫孔朝听出点味道来了。原来刘硕早就在打几家国营陶瓷厂的主意了。
刘硕并不掩饰,他说道:“没办法呀,我们也是病急乱投医,毕竟是国际订单嘛,我们怕达不到生产能力,影响了外贸,有损国家的形象。不过,我们现在还没有把招聘海报贴出来,怕几家大厂子说我们挖他们的人才。”
“该挖就挖!”莫孔朝道,“3亿美元的创汇,就算把我们整个曲武的力量都用上去,也不算多。一陶、二陶他们自己不争气,厂子搞得半死不活,还不如把他们的人腾出来,给你们用呢。”
莫孔朝这样说的时候,语气里带着几分怨怼。曲武的几家国营陶瓷厂经营状况一般,虽然没到收不抵支的状态,但也算是风雨飘摇。几家厂子的厂长三天两头跑到市里来要求扶持,让莫孔朝不胜其烦。这一次看到兄弟陶瓷厂这样一家私营企业居然做出这么好的成绩,他对那几家厂子的不满就更厉害了。
“好,有莫市长这句话,我就有底气了。明天我就让我们管行政的程华萍找人写海报去,就贴到几家陶瓷厂的门口,您觉得怎么样?”刘硕笑着说道。
“这个嘛……还是要注意一点影响。”莫孔朝赶紧往回缩了,他支持归支持,但这种事情还是不便公开说出来的。他可以想见,如果刘硕真的在几家国营陶瓷厂的门口贴海报挖人,这几家厂子的厂长肯定会把官司打到他这里来,那就有些麻烦了。
刘硕道:“莫市长批评得对,要不,我们还是把海报贴得稍微远一点吧。我们商量过了,高级技工的工资可以给到4oo块钱一个月,一般技工28o,技术员根据学历来看,大学本科毕业的35o,专科的3oo,您看定这样的标准怎么样?”
“呵呵,很有吸引力啊,比我的工资都高了。”莫孔朝笑道,“要不,刘厂长,你看我到你那里去当个工人如何?”
“我们可不敢用莫市长这样高水平的工人哦。”刘硕也陪着笑说道。
两个人正站在市政府的院子里说笑着,只见莫孔朝的秘书带着黄燕玲匆匆地走来了。黄燕玲的脸上有些焦急之色,一见刘硕便说道:“大哥,你快回去吧,秦厂长打电话过来了,急着找你呢。”
“啊?”刘硕一惊,“他说什么了吗?”
“没有。”黄燕玲道,“他只是让我们尽快找到你,说有重要的事情要通报你。”
刘硕一听,也呆不住了,他向莫孔朝露出一个为难与抱歉的表情,说道:“莫市长,您看……”
黄燕玲的话,莫孔朝都听到了,他也知道秦海正是兄弟陶瓷厂的灵魂人物,是兄弟陶瓷厂能够取得所有这些成绩的幕后英雄。听说是秦海有急事找刘硕,莫孔朝心里也是咯噔一下,他说道:“既然有重要的事情,你就赶紧回去吧。”
“好的。”刘硕答应着,便向外走。
莫孔朝在他身后叮嘱了一句:“小刘,如果有什么紧急情况,你就随时打我家里的电话,知道吗?”
“知道了。谢谢莫市长。”刘硕一边说着,一边已经走出老远了。
回到厂里的办公室,刘硕急不可待地拨通了秦海家的电话,听到对面是秦海的声音,他连忙问道:“秦厂长,出什么事情了?”
秦海在电话里问道:“刘大哥,我想问一下,库塞拉的人有没有找你们?”
“库塞拉?”刘硕愣了,刚才回来这一路上,他想到了无数种可能性。唯独没有想起这个只打过一次交道的日本库塞拉公司。虽然秦海曾经向他和黄燕玲介绍过库塞拉公司在国际陶瓷行业中的地位。但由于没有直观的感受,刘硕对此并没有特别放在心上。此时听秦海凭空说起库塞拉,刘硕只想大骂一句:这小鬼子,怎么阴魂不散啊!
“秦厂长。库塞拉从来没有联系过我们。到目前为止。有两家日本的陶瓷经销商跟我们洽谈过。一家想要在全球市场上的总代理,被我们直接回绝了。另一家想要亚洲区的总代理,我们也没有答应。正打算说服他们只做日本市场。”刘硕认认真真地向秦海汇报道。
“哦,原来是这样。”秦海的声音听起来十分平静,他说道:“你们要时刻关注一下,日本人做事一向是不择手段的,而且野心极大。就在今天下午,库塞拉的两名管理人员到我这里,想出高价买走陶瓷刀的核心技术。”
“啊!居然有这样的事情?”刘硕惊得目瞪口呆。
原来,库塞拉的两名高级职员高村武彦和长友修一在圣保罗碰了一鼻子灰之后,库塞拉公司的高层并没有泄气。他们从一名在农机博览会上从事采访工作的日本记者那里弄到了秦海赠送的陶瓷刀样品,随即展开了全面的分析,试图破解中国人造出陶瓷刀的奥秘。
陶瓷无疑是所有材料中最具有神秘感的一种。陶瓷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陶瓷原料中的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能够改变陶瓷的晶体结构,从而使陶瓷具有某种特定的性能。然而,这些元素所以被称为微量元素,就是因为其在陶瓷原料中所占的比例非常低,低到连分析仪器都无法分析出来。除非拿到原始的配方,否则根本就无法复制出同样的陶瓷。
此外,制作陶瓷刀的一个关键是陶瓷造坯过程中使用的高分子胶质物,这种胶质物能够在烧结过程中完全挥掉,却又不在陶瓷成品中留下微小的孔洞。库塞拉公司的研究部门曾经尝试过数以千计的胶质物,但始终未能找到合适的种类。在拿到陶瓷刀样品后,他们曾试图从样品中分析出所用的胶质物的成分,无奈这些陶瓷成品都是经过高温烧结的,胶质物早就在高温中挥殆尽,哪里还能找出一丝痕迹。
所有对陶瓷刀样品的分析工作都无果而终,库塞拉公司只是知晓了陶瓷刀的特性,并且清楚地认识到了这种陶瓷烧结工艺的价值。库塞拉公司的总裁当即下令,要求战略部门务必要从中国人那里获得陶瓷刀的详细生产资料,包括原料配方、胶质物成分以及烧结方法等等。
借助于媒体披露的信息,库塞拉公司确定,陶瓷刀技术与秦海和兄弟陶瓷厂有密切关系。经过讨论,他们认为攻克秦海要比攻克兄弟陶瓷厂更容易,因为前者毕竟只是个人,只要许以足够的好处,就不愁秦海不会屈服。
带着这样的想法,依然是高村武彦和长友修一两个人踏上了中国的土地。他们先来到了安河,没有通过任何政府部门的中介,就直接找到了秦海。由于此前曾经打过交道,高村武彦知道秦海是个聪明人,试图靠迂回、欺骗的方法来对付秦海是不现实的,因此这一回他采取了开门见山的策略,直接提出愿意以1oo万美元的价格购买秦海手中的陶瓷刀技术。
库塞拉公司的情报毕竟还是有一些破绽,那就是没有搞清楚秦海在陶瓷刀业务中的地位。在他们想来,陶瓷刀的明者应当另有其人,而秦海不过是一个代理人而已。按照中国的科研体制,技术的明者是拿不到多少好处的,他们所开出来的技术将会以非常廉价甚至无偿的方式,提供给企业用于生产。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库塞拉公司能够拿出一笔“巨款”,秦海以及秦海背后的人就应该会动心,从而把技术细节透露给库塞拉公司。
库塞拉公司也考虑过,也许这种陶瓷刀已经申请了专利,他们不可能轻易地获得这些专利同,但是,只要他们能够知道设计思路,以库塞拉公司的技术实力,开出与中国人不同的陶瓷刀技术也是不难的。
高村武彦万万没有想到的是,1oo万美元这样一笔巨款,在秦海眼里居然和一卷手纸没什么区别。秦海明确地告诉高村武彦,陶瓷刀市场能够带来的利润远远不是1oo万美元能够代替的,别说1oo万,就是他们出到1亿甚至更多,自己也不会把这种能够下金蛋的技术透露出去。
高村武彦又碰了一次鼻子,灰溜溜地离开了平苑,不知所之。秦海预料,日本人是绝对不会轻易放弃这个企图的,既然从秦海这里得不到,他们肯定会到兄弟陶瓷厂去想办法。于是,他便紧急给刘硕来了一个电话,通知刘硕要严防死守,防止被库塞拉公司钻了空子。
“秦厂长,您放心吧,别说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库塞拉公司的用意,就算事先不知道,我们也不会傻到把技术交出去的。”刘硕说道。
秦海道:“刘厂长,你们有这个意识就好。不过,日本人的阴谋诡计是让人防不胜防的,你们不可掉以轻心。这样吧,如果高村武彦找到了你们,你们能够打走他,就直接打掉。如果遇到什么麻烦,无法把他打走,你们就先把他拖住,然后马上通知我,我会赶到曲武去给你们帮忙的。”
“好的好的,秦厂长就放心吧,你那边的事情也忙,就不用惦记着我们这边了。”刘硕反复地说道。
放下电话,刘硕把秦海说的情况向黄燕玲、明永波等人陈述了一遍,并且笑呵呵地说道:“秦厂长也太小看我们了。这是在咱们的地盘上,小鬼子还能拿我们怎么样?再说了,实在不行,咱们还可以找莫市长帮忙吧,哪里需要让秦厂长大老远跑过来?”(未完待续。。)
ps:4ooo字的一章,用来补昨天欠的一章,应当合适吧?
没有月票,推荐票也可以多投几张吧,让咱们的书也能在推荐榜上露露脸。




材料帝国 第二百九十二章 吓死人的来头
刘硕万万没有想到,就在他放出狂言之后没几天,高村武彦真的到曲武来了。与他和长友修一同行的,还有从京城以及省里来的七八位官员,光小轿车就来了五辆之多。细一打听,这几位京官的来头都大得吓死人,别说刘硕,就连莫孔朝都有些扛不住了。
“这位是国家经委的陈媛局长。”
“这位是外贸部的赵博文司长。”
“这位是轻工业部的王嘉成司长。”
“……”
随着一个个官员的名号报出来,在市政府办公楼前迎接的书记、市长脸色都变了,看向莫孔朝的眼光里全都带上了深深的疑虑。曲武是个小地方,平日里来个把京官也是一件了不得的事,现在一下子来了四五个京里的司局级官员,还有省里几个厅副厅长一级的官员陪同,这个阵势实在有些骇人。
一个小小的地级市,得到上级领导的青睐,这是好事。但上级领导以如此大的密度出现,那就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更大的可能是地方上的工作出现了什么问题,上头派出联合工作组前来找茬来了。
“老莫,这是怎么回事?”市长郑泽鹏抽冷子把莫孔朝拉到一边,小声地向他询问道。这些官员们来曲武之前,是跟当地打过招呼的,说是考察工业方面的事情。几个官员的构成也与这个说法完全吻合,所以郑泽鹏相信,这件事肯定与莫孔朝有关。
“老郑,我也搞不清楚啊。”莫孔朝说道,“你看到那个日本人没有,叫高村什么的,前两天我听兄弟陶瓷厂的厂长刘硕跟我说起过。说这个人可能对兄弟陶瓷厂有些想法……可是,他怎么会和中央的人搞到一起去了?”
兄弟陶瓷厂在曲武不算是什么大企业,但过去这一个月时间里,由于来访的外商络绎不绝,加上莫孔朝报告说这家厂子有可能做出几亿美元的外贸业务,市里的书记和市长等自然也就对它格外关注了。听说厂长刘硕有前几天就已经说起过高村武彦。郑泽鹏相信,这一大群中央部委官员齐聚曲武,必然是冲着兄弟陶瓷厂来的。
“刘硕是怎么说的,他们是不是在什么地方对外宾不尊重了?”郑泽鹏问道。这么大的事,他这个当市长必须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行,否则万一上头的领导问起点什么,而他却一问三不知,那可就麻烦了。
莫孔朝摇摇头,说道:“没有。刘硕只是说,这个高村武彦是日本一个什么陶瓷公司的人,和兄弟陶瓷厂算是竞争对手,但没说他们之间发生过什么冲突。”
“这件事,你要抓紧再向刘硕落实一下,问清楚到底他们之间有什么事情。”郑泽鹏叮嘱道。
“好的,我一会就去办。”莫孔朝答应道。
现场的形势也不容郑泽鹏和莫孔朝多说什么了,宾主双方要互相做介绍。还要握手寒暄,他们这两个当正副市长的。显然不能置身事外。乱烘烘的欢迎仪式过后,书记先告退了,郑泽鹏领着众人走进市政府办公楼,来到大会议室里坐下。上面来的这些官员都是经济部门的,所以接待工作自然是以政府方面为主导的。
1...117118119120121...3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