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材料帝国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齐橙
“对对,这个事情我是了解的,林西这边的同志非常热情,咱们部里的领导下来,如果不和他们喝一回,他们会很不高兴的。”赵博文不合时宜附和着。
陈媛恼了:“莫市长,我们还是要尊重一点外宾的意见吧?刚才我去见过高村先生,他明确说了,明天他绝对会滴酒不沾,咱们总不能强迫着外宾去喝酒吧?”
“嗯,那好吧,我跟企业沟通一下。”莫孔朝不情不愿地答应道。
外宾的要求,曲武是不能拒绝的。第二天在第二陶瓷厂的考察结束之后,二陶果然没有安排酒宴,而是提出让外宾尝一尝曲武当地的小吃,对于这个建议,陈媛当然不能说不接受,高村武彦也点头同意了。在他们想来,吃小吃总比吃酒宴更简单一些,自然也就更节省时间了。
二陶的厂长邢忠勤告诉众人,要吃小吃,就不能在厂里吃,因为厂里食堂的大师傅做的小吃并不正宗。他建议大家坐上厂里的中巴车,到“附近”一个很有名气的小吃店去用餐。对于这一点,陈媛同样没法说“不”。
一行人上了中巴车,出了厂门,向那个“附近”的小吃店开去。邢忠勤坐在车的前排,滔滔不绝地向大家介绍着曲武各种小吃的来历、特色、品尝方法,让大家听得津津有味。等众人回过神来的时候,才发现中巴车已经开了半个多小时了,而且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邢厂长,你说的小吃店怎么还没到?”陈媛奇怪地问道,这半小时的工夫,车子差不多开出十多公里了吧,怎么还没到呢?
“快了快了,还有不到一里地。”邢忠勤答道。
“你不是说就在‘附近’吗?”陈媛没好气地问道。
邢忠勤道:“是不远,你们看,过了前面那个小坡,就到了……”
那个小坡,即使以陈媛这种不专业的人员来目测,至少也在一公里开外,这坑爹的“附近”啊。
一顿小吃吃下来,再返回二陶,差不多到了下午三点多钟,再想去下一个考察点,已经是来不及了。莫孔朝怯怯地建议道:大家是不是先回宾馆休息,明天再去第三陶瓷厂……
“莫市长,贵市有多少家国营陶瓷厂?”高村武彦问道。
“不多,大大小小加起来,八家吧。”莫孔朝道,“月底之前,咱们肯定能考察完。”(未完待续。。)





材料帝国 第二百九十七章 揣着明白装糊涂
ads_wz_txt;
没办法,陈媛只能再次给莫孔朝提出要求:明天的考察,不能喝酒,不能走远路去吃小吃,不能……总之,要一切从简,不能因为吃饭的事情而耽误时间。
“好好好,今天的事情……唉,都是邢忠勤擅做主张,我已经批评过他了。”莫孔朝显得很是诚恳的样子。
“他也是有心了,那家小吃店,的确是很正宗啊。”吃货赵博文替邢忠勤说着好话。今天这顿饭,虽然在陈媛的要求下,大家没有向高村武彦敬酒,但赵博文和邢忠勤还是小酌了几杯,交流了一下感情。
“老赵,咱们是来工作的!”陈媛把眼睛立起来了,不客气地斥道。在经济领域里,经委是个见官大三极的单位,陈媛又有点老资格,倒是能够发发雌威的。
第三天的考察,一切顺利,中午饭也吃得很符合要求,没有浪费什么时间。只是,这家被考察的企业位置稍微偏了一点,离曲武市区有四五十公里,而下一家要考察的单位也离曲武市区有四五十公里……可惜是在相反的方向。
“如果现在过去,到那边的时候,估计就要下班了。我觉得,不如明天再去吧?”莫孔朝在返程的车上与陈媛商量道。
“莫市长,这个安排……不会是故意的吧?”陈媛冷笑着问道,她虽然不明白莫孔朝为什么这样做,但结果就是如此,她又不傻,怎么会看不出来?
“不会不会,怎么会是故意呢。”莫孔朝显得很是无辜。
陈媛道:“今天就先这样了,明天无论如何要完成考察任务。等把几家国营企业考察完了,如果高村先生还不满意,那就再去看看你们那些私营企业。莫市长,这是涉及到2亿美元投资的事情,你们应当更用心一点才好。”
“陈局长批评得对,我们的确是有些考虑欠周了。这样吧,明天我们加快点进度,争取一天看三家,您看如何?”莫孔朝道。
陈媛道:“我觉得可以,剩下几家厂子,都是小厂。既然高村先生对一陶、二陶这样的大厂都觉得不满意,这几家小厂就没什么价值了。”
“好,我回去以后就通知他们好好准备。”莫孔朝答应道。
他已经不再需要搞什么名堂了,因为中午的时候他偷偷打过一个电话给刘硕,得知秦海已经赶到了曲武,后面的戏,就要交给秦海去演了。
对几家国营小陶瓷厂的考察,更像是走了一个过场,除了陈媛之外,如赵博文、王嘉成等人,索性就没有前往陪同,而是留在宾馆里打了一天的牌。在高村武彦以各种莫须有的理由否决了各家国营企业之后,莫孔朝告诉他,经过曲武市政府的反复沟通,曲武现有的六家私营陶瓷厂都表示愿意与日方接洽,欢迎日方人员前去考察。
“这六家企业的情况,能不能请莫市长先介绍一下?”高村武彦要求道,他需要一个良好的借口,以便绕开那些他不感兴趣的企业,直奔兄弟陶瓷厂。前几天这种无聊的考察,已经让他觉得精疲力竭了。
莫孔朝叫来市陶瓷工业局的局长,让他把情况向高村武彦介绍了一番。这六家私营陶瓷企业,其中五家压根就没什么竞争力,职工不过二三十人,产品也就是能够卖到曲武周边的一些农村而已。真正能端得上台面的,也就是兄弟陶瓷厂,去年做工业陶瓷有百来万的产值,至于今年,陶瓷局长闪烁其辞地表示,该厂目前正在开拓国际市场,年底前做到1000万以上应当大有希望。
“1000万,相当于将近300万美元了,的确是很不错的一家企业。”陈媛在旁边评论道。
陶瓷局长扭头看了看莫孔朝,然后苦着脸纠正道:“呃……陈局长,我说的是……大概1000万美元。”
“1000万美元!是出口创汇吗?”陈媛失声道。对于一位国家经委的官员来说,1000万美元的出口额当然也不算是什么了不起的数字,但这个数字出现在曲武这样一个小地方,而且还是一家私营企业,这绝对算是了不起的成绩了。
“莫市长,你们先前怎么没有介绍过这家企业?”陈媛向莫孔朝质问道。
莫孔朝道:“这个情况,我们也还在核实。这家兄弟陶瓷厂,最近开发了一种新产品,是用陶瓷做的家用刀具,倒是深受外商的喜爱。上个月,来了几十家客商,说是要做他们的国外代理,签下来的合作意向有上亿美元,不过,我们担心这些意向不一定都能够实现,所以只是按比较成熟的意向统计了一下,差不多是1000多万美元的样子吧。”
莫孔朝这话,说得非常委婉,给大家都留下了一些回旋的余地。陈媛闻听此言,眉毛皱成了一个疙瘩,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以陈媛的想象,所谓上亿美元的意向,肯定是曲武方面在吹牛了,或者是兄弟陶瓷厂那边为了争取市政府的支持,蒙骗了莫孔朝。全国上下这么多出口企业,拨拉下来能够有上亿美元出口额的,可谓是寥寥无几,而且全部都是国有大型企业,其中又绝大多数属于资源型企业。
一家民营的陶瓷厂,敢放出狂言说能够做到上亿美元的出口,这简直就是吹牛不打草稿。这样的狂言,骗骗没有见过世面的地方官员也就罢了,她身为国家经委的官员,自然是不会轻信的。
不过,她不相信的,也仅仅就是上亿美元这个数字而已,对于兄弟陶瓷厂的出口创汇能力,她还是有些相信的。最重要的是,从莫孔朝的讲述中,她隐约感觉到了一些什么。她满腹狐疑地扭头去看高村武彦,对方也正好偷偷地向她投来一束目光。两人眼神交汇的那一刹那,陈媛敏锐地注意到了高村武彦内心的慌乱。
尼玛,这个兄弟陶瓷厂果然有问题!陈媛心里突然就敞亮了。
什么投资生产基地,什么考察陶瓷企业,原来都是假的,高村武彦的真正目的,肯定在于这家兄弟陶瓷厂。否则,国内那么多资源条件、技术条件比曲武好得多的地方,高村武彦为什么不感兴趣,非要苦哈哈地跑到这个曲武来?还有,一陶、二陶的条件明显都是曲武最好的,为什么高村武彦还执意要去考察当地的私营企业?
想清楚了这一点,陈媛顿时有一种被人欺骗之后的羞辱感觉。她的第一个反应是想跳起来对着高村武彦破口大骂,顺带把莫孔朝也臭骂一通,她现在算是明白为什么第一天莫孔朝见到高村武彦的时候会那样吞吞吐吐,原来这双方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独独把她和赵博文等人给蒙在鼓里了。
然而,这种想法只是在她心里一闪而过,就被按下去了。在这个时候,她如果表现出狂怒,那才是真正丢脸的事情。高村武彦是外宾,她就算想收拾,也不能这样公开地表现出来,只能回去之后再想办法,暗中下手。而莫孔朝作为曲武的副市长,级别只比她低半级,而且彼此没有隶属关系,她同样无法发飚。
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她能做的,就是尽量把自己受骗的事情给掩盖住,让人觉得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非常理想的,非常有价值的,这样她回去才好交代,才不至于让自己成为经委内部的一个笑柄。
“哈哈,原来咱们曲武还藏着这样一个宝贝呢!”陈媛脸上的每一根皱纹都舒展开了,她迎着高村武彦的目光,笑着说道:“高村先生,恐怕你们也没想到我们曲武的企业能够做得如此成功吧?像这种产品能够打入国际市场,赢得广大客商欢迎的企业,应当符合贵公司的要求了吧?”
“是的是的,真没想到。看来,我们对曲武的判断是正确的,只有在这样的地方,才能诞生世界级的陶瓷生产基地。”高村武彦接过了陈媛的话头,索性装傻装到底了。
莫孔朝也笑着说道:“是啊是啊,我们也是刚刚调查了一下,才知道原来我们曲武还有这样好的企业,我们非常希望它能够在日本朋友的帮助下,发展得更好。”
大家心里都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却又都非常聪明地装起了糊涂,这个场景怎么看怎么觉得充满诡异之色。对其他五家私营企业的考察计划自然就被放弃了,大家达成了高度的统一,那就是明天的考察重点,应当选择在兄弟陶瓷厂。
这一晚,众人沐浴斋戒,养足了精神。次日一早,一行人在莫孔朝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兄弟陶瓷厂,开始了正式的考察。
中巴车刚刚开进兄弟陶瓷厂的大门,一行人就被厂里的热闹气氛给感染了。只见厂区内外,张灯结彩,红旗飘飘。在厂区的主干道上,挂着十几条红绸的横幅,上面写着:
“热烈欢迎库塞拉公司高村武彦先生莅临我厂考察!”
“热烈欢迎国家经委陈媛局长到我厂指导工作!”
“热烈欢迎外贸部赵博文司长到我厂指导工作!”
“热烈欢迎……”
在那些横幅之下,站着兄弟陶瓷厂的一干中高层干部,为首一人自然正是刘硕。在刘硕的身边,高村武彦看到了一张年轻而又熟悉的面孔:
秦海!rs
最快更新,阅读请。




材料帝国 第二百九十八章 我们又见面了
看到秦海的那一刹那,高村武彦几乎想掉头而走。在他见过的所有中国人中,秦海无疑是最难打交道的一个。高村武彦费尽心思,先绕道到京城,再带着几个司局长来到曲武,目的就是为了避开秦海,直接来个釜底抽薪。可谁知道,机关算尽,最后居然还是和秦海碰面了。
“高村先生,我们又见面了,欢迎欢迎。”
似乎是没有看到高村武彦眼睛里那烦躁的光芒,秦海主动走上前去,用日语向高村武彦问候着,同时还伸出了一只手,做出要与高村武彦握手的样子。
“这位是……”陈媛看着一个年轻人满口日语直奔外宾而去,不由得皱了皱眉头,对莫孔朝问道。
莫孔朝头一天已经和秦海秘密地见过面了,此时却装出一副不认识的样子,对刘硕问道:“刘厂长,这位年轻人是你们厂的吗?”
刘硕赶紧上前介绍道:“莫市长,这是我们厂的名誉厂长秦海同志。”
“名誉厂长?”与莫孔朝站在一起的陈媛只觉得天雷滚滚,一个小破陶瓷厂,居然还有名誉厂长,这算是个什么头衔?再说,人家什么名誉校长、名誉教授之类,都是年高德劭之辈,哪有找个年轻得不像样子的小伙子来当名誉厂长的道理。
没等陈媛回过神来,那头高村武彦已经勉为其难地与秦海握了握手,还鞠着躬说了些“请多关照”之类的话。从二人的表情中间,大家都能够看出,他们应当是互相认识的,而且还算是比较熟悉。在高村武彦面前,秦海脸上的笑容显得那样真诚而憨厚,高村武彦虽然脸色有些难看。好歹也算是笑了。人家日本人有节俭的习惯,把哭和笑两个表情合二为一,省得浪费,你管得着吗?
秦海与高村武彦打完招呼,刘硕这才走上前,向众人介绍自己这边的人员。而莫孔朝也把陈媛一行向刘硕、秦海等人做了介绍。双方寒暄已毕,刘硕邀请道:“各位领导,咱们先到会议室去谈吧。”
“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能够先参观一下贵厂的生产车间。”高村武彦抢着说道。
从见到秦海开始,高村武彦就觉得这一趟的兄弟陶瓷厂之行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他并不认为陈媛、赵博文这些人能够摆平秦海,如果秦海一心作梗,那么也许众人在会议室座谈的时候就会谈崩,然后自己就只能灰溜溜地离开了。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他决定要先下手为强。提出到车间去参观,至少还能在翻脸之前刺探到一些兄弟陶瓷厂的技术奥秘。
对于这个要求,刘硕并没有任何迟疑,直接就答应了。他以不太了解技术为名,让秦海走在前面,与高村武彦、陈媛以及翻译并排,自己则退后一步,与莫孔朝、赵博文等人一起走。
“陈局长。你们今天主要是要考察什么?”秦海一边走一边对陈媛问道。
“我是陪高村先生来的,需要考察哪些内容。请秦厂长直接和高村先生沟通吧。”陈媛答道。
秦海微微一笑,道:“哦,那好吧。陈局长不必客气,您称我一句小秦就可以了。”
“是吗?我看小秦你的年龄很轻嘛,而且又不是曲武本地人,怎么会当上兄弟陶瓷厂的名誉厂长了呢?”陈媛忍不住问道。秦海对她说话的时候态度很是恭敬,却又并不谄媚,这让陈媛对他的印象很是不错,所以才会有如此一问。
秦海笑道:“这都是刘厂长他们太客气了。其实我只是帮兄弟陶瓷厂解决过一些关键性的技术问题,也算是厂里的功臣吧。刘厂长为了感谢我。就让我当了厂里的名誉厂长。”
“原来如此。”陈媛点了点头,“这么说来,你在陶瓷方面,还很有一些建树了。”
“雕虫小技,雕虫小技。”秦海连声说道。
大家边说边走,不一会就来到了生产区。生产陶瓷的主要原料是瓷土,又需要燃烧大量的煤,所以生产区里灰尘很大,热气腾腾。陈媛抬起手轻轻地捂着鼻子,脸上露出一丝厌恶的表情。秦海轻声说道:“陈局长,有关粉尘和废气污染的问题,我们已经注意到了。最迟不晚于明年春季,我们就会上马一整套的除尘和热能回收的设备,那时候您再来我们这里,就会看到窗明几净的厂区了。”
“真的?”陈媛有些意外,她了解陶瓷厂的除尘设备是怎么回事,要做到厂区窗明几净,所需要的除尘投入是非常可观的,国内许多大型陶瓷厂都不敢上马这样的设备,而兄弟陶瓷厂居然还有这样的计划。
“小秦,你知道一整套除尘和热能回收设备要投资多少吗?”陈媛问道。
“我们了解过,大概1200万左右吧。”秦海说道。
“1200万……倒用了那么多,400万左右应当就够了。”陈媛纠正道。
秦海道:“您说的是就我们现有的这些生产能力而言,而我们打算在今年之内,把生产能力提高4倍,这样除尘的投入也就相应要加大了。”
“把生产能力提高4倍,你们有这么大的业务吗?”陈媛好奇地问道,她想起莫孔朝向她说过兄弟陶瓷厂可能会接到上亿美元的订单,与秦海的话对应起来看,好像还真有这么回事。
秦海道:“一会您看看我们的产品就知道了。”
说到这,他们已经走进了一座规模最大的车间,迎面就是一座颇为壮观的烧结炉。陈媛多少有些工业底子,能够认出这是干什么用的,陶瓷都是烧出来的,烧结炉自然就是陶瓷厂的核心设备了。
“这座烧结炉,是用来烧结高温耐火陶瓷瓦的。”秦海开始向众人介绍道,“我们兄弟陶瓷厂生产氧化铝、氧化锆等多种耐火陶瓷,产品远销国内二十余个省市,并有少量产品出口到了东南亚等地……”
他滔滔不绝地介绍着,听众们却都是心不在焉,只是谁也不便唐突地打断他的介绍。陈媛、赵博文等官员对于具体的生产技术并不关心,他们到兄弟陶瓷厂的目的,只是为了陪同高村武彦。从道理上说,高村武彦应当是对秦海的介绍最有兴趣的人,但问题在于,他此行根本不是为了什么耐火陶瓷砖而来的。就这种陶瓷砖的生产工艺而言,库塞拉可以甩出兄弟陶瓷厂好几条街,他何须到此来听这些废话呢?
心里虽是这样想,但高村武彦却不能表现出来。你说要看私营企业,人家带你来了。你说想先看生产状况,人家同样带你来了。如果这个时候你又说不想听这些东西,那就是把人家主人当成猴耍了。司局长一怒,虽然不会流血五步,但也是非同小可的事情,高村武彦岂能造次。
“嗯嗯,贵厂的陶瓷砖,的确是非常不错。我们日本是一个钢铁大国,每年需要的耐火砖数量庞大,现在既然得知贵厂能够生产陶瓷砖,那以后我们会争取能够与贵厂在此方面进行合作,共同开辟日本市场。”高村武彦随口许着诺言。
“那就多谢高村先生了。既然高村先生说有意在这方面与我厂进行合作,那么您请跟我往前走,我向您详细介绍一下我们的备料、造坯、后期检验等生产环节。”秦海坏坏地建议道。
“这个……恐怕和我们库塞拉的做法比较相符,就不麻烦秦先生介绍了吧?”高村武彦苦着脸拒绝道。
“不麻烦的,我不累。”秦海婉拒了高村武彦的关心,执意说道:“是不是和贵公司的做法相似,我想我们还是看一看为好。”
“不必了吧……”
“没事的,看看吧……”
“我……”
“离吃饭还早呢,不耽误高村先生用餐。”
“我不饿……”
“那就更好了,多走走,肚子空一点才好吃午饭呢。”
“……”
即使是用日语交流,秦海一张嘴也远胜过了高村武彦。如果现场允许骂街,也许高村武彦还有翻盘的机会,但在一群文明人中间,高村武彦怎么好意思说什么“八嘎”呢?没奈何,他只能被秦海牵着鼻子,把陶瓷砖车间的每个角落都走访了一遍。
“你看,现在才到吃饭时间,咱们正好参观完了,咱们去食堂吃饭吧。”秦海看了看表,向大家盛情邀请道。
“你是说,咱们就参观完了?”高村武彦一惊,连忙问道。
“是啊,我们兄弟陶瓷厂主要的车间,就是这个了。”秦海卖萌道。
高村武彦急了:“这后面……不是还有两个车间吗?”
秦海道:“这后面的车间没啥意思,只是在试生产一些新产品,有些工艺还不成熟,你去了也看不出什么名堂的。”
“既然来了,我想,最好还是都看一看吧。”高村武彦坚持道。他相信,后面这几座不太大的车间,肯定就是陶瓷刀的生产车间。这才是他最为关注的内容,他当然不能错过。
“小秦,日本客人想看,咱们就带他去看看吧。”刘硕似乎是很热情地建议道。
“刘厂长开口了,那高村先生就请吧。”秦海像是很不乐意的样子,向众人做了一个手势。陈媛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中忍不住产生了一些期待:
这个陶瓷刀,到底是何方神物,竟然能够搅起这么大的风波。(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材料帝国 第二百九十九章 早就盼着有人投资了
“后面车间试制的这些新产品,还不是很成熟……不过,如果高村先生感兴趣,那就请随我来吧。 ”秦海脸上略微有些为难之色,不过最后还是答应了高村武彦的要求。
仍然由秦海带头,一行人带到了位于生产区靠后一些位置的一座车间。走进车间之后,高村武彦迫不及待地四处张望,果然在生产线的末端,看到了正在金刚石磨具上开刃的陶瓷刀。
“这座车间,就是生产陶瓷刀吗?”高村武彦指着那些陶瓷刀,对秦海问道。
秦海点点头:“是的,这座车间里正在生产的,就是陶瓷刀。”
一直跟在他们身后默不作声的长友修一此时像是刚通了电的玩具一样,一下子活跃起来,他紧走两步,来到生产线前,仔细地观察着生产过程,试图从这个过程中找出陶瓷刀生产的技术关键。
陶瓷刀的生产装置,与其他陶瓷产品似乎没有太大的差异。
生产线的前端是粉料的注入,如果不能知晓粉料的成分,尤其是其中微量元素的配比,那么光看到这样一个装置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1...120121122123124...3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