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国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齐橙
秦海和陈鸿程回到酒店的时候,现代表团里的众人都已经出去,直到吃晚饭的时候才一个个疲惫不堪而又兴致勃勃地回来,一边走还一边交流着逛街的心得。陈鸿程借故到几个房间去转了一圈,然后回到自己和秦海合住的房间,关上门对秦海小声说道:“小秦,有件事,我想和你商量一下。”
秦海正在翻看着一本刚从服务台借来的电话号码簿,想确定一下下一步去走访的地点。听到陈鸿程的话,他笑着问道:“什么事情啊,这么神秘?”
陈鸿程道:“小秦,咱们挣来的这些外汇,能不能借一点给祝厅长和另外几位处长,以后咱们要想做外贸,这些人都是用得着的。”
“借钱?”秦海有些奇怪,“怎么,你把咱们挣到外汇的事情说给他们听了?”
“没有没有,这怎么能说呢?”陈鸿程赶紧否认,他可不想给秦海留下一个自己口风不严的印象,做生意的人,最忌讳的就是这个毛病了。他解释道:“我没说咱们手上有外汇,不过,刚才我去和他们聊天,他们都在嘀咕说手上的外汇不够,想买的东西买不了。”
中国人到国外出差,没法使用人民币进行支付,必须使用外汇。国家规定,每名出差的干部每天可以有几美元的外汇作为零花钱,这个数字是固定的,没法更改。所有出国的人员,都舍不得随便使用这些外汇,他们往往会积攒起来,以便购买一件国外的电器,带回国去。
一些有门路的干部,可以通过某些渠道换到一些多余的外汇。出国的时候手头就会宽裕一些,能够买一些小礼品回去送人。但大多数的人都没有这样的门路,要弄到外汇,除非是像陈鸿程那样到黑市以1o比1的比例兑换。不是经商的人,又有谁能舍得换这种黑市外汇呢?
刚才,代表团的众人在黄莉薇的带领下。到周围的商业街去转了一大圈,看到了无数琳琅满目的异域商品,一个个眼睛都看花了。说来令人汗颜,国外商店里最普通的一个塑料杯子、一支圆珠笔之类,在中国人眼里都是漂亮得不得了的东西。这些东西的价格也不贵,不过就相当于几十或者一两百比塞塔的样子,但代表团里的众人却只是艳羡,没有人肯拿出宝贵的外汇指标去购买。
陈鸿程到祝晓峰和其他几位处长房间去闲聊的时候,听他们带着遗憾的口吻大谈某某商品如何精致。自己如何想给家里的老伴、儿女、孙辈等购买一件却又拿不出外汇,不由得心里一动。他想到了一个最好的与官员们联络感情的方法,那就是借给他们外汇。
这些官员都不差钱,拿出几百甚至上千人民币并不困难。他们所缺的,只是外汇而已。如果陈鸿程现在借给他们外汇,回国后让他们按外汇牌价归还人民币,那么就算不上是贿赂,而官员们绝对是会记着陈鸿程的好处。未来在各项事情上对他大开方便之门的。
想到此处,他就急切地跑回来与秦海商量了。这些钱毕竟是秦海挣来的,秦海不点头,他是不能支配的。
听完陈鸿程的解释,秦海都快笑抽了。他感觉到,自己选陈鸿程作为合作伙伴,实在是太正确了。这个人擅长于投机钻营。干溜须拍马之类的事情毫无心理障碍,恰好能够与秦海形成能力上的互补。秦海自己手边也有几个人,诸如黑子、宁默之类,但他们现在还年轻,阅历不够。哪里比得上陈鸿程的老练。秦海要想办成一些事情,没有一个像陈鸿程这样的搭档还真是不行。
“老陈,你实在是太敏感了,这个主意非常好。”秦海表扬道,“咱们的外汇都在你手上,你觉得该怎么用,尽管去用就是了,该借给谁,借出多少,由你决定,不必与我商量。”
陈鸿程听到秦海同意了,顿时来了精神,他说道:
“那怎么行,这种事肯定得商量着来嘛。小秦,我的想法是这样的,祝厅长那边,咱们可以借给他5万比塞塔,也就是差不多1ooo美元了;几个处长呢,每人1万到2万,取决于谁的用处更大;还有其他一些人,等咱们明天把钱破开了,一个人借个一两千比塞塔就可以了。
这样算下来,咱们借出去1o万至15万比塞塔的样子,就能够让团里的人对咱们都产生好感,等回国之后,再找他们办事就容易了。”
“让我想想……”秦海想了想,说道,“借出去十几万比塞塔,对于咱们来说倒是无所谓。可是,如果人家问起咱们的外汇是从哪来的,你打算怎么解释呢?”
“这还不简单?”陈鸿程瞪着眼睛道,“我就说我们红海公司在欧洲有合作伙伴,这是找我们的合作伙伴换的。你放心吧,大家才不会去关心这个,他们知道得越少,就越没有风险,傻瓜才会刨根问底呢。”
“嗯,好吧,你既然有把握,就去办吧。”秦海点头道。
这天晚上,陈鸿程不停地在各个房间进进出出。每隔一会,秦海就能听到有人笑着把陈鸿程从自己屋里送出来,大家互相说着一些讳莫如深的问候语,语气里的亲切即使隔着门板秦海都能够感觉得到。
第二天早上在餐厅吃自助早餐的时候,秦海更是见识到了陈鸿程一夜之间培养起来的人脉,代表团里几乎所有的人都热情地招呼着陈鸿程去和他们拼桌吃饭,陈鸿程只恨分身乏术,都不知道该去赴谁的邀请为好了。
“查好路线没有?”
秦海正在笑看着陈鸿程的表演,耳边忽然听到同桌有人在问话。他扭头看去,这才现并非所有的人都在关注陈鸿程,眼前这四位显然是在琢磨着自己的事情。
秦海认得他们正是红原钢铁厂派出来采购炼钢设备的那几位,包括厂长蒋焕文、财务科长姚国杰、技术科长朱守和以及技术员肖梦琴,后者是一位刚毕业不久的女大学生,带她出来的原因,主要是她的英语水平是全厂最好的。
昨天,陈鸿程跑到各个人的房间去谈出借外汇的事情,唯独没有去找这几位。在陈鸿程眼里,他们几个不过就是企业里的人,没有什么利用价值。
刚才,肖梦琴正拿着一张西语和英语相对照的马德里地图,在研究着什么路线。她的眉毛皱成了一个疙瘩,看起来很是为难的样子。
问她话的,是厂长蒋焕文,这是一位四十来岁的精壮汉子,在从国内飞来的这一路上,秦海与他简单地聊过几句,知道他是搞技术出身的,也是借着干部队伍知识化、年轻化的这股春风,才当上了厂长,其经历与青锋厂的韦宝林有些相似。不过,他比韦宝林多了几分踏实,在引进炼钢设备这个问题上,他是费了不少心思的。
“小肖,你们要去什么地方?”秦海随口问道。大家同在一个团里,也算是熟人了,看到肖梦琴那副困难的样子,秦海觉得理所应当帮她一把。
肖梦琴抬眼看了看秦海,淡淡地说道:“哦,我们要查一下今天要去访问的一家公司。”
“哪家公司?说不定我听说过呢。”秦海又道。
肖梦琴轻轻哼了一声,说道:“omt,听说过吗?”
“奥索冶金技术公司……我想想,它应该是在e11inton大街上,门口有地铁,你们坐地铁去比较方便。”秦海平静地说道。
“你……你是怎么知道的!”肖梦琴吃惊地盯着秦海,嘴巴张得老大。
肖梦琴知道,秦海和陈鸿程是一伙的,都属于一个什么不着调的贸易公司,是蹭他们这个代表团的油,到欧洲来开洋荤的。
红原钢铁厂原来想安排七八名技术人员来洽谈这个引进项目,结果被上级部门告知经费紧张,必须压缩名额。可是自己的技术人员被压缩掉了,团里却出现了一大堆与引进项目毫无关系的官员,这让社会阅历欠缺的肖梦琴觉得怒不可遏。
对于外贸厅、省办公厅、冶金厅等部门的官员,肖梦琴想鄙视也没机会,人家根本就没把她这个小技术员放在眼里。陈鸿程和秦海作为两名没什么权势的商人,就成了肖梦琴泄不满的对象。
刚才秦海和她打招呼的时候,她本着伸手不打笑脸人的原则,没有说什么难听的话。但当秦海进一步问她找哪个公司的时候,她便在心里冷笑了。她故意说的是公司的简称,就是存着打一打秦海的脸的心思:你不就是一个擅长拉关系、走后门的倒爷吗,你知道啥叫omt吗?
让肖梦琴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秦海听到omt的简称,直接就报出了它的全称,也就是所谓奥索冶金技术公司。非但如此,他还能在没有看地图的条件下,直接说出这家公司所在的位置,甚至还知道公司门口有地铁。要知道,肖梦琴是事先知道omt所在的街道,刚才又查了半天地图,才查出能够坐地铁到达的。眼前这个年轻人,到底是凭着什么知道这么多东西的呢?(未完待续。。)
材料帝国 第一百六十八章 人形自走道具
如果肖梦琴说的是别的什么企业,秦海肯定不会这么轻松地就说出名称和位置来。但omt就不同了,它是一家专业从事冶金设备制造和冶金工艺研究的企业,与秦海的专业有很多重叠之处,秦海怎么可能不知道呢?前一世的秦海曾经参观过这家企业,与这家企业的几位高层有过一些往来。他这一次到马德里,也打算要去拜访一下这家企业,所以昨天晚上还曾经查过它的地址。
所有这些,秦海自然是不会向肖梦琴说明的,而在肖梦琴的眼睛里,秦海就成了一个神一般的存在了。
吃过早餐之后,代表团兵分几路,各自前往自己感兴趣的所在。人数最多的一路,是由祝晓峰领头的官员和太太们,他们的任务是参观马德里的名胜,顺便再去逛逛马德里的商业街。其次的一路,就是红原钢铁厂的几位,他们自然是前往omt去洽谈引进设备的事情。最后一路则是陈鸿程和秦海两个人,照着秦海的安排,他们要去访问马德里的几所学院。
“我们不是来卖钢材的吗,去学院干什么?”坐在出租车上,陈鸿程一脸纳闷地对秦海问道。自从兜里装进1oo万比塞塔的钞票之后,陈鸿程就不再觉得打出租车有什么不妥了,要不怎么说由俭入奢易呢。
秦海道:“卖钢材的事情不急,我们要先去建立一些关系网。只要把关系网建立起来,还愁钢材卖不出去吗?”
陈鸿程嘀咕道:“没听说过卖钢材还需要到学院去建关系网的,难道西班牙的规矩和咱们中国不太一样?”
秦海安慰他道:“好了,老陈,你就别琢磨了。你就想想,我做事还能有错吗?”
陈鸿程道:“我倒不怀疑你做事,只是我不知道你想干什么,就这样傻跟着,什么忙也帮不上。总不太合适吧?就像昨天似的,我一句话都没说,全是你说了。”
秦海笑道:“你不用说什么,只要跟在我旁边就行了,你能够给别人制造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这种感觉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
“好吧。”陈鸿程无奈了。他不知道秦海说的是真是假,但不管怎么说,他其实也没法挥什么别的作用。他的英语水平不足以与外国人交流,专业水平就更不用提了。
两个人坐着车先来到了马德里的圣路易学院,据秦海介绍说,这是一家始建于19世纪的老牌学院。在材料学研究方面颇有一些名气。陈鸿程正奇怪秦海打算如何与学院里的专家们取得联系,却见他旁若无人地闯进了科研楼,对着楼里的门卫叽哩咕噜地报出了一串名字,接着门卫就开始给楼里的人打电话通报了。
再往下的事情,就更是让陈鸿程觉得惊讶了。他看到几名红脸蛋、高鼻子、半秃顶的西班牙人从楼道里出来,这些人先是诧异地对着秦海问了几句什么,听到秦海的回答之后。这些人便把秦海和陈鸿程迎进楼里,带到了一个有小黑板的小会客厅。
从秦海嘴里,陈鸿程知道这几个人都是圣路易学院里顶尖的材料学专家,有搞金属材料的,也有搞无机材料的。秦海与他们用英语交流起来,一开始这些人还有点敷衍之色,不多时,他们的神情就变得越来越专注,也越来越兴奋。到后来,聊天完全变成了学术研讨。陈鸿程看着他们几个一边说一边在小黑板上写着各种公式,一个个手舞足蹈,大呼小叫。
陈鸿程忍不住有些想笑,却又觉得可笑的也许是他自己,毕竟在这一群人中。只有他不知道众人在谈论什么。
“你们聊了什么?”从圣路易学院出来之后,陈鸿程拉着秦海问道。
“我和他们讨论了一下单边压痕法中残余应力的影响问题。”秦海笑呵呵地说道。
“……”陈鸿程无语了,秦海说的是中文,但陈鸿程偏偏听不懂这些中文的意思,再问下去就是自取其辱了。
“下一步咱们去哪?”陈鸿程问道。
“马德里大学,我知道一位搞工业过程的教授,可以聊一聊。”秦海说道。
“你应该早说的,我可以带本小说坐在旁边看。”陈鸿程说道。
“你们红海公司好像有这方面的学习传统。”秦海笑道,他想起自己初到曲武的时候,陈鸿程的手下苏亚波就是躺在床上看小说的。
接连三天,陈鸿程就在这种煎熬中度过。对于他来说,只有早上和晚上在酒店里的时候才是活得有价值的,因为他可以挥自己的交际才能,与代表团里的官员们进行周旋。一到与秦海共同外出的时候,他就成了一尊人形自走道具,只能立在秦海身边,听着秦海与不同的人说着那些他根本就听不懂的话。
“小秦,马德里的学校和科研机构,咱们好像跑得差不多了吧?你可别忘了,咱们出来是来卖钢材的,还要采购你所要的煤炭和铁矿石,咱们别把正事给忘了。”到了第五天的早餐时分,陈鸿程终于忍无可忍地向秦海提醒道。
“放心吧,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秦海没心没肺地对陈鸿程说着。
“好吧,反正说好了出来就听你的。”陈鸿程实在是奈何不了秦海,只能端着自己的餐盘跑去和其他人聊天去了。
秦海呷了一口牛奶,嚼了几片面包,抬眼一看,正见着红原钢铁厂的几位从外面鱼贯而入,众人的脸上表情都很严肃,尤其是肖梦琴,看起来疲惫不堪的样子,眼睛里还布着血丝。
“蒋厂长,这边坐吧。”秦海扬手招呼了一声。
蒋焕文看到秦海,点了点头,端着装了食品的盘子走了过来,他的几位属下也跟了过来,与秦海坐在一张桌子上默默地用着早餐。
“怎么样,项目的情况如何?”秦海关心地问道。
蒋焕文转头看了看技术科长朱守和以及肖梦琴,叹了口气,没有作声。朱守和看看秦海,勉强笑了笑,说道:“唉,有些资料还在翻译,小肖这几天都在加班呢。”
听到朱守和提起自己,肖梦琴也没有抬头,但秦海分明现她的眼角噙出了一滴泪珠,吧嗒一声落在了面前的餐盘上。
“怎么,难度很大吗?”秦海有些于心不忍了,听着另外几桌上的人在大谈着什么名胜古迹如何奢华,再看到眼前这几位愁眉苦脸的样子,秦海心里涌起了一丝不平。
“要翻译的资料太多了,可是不弄明白,我们根本就不敢随便谈引进的事情。现在我们这几个人里面,也就是小肖的英语水平还不错,我是过去学的,现在捡起来一点,做翻译还得查字典……这么多资料,译到什么时候才算完啊,在这里多住一天就是一天的费用,蒋厂长都快愁死了。”朱守和长吁短叹地说道。
“怎么不多找几个人呢?”秦海问道。
“哪有人?”一旁的财务科长姚国杰没好气地说道,“我们原本说多带几个工程师来的,结果,名额也不知道被哪个王八蛋给挤了。”
“呃……”秦海无语了,好像挤占红钢名额的,也包括自己这个王八蛋在内。他想说自己是无端中枪,因为他们的费用是自己承担的,与红钢无关,但这种事情又岂是能够解释得清楚的,再说下去,只怕是越抹越黑。再说了,姚国杰这话也不一定就是针对秦海来的,因为那边桌上也都是一群闲人。
“这种事,找几个留学生来帮忙吧。”秦海建议道,“据我所知,咱们国家在西班牙是有留学生的,虽然人数不多,但找几个来也应该够用了。”
朱守和摇头道:“这个只怕是不行。我们要翻译的是专业资料,没有专业背景是做不了的。”
“哦?”秦海点点头,说道:“要不这样吧,我白天要出去办事,晚上回来以后没什么事情,如果你们信得过我,我可以帮你译一些,权当是聊胜于无吧?”
“你?”肖梦琴终于把头抬起来了,她看着秦海,奇怪地问道:“你到底是做什么的,你知道奥索,还敢帮我们翻译资料,难道你也是搞技术的?”
秦海笑道:“我当然是搞技术的,我和我们陈总到欧洲来,就是来谈特种钢材问题的。有关冶金方面的东西,我多少知道一些,也懂一点英语,肖工如果不信,可以拿几份资料让我译译,一试不就知道了。”
“我这就有一份,你看看吧。”肖梦琴也是说到做到,手一伸就从自己的包里掏出了一份资料,递到秦海的面前。估计这姑娘也是被翻译的工作给压狠了,连下楼来吃饭都随身带着资料,准备忙里偷闲地看几眼。
秦海接过资料,一目十行地看着。冶金本来就属于材料的领域,这一段时间秦海主要是在搞炼钢,对于钢铁设备又更是多了一些关注,看这样的资料有何难度?
他翻了几页,眉毛不禁皱了起来。他用手拍着资料,对朱守和问道:“朱科长,这就是你们要引进的设备吗?奥索方面真的告诉你们说,这是相当于欧洲7o年代末水平的设备?”
ps:再帮朋友推本书,端木赐的《儒术》,现在正在强推,明天就上架了。个人感觉,这本书写得挺有意思的,有点跟风,但又有不同的设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顺便帮作者订个订。好书需要大家支持。
材料帝国 第一百六十九章 超高功率电炉
听到秦海的话,朱守和愣了一下,下意识地回答道:“是啊,奥索方面给我们看了生产记录,这的确是1978年的型号。”
“1978年的库存型号吧?”秦海毫不留情地说道。
“小秦,你是什么意思?”蒋焕文插话道。他们这一趟出来,就是瞄准了要引进一套达到欧洲7o年代末技术水平的电炉及其后续的连铸设备。
他们到奥索公司去的时候,亲眼看到了这台据说是1978年制造的电炉,据奥索公司说,这台电炉制造出来之后一直存在库房里,依然是全新的。电炉上的烤蓝耀人双眼,每一个电钮都透着欧洲工业的美感,让人觉得赏心悦目。与这台电炉相比,红钢现有的几台电炉几乎都是垃圾了。
可是,就这样一台让蒋焕文他们如此心仪的电炉,却被秦海说成是1978年的库存型号。要说起来,秦海的说法也没错,的确是库存货嘛,但秦海话里的意思,分明不是这样的。
“这是一台rp电炉,欧洲至少在1975年之后就已经不再使用rp电炉了。”秦海简单地说道。
所谓rp,也就是英文中的regu1ar_poer,即普通功率的意思。与之相对的,是u1tra_high_poer,也就是高功率。高功率电炉的概念是1964年由美国人提出来的,并在美国的135吨电炉上得到了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后,欧洲各主要产钢国纷纷上马高功率电炉,到7o年代中期。欧洲已经不再新建普通功率电炉,全部新建的电炉都是高功率电炉。
与普通功率电炉相比,高功率电炉的优点在于能够缩短熔化时间、提高生产率,提高热效率,而且易于与炉外精炼、连铸技术相衔接。以冶炼周期来说。普通功率电炉大约是16o分钟,而高功率电炉可以缩短到6o至7o分钟,极大地缩短了冶炼时间。
秦海一句话,点醒了朱守和这个梦中人。他也是参加了谈判以及资料翻译工作的,岂能不知道他们洽谈的只是一台普通功率电炉,只是在秦海提醒之前。他并没有意识到普通功率电炉的技术年代,他还以为欧洲7o年代末的水平就是如此。
这其实也不能怨朱守和无知,高功率电炉这个概念,对于中国国内的钢铁厂来说,的确有些显得过于“高大上”了。朱守和曾经在一些学术刊物上看到这个概念,也知道目前国外比较流行这种电炉。但没有想到国外的技术更新换代竟有这么快。
“你是说,这台电炉不可能是1978年制造的?”朱守和犹豫着问道。
秦海道:“它的制造日期有可能是1978年,也可能是更早,他们既然出示了生产记录,想必也是准备好了要照这个口径说的,我们无从考证。但它的技术设计肯定是在1975年之前完成的,因为欧洲在1975年之后不可能再制造普通功率电炉。我猜想。这可能是奥索公司为其他企业制造的一台电炉,因为技术落后被别人拒绝了,所以才想方设法要转手卖给咱们。”
“老朱,小秦说的是真的吗?”蒋焕文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盯着朱守和,严肃地问道。
朱守和有些懵了,他支吾道:“小秦说的,倒是有些道理。不过,欧洲到底是不是在1975年之后就不再生产普通功率电炉……我也不太清楚。从我看过的资料来看,高功率电炉的确是代表着未来展趋势的。咱们如果引进一台普通功率电炉,很有可能刚投产就落后了。”
“你怎么不早说!”蒋焕文恼了,这算个什么事,堂堂技术科长,又是谈判又是翻译资料的。居然连这样大的一个破绽都看不出来,最终还是旁边一个打酱油的小年轻提醒了一句,大家才意识到这个问题。万一小年轻没有多这一句嘴,难道红钢花了这么大精力,就只能买回去一台马上要被淘汰的设备吗?
财务科长姚国杰在旁边打了个圆场,他说道:“蒋厂长,这事也不能怨朱科长。其实奥索也有更先进的设备,咱们不是买不起吗?这台电炉,虽然像小秦同志说的那样,有点落后,但拿回咱们中国去,也算是先进技术了,起码比咱们车间那些老爷货要强得多吧?咱们是展中国家,哪能和达国家相比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