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狂野时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一三五七九

    “健力宝是市里面的重点集团企业,是全国明星企业,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市里面从上到下,都希望健力宝做得更好。”

    “而且,为了健力宝的发展,市里面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各种资源堆了不少。”

    “可以说,健力宝发展至今,你李经伟的功劳是很大,这一点谁都不可否认,但是没有省市领导的关心支持,没全市资源的扶持,能做这么大吗”

    “你让我扪心自问,那你扪心自问过没有,你只看到了自己的努力和付出,看到了市里面的关心支持和付出没有”

    刘副市长说着,站起来,背着双手,踱着方步,目光锐利,盯着李经伟,连续地发问。

    一个个问题,简直就像是机关枪一样,让李经伟应接不暇。

    这些问题,似是而非,让刘副市长振振有词。

    李经伟只能苦笑。

    他一心一意做起来,抓市场,可最终面对这一连串的诘问,他哑口无言。

    是呀,就算天底下的人都知道,健力宝是他一手做大的,但是又有谁能否认市里面对它的支持呢。

    不说最初的那点投资,就是各种税收优惠,人财物方便的绿灯,这笔账,也有得算。

    可尽管如此,李经伟一开始,从来没有想过要健力宝所有的股份。

    他的胃口并不大,只是想市里面给他股份和控制权,让他可以继续带领健力宝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按照他的构思,市里面给他和管理层股份,然后作为出资人,只享受分红和股权增值,不再对企业的发展有哪怕一丝的干预。

    但可惜的是,市领导们一点都不肯松口,股权不用谈,管理上更是不可能放手。

    他们只是把李经伟当成职业经理人。

    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讲,市领导们的这种思路和想法,也不完全错。

    毕竟从一开始,李经伟和市里面本身就是代理和被代理的关系。

    只不过,健力宝发展得太快了,李经伟的作用太重要了,所以李经伟心头不平衡,提出更多要求。

    这其实也是合情合理的。

    双方都有站得住脚的理由,又没有谁肯退让,这就是症结所在。

    “刘市长,我无话可说!”李经伟怔了片刻,无语道。

    “你不是生病了吗,快去医院吧。”刘副市长摆摆手,一副关切的样子。

    李经伟摇头,“我只是有点累,昨天晚上熬了夜,不用去医院,我回去休息一下就可以了,下午我再来陪刘市长吧。”

    他知道,越是这个时候,自己越是要顶住,如果自己真的去医院看病,甚至住院的话,市里面就更有充足的理由,说不定直接就拿下他了。

    在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之前,李经伟是不会主动离开这个位置的。

    而且他相信,在没有彻底撕破脸之前,市里面也不会轻易免他的职。

    毕竟他作为健力宝的灵魂人物,一旦离开,对接下来的经营发展,肯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更何况,一旦彻底撕破脸,李经伟完全可以自立门户,即使是从头开始,但是肯定可以从健力宝挖人、挖渠道商,对健力宝将是很大的打击。

    所以,即使愤怒,即使不满,双方都只是打打嘴皮子战而已。

    也可以说是在试探相互之间的底线。

    “你好好休息吧,我还是那句话,心态要摆正,不要多想,好好把公司经营好。”刘副市长摆手道。

    李经伟气鼓鼓地回到家里,左思右想,心头憋屈得厉害,拿起电话,拨通了潘拧的手机。

    “李总怎么啦,心情不好”即使是隔着遥远的电话线,潘拧也感觉到李经伟情绪不对劲。

    李经伟苦笑,“被你听出来了,是啊,你知道我的情况,刚刚市里面又在调查公司的财务开支问题,我跟他们吵了一架。我在前面跟王弘毅竞争,他们就来拖我的后腿,让人肺都要气炸。”

    潘拧笑道:“我觉得,你大可不必生气,情况也不是才有的,关键是寻找出路,你和王弘毅之间,也可以合作啊。”

    “合作”李经伟惊问。




第334章 猪都飞上天了
    潘拧笑了笑道:“是啊,为什么不能合作呢”

    李经伟试探问:“你的意思,像他跟你一样合作”

    潘拧笑道:“具体的合作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操作。只是我觉得,你跟王弘毅竞争,并不能解决你的问题,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才是你最迫切需要的。”

    李经伟道:“潘总,你说具体点,我现在很头痛,一点自主性都没有,他们又盯得紧,什么事情都不好弄啊。”

    潘拧道:“我只是有感而发,有些时候,换个思路,也许会豁然开朗。你要修新的总部,其实跟我之前的想法大相径庭,但我也深入思考过,这种方式不一定行得通,容易两败俱伤!”

    “所以你才跟王弘毅合作搞出了科龙空调”李经伟很感兴趣,因为潘拧的处境,曾经跟他一模一样,但是现在他已经找到了合适的出路。

    具体的操作思路和模式,潘拧从来没有对外界透露过,大家也只能猜一个大概。

    现在潘拧主动提出这一茬,李经伟很想就此搞清楚。

    对于自己的办法,他虽然有信心,但是也明白压力重重,一个不好,前功尽弃。

    如果有更加稳妥的办法,那何乐而不为呢。

    听潘拧这么一说,他顿时眼睛发亮。

    潘拧笑了笑道:“总之,我建议你最好不好跟地方搞得太僵,要不然,很难达到预期目标!”

    他现在有着深刻的体会,如果不是王弘毅找他合作,他按照之前的思路去干,最终可能依旧是一败涂地,一无所有。

    事情很简单,不管在企业的创立过程之中,他做出了多大的贡献,但企业始终是国有的,是集体的,主管部门一个文件,就可以免去他的职务,夺走他的一切。

    所以,他反思,认为走温和变革的路子,才是对的,不能激化矛盾。

    而听李经伟所说,很显然,李经伟已经跟三水当地的关系比较僵化,矛盾逐渐走向公开化,这样下去,李经伟是要吃亏的。

    他也算是过来人,跟李经伟经历相似,都是行业的风云人物,也算是同病相怜。

    潘拧也一直关注着李经伟的所作所为,知道他有些心急了,可这样很容易走错方向。

    所以,接到李经伟的电话,知道他内心苦闷,于是潘拧忍不住提出了让他和王弘毅合作的建议。

    “我明白了,我会好好想想的。”李经伟道。

    和王弘毅合作,当然只是一个选择。

    可是,他内心有着属于自己的骄傲,他不想向王弘毅妥协。

    在饮料界,王弘毅只是一个后辈。

    当李经伟在饮料行业叱咤风云的时候,王弘毅还没有开始创业。

    王弘毅异军突起,几年时间,超能的销售额就超过了健力宝,品牌影响力也后来居上,媒体对健力宝和李经伟的赞赏,转移到了王弘毅的身上,这让李经伟很不服气。

    每每看到媒体上关于王弘毅的报道,李经伟就心头堵得慌,下决心要掰回这一局。

    这是他作为一个饮料行业领军人物发自内心的骄傲。

    潘拧给王弘毅打电话,告知和李经伟通话的情况,道:“李经伟跟我当初的处境差不多,健力宝是他一手做起来的,然而却一点股份都没有,他心里不平衡,跟当地闹得有点僵,我劝他要温和一些,能跟你合作最好。”

    王弘毅笑道:“我也愿意合作啊,华夏国的市场这么大,没有哪一个企业能够独占,更何况,除了华夏市场,我们还有世界市场,把眼界放开一些,目光看远一点,目标高一点,就会发现,竞争不是唯一的选择,合作一样能够共存共赢!”

    潘拧不由得感叹,王弘毅的胸怀和野心,暴露无遗。

    当很多人还在为了眼前的一点利益,一点点市场而纠结的时候,王弘毅的目光早已经看向了国外,盯着全世界的市场。

    而且,他志向远大,有一股发自内心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责任心。

    “时势造英雄,华夏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在这个过程中,必然出现一些时代的弄潮儿。我们这一辈,趁着改革之初的东风,打下了一片基业,但是普遍都跟政府的支持离不开,产权责方面或多或少存在问题,这可以说是第一代创业者的通病!”

    “而王弘毅,应该算是新一代创业者,他白手起家,也是借助国家加速经济发展,市场经济崛起的东风,迅速抢占市场,积累财富,他们的成长,离不开时代的进步,离不开国家大好政策,但是又干净清白,自由掌控企业,未来有无限可能。”

    这一刻,潘拧心中,不由得对王弘毅的评价再次提升。

    在他看来,王弘毅算得上新一代企业家的代表,甚至可以说是领军人物。

    他虽然年轻,但是又能够承上启下,只要持续稳健经营下去,他未来的成就,不可限量。

    这时候,潘拧对自己跟王弘毅合作的选择,感到十分庆幸。

    两人合作,也算是两代企业家之间的携手共赢。

    所以,他必须要更多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和能力,帮助王弘毅更好地成长,从而体现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潘总你过奖了,我只是依照本心做事而已!”王弘毅笑着道,“在我看来,只要站在时代、行业的风口上,风来了,猪都能上天,但是最终会不会摔死,就要看它的本事了。当然,有些人很厉害,善于逆风飞翔,可飞到哪里去了,谁知道呢!”

    潘拧哈哈一笑道:“王董你这个比喻太形象了,风口很重要,但是驾驭风头的能力更重要,要不然就算一时成功,难保不会被打回原形,过去,摔死的猪可不少。”

    一番通话,潘拧越发感觉到,王弘毅很不简单,思想深度超过很多人老一辈企业家,抱负更是远大。

    “如果能够合作,倒是不错,不过现在李经伟和三水政府还没有彻底闹掰,还不到最佳的介入时机。”王弘毅其实也对前世健力宝的衰落感到惋惜,如果能把它收归旗下继续做大做强也是一件美事。

    正在思索间,手机响起来,一看是史欲柱打来的电话。

    “弘毅,我想跟你见面聊聊天,你有空吗”



第335章 脑白金
    王弘毅怔了一下,随即笑道:“我这段时间都有空,随时欢迎你来!”

    “那好,你说一个地方,我马上赶过去!”史欲柱道,声音带着一丝疲惫。

    “你在蜀都”王弘毅惊讶地问。

    “是啊,刚下火车,我去了一趟峨眉山!”史欲柱道,电话中传来车水马龙的声音,很喧闹。

    王弘毅道:“那你等我,我过去接你。”

    火车站旁边的一家茶楼,王弘毅见到了史欲柱。

    他穿着一身灰色的运动服,背着一个双肩背包,头发微微凌乱,一脸疲惫。

    “你这是爬山去了”王弘毅疑惑问。

    “是啊,爬了峨眉山,我现在腿还在打颤!”史欲柱说着,掩饰不住疲倦,“要不先去酒店住下来,休息一下”

    看到他的样子,王弘毅知道他现在日子不好过。

    这段时间,关于巨人的各种负面消息和报道满天飞,据说洙海的巨人办公楼,整天都有人堵门要债。

    巨人的经营已经彻底停滞了。

    巨人大厦也成了烂尾楼,时不时还有慕名而来的人来围观、照相,当然也有一些债主跑那里去堵门。

    一开始,史欲柱其实是想坚持下去,四处筹资,想要将巨人大厦盘活。

    这可惜,他的保健品销售没有达到预期,资金链紧张,根本无法支撑巨人大厦的资金需求。

    拖到现在,史欲柱已经精疲力尽,难以为继。

    能想的办法,都已经想过了,能找的人,都找过了。

    各种融资手段,都试过。

    但巨人大厦就是一个黑洞一般,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去,没有人会轻易进去接盘。

    危机、债务,让史欲柱麻烦缠身。

    原本的年轻人的偶像,富豪榜上的年轻人高科技创业人才,一下子成为知名的负翁。

    很多人为此惋惜,甚至有不少人撰文在报纸上感叹,一代人的偶像就这么崩塌了。

    还有人专门给史欲柱写信,言辞恳切,请求他坚持住,不要让他们失望。

    然而,史欲柱说什么也扛不住了。

    他已经背负了几亿元的账务,这个时候也不可能再有人给他借钱。

    窟窿太大,谁敢轻易砸钱。

    他放下一切,只身一人来到了西川,从峨眉山脚下的报国寺开始,沿着一条僻静的小路往上攀爬,在山中遭遇了猴子、毒蛇,走得脚都软了,拄着竹竿爬到了山顶。

    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在峨眉山山顶的一块石头上坐着,夜晚的空气很冷,让他瑟瑟发抖,让他脑子里的种种想法纠缠。

    清晨,当远方天际一抹金色光芒,穿透层层浓云,如一道利剑划过灰蒙蒙的天空,在漫山遍野慢慢铺上一层金色,史欲柱的心头豁然开朗了。

    原本没有指望能看到佛光,他来爬山,只是慕名而来,拜一拜寺庙的菩萨,求得一个心静。

    这一刻,佛光似乎照到了他的心头,让他恍然有一种重生的感受。

    失败了,重新来过就是。

    一个人一生,遭受点挫折,是很平常的事情。

    只要能站起来,曾经的挫折、失败,都可以当做一种宝贵的经历。
1...141142143144145...1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