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狂野时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一三五七九
种种议论,还是以欢迎和鼓励为主,负面和反对的意见少,在他的运作引导下,上层也持肯定态度。
这次虽然只是一篇小小的文章,但是能够在经济参考报这样全国性的报纸上刊登出来,意义非同一般。
至少表明那篇文章中的观点,得到了上面一些人的认可。
“看来有些人已经开始警觉,要加快步伐了!”黄红年心中充满了危机感。
17日,他再次飞到了蜀都,
第77章 傻眼
沈西兰担心道:“如果皇佳商贸再利用本地人脉推波助澜,只怕省里面都要推动此事,那时候,我们要想改变就迟了。”
王弘毅道:“着急也没有用,我们先把自己该做的做好吧,你这段时间,重点从蜀都牛奶厂内部人员着手,如果我们的方案赢得牛奶厂干部职工的认可,话语权就不一样了。”
沈西兰充满信心地说:“我会全力以赴,已经跟邹轻望厂长建立了不错的关系,我们的大体框架,特别是对干部职工的安置办法,得到了他的初步认可。他在员工中的威望很高!”
王弘毅点头道:“这邹轻望是关键人物,要抓好。除此之外,其他有影响力的干部职工,都逐一搞好关系,这很有用。中策主要是从上往下走高层路线,我们就反其道而行,从下至上走群众路线。”
第二天,王弘毅到邮局,寄出了第二篇文章——《黄卷风可以休矣——资本从上到下都是血淋淋的!》
这篇文章首先揭示了中策集团的背景,它是黄红年于91年在新港收购的一家名叫“红宝石”的亏损状态的日资上市公司,背后股东有羙国投行摩根士丹利、日国伊藤商社等重量级财团。
这些资本,天生逐利,绝不是专门利人毫不利己的好人,他们在追求资本增值过程中,浑身上下都流淌着鲜血。
“现在,张着血盆大口的国际资本巨鳄,披上了资金、技术、管理的华丽外衣,盯上了我们大量急于振兴的国有企业。”
“一些急功近利的官员,被它的伪善外貌所迷惑,轻松就将国有资产交给了它,而它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打包将这些国有资产卖给外国人,将钱装进自己口袋,他们不仅是来赚钱的,更是来吸血的,吸国有企业的血,吸广大职工的血……”
5月22日,署名“王革碧”的第二篇文章刊登在了经济参考报的第二版重要位置。
与此同同时,后面还增加了一段编者按:国有企业改制,事关千千万万国企职工及家庭的福祉,岂可轻易打包中策进入内地一年多时间就设立了200多家合资企业,总投资额超过百亿元人民币,业务包括轮胎制造、啤酒、造纸、医药、机械、电子、食品、通讯、基础建设、化工和一般消费品。其涉足行业之多,跨越地区之广,以及收购过程中的几十上百家的一次性大手笔,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史无前例。这些难道不值得深思和防范百亿投资,真正落实了的有多少或者我们仅仅只是收到了一张张空头支票但我们交出去的是大量国有企业的控股权,是无数企业职工家庭的希望!黄卷风,该歇一歇了!
这篇文章一出来,顿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很多关心时事关心经济改革的人,看了这篇文章以后,都很震惊。
一来中策的背后竟然有日羙财团背景,可不是大家自己想象的纯粹新港资本,这让大家内心有一种难以释怀的情结,就像吃饭正香的时候,看到了米粒中有半截苍蝇。
二来中策短短一年时间,竟然铺开了这么大的摊子,签下的投资额上百亿,它真的那么有钱吗
“看来,中策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纯洁友好!”
&n
bsp; “当然,马克思不是说了吗,资本来到人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他说的是资本主义吧”
“都差不多!中策的股东是羙国和日国的财团,黄红年拿着他们的钱来控制国企,再利用背后的国际财团把这些国企打包到国外上市,然后抢华夏国人的钱,手段真高明啊。”
“是啊,真想不到。我听说各地把黄红年当成财神,他备受欢迎,每到一个地方都
第78章 重拳
飞机上。
黄红年眉头紧皱,太阳穴一跳一跳地痛。
连续两篇文章,层层递进,步步紧逼,让他陷入了巨大的舆论漩涡之中。
很显然,写文章的人,就是要挑起国人对他和中策的不满。
可关键是文章中写的东西,基本属实,让他怎么辩白都意义不大。
甚至连他下一步准备拿优质国有资产到国外上市融资的办法都说得一清二楚。
在很多人心目中,他这样搞,无异于挖国有企业的墙角。
此时此刻,虽然没有人联系他,但是他相信,上面已经有人关注。
即使躲过这轮风暴,短时间之内,他也不可能按照原来计划拿一些企业去国外上市了。
如此一来,他的资金链就有问题。
签下的百多亿投资额从哪儿来
总不能一点都不兑现吧!
时间稍微一长,就会引起人们的怀疑,那他就真的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所以说,这两篇文章一出,让他陷入了极为被动的境地,断了他的资本运作之路。
“这两篇文章很有针对性,发表又及时,肯定有人在背后运作。绝不是一个企业老板能做到的。”
想来想去,黄红年也不明白到底谁在针对他,他一向比较谨慎,没有得罪谁呀。
经济参考报社编辑室。
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对另外一个国字脸的中年男子道:“唐组长,这次两篇文章,很及时啊,反响很激烈。”
唐组长微微一笑:“适逢其会吧,正好我们也完成了刘副总编交办的任务。”
“我觉得这两篇文章写得很到位,那个王革碧不知道是何方神圣,好像对中策很了解。”
“不要去深究,涉及到上面的事,知道得越少越好。”
“嗯,我知道。”
……
蜀都。
府河人家酒楼。
黄进荣、戴云生、盘正安以及另外一个肥头大耳的男子一起吃饭。
“这次蜀都牛奶厂,我们势在必得,赵总愿意一起联手,我们的胜算就更大了。”戴云生红光满面,给肥头大耳的赵景松倒了一杯酒,“赵总,我在敬你一杯。”
“戴总客气了,能和皇佳商贸合作,是我们天府食品的荣幸。”赵景松道。
天府食品是一家私营企业,主营各类食品加工,年销售额差不多5000万元。
黄进荣的目的很简单,这一次如果黄红年不能顶住压力,那么蜀都牛奶厂的股份就让天府食品公司接一部分,此外再将荣州食品厂也塞给他。
然后再找关系让银行给天府食品贷款,有了贷款,赵景松就有足够的钱支付皇佳商贸转让股份的资金了。
赵景松不知道黄进荣和戴云生的如意算盘,心头还很激动,觉得能够攀上蜀都黄家,背靠大树,以后做生意就容易得多了。
如果他知道自己是被拉来当接盘侠的话,此刻的心情,绝对没有那么美好。
5月25日,蜀都牛奶厂改制工作领导小组公布了初步入选的合作公司,分别是皇佳食品公司、天车食品公司、天下秀食品公司、天府食品公司。
“这个天府食品公司,是从哪儿冒出来的”王弘毅疑惑道。
r />
沈西兰道:“我之前也没有听说过,我打听一下。”
她打了几个电话,随后对王弘毅道:“王总,已经搞清楚了,这个天府食品,是蜀都本地一家私营食品公司,这几年发展不错,据说跟皇佳商贸有业务上的往来。”
王弘毅明白了,这肯定是黄进荣、戴云生他们安排的。
看来他们在蜀都牛奶厂一事上面,下了很大的血本。
沈西兰继续道:“王总,我侧面问了一下邹轻望厂长,他说由于皇佳商贸和中策hz市里面对牛奶厂改制工作,有些偏向于皇佳商贸。”
&nb
第79章 群众路线
“怎么回事为什么这么多群众来信反对皇佳商贸参与蜀都牛奶厂改制”
“好像是因为皇佳食品跟中策联合参与改制,而据说中策背后有羙国、日国资本,牛奶厂有不少退伍军人,他们感情上难以接受。”
“哦,这段时间,关于中策的议论很多,据说上面对中策现象,有不同看法。”
“难怪如此,那皇佳食品公司跟中策联合,确实容易引起众怒。”
“可是,黄主任,皇佳食品的背景……”
“在同等条件下,我们尽量倾斜。可是如果他们自己引起了民愤,那就无能无力了。”
“那我们怎么跟他们……”
“没什么好说的,他们自己应该清楚怎么做!”
类似的讨论,在蜀都市体改委、轻工局、农垦局发生着。
这段时间,牛奶厂的员工,不断通过信件、电话、上门等方式向相关部门反映坚决反对有羙日资本背景的公司参与改制。
特别是一些老兵,他们已经卸下了军装,但是骨子里依旧流着军人的血,他们有些甚至还在战场上跟羙兵战斗过,有的受了伤,有的失去了战友。
这些人的情绪被调动,特别积极。
连蜀都市相关领导都收到了相关的反映。
“高扬啊,蜀都牛奶厂改制的事情,群众反映了一些意见,你也清楚吧。”市委一把手雷圣良给市长陆高扬打电话。
“雷书记,我大致了解一些,前期也跟中策座谈过,关于改制的具体工作,我让原化同志牵头推进,群众们反映的情况,不完全属实。目前来说,中策属于合法经营主体,有意参与改制,我们表示欢迎,但是最终选择哪家企业,还没有定论,这也会结合各家意向单位的方案,充分征求职工们的意见和建议,在保障国有股份和职工利益的基础上稳妥推进!”
虽然同为副部,但毕竟雷圣良市委一把手,而且还是省常委兼任,实权在握,陆高扬还是很谨慎的。
“嗯,稳妥推进很重要,我们跟中东部城市不一样,老百姓的思想、观念,还有一定差距,所以更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国有企业改制,目的是激活国有企业活力,让职工长远获利。而要激发企业活力,关键又是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我们要走群众路线,多听取职工想法和建议……”
雷圣良的语速很慢,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感。
平常他对陆高扬的工作是很支持的,市府范围内的工作,他都充分放手。
不过,一旦他要下定决心干预的事情,都会坚定地推下去。
这一点,陆高扬也很明白,这也是两人磨合下来的结果。
所以在一些大事情上面,陆高扬一般都会提前跟雷圣良商量,事先征得他的同意然后再去推行。
现在雷圣良过问蜀都牛奶厂改制的事情,而且提出了比较明确的倾向性意见,陆高扬立即就明白了,他笑着道:“雷书记,我们接下来还要召开职工座谈会,充分听取职工意见和建议,这次蜀都牛奶厂改制,更重要的是一次尝试,为全市国有企业改制试出一条路来。”
结束了通话,陆高扬当即打电话将段原化叫到办公室,“原化啊,最近蜀都牛奶厂改制的事情,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特别是中策和皇佳食品联合参与的事情,更是在职工中间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最近报纸上对中策的报道很多,总体来看,偏于负面,我看前几天连吴京联吴老都发表了一篇文章,实际上对中策现象
第80章 控股
“怎么可能”戴云生气得在办公室团团转,事情变化太快了吧。
正在这时候,黄进荣给他打过来电话:“蜀都牛奶厂放弃吧,帮天府食品公司争取点股份,另外荣州食品厂的股份,也尽快转移给天府公司,帮他们弄点贷款,收回成本!”
“啊——”戴云生目瞪口呆,问道:“进荣,到底怎么啦”
“我得到消息,黄红年也开始处理他之前收购的那些公司,他准备撤回新港了。”黄进荣的语气也充满了无奈,“据说关于中策的事情,国常会都讨论过了,省里面主要领导也发了话!”
戴云生顿时脸色灰白,事已至此,皇佳商贸专门成立食品公司,准备整合蜀都乃至全省食品行业,最终打包卖给中策的计划,彻底失败了。
这个计划运作了不少时间,花费了不少时间精力,还有金钱、人脉的付出,结果却是这样,让他很憋屈。
可是胳膊扭不过大腿,连黄红年都准备撤了,最上层的领导都关注此事,省里面的领导也发了话,戴云生也无力回天。
“妈的,这一切,肯定跟王弘毅有关。”虽然没有任何证据,但是戴云生下意识地就把所有的事情跟王弘毅联系在了一起,特别是那两篇文章,不是王弘毅写的会是谁呢
黄进荣道:“接下来要对付那家伙,一定要准备充分。”
“我知道,只要让我逮到机会,一定不会让他翻身。”戴云生恶狠狠地道。
6月10日,蜀都牛奶厂改制工作进入了最关键的阶段。
经过前期的比较,结合各方面意见,改制领导小组初步确定了改制方案。
蜀都牛奶厂现有职工781人,资产4519万,银行贷款及其他对外欠款共计1450万元,净资产3069万元。
改制后的蜀都牛奶厂股权结构如下:
天车食品公司投资1565.19万元,占股51%;
天府食品公司投资306.9万元,占股10%;
蜀都牛奶厂持股比例16%;蜀都市农垦局持股15%;蜀都轻工局持股10%。
天车公司的投资分三期到账,第一笔在签订正式入股协议以后支付800万元,第二个月再投入400万元,最后一个月将剩下的资金全部投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