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狂野时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一三五七九

    潘拧点点头道“我知道,我也有一个想法,就是将来我们的家电品牌,不是靠规模、价格取胜,希望将来我们不需要进口生产线,而是自己组建,各种核心部件都是我们自己的,依靠科技去世界市场上攻城拔寨。”

    他的这个想法,也促成他很快成立了科龙电器这个品牌,甚至将新港上市。

    只可惜,就算打造了新品牌,他还是做不了主。

    要知道,前世93年冰箱厂的销售额是18亿,自从将公司更名为科龙以后,销售额持续增长,到1996年达到了45亿。

    那时候科龙的所有员工,一年最少能领到16个月的工资。

    每到过节,整个科龙会分成几大组集体抽奖,奖品十分丰厚,有踩点、摩托、洗衣机、手机等等,中奖率百分之百。

    据说,潘拧最喜欢看到员工们中奖以后露出的笑容和发出的欢笑声,似乎从中也得到了满足。

    那时候,当地每一家高档酒楼、ktv的包间,都能发现科龙的人。

    在潘拧的运作下,1996年6月,科龙电器在新港上市,成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乡镇企业,募集资金707亿元。

    而上市以后的股份主要分为三部分42的内资股由镇政府持有,内部员工持内资股10,剩下48的股份为h股流通股。

    很显然,上市以后,潘拧依旧不是这家企业的实际掌控者。

    可见,潘拧一系列的努力,都没有达到目标。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力量是无穷的,依靠科技,我们华夏国这条东方巨龙,一定能够腾飞,如果可能的话,我觉得新品牌可以叫科龙”

    “啊”潘拧怔住了,他想不到会从王弘毅的口中听到“科龙”这两个字。

    要知道,他初步拟出来的新品牌名字就叫科龙啊。

    而且还是琢磨了很久,最满意的名字。

    虽知道跟王弘毅聊了一个中午,王弘毅居然就想到了这个名字。

    而且王弘毅之前所说的“科龙”这两个字的含义,跟他想的完全一样。

    这简直太神了。

    简直就是天意了,看来跟王弘毅合作打造新的品牌,一定能够成功。

    “小王,你知道吗,科龙这个名字,在两个月前,我就已经想到了,想不到我们能够想到一块儿去,你看,这不是合该我们联手,打造属于我们华夏国的自主家电品牌么”

    潘拧十分地激动,“就这么定了,小王,这样吧,也不用等到下半年,我们现在先成立公司,然后再逐步加大投资,前期主要做产品研发、渠道打造等各项基础工作,下半年争取实现量产。”

    潘拧甚至显得有些迫不及待,心情雀跃,充满了期待。

    王弘毅微微一笑道“也可以啊,不过,新的公司具体怎么运作,投资多少,还有怎么才能尽快打造出科龙新品牌,这些潘总有没有初步打算呢”




第189章 退路
    潘拧刚刚听了王弘毅的介绍,对他和天车公司都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

    这个时候,王弘毅问起合作的方式,他沉吟了片刻道“我之前在想,现在,老百姓的收入越来越高了,他们对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家电的需求量也会不断增长,除了冰箱,还有空调等,都有极大的市场,新的公司,我想除了做冰箱,同时可以做空调,这两个产品的技术是相通的,将来可以再扩展产品线”

    对于潘拧的思路,王弘毅是赞成的。

    毕竟,前世科龙也是实现多元化发展,而且效果不错。

    如果不是各种瞎折腾,它在华夏家电市场上面,必将占有前面的一席之地。

    王弘毅没有打断潘拧,他认真地听着。

    潘拧先说了一番自己的思路,然后道“所以,科龙电器,将来的路还很长,而且如果我们要做基础研究的话,投入更多,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我和你联手打造这个新品牌,暂时我只能在一定范围之内,利用手头资源创造一些便利,其他的还需要新公司一步步打拼,很大程度上,我只能以技术、管理、渠道来入股”

    王弘毅明白了,潘拧这是准备完全撇开现有的珠江冰箱厂来跟自己合作,因此他自己是拿不出多少真金白银的,但是他可以利用现在的位置,为新公司很多便利,输送人才什么的都没有问题,所以他现在也拿不定主意新公司该怎么划分股份。

    因为他现在也不知道王弘毅会投资多少钱。

    笑了笑,王弘毅道“我明白潘总的意思了,要不这样,我先投资1000万元成立科龙公司,潘总你以技术、管理经验、渠道等入股,占股份30,怎么样”

    “30”潘拧一听,想了想道“行,王总你是一个爽快的人,那就这么定了,科龙电器你准备在哪儿注册”

    “就在花城吧。”王弘毅道,“先做科龙空调,从花城市场开始往北扩张吧。”

    对此潘拧也没有什么意见,他之前一心想要获得珠江冰箱厂的股份,然而镇里面确实一点股份都不给他,一年销售十八亿,净利润近二亿元,都跟他无关,这让他很郁闷。

    现在,王弘毅给他30的股份,虽然算起来也不值多少钱,但是他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科龙做大。

    将来,科龙要给珠江冰箱厂在市场上面一决高下,自己创立的新品牌,就是要将老品牌埋葬。

    “行,就这么定了。”潘拧脸上充满了信心,曾经那么困难的情况下,他都能够将容声冰箱卖到全国,做到全国第一,如今创建新品牌,一样信心十足。

    两人接着又聊了很久,下午又一起出现在会议室。

    “潘总,你和小王聊了一中午”坐在潘拧旁边的,又是另外一个悲情人物,健力宝的李经伟。

    李经伟比潘拧小7岁,如今的健力宝也是风光无限,年销售额也有十多亿。

    健力宝情况和珠江冰箱厂的情况十分相似,李经伟和潘拧的命运十分相似,虽然这个时候还没有到最他们最煎熬郁闷的时候,但两人或多或少知晓对方的想法。

    可以说,两人是同病相怜,也时常交流。

    “是啊,这个年轻人,很有想法,我们还是老了。”潘拧感叹,“你知道吗,他马上就要组建集团公司了,除了美美豆奶粉、超能饮料,他的公司还涉及超市、餐饮、电子信息等”

    “这小子,胃口很大。”李经伟感叹,“不过他有资本,正该折腾。”

    在他们两人看来,王弘毅的资本,除了年轻,更重要的是整个天车公司是王弘毅说了算,上面没有婆婆妈妈管着。

    这一点十分重要,要不然,像他们一样只是经理人角色的话,很多事情根本就做不了主。

    政府部门一纸任免通知书,他们便什么都没有了。

    “他也准备发展电器产品,主打空调,我觉得这个年轻人可以扶持一把”

    “潘总你这是准备”

    “我还是好好把容声这个品牌经营好,这是我的心血,希望它的路走远一点。”

    李经伟看着潘拧,只见他的神情比之前要沉着很多,不像之前总是隐藏着一丝焦虑。

    “他跟王弘毅聊了一中午,王弘毅就要进军电器产业,而且还是生产空调,这不就是冰箱的变种吗”

    “难道,这是他准备的退路”

    李经伟心中暗自琢磨,“他倒是挺果断的,唉,我的情况,跟他何尝不相似呢”

    如今的健力宝,远未到顶峰时刻,李经伟如今是市里面的大红人,在厂里面说一不二,威望极高。他的想法是,将健力宝再继续做大,与此同时积蓄力量,然后通过管理层收购的方式,实现对这家凝聚了自己心血的企业的控制。

    正因为这样,李经伟如今可以说是在蛰伏过程中,他在静待最好的时候。

    “确实,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情怀的年轻人,或许将来,我也可以跟他合作呢。”李经伟道,“说起来,我们的产品,相互还有竞争,他的超能一出来,抢了我不少客户。”

    潘拧道“你们的产品,也还是有区别,客户并不完全重叠。你主打运动,他主打提升抗疲劳,竞争也谈不上。”

    李经伟微微一笑道“或许是这样吧,不过关键还是要让我们的消费者知道这种区别。”

    他感觉到,潘拧有为王弘毅开脱的意思,越发肯定潘拧并不仅仅只是因为欣赏王弘毅而打算扶他一把。

    “他们中午,肯定已经谈好了真正的合作。”李经伟心中暗道。

    他不动声色,同时心中也有了一个想法,“将来,我或许可以学一学潘总,就算不能跟王弘毅合作,我可以跟张弘毅、刘弘毅合作啊”

    想到这里,他心情变得无比轻松起来,至少自己又多了一条退路。

    晚上,潘拧给王弘毅介绍了一个中年人,他叫林长宇,将来他将作为潘拧的代言人持有科龙的股份。

    “干杯,合作愉快。”三人碰杯。

    “嘭”一股大力撞来,王弘毅桌面的玻璃杯掉在地上甩得粉碎。

    “没长眼睛啊。”一个粗暴的声音传来,“赶紧赔礼道歉”



第192章 纷争
    王弘毅脸上始终带着一丝淡淡的微笑,对于何问兰长辈们的问题,都一一回答。

    反正绝大部分信息,他们都能够查出来,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现在王弘毅亲口说出这些他们关心的信息,也省得他们到处打听。

    何问兰有些担心,看到亲人们就像审犯人一样围着王弘毅,担心他生气、不满。

    不过,看到王弘毅一直满脸笑容,有问必答,一点不耐烦的感觉都没有,何问兰顿时松了一口气。

    同时她心中对王弘毅也充满了感激。

    “如果不是看在我的份上,他的态度也不会这么好吧。”何问兰心中暗道,心中甜蜜蜜的。

    三堂会审终于结束了,王弘毅的态度让大家很满意。

    而且王弘毅透露出来的信息,也让大家很震惊。

    何老爷子就算是见多识广,可是也对王弘毅的经历十分地惊讶,他感叹:“真是年少有为啊,你才二十岁吧,比问兰都小两岁,居然做出了这么大的成绩。我看很多在校大学生,整天钻进象牙塔,伸手向父母要钱,哪像你,已经成就了这么大的事业!”

    “小打小闹而已,要走的路还很远。”王弘毅谦虚道。

    何老爷子已接近八十岁了,身体状况一般,现在勉力支撑天河集团,精力不济。

    再加上他的几个儿女也不省心,趁着何孝天病危之际,开始各打算盘,想要谋夺集团的财产。

    这段时间,何老爷子精疲力尽,而集团的业务,却在不断地萎缩,销售额在大幅下滑。

    天河集团净资产有8亿元,控制资产19亿元,如今月营业额不足1亿元,而且人心也开始浮动,有个别人出走。

    之前他女儿何孝梅提议跟何家结亲,让何问兰嫁给刘远,争取刘家的支持,可以确保何家大厦不至于倾塌。何老爷子也是有些动心的,也算是默许了,不过何问兰却有自己的主见,找了这么一个年轻人回来。

    “对于天河集团,小王有了解没有”

    吃完饭,一边喝茶一边聊天,何老爷子便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其实他能憋到现在,已经是忍了很久了。

    他希望从王弘毅口中听到解决办法,找到出路。

    众人的目光,全都落到了王弘毅的脸上,眼中带着期盼,也有人嘴角露出几丝冷笑。

    再此之前,何问兰其实已经将家里面的情况,给王弘毅做过介绍,再加上前世的记忆,王弘毅对天河集团的状况还是很清楚的。

    实际上,虽然天河集团因为实际掌控人何孝天病危,确实陷入了危机之中,可是如果内部不乱,就算外部有不小的压力,也不至于那么快就分崩离析,更不至于被人瓜分得一干二净。

    关键问题是何老爷子的几个子女,大儿子何孝文一心想要独自接管天河集团,而小女儿何孝梅则和丈夫则想趁乱分一杯羹,想通过刘家的力量来获得更多的利益;而小儿子何孝坤倒是想帮父亲撑起一片天,无奈找的外援却也是包藏祸心,完全就是引狼入室。

    最终何老爷子完全就是被气死的。

    现在,面对何老爷子提出来的问题,王弘毅想了想道:“对天河集团,我有所了解,也知道现在因为何叔叔生病,有不少人正在打集团的主意,集团可以说是内外交困,遇到了很大的问题。”

    何孝文嘴角微微翘了翘,眼中闪过一丝冷笑。

    而何孝梅则撇嘴道:“这些,谁都知道,你有办法解决吗集团现在资金困难,已经也急着催贷,你的公司能借些钱来周转吗”

    她薄薄的嘴唇涂着鲜红的口红,说话语速很快,充满了揶揄和粉刺。

    胡曼芬不满地瞥了何孝梅一眼,又关心地望向王弘毅,她牵着何问兰的手,捏得紧紧的,内心很紧张。

    王弘毅自己的公司,可以说创造了奇迹,让胡曼芬震惊,而现在她则寄希望于王弘毅出手,力挽狂澜,帮助解决天河集团的危机。

    何孝坤双目炯炯有神地盯着王弘毅,充满了期待,希望从王弘毅口中听到什么灵丹妙方。

    王弘毅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视了一圈,又看向何老爷子,道:“天河集团的危机,不是一时半会能够解除的。不过,集团这么大,如果内部先乱,离倒塌也不远了。很多企业,不是死于敌人之手,而是亡于内部人的争夺之中。”

    他的话,可为一针见血,让何老爷子一时无言。

    何老爷子虽然年纪大了,但是并不是老糊涂,他当然明白现在自己这些儿女各有各的打算。

    但是他一方面还是想维持这个大家庭的和谐,另外一方面也没有精力去大刀阔斧地解决这些问题。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呢”何老爷子不死心地问。

    实际上,王弘毅已经给出了答案,就是要强力解决内部人问题,然后再慢慢化解外部危机,至少让集团不至于一下子就分崩离析。

    只是,何老爷子希望听到细节。

1...7374757677...1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