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夜行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月关
潘忠听了”伫马原地,以马鞭轻击马鞍,陷入沉思当中。
雄县城中,杨松熄了灯火,由两扇大盾护着,扶着碟墙悄悄打量城下动静,有些莫名其妙:“北城城门还在燕王手里,全靠瓮城的利箭
不要钱似的泼出去,才硬生生堵住了他的攻势,燕王怎么突然不攻了?他在城外安营扎寨,生火煮饭的”这是要干什么?”
听说战事稍歇,提心吊胆赶到城头探望杨松的魏知府和许县令看着城外动静也有些莫名其妙,两个人凑到一块儿嘀咕半晌,才向杨松进
言道:“将军,攻城不易,困城却不为难,莫非燕王是想把咱们雄县生生地困死?”
杨松哑然失笑:“怎么可能?燕逆既无援军、又无粮草,他想取我的雄县,唯有速战速决,在这里扎营困城?真是岂有此理!朝廷大军
倾刻便至,燕王就算傻了,难道他手下的将领统统都傻了?疯子也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魏知府紧张地道:“那么,燕逆必是有什么阴险的毒计了,将军千万要小心。”
杨松眉头一皱,又轻轻舒展,说道:“燕逆举止,有饽常理,本将军也觉得,其中必定有诈。只不过……,哼!不去理他,本将军以不
变应万变,待援兵一到,燕逆纵是智计百出,蛆蝉怎撼大树?传令下去,严密戒备,静候援军!”,
※※※※※※※※※※※※※※※※※※※※※※※※
“潘将军,我家杨将军千叮咛万嘱咐,说燕王集中三万大军强攻雄县,城中仅不足万人,恐难支撑良久,将军怎么能驻足不前拥军不发
呢,救兵如救火啊将军!”,
因为潘忠伫马不前,夏浔单膝跪在潘忠面前,痛词陈情,一副心忧主帅、心急火燎的样子,潘忠目光炯然,沉声道:“雄县不必救了,
观此情形,雄县必已落入燕王手中,燕王新胜,士气如虹,且兵将众于本将,方今之计,唯有先行返回莫州,再做定议。”
夏浔“大惊失色”,连忙道:“将军,那我家杨将军怎么办?”
潘忠回望雄县方向,淡淡地道:“杨将军若不曾突围逃走,此刻怕已是以身殉国了,我们走!”,
“将军不能走哇!”
夏浔跳起来一把拉住他的马缰绳,苦苦哀求道:“将军,趁着燕军立足未稳”此刻突然杀将过去,说不定能打他一个措手不及,救出我
家将军!”
“放层!”
潘忠副将于之乐用马鞭一指夏诗,大喝道:“人家连营都扎下了,饭都煮上了”你还说立足未稳?”,
于副将转向潘忠,说道:“大人,雄县已失,我军不及敌众,还是回保莫州吧,不然失了根本,恐怕大人也要受耿夫将军处治。”,
潘忠颔首道:“于将军所言甚是,传令,速速退回莫州!”,
号令传下,潘忠大军后队变前队,前队变后队,开始回师莫州。虽说这支军队训练有素,可是一路急行军赶到这儿,突然之间又往回走
,军队调动,前后转换,也不由得一阵混乱,尤其是兵士们听说雄县已失,将军不战而返,士气不免低落。
正乱做一团的当口儿,陡听一声号炮”来时岸边不远处那片山坡林中突然杀出无数人马,直向桥边截来,潘忠大惊失色:“不好!有埋
伏,过河,快过河!”
朱棣岂是易与之辈,他当初决心攻打雄县的时候,就已明白耿炳文数路兵马互成犄角,相互扶持、互为照应,欺他兵少,攻势之中所做
的防御可谓是滴水不漏,那时他就已决定派朱能、张玉两员心腹大将各路一路兵马,分别阻击顾成、潘忠的人马,而他自己则强攻雄县,不
管付出多大代价,这头一仗,必须赢!
不料紧急关头夏浔给他送来一今天大的好消息”朱球大喜过望,立即对原订计划做了修改,他的目标已不仅仅在于雄县一城了,他要连
环施计,彻底瓦解耿炳文的攻势,打得朝廷大军抱头鼠窜。
这一来,朱林把原本打算分与朱能阻击顾成的军队也集中到了雄县城下,以确保夺取雄县,而张玉的军队则仍然按照原定计划埋伏在月
漾桥畔,他的连环计,这只是第一环。
潘忠中伏,又正值军队转头,准备撤回莫州的关键时刻,士气低迷、阵形混乱,被张玉率军一冲,立时杀了个措手不及,三军大乱,潘
忠正苦苦支撑的时候,斜刺里又杀出一支大军”火把照耀下那旗号看得分明,竟然是本该守在觐州的顾成兵马。
“顾成也反了?”
潘忠大骇之下更加无心恋战,立即向莫州方向突围,主帅一逃,一时间兵败如山倒,整个潘忠的军队都落花流水一般奔向莫州,跑骑的
、马步的,就看谁跑的快罢了,旗鼓刀枪弃了一地。
潘忠伏在马上正自狂奔,忽地发觉身边有一匹马一直寸步不离,扭头一看,皎洁的月光下那一脸大胡子,可不正是雄县派来搬取救兵的
校尉夏浔么。
潘忠暗叹一声,正想说点什么,忽然瞪大了眼睛,惊奇地道:“境?夏校尉,你的胡子……”,……”
夏浔脸上的胡子想是胶水松了,马跑得又快,所以被风刮开了半边,在风中抖动着,夏浔摸了一把,大笑着将胡须扯去,说道:“胡子
没有粘好,倒叫潘将军见笑了。”
潘忠大惊,脱口道:“你是奸细!”,
夏浔笑道:“将军真是慧眼如炬!”,
他手臂一扬,也不知从掌心飞出一团甚么东西,潘忠就象被捆仙绳绑住了似的,双臂登时被缠得结结实实,夏浔用力一扯,潘忠就离开
了马背,被夏浔摁在自己的马鞍桥上。夏诗走马擒将,潘都督就此糊里糊涂地被他生擒活捉了。
浑身浴血的张玉看着垂头丧气被带到面前的潘忠,对顾成大笑道:“顾将军”潘忠既已生擒活捉,咱们可以拿他去莫州,召降那里的守
军,搬取那里的粮草了。”
张玉又看向夏浔,情不自禁地向他抱起双拳,心悦诚服地道:“杨兄弟大智大勇,胸藏韬略,胜甲兵十万,张玉衷心佩服,这连环第二
计,还要有赖贤弟促成大功了!”
夏浔还礼笑道:“张大将军何必客气,在下这就去了!”
此时,雄县城下,已是杀声再起!
.全部章节
锦衣夜行 第290章 堡垒溃于内部
. .
自雄县往真定的路上,难民络绎不绝。虽说燕王很重视民心的向背,军纪严明,不许与百姓有所侵犯,可谁都知道被燕王占据的城池,很快必有朝廷大军来攻,战事一起,天知道会不会遭了池鱼之灾,听说真定除了本地原有驻军,再加上长兴侯的兵马足有十万之众,料想是稳如泰山的,因此难民不约而同,直奔真定而去。
忽然,远处蹄声响起,正络绎于途的难民如惊弓之鸟,定睛看去,只见尘土飞扬,一队官兵落荒而来,那些兵马盔歪甲斜,身染血污,倒卷着旗帜,大约百十来人,一个个灰头土脸的,显见是朝廷的败兵了。
“停下,停下!”
路旁逃难的百姓中突然窜出两个人来,拦在那队骑兵前边拼命地挥舞着双手。
“吁……”
冲在前头的一位将官急急勒住马匹,怒目喝道:“大胆刁民,为何拦住本将的去路,雄县、莫州失陷,顾成叛附燕逆,本将要马上把这个消息禀报长兴侯,尔等刁民胆敢拦路,若是贻误了军机,你们吃罪得起吗?”
“我们不是百姓,不是百姓!”
那文文弱弱的汉子一把扯掉头顶的汗巾,从怀里mo出一方大印来向那马上将军一亮,喜极而泣地道:“本官涿州知府兵,雄县失守,杨松将军战死,本官与雄县县令许下许大人扮做百姓,这才逃出生天,我们也正要去见耿大将军,不知将军是哪一路人马,还请带我们一程,我二人俱是文弱书生,实在走不得远路了。”
“啊呀,原来是涿州知府魏大人、雄县县尊许大人!”
那位将军慌忙下马,抱拳道:“末将是后军都督顾成麾下副将张保,顾成投奔燕逆,末将孤木难支无法抵抗,又不愿背弃朝廷附从燕逆,只得趁着hun1uan偷偷溜走,想不到竟在这里遇见两人大人,只是……,我这里可没有多余的马匹,只能委曲两位大人,暂与我的亲随合骑一马了。”
魏知府和许县令只求能离险地,哪里还计较许多,连连点头答应,旁边便有一匹马上的骑士弯下腰来,向魏知府笑道:“知府大人,还请收起你的大印,且与在下同乘一骑吧。”
魏知府抬头一看,马上这人年纪不算很大,颌下却有一部虬须,俊眼浓眉,英气勃,若在平时,魏知府哪把一位副将的亲兵放在眼里,这时候却颇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连忙收起大印,伸出手去,那马上的骑士伸猿臂只一提,便把魏知府提到了马上去,向他笑道:“大人请坐稳了。”
魏知府双手抓紧了马鞍桥,感ji地道:“还未请教,足下尊姓大名。”
身后那人握住缰绳一抖,在他耳边笑道:“标下乃是张将军的亲随校尉,姓夏名旭,大人叫我xiao夏就好!”
这两位大人怎么逃到这儿来了呢?原来守卫雄县的九千兵马乃是南兵中的jing锐,杨松带兵的本领确也不是稀松平常,只是他的援兵已经绝了,燕王集中优势兵力,可以毫无顾忌地攻打雄县。同时,杨松为了引朱棣中伏主动放弃了一座城men,自始至终,朱棣都不曾放弃这座城men,一直把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最终,也正是这道城men起了大作用,天亮时分,朱棣的大军攻进了雄县。
魏知府和许县令久久不见援兵赶到,就已察觉不妙了,等到天明时分北城men刚一失守,两人就赶紧溜之大吉。这两个人是不打无准备之仗的,半夜的时候还不见援兵赶来,两人就已悄悄回去换了一身便装,把紧要的东西都揣在了身上。(纯文字站)
这时候官衣一脱就是百姓,hun在百姓之中就往南逃,燕王的兵马进城,因为忙着控制全城,而且燕王下了严令,不许祸害百姓,所以也无人追赶,二人这才顺利逃出。半路上,6续有些杨松麾下的游兵散勇赶来,从他们口中两位大人打听到,杨松将军于雄县失守之后,曾想率兵突围赶往莫州,可惜在城men下,便遇到了燕王麾下大将朱能,被他一枪挑于马下,以身殉国了。
张保则讲起顾成率军投奔燕王,又协助燕王大将张yu奔袭莫州,生擒潘忠都督的事,只这一夜功夫,燕王便得了雄县、莫州两处的粮草辎重,招纳降军两万余人,说起其中凄惨,魏知府、许县令和张保不禁相顾唏嘘。
耿炳文先是接到了杨松开战之初便派人送来的消息,知道杨松在雄县已与朱棣短兵相接,只过了两个时辰,又接到莫州潘忠出兵赴援雄县的消息,不觉松了口气,顾成那边虽然一直没有送来情报,依他预料,也只应该是信使在路上出了岔子,顾成此时业已应该出兵赴援了,三路大军若能成功牵制燕王,他就有机会毕全功于一役。
耿炳文的本部兵马本来是分别盘踞于滹沱河南北两岸的,他点起北岸兵马,便向雄县逶迤而来,结果刚刚走了两个时辰,就有潘忠的败兵仓惶逃来,带来了一连串的坏消息:雄县已经失守、潘忠遇伏生死不知、顾成叛变投降燕王。
耿炳文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被一连串的噩耗打懵了:“燕王竟然这般厉害?北军竟然这般厉害?”
耿炳文本来就是老成之将,骤闻这般消息,哪里还敢前行,他在滹沱河两岸可是苦心经营良久,壕沟战墙如铜墙铁壁,这时既知燕王朱棣锐不可挡,耿炳文当机立断,马上下令退兵,重新退回滹沱河岸,在他原本的营地中扎下阵脚,严阵以待燕王的到来。
结果燕王未来,叛将顾成麾下副将张保带着百余亲兵,护着魏知府和许知县两个宝贝如丧家之犬般地逃来了,在张保口中,那燕王麾下将卒简直是个个如狼似虎,足以以一当百,雄县坚守不足一个时辰,北城men便即告破,潘忠领两万大军,只一招面便土崩瓦解,唬得长兴侯麾下的南将一愣一愣的。
魏知府和许县令做了逃兵,哪能说燕军软弱,他们恨不得把燕军都说成天兵天将,来为自己不战而逃的事实遮羞,自然是在旁边大声附和,添油加醋地进行补充,他们是文人,形容词比张保这个武将丰富多了,在他们的描述之下,燕王朱棣简直就是身高八尺腰围也是八尺的绝世猛将,吼一声雄县城墙就垮了,刀一挥潘忠的大军就败了,说燕王是万人敌那都算是侮辱了人家。
耿炳文当然是见过燕王朱棣的,他可不认为燕王再如何厉害,便能真有万夫不当之勇,不过眼前的事实明摆着,燕军的战斗力的确是高出朝廷兵马不止一个层次,这是不争的事实,听张保说,燕王南来,一路招兵买马,总兵力实际上已经达到五万之众,顾成归降后,燕王又召降的莫州守军,现在的总兵力足有七万,耿炳文不禁心中暗骇。
耿炳文分兵滹沱河两岸,本来是进可攻、退可守、遥相呼应,进退自如的,此时听说燕王军队如此了得,显然是分兵不如合兵了,耿炳文先对魏知府和许县令安抚一番,又对张保不肯附从主将叛附燕逆的忠义大大地表彰了一番,便马上下令,要驻扎在滹沱河南岸的军队立即北渡过河,合军一处防御燕军的进攻。
耿炳文为何不退,反而把南岸的军队都掉到了北岸?
因为他不是当地的驻军,而是朝廷派来围剿燕王叛逆的,他统领十余万大军浩浩dangdang到了真定,前军被人一口吞下,然后就龟缩真定城中,他如何向朝廷jiao待?如何向天下jiao待?这头一仗,对燕王来说是不能不打,对耿炳文来说,何尝不是不能不打?只不过,原本不想打的是燕王,现在却是主客易势,换成了长兴侯耿炳文。
探马络绎,如同穿梭。
燕王果然来了,燕王的大军驻扎在无极城,无极城距真定不过数十里之遥,距驻扎于滹沱河北岸的耿炳文大营更是倾刻便至,耿炳文不敢怠慢,巡营排布,殚jing竭虑,在这位大明第一善守名将的jing心打造之下,这座本来就无懈可击的军营又补充了本在滹沱河南岸的五万兵马,达到了十万之众。
十万大军,十里连营,浩浩dangdang,如铁壁铜墙,已六十六岁高龄的老将耿炳文全身铁甲,手按剑柄,威风凛凛地站在高高的望楼上面,肩上猩红se的披风在风中猎猎抖。
老将军白飘飘,俯瞰在自己jing心部署之下已固若金汤的营寨多时,豪迈之气油然而生:“燕王,来吧!老夫昔年奉太祖之命镇守长兴时,老夫守长兴城十年,张士诚便攻我十年,十年功夫,他始终寸步难进,今日老夫倒要看看,你燕王比那诚王如何!”
讨逆军兵营西南角,地字营中,安排着张保及其一众亲兵,魏知府和许县令本来想请长兴侯派兵护送他们去真定城,可是耿炳文忙于调兵遣将、部署防务,两人实在不好意思开口,所以也被暂时安排在了这里。
营帐前边,无所事事的魏知府和许县令正在懒洋洋地晒太阳,张保的亲兵夏旭夏校尉正对魏知府笑yinyin地道:“大人就这么离开雄县了?兵荒马1uan的,大人把新纳的那位如夫人独自留在雄县,恐怕不大妥当呢。”
魏知府正se道:“国难当头,个人的荣辱得失又算得了甚么?昔日张巡守睢阳,能杀死爱妾,煮熟了分食于众将士,vse,受俘于燕逆?大不了……,剿灭燕逆之后,本官再买一妾也就是了。”
.全部章节
锦衣夜行 第291章 一败涂地
. .
八月二十三日,雄县失落的第五天,燕王朱棣的大军向耿炳文的营地发动了第一次进攻。攻势并不猛烈,趁着早间大雾的时候,朱棣发动了一次偷袭,双方只做了短暂的交手,交兵不到一个时辰,就因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双方鸣金收兵了。
耿炳文沙场老将,作战经验丰富,深知这一战只是前戏,燕王朱棣这一次是试探性进攻,下一次就不会再这般稀松了,燕王的粮草不多,更没有足够的役夫护兵从北平往这里起运粮草,他的补给主要靠一路南下抢夺各地官府的库粮,所以他是不会在这里与朝廷大军久久对峙的,下一战,很可能石破天惊。
百度锦衣夜行吧,人人都爱十三娘。
于是,耿老将军冒暴雨巡视全营,动员全部兵力,做好了随时战斗的准备。暴雨如注,直下到傍晚时分方才停歇,河水暴涨,声如牛吼,咆哮着奔腾东去。
耿炳文的军营里,这一夜所有士卒枕弋待旦,根本未曾入眠,连普通的士卒都知道,这一场暴雨冲毁了不少防御工事、道路也泥泞不堪,虽然路况对双方都是不利的,但燕王兵少而朝廷兵多,这种不利因素显然对朝廷一方影响更大。
然而一夜的等待,并未等来燕王一兵一卒,直到东方破晓,耿炳文才解除了戒备。艳阳当空,燕王营中比耿炳文的军营中先一刻飘起了炊烟,耿炳文登上望楼仔细观察良久,这才缓阶而下,燕王既然不急着进攻,他是不会着急的,时间拖得越久,对燕王越不利,比起那些急于求成的年轻将领,这位老将沉稳的很。
然而,正午时分,燕王营中三声炮响,大军破营而入,呐喊着、咆哮着,就像汹涌的滹沱河水,向耿炳文的军营发动了全面进攻。
耿炳文登上望楼,居高远眺,指挥若定。在他的一道道命令下,令旗变幻,把一道道将令准确及时地传入诸军,各路兵马在耿炳文的指挥调度之下攻守井然有序,他的军营始终是磐石一块,任凭燕军如洪水一般一**涌来,始终岿然不动。
忽然,一道箭矢般涌来的队伍引起了耿炳文的注意,那支队伍中两面大旗,一旗曰“燕”,一旗曰“棣”,耿炳文急急上前两步,双手紧紧扶住了望楼的板厢,喃喃自语道:“是燕王,燕王朱棣亲自出马了!”
久闻燕王朱棣每战必身先士卒,当初还以为是边军将领邀功于燕王,故意在奏捷战报中奉迎拍马,这时亲眼看见代表着燕王本人的“棣”字大旗,耿炳文才相信传言果然不虚。
耿炳文的心不由自主地跳起来,他目不转睛地盯着燕王朱棣亲自率领的那支队伍,目测看来,这支人马的兵力当在四千人左右,全是骑兵,燕王朱棣亲率精骑正扑向东南角的风字营,耿炳文马上举手下令:“风字营,箭矢迎敌,刀盾殿后,再布枪阵,三线阻截,勿让燕逆踏进半步,违令者,斩!”
“呼啦啦!”
大旗在望楼上飘动,风字营遵照主帅号令,匆匆调动兵马,然而燕王气势汹汹而来,却如蜻蜓点水一般,东南军营中的箭雨如乌云一般刚刚飞上半空,燕王急急涌向前方的骑卒就像是突然撞到了一堵肉眼看不见的墙,齐刷刷地拨转马头,几乎没有一刻停滞,便划着一道弯刀般的弧线,锋利地切向西南角的地字形。
“好高明的骑术,如此整齐划一,当真训练有素,这一定是北军精锐,说不定就是大名鼎鼎的燕山三护卫中的铁骑!”
耿炳文站在望楼上看得分明,忍不住暗赞一声,但是对燕王佯攻风字营,再利用骑兵迅速的特点突袭地点营,他是不以为然的,他的防御阵线风雨不透,岂是这般简单的伎俩就能攻破的。尤其是……,燕王竟然选择地字营,地字营处于西南方向,今天刮的正是西南风,这不正利于守军的箭矢发挥威力么?
耿老将军一抛长须,冷峻的脸上微微露出一丝笑意:“传令地字营……”
地字营中,魏知府和许县令抄着手,站在后营高处,翘着脚儿向远处观望着,眼见燕王铁骑风驰电掣而来,虽然隔得还远,中间不知有多少层兵丁刀枪林立,映日生寒,魏知府还是有些心有余悸。
许知县看看自己的顶头上司,安慰道:“大人匆须担心,这里既不是涿州,也不是雄县,耿老将军征战一生,岂是好相与的?再说,这里有十万大军,整整十万大军呐,燕王怎么可能打得过来?”
魏知府咳嗽一声道:“咳,本官……本官自然是不怕的,只是敌军凶猛,本官……为前方的将士们担心罢了。”
魏知府摆出一副悲天悯人的嘴脸,唏嘘道:“谁无父母,谁无妻儿?面前的,可不是外虏啊,都是我大明子民,却闹得兵戎相见、自相残杀,本官……为之痛心呐!”
刚说到这儿,就见一个大胡子领着十几个兵丁正朝这边走来,魏知府一见他便招手笑道:“小夏,这是要往哪里去啊?”
走来这人正是与他同骑逃到耿炳文营中的夏旭,夏旭站定身子,向他拱手笑道:“啊哈,原来是魏大人、许大人啊,在下见燕军汹涌而来,有心上前助战,奈何洪指挥大人怕我们兄弟乱了他的本阵,故而没有答应,只叫我们一旁观战……”
夏旭说话的当口儿,他带来的十几个人已经分头走向了附近的几处帐蓬,这里是地字营的后营,储放粮草的所在,周围几座帐蓬不是储放的军粮食油,便是为全营将士造饭烧菜的伙房。
许县令笑道:“夏校尉有心杀敌,为国效力,忠诚可嘉呀。”
夏浔仰脸看着站在台上的两个官儿,叉着腰笑道:“是啊,洪指挥既然不允,在下只好自己想法子助他一臂之力了。”
魏知府奇道:“夏校尉打算如何攘助于洪将军?”
夏旭笑道:“就是这样!”
魏知府顺着他所指的方向看去,不由惊跳起来:“糟啦,起火啦!”
只见旁边一顶帐蓬上面,已经窜起了突突的火苗,一个夏旭带来的士兵提着两桶油从帐蓬里边跑出来,走到一旁,便向堆积如山的马草堆上泼去。与此同时,几处帐蓬纷纷燃起烈火,冒起浓烟,魏知府两眼发直地看着夏旭,惊骇地道:“你……你你……你疯啦,为何纵火烧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