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夜行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月关
“叫他闭嘴!”
牛不野恼羞成怒,李员外口中的绳索立即被猛地勒紧,唔唔地再也说不出话来。
牛不野冷酷地道:“摆香案,祭白莲,剜出他的心,祭奠兄弟们在天之灵!”!~!
.全部章节
锦衣夜行 第177章 一定要管!
. .
第177章一定要管!
有人取来香炉摆上桌案,又取出香来在烛上引燃,牛不野接香在身,反身望空三拜,将香进香炉,立时有人又递上了第二柱香。
一旁有个刑堂弟子沉声说道:“一入教men,尔父母即我之父母,尔兄弟姊妹即我之兄弟姊妹,尔妻我之嫂,尔子我之侄,如有违背,五雷诛灭;各地教中兄弟,不论士农工商,以及江湖之客到来,必要留住一宿两餐,如有诈作不知,以外人看待,死在万刀之下。
教中兄弟,当相亲相爱,既有旧仇宿恨,也当传齐众兄弟,判断曲直,决不得记恨在心,i相报复,如有违背,五雷诛灭;教中兄弟,一日入教,终身不得出教,违者五雷诛灭;教中兄弟,倘被官捉获,要身做身当,不得攀害兄弟,如有违背,五雷诛灭;
教中兄弟,须谨慎言语,不得lun讲教中秘密,免被外人识破,招引是非,如有违背,死在万刀之下;教中兄弟,必以忠心义气为先,ji结四海兄弟,须同心协力,如遇事三心两意,避不出力,死在万刀之下;教中兄弟,叛教出帮,投靠官府,出卖同men者,满men诛灭……”
牛不野三柱香上罢,一转身,抬ui一踢,那只脚凳“呜”地一声飞旋而出,“砰”地一声撞在李家媳fu申依依的iong口,正抚着丈夫身体痛哭的申依依哇地一声惨叫,喷出一口鲜血,仰面摔出三尺多远,鲜血从嘴角汩汩流出,眼看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了。
牛不野杀气腾腾地道:“执行教规”
手下几个人立即拔出刀来,杀气腾腾扑向李员外一家人,其中一人先在已经气绝的李维iong口刺了一刀,这个病篓子全无反应,竟是早已气绝,李员外见他戮尸,悲愤yu绝,可是口舌勒得死紧,却是呼喊不得。
那人一刀下去,见李维全无反应,不禁大感无趣,立即又ing刀刺向他娘子申依依的心口。
就在这时,厅外有人漫声yin道:“立誓传来有jian忠,四海兄弟一般同,忠心义气公侯位,jian臣反骨刀下终。叛教离帮,出卖兄弟者,该杀现在济南府正在到处通缉牛会首,会首居然还敢lu面,这份胆略,确实叫人佩服。可惜……”
牛不野凌厉的目光向厅外一瞪,厉声喝道:“什么人?”
厅外攸然转进一人,一身布衫,身材魁梧,国字脸,高颧骨,眉峰外耸,风骨嶙峋,面对持刀bi近的几个白莲教弟子视而不见,只向牛不野拱手笑道:“陕西金刚奴,见过牛会首”
牛不野吃惊道:“王金刚?”
这时候,谁也没有注意到,那本该已经死掉的李维,手指竟微微地u搐了一下。
白莲会中弟子,有点身份地位的都喜欢给自己起个很威风的名字,男的就叫什么天王、佛祖,nv的就叫什么佛母、圣nv,王一元倒是谦逊的很,自称金刚奴,别人可不好这么称呼他,去掉一个奴字,也是表示敬意。
王一元微笑道:“不敢,正是在下。”
牛不野本来见有外人在,心中十分惊骇,听他自报身份,却是陕西造反的三元帅,虽然惊讶,反不及方才害怕,不禁惊疑道:“整个天下都在通缉你王金刚,何以还敢在此出现?”
王一元道:“大劫在遇,天地皆暗,日月无光,弥勒当主天下,重现光明。王某望云观气,接引使者应在东方,于是循踪而来。我知李思逸出卖兄弟,料想牛会首不会就此潜逃,必杀此人以正教规、振士气,故夜夜守候于此,今日方得与牛会首相见。”
宣称天地大劫将至,如果信奉白莲教,就可以在弥勒佛的庇佑下,在大劫之年化险为夷进入云城,免遭劫难。这正是白莲教招揽会众的一个手段,牛不野自然不能否认,但让他跟着王一元造反,做甚么接引使者,牛不野却是悲观的很,他立即毫不客气地回绝道:“时机未至。你想让牛某和你一样,做丧家之犬吗?”
王一元冷笑:“牛会首今日处境,与造反何异?”
牛不野道:“杀了这个叛徒,我就要避往他地,等待时机卷土重来。若说造反,为时尚早,大明气运未尽,如何反得,难道让我牛不野如你们一般,拉起队伍,被朝廷大军摧枯拉朽一般顷刻杀尽?”
王一元道:“牛会首此言差矣,王某与高元帅、田元帅的确是起事的早了。可牛会首不同,因我陕西白莲教造反一事,朝廷已在全天下镇压白莲教徒。天下白莲,岂只你一家,彼此境遇,如今都如你一般困顿,只要牛会首揭竿而起,振臂一呼,还怕天下不人人响应?牛会处可莫错失时机,英雄,应劫而生。”
牛不野听了,不由怦然心动。
天亮了,北城李家作坊,内内外外布满了巡检捕快,这里已经被他们全部封锁了。
天明后,有早起的邻居发现李家大men上用鲜血涂出一朵巨大的莲ua,李员外被剁成八块,零碎的尸体就被钉在大men上,孤零零的一颗头颅摆在ua蕊处,四肢躯干错lun地钉在各片ua瓣上,其状惨不忍睹,不禁唬得魂飞魄散,立即连滚带爬地跑去官府报案了。
因为事涉教匪,本地又有比他们更高一级的司法衙men,知府衙men一面派人赶往现场,一面赶紧通知了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衙men立即接手此案,派出本司干员前往斟察。夏浔起个大早赶往提刑司衙men听审,恰好听说这桩灭men惨案,于是也随之而来。
走在李家大院内,眼看着一处处惨不忍睹的场面,夏浔心头一股怒火腾然升起,太惨了真的太惨了
受后世大部分武侠i说、电影电视剧的影响,夏浔一直对这个民间组织有着相当良好的印象,当他看到云中岳i说中教会道men的不堪描写,和李连杰的《黄飞鸿》系列电影对白莲教、红灯照的轻鄙,心中还有一些不痛快,可现在血淋淋的事实摆在面前,使他对这样的教派帮会产生了强烈的憎恨。
他们真的是正义的吗?忠于朝廷的统统都是鹰犬,反抗朝廷的统统都是正义的?至少,眼前的一切告诉他,牛不野不是
想起大men上那朵用血缓成的白莲ua,想起李员外七零八落的身体,想起李贵紧紧护在妻子身上死不瞑目的模样,想起他妻子身下流出的那血ru模糊刚刚成形的一团,夏浔眼中渐渐冒出怒火。
他不想再打酱油了,自己老婆的事也得先放一边去。这样的事都不管,他对不起自己身上穿的衣裳、对不起自己每天吃的粮食,他过不了良心这一关
这件事,他一定要管,那些没人的畜牲,一定要死
“大人,李家工人辩认,这个人不是李家的佣工,而是大生书铺的伙计,叫姚皓轩。”
“大人,这里找到一张沾了血的订货单子。”
“大人,大人,李家公子……李家公子李维,还有气儿”
正沉着脸的曹大人和夏浔听了jing神一振,同时抬起头来……
曹其根、夏浔等人匆匆赶进李家客厅,忤作正在厅里收敛尸体,所有的尸体都先集中到了客厅来,再准备装车运走,这些尸体都是要送进忤作房的。没有定案之前,这些尸体就是物证,不能发还本家。
如今正是夏天,尸体容易腐烂,运回去之后,他们还得用石灰等防腐材料做一下处理。结果在清理尸体时,有个老忤作意外地发现李家少爷还有气息,便赶紧一面施救,一面报告了大人。
李维重病缠身,早就半死不活,被拖进客厅后又惊又吓,吐血昏厥过去,因为气息微弱至极,被他的娘子误以为气绝,一番哭喊,连牛不野等人也信了。等到牛不野下令杀尽李家一家人时,那凶手先在李维身上刺了一刀,晕死过去的李维全无反应,随即王一元不约而至,又分了他们的神,大家便直接把李维当成一个死人了。
实际上李维本来是晕厥的,反倒因为被刺了那一刀,神志稍稍清醒过来,只是他久病体弱,所谓清醒也只是微有呼吸,神志一阵清楚一阵糊涂,身体上更无力做出什么反应。等到牛不野和王一元对答完毕,处死李家一家人,开始翻箱倒柜搜刮钱财时,他便幸运地逃过一劫。
官府差人赶到时,他已经又晕厥了过去,此时才刚刚清醒了些。曹其根也顾不得他一身的血腥,急急赶到他的面前,蹲下去追问道:“凶手是谁,李公子,你可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快告诉我”
李维眼神涣散,神情茫然,对他的话全无反应,曹其根急道:“郎中呢,快找郎中。”
夏浔在李维面前缓缓蹲了下来,用缓慢而清晰的声音,对着他的耳朵一字字说道:“李公子,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尽量的告诉我们,哪怕只有一句话,也许就能帮助我们抓住凶手,为你qun家报仇”
李维的眼神亮了一下,忽然ing动了一下身子,艰涩地道:“牛……牛不野……”
“牛不野?”
曹其根和夏浔对视了一眼,目光凛然。看现场情形,他们就知道这是白莲教徒对李员外的报复,但是却并未想到牛不野本人竟然还未逃离济南,竟是他一手策划了本案。曹其根紧张地问道:“是曹其根亲自带人来的,多少人?”
“金……金刚……”ra!~!
.全部章节
锦衣夜行 第178章 线索
. .
李维没有听讲他的话,他努力地回忆着,他是被那一刀给刺醒的,但他当时业已神志不清,现在回想起来,连那些人说了些什么都记不起来了,他只觉得其中有一个人说话口音不像是人,喘息半晌,他又说道:“后来……又有人……来……,外地……口音……夏浔双眼微微一眯,沉声问道:“是哪里口音?”※百※度※锦※衣※夜※行※吧※首※发※
李维的嘴唇翕合着,半晌没有作答,他从小体弱多病,很少接触外人,他能听得出那人不是山东口音就不错了,可他根本不熟悉外省各的口音方音,无从比较,又哪里知道那人说的是何方口音?
曹其根急了,吼道:“李公子,你还知道些什么,说出来,全都说出来,本官一定抓住凶手,为你全家报仇。你若不说,我们可无从下手了!”
夏浔摆摆手,制止了急得跳脚的曹大人,改变了问话:“好了,不要管他的口音了,你能想起什么,就说什么,哪怕只有一句,只有一个词,李公子,撑住。”
弥留之际的李公子眼珠动了一下,又喃喃地道:“金刚……王金刚……初次相见,共谋大……业……”
夏浔忍不住问道:“李公子,你说的是金刚?金刚王,王金刚,还是……王金刚奴?”
曹大人吓了一跳:“不是吧,那个造反的钦犯真的跑到我们山东来了?”
李公子的眼珠又亮了一下,然后黯淡下去……他已气绝了……
夏浔神情黯然,沉默半晌,轻轻放开了李维枯瘦冰凉的手。
曹其根忍不住问道:“杨大人,真的会是陕西的金刚奴逃到此地来了么?”
夏浔摇摇头道:“不,他说的也许是金刚、金刚王,也许就是王金刚奴。这些在教的人所起的绰号大多如此,李公子语焉不详,已经很难确定了,不过,他说初次相见,又说外地口音这个人应该刚到济南不过几天功夫,我看……他说金刚奴的可能也极大。”
易嘉逸听了忍不道:“杨大人,只怕未必吧。在这里住上一年两年,外地口音仍然是外地口音除非是小孩子,否则很难改过来的。再说他提到的是金刚,又或许是金刚王,王金刚……却不一定是金刚奴。据本官所知,牛不野麾下就有四大金刚,其他地方的教匪中也未必就没有在教匪中,—以金刚,佛、王为绰号的多如牛毛硬指是王金刚奴,未免有些牵强。”
夏浔瞥了他一眼道:“牛不野现在是朝廷通缉的要犯……旁人唯恐避之不及,谁会上赶着去找他?除非情形比他更加狼狈,急于借助他人力量的人,如此饥不择食者,除了王金刚奴还能有谁?我说此人极有可能就是金刚奴,就是据此判断。
易嘉逸听了不禁语塞。
夏浔又道:“我说此人很可能刚到济南,却也不是因为他的外地口音,而是因为他是此时才找上牛不野。牛不野以前另有公开身份,但是教匪中人凭借切口暗号,如果想联系他,一定找得到他,何至于昨晚才与他相见?因此我猜测此人应该是刚到济南,而且猜到牛不野有可能对举告的李员外进行报复,夜间在附近守着,这才与他取得了联系。”
曹大人的脸色很难看,谁也不愿意往自己身上揽事儿,尤其是如今朝廷通辑的谋反钦犯,如果说他在自己辖内,抓到了固然是大功一件,抓不到却不免连自己破获济南教匪的功劳也一举抹杀了。但是夏浔的分析他又反驳不得。
夏浔笑了笑,又道:“大人,下官方才的分析,未必是对的,或许只是下官一厢情愿的想法。咱们若是先已确定了这个王金刚就是金刚奴,万一判断失误,反而放纵了真正的恶人。依下官看,咱们可以把怀疑此人是金刚奴的想法搁在心里,查的时候,却不必局限于这个范围。”
曹大人听了神色这才缓和下来,问道:“那依杨大人之见该怎么做?”
夏浔道:“此人应该是刚来济南府,这一点应该可以确定,而他的口音,我们不应该只锁定此人必定是王金刚奴,必定是陕西口音。只要是外地口音,都要查查,毕竟李维公子也是语焉不详的。”
曹大人是从吏目、刑房、经历、巡检、推官、判官一路升上来的官儿,在刑狱方面,本来就是经验丰富的老手,方才只是因为关心则乱,急于撇清自己,现在见夏浔并不主张认定王金刚奴已逃来山东,他的神智也清晰起来。
他扫了一眼厅中众差人,厉声吩咐道:“李家公子曾经苏醒的事,不得对人泄露一字。此案涉及白莲教匪,案情重大,在未查缉清楚之前,李家现场一切情形,概不得与闲杂人等乃至死者家属亲眷们提起,如有泄露,以通匪论处!
众人凛然,纷纷称命。
曹大人又道:“易嘉逸,立即行布政使衙门、都指挥使衙门,严格巡察,严格盘查所有离开济南城的人,但有与牛不野形貌相似者,至少五查方可过关!”
“遵命!”
易嘉逸答应一声,匆匆离去。
※※※※※※※※※※百※度※锦※衣※夜※行※吧※首※发※※※※※※※※※※※※※
小东和邻家阿庆嫂子相约出门,去了一趟香铺子。
这家香铺在阳谷县开了才一年多,此铺所卖桂花油以及其他一切香料,原料都取自苏州,制法精妙,为其他香铺所不能,所以很快打出了名声。
那时节的店铺最重质量,因为那时节的经营环境不需要铺天盖地的广告,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你的货物确有独到之处,客人自然趋之若鹜,想到处打广告也没那个条件,你试试全国各地贴小报搞演讲试试,不让官府逮起来才怪。
就拿这家香铺所售的安息香来说,香中细蔑要先埋在土中三年,然后才取出削制,因为焚香时绝少灰尘,也没有竹木之气,只有氤氲馥郁的香气,别人家不下这样的功夫,就绝对没有这样的效果,一家用过,自然口口相传,名声就打响了。
只不过质量好价钱自然就贵,也只有西门庆这样家境殷厚的人家才用得起,两个妇人买了几瓶桂花油、安息香,看看时辰还早,也不忙着回去,便在阳谷县街头闲逛起来。
走到县衙对过儿,就见旁边有一家酒店,门前插着酒幡,上书“缘聚源”三个大字,门庭若市,酒客如云,小东不由啧啧赞道:“这是谁家的生意,做得可好,看这热闹劲儿,比其他几家可强得多了。”
阿庆嫂子是个常出门的,往那边一望,便笑道:“确实能干,店主是两位外乡姑娘呢,是一对结义姐妹,姐姐姓谢,妹子姓南,店才开了不久,只因姐妹二人生得秀色可餐,足以佐酒,这些臭男人自然趋之若鹜。”
这时就见几位客人从门里出来“小东认得他们,其中两个是县衙的书吏,醉醺醺的,还有几个喝得不多,陪着笑正搀着他们,想来是请客的原告或被告了,后边随出一个女孩儿,不过十三四岁年纪,头梳三丫髻,一双大眼水灵灵的,腰间系一条蓝花布的小围裙,束紧了小腰身,身子虽未长成,胸口已见贲起,形状温润绵致,虽不甚丰盈,却依稀透出女儿家的妩媚来,尤其是那眉目五官,仿佛画中的人儿,精巧秀气,无可挑剔。
小东瞧了不禁想道:“这样稚龄的少女,竟可如此标致,难怪那些男人捧场,连我看了都觉赏心悦目呢。看这面相,有点像是南人,难怪着呢,南人早熟,换了我再这般年纪的时候,可没这般风情。”
小姑娘笑盈盈的,用银铃般的嗓音道:“马爷、金爷,您二位慢走,欢迎下次再来。”
马书吏醉醺醺地站住步子,回头笑道:“,就凭你这么甜的小娘子,老爷我,也是一定会常来的。”
说着借着酒意,便去摸那姑娘小手,姑娘很机灵地把手一缩,向他笑容可掬地作一个揖,甜甜笑道:“那就多谢马爷了。哎笑,钟大哥,您来了,瞧您风尘仆仆的,可办完了差吧,快进店里吃杯水酒,歇上一歇。”
她灵巧转身,假意招呼客人,便迎向了一个刚刚走来的姓钟的捕快。
马书吏有些悻悻然地缩回手来,由人扶着走了。
小东见了不禁一笑,对阿庆嫂子道:“这小姑娘虽然抛头露面,当垆卖酒,却自爱的很呢,那马书吏是县太爷面前的红人,若做了这里常客,不止给她家拉来许多生意,还能照顾她姐妹两个外乡人不受欺负,她却不肯教人沾着一点儿便宜,难得。”
阿庆嫂子吃吃笑道:“小东啊,你家那位西门大官人可也是这儿的常客呢,诉讼官司,但有吃请,他都往这儿领,可给人家招揽了不少生意。”
小东见了姑娘洁身自好的模样,并不大往心里去,只撇撇嘴,笑道:“你不说我也猜得出,我们家那个没出息的东西,不过,他这人有色心没色胆儿的,人家小娘子不对他假以辞词,他口花花的占几句口头便宜,就美得找不着北了,怕是还不及这马书吏胆儿大,敢去摸人家姑娘的手,怕他甚么。”※百※度※锦※衣※夜※行※吧※首※发※
两个妇人笑语着去了,那扎围裙的小姑娘一双明媚的大眼睛从她们身上轻轻扫过,脸上露出一丝狡黠的笑意……
※※※※※※※※※※※※※※※※※※※※※※※※※※
.全部章节
锦衣夜行 第179章 设局
. .
“这一家子,算是完啦。”
夏浔不忍再看集中到厅中来的那些尸体,他走出李家客厅,长长地叹息一声。
他也知道,牛不野如此做,不全是为了泄愤报复,同时也是为了警告那些教众。朝廷再怎么抓,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教匪全抓起来,只要他们能够保住几个首领,组织不从内部溃烂,就能根基不倒,东山再起。
白莲教从诞生那天起,就和造反挂上了钩。它起源于北宋,从北宋时候起就开始造反,宋朝时它反宋,金朝时它反金,元朝时它反元,明朝时它反明,清朝时它反清,好象脑后生了反骨,谁当政它反谁。
仔细看的话,它造反的时段未必全是一个王朝末期,阶级矛盾急剧激化的时候,而是在任何一个朝代、任何一个时段都有发生。如果非要说它这是官丵逼民反、揭杆起义,反抗腐朽的封建统治,那实在是往它脸上贴金了。
实际上很多时候造反仅仅是因为掌教者的一己私欲,那些香主坛主教主元帅大掌柜们,那些会道门的首领们一旦掌握了较大的权力,吸纳了自认为足够多的教众,野心就开始滋长,就开始想着称王称霸,夺天下、坐天下,当皇帝,谈不上替天行道、锄暴安良,或者是什么正义性的起义。
今天,夏浔亲眼目睹了他们的暴行,他被激怒了,本来他这次回山东,只是打着缉查山东府打击教匪的幌子真正目的只有一个:争取彭家的谅解,接回自己的娘子。现在,他改变主意了,他要先抓到牛不野,一定要把这个穷凶极恶的大盗绳之以法。
“初次相见,初次相见……”
他忽地想起李维说过的这句话脑海中马上有一条若隐若无的线,在那里轻轻地飘扬着,想抓却又抓不住。他在那儿呆呆地站了半晌,突然捕捉到了什么,再仔细一些便匆匆转身,向厅中走去,李家血案传遍全城,立即起到了两个截然相反的作用。一方面,牛不野的残酷屠杀使得许多寻常百姓对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对官府搜捕过程中造成的扰民行为抱怨少了,就连一些素质低下的巡检捕快趁机敲诈勒索的恶行都懒得计较,只希望他们能尽快把这些杀人魔头绳之以法。
另一方面担心受到教规惩治,主动自首、举告他人的在教百姓越来越少,本来因为官府的施压和大力宣传山东提刑按察使司已贴出了自首者免罪的告示许多百姓人家都跑到官府自首,按察司门前络绎不绝。
但是李家血案一发生自首的人数急剧减少,大部分在教百姓都保持了沉默对官府持以不信任态度。这一来,官府想要缉捕教匪、扩大战果的难度便大大增加了。
牛不野的目的达到了,一方面,他为被杀的兄弟们报仇,杀死李员全家,为自己搏了一个义薄云天的美名,坚定了本已慌乱惊恐的本教弟子的决心,同时,也稳定了他的基本教众,那些人虽然只是寻常百姓,但是利用的好,却可以给他们通风报信、提供掩护、提供食物和金钱,他们就能在民间如鱼得水,在巡捕的眼皮底下游走自如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