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王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淡墨青衫
“总归还是要盯紧一些。”李谷心中略有不安,说道:“殿下要多派人手,看紧南安水营,以防其突然有什么动作。”
“近来下头的回报,多半是水营配合林家的船队和昌文侯府调派的船只,他们已经在大规模的往东藩移民,所以近来根本顾不上岐州群盗,相反,他们还在担心陈于泰给他们找麻烦,在海上伏击他们。因为昌文侯府所请,林斗耀下令驻澎湖的水师出动护航,真是笑话了,若不是沾一个东藩马政大局的边,光是这事,我便能向两府弹劾这几家。”
“殿下不必着急。”李谷微笑道:“时间在殿下这边,一旦招安议成,徐子先和齐王都无能为力矣。”
“但要紧紧盯着南安水营。”李谷道:“一定要小心南安水营突袭。”
“我看那小儿无此能耐!”赵王阴沉沉的道:“海上舟师可不是那么容易练出强兵,和陆上完全不同。”
“在下也是这般想法。”李谷虽然不能完全放心,但确实是如赵王所说,水师和陆营不同,陆营只要明军纪,严操守,重训练,军械,饮食都能保障,好歹就能出强兵。水师则完全不同,砸入重金也不是容易出成效,水手,船上的各种职能,优秀的富有经验的船长,这些东西可是和陆营不同。
另外陆营也需要有经验的将领,这一点来说,李谷一直很奇怪,徐子先是怎么精准的找到那么一批有能力和经验,忠诚上又有保障的将领
赵王府不是没有下过功夫,不管是那个严谨而有大将之风的秦东阳,酒色财气似乎样样都沾的刘益,世家子弟张虎臣,林存信等人,或是高时来,田恒等少年,吴畏三和金抱一这样的老牙将,除了积怨很深的葛家兄弟外,几乎所有的南安将领赵王府都尝试过拉拢腐蚀,可惜的是一律无用。
能有这么多有经验的大将,才是南安团练在短期内崛起,并且叫人不敢小视的最重要的原因。
水营么……李谷笑了笑,确实,自己太过小心了些。
……
“赵王殿下和李先生都是一样的看法……”蒲寿臣小心翼翼的将密信递给蒲寿高看,自己又把身子缩了回去。
蒲家近来的情形相当不稳,蒲寿高接连失败,除了外部的色目商人领袖地位不稳外,家族内部也是不乏挑战者。
连续的失败,南安的团练捐,加上多次买通朝官,进奉北伐使费,蒲家这种家资过亿的大家族其实不在意这百来十万贯的损失,但如果一系列的失败加上金钱损失,虽然不足以将蒲寿高撵下族下的椅子,却也是叫他感觉紧张,自觉地位岌岌可危。
因为族内不稳,蒲寿高并没有更进一步的报复计划,除了令陈于泰袭扰兴化军之外。
“嗯,我省得了。”蒲寿高看完密信,顺手在灯烛上点燃,他眼看着信件烧成一团黑灰,才向蒲寿臣说道:“我不写回信,替我回口信,说知道了,等我派人去岛上,通知陈于泰,最好找机会袭扰东藩,狠狠、干一家伙。”
“李先生就是这个意思。”蒲寿臣略觉兴奋的道:“现在看来,徐子先是要经营好他的水营,东藩成为他最重要的根基,毕竟朝廷把马政大事交托给他,东藩岛上一共才一万多口,都划成了南安侯府的官户,这样等若是把东藩分封给了南安侯府,相比南安这等小镇,东藩才是南安侯府最着紧的基业……”
“李先生毕竟高人。”蒲寿高阴沉的脸上露出笑容来,他对蒲寿臣道:“东藩贫弱,没甚可抢的,澎湖那里有水师,风险不小,你叫人同陈于泰说,抢东藩以杀人毁物为最要紧之事,这一次出动,钱财上我补给他,不叫他为难。”
陈于泰虽然掌握岐山盗多年,但海盗相对来说组织松散,大当家是带着大伙发财的存在,要大砰分金,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这样的头目才坐的稳那把交椅,群盗才会在头目的指引下去拼杀。
若是杀来杀去,得不到什么好处,大当家的地位都会不稳。
“小弟省得。”蒲寿臣道:“我得空会自己坐小船去一次岐州港口。”
第二百三十九章 昂扬
若是每个杀人如麻的强盗均能有招安的机会,怕是大魏这二百多年不知道要招安多少。 x
真正对群盗有招安之意并实施的还是崇德朝,在此之前,如王直那般的大盗,朝廷就算是付出千万贯的军费也是会彻底剿灭王直,除此之外不会有另外一种选择。
在王直之后,荆湖南路也有若干股匪盗被招抚,接下来便是陈于泰。
陈于泰心中涌起了强烈的,若是能招安,此前一切的罪恶都会从法理上被抹消,是天子,两府承认的最具有法律性质的抹消。
不管在此之前他做过什么样的恶事,杀过多少人,强奸过多少妇人,害多少人家破人亡,在朝廷的赦免之下,一切罪恶都会被洗白,消失,好象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想想自己能穿着四品或五品的武官袍服,没有经过苦读,也没有试过弓马刀?,直接就能成为品官,还能恩荫家族,俨然也是国朝的世袭武官,由于其握有岐山盗这样的实力,朝廷会对他加以安抚,地方官不仅不敢为难他,还会小心翼翼,些微的犯罪和不法并不会受到严厉的斥责,甚至会被无视而不加理会。
朝廷就是这样,对那些没有保住实力的招安者,地方官会百般刁难,甚至编造反迹将招安者拿捕起来。
对保存了实力的招安者,则是百般小心,惟恐其真的再反。
陈于泰有一种感觉,自己就算是真的招安,也是一定要将眼前这些桀骜不驯杀人如麻的强盗们拢在手里,否则的话就算是招安了,也会寝食难安。
“等着好消息便是。”陈于泰不露声色的道:“叫人在我房里摆酒,我们好好喝上几杯。”
“谢大当家。”
海盗上物资匮乏,抢来的食物很快会被消耗掉,陈于泰那里永远都有最好的酒肉,众人听说他请客喝酒,有不少人口水都要落下来。
“徐子先那小儿,不知道在做什么”
走进院落之前,陈于泰还是略感不安,他在海上二十年了,经验丰富到用老狐狸形容都有些单薄乏力。
尽管各方面的消息汇总过来都是相同一致的结果,陈于泰的内心总是有隐约的不安。
他心中就是隐约感觉,徐子先没有表面上的那般简单,不可能就这么一直等着水营,难道他不觉得现在开发东藩,有陈于泰这颗钉子在,东藩其实相当危险
就算徐子先想不到,难道连昌文侯府也想不到
陈于泰不是太明白,他把内心隐隐的不安归结于自己在招安之前的过于小心和患得患失,毕竟风平浪静,完全看不出任何的异常,很快陈于泰所居的院落就是灯火通明,酒菜香气飘出去很远,一些闲的无聊的海盗从小屋中踱步出来,听着院中大头目们吆五喝六的划酒拳,闻着酒肉香气,自家也在外闲聊着。
若不是有一些俘虏被关押着,还有不少妇人刚被逮来,备受凌辱后发出低低的不似人声的哭嚎声,这个海岛和普通的岛屿似乎也是没有太大的不同,一切如常,没有任何值得关注的地方。
……
“东阳来了”
“嗯,诸位辛苦了。”
月色之下,穿着赤色武袍的秦东阳还是和平常一样的精明干练,更要紧的是不急不慌的大将之风。
刘益和张虎臣,葛大,葛二等人向秦东阳抱拳,轻声问好,秦东阳一一抱拳还礼,哪怕是夜深之时,各人都能看到他脸上的笑意。
在秦东阳到来之前,哪怕是刘益和张虎臣等人俱在,但武卒们还是略有紧张之色,但秦东阳抵达之后,武卒们明显都镇定下来,很多人脸上浮现出了笑容。
当武卒们看到徐子先也是一身劲装,跟着秦东阳一起抵达时,哪怕是有禁口令,还是有很多人发出了情不自禁的惊叹声,接着形成了大片的嗡嗡声响。
在各级武官的喝斥下,声浪很快就平息了下去,但引发的风潮也是相当明显。
很显然,没有人想到徐子先今晚也会来,会和大伙儿一起去干冒大险!
有徐子先在,则武卒们不仅是镇定,而是鼓舞雀跃,毕竟徐子先在武卒们心里的地位,就算是秦东阳也是远远不如,差距极大。
所有人均是明白,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俱是徐子先赐与,虽然俸禄看起来与厢军一致,但战事赏赐,平时的福利待遇,养济院等福利机构,加上年底的年赏,平均一算,每个武卒都感觉比厢军收入要高的多。
明面上看每人均是月饷两贯,其实三贯也不止。
对南安侯,所有武卒均是发自内心的感激,而且有的是发自内心,有的东西是在成年累月的日夜宣讲之下形成,就算是入营不久的新武卒,在每天的宣讲之下,对徐子先也是充满了感激之情。
这当然是洗脑,不过徐子先对此可不会有丝毫愧疚。
徐子先微笑着向武卒们挥手致意,对军官们则是道:“长史李公和参军孔和等人,还有方先生等人俱留在上寨等消息。”
眼看着一众军官围拢过来,徐子先打量过去,老成的秦东阳,无赖样的刘益在今晚还是那种漠然的表情,标准武夫气质的张虎臣,谨慎的林存信,悍勇的吴畏三,遇事粗直,喜欢一刀斩去的是金抱一,还有少年牙将出身,精细的高时来,憨直的田
第二百四十章 风急
不远处的上寨之中,方少群与李仪,孔和,傅谦,陈佐才,陈道坚等人亦是立于上寨营门前良久。顶 点
夜晚风急,春寒犹在,不少人身上冰冷,心头却是火热。
经营了一个月之久,逐渐使人们的关注点放在徐子先争权夺利和南安水营上,而忽略了这么多精锐武卒齐聚岐州的真实用意。
这是李代桃僵之计,徐子先压根就没有考虑过等水营成型再动用。
正如赵王,蒲寿高,包括林斗耀和陈于泰等人论断的结果一样,水营最少得半年训练,半年海上实际演练,一年时间才能初步形成战斗力。
要想和陈于泰这样的积年的海盗在海上较量,就算南安团练的练兵之法远远超过海盗的随性,没有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徐子先也没有什么把握。
不提舆论的压力,徐子先自己也忍受不了陈于泰在福建路再横行两年。
况且还有陈于泰随时可能被招安的压力。
若此人被招安,还有什么借口与他动手徐应宾的仇,千万百姓的仇恨,那么多无辜死难者的性命,那么多鲜血,那么多的火光和哭喊,就这么算了
这万万算不得。
水面上不行,当然就只能按徐应宾当然的思量,翻越岐山,直捣黄龙!
因为已经十余年未有人尝试过,当年徐应宾也是以失败告终,所以徐子先估算,能想到南安团练再度翻越岐山的人,万中无一。
最少,赵王,蒲寿高,陈于泰他们想不到,这就够了。
这个谋划,是徐子先与方少群多次打磨,商议,最终逐渐形成了完整的计划,从换人,造声势,故意在舆论上被动,重视水营,展开东藩移民一整套的动作,包括在岐州先晾着董瑞祥和李星五两人,造成声势,挑开矛盾,做出争夺权力的假像……当然这也是必须所为之事,旧厢军不堪用,再怎么整编训练,不堪用就是不堪用。
这等大事,三千新武卒已经训练近两个月,仍然是不堪用。
只能是调来全部的旧武卒,经过大半年的训练,若干次实战,此后训练不停,体能,技艺,胆略,都已经达到顶峰的旧武卒,才能当此任!
徐子先认为,当年自己父亲的谋划相当出色,甚至潜伏,偷越,都是没有任何问题,也是尽量调了一些敢战的厢军,还配合了少量的禁军,务必要一战灭陈于泰,最终的失败,并不是谋划有问题,而是在于事机不秘,泄了机密,陈于泰伏兵于半山,官兵仓促之间不及反应,一经接战就崩溃惨败。
其次是后勤乏力,为了保密三千余官兵在上寨前方的山麓里潜伏了一天一夜,期间食水俱断,将士不满,士气跌到谷底。
后来追究后勤官员的责任,又有何意义
而最重要的,还是没有靠的住的,能约束部曲的武官,也没有象样的,一手带出来的精锐敢死的部下。
要三千余兵全部是徐应宾一手带出来的禁军精锐,一天一夜不吃不喝又如何遇到伏兵又如何
说来说去,还是自己底子不够硬实,乃至有惨败的结果。
此次出击,早前连南安团练的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知情人只有李仪,孔和,秦东阳,刘益等寥寥数人。
后来诸人知道以后,却都是恨不得参与其中,此战的意义重大,拔除陈于泰这颗钉子,南安水营可以获得一个相当大的活动空间,东藩的安全可以得到保障,航道平安,对外的贸易规模可以扩大,可以说对南安团练来说,石桥之战是发端,江滩之战是奋起,而岐州一战,则是化龙飞天的一战。
此战若胜,整盘棋俱是活了过来,最少对有齐王支持,和安抚使司又改善了关系的徐子先来说,此战的意义,真是要多大就有多大。
不论是现实的好处,还是为父报仇的执念,此战俱是无比重要。
李仪脸上显露出若有若无的担忧之色,方少群见了,微笑道:“李公不必担忧,南安侯已经多次率部出战,京师一战更是险之又险,可谓是在钢丝绳上跳舞,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若眼下之战,虽然也是要紧,论险恶却是不及京师之事,无须太过担心。”
李仪勉强一笑,说道:“话虽如此,却不免不忧心哪。”
方少群微笑道:“君侯除了京师弄险,我看他到现在的诸多大事,多半都是图谋别人,谋定而后动,落在他算中的人,难有挣脱的机会,陈于泰,蒲寿高,皆是如此。以我在南安团练所见,老武卒们早在两三个月前就加多了攀爬的训练,岂不就是为了今日一件事做下来,看似灵光一闪,运气到了,骤然就成了。其实更好的办法是积累,在决断之后,发动之前,一直不停的做各种准备,准备的越多,看似运气之来无可阻挡,实则是准备得当,则气运自然加身。
所有觉得运道不佳,行事不顺的人,其实无非都是下的功夫不深,或是碍于天赋和眼界,无法获得期盼的结果那样。
经过方少群一番解决,李仪面色沉静下来,久久之后才道:“当初谋划翻歧山攻陈于泰,在于跟随在老侯爷身边,也是计较良久,现在看来,当初我们的谋划还是太浅薄,特别是侯爷为人方正,坚持要将各种计划上报大都督府,得到首肯之后才动手……”
&
第二百四十一章 神兵天降
这一大片区域,原本就是群山包围的小块区域,东西十一里,南北七八里地,当年是一些渔村渔民聚集歇脚之处,后来福州对外贸易发达,也有很多商船在这里休息补充食水,还有小规模的修船厂,有几家商行。
在陈于泰等人为盗造反之后,这一大片区域当然被海盗所占领,客船一般是绕道闽江近福州一边进入,或是直接停泊在泉州或漳州,但其后又有陈于泰引蒲行风等人破漳州,所以漳州也不算太安全。
近年来很多外来商船直接去江陵,广州是刘旦的势力范围,也不算安全,琼州和雷州也有大股海盗活动。
只有江陵因为有大量的禁军和厢军驻守,虽然水师不行,但近海活动的禁军可是不少,海盗没有陆上根基也很难成年累月的在海上劫掠,所以江陵一带是最为安全的所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