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春[古风]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平林漠漠烟如织
叶瑾脆生生答了声“是”。
李娘子闻言,脸色惨白,五官开始抽搐。
四个衙役抬着木驴进了外堂,把木驴放在了李娘子面前。
赵青悄悄打量着李娘子,见她死死盯着那个木驴,嘴唇都变成了灰色的,心知李娘子已经濒临崩溃。
他沉吟片刻,做出改变了想法的模样来,大声道:“把这木驴抬到县衙大门外,把犯妇李氏押出去,我要当众施刑!”看慧雅以前提起木驴这个刑具的反应,赵青猜想凡是女人应该都很怕这个刑具,因此故意吓李娘子。
李娘子当即崩溃了,大哭起来:“我……我全都交代!夜间酒宴散了,我把毒下在了给罗金忠喝的解酒汤中……”
她全都交代了,说自己是太师府的毛二爷安排进田大户家做了六娘的,后来又嫁给了罗金忠做了正妻。
因为罗金忠看到了毛二爷的真面目,毛二爷下令让她毒死罗金忠。
赵青吸了一口气:“毛二爷现在在哪里?”
李娘子却哀求道:“大人,奴快要渴死了,请让奴喝口水再说吧!”
赵青当下便挥了挥手,一个俊秀的青衣小厮端了碗水走了进来,把水给了李娘子便退了下去。
赵青突然意识到这个小厮自己并不认识,心里一动,忙喝道:“不要喝!”
叶瑾反应很快,抬脚向着李娘子的手腕踢了过去。
丁小四追了出去。
李娘子已经仰脖饮下了碗中的水。
在死神来临的那一刻,她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原来二爷没有骗我……”原来真的会给我一个速死。
画堂春[古风] 画堂春[古风]_分节阅读_103
丁小四带着人追上了送水的那个青衣小厮。
那小厮知道无处可逃,已经服毒自尽了。
蔡玉成上前看了看,回身禀道:“大人,这是白大人身边的门子楼沁。”
他想了想,低头禀道:“白大人很……宠爱这个门子。”白吉光一向水旱并进,这个门子是他的心尖尖,不知怎么的竟然混了进了东厅。
赵青面无表情立在那里,整个人被一种无力感笼罩了。
和毛宇震比,他始终是差了一个段数啊!
?
☆、第七十五章 媒人上门
? 赵青立在外堂廊下,静静看着庭院中沐浴在细雨中的苍翠松柏。
如果一直站在这里失落,他知道自己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与其自怨自艾,不如亡羊补牢及时补救。
对他来说,当务之急有两件事,一是要等白吉光携家眷离开之后清理县衙内外人等,务必全换成自己的人;二是要赶紧拾县衙东西院子,预备迎娶慧雅进门,让她在孙家沟呆着,他总是有些不放心。
过了半晌赵青方吩咐丁小五道:“拿我的名刺。我要去拜访江守备。”他想进行全县境内的人口排查,以便把毛宇震逼出来,单凭县衙的人力根本做不到。
赵青离开之后,慧雅就开始忙碌做活。
江守备娘子那几件衣服她已经做好浆洗罢挂在西屋了,只等守备府派人来拿了。
慧雅如今正在做的是县中提刑所赵提刑的娘子订做的那套衣裙——绣蜡梅的雪青比甲外罩、浅绿薄纱夹衣和一条雪白双层纱裙。
因为秋雨还在下,屋子里光线有些黯淡,慧雅便打开窗子,在窗前妆台上铺了一层大红毡,把绣架和绣绷铺设在大红毡上,然后坐在窗前飞针走线。
李妈妈蒸了一笼菜肉包子,见慧雅还在忙,便用竹编簸箩装了两簸箩,一簸箩送到了西隔壁张婆家,一簸箩送到了东隔壁元京家,另外一家还送了一瓷瓶自己浸的薄荷酒。
元京家是阿北接过去的。
李妈妈没见到元京,便随口问了一句:“你家公子呢?”
阿北笑眯眯道:“我家公子在房里读书呢!”
李妈妈听说元京在读书,也不敢打扰了,忙道:“那可不敢打扰,我回去了!”
回到家里,李妈妈见慧雅停下了手里的活,正拿了把伞在院子里掐薄荷,便笑着问道:“慧雅,你又掐薄荷做什么?”
慧雅起身含笑道:“我前几日不是买了个白瓷花囊么?我想用薄荷和白木槿花插了,放在房里,味道一定好闻!”
她想了想,又道:“妈妈,这几日你跟我一起睡吧,你的房间咱们好好拾一下,等晚上他来了,让他住里面。”赵青正是血气方刚时候,她和赵青老腻在一起,早晚会出事,慧雅想让赵青先住李妈妈住的东厢房。
慧雅说得含含糊糊,可是李妈妈当即领会了,她眉开眼笑道:“这感情好!我这就去拾,我也不住你房里,我还是把西厢房拾一下住几日吧!慧雅,你去把你房里的衾枕被褥拿一套过来!”
李妈妈动作很快,很快就把西厢房打扫好了,把自己的物品都搬了过去,又把东厢房拾妥当,打扫得洁净异常,和慧雅一起换上了慧雅绣的青竹纱帐,铺设上了慧雅用的衾枕被褥。
慧雅见一切妥当了,便去把她方才插好的薄荷花囊放在了床前小几上。
李妈妈得意地从花囊里拔出了一枝雪白的木槿花,帮慧雅插进了堕髻里,端详了一番笑着道:“慧雅,午饭吃我蒸的菜肉包子,配玉米稀粥,可好?”
慧雅点了点头,正要说话,外面大门响了。
见李妈妈要去开门,慧雅忙道:“妈妈,等我进了屋子你再去开!”
看到门外立着的是元京,李妈妈不由开心极了,笑盈盈把元京迎了进来:“元小哥,好几日没见了!”
元京腼腆地笑了笑,给李妈妈行了个礼:“妈妈,有事请你帮忙呢!”
李妈妈闻言,忙道:“什么忙啊?快说快说!”
元京似是很不好意思,拿出一个青绸包裹:“妈妈,我这件白绫夹袍扯了个大口子,阿北和我都不会……”
“让我帮你缝补么?”李妈妈笑了,“这可太简单了!”
两人说着话往里进。
绕过粉壁之后,元京装作无意地抬头看了慧雅的东厢房一眼,发现窗前空荡荡的,只有慧雅的绣架绣绷还摆在那里。
李妈妈拿了银针,配了同色的月白丝线,戴上顶针,坐在西厢房廊下开始飞针走线帮元京缝补白绫夹袍。
元京搬张小凳子坐在一旁,有一句没一句地陪李妈妈说话,乖巧得很。
他聊了几句,便似随口一提,道:“你们大姑娘如今有人家没有?”
李妈妈愣了愣,方含糊道:“她还小呢,今年才十五岁。”
元京心里不由一阵闷气升腾。他又想起了昨夜在后院听到的慧雅和赵青的私语,拳头攥了又松,松了又攥,这才轻轻道:“孙大姑娘瞧着可不像才十五岁。”十五岁会这么亚赛名妓般淫荡?
李妈妈笑了:“我们大姑娘自从搬到这孙家沟,好像又长高了不少,看起来像个大姑娘了,其实她年纪还小呢!”慧雅这半年来真的长成大姑娘了。
元京低下头,想起慧雅高高的胸,心道:可不就是大姑娘了,知道勾搭男人了……
他心里酸溜溜的,闷得快喘不过气来,也说不出自己想做什么,反正就是要把慧雅弄到手,把她关在家里,外男一个都别想见她。
元京抬头又往慧雅卧室窗子看了一眼,发现慧雅还没出现。
他低声道:“妈妈,大姑娘该订下来了。”
李妈妈用牙齿咬断丝线:“可不是呢!”
下午的时候雨停了,慧雅正立在窗前剪裁衣料,大门又响了。
李妈妈从厨房出来,问道:“谁呀?”
张婆的声音从外面传了进来:“李大妹子,是我呀!”
见是张婆,慧雅便没有起身,而是继续低头忙碌自己的活。
打扮一新的张婆提着一个提盒摇摇摆摆走了进来,拉着李妈妈的手往院子里走。
李妈妈原本要把她往自己现今住的西厢房让,张婆却拉着她的手非要进慧雅住的正房堂屋。
一时坐下,李妈妈捧上茶来,与张婆相对坐了。
张婆笑嘻嘻道:“李大妹子,我有一件亲事,来对你说,管保你中意!”
李妈妈一愣:“什么亲事?”
张婆笑道:“你们家大姑娘不是满十五岁了么?如今正有一件千伶万俐的亲事!”
李妈妈闻言眉头蹙了起来,有些坐卧不安。
张婆端起茶盏饮了一口,方道:“我说大妹子,你先看看这些礼物。”
她打开提盒,取出一个个致的锦匣让李妈妈看:“这是一匣赤金宝石钗子,这是一匣红缎尺头,这是一匣南海珍珠,这是一匣——”
李妈妈忙拦住了她:“我说张婆婆,到底是什么亲事?”
张婆用力一拍大腿:“就是你家东隔壁的元京元小哥,他一直未曾定亲,今年才二十四岁,样子你是见过的,人才自不必说,个子高高的,人也生得好,家中父亲早逝,只有母亲在家里,也算薄有家产,地也有百十亩,房子也有好几进,想说了你家慧雅为正房妻室……”
画堂春[古风] 画堂春[古风]_分节阅读_104
李妈妈吃惊得嘴都合不拢了。
张婆还在喋喋不休推销着元京:“……元小哥人生得风流俊俏,书也读得好,明年参加春闱,说不定就中了,以后慧雅就是戴珠冠着大袖衫披披帛的诰命夫人了……”
慧雅正在卧室床上躺着看书,听了张婆的话,简直是又好气又好笑:真是媒人的口,什么都敢吹!
她实在听不下去了,便从床上起身,理了理发鬓衣裙,这才撩开珠帘走了出去。
慧雅已经下定了决心,无论如何,她这次要借拒绝张婆,让村里人都知道她眼界高,轻易不再过来给她说亲做媒。
元京重金托了张婆说媒之后,便立在卧室窗内的书案前写字。
他自己都弄不清自己的想法了,只知道自己想把慧雅娶回家,好好待慧雅,慢慢挽回她的心,以后生儿育女好好过日子。
至于赵青,他敢占慧雅的便宜,杀了好了,还有什么可说的!
元京提笔沉吟了一下,脑海中不由自主浮现出他和慧雅一起生活的画面,又笑了——慧雅在他面前实在是太过彪悍泼辣,他实在是想象不出慧雅温柔贤惠持家有道的贤妻良母模样。
正在这时,外面有人“咚咚咚”擂门,中间夹杂着张婆的说话声。
元京的心不由往下坠——张婆这可不是成功之后春风得意的反应!
张婆提着提盒面红耳赤走了过来,匆匆给元京行了个礼,气哼哼道:“元小哥,是婆子我没本事,这亲事没做成!”
元京轻轻道:“到底怎么了?”
张婆一拍手道:“人家大姑娘眼界高,要高嫁呢!”
“傻丫头,以为生得好就要挑三拣四了,”她冷笑一声,道,“我不信她能嫁给天皇老子!”
方才在孙慧雅家,孙慧雅虽然举止有礼,可是说出的话却噎人得很:“张婆婆,我如今还小,暂时还不想寻人家,多谢你心,以后请不要再提说亲的事了!”
张婆还要挽回,慧雅却上前把那几个锦匣一个个装回了提盒里,提起提盒递给了她,笑盈盈道:“妈妈,我就不送你了!”
气哼哼回想了片刻,张婆看向元京,脸上漾出了极为温和的笑:“元小哥啊,那个孙慧雅不识抬举,亲事是不成了,我这里可是还有好的呢,贾营首富贾大户有个女儿,生得百伶百俐……”
元京垂下眼帘,打断了她的滔滔不绝:“张婆婆,别人虽好,可我就是看上孙慧雅了。”
张婆:“……”
?
☆、第七十六章 生死一线
? 见元京如此顽固,张婆想到他那丰厚的报酬,有心好好劝说他一番,便道:“我说元小哥啊,不是我说你,这世上有句话叫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支花’?另外啊,我常见县里的小赵大人去她们家,那小赵大人实在是生得太好,官又做得大,想必那孙慧雅是看上小赵大人了,这样的女子不要也罢……”
元京觉得此话甚不中听,便开口吩咐阿北:“阿北,再给婆婆拿匹杭州绢。”
张婆滔滔不绝的陈述一下子被打断了,眉开眼笑道:“这如何使得……”事情没办成,还得了主家五两银子外加一匹杭州绢,这生意可真做得啊!
元京懒怠再多说,含笑起身送客:“婆婆,请!”
待屋子里只剩下元京一个人了,他从白玉笔托上拿起狼毫,蘸了些墨水,在平铺着的纸上写下了三个字——“孙慧雅”。
不知过了多久,阿北奓着胆子走了进来,低声禀报道:“公子,顺娘有消息传了过来。”顺娘是白知县排行第三的妾室,也是元京安排进白知县内宅的探子之一。
元京展开纸条,见到上面只写了个字——“小鬟已携毒而入”。
他英俊的脸上漾起了一丝得意的笑。
这种毒是他命人从西域带来的,无色无味见血封喉,大周朝至今还没有解药。
赵青今日只要在县衙用茶用水,就别想活过今日了。
只要赵青死了,他日日去慧雅家厮磨,种种手段都用上,烈女怕缠郎,何愁慧雅不改变心意?
元京微微一笑,命阿北点了火。
眼看着那张纸条在火中化为灰烬,元京这才继续拿起笔开始练字。
他得抓紧时间了。
赵青中毒身死之后,元京预备先不忙拾穆远洋之事,而是先想办法娶了慧雅,然后带着慧雅回晋州老家安顿。
太师喜欢的类型正是慧雅这样的女孩子,他不能冒险带慧雅进京,得慧雅被太师觊觎。
不过,若是太师敢动慧雅一根手指头,即使是太师,他也照杀不误。
元京怡然自得地畅想了一会儿,又想起中秋之夜慧雅曾用月琴弹奏过《画堂春》。
他抬眼看着外面的绵绵秋雨,想起有次见到慧雅,慧雅鬓乱钗横面带红晕星眸微闪唇色浅淡,分明是午睡刚醒的模样……
元京略一思索,提笔填了一阕《画堂春》:“西风庭院雨垂垂。黄花秋闰迟。已凉天气未寒时。才褪单衣。睡起枕痕犹在,鬓松钗压云低。玉奁重拂淡胭脂。情入双眉……”
送走张婆婆后,慧雅波澜不惊,继续埋头做活。
李妈妈却很是忧愁,生怕结亲不成反成仇,搬张凳子坐在慧雅窗下长吁短叹:“……慧雅啊,我去元家看看吧,把这事给说开了,不就好了……”
慧雅被她说得烦了,笑着埋怨道:“妈妈,你想去就去吧!不过我可把话说到前面,我对元京一点那种意思都没有,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我可不是假作推脱欲拒还迎,也不是这边挂着赵青,那边吊着元京做候补丈夫。即使赵青不娶我了,我也不会回头去寻元京。我是真的心里有了赵青,所以不会再答应别人了。”
李妈妈饶是再忧愁,听慧雅说什么“候补丈夫”,不由也笑了:“慧雅,我知道,我知道!”她自小看慧雅长大,很清楚慧雅的性格。慧雅看着温柔柔顺,实际上丁是丁卯是卯,从来不拖泥带水。
赵青去见了江守备,和江守备秘密约定好今夜子时开始全县人口的大排查,又一起在江守备那里用了午饭,这才回了县衙。
他一进东厅外堂 ,丁小五就奉上了后堂灶上送来的茶水。
赵青心中有事,顾不得喝口水,先叫了丁小四付春恒过来询问道:“你们在东厅排查得怎么样了?”因为白知县先前的门子楼沁混了进来,他去见江守备之前,吩咐丁小四和付春恒一起排查东厅所有人等,务必找出楼沁混进来的原因。
丁小四和付春恒行罢礼都没有说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愿先说。
大人的生母早逝,是杨妈妈把他带大的。杨妈妈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今出了这样的事,该如何向大人开口?
沉吟片刻后,丁小四这才鼓起勇气道:“禀大人,楼沁是从白大人家眷居住的西院进入了东厅的内堂,又从内堂进了外堂。”
东厅分为外堂和内堂,内堂和外堂有穿堂相通。因为赵青一向在外堂办公住宿,所以外堂一向戒备森严;而内堂只住着杨妈妈和侍候杨妈妈的小丫鬟小露,白知县那边的女眷和丫鬟常常过去串门,所以内堂有些松懈。
丁小四没说那么透,不过赵青一下子就明白了:楼沁是杨妈妈放进后堂的。
赵青没有说话,身子后仰靠在了椅背上,半日方道:“让小五去请杨妈妈过来。”杨妈妈是他的奶娘,对他有照料之恩,他自觉对杨妈妈有养老送终的义务,因此到哪里都带上杨妈妈,也很少限制杨妈妈,只希望杨妈妈的晚年能过得安乐。
没想到最后还是出事了。
午饭是秋娟做的,很是美味,杨妈妈中午吃得太饱,正歪在堂屋的锦榻上闭着眼睛似睡非睡。
以前赵青不在东厅的话,她是连饭都不做的,情愿自己也饿一顿;如今有了秋娟帮忙,她可算是吃了一顿安逸午饭。
秋娟上午又过来送了她一对金花,还说已经自赎自身,是自由身了,因为仰慕赵大人风采,她愿意一分银钱不拿留在县衙内宅帮忙。
杨妈妈听了,觉得又便宜不占是傻子,便把秋娟安置在了后堂灶上——因为赵青太过谨慎,茶饭一向都由她弄。
现今有了秋娟,不管事烧茶还是做饭,都可以让秋娟去做,她老人家终于可以歇歇了。
她正在想着如何帮秋娟关说,听丁小五说赵青请她过去,不由乐了:“哟,我也正要去见咱们大人呢!”
丁小五觑了她一眼,欲言又止。
跟着丁小五去外堂的时候,杨妈妈趁机低声问丁小五:“大人想娶孙家沟那个孙大姑娘,这事是真的还是假的?”
画堂春[古风] 画堂春[古风]_分节阅读_105
丁小五默然不语。
杨妈妈便猜测道:“一定是真的。我上次可听见咱们大人吩咐你小四哥哥去买成匹的大红遍地金罗和大红缎子,说是要往孙家沟送。”
她撇了撇嘴,道:“侯爷还没与大人分家,咱们大人手上又没几两私房银子,为何要对那孙大姑娘那么好?她若是出不起嫁妆,就不要嫁咱们大人好了!”
丁小五嘴很严,一句话也不说,低着头把杨妈妈领到了外堂。
杨妈妈一进去,正在回事的丁小四便拉了付春恒一下,俩人一起出去了。
看了一眼凝神端坐在书案后的赵青,杨妈妈还没感觉到气氛的凝滞,笑嘻嘻道:“阿青,我正有一件事要和你说呢!”
赵青垂下眼帘,端起茶盏淡淡道:“妈妈说吧。”
杨妈妈笑道:“白知县不是要去陈留县上任了么,他们家有几个本地丫鬟,不太想背井离乡,有的就来寻我的路子,想继续留在县衙内宅侍候……”
赵青抬头打断了杨妈妈:“妈妈,我这里不需要进人。”
杨妈妈觑了他一眼,情知赵青看着柔和,其实性子刚烈,便不敢再提了,转变话题道:“阿青,你叫我过来做什么?”
赵青原本拿起茶盏要喝了,闻言放下茶盏,沉声道:“妈妈,上午时是你放楼沁进来的?”
杨妈妈:“楼沁?是白知县的那个小门子么?怎么了?”上午白知县身边的小门子楼沁给她送了一匣子点心,送完点心他为了抄近路就从她那儿直接去了东厅外堂。
赵青懒得多说,沉思片刻后道:“妈妈年纪大了,该荣养了,我派丁小四送您回东京侯府吧!”
杨妈妈闻言急了,跳了起来大声道:“阿青,你到底受谁挑拨了?是不是那个孙大姑娘!”
赵青不想再说,叫了声“小五”。
丁小五忙上前拽住了杨妈妈:“妈妈,别闹了,此事下去我和您老人家说!”
杨妈妈被丁小五拽了下去。
赵青看着杨妈妈的背影,心里一阵酸楚。
他生活在一个煊赫一时的大家族,却每每觉得孤独,因此很珍惜身边的人,没想到杨妈妈是第一个离开的。
赵青端起了茶盏要喝,却发现不知何时茶已经凉了,不过他从不在意这些细节。
丁小五把杨妈妈拉到廊下,把事情的前前后后全都说了一遍,又道:“大人震怒,我四哥现正和付春恒在排查内宅呢,您老人家何必又去触这个霉头?不如先随我四哥回京城侯府荣养,等大人气平了再做打算……”
杨妈妈听了,脸都吓白了——她把秋娟安排在了灶上,今日的茶水饭食都是秋娟拾整理的!
她心脏剧跳,忙转身冲进外堂:“阿青,茶水、茶水有——”
?
☆、第七十七章 本卷结束
? 赵青今日奔波了一天,早就渴了,只是一直忙碌,连喝茶的空都没有。
他端起茶盏刚要喝,忽然想起这几日东厅后堂混乱之极,不知混进了多少毛宇震的奸细,不由迟疑了一下,放下了茶盏。
几乎是与此同时,杨妈妈以她这年纪罕见的灵敏冲了进来:“阿青,茶水、茶水有——”
杨妈妈气喘吁吁立在那里:“阿青,你喝这茶没有?”
赵青见她眼中满是忧虑,脸上都急出了一层汗,心中不由感动,便道:“你放心。我没喝。”
杨妈妈这才放下心来,顾不得喘气,先道:“后堂灶上的秋娟好像有问题!”
赵青摆了摆手,丁小四马上带了两个差役下去了。
略一思索之后,赵青吩咐书记许家英:“速去见白大人,就说我待会儿要去为他送行,请务必等着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