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极品皇帝李恪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七月初三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他再次吟道,“父皇明白了你,你真的没有让父皇失望。”
想到这里,李世民举目望向北方的天际,半响,他又暗暗自语,“原来如此,父皇还真不知道你有这般的志向。”
说完这句话,李世民眼神中露出一抹别人难以察觉的坚定神情。
“王德,大军在城外结集的怎么样了”
李世民沉声问道。
“刚才长孙将军前来禀报,中午就可以出发了。”
王德停顿了一下小声的问道,“皇上真的要亲征漠北”
“朕的儿子在漠北惨遭突厥的截杀,难道朕只能坐在长安城的皇宫中坐视不理吗”
李世民语气不悦的看了一眼王德。
王德突然感觉到自己身上一阵冰冷,不由得打了个颤,“老奴知错了,还请皇上责罚。”
“下去吧!”
李世民摆了摆手。
“诺。”
王德躬身退出了两仪殿,出了两仪殿的王德发现自己被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常年服侍在李世民身边,今天还是第一次发现皇上举止如此凝重。
难道
王德想到这里,就不敢再想下去。
因为,这件事情如果真像自己预料的这般,那么大唐宫廷又要经历一次流血了。
“老奴什么都不知道,都不知道。”
王德自语道,然后看了一眼两仪殿方向,老迈的身躯消失在他的叹息声中。
其实,苏定方率领骑兵离开的第二天,城外大军便集结完毕。
大唐皇帝李世民为了自己的儿子亲征突厥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
然而,皇帝亲征是大事,岂能儿戏。
因为皇帝亲征之后国家大事要让人来处理,究竟该让谁来处理
太子年幼,还没有到行冠礼的年纪,不能处理朝政。
其他的人根本就没有这个资格。
再说大唐刚刚经历了玄武门政变,突厥入侵才稳定下来。
所以,最终在房玄龄等人的死劝下,李世民终于不再亲征,把大军的统帅权交给了左卫大将军李亮。
李世民在玄武门一身戎装的看着浩浩荡荡出了长安城的李亮大军,心里默默的祈祷,希望李恪能够早已归来。
他不能亲自去营救李恪,对他而言已经在杨妃面前失言了。
所以,李亮大军是否让李恪早点归来是他对杨妃失言的一个补偿。
同时他在心里也对苏定方给予了很高期望,就像在苏定方跟他请求出兵漠北营救李恪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一样。
长安的寒冷跟漠北的寒冷是没法比的,五日之后兵出宿州的苏定方才发现他身后的将士们对于漠北的天气一时还难以适应。
因为,朝廷的旨意要用快马传到李靖的手里需要六天的时候。
所以,用了五天就出了宿州的苏定方比李靖他们提前了一天时间。
此时的苏定方看了一望无际的被残雪覆盖的北国风光,丝毫没有欣赏的心情。
他对身边的刘仁轨说道,“正则,我们就在这里分兵两路吧。
你们人数少,就朝着向西丰州的方向寻找殿下,据我估计如果殿下能够击溃突厥的骑兵,为了保险起见他可能会迂回到向西,走朔方灵州的那条路回长安。
至于我就沿着这条路一直深入大漠,如果殿下仍然被困在从阴山回长安的路上,那我一定会把他平安的救出来。”
“好。”
刘仁轨语气坚定道,“定方,殿下必须要平安的回长安,我们必须要把他迎回长安城。”
“我知道。”
苏定方点点头,坚定的眼神告诉了刘仁轨,他如果不成功则成仁的决心,“你放心,殿下一定会平安的回到长安城的。”
然后,苏定方将手伸了出来和刘仁轨握在了一起。
“出发。”
苏定方大声吼道,五千六百名骑兵就像草原上的狼群,带着他们的血腥朝着突厥的圣地阴山的方向而去。
看着苏定方的队伍消失在西方的天际,刘仁轨身边的李宗这才问道,“刘校尉,不知道我们该如何行军
真要听苏将军的话,要向朝西的方向寻找三哥”
刘仁轨虽然是李恪府中的府椽,是文职。
但他要统领府中黑衣卫。
所以,李恪便给了他一个校尉的武职头衔。
所以,李宗和尉迟俊身为军人,他们才会称呼刘仁轨为校尉。
“定方说的没错。”
刘仁轨肯定的说道,“我相信殿下肯定已经击溃突厥骑兵,迂回到向西的方向,想从丰州的方向入灵州,然后再回长安。
所以,他被困在从阴山回长安的路上的可能性很小。”
“那为什么苏将军不朝西的方向寻找呢”
尉迟俊疑惑的问道,“他深入大漠不是走错了方向吗”
“突厥左贤王如果真想置殿下于死地的话,难道他只会派一千多的骑兵吗”
刘仁轨反问道,“如果是我,为了保险起见肯定会派出好几支人马,不想让对手有机可乘。”
说到这里,刘仁轨沉默了片刻之后又道,“如果突厥颉利可汗知道了左贤王所做的事情,那他会怎么办
他会杀了自己的儿子
他不会杀了自己的儿子,而是会派重兵截杀殿下,让殿下永远都回不了大唐。
这样就能掩饰施罗德所犯下的错误。
到时候他会把责任推给草原其他的部落,毕竟殿下跟突厥和谈成功,他没有必要杀殿下。
如此一来,大唐使节团突然间消失在草原上,我们又没有证据证明是哪个部落做的,能贸然的对突厥发动战争吗”
“我明白了。”
李宗恍然大悟道,“苏将军是想让我们去向西的方向驰援殿下,而他自己要在半路截杀突厥左贤王派出的其他几支人马,甚至是颉利可汗派出截杀殿下的骑兵。”
刘仁轨听了李宗的解说,满意的点点头。
“你为什么这么肯定三哥能够击溃突厥骑兵”
尉迟俊又问道。
“难道你们不认为殿下会做到吗”
刘仁轨反问道,然后朝着尉迟俊微微一笑,“两位公子,我们出发吧
殿下还在等着我们呢。”
“好,出发。”
李宗此时意气奋发的吼道。
第190章 我
晨曦中出现两个黑点,慢慢的黑点拉长,出现了两个骑马奔驰的人,他们就是李恪和陈其。
李恪和陈其一脸风尘的样子,衣服上还覆盖着一层淡淡的寒霜。
而陈其身上的血已经凝固,冰冷的寒冬清晨,他身上的盔甲显得僵硬,让他包裹在里面,就像是一个机械战甲。
李恪勒住口呼白气,微微喘息的战马,问道,“我们离灵州还有多远”
“如果继续白天休息,夜晚赶路的话,还需要三天的时间。”
陈其肯定的说道。
李恪和他两个人为了不再引起突厥人空中斥候的追查,特意选择晚上赶路,白天休息。
所以,他们的速度就降低了不少。
今天已经是狄知逊离开后的第十天了,他们依然徘徊在漠北,距离大唐的灵州还有三天的路程。
“下马休息会吧!”
李恪叹气道,“找个隐蔽点的地方休息,晚上我们继续赶路。”
“诺。”
陈其答应一声,便在附近开始找水源和宿营的地方,而李恪则望着东方的旭日,目光中露出了淡淡的泪痕。
因为自己愚蠢的意气用事,没想到会遭遇到这样的结果。
他自己不抱怨在突厥的遭遇,可是跟他的八百大唐的士兵呢
还有钱宁的三百手下呢
难道这些不都是为了自己牺牲的吗
如果自己能够明智一点,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够考虑到更多的问题,妥善的处理好自己和施罗德之间的矛盾,那么他的八百护卫就不会身死漠北,钱宁的三百骑兵就不会无辜丧命。
俗语云,“温柔乡是英雄冢”然而,自己不是英雄,但是让一千多的大唐士兵为此而丧生在了漠北。
自己难道就不自私吗
自己难道就不无耻吗
“突厥,施罗德,如果我李恪能够安然回到大唐,这次出使突厥所遭受的耻辱和大唐一千健儿的仇,我李恪一定会让你们血债血偿。”
话语刚落,就见李恪手中渊虹宝剑划过自己的发髻,一缕头发飘然落在地上。
李恪削发明志,内心坚定了雪耻的决心。
陈其在一处地势低洼的地方找到了一块三尺见方的结了冰的水塘,然后用唐刀凿出一个头颅大的洞口,用自己的头盔从里面取出了一点水,将它递给李恪。
李恪接过陈其递给他的水,看了一眼浮在上面的冰碴的生水,不暇思索的喝了下去。
因为生怕让突厥人发现,两人都不敢生火,这一路走来都是吃冷马肉,喝冰水。
然后,陈其又拿出几块马肉递给李恪,李恪拿了几块冻的生硬的马肉就着冰水吃了之后方才在陈其为他铺好的地铺上躺了下来。
陈其在李恪吃完之后方才狼吞虎咽的将剩下的几块马肉一扫而光。
然后,他站起来朝四周的方向观望了片刻,回到李恪身边道,“殿下,你安心睡吧,末将出去巡察一下。”
“陈其。”
李恪喊道,“不用巡察了,你也休息片刻吧。
你夜里赶路,白天还要为本王当班值守,就是铁人也扛不住。
何况是有伤在身的你呢”
“殿下末将没事,殿下的安危重要,末将的小伤没什么大碍的。”
陈其推辞道,他知道此时还没有出漠北,还在突厥人的势力范围之内,绝对不能疏忽大意。
然后,李恪岂能不知道此时的陈其精力耗费的差不多了。
身体已经严重透支,如果不及时休息,他要是再倒下去就永远站不起来了。
所以,用命令的口气道,“怎么了你这是
现在长本事了,本王的话都不听了。
给我老老实实的待着休息。”
“殿下。”
陈其还想狡辩,李恪断然拒绝道,“清晨的这个时候最为寒冷,地上的寒霜还没有融化,突厥人是不会在这个时刻活动的,你就放心休息吧。
本王先给你盯着,中午的时候你再换我,我休息片刻。”
“诺。”
陈其狠狠地点点头,然后蒙头倒在了他提前为李恪铺好的地铺上。
李恪将目光转向四周望了一眼,在他的视线内看不到一丝有人活动的影子。
然后他起身,走到正在残雪覆盖的地层上搜寻杂草的战马旁边,翻身上马,消失在旭日东升的地方。
时间约莫到了午时时分,李恪回到驻地,此时的陈其已醒。
李恪对陈其道,“附近没人,你不用走的太远,你就在这附近监视就行,等到戊时,我们立刻出发。”
然后,倒在了陈其刚才休息的地铺上。
李恪睡的不踏实,好不容易强制自己入睡,但是他和陈其被一群突厥围在其中不能逃脱。
突厥人就像疯子一样的向他和陈其冲了上来,他们两个杀了一帮又有一帮冲上来,怎么杀都杀不完。
突然,李恪看到眼前一抹寒光闪过,他感觉自己脖子一凉,用手摸向自己的脖子的时候,发现手上全是血。
“啊。”
李恪一声大吼,终于醒了过来,“陈其,陈其!”
李恪大声喊道,但终究听不到陈其回答他的声音。
李恪感觉不妙,翻身骑上自己的战马朝东北的方向搜寻陈其的轨迹。
他觉得陈其估计发现了什么可疑的情况或者出了什么问题,不然绝对不能离开自己这么久,自己喊他他都不回答。
李恪骑马奔驰了不远,就见前方一个黑影越来越近。
李恪举目细望,原来就是陈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