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极品皇帝李恪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七月初三
“本王已经想好了该怎么改组黑衣卫。”
李恪气定神闲的说出了自己的改组方案,“本王想把黑衣卫分成两个系统,即作战系统和情报系统。
作战系统主要以狼卫的形式组建三支骑兵,分别是狼骑营,重骑营和即将组建的鬼面骑。
情报系统则分为对内的和对外两个部门,同时单独成立特别行动组。”
李恪说的很简单,但众人对于李恪的话理解起来就比较难。
因为李恪黑衣卫的设想是来源于锦衣卫,他前期是想将黑衣卫组建成类似于锦衣卫那样的特务系统,让它集护卫、情报、刺杀于一体,让它成为自己立足长安城能够和长孙无忌周旋夺储的最为主要的一只军事力量。
然而,经过刺杀,漠北遭劫等一系列的变故之后,李恪终于发现了锦衣卫和黑衣卫的区别,锦衣卫的那套系统在黑衣卫身上很难取得多大的效果。
他分析了很久才得出了这样一个原因,那就是锦衣卫是国家特务机构,它是专门为皇帝服务的机构。
他们虽然人数不多,自身的实力也不大,但是有很大一部分权利来源于皇帝。
所以,他们不惧任何比他们自身实力更加强大的势力,就像一个小小的锦衣卫百户可以指挥一个三品大员,就像数十个锦衣卫可以在军营里横行阻挠主帅行军。
而黑衣卫就不同于锦衣卫,首先他的服务对象不一样,它服务不是皇帝,只是一个没有多大实权的王爷,这就限制了黑衣卫面对比自己实力强大的对手时只能忍让或者在行使的时候失败。
所以,李恪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要弥补黑衣卫在权利大小上的不足。
如何弥补呢
李恪的办法就是发展黑衣卫,让他的实力变得很强大,强大到能够让黑衣卫发挥出锦衣卫那样的实力。
只有这样的实力,只有这样的一支力量才能够给自己更多的帮助。
而发展黑衣卫的实力,李恪通过多方面的分析和研究,觉得只能从黑衣卫中组建作战骑兵部队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只有让黑衣卫有了足够的作战能力才能够让它变得更加强大起来。
“殿下的意思是想将黑衣卫进行扩充,让他成为一个独立的有作战能力,情报收集能力,护卫能力和刺杀能力的卫军系统”
苏定方是第一个明白李恪意图的人。
“对――”李恪惊讶于苏定方的理解能力,自己的目的就是想把黑衣卫改组成后世集团军的模式,而他能在李恪说自己的意图之后就想到这么远,确实让李恪吃惊于他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和敏锐的洞察力,“本王就是这个意思,不知道定方有哪些意见”
“殿下的设想很好,末将觉得可行”苏定方肯定了李恪的改组方案,“只是在人员方面会出现很多空缺,不知道殿下又该如何安排”
“黑衣卫是一个系统,主将该由一个人领导,”李恪说道,“黑衣卫的情报以前都是由杨老主管陈其协助,现在即使杨老不在太原府,情报系统仍旧该由他掌管,而陈其作为他的下手在他不在的时候要掌管整个情报系统,其中对内的情报由王中长和朱童负责,对外的情报由候虎和孟山负责,特别行动组就是黑衣七杀,该由七杀负责,你们三个部门都归陈其节制。”
“诺――”王中长、朱童、候虎、孟山和七杀同时领命道。
“殿下――末将――”陈其刚要说话,李恪便阻止他,“陈其,别跟本王说你做不到,本王想听到的是你对本王的保证。”
“诺。”
陈其很激动,他知道汉王对他很器重,只是他自己也没想到汉王会将这么大的权利交给他,他现在除了激动、感激之外就只有对李恪的保证,“末将保证不辜负殿下的期望。”
“作战系统本王就让定方全权掌管啦,”李恪说道,“黑衣卫狼骑营是你训练出来的,现在的重骑营是你一手组建的,即将组建的鬼面骑也是由你负责组建并训练,所以没有任何一个人比你更适合这个位置了。”
“殿下――”苏定方还要说话,李恪阻止道,“黑衣卫是武备系统,你也知道本王有很多事情要做,不可能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上面。
所以你不但要掌管作战系统,还需要为本王执掌黑衣卫帅印。
定方,本王知道这样你的压力会很大,然而本王相信你有这个能力,千万别再说自己做不到或者没有能力这样推辞的话语。”
“诺――”苏定方同样很激动,很感动,如果按照李恪的意思,组建的黑衣卫人数将达到一万五千人,能够让他全权负责黑衣卫,这不单是李恪对他能力的肯定,更重要的是对他的信任。
人们都说有件东西用钱是买不到的,它就是爱情。
然而,对此时的陈其和苏定方来说,同样有件东西是用钱买不到的,那就是李恪对他们的信任。
李恪见苏定方答应了,才将目光转向许敬宗,“延族,你的都督府录事参军,负责都督府军情,黑衣卫今后汇聚的情报会很复杂,本王深怕陈其一个人难以应付,你也到黑衣卫负责情报方面的事务吧。”
“微臣明白,请殿下放心,微臣不会让殿下失望的。”
许敬宗坚定的说道,他知道李恪让他负责情报的整理和分析,同样对他很看重。
李恪见许敬宗答应,这才对一直没有说话的狄知逊道,“同怀对于本王的安排可有哪些意见和建议呢”
第231章 军人武德
“微臣没有意见,殿下深思熟虑微臣不及也。”
狄知逊说道,“只是微臣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黑衣卫发展壮大之后殿下是想将它置于都督府之下呢
还是继续以汉王护卫为名留在你的麾下呢”
狄知逊的问题确实说到要害之处,黑衣卫八百之数时李世民不会在意他身边的这支力量,现在黑衣卫都发展了一万多人,李世民就是再大度的君王也不可能容忍他身边凝聚的这股力量。
“同怀有所不知啊,”李恪说道,“黑衣卫明面上是扩充后的八百人鹰卫和三千狼骑一共是三千八百人,本王身为并州大都督身边有三千亲军,父皇还是不会在意的。
至于重骑营明面上还是属于新军麾下,鬼面骑属于并州都督治下兵马,因此,不存在你所说的将黑衣卫置于谁的名下,黑衣卫仍旧是本王的黑衣卫,重骑营和鬼面骑仍旧是新军和并州骑兵。”
李恪后面的一句话虽然说的很隐晦,然而狄知逊岂能听不明白,他听完李恪的解释,微微沉思了片刻,了然于胸的笑道,“殿下想的真是周到,微臣不及也。”
“同怀过奖了,本王只是利用了兵部和都督府之间的空隙而已,”李恪笑道,“刺史府复杂程度胜过都督府,同怀在刺史府的担子很重啊,以后可要小心行事。”
“多谢殿下,微臣明白!”
狄知逊谦虚的说道。
“恩!”
李恪点头含笑,他对狄知逊的才能深为佩服,便不再多言,将目光转向苏定方,“定方,对于那个郭侍封你是怎么看待的”
李恪已经知道苏定方考察过郭侍封,所以他想通过苏定方的口验证下郭侍封的才能,如果可以的话就将他收为己用,如果不堪大用只是一个莽撞之夫那就弃而舍之。
“殿下,根据末将的考察,郭侍封可堪大用,只是年纪甚小,处世太浅还需要多加历练。”
苏定方说出了自己中肯的评价。
“恩,有定方这几句话本王就放心啦。”
李恪继续道,“定方,郭侍封年轻气盛,处世太浅容易受他人蒙骗,所以你要时常教导和督促他,让他早日成为栋梁之才。”
“殿下请放心,末将不会让殿下失望的。”
苏定方岂能不明白李恪话里的意思,虽然李恪话没有说完,但他话中的含义很明显,就是培养出栋梁之才为他所用。
讨论完改组黑衣卫的事情之后,李恪又询问了狄知逊关于刺史府的一些情况,狄知逊将自己这几天的所见所闻都告诉了李恪,李恪听完之后没有说话,他知道刺史府不像都督府那样需要雷厉风行,而是要慢慢渗透,便跟众人又说了一些具体细节,这才让大家离开。
并州大都督,汉王李恪在一日之内解决了和都督府诸将之间的矛盾的事情让李言和元德谦、于开伦三人吃惊不小,同时他们听到李恪斩杀了都督府参军徐辉的时候更加的震惊不已。
徐辉是谁他们自然知道,虽然在他们这些士族大家的眼中别说徐辉,就是李绩都不算什么。
然而,对于李恪而言意义就不一样,李绩是大唐军中除李靖、李孝恭、李道宗之外的第四人,他的态度会影响到李恪今后争夺储位之路,李恪怎么就这么容易斩杀了他的侄子得罪了他呢
他们三人都跟李恪接触过,觉得他不像是容易冲动行事的人,特别是李言,他在书房单独接触了李恪之后发现他不但有勇还有谋,像这样的人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
然而,不管怎么样,李恪通过自己的铁腕手段收拢了都督府的兵权,这点让他们对李恪刮目相看。
而都督府诸将在李恪的命令下达之后开始了大练兵。
像李孟尝和孙贰朗,他们虽然被李恪委以重任,但三个月后的演练才是决定他们是否能够继续留任的关键,所以两人都使出了浑身解数,要不是士兵吃不消两人的高强度训练,两人恐怕会不吃不喝二十四小时不离训练场。
然而即便是这样,他们两人也整天待在军营。
长史郭孝恪因为要监督整个都督府兵马的训练,还要为鬼面骑调配钱粮,为营建场外的并州马步军左营监督施工等事情也是忙的不可开交。
还有苏定方和郭侍封两人要训练新军,许敬宗和陈其等人要整合鹰卫情报系统。
所以众人都忙的不可开交。
然而,在众人忙碌的身形中只有一个人过的很清闲,他就是并州大都督汉王李恪。
李恪身为并州大都督,他的手里可是握着河中府、绛州、晋州、隰州、汾州、慈州、潞州、泽州、沁州、辽州、太原府、蔚州、忻州、岚州、石州、朔州、云州等十数州兵马大权。
然而,这些州府都有自己的军事主管,虽然李恪是大都督,所以兵马都归他调遣,但真正能听他调令的又有几人呢
所以,他的名头很大,官职很大,但相对数州的军事控制力根本就谈不上真正的掌管。
所以,他现在唯一想做的就是将并州的兵马控制在自己的手里,用自己的职权将并州三万人马训练成以一当十的铁军。
兵法有云,兵不在多而在精,而他现在做的就是精兵简政。
然而,所谓的大都督,行军总管等能够管理数十州军务的将帅实际上都像李恪一样只是掌握了自身所在的地方的军权而已。
如果想控制整个自己管辖范围的军权,除了培养自己在军队中的心腹将领,还有就是依靠自己在军队的威望。
所以,李恪知道自己跟李靖、李孝恭等人相比威望不足不说,就是能力也要差一大截。
所以,他没有贪心想过控制并州大都督节制下的兵马,他的目标只是想把并州的兵马控制在自己手里而已。
他自己知道贪心不足蛇吞象的结果,他更加明白权是一把双刃剑,杀别人的同时也会伤到自己。
除此之外,他还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一支军队,如果它在惨烈的斗争中仍能保持正常的秩序,永远不为想象中的危险所吓倒,而在真正的危险面前也寸步不让,如果它在胜利时感到自豪,在失败的困境中仍能服从命令,不丧失对将帅的尊重和信赖,如果它在困苦和劳累中能像运动员锻炼肌肉一样增强自己的体力,把这种劳累看做是他的制胜手段,而不看成是倒霉晦气,如果他只抱有保持军人荣誉这样一个唯一的简短信条,因而能经常不忘记上述一切义务和美德,那么,它就是一支富有武德的军队。
所以,即便是一个将帅的威望达到了一个高峰,如果他所统帅节制的兵马是没有武德的军队,那么这支军队也难以在战场上形成强有力的战斗力;难以在危难时刻给自己多大的帮助。
所以,李恪知道自己现在所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那就训练和培养出一支具备武德的军队,能够胜而不骄,败而不燥的军队。
可是,想要每个士兵都具备武德,都能达到自己的要求,这在大唐时期还是很难做的到。
所以,李恪表面上看起来很清闲,内心却在不断的思考中。
他在想是否通过一种类似于军功章,骑士佩剑之类的表示荣誉身份的东西作为奖励,以鼓励士兵对自己是军人而感到骄傲和为自己的责任而感到自豪呢
但是,对于如何设定这样的奖励制度他自己现在也很模糊,毕竟他不是行伍出身,对军队的建设训练方面他还是很欠缺。
“是本王太过心急了,确实需要时间啊!”
李恪想到这里叹息道,他本想对类似于这样的问题询问苏定方,只是鬼面骑正在组建中,苏定方身为诸将一直在军营没有时间,他便不好将他招到都督府。
时间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去,不知不觉的到了三月份。
三月的太原府早已开春,但依然冷风飕飕。
李恪在书房中拿着许敬宗呈给他的黑衣卫从各地汇聚过来的情报,脸上的表情有悲有喜。
喜的是长安来的消息说长孙皇后怀孕已经有数月,李世民扬言说要在皇子出生后大摆宴席款待群臣。
如果这样的话自己可以借机奏请李世民回京,他估计不会不阻止自己。
还有就是因为长孙皇后怀孕的事情,长孙无忌将心思放在了立政殿长孙皇后身上,这让李恪心里少了份顾虑。
不说自己在并州的所作所为,就说自己斩了李绩的侄子也会让他朝堂上惹出不少闲言碎语,好在长孙无忌因为长孙皇后怀孕的事情而没有参合其中,他就不用太多担心。
最让他高兴的还是豳州传来的消息说,若依身体在御医的调养下已经没什么大碍,再过些时日便可以康复,这让李恪心里对若依的愧疚减轻了不少。
悲的是从朔方传来的消息说李绩在知道自己斩了他的侄子徐辉之后除了雷霆大怒发了一顿脾气便不了了事了。
李恪最为担心的就是李绩的沉默,哪怕是他上书说自己滥用私刑也好,公报私仇也罢,李恪都不会怕,怕的就是李绩的沉默。
俗话说,不叫的狗和平静的水才是最可怕的。
第232章 唐刀
“延族,鹰卫在朔方的势力如何”
李恪生怕许敬宗理解错,继续询问道,“本王说的是朔方的情报系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