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极品皇帝李恪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七月初三
具体是怎么得罪崔放的呢
这些问题李恪现在还不清楚,通过朱童的汇报,他了解的内容很少所以,想要解决三人的这个麻烦,他觉得还是有必要跟三人谈谈才行就在李恪这样思量的时候,已经有人开始交卷交卷的第一个人是薛仁贵,他将慢慢的一张写满自己战术策略的纸张放在李恪的案几前的时候,显得有点坎坷不安“不用紧张,只要你写出了自己心中所想就行”李恪鼓励了一下薛仁贵,薛仁贵这才放松了紧绷的神经薛仁贵之后交卷的人是薛崇和宇文过,等薛崇和宇文过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人交卷,直到考试的时间快要结束的时候,蒙昭、周青、周文和周武也将考试试卷j交给了李恪,他们既然同样在李恪面前显得很谨慎,一副惴惴不安的神态“你们不用紧张”李恪淡淡的向几人说道,“本王相信你们的能力”李恪鼓励了一番四人,四人这才心里暖暖的离开了考场之后,便有学员陆续交卷,等到考试时间到了之时,整个考场上只剩下了四名学员,按照考试的规定,这四人被淘汰出局了铛铛铛,三声钟声响起,入院开始结束当李恪走出考场的时候,发现汉学院考场的大门缓缓打开,士子们成群结队的出了考场,有的人兴奋,有的人沮丧,有的人痛苦流涕,有的人沉默不语大家的所答的问题不一,表情就不一样但李恪自己也没有办法这就是科举,这就是文人之间的较量这就是优胜劣汰的规律,他不能改变,任何人都不能改变士子们身后出现的则是一脸笑意的董伯仁、谢偃、王绩、陈叔达和杨师道等人他们在考场上看到数千士子们专心答题,奋笔疾书的样子时,心里就激动不已,这是多少年来梦寐以求的场景呢
今天终于实现了啊所以,当考试结束,厚厚的一摞考试卷宗放到他们面前的时候,他的脸上出了凝重是神色,但也有不少的欣慰因为,他们知道在这份考试卷宗里面,将会产生不少有才学的人,他们将来的成就肯定不可限量众人见到李恪,急忙上前给李恪施礼李恪则是微微点头示意,示意大家不用多礼当众人李恪的目光相交,彼此之间的脸上都出了淡淡的笑意
第517章 校场试武
李恪在书房里静静的翻阅考生的试卷,特别是对薛仁贵和薛崇、宇文过、蒙昭等四人的试卷他是亲自审核,,其他人的试卷则是交给了狄知逊和元德谦还有于开伦三人初审,将过关的试卷在交给他复审。
所以,李恪第一个翻开的是薛仁贵是试卷薛仁贵对于吐谷浑和高丽还有扶桑的战略构想很符合他的性格,特别是对于大唐西陲的吐谷浑,薛仁贵在试卷上写到吐谷浑能战之士有将近三十万,跟昔日突厥相仿,但突厥地域广大,兵力分散,孤大唐能一击而溃,但对吐谷浑则不尽然,欲想击败吐谷浑,必挫其精锐,杀出大唐骑兵的威风,让吐谷浑骑兵从心里上失去对大唐的优势,这样则可以一举歼灭这个号称有三十万精锐骑兵的游牧民族李恪在看到薛仁贵是这个策略的时候,心里不由的想到,薛仁贵的战术还真像他自己的性格,当年在高丽的时候,“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表现所以,他才会对吐谷浑提倡这种以硬对硬,减其精锐,丧其军心的策略对于薛仁贵的神勇,李恪一点都不怀疑,当年,唐出征高句丽在辽东战场上,唐朝将领刘君邛被敌军围困,在此危难时刻,薛仁贵单枪匹马挺身而出,直取高句丽一将领人头,敌人观之胆寒,遂退,刘君邛被救薛仁贵当时只是一个小兵,但敢为大将之事,勇气甚佳,本领佳又一次,唐军前锋进抵高句丽至安市,高丽25万大军抗拒唐军唐太宗命诸将率军分头进击薛仁贵身着奇装异服,手持方天画戟,腰挎两张弓,单骑冲阵,一人杀入敌人25万大军里面,打的敌人阵型混乱无法迎战,高丽军队屡次想重组织队列杀起来,都被薛仁贵冲杀的七零八落,唐军大举跟进,高句丽军大败战后,李世民召见还只是小兵的薛仁贵,赐赏马匹、绢及奴仆10人,并提拔为游击将军李世民对薛仁贵说“朕旧将并老,不堪受阃外之寄,每yuchou擢骁雄,莫如卿者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拿尽辽东大地,百万领土来评价薛仁贵,可以看出薛仁贵的能力所以,对于薛仁贵提出的关于针对吐谷浑的这个策略,李恪觉得甚为可行但在这里所谓的可行,那只能是由薛仁贵来执行,要让其他的将领统兵的话,可能未必就会达到这样的效果毕竟,其他的将领除了陈其之外,能达到薛仁贵这样武略的人一个都没有放下薛仁贵的试卷,李恪拿起了薛崇的考试卷薛崇的考试卷对吐谷浑的策略很简单,李恪觉得没有什么可取支持,但他对高丽的作战方式提出自己的意见兵不在多,在于精将不在广,在于明隋朝三征高丽每次动辄大军数十万,甚至百万,却屡次失败卑职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1统帅决策失误,战场上战机稍纵即逝,大隋皇上确实不是一个好的军队统帅,把握不了战场的上息万变的局势,既想当“英武之君”平高丽,又想做“圣明之主”招降高丽注定了浪费军机。
2后勤方面吃紧,给养不足,劳师远征,隋炀帝一征高丽,总计征兵11338万运者倍之,约22676万人3内部不稳;远征期间国内发生了杨玄感叛乱农民起义风起云涌4当时高丽是很强的,它也是高丽历史上相当强盛的一个时代而且他的战略也很对头,就是坚壁清野,固守坚城看到薛崇分析到这里,李恪的内心震动不已,他没有想到薛崇对隋征高丽的简介这么独到,而且,他还列出了不少是数据加以证明,这就可以看出薛崇的细腻的心思和善于分析的能力所以卑职认为,征高丽,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再广而在勇,只有精兵勇将,杀出大唐人的血腥,杀破高丽人的胆,才能让高丽彻底的臣服于大唐的铁蹄之下,而不是降而复反还有,要是高丽坚壁清野,固守坚城,那我军则独断高丽粮道,烧毁高丽农田,将他们困死在城中等李恪看完这份战略试卷时,他心里只有一个问题,这个薛崇还真是一个天生的参谋之才,不但胆大心细,主要的还是他心狠,为了能够达到战争胜利的目的,可以不计较对方的伤亡,可以不在乎对方死伤的军人还是平民,这就是典型的军人准则啊,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军人不干政突然之间,李恪似乎想起了朱童关于对薛崇的解释,薛崇的祖上出过几个将才这使得李恪对薛崇开始刮目想看,心里有像在重点培养的想法然后,李恪又翻开了宇文过和蒙昭两人的试卷,两人的答案都很颖,让李恪对这几个人心动不已再想到崔放那怨毒的眼神,相比是要对付薛崇和蒙昭还有宇文过三人所以,李恪经过仔细的一想,觉得有必要跟三人见见面,跟三人详细谈一下,了解一下三人的处境“王中长”李恪朝书房外喊道“末将在”王中长回道“你让鹰卫去给薛崇和蒙昭还有宇文过三人传达一下,让他们来北王府,本王想见见他们”李恪命令道“诺”王中长应声道“还有,让薛礼和周文、周武还有周青四人到校场等候本王”李恪向王中长说道,“对了,让李庆先也到校场”李庆先没有跟随薛仁贵等报考陆军学院,原因是他的年龄已经标,他今天已经二十岁了,这不符合陆军学院的招生标准,而李恪绝对不会因为一个人而废来制度所以,李庆先现在被李恪安排在了狼骑营之中,他的箭术了得,李恪就让他协助侯虎训练狼骑营的箭术李恪来到校场的时候,薛仁贵和周文、周武、周青已经等候他多时了看到李恪,四人急忙给李恪施礼“参见殿下”“不用多礼”李恪淡淡的对四人道,“薛礼,在王府住的可否习惯”
“回殿下,薛礼住的很好”薛仁贵有点腼腆的说道,自从跟了李恪来到太原,他们几个身手没有买院落,李恪就让他们住在北王府,这让四人心中对李恪知遇之恩感动不已而且,李恪还建议四人参加陆军学院的招生考试,希望四人能够进入陆军学院学习,让贫寒出身的四人感激涕零,心里暗自发誓要誓死追随李恪左右“恩陆军学院不像汉学院和医学院那样管理松散,在陆军学院学习,要严格按照军营的制度,所以不能带家眷,柳氏就让她在太原再待四年,你可以多给她寄一些钱过去,要是没钱的话跟本王要,等你陆军学院毕业之后就将她接到太原”李恪想薛仁贵说道,他很清楚薛仁贵的为人,薛仁贵跟柳氏可是真正的贫贱夫妻,但薛仁贵不是陈世美,他在自己飞黄腾达的时候没有忘记贫窑之中的妻子,就这份真情就足以让李恪欣赏他的人品“多谢殿下薛礼必定誓死报效殿下的知遇之恩”薛仁贵跪地向李恪说道,此时他的语气已经哽咽,长这么大除了自己的父亲和妻子,还没有第三个对自己这么好过,而李恪就是薛仁贵人生之中第三个对他这么好的人李恪看了一眼在自己面前哭哭啼啼的薛仁贵,心里欣慰不已,果真是一个重情重义的汉子啊李恪上前扶起薛仁贵,笑道,“薛礼,男子汉大丈夫怎能做儿女之态哭哭啼啼呢
本王欣赏的可是你的武艺和胆识以及打仗方面的才华,可不是你的哭哭啼啼啊”“殿下,薛礼失利了”听到李恪这么一说,薛仁贵立刻恢复了常态,这份适应能力也让李恪惊讶不已“你就放心在陆军学院学习柳氏那边本王会吩咐人去照顾她”李恪想了片刻,还是决定用这一招“多谢殿下”薛仁贵抱拳道,现在的他对李恪已经到了死忠的程度而就在这时候,王中长领着薛崇和蒙昭还有宇文过来到了校场,在王中长的身后,还有侯虎和李庆先“薛崇、蒙昭、宇文过参见殿下”三人向李恪施礼“末将见过殿下”侯虎和李庆先向李恪施礼道“不用多礼”李恪淡淡的说道,见薛崇和蒙昭还有宇文过三人满脸的疑惑,李恪继续向大家说道,“今天,本王将你们召集到校场,没有别的意思,只想让你们切磋切磋”说到这里,他又看了一眼宇文过,见他肩上没有抗凤翅镏金镋,便向宇文过问道,“宇文过,你的兵器带了吗”
宇文过一惊,没有想到李恪会这么问自己,他愣了一下立即回到,“回殿下,宇文过的兵器带了,就放在校场外面”确实,李恪见三人,三人也能带着兵器觐见虽然,大唐没有那么多的规矩,特别是现在的太原,武将觐见李恪,不需要接触兵器,那是相对于李恪的心腹将领而言,而像宇文过和薛崇、蒙昭等人,王中长的绝对不容许他们带着兵器来见李恪“恩”李恪点头道,“你们的考试试卷本王已经阅览过,内容颖,战略眼光很独到,本王很喜欢所以,今天就看看你们的武艺如何,只要你们武艺能够让本王满意,你们有什么要求可以跟本王提”李恪这句话主要的针对薛崇和蒙昭还有宇文过三人,通过武艺证明自己能力,再跟李恪提要求,李恪觉得这样做的目的可以保证三人的尊严,而不至于让三人觉得自己是向他们施展恩惠收揽他们“诺”众人答道而薛崇和蒙昭还有宇文过三人脸上也出了淡淡的喜色,特别的崇拜李恪的薛崇和蒙昭,两人见李恪用这种方式保存了他们作为男人的那一份尊严之后,他们的心底里对李恪敬仰已经达到了滔滔不绝的程度,就快要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了
第518章 震撼的三连射
听到李恪的话,众人心里的疑惑消解,大家的表情也自然了很多而在这个时候一名鹰卫将凤翅镏金镋交给了一旁的宇文过宇文过接过自己的兵器,颇为吃惊的看了一眼将兵器递给自己的这名鹰卫士兵他的凤翅镏金镋可是重达四十多斤的兵器,他常年使用这件兵器已经顺手了,才觉得凤翅镏金镋不怎么沉重,可眼前的这名鹰卫只是一个普通的士兵,他怎么会有这名强悍的臂力呢
所以,通过眼前这个鹰卫士兵,宇文过对李恪身边的亲卫的实力又有了一层的认识其实,宇文过不清楚的是,李恪身边的三千鹰卫都是精锐之中的ji精锐,他们都是从狼骑营中的精锐之士通过选拔才能入鹰卫,而臂力也的选拔中的一项,是以所有鹰卫卫士的臂力都不容小觑,都是能够开四石弓的人李恪坐在校场的椅子上,他的身后是王中长和侯虎、李庆先等黑衣卫将领,两边分别是薛仁贵兄弟和薛崇、宇文过、蒙昭三个人对于薛仁贵的箭术,李恪在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中已经得知,三箭定天山,说的就是他的箭术,而教薛仁贵箭术的人是李庆先因此,李恪对李庆先很看重,才会让他入了狼骑营,还让他担任狼骑营的箭术教官,教授狼骑营士兵马上和地上的神shè绝技李恪看了一眼薛仁贵,又看了一眼薛崇,觉得两人正是自己心目中的左膀右臂薛仁贵勇武,果断,适合做将;薛崇机智,善谋,适合参谋的位置“你们都相互认识一下,以后大家都是同学,要友爱互助”李恪向眼前的七人说道薛仁贵和薛崇等人相互问候见礼完毕,李恪这才说道,“马术,弓箭,兵器和拳脚,这些都是本王想考核你们的科目,至于考核的标准,本王心里有数,只要你们发挥自己最大的限度就行你们想好了怎么比试了吗”
李恪面前分两列而站,薛仁贵一派和薛崇一派所以,李恪话中的比试自然是让薛仁贵兄弟和薛崇、蒙昭还有宇文过比试“殿下,我们这边出三人就行,我还有周青和周武”薛仁贵向李恪谏言道,他是看到了薛崇一方只有三人,才不想占人数上的优势而薛仁贵的这一番话也赢得了薛崇、蒙昭和宇文过三人的好感他们三人都是习武之人,自然能感受到薛仁贵身上散发出武者独有的霸气,那是舍我其谁是自信,那是对自己武艺充满自信的表现所以,三人刚才一到校场的时候,就被这浓烈的战意所感染,看不惯薛仁贵的自大和傲慢而薛仁贵在刚才见到三人之后,看到李恪对三人的器重,自然也有了想一较高下之心,才会放出自己的战意还没有等薛崇说话,李恪就答应了薛仁贵的请求“薛礼,薛崇,你们两个各自安排一下”李恪向两人说道,他没有指手画脚的意思,让清楚薛仁贵了解自己身边的兄弟的特长,而薛崇跟蒙昭和宇文过接触了这么多天,自然也清楚两人的实力,他会慎重安排而李恪这么做的目的,也就是想看看薛仁贵和薛崇两人的战术安排有考校两人的心思薛仁贵和周武、周青两人商量,薛崇跟孟浩和宇文过两人商量半响,两人商量出的结果是,薛仁贵跟宇文过之间是马术和兵器的较量,周青跟薛崇是箭术的比试,而周武和蒙昭则是拳脚相斗“恩”李恪点头,觉得两人的安排都很合适,让凤翅镏金镋的宇文过比试兵器,这是再好不过了,而薛仁贵的方天画戟的威力李恪心里清楚因此,他倒是很期待两人的马上较量还有,对于蒙昭和周武的拳脚相斗,李恪也很期待周武的拳脚不及王中长,他倒是很喜欢蒙昭能够在拳脚方面给自己惊喜,这样他就可以让王中长跟蒙昭较量一下至于箭术方面,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神技都不去选择这一项,他周青的箭术肯定不会输于他自己,这让李恪也很期待“第一场箭术比试;第二场,拳脚比试;第三场,马上对战”李恪说出了出场次序王中长听完领命不多时,校场上多了几个箭靶子,有固定的箭靶,也有活动的箭靶,活动箭靶主要是跟好风向的运动而动,这是李恪设计的专门给黑衣卫用来练习箭术的箭靶安排妥当鹰卫将四石的弓和装有十支箭矢的箭壶递给了薛崇和周青薛崇和周青接过弓箭,先对李恪躬身行礼,这才听到王中长介绍比赛规则,“两边各有两组箭靶,五个死靶子和五个活靶,你们两人需要在百步之外射穿五个死靶,才能开始向前的运动,在移动中射穿五个活靶子,比赛是判定以谁先完成且全部明准为标准”“你们有什么异议吗”
王中长继续想两人问道“没有”两人同时说道“为了特殊需要,你们额外有三支箭矢的使用权,你们确定需要吗”
王中长继续说道,他这样做,目的就是避免因为出现误射而箭矢不够的情况“不需要”薛崇说道“卑职想要三支箭矢”周青说道“给他三支箭矢”王中长淡淡的对身后的鹰卫道多要三支箭矢为了以防后患,周青开口要箭矢,这说明他在气势上已经输给了薛崇,已经失去了薛崇这种破釜沉舟的勇气两人整理了一下弓箭,确定无误,王中长将目光投向李恪,得到他的命令,他这才开口喊道,“预备——开始”话音一落,就见薛崇和周青两人迅从自己的箭壶中取出了箭搭在弓上“哒哒……”的五声弓弦的震鸣声,就见薛崇和周青两人一气呵成,射完了五支箭,而百步之外的死靶上面五支羽箭插入了红心的位置“好——”校场上传来鹰卫的喝彩之声而周青和薛崇不理会众人,在射完五箭之后开始向前移动,在移动中弯弓搭箭,将目光盯在了移动的活靶上面随着校场是风,活靶在不断的移动周青和薛崇两人目光紧紧的盯着活靶,聚精会神的将目光盯在了红心处瞬间,就见薛崇动了,哒……他射出了自己的箭,见快的划过空间,钉在了红心出,薛崇一招得手,连续射出了三箭,这才将目光盯在第四个活靶子上而周青在这个时候也连续射完了前两个活靶,目标正中红心两人的度都很快,但明显是周青落在了薛崇后面可是,就在众人以为周青会输的时候,就见周青在移动的瞬间练练弯弓搭箭,哒哒哒……第三个活靶上订了一支羽箭,第二个活靶子上订了两支羽箭,第三个活靶上订了三支羽箭当薛崇收功的时候,周青也收住了自己的弓三连shè——三箭全中活靶这不但让全场的鹰卫惊讶,也让李恪吃惊不已三支箭同时命中活靶的红心出,而且还是一气呵成的三连射这绝对是神射方面的神话啊薛崇在看到周青的绝技的时候,主动认输虽然,两人所用时间一样,但明显是周青技高一筹而这个时候大家才知道周青为什么会要额外的那三支箭矢薛仁贵好似清楚周青的实力,倒是没有表现出惊讶之态,表情很平淡“周青,薛崇,你们两人的箭术都不错本王很满意,赏钱一千贯”李恪向两人说道,他没有因为周青对薛崇技压一筹就慢待薛崇两人顿时受宠若惊,急忙向李恪谢恩,而薛崇还连说自己输了,不敢承受李恪的夸奖李恪在看到薛崇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脸上丝毫没有妒忌之色,这才放心不已而这个时候,箭靶已经撤离校场,第二场拳脚搏击即将开始
第519章 这才是较量
蒙昭和周武两人走到校场上,同时给李恪施礼,这才相对而立两人都是各自推出的拳脚方面顶尖的人,在拳脚方面肯定有独到的地方只是对于周青的拳脚李恪早已清楚,他不是王中长的对手所以,李恪才将蒙昭放在了第一位,他想看的是蒙昭的身手,看他是否能够自己一点惊喜两人一上校场,就开始目视对方,整个校场上安静的达到了静若寒蝉的地步两人现在比拼的是耐力,是心里承受能力,还有注意力即便不是在沙场上,但在这么多人面前,为了自己的荣誉而战,这就足够的测出两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且,薛崇因为箭术输给了周青,这使得蒙昭的压力要比周武的压力大两人想对而立,站了大概半个时辰,都没有出手,不是不想,是不愿意,当一个高手的武艺到达一个境界,那他所要出手的时候就必须是一击必杀,而这种情况下出手的时间和对对方身体破绽还有心理方面的把握尤为重要就在等的让给李恪昏昏欲睡的时候,他突然间看到周武动了就见周武的身体就想豹子一般的扑向了蒙昭蒙昭似乎对周武的度来不及反应,用自己的身体硬抗了周武的一击,他的身边本就略显单薄,而周武又是借势而起力道很大所以,被周武重重的一击之后的蒙昭身体不由的后退了三步这才稳重身形周武懂得一鼓作气的道理,见自己一招得手就连使杀招,将身形刚站稳的蒙昭逼到了校场的边缘“碰碰……”在这种危机情况下,两人都是硬碰硬,都开始比拼起力气只是相当于周武的强壮身材,蒙昭的单薄就显得有点难以抵受住周武的招式,这使得蒙昭一直处在下风可是,即便是蒙昭处在下风,他对周武依然是游刃有余,即便身上受了几脚几拳,他还是没有出现落败的迹象周武一顿狂轰乱炸般的拳脚相交,将蒙昭逼到了绝境,他本以为蒙昭在自己的这一番攻击之下必败可没有想到蒙昭很坚挺,经历了自己的猛力击打之后他依然挺身而立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周武一鼓作气没有打到蒙昭,他的攻势开始减慢,拳头上的劲道也不像刚才那么有力而蒙昭在这个时候突然抓住还有你了周武的缺点,迅的出拳,将周武逼到了绝境周武想反抗,但自己的力气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就只能拼劲全力相搏,可还是生生的受了蒙昭的两拳一脚,特别的蒙昭最后刁钻的一脚将周武提出了校场重重的摔在校场边上,周武半响才拍起来,而这个时候蒙昭走向了他,伸出了自己手,周武借着蒙昭之礼迅起身,两人双目想对,相视而笑李恪看到这里,为蒙昭刚才的策略很满意他先是耗尽了周武的力气,再通过反击打到了周武,这很符合兵法上所说的先要做到立于不败之地,再伺机击败敌人的理论而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蒙昭的军事素养很高,只要对他加以培养,他绝对有资格但仍一方主帅两人走到李恪面前“殿下,卑职输了”周武说道“周武,你知道自己输在哪里了吗”
李恪向周武问道“卑职输在了自己的急躁和大意上”周武回答李恪点点头,向蒙昭问道,“你知道自己赢在什么地方吗”
“立于不败之地,再伺机反击”蒙昭简短的回答道“恩,你们两个回答的都很有道理,但你们说的都不全面”李恪开口说,他看了一眼周武道,“你在战前没有估量对手是实力,贸然出拳,这才使得你一鼓作气而没有击倒对手,这是你在战前对你的对手能力上判断的不足,兵法云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这句话不仅适合在战场,同样也能用于个人决斗”“多谢殿下周武受教了”周武恭敬的回答,听完李恪的点评,他才发现了自己在这场决斗中最大的失误在什么地方“还有你蒙昭”李恪对蒙昭说道,“想立于不败之地,再伺机反击,就必须要清楚的判断出敌我双方的实力,而不是一厢情愿的按照个人意识做决定刚才要不是周武的判断失误,你可能还没有立于不败之地,就已经被他击倒了你要知道战争不同儿戏,很小是一点失误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不能凭各人意识做决断”“蒙昭谨记殿下教诲”蒙昭很虚心接受了李恪的指点,他自己心里很清楚李恪跟他说这些话,目的不光是给刚才的决斗做点评,多的是在给他传授领军打仗的经验,同时也透露出对他很高的期望“周武和蒙昭的武技很出色,赏钱一千贯”李恪对王中长说道,“你先休息一下,等第三场结束了,你在跟他比试一场”李恪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将目光移向了身后的王中长“诺”王中长平静的答道,而蒙昭的心里大惊不已,就连他旁边的薛崇也是吃惊不小,对于李恪身后王中长,他们现在也认出了他,那一身独有的黑色伯爵军服,标志着他就是力擒突厥可汗颉利的王中长而王中长的伯爵军服也是李恪设计的王中长被晋封为伯爵,没有给他官职,这让李恪心里不满而王中长的功劳是他自己用命换来的,对于朝廷的这种不公平,李恪自己无能为力所以,他才会给王中长这套军服,表示他的勇武,让他在黑衣卫受到他本该受到的荣誉在李恪的心里,军人因军功而受到表彰,这是一种荣誉,这种用生命换来的荣誉需要表现,而不是隐藏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军人荣誉感,才能激发军人的血性蒙昭吃惊是,他没有想到自己能跟王中长交手,这对他而言是一次绝好的机会,能够王中长交手对于他来说胜负不重要,重要是一种荣誉,这表示了北王殿下对他的器重而薛崇吃惊的是,他没有想到李恪会对蒙昭这么器重让身边的亲卫队长,大唐帝国的伯爵跟蒙昭这话白丁交手,这是一种欣赏他的表现形式所以,李恪的话让蒙昭欣喜不已他看了一眼平静如水是王中长,又对李恪道,“多谢殿下”李恪微微点头,蒙昭和周武这才退下而让人瞩目的第三场较量也即将要开始
猜你喜欢